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98913U - 一种移动式无线充电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式无线充电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98913U
CN209298913U CN201821793355.0U CN201821793355U CN209298913U CN 209298913 U CN209298913 U CN 209298913U CN 201821793355 U CN201821793355 U CN 201821793355U CN 209298913 U CN209298913 U CN 2092989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wireless charging
pedestal
groove
mobile wire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9335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文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ua Li Electro-Optical Technology Inc (us) 62 Martin Road Concord Massachusetts 017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ua Li Electro-Optical Technology Inc (us) 62 Martin Road Concord Massachusetts 017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ua Li Electro-Optical Technology Inc (us) 62 Martin Road Concord Massachusetts 017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ua Li Electro-Optical Technology Inc (us) 62 Martin Road Concord Massachusetts 017
Priority to CN20182179335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989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989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989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无线充电座,属于无线充电装置领域,包括底座、面板和无线充电模块;面板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上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无线充电模块,充电模块卡接在凹槽内,面板上对应充电模块处设有标识层,标识层设在面板的第一区域,面板的第二区域设有多个分隔条;底座的上设有多个USB接口;底座上分别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分别设有插孔,第三凹槽内设有无线耳机充电接口。本方案中,可以对充电产品进行无线充电和有线充电,通过USB接口、插孔和耳机无线充电接口的设置,可以为不同接口类型的电子产品进行充电,另外在分隔条的作用下,可以将电子产品收纳在两个分隔条之间,结构设计紧凑。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式无线充电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式无线充电座。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充电技术,即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是指具有电池的装置不需要借助于电导线,利用电磁波感应原理或者其他相关的交流感应技术,在发送端和接收端用相应的设备来发送和接收产生感应的交流信号来进行充电的一项技术,源于无线电力输送技术。
从具体的技术原理及解决方案来说,目前无线充电技术主要有电磁感应式、磁共振式、无线电波式、电场耦合式四种基本方式。这几种技术分别适用于近程、中短程与远程电力传送。
当前最成熟、最普遍的是电磁感应式。其根本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类似于变压器,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各有一个线圈,初级线圈上通一定频率的交流电,由于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
磁共振式也称为近场谐振式,由能量发送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组成,当两个装置调整到相同频率,或者说在一个特定的频率上共振,它们就可以交换彼此的能量,其原理与声音的共振原理相同,排列在磁场中的相同振动频率的线圈,可从一个向另一个供电。
现有的充电座通常通过电连接线连接电子产品和充电座,电子产品摆放和连接线较多容易造成桌面比较凌乱,打扫清理台面非常不方便,外观摆设也不够美观,市面上缺少一种可以集合多种充电接口于一体、集合多种充电方式于一体,并且不占用台面空间的多功能充电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无线充电座,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式无线充电座;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式无线充电座包括;底座、面板和无线充电模块;
所述面板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无线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卡接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面板上对应所述充电模块处设置有标识层,所述标识层设置在所述面板的第一区域,且所述标识层上设置有防滑涂层,所述防滑涂层的厚度为所述面板的1/8,所述面板的第二区域设置有多个分隔条;
所述底座的第一侧面上设置有多个USB接口,且每个所述USB接口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分隔条之间;
所述底座的第二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分别设置有插孔,所述第三凹槽内设置有无线耳机充电接口。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电极插线,所述电极插线用于对所述无线充电模块、USB接口和插孔进行供电。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与所述面板的形状相匹配,且所述面板为矩形面板。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条与所述面板相卡接,所述面板上设置有卡孔,所述分隔条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孔相配合的卡柱,且所述面板上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卡孔。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分隔条相间隔设置,且相邻所述分隔条之间的距离从所述面板的一边到另一边逐渐增大。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区域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板。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与所述底座相连接,且所述挡板包括连接板与限位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座相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板相连接,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限位板相垂直连接。