CN209309383U - 一种水龙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龙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09383U
CN209309383U CN201821246321.XU CN201821246321U CN209309383U CN 209309383 U CN209309383 U CN 209309383U CN 201821246321 U CN201821246321 U CN 201821246321U CN 209309383 U CN209309383 U CN 2093093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mixing valve
tap
outlet pipe
in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4632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振峰
曹永富
倪耀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Hengjie Dahui Sanitary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Hengjie Dahui Sanitary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Hengjie Dahui Sanitary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Hengjie Dahui Sanitary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4632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093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093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093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龙头,包括龙头主体,龙头主体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出水管和进水管角度连接,进水管内设有恒流阀,出水管远离进水管的一端设有整形出水口以将水流整形为瀑布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龙头,能达到漂亮的瀑布水形,解决了因为水压大小导致的水形紊乱和溅水现象,降低了主体生产过程中的制造难度,提高了良品率。

Description

一种水龙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洁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龙头。
背景技术
水龙头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品,无论是居家还是在公共场所随处可见。随着时代转变经济的快速发展,水龙头行业也得到巨大的变革。而瀑布出水水龙头作为一种新型出水方式的龙头,也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现有瀑布出水水龙头容易受水压大小影响,使得出水的瀑布面形状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龙头,能够有效改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水龙头,包括龙头主体,龙头主体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出水管和进水管角度连接,进水管内设有恒流阀,出水管远离进水管的一端设有整形出水口以将水流整形为瀑布状。
一些实施方式中,出水管包括至少三个减速板,减速板间隔设置于出水管内。
一些实施方式中,出水管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的间距自进水管与出水管的相交处逐渐变小直至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交。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表面为平面,并与进水管的中轴线相互垂直,第二表面为弧面。
一些实施方式中,整形出水口位于第二表面。
一些实施方式中,水龙头还包括混水阀,混水阀设置于进水管,混水阀包括混水腔道,混水腔道与出水管连通,恒流阀设置于混水腔道。
一些实施方式中,混水阀包括混水阀体,混水阀体内设置有热水腔道、冷水腔道,热水腔道与冷水腔道与混水腔道连通。
一些实施方式中,混水阀还包括混水阀芯,混水阀芯活动设置于混水阀体内,并在动作过程中选择性的将热水腔道和/或冷水腔道与混水腔道连通。
一些实施方式中,水龙头还包括把手,把手与混水阀芯连接以驱动混水阀芯转动。
