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85019U - 一种电热开水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热开水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85019U
CN209285019U CN201820826723.0U CN201820826723U CN209285019U CN 209285019 U CN209285019 U CN 209285019U CN 201820826723 U CN201820826723 U CN 201820826723U CN 209285019 U CN209285019 U CN 2092850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panel
bottle body
shell
middle layer
installation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2672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纪亮
徐鸿达
魏硕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2672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850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850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850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hermally Insulated Containers For Fo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热开水瓶,包括瓶体和设于瓶体上方的瓶盖,所述瓶体包括底盖、中层、设于所述底盖与中层之间的外壳和内胆;还包括,前面板,所述前面板一体成型,安装在所述瓶体的前侧,所述前面板上朝向前侧凸出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的朝向所述瓶体的一端贯通,出水嘴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伸出;操作面板,安装在所述前面板的前侧,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第一安装腔的远离所述瓶体的一侧形成第二安装腔,电子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电子板的使用寿命和灵敏性,另外便于观察显示,造型多变。

Description

一种电热开水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热开水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如CN03247904.2中公开的一种电热水瓶结构,一种为背景技术内的方案:中承板B前端突出有上额板D,上额板D上设置有操控按钮E,在上额板D的下面安装有一个下额板F,上额板D与中承板B是一体的,下额板F 与中承板B是分件;或者为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中承板前端伸出有操控平台,操控平台凸出到底座1的前面,操控平台的底面设置下额板,下额板与中承板是一体的,操控平台的中间是空心的,顶面设置有开口,在开口上盖有按钮面板。或者CN201420185940.8中公开的一种电热开水瓶结构,操作面板和下巴分别上下配合装配于中层两侧,即操作面板和下巴与中层均为分层件结构。
另有CN03223737.5公开的一种电热水瓶结构,整体注塑成型的操控面板,操控面板尾部上面套在中承板的前端面上并安装固定,操控面板尾部下面贴紧底座顶部的外壁安装。
另有CN201020113855.2公开一种电开水瓶结构,将显示操作区2设于凸台的前侧面,改变显示操作区2的显示位置,提升观察感官。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均通过中层突出设置且操作面板位于中层的顶部/侧部方式实现电热水瓶结构设计,存在以下缺点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显示操作区的设置设于顶部时,使用者无法从远处观察水瓶的显示情况,需要近处观察才能确定,使用不方便;第二、该设置结构电子板、出水嘴位于操作面板、下巴和中层形成的空间内(或者电子板、出水嘴位于同一空间内),出水嘴处产生的水汽影响电子板的使用寿命;第三,中层突出的设置,使得中层结构较大,当需要重新设计造型、或者需要中层位置处前后两部分颜色不同,或中层前端结构复杂时,不易开模或者成本较高,而且造型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电子板使用寿命且观察方便,造型多变的电热开水瓶。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热开水瓶,包括瓶体和设于瓶体上方的瓶盖,所述瓶体包括底盖、中层、设于所述底盖与中层之间的外壳和内胆;还包括,
前面板,所述前面板一体成型,安装在所述瓶体的前侧,所述前面板上朝向前侧凸出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的朝向所述瓶体的一端贯通,出水嘴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伸出;操作面板,安装在所述前面板的前侧,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第一安装腔的远离所述瓶体的一侧形成第二安装腔,电子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前面板延伸至外壳外侧,所述前面板的外沿与所述外壳通过卡扣结构连接;