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连接孔内,且所述连接孔的孔壁上设置有凸起,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滑槽。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接。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支架和无线发射线圈,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与所述安装槽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可以对充电产品进行无线充电和有线充电,同时,通过USB接口、插孔和耳机无线充电接口的设置,可以为不同接口类型的电子产品进行充电,另外在分隔条的作用下,可以将电子产品收纳在两个分隔条之间,结构设计紧凑,便于操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式无线充电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式无线充电座的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式无线充电座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式无线充电座去掉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底座;11-安装槽;12-第一侧面;121-USB接口;13-第二测面;131-第一凹槽;132-第二凹槽;133-第三凹槽;134-插孔;135-无线耳机充电接口;14-挡板;15-电极插线;20-面板;21-标识层;22-防滑涂层;23-分隔条;30-无线充电模块;31-支架;32-无线发射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各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实用新型”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实用新型,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实用新型或实用新型构思。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式无线充电座;
如图1-图4所示,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式无线充电座包括;底座10、面板20和无线充电模块30;
所述面板20固定在所述底座10上,且所述底座10上设置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内设置有无线充电模块30,所述充电模块卡接在所述安装槽11内,所述面板20上对应所述充电模块处设置有标识层21,所述标识层21设置在所述面板20的第一区域,且所述标识层21上设置有防滑涂层22,所述防滑涂层22的厚度为所述面板20的1/8,所述面板20的第二区域设置有多个分隔条23;
所述底座10的第一侧面12上设置有多个USB接口121,且每个所述USB接口121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分隔条23之间;
所述底座10的第二侧面1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131、第二凹槽132和第三凹槽133,所述第一凹槽131和第二凹槽132内分别设置有插孔134,所述第三凹槽133内设置有无线耳机充电接口135。
在该实施例中,底座10内设置无线充电模块30,且面板20上对应无线充电模块30处设置标识层21和防滑层,使电子产品很容易就能准确的放置在无线充电区域,同时,在防滑层的作用下不易滑落,另外,通过底座10的第一侧面12上USB接口121和第二侧面13上的插孔134和无线耳机充电接口135的设置,可以对不同类型的电子产品进行有线充电,同时,在分隔条23的作用下,很容易将充电的电子产品收纳在两个分隔条23之间,结构紧凑,避免了杂乱的情况发生。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如图1-图4所示,所述底座10上设置有电极插线15,所述电极插线15用于对所述无线充电模块30、USB接口121和插孔134进行供电。
在该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电极插线15为无线充电模块30、USB接口121和插孔134进行供电,电极插线15可以是插头,也可以是通过电线的方式连接插头。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如图1-图3所示,所述底座10与所述面板20的形状相匹配,且所述面板20为矩形面板20。
在该实施例中,面板20可以选择矩形面板20,也可以选择圆形面板20或其他形状的面板20。如图1-图3所示,所述分隔条23与所述面板20相卡接,所述面板20上设置有卡孔,所述分隔条23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孔相配合的卡柱,且所述面板20上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卡孔。
在该实施例中,分隔条23通过卡柱与卡孔相卡接固定在面板20上,使其拆卸装配操作简单方便。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如图1-图3所示,多个所述分隔条23相间隔设置,且相邻所述分隔条23之间的距离从所述面板20的一边到另一边逐渐增大。
在该实施例中,相邻分隔条23之间的距离从面板20的一边到另一边逐渐增大,例如,一共有四个分隔条23,第一个分隔条23和第二个分隔条23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分隔条23和第三个分隔条23之间的距离,第二分隔条23和第三个分隔条23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三个分隔条23和第四个分隔条23之间的距离,这样可以容纳大小不同的电子产品。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在所述第一区域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板14。
在该实施例中,挡板14的设置避免了无线充电的电子产品在面板20上滑落,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挡板14与所述底座10相连接,且所述挡板14包括连接板与限位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座10相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板相连接,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限位板相垂直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连接板能够与底座10相滑动连接,可以使整个挡板14实现伸缩移动,根据电子产品的尺寸调整。
更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0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连接孔内,且所述连接孔的孔壁上设置有凸起,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滑槽。
在该实施例中,连接板通过滑槽与凸起相配合进行滑动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0内设置有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10上,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弹性连接件可以是复位弹簧,通过复位弹簧对连接板的弹性作用,在限位部的夹持下实现对电子产品的弹性夹紧。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无线充电模块30包括支架31和无线发射线圈32,所述无线发射线圈32固定在所述支架31上,所述支架31与所述安装槽11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无线发射线圈32通过支架31固定在安装槽11上,保证了其结构强度,另外,无线发射线圈32可以为圆形或矩形排布,也可以是蛇形结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上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8)