一些实施方式中,把手与混水阀芯通过紧固件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龙头通过恒流阀在水压不稳定时起到恒定流量的作用,通过整形出水口形成形状整齐的瀑布水形,解决了因为水压大小变化导致的水形紊乱和溅水现象,确保瀑布水形的形状整齐。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水龙头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水龙头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混水阀芯、恒流阀、混水阀体、龙头主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水龙头的出水口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水龙头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水龙头100包括水龙头主体110,水龙头主体110包括进水管111和出水管113,进水管111和出水管113角度连接,进水管111内设有恒流阀130,出水管113远离进水管111的一端设有整形出水口250以将水流整形为瀑布状。
在本实施例中,进水管111大致呈管状结构,例如可以是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水管。进水管111和出水管113大致呈“L”型角度连接,进水管111和出水管113可以通过焊接或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出水管113包括第一表面210和第二表面230,第二表面230与第一表面210的间距自进水管111与出水管113的相交处逐渐变小直至第一表面210与第二表面230相交。
在本实施例中,出水管113的第一表面210为平面,并与进水管111的中轴线相互垂直,第二表面230为弧面。
请参阅图2和图5,出水管113远离进水管111的一端设有整形出水口250,整形出水口250设置于第二表面230,整形出水口250为精加工的出水口以将水流整形为瀑布状。具体的,请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整形出水口250为两端是弧形的条状出水口。水流经过整形出水口250后整流成瀑布状,可以直观地看到水流的清澈流淌,具有美观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整形出水口250可以是长方形、椭圆形等形状。具体的,整形出水口250的宽度小于整形出水口250的长度,即整形出水口250为狭长的形状,以使得水流经过整形出水口250后整流成瀑布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整形出水口250可以并排间隔设置为多个。即,当设置的整形出水口250的宽度较窄时,为获得较大出水量时可通过设置多个整形出水口以达到满足用户使用的需求。进而,多个整形出水口250并排设置使得出水的瀑布面层次感更为丰富。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水龙头100还包括恒流阀130,恒流阀130设置于进水管111内。例如可以设置在进水管111与出水管113的相交处,具体的,外部水经过进水管111到达出水管113时,会经过恒流阀130进行恒流调节,使得水流的流量恒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恒流阀130也可以是设置于出水管113和整形出水口250之间,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进行调节,以达到较佳的恒流效果。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4,出水管113包括至少三个减速板200,减速板200间隔设置于出水管113内。在生产过程中,减速板200与出水管113通过一体成型或注塑成型等方法连接。具体的,减速板200的长度略小于出水管113的内径,且减速板200间隔设置于整形出水口250和恒流阀13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选用三个减速板200,且上下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减速板200的数量可以是3~10个,减速板200的具体个数和间距根据实际选用的出水管113和预期达到的水流减速效果进行调节。
当外部水经过恒流阀130的恒流调节后,再经由减速板200进行速度的调节,使得从整形出水口250出来的水流速度得到降低,从而最后形成的瀑布状出水不会因为水流速度过快而溅出,影响水流瀑布观感。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水龙头100还包括混水阀120,混水阀120包括混水阀芯127和混水阀体129。混水阀120设置于进水管111,具体的,是设置于进水管111与出水管113相交的位置,即外部自来水经由进水管111进入出水管113时需经过混水阀120。
请参阅图4,混水阀芯127、恒流阀130、混水阀体129依次套设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然后再套设于主体110。恒流阀130卡接在混水阀芯127与混水阀体129之间,具体的,连通于混水腔道125。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混水阀芯127为可动作的部件,自热水腔道121和/或冷水腔道123流入混水阀体129的热水和/或冷水,经由混水阀芯127进入混水腔道125,再由与混水腔道125相连通的恒流阀130调节后形成恒定流量的水流,再经过减速板200的减速后通过整形出水口250实现瀑布形状的水流出水。
