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01469U - 一种新型耳塞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耳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01469U
CN209301469U CN201821755916.8U CN201821755916U CN209301469U CN 209301469 U CN209301469 U CN 209301469U CN 201821755916 U CN201821755916 U CN 201821755916U CN 209301469 U CN209301469 U CN 2093014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middle shell
ratchet
earplug
rea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5591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家豪
金在权
宋坤
薛俊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5591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014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014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014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耳塞,涉及耳塞的技术领域,包括耳塞套、前壳、中壳、后壳、耳撑、收容于中壳内的棘轮机构,中壳活动套接于后壳,耳撑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中壳和后壳上,棘轮机构包括棘轮、与棘轮相啮合的棘爪,中壳设有穿行孔,后壳设有可穿过穿行孔的定位柱,棘轮固定于定位柱上,位于中壳与后壳之间的定位柱套设有弹性元件,棘爪转动连接于中壳上。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可以方便快捷地调节耳撑的大小,以适应使用者的耳朵,避免耳塞脱落,在无须耳撑固定于人耳的时候,可以将耳撑卷在耳塞上,同时,提高了使用者佩戴耳塞的舒适感。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耳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塞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耳塞。
背景技术
现阶段,大部分耳塞的U型回路耳撑采用的是硅胶材料,使用者长时间佩戴会感觉到耳朵不舒服。有部分耳塞采用耳塞线自成的U型回路,耳塞线自成的U型回路没有较强的约束力,线材本身就比较柔软,使用者刚开始佩戴时,调整好U型回路,过一段时间就会比较容易变形,耳塞容易脱出耳朵掉落,影响使用者正常使用耳塞。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耳塞,该新型耳塞能够方便快捷地调节耳撑的大小,以适应使用者的耳朵,避免耳塞脱落;在无须耳撑固定于人耳的时候,可以将耳撑卷在耳塞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耳塞,包括耳塞套、前壳、中壳、后壳、耳撑、收容于所述中壳内的棘轮机构,所述中壳活动套接于所述后壳,所述耳撑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中壳和所述后壳上,所述棘轮机构包括棘轮、与所述棘轮相啮合的棘爪,所述中壳设有穿行孔,所述后壳设有可穿过所述穿行孔的定位柱,所述棘轮固定于所述定位柱的端部,位于所述中壳与所述后壳之间的所述定位柱上套设有弹性元件,所述棘爪转动连接于所述中壳上。
优选地,所述棘轮机构还包括用于使所述棘爪移动后复位的弹片,所述中壳设有朝向所述后壳方向凸起的凸起结构,所述弹片固定于所述凸起结构上。
优选地,所述中壳设有紧靠所述棘爪的止回柱,所述止回柱与所述弹片分别位于所述棘爪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棘爪通过中部为光杆结构的棘爪螺丝转动安装在所述中壳上。
优选地,所述后壳靠近所述中壳的一端的一周设有向内侧延伸的套接圈,所述中壳靠近所述后壳的一端设有向外侧延伸的套接结构,所述套接结构可搭接在所述套接圈上。
优选地,所述棘轮设有棘轮孔,所述穿行孔的直径小于所述棘轮的直径且大于所述棘轮孔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远离所述中壳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后壳,所述中壳设有与所述弹性元件对应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
优选地,所述中壳与所述后壳分别设有与所述耳撑末端对应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设有与所述耳撑末端形状对应的固定凹槽。
