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01921U - 一种输液加温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液加温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01921U
CN209301921U CN201821307832.8U CN201821307832U CN209301921U CN 209301921 U CN209301921 U CN 209301921U CN 201821307832 U CN201821307832 U CN 201821307832U CN 209301921 U CN209301921 U CN 2093019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housing
heating
infusion
lower cas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0783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Tuoren Beik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Beaconn Medical 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Beaconn Medical 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Beaconn Medical 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0783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019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019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019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加温器,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的扣合面设置有输液管槽,上壳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输入口和输出口,输入口和输出口分别与输液管槽的两端连通,上壳体内部设置有加热组件和控制终端,上壳体表面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面板,控制终端分别与显示屏、控制面板和加热组件通信连接,上壳体表面还设置有卡槽,卡槽配合设置有加温管连接头,加温管连接头开设有两端通透的通孔,通孔一端口连通输出口,另一端口连通有加温管。本方案由上壳体和下壳体构成的加温器主体及加温管两部分构成,加温管与加温器可拆卸连接,加温器将输液管加热并智能调控温度,加温管对输液管具有保温功效,解决了经过药液加热后再度冷却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输液加温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输液加温器。
背景技术
输液时液体的温度过低,让患者感觉不适应,甚至冬天输液容易导致患者输液处温度过低而僵硬,现有通过加温器或加温管对输液管进行加温以解决上述问题。其中加温器只能对输液管进行局部加温,温度较低时处于输液管中流动的药液温度流失极快,加温效果不良;同时现有的加温器也缺乏温度调控功能,不利于液体温度调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液加温器,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扣合面设置有输液管槽,所述上壳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输入口和输出口分别与所述输液管槽的两端连通,所述上壳体内部设置有加热组件和控制终端,所述上壳体表面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面板,所述控制终端分别与显示屏、控制面板和加热组件通信连接,所述上壳体表面还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配合设置有加温管连接头,所述加温管连接头开设有两端通透的通孔,所述通孔一端口连通输出口,另一端口连通有加温管。
进一步的,所述输液管槽的边缘设置有若干输液管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的扣合面设置有若干限位凸点,所述限位凸点的位置与所述输液管限位块的位置呈镜像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输液管槽呈螺旋状。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表面还设置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与所述控制终端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还连接有定位治具。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的一侧棱与所述下壳体的一侧棱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的侧壁设置有锁块,所述下壳体的侧壁设置有锁扣,所述锁扣与锁块扣紧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该输液加温器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两部分,上壳体内设置有控制终端和加热组件,通过隔热层将控制终端与加热组件分隔保障控制终端常温工作环境。上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显示屏、控制面板和蜂鸣器用于控制温度。上壳体与下壳体扣合设置,上壳体的一个表面与下壳体的一个表面相互贴合,因此该两个面分别为上壳体的扣合面和下壳体的扣合面。上壳体的扣合面上开设有输液管槽,在输液管槽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输液管限位块用于卡设输液管,避免输液管自输液管槽中脱离,在下壳体的扣合面上设置有限位凸点,限位凸点的位置与输液管限位块的位置镜像设置,在上壳体与下壳体扣合时,通过限位凸点的顶压辅助输液管限位块固定输液管。本方案中加热组件选用电加热丝,用来对输液管进行加热,以提高输液管内流经的药液温度。为提高加热效果,本方案中作为输液管槽的载体的上壳体扣合面采用导热性较好的金属材料制成,同理下壳体的扣合面也采用导热性较好的金属材料制成。为避免使用者烫伤,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其他部分均由隔热性较好的材料构成,如玻璃纤维、石棉、气凝胶毡、塑料等。