恒流阀130用于使混水腔道125流出的水的流量恒定。恒流阀130的设置解决了水压过大导致的水形紊乱和溅水现象,使得经由混水腔道125流向整形出水口250的不同水压时的热水、冷水、混水均具有恒定流量;减速板200的设置使得经过恒流阀130调节后具有恒定流量的外部水,在速度上得到进一步的降低;以达到自整形出水口250流出的水能呈现瀑布水形的效果。同时,恒流阀130与混水阀120组装成一个部件,通过精简的结构设计降低了主体生产过程中的制造难度,提高了良品率和生产的效率。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3,混水阀体129设置有热水腔道121、冷水腔道123、混水腔道125,其中,热水腔道121用于与热水管道141连通,冷水腔道123用于与冷水管道143连通,混水腔道125与出水管113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热水管道141和冷水管道143分别用于与外界热水源和冷水源连通进水。可以理解的是,冷水源和热水源只表示相对水温大小,即热水源的水温高于冷水源的水温,例如:冷水源为10-30℃的水,热水源为40-80℃的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热水管道141和冷水管道143的内壁可以设置螺纹等结构,用于与外界热水源或冷水源进行连接。一些实施例中,热水管道141和冷水管道143与外界热水源和冷水源为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热水管道141和冷水管道143为进水软管,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请参阅图2,进水管111包括第一开口270和第二开口290,进水管111为管状结构,第一开口270与第二开口290相连通。具体的,第一开口270为靠近出水管113一端的开口,第二开口290为远离出水管113一端的开口。进水管111靠近出水管113一端的内周壁设置有限位凸起271,混水阀体129抵接限位凸起271。
混水阀体129还包括第一密封件160和第二密封件180,第一密封件160和第二密封件180间隔套设在混水阀体129的外周壁,并位于混水阀体129的外周壁与进水管111的内周壁之间。第一密封件160和第二密封件180均主要起到密封防水作用,防止从进水管111进入出水管113的水从进水管111与混水阀体129的缝隙中溢出,造成水龙头100漏水的情况,影响正常供水。
混水阀体129的外周壁开设有第一安装凹槽161和第二安装凹槽181,第一密封件160和第二密封件180分别对应设置于第一安装凹槽161和第二安装凹槽181内。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160和第二密封件180均可以是由弹性材料制成,如橡胶材料制成的O形圈,对应的,第一安装凹槽161和第二安装凹槽181均为环形凹槽。第一密封件160的尺寸等于或大于第一安装凹槽161的尺寸,第二密封件180的尺寸等于或大于第二安装凹槽181的尺寸,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160和第二密封件180的尺寸可以是不一致的。具体的,第一密封件160与第一安装凹槽161无缝隙配合,同时第二密封件180与第二安装凹槽181无缝隙配合,确保达到密封防水的目的。
第一安装凹槽161和第二安装凹槽181的截面形状可以是不固定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凹槽161和第二安装凹槽181的截面可以是圆形、三角形或者其他几何形状,此时的第一密封件160和第二密封件180可以根据第一安装凹槽161和第二安装凹槽181的截面形状进行相应选择。例如,第一安装凹槽161和第二安装凹槽181的截面为圆形的,此时可以选择截面为圆形的第一密封件160和第二密封件180与第一安装凹槽161和第二安装凹槽181对应进行配合;若第一安装凹槽161和第二安装凹槽181的截面为三角形的,此时可以选择截面为三角形的第一密封件160和第二密封件180与第一安装凹槽161和第二安装凹槽181对应进行配合。相应的,第一密封件160和第二密封件180与第一安装凹槽161和第二安装凹槽181之间的配合为过盈配合,以确保第一密封件160和第二密封件180能抵靠进水管111的内周壁,将混水阀体129与进水管111固定。
在混水阀体129与进水管111进行安装时,第一安装凹槽161和第二安装凹槽181可避免套设在混水阀体129外侧的第一密封件160和第二密封件180发生位移或滑落。作为一种可能的情况,在自然状态下,第一密封件160和第二密封件180的外部在径向略凸出于混水阀体129的外周壁表面,以确保能与抵靠进水管111内周壁。
当混水阀体129与进水管111进行安装时,设置在混水阀体129的外周壁和进水管111的内周壁之间的第一密封件160和第二密封件180,由于受到来自混水阀体129的外周壁和进水管111的内周壁两侧的压力,第一密封件160和第二密封件180会发生弹性形变。此时第一密封件160和第二密封件180的内外两侧会分别对混水阀体129和进水管111产生弹力,并分别对混水阀体129的外周壁和进水管111的内周壁产生摩擦力,以此实现混水阀体129和进水管111的相对位置固定,且不会发生相互转动。另外,由于第一密封件160和第二密封件180采用的弹性材料的摩擦系数通常较高,其对固定混水阀体129和进水管111的摩擦力也相对较大,即可保证在通常使用的情况下,混水阀体129和进水管111的相对位置是可靠稳定的,密封效果更佳。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混水阀芯127活动设置于混水阀120内,并在动作过程中选择性地将热水腔道121和/或冷水腔道123与混水腔道125连通,进而将来自热水腔道121的热水和冷水腔道123的冷水进行混合。可以理解的是,“选择性地将热水腔道121和/或冷水腔道123与混水腔道125连通”是指,热水腔道121或冷水腔道123可以择一与混水腔道125进行连通,也可以同时与混水腔道125进行连通。当热水腔道121和冷水腔道123同时与混水腔道125连通时,控制混水阀芯127动作,可以对来自热水源的热水和冷水源的冷水的比例进行调配,热水源的热水和冷水源的冷水的调配比可以在0-1范围内。