或者,所述第一安装腔的远离所述瓶体的一侧上设有走线孔,所述走线孔的周侧设有挡筋。
进一步地,所述前面板的上端与所述中层连接,所述前面板的下端至少延伸至所述底盖上方且与所述底盖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所述中层背离前面板的一侧,所述前面板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中层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覆盖所述第一连接件。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底盖背离外壳的一侧,所述前面板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底盖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面板朝向所述瓶体的一侧设有定位部,所述瓶体上设有配合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配合部相互配合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前面板顶端设有间隔设置的定位筋,所述中层顶端设有与所述定位筋配合配合筋,所述定位筋与配合筋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腔的远离所述瓶体的一侧向瓶体方向凹陷形成凹槽,所述操作面板的外沿与所述凹槽的侧壁配合形成所述第二安装腔。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面板的外沿与所述前面板之间设于设有装饰环,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前面板连接以夹紧所述装饰环;或者,所述外壳为环形外壳,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内胆外侧且所述外壳的上端与所述中层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一方面,前面板与中层分件前面板与中层可以采用不同颜色或者不同材料,例如,中层可以与瓶盖和外壳采用同一种颜色的,使得瓶体颜色统一,而前面板可以采用与瓶体搭配的而另一种颜色,使得电热水瓶的造型更加多变、以及美观;或者,出水嘴结构变化,只需重开前面板结构,而无需重开中层结构,降低成本,加快生产效率;或者,中层需要与外壳、内胆、瓶盖配合或者安装,使得中层的结构强度要求更高,前面板的结构强度可适当降低,此时,前面板与中层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降低成本。另一方便,前面板的前侧设置操作面板,使用者观察显示区显示的内容更加方便,提升使用体验;同时操作面板与前面板分件且配合形成第二安装腔,使得出水嘴位于第一安装腔内,电子板位于第二安装腔内,即出水嘴和电子板分处于不同的安装腔,出水嘴处产生的水汽不对电子板产生影响,提高电子板的使用寿命。同时,所述第一安装腔的朝向所述瓶体的一端贯通,此时,若瓶体上部的结构如安装空间不够,也可以向第一安装腔内延伸,增大瓶体上部的安装空间。优选的,所述前面板一体成型,使得瓶体前侧的由前面板覆盖(部分覆盖或全部覆盖),保持电热开水瓶的一致性及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一种电热开水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前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前面板与中层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5为一种中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另一种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另一种电热开水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9为一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种前面板与中层的结构剖视图;
图11为一种前面板的结构剖视图;
图12为图11中B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3为另一种前面板的结构剖视图;
图14为另一种前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3中C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6为一种电热开水瓶的结构剖视图;