上壳体的两端部开设输入口和输出口与输液管槽连通,用于引入和导出输液管,输液管槽呈环状螺旋式盘绕在上壳体的扣合面上,本方案中输液管槽盘绕两周设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根据输液管所需加热的时间和温度,控制输液管盘绕圈数,可盘绕一周后自输出口导出输液管,也可盘绕两周后自输出口导出输液管,输液管的盘绕匝数改变会更改输液管内药液的加热时间。在下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定位治具,可根据不同的就医场所采用不同种类的治具,如吸附式的吸盘、环状的管夹、挂钩等,同时上壳体的外表面也可设置挂环。为便于铺设输液管,该输液加温器采用将上壳体与下壳体分离的设计,可使输液管槽整体外露,直接将输液管沿输液管槽按压铺设即可,但若上壳体与下壳体分离为两个独立单体,多个输液加温器的上壳体与下壳体易混淆错乱或遗失,因此将上壳体与下壳体沿侧棱铰接,使其呈翻盖设计,避免混淆安装导致尺寸不配套或遗失的问题。上壳体与下壳体的侧壁设置有锁扣和锁块,锁扣与锁块扣紧配合,防止上壳体与下壳体分离导致加热效果下降。在上壳体的表面底部设置有卡槽,卡槽配合有加温管连接头,加温管连接头的另一端连接有加温管,该加温管的套设在输液管外侧以减少输液管的温度流失。加温管连接头开设有两端通透的通孔,通孔的一端口连通输出口,另一端口与加温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由上壳体和下壳体构成的加温器主体及加温管两部分构成,加温管与加温器可拆卸连接,加温器将输液管加热并智能调控温度,加温管对输液管具有保温功效,解决了经过药液加热后再度冷却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液加温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液加温器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液加温器的加温管连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液加温器的输液管单匝铺设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液加温器的输液管双匝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液加温器,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的扣合面设置有输液管槽11,所述上壳体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输入口12和输出口13,所述输入口12和输出口13分别与所述输液管槽11的两端连通,所述上壳体1内部设置有加热组件和控制终端,所述上壳体1表面设置有显示屏14和控制面板15,所述控制终端分别与显示屏14、控制面板15和加热组件通信连接,所述上壳体1表面还设置有卡槽16,所述卡槽16配合设置有加温管32连接头3,所述加温管32连接头3开设有两端通透的通孔31,所述通孔31一端口连通输出口13,另一端口连通有加温管32。
进一步的,所述输液管槽11的边缘设置有若干输液管限位块111。
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2的扣合面设置有若干限位凸点21,所述限位凸点21的位置与所述输液管限位块111的位置呈镜像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输液管槽11呈螺旋状。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1表面还设置有蜂鸣器17,所述蜂鸣器17与所述控制终端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2还连接有定位治具22。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1的一侧棱与所述下壳体2的一侧棱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1的侧壁设置有锁块18,所述下壳体2的侧壁设置有锁扣23,所述锁扣23与锁块18扣紧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该输液加温器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两部分,上壳体1内设置有控制终端和加热组件,通过隔热层将控制终端与加热组件分隔保障控制终端常温工作环境。上壳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显示屏14、控制面板15和蜂鸣器17用于控制温度。上壳体1与下壳体2扣合设置,上壳体1的一个表面与下壳体2的一个表面相互贴合,因此该两个面分别为上壳体1的扣合面和下壳体2的扣合面。上壳体1的扣合面上开设有输液管槽11,在输液管槽11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输液管限位块111用于卡设输液管,避免输液管自输液管槽11中脱离,在下壳体2的扣合面上设置有限位凸点21,限位凸点21的位置与输液管限位块111的位置镜像设置,在上壳体1与下壳体2扣合时,通过限位凸点21的顶压辅助输液管限位块111固定输液管。本方案中加热组件选用电加热丝,用来对输液管进行加热,以提高输液管内流经的药液温度。为提高加热效果,本方案中作为输液管槽11的载体的上壳体1扣合面采用导热性较好的金属材料制成,同理下壳体2的扣合面也采用导热性较好的金属材料制成。为避免使用者烫伤,上壳体1与下壳体2的其他部分均由隔热性较好的材料构成,如玻璃纤维、石棉、气凝胶毡、塑料等。上壳体1的两端部开设输入口12和输出口13与输液管槽11连通,用于引入和导出输液管,输液管槽11呈环状螺旋式盘绕在上壳体1的扣合面上,本方案中输液管槽11盘绕两周设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根据输液管所需加热的时间和温度,控制输液管盘绕圈数,可盘绕一周后自输出口13导出输液管(如图4),也可盘绕两周后自输出口13导出输液管(如图5),输液管的盘绕匝数改变会更改输液管内药液的加热时间。在下壳体2的外表面设置有定位治具22,可根据不同的就医场所采用不同种类的治具,如吸附式的吸盘、环状的管夹、挂钩等,同时上壳体1的外表面也可设置挂环。为便于铺设输液管,该输液加温器采用将上壳体1与下壳体2分离的设计,可使输液管槽11整体外露,直接将输液管沿输液管槽11按压铺设即可,但若上壳体1与下壳体2分离为两个独立单体,多个输液加温器的上壳体1与下壳体2易混淆错乱或遗失,因此将上壳体1与下壳体2沿侧棱铰接,使其呈翻盖设计,避免混淆安装导致尺寸不配套或遗失的问题。上壳体1与下壳体2的侧壁设置有锁扣23和锁块18,锁扣23与锁块18扣紧配合,防止上壳体1与下壳体2分离导致加热效果下降。在上壳体1的表面底部设置有卡槽16,卡槽16配合有加温管32连接头3,加温管32连接头3的另一端连接有加温管32,该加温管32的套设在输液管外侧以减少输液管的温度流失。