优选地,所述耳撑为记忆合金材料。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耳塞,包括耳塞套、前壳、中壳、后壳、耳撑、收容于中壳内的棘轮机构,中壳活动套接于后壳,后壳可以向中壳方向移动,也可以进行旋转;耳撑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中壳和后壳上,棘轮机构包括棘轮、与棘轮相啮合的棘爪,中壳设有穿行孔,后壳设有可穿过穿行孔的定位柱,棘轮固定于定位柱上,使得中壳和后壳不能分开,位于中壳与后壳之间的定位柱套设有弹性元件,棘爪转动连接于中壳上;通过压缩状态下的弹性元件顶住后壳与前壳,棘爪与棘轮相啮合,耳撑保持不变状态;棘轮是只能按照一个方向旋转,按照特定方向转动后壳时,棘轮可转动,此时使得耳撑两端距离变小,耳撑离耳塞的距离变远,使得耳撑撑于人耳,避免耳塞脱落;当后壳向中壳方向移动时,压缩弹性元件,棘轮脱离棘爪,旋转后壳带动耳撑两端之间的距离变化,通过移动和旋转后壳,可调节耳撑的聚拢和分离,还可以将耳撑缠绕在耳塞上,调整好耳撑后移动后壳使得棘轮与棘爪啮合,此时耳塞的前壳和后壳将不再移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耳塞,将耳塞的后壳和中壳活动连接,通过可调节式的耳塞耳撑结构,实现了方便快捷地调节耳撑的大小,以适应使用者的耳朵,避免耳塞脱落;在无须耳撑固定于人耳的时候,可以将耳撑卷在耳塞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耳塞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图1中的中壳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的后壳结构的立体图;
图4为图1中的前壳、中壳、后壳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的前壳、中壳、后壳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6为图1中的耳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壳,2、中壳,3、后壳,4、棘轮机构,5、耳撑,6、耳塞套,21、螺丝,22、凸起结构,23、止回柱,24、固定结构,25、套接结构,26、穿行孔,31、定位柱,32、弹簧,33、套接圈,41、棘轮,42、棘爪,43、弹片,44、棘爪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耳塞,包括耳塞套6、前壳1、中壳2、后壳3、耳撑5、收容于中壳2内的棘轮机构4。优选本实施例的耳撑5为记忆合金材料,质地柔软又能保持一定的形状,使用者佩戴时更加舒服,记忆合金耳撑5外可以包裹硅胶或TPE材料,TPE材料是热塑性弹性体材料。
如图2、图3、图5共同所示,中壳2活动套接于后壳3,后壳3可以向中壳2方向移动,也可以进行旋转。后壳3靠近中壳2的一端的一周设有向内侧延伸的套接圈33,中壳2靠近后壳3的一端设有向外侧延伸的套接结构25,套接结构25可搭接在套接圈33上,套接结构25可是中壳2末端一周向外侧延伸的第二套接圈,也可以是异形结构,只要套接结构25能够搭接在套接圈33上能够防止中壳2脱离后壳3、后壳3能够相对中壳2移动即可,本实施例中的套接结构25为与套接圈33对应的弧形结构。
如图2、图3、图4、图5、图6共同所示,耳撑5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中壳2和后壳3上,中壳2与后壳3分别设有与耳撑5末端对应的固定结构24,固定结构24设有与耳撑5末端形状对应的固定凹槽,本实施例中的耳撑5两端为球体结构,球体用来放入耳塞后壳3和中壳2对应固定凹槽中,之后用点热熔胶固定。
如图1、图4、图5共同所示,棘轮机构4包括棘轮41、与棘轮41相啮合的棘爪42,中壳2设有穿行孔26,穿行孔26的直径小于棘轮41的直径且大于棘轮孔的直径,后壳3设有可穿过穿行孔26的定位柱31,棘轮41套设于螺丝21底座上,螺丝21将棘轮41固定于定位柱31上,使得中壳2和后壳3不能分开,定位柱31设有与螺丝21相对用的螺纹槽,当然棘轮也可以通过胶水粘在定位柱上。
如图2、图3、图4共同所示,定位柱31套设有弹性元件,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为弹簧32,弹簧32远离中壳2的一端固定于后壳3,本实施例中,定位柱31设有外凸的挂脚,弹簧32的一端可固定于挂脚上,弹簧32的另一端不必固定,当然也可以固定在中壳2上,优选中壳2设有与弹簧32对应的凹槽,当后壳3向中壳2方向挤压时,弹簧32被挤压于凹槽中,可以避免弹簧32的移动。
如图1和图5共同所示,棘爪42转动连接于中壳2,由于棘爪42设有棘爪孔,棘爪42套设于棘爪螺丝44,棘爪通过中部为光杆结构的棘爪螺丝转动安装在中壳上,即棘爪螺丝44靠近棘爪42的表面光滑,便于棘爪42绕棘爪螺丝44转动,棘爪螺丝44末端设有螺纹,中壳2设有与棘爪螺丝44对应的螺丝21孔。
如图1、图5共同所示,棘轮机构4还包括用于使棘爪42移动后复位的弹片43,中壳2设有朝向后壳3方向凸起的凸起结构22,弹片43固定于凸起结构22上;中壳2设有紧靠棘爪42的止回柱23,止回柱23与弹片43分别位于棘爪42的两侧。当使用者转动后壳3时,只能朝一个方向转动,要么顺时针转动,要么逆时针转动,本实施例中,后壳3只能顺时针转动,因为逆时针转动时,止回柱23挡住棘爪42阻挡棘爪42转动,从而棘轮41不能转动,棘轮41和后壳3固定连接,所以后壳3不能逆时针转动,当后壳3顺时针转动时,棘爪42被棘轮41带动着绕棘爪螺丝44转动,而转动到一定角度后会被弹片43弹回与棘轮41相啮合。
如图4和图5所示,通过压缩状态下的弹性元件顶住后壳3与中壳1,棘爪42与棘轮41相啮合,耳撑5保持不变状态;棘轮41是只能按照一个方向旋转,按照特定方向转动后壳3时,棘轮41可转动,此时使得耳撑5两端距离变小,耳撑5离耳塞的距离变远,使得耳撑5撑于人耳,避免耳塞脱落;当后壳3向中壳2方向移动时,压缩弹簧32,棘轮41脱离棘爪42,旋转后壳3带动耳撑5两端之间的距离变化,通过移动和旋转后壳3,可调节耳撑5的聚拢和分离,当耳撑5调整到合适的状态下,将后壳3复位,使得棘轮41后移与棘爪42啮合,中壳2、后壳3、棘轮机构4、弹簧32的状态处于不变状态。