图17为图16中D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10所示,一种电热开水瓶,包括瓶体和设于瓶体上方的瓶盖9,所述瓶体包括底盖4、中层1、设于所述底盖4与中层1之间的外壳3和内胆2;还包括,前面板5,安装在所述瓶体的前侧,所述前面板5上朝向前侧凸出设有第一安装腔51,所述第一安装腔51的朝向所述瓶体的一端贯通,出水嘴6从所述第一安装腔51内伸出;操作面板7,安装在所述前面板5的前侧,所述操作面板7与所述第一安装腔51的远离所述瓶体的一侧512形成第二安装腔71,电子板73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71内。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一方面,前面板5与中层1分件前面板5与中层1可以采用不同颜色或者不同材料,例如,中层1 可以与瓶盖9和外壳3采用同一种颜色的,使得瓶体颜色统一,而前面板5可以采用与瓶体搭配的而另一种颜色,使得电热开水瓶的造型更加多变、以及美观;或者,出水嘴6结构变化,只需重开前面板5结构,而无需重开中层1结构,降低成本,加快生产效率;或者,中层1需要与外壳3、内胆2、瓶盖9配合或者安装,使得中层1的结构强度要求更高,前面板5的结构强度可适当降低,此时,前面板5与中层1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降低成本。另一方便,前面板5的前侧设置操作面板7,使用者观察显示区显示的内容更加方便,提升使用体验;同时操作面板7与前面板5分件且配合形成第二安装腔71,使得出水嘴6位于第一安装腔51内,电子板73位于第二安装腔71内,即出水嘴6和电子板73分处于不同的安装腔,出水嘴6处产生的水汽不对电子板73产生影响,提高电子板73的使用寿命。同时,所述第一安装腔51的朝向所述瓶体的一端贯通,此时,若瓶体上部的结构如安装空间不够,也可以向第一安装腔51内延伸,增大瓶体上部的安装空间。
进一步地,前面板5的上部覆盖中层1,前面板5的下部覆盖外壳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面板5既自身形成独立的第一安装腔51用于出水嘴6的安装,前面板5的下部又覆盖外壳3,使得瓶体的前侧造型颜色统一,即前面板5与、外壳3、中层3为三个分件。上述覆盖包括全部覆盖和部分覆盖,优选地,前面板5覆盖高度大于等于二分之一的外壳3或中层1的高度。前面板5的上部和前面板5的下部可以以中层1与外壳1分界线为准。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前面板5延伸至外壳3外侧,为了使得前面板5与外壳3连接地更加紧密,所述前面板5的外沿与所述外壳3通过卡扣结构连接,这样的话,前面板5外沿与外壳3接触处的缝隙更加小,同时减小前面板5或者外壳3变形而使得前面板5外沿与外壳3接触处的缝隙变大的可能性。例如,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于前面板5的外沿的卡勾54和设有外壳 3上的卡槽34,所述卡勾54扣入所述卡槽34内固定。另外,卡勾54与卡槽34 的位置可以互换。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所述第一安装腔51的远离所述瓶体的一侧512 上设有走线孔57,即电子板73上的连接导线穿过走线孔伸入第一安装腔51内,然后,为了阻挡水汽进入第二安装腔71,所述走线孔57的周侧设有挡筋58。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前面板5在瓶体侧部固定更加牢固,所述前面板5的上端与所述中层1连接,所述前面板5的下端至少延伸至所述底盖4上方且与所述底盖4连接(即也可以延伸至外壳3下方)。当然,所述前面板5的下端也可以不与底盖4连接,仅与外壳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还包括第一连接件8,所述第一连接件8位于所述中层1背离前面板5的一侧,所述前面板5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件8与中层1 连接。上述第一连接件8可以是螺钉或者螺母,如图2所示,所述前面板5的上端设有内螺纹的螺柱56或者外螺纹的螺柱(未标示),所述中层1的上设有安装孔,螺柱嵌于安装孔内,螺钉或者螺母(第一连接件8)与螺柱连接;或者所述前面板5的上端设有连接部,所述中层1的上设有安装孔,连接部穿过安装孔内伸出至中层1,连接部上设有螺纹孔,连接件垂直于连接部与连接部连接。除了通过上述第一连接件的方式以外,所述前面板5的上端还可以通过卡扣结构与中层1连接等等。
进一步地,由于第一连接件8裸露在中层1的外部,为了防止内胆2内水汽或其他杂质腐蚀第一连接件8,或者影响第一连接件8安装处的美观性,还包括安装板(未标示),所述安装板覆盖所述第一连接件8,例如,所述中层上设有凹槽,第一连接件8位于凹槽内侧,所述安装板嵌于凹槽内且与中层1连接以覆盖第一连接件8。
进一步地,如图图16和17所示,还包括第二连接件41,所述第二连接件 41位于所述底盖4背离外壳3的一侧,所述前面板5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件41 与底盖4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5所示,为了便于前面板5与瓶体连接装配,防止在安装前面板5的过程中转动,所述前面板朝向所述瓶体的一侧设有定位部,所述瓶体上设有配合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配合部相互配合限位。定位结构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前面板5顶端设有间隔设置的定位筋52(定位部),所述中层1顶端设有与所述定位筋52配合配合筋12(配合部),所述定位筋52与配合筋12交错设置。或者,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前面板5的下部设有定位柱53(定位部),所述外壳3的前侧面设有定位孔 33(配合部),所述定位柱53嵌入所述定位孔33内定位。上述定位结构可以同时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用相似的结构替换。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为了便于形成第二安装腔71的形成,所述第一安装腔51的远离所述瓶体的一侧512向瓶体方向凹陷形成凹槽,所述操作面板 7的外沿与所述凹槽的侧壁配合形成所述第二安装腔71。