加温管32连接头3开设有两端通透的通孔31,通孔31的一端口连通输出口13,另一端口与加温管32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由上壳体1和下壳体2构成的加温器主体及加温管32两部分构成,加温管32与加温器可拆卸连接,加温器将输液管加热并智能调控温度,加温管32对输液管具有保温功效,解决了经过药液加热后再度冷却的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输液加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扣合面设置有输液管槽,所述上壳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输入口和输出口分别与所述输液管槽的两端连通,所述上壳体内部设置有加热组件和控制终端,所述上壳体表面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面板,所述控制终端分别与显示屏、控制面板和加热组件通信连接,所述上壳体表面还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配合设置有加温管连接头,所述加温管连接头开设有两端通透的通孔,所述通孔一端口连通输出口,另一端口连通有加温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输液加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槽的边缘设置有若干输液管限位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输液加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扣合面设置有若干限位凸点,所述限位凸点的位置与所述输液管限位块的位置呈镜像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输液加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槽呈螺旋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输液加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表面还设置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与所述控制终端通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输液加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还连接有定位治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输液加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一侧棱与所述下壳体的一侧棱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输液加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侧壁设置有锁块,所述下壳体的侧壁设置有锁扣,所述锁扣与锁块扣紧配合。
CN201821307832.8U 2018-08-14 2018-08-14 一种输液加温器 Active CN2093019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07832.8U CN209301921U (zh) 2018-08-14 2018-08-14 一种输液加温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07832.8U CN209301921U (zh) 2018-08-14 2018-08-14 一种输液加温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01921U true CN209301921U (zh) 2019-08-27

Family

ID=67669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07832.8U Active CN209301921U (zh) 2018-08-14 2018-08-14 一种输液加温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019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75119A (zh) 一种内科用输液护理装置
CN209301921U (zh) 一种输液加温器
CN204723530U (zh) 一种输液管加热装置
CN209137630U (zh) 一种外科护理用输液加热装置
CN209237071U (zh) 一种简易输液加热器
CN208097075U (zh)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
CN2905085Y (zh) 流体调温加热器
CN208355873U (zh) 一种以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为保温材料的输液加热装置
CN206745704U (zh) 一种用于输液的智能恒温手腕套
CN208464809U (zh) 一种稳定性好且带有加热功能的输液辅助装置
CN207186893U (zh) 一种手术室输液护理器
CN208591402U (zh) 一种加温输液泵
CN217245973U (zh) 一种输血输液加热装置
CN206543306U (zh) 新型医用加热保温装置
CN209713883U (zh) 一种手术室输血输液护理加温装置
CN205649708U (zh) 一种静脉输液或输血实时在线恒温加温装置
CN216439741U (zh) 一种带有恒温加热功能的定量输液管路
CN205321869U (zh) 智能温控床垫
CN204203809U (zh) 医用营养液加热器
CN211835658U (zh) 一种恒温输液网套
CN209451068U (zh) 一种腕式输液管暖水袋
CN202802413U (zh) 输液瓶加热装置
CN210020688U (zh) 一种输液管加热装置及加热系统
CN209848036U (zh) 一次性营养支持液体输入管路保温器
CN213407313U (zh) 一种输液辅助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 / F, building 4, Yixiang Science Park, 72 Nanxiang 2nd Road, Science City, Gu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510000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Tuoren Beik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 / F, building 4, Yixiang Science Park, 72 Nanxiang 2nd Road, Science City,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BEACONN MEDICAL SCIENCE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