1.一种移动式无线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面板和无线充电模块;
所述面板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无线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卡接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面板上对应所述充电模块处设置有标识层,所述标识层设置在所述面板的第一区域,且所述标识层上设置有防滑涂层,所述防滑涂层的厚度为所述面板的1/8,在所述第一区域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底座相连接,且所述挡板包括连接板与限位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座相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板相连接,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限位板相垂直连接,所述面板的第二区域设置有多个分隔条;
所述底座的第一侧面上设置有多个USB接口,且每个所述USB接口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分隔条之间;
所述底座的第二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分别设置有插孔,所述第三凹槽内设置有无线耳机充电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无线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电极插线,所述电极插线用于对所述无线充电模块、USB接口和插孔进行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无线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与所述面板的形状相匹配,且所述面板为矩形面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无线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条与所述面板相卡接,所述面板上设置有卡孔,所述分隔条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孔相配合的卡柱,且所述面板上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卡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式无线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分隔条相间隔设置,且相邻所述分隔条之间的距离从所述面板的一边到另一边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无线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连接孔内,且所述连接孔的孔壁上设置有凸起,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滑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式无线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无线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支架和无线发射线圈,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与所述安装槽相连接。
CN201821793355.0U 2018-11-01 2018-11-01 一种移动式无线充电座 Active CN2092989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93355.0U CN209298913U (zh) 2018-11-01 2018-11-01 一种移动式无线充电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93355.0U CN209298913U (zh) 2018-11-01 2018-11-01 一种移动式无线充电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98913U true CN209298913U (zh) 2019-08-23

Family

ID=67647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93355.0U Active CN209298913U (zh) 2018-11-01 2018-11-01 一种移动式无线充电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989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91059B2 (en) Wireless charging apparatus
US9124105B2 (en) Wireless charging shelf
CN111149178B (zh) 线圈装置和包括该线圈装置的无线充电装置
KR101524966B1 (ko) 무선 전력 환경에서의 시그널링 충전
KR101786879B1 (ko) 무선 전력 송신 장치, 무선 전력 수신 장치 및 코일 구조물
US10063108B1 (en) Stamped three-dimensional antenna
CN104810929B (zh) 无线电力接收器、终端以及无线电力发送器
WO2018066789A1 (ko) 무선 전력 송신기의 코일 구조
EP239689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relating to multi-dimensional wireless charging
CN104285358A (zh) 非接触充电装置用天线板以及使用了该天线板的充电装置
CN205544437U (zh) 无线充电包
US20060061326A1 (en) Adaptor to facilitate contactless charging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4578443A (zh) 功率接收单元、功率接收控制方法、馈送系统和电子装置
CN207381996U (zh) 充电连接装置及含有该充电连接装置的无线充电设备
CN103066706A (zh) 电子装置和装备在该电子装置中的无线电力接收器
US20190386515A1 (en)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CN209298913U (zh) 一种移动式无线充电座
CN105406609B (zh) 一种电能接收结构及无线电能接收模块
WO2019045769A1 (en) WIRELESS POWER SUPPLY SYSTEM WITH RESONANT CIRCUIT ARRANGEMENT
KR20200118993A (ko) 무선충전코일 및 무선충전장치
CN207398900U (zh) 一种智能电子装置
US20210384745A1 (en) Wall-mounted Wireless Charger with Storage Function
CN110277646B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立体天线
CN205248827U (zh) 一种支架式无线充电器
CN206834801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共享充电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