或者,所述操作面板7 形成凹槽(如操作面板7的外沿向前面板5方向延伸形成侧壁),所述操作面板7的侧壁与前面板5配合形成第二安装腔71。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显示界面的美观性,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操作面板7的外沿与所述前面板5之间设于设有装饰环72。装饰环72、前面板5和操作面板7之间的安装方式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操作面板7与前面板5通过连接件(螺钉等)连接夹紧装饰环72;或者,装饰环72、前面板5和操作面板7 两两之间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当然,也可以通过螺钉将电子板73、前面板5和操作面板7一起固定。上述连接方式也可以相互组合使用。
进一步地,如图13和图15所示,为了便于装配,装饰环72的内圈侧设有下沉的沉台,所述操作面板7嵌入沉台内,且沉台支撑所述操作面板7的外沿,此时装饰环72和操作面板7可以过渡或者过盈配合先行装配形成组件,然后再与前面板5连接。为了操作面板7相对前面板5的显示界面正确,所述沉台上设有定位凸起,所述操作面板7的外沿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定位凹槽。前面板5的前端设有凸筋513,装饰环72或者操作面板7上设有凹槽,凸筋513嵌入凹槽内定位,上述凸筋513可以是间隔设置,也可以是连续的环形设置或者半环设置。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外壳的整体的强度以及便于安装,所述外壳3为一体成型的环形外壳,所述外壳3套设在所述内胆2外侧。所述外壳3可为一体成型的塑料外壳或者金属外壳,当然,所述外壳3也可以是由一金属板卷曲形成且金属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叠合部,两叠合部叠合连接,该叠合部位于内胆2与前面板5之间,此时前面板5可以遮挡所述叠合部。
基于上述结构,如图11所示,第一安装腔51可以包括环形侧壁511和底壁512(即所述第一安装腔51的远离所述瓶体的一侧),环形侧壁511的底部设有出水嘴6的安装孔61。
上述结构相互之间可以替换或者减少或者同时存在,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组成不同的技术方案。
相关结构参考其他实施例。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10所示,一种电热开水瓶,包括瓶体和设于瓶体上方的瓶盖9,所述瓶体包括底盖4、中层1、设于所述底盖4与中层1之间的外壳3和内胆2;还包括,前面板5,所述前面板一体成型,安装在所述瓶体的前侧,所述前面板 5上朝向前侧凸出设有第一安装腔51,所述第一安装腔51的朝向所述瓶体的一端贯通,出水嘴6从所述第一安装腔51内伸出;操作面板7,安装在所述前面板5的前侧,所述操作面板7与所述第一安装腔51的远离所述瓶体的一侧512 形成第二安装腔71,电子板73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71内。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一方面,前面板5与中层1分件前面板5与中层1可以采用不同颜色或者不同材料,例如,中层1可以与瓶盖9和外壳3采用同一种颜色的,使得瓶体颜色统一,而前面板5可以采用与瓶体搭配的而另一种颜色,使得电热开水瓶的造型更加多变、以及美观;或者,出水嘴6结构变化,只需重开前面板5结构,而无需重开中层1结构,降低成本,加快生产效率;或者,中层1需要与外壳3、内胆2、瓶盖9配合或者安装,使得中层1的结构强度要求更高,前面板5的结构强度可适当降低,此时,前面板5与中层1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降低成本。另一方便,前面板5的前侧设置操作面板7,使用者观察显示区显示的内容更加方便,提升使用体验;同时操作面板7与前面板5分件且配合形成第二安装腔71,使得出水嘴6位于第一安装腔51内,电子板73位于第二安装腔71内,即出水嘴6和电子板73分处于不同的安装腔,出水嘴6处产生的水汽不对电子板73产生影响,提高电子板73的使用寿命。同时,所述第一安装腔51的朝向所述瓶体的一端贯通,此时,若瓶体上部的结构如安装空间不够,也可以向第一安装腔51内延伸,增大瓶体上部的安装空间。优选的,所述前面板5一体成型,使得瓶体前侧的由前面板覆盖(部分覆盖或全部覆盖),保持电热开水瓶的一致性及美观性。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前面板5延伸至外壳3外侧,为了使得前面板5与外壳3连接地更加紧密,所述前面板5的外沿与所述外壳3通过卡扣结构连接,这样的话,前面板5外沿与外壳3接触处的缝隙更加小,同时减小前面板5或者外壳3变形而使得前面板5外沿与外壳3接触处的缝隙变大的可能性。例如,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于前面板5的外沿的卡勾54和设有外壳 3上的卡槽34,所述卡勾54扣入所述卡槽34内固定。另外,卡勾54与卡槽34 的位置可以互换。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所述第一安装腔51的远离所述瓶体的一侧512 上设有走线孔57,即电子板73上的连接导线穿过走线孔伸入第一安装腔51内,然后,为了阻挡水汽进入第二安装腔71,所述走线孔57的周侧设有挡筋58。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前面板5在瓶体侧部固定更加牢固,所述前面板5的上端与所述中层1连接,所述前面板5的下端至少延伸至所述底盖4上方且与所述底盖4连接(即也可以延伸至外壳3下方)。