混水阀芯127活动设置于混水阀体129的方式有多种,例如:混水阀芯127插设于混水阀体129内,且混水阀芯127可以沿自身的长度方向或其他方向运动,在混水阀芯127的动作过程中,选择性地将热水腔道121和/或冷水腔道123与混水腔道125连通。
具体的,可以通过混水阀芯127调节由热水腔道121和冷水腔道123进入到混水腔道125内的水的温度,以获取如冷水、热水、温水等适应使用需求的水的温度,扩大了水龙头的适用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水龙头100还可以包括装饰盖170,装饰盖170设置在第一开口270。具体的,装饰盖170的上端面与第一表面210平齐,使得水龙头主体110的外表面光滑平整,起到装饰效果。
进一步的,装饰盖170套设混水阀芯127,混水阀芯127自装饰盖170露出部分。装饰盖170套设混水阀芯127的内周壁,同时也抵接进水管111的外周壁。具体的,装饰盖170的上表面与第一表面210平齐,将第一开口270封闭,使得水龙头主体110看起来更为精致美观。
请参阅图1和图2,水龙头100还可以包括限位件171,限位件171的位置较装饰盖170更靠近混水阀芯127。限位件171套设混水阀芯127,具体的,混水阀芯127外周壁设置有凸起128,限位件171抵接凸起128。同时,限位件171抵接进水管111的内周壁,限位件171通过凸起128和进水管111的内周壁实现相对固定,进而对混水阀芯127进行限位,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混水阀芯127出现松落或移位的情况,影响使用效果。
为方便调节混水阀芯127,水龙头100还包括把手150,把手150与混水阀芯127连接以驱动混水阀芯127转动对混水腔道125的水的温度进行调节。把手150的使用方法可以是不同的,例如:把手150是螺旋式把手,通过旋转把手150的旋转角度来控制混水阀芯127内冷热水的混合比例;把手件150是抬启式把手,通过上抬把手150一定角度拉控制混水阀芯127内冷热水的混合比例。
把手150与混水阀芯127可以通过紧固件190连接。本实施例中,把手件150靠近混水阀芯127的一端设置有配合部151,配合部151与混水阀芯127露出装饰盖170的部分配合。具体的,可以是容置、卡接等形式的配合。同时,通过紧固件190对该配合关系进行加固,使得把手150与混水阀芯127的配合更为牢固。
操作时,用户通过把手150控制混水阀芯127转动,选择性的将热水腔道121和/或冷水腔道123与混水腔道125连通,进而对冷热水比例进行调配。
混水阀127具有实现温度调节功能,也同时具备连通进水管111和出水管113水路的功能,即可以控制水龙头的开关动作。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实现混水和进出水的控制,精简了操作元件。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水龙头100还包括固定件300,用于将水龙头100固定或安装于使用环境中,例如安装于面盆、浴缸等。本实施例中,固定件300包括牙管310、紧固螺母320、锥形垫圈311、第一平垫312以及第二平垫313。其中,牙管310为中空的管状,其内可供热水管道141和冷水管道143穿过,热水管道141和冷水管道143分别用于与热水腔道121和冷水腔道123连通。装配时,牙管310部分插入进水管111的第二开口290,锥形垫圈311安装于进水管的第二开口290,同时锥形垫圈311的锥形部分深入牙管310,第一平垫312和第二平垫313套设于锥形垫圈311的锥形部分并与牙管310压紧,紧固螺母320套设于牙管310外并用于将牙管310和进水管111锁紧。
水龙头100中,进水管111、出水管113以及水龙头主体110内部的过水件如混水阀体129、混水阀芯127、恒流阀130,均使用无铅铜材质制成,解决了无铅问题,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水龙头100,通过恒流阀130在水压不稳定时起恒定流量作用,再通过减速板200对经过恒流阀130的混水的速度进行降低,最后通过整形出水口250形成形状整齐的瀑布水形,解决了因为水压大小变化导致的水形紊乱和溅水现象,确保瀑布水形的形状整齐。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龙头400,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出水管413的结构不同。其余部分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出水管413具有第一表面410和第二表面430,第一表面410和第二表面430平行。具体的,第一表面410和第二表面430均为弧面,即出水管413为圆形管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面410和第二表面430均为平面,即出水管413为方形管状结构。
本实施例中,整形出水口250设置于第二表面430,其中,整形出水口250的长度小于第二表面430的宽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整形出水口250的长度约占第二表面430的宽度的1/3~2/3。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出水管413为圆形管状结构可以减少制造工序和制造成本,仅需在原有的圆形金属管的基础上加工减速板200和整形出水口430。