移动和旋转后壳3还可以将耳撑5缠绕在耳塞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耳塞,将耳塞的中壳活动套接于后壳,通过可调节式的耳塞耳撑结构,实现了方便快捷地调节耳撑的大小,以适应使用者的耳朵,避免耳塞脱落;在无须耳撑固定于人耳的时候,可以将耳撑卷在耳塞上;同时,耳撑采用记忆合金材料提高了使用者佩戴耳塞时的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耳塞,其特征在于,包括耳塞套、前壳、中壳、后壳、耳撑、收容于所述中壳内的棘轮机构,所述中壳活动套接于所述后壳,所述耳撑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中壳和所述后壳上,所述棘轮机构包括棘轮、与所述棘轮相啮合的棘爪,所述中壳设有穿行孔,所述后壳设有可穿过所述穿行孔的定位柱,所述棘轮固定于所述定位柱的端部,位于所述中壳与所述后壳之间的所述定位柱上套设有弹性元件,所述棘爪转动连接于所述中壳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机构还包括用于使所述棘爪移动后复位的弹片,所述中壳设有朝向所述前壳方向凸起的凸起结构,所述弹片固定于所述凸起结构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壳设有紧靠所述棘爪的止回柱,所述止回柱与所述弹片分别位于所述棘爪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通过中部为光杆结构的棘爪螺丝转动安装在所述中壳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靠近所述中壳的一端的一周设有向内侧延伸的套接圈,所述中壳靠近所述后壳的一端设有向外侧延伸的套接结构,所述套接结构可搭接在所述套接圈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设有棘轮孔,所述穿行孔的直径小于所述棘轮的直径且大于所述棘轮孔的直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远离所述中壳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后壳,所述中壳设有与所述弹性元件对应的凹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壳与所述后壳分别设有与所述耳撑末端对应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设有与所述耳撑末端形状对应的固定凹槽。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撑为记忆合金材料。
CN201821755916.8U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新型耳塞 Active CN2093014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55916.8U CN209301469U (zh)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新型耳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55916.8U CN209301469U (zh)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新型耳塞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01469U true CN209301469U (zh) 2019-08-27

Family

ID=67671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55916.8U Active CN209301469U (zh)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新型耳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014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92431A (zh) * 2019-09-11 2021-03-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耳撑、耳机及耳机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92431A (zh) * 2019-09-11 2021-03-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耳撑、耳机及耳机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06871B2 (ja) ネックバンド型扇風機
CA2955496C (en) Headband comfort and fit adjustment mechanisms
EP2892246A1 (en) Headphones with over the head passage
CN209301469U (zh) 一种新型耳塞
CN108710213B (zh) 一种头戴设备
CN109218893B (zh) 一种多级抽拉的头戴耳机
JP3235917U (ja) 自在に回動伸縮可能なスマートアーム
US20120140974A1 (en) Personal audio set with adjustable force mechanisms
CN107349525A (zh) 无线充电器的固定装置及无线充电装置
CN208607441U (zh) 一种头戴设备
CN107948804A (zh) 一种虚拟现实头戴设备
CN105853037A (zh) 通过控制臂肘弯曲角度控制视距的预防近视设备
KR20120017920A (ko) 백 헤드 밴드 이어폰
CN102447988B (zh) 耳机
CN209046844U (zh) 一种多级抽拉的头戴耳机
KR101454665B1 (ko) 목주름 개선기구
CN209462569U (zh) 一种带有可更换的运动耳钩的tws无线连接蓝牙耳机
CN207783083U (zh) 一种虚拟现实头戴设备
CN111870496A (zh) 一种具有头带自动收卷功能的多功能护眼仪
CN207965351U (zh) 一种新型多角度调节松紧头戴
CN205726266U (zh) 一种调节头戴设备夹持力的螺纹结构及耳机
KR101771157B1 (ko) 사이즈 가변형 모자
CN105536238B (zh) 轮滑鞋
CN219109950U (zh) 一种关节防护带
CN212034345U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助听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