当然,所述前面板5的下端也可以不与底盖4连接,仅与外壳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还包括第一连接件8,所述第一连接件8位于所述中层1背离前面板5的一侧,所述前面板5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件8与中层1 连接。上述第一连接件8可以是螺钉或者螺母,如图2所示,所述前面板5的上端设有内螺纹的螺柱56或者外螺纹的螺柱56(未标示),所述中层1的上设有安装孔,螺柱56嵌于安装孔内,螺钉或者螺母(第一连接件8)与螺柱56连接;或者所述前面板5的上端设有连接部,所述中层1的上设有安装孔,连接部穿过安装孔内伸出至中层1,连接部上设有螺纹孔,连接件垂直于连接部与连接部连接。除了通过上述第一连接件的方式以外,所述前面板5的上端还可以通过卡扣结构与中层1连接等等。
进一步地,由于第一连接件8裸露在中层1的外部,为了防止内胆2内水汽或其他杂质腐蚀第一连接件8,或者影响第一连接件8安装处的美观性,还包括安装板(未标示),所述安装板覆盖所述第一连接件8,例如,所述中层上设有凹槽,第一连接件8位于凹槽内侧,所述安装板嵌于凹槽内且与中层1连接以覆盖第一连接件8。
进一步地,如图16和17所示,还包括第二连接件41,所述第二连接件41 位于所述底盖4背离外壳3的一侧,所述前面板5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件41与底盖4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5所示,为了便于前面板5与瓶体连接装配,防止在安装前面板5的过程中转动,所述前面板朝向所述瓶体的一侧设有定位部,所述瓶体上设有配合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配合部相互配合限位。定位结构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前面板5顶端设有间隔设置的定位筋52(定位部),所述中层1顶端设有与所述定位筋52配合配合筋12(配合部),所述定位筋52与配合筋12交错设置。或者,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前面板5的下部设有定位柱53(定位部),所述外壳3的前侧面设有定位孔 33(配合部),所述定位柱53嵌入所述定位孔33内定位。上述定位结构可以同时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用相似的结构替换。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为了便于形成第二安装腔71的形成,所述第一安装腔51的远离所述瓶体的一侧512向瓶体方向凹陷形成凹槽,所述操作面板 7的外沿与所述凹槽的侧壁配合形成所述第二安装腔71。或者,所述操作面板7 形成凹槽(如操作面板7的外沿向前面板5方向延伸形成侧壁),所述操作面板7的侧壁与前面板5配合形成第二安装腔71。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显示界面的美观性,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操作面板7的外沿与所述前面板5之间设于设有装饰环72。装饰环72、前面板5和操作面板7之间的安装方式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操作面板7与前面板5通过连接件(螺钉等)连接夹紧装饰环72;或者,装饰环72、前面板5和操作面板7 两两之间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当然,也可以通过螺钉将电子板73、前面板5和操作面板7一起固定。上述连接方式也可以相互组合使用。
进一步地,如图13和图15所示,为了便于装配,装饰环72的内圈侧设有下沉的沉台,所述操作面板7嵌入沉台内,且沉台支撑所述操作面板7的外沿,此时装饰环72和操作面板7可以过渡或者过盈配合先行装配形成组件,然后再与前面板5连接。为了操作面板7相对前面板5的显示界面正确,所述沉台上设有定位凸起,所述操作面板7的外沿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定位凹槽。前面板5的前端设有凸筋513,装饰环72或者操作面板7上设有凹槽,凸筋513嵌入凹槽内定位,上述凸筋513可以是间隔设置,也可以是连续的环形设置或者半环设置。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外壳的整体的强度以及便于安装,所述外壳3为一体成型的环形外壳,所述外壳3套设在所述内胆2外侧。所述外壳3可为一体成型的塑料外壳或者金属外壳,当然,所述外壳3也可以是由一金属板卷曲形成且金属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叠合部,两叠合部叠合连接,该叠合部位于内胆2与前面板5之间,此时前面板5可以遮挡所述叠合部。
基于上述结构,如图11所示,第一安装腔51可以包括环形侧壁511和底壁512(即所述第一安装腔51的远离所述瓶体的一侧)。
上述结构相互之间可以替换或者减少或者同时存在,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组成不同的技术方案。
相关结构参考其他实施例。
实施例三:
现有的电热开水瓶,内胆2的上端与中层1连接,内胆2的下端与底盖4 连接,此时中层1与底盖4夹紧外壳3,此时外壳3与中层1无连接,安装的时候不便于对准外壳的位置,容易偏移,不便于安装。如图1和图7所示,现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热开水瓶,包括瓶体和设于瓶体上方的瓶盖9,所述瓶盖9 与所述中层1通过转动结构连接;所述瓶体包括底盖4、中层1、设于所述底盖 4与中层1之间的外壳3和加热内胆2;所述外壳3的上部通过连接件与中层1 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内胆2与所述中层1的内侧配合连接。通过将外壳的上端直接用连接件与中层1连接,这样使得外壳3与中层1可以先装配成组件,且在装配底盖4时,外壳3也不会动,加快装配效率。
具体连接方式有以下几种,但不仅限于以下方式:
所述外壳3上端的尾部通过第一连接件与位于转动结构下方的中层1上的部位固定。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外壳3上端的尾部设有向上延伸的连接片 38,所述连接片38延伸至所述中层1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接件35位于所述中层1的外侧,所述连接片38通过第一连接件35与所述中层1连接。或者,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外壳3上端的尾部设有向外延伸的连接凸起37,所述中层1上设有向下延伸的连接柱13,所述第一连接件35位于所述连接凸起37的下方,所述连接凸起37通过第一连接件35与所述连接柱13连接。上述第一连接件35可为螺钉或螺栓或螺母。
进一步地,现有如CN201620756738.5中公开的开水瓶结构,壶盖与中层的转动连接结构,中层上的连接部需要朝向内胆中心,这样才能使得装配处的结构不外露影响美观,但是当瓶盖与中层的转动结构裸露在中层外侧时,则会影响电热开水瓶整体的外观,因此,还包括盖板10,位于所述转动结构外侧,所述盖板10与所述中层1、外壳3配合连接。此时,盖板10可用于遮挡转动结构,另外当外壳3上端的尾部与中层1连接时,该盖板还可以用于遮挡外壳3与中层1的配合结构,提升电热开水瓶整体美观性,同时方式杂物/灰尘沉积在转动结构处,不易清洗或者进入外壳3与内胆2之间。盖板10的固定方式可以是:如图8、图9所示,通过螺钉104伸入盖板10上的安装柱103与中层1连接;和/或,盖板10通过卡勾105与中层1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为了使得瓶盖9相对于中层1转动顺利,且盖板 10与瓶体的外侧面相对保持一致,所述瓶盖9尾部的下表面设有第一让位槽 911,所述盖板10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一让位槽911的下方。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为了使得瓶盖9转动顺利,所述转动结构包括扭簧14和转轴,所述盖板10的上端设有供所述扭簧14让位的第二让位槽101。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所述中层1的外侧设有凸筋15,所述凸筋15与所述第一让位槽911的槽壁配合形成容纳腔,所述盖板10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容纳腔的形成一方面便于盖板10的装配,起到限定盖板10的作用,另一方面盖板10的边沿与容纳腔之间的装配间隙减小,同时盖板10相对于与瓶体的外侧面不会太突出,提升美观性。
进一步地,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连接片38与外壳上沿之间形成凹槽36,所述盖板10的下端设有与所述凹槽36配合曲面部106,该曲面部106与凸筋 15的尺寸相适配。
进一步地,如图9和图16所示,所述盖板10的外侧面上设有横向的支撑筋102,所述支撑筋102用于支撑手挽。
进一步地,如图5和6所示,所述外壳3上端的前部通过第二连接件与中层1的前部固定,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外壳3的外侧。上述第二连接件可为螺钉或螺栓或螺母。例如,中层1的前部设有向下延伸的连接部11,所述外壳3上端的前部设有连接孔31,螺钉穿过连接孔31与连接部11连接。
上述外壳3与中层1固定位置可以选择一处也可以选择多处,优选的,可以选择所述外壳3上端的前部固定两处和所述外壳3上端的尾部固定一处,此时可以形成相对稳定的三角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还包括前面板5,安装在所述瓶体的前侧,所述前面板5上朝向前侧凸出设有第一安装腔51,所述第一安装腔51的朝向所述瓶体的一端贯通,出水嘴6从所述第一安装腔51内伸出,所述前面板5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侧。此时,与上述结构结合,前面板5可以遮挡第二连接件,提高美观性。
上述结构相互之间可以替换或者减少或者同时存在,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组成不同的技术方案。
其他相关结构参考其他实施例。
实施例四: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电热开水瓶,包括瓶体和设于瓶体上方的瓶盖 9,所述瓶体包括底盖4、中层1、设于所述底盖4与中层1之间的外壳3和加热内胆2;还包括,前面板5,安装在所述瓶体的前侧,所述前面板5上朝向前侧凸出设有第一安装腔51,所述第一安装腔的朝向所述瓶体的一端贯通,出水嘴6从所述第一安装腔51内伸出;进一步地,前面板5的上部覆盖中层1,前面板5的下部覆盖外壳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面板5既自身形成独立的第一安装腔51用于出水嘴6的安装,前面板5的下部又覆盖外壳3,使得瓶体的前侧造型颜色统一,即前面板5与、外壳3、中层3为三个分件。上述覆盖包括全部覆盖和部分覆盖,优选地,前面板5覆盖高度大于等于二分之一的外壳3或中层1的高度。前面板5的上部和前面板5的下部可以以中层1与外壳1分界线为准。