本实施例提供的水龙头400,通过选用圆形管状结构作为出水管413,减少了制造的工序,便于出水管413与进水管111的连接配合,降低了主体生产过程中的制造难度,提高了良品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龙头主体,所述龙头主体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和所述进水管角度连接,所述进水管内设有恒流阀,所述出水管设有至少三个减速板,所述减速板间隔设置于所述出水管内,所述出水管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设有整形出水口以将水流整形为瀑布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的间距自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的相交处逐渐变小直至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为平面,并与所述进水管的中轴线相互垂直,所述第二表面为弧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二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龙头还包括混水阀,所述混水阀设置于所述进水管,所述混水阀包括混水腔道,所述混水腔道与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恒流阀设置于所述混水腔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阀包括混水阀体,所述混水阀体内设置有热水腔道、冷水腔道,所述热水腔道与所述冷水腔道与所述混水腔道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阀还包括混水阀芯,所述混水阀芯活动设置于所述混水阀体内,并在动作过程中选择性的将所述热水腔道和/或所述冷水腔道与所述混水腔道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龙头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混水阀芯连接以驱动所述混水阀芯转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与所述混水阀芯通过紧固件连接。
CN201821246321.XU 2018-08-03 2018-08-03 一种水龙头 Active CN2093093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46321.XU CN209309383U (zh) 2018-08-03 2018-08-03 一种水龙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46321.XU CN209309383U (zh) 2018-08-03 2018-08-03 一种水龙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09383U true CN209309383U (zh) 2019-08-27

Family

ID=67669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46321.XU Active CN209309383U (zh) 2018-08-03 2018-08-03 一种水龙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093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53936U (zh) 一种暗装恒温水龙头
CN206881278U (zh) 一种可调节美容液浓度的美容滤芯及花洒
CN209309383U (zh) 一种水龙头
CN202203444U (zh) 一种无手柄温控台盆龙头
CN207093853U (zh) 一种控温稳定的冷热水龙头
CN205534380U (zh) 一种结构改进的分水器
CN204062008U (zh) 一种三出水恒温龙头
CN204201182U (zh) 单边调温调流功能切换恒温龙头
CN205937964U (zh) 一种具有节水功能的卫浴用水龙头
CN209136375U (zh) 一种淋浴器
CN206449251U (zh) 一种多功能换向水龙头
CN106088252A (zh) 一种多功能淋浴柱
CN105134995A (zh) 一种冷热水双控水龙头
CN110513506A (zh) 淋浴龙头阀体、淋浴龙头主体与淋浴设备
CN202082429U (zh) 新型快调冷热的水龙头
CN205479510U (zh) 一种结构改进的淋浴龙头
US9879407B2 (en) Faucet handle fitting
CN211901679U (zh) 双水路阀芯
CN211082939U (zh) 一种单把手双进双出调温阀芯
CN208703183U (zh) 一种用于恒温阀芯进出水的连接组件及其水龙头
RU156978U1 (ru) Насадка на кран или смеситель умывальника "эконом-клапан"
CN103486297A (zh) 两进两出水龙头阀芯座及两进两出水龙头主体
CN204042078U (zh) 一种带置物平台的多功能淋浴龙头
CN209953076U (zh) 一种一键控制多个出水口的花洒头
CN203369837U (zh) 一种折叠式淋浴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