如图3所示,所述外壳3朝向所述前面板5的一侧上设有开孔32,所述前面板5的下部延伸至外壳3的外侧且覆盖所述开孔32。
现有的电热开水瓶的体积比较大,特别是纵向高度上较高,而电热开水瓶上部的电子板(控制板)要与下部的电源板通过需要通过导线连接,此时外壳在纵向高度即H较高,H大于等于20mm时,导线从上方向下装配的过程中,装配难度大,因此,本技术方案在所述外壳3朝向所述前面板5的一侧上设有开孔32,该开孔用于在装配导线时,可再中间拉扯导线,使得导线向瓶体的底部下落,便于安装,而前面板5与中层1分件,便于前面板5的下端向外壳3延伸用于遮挡所述开孔32。该开孔32的尺寸宽大于等于15mm,和/或,高大于等于15mm。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3可为一体成型的塑料外壳或者金属外壳,当然,所述外壳3也可以是由一金属板卷曲形成且金属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叠合部,两叠合部叠合连接,现有结构中的叠合部设置于瓶体的后端,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该叠合部可以位于内胆2与前面板5之间,此时前面板5可以遮挡所述叠合部。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前面板5延伸至外壳3外侧,为了使得前面板5与外壳3连接地更加紧密,所述前面板5的外沿与所述外壳3通过卡扣结构连接,这样的话,前面板5外沿与外壳3接触处的缝隙更加小,同时减小前面板5或者外壳3变形而使得前面板5外沿与外壳3接触处的缝隙变大的可能性。例如,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于前面板5的外沿的卡勾54和设有外壳 3上的卡槽34,所述卡勾54扣入所述卡槽34内固定。另外,卡勾54与卡槽34 的位置可以互换。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前面板5在瓶体侧部固定更加牢固,所述前面板5的上端与所述中层1连接,所述前面板5的下端至少延伸至所述底盖4上方且与所述底盖4连接(即也可以延伸至外壳3下方)。当然,所述前面板5的下端也可以不与底盖4连接,仅与外壳3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还包括第一连接件8,所述第一连接件8位于所述中层1背离前面板5的一侧,所述前面板5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件8与中层1 连接。上述第一连接件8可以是螺钉或者螺母,如图2所示,所述前面板5的上端设有内螺纹的螺柱56或者外螺纹的螺柱56(未标示),所述中层1的上设有安装孔,螺柱56嵌于安装孔内,螺钉或者螺母(第一连接件8)与螺柱56连接;或者所述前面板5的上端设有连接部,所述中层1的上设有安装孔,连接部穿过安装孔内伸出至中层1,连接部上设有螺纹孔,连接件垂直于连接部与连接部连接。除了通过上述第一连接件8的方式以外,所述前面板5的上端还可以通过卡扣结构与中层1连接等等。
进一步地,由于第一连接件8裸露在中层1的外部,为了防止内胆2内水汽或其他杂质腐蚀第一连接件8,或者影响第一连接件8安装处的美观性,还包括安装板(未标示),所述安装板覆盖所述第一连接件8,例如,所述中层1上设有凹槽,第一连接件8位于凹槽内侧,所述安装板嵌于凹槽内且与中层1连接以覆盖第一连接件8。
进一步地,如图16和图17所示,还包括第二连接件41,所述第二连接件 41位于所述底盖4背离外壳3的一侧,所述前面板5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件41 与底盖4连接。
如图16和图17所示,所述前面板5朝向瓶体的一侧设有向瓶体方向延伸的延伸部55,所述外壳3的底部设有贯穿孔,所述延伸部55穿过贯穿孔位于底盖4上方,第二连接件41连接底盖4、延伸部55和外壳3。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5所示,为了便于前面板5与瓶体连接装配,防止在安装前面板5的过程中转动,所述前面板5朝向所述瓶体的一侧设有定位部,所述瓶体上设有配合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配合部相互配合限位。定位结构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前面板5顶端设有间隔设置的定位筋52(定位部),所述中层1顶端设有与所述定位筋52配合配合筋12(配合部),所述定位筋52与配合筋12交错设置。或者,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前面板5的下部设有定位柱53(定位部),所述外壳3的前侧面设有定位孔 33(配合部),所述定位柱53嵌入所述定位孔33内定位。上述定位结构可以同时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用相似的结构替换。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为了便于形成第二安装腔71的形成,所述第一安装腔51的远离所述瓶体的一侧512向瓶体方向凹陷形成凹槽,所述操作面板 7的外沿与所述凹槽的侧壁配合形成所述第二安装腔71。或者,所述操作面板7 形成凹槽(如操作面板7的外沿向前面板5方向延伸形成侧壁),所述操作面板7的侧壁与前面板5配合形成第二安装腔71。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显示界面的美观性,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操作面板7的外沿与所述前面板5之间设于设有装饰环72。装饰环72、前面板5和操作面板7之间的安装方式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操作面板7与前面板5通过连接件(螺钉等)连接夹紧装饰环72;或者,装饰环72、前面板5和操作面板7 两两之间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当然,也可以通过螺钉将电子板73、前面板5和操作面板7一起固定。上述连接方式也可以相互组合使用。
进一步地,如图13和图15所示,为了便于装配,装饰环72的内圈侧设有下沉的沉台,所述操作面板7嵌入沉台内,且沉台支撑所述操作面板7的外沿,此时装饰环72和操作面板7可以过渡或者过盈配合先行装配形成组件,然后再与前面板5连接。为了操作面板7相对前面板5的显示界面正确,所述沉台上设有定位凸起,所述操作面板7的外沿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定位凹槽。前面板5的前端设有凸筋513,装饰环72或者操作面板7上设有凹槽,凸筋513嵌入凹槽内定位,上述凸筋513可以是间隔设置,也可以是连续的环形设置或者半环设置。
相关结构参考其他实施例。
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所述底盖4就可以是单层结构,也可以是双层结构,此时,如所述底盖4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之间安装有电源板,上盖与内胆2连接,下盖与上盖连接,前面板5的下端可以与上盖连接。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热开水瓶,包括瓶体和设于瓶体上方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包括底盖、中层、设于所述底盖与中层之间的外壳和内胆;还包括,前面板,所述前面板一体成型,安装在所述瓶体的前侧,所述前面板上朝向前侧凸出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的朝向所述瓶体的一端贯通,出水嘴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伸出;操作面板,安装在所述前面板的前侧,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第一安装腔的远离所述瓶体的一侧形成第二安装腔,电子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热开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延伸至外壳外侧,所述前面板的外沿与所述外壳通过卡扣结构连接;
或者,所述第一安装腔的远离所述瓶体的一侧上设有走线孔,所述走线孔的周侧设有挡筋。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热开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的上端与所述中层连接,所述前面板的下端至少延伸至所述底盖上方且与所述底盖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电热开水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所述中层背离前面板的一侧,所述前面板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中层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电热开水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覆盖所述第一连接件。
6.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电热开水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底盖背离外壳的一侧,所述前面板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底盖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热开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朝向所述瓶体的一侧设有定位部,所述瓶体上设有配合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配合部相互配合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电热开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顶端设有间隔设置的定位筋,所述中层顶端设有与所述定位筋配合配合筋,所述定位筋与配合筋交错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热开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腔的远离所述瓶体的一侧向瓶体方向凹陷形成凹槽,所述操作面板的外沿与所述凹槽的侧壁配合形成所述第二安装腔。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中所述的电热开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板的外沿与所述前面板之间设于设有装饰环,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前面板连接以夹紧所述装饰环;或者,所述外壳为环形外壳,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内胆外侧且所述外壳的上端与所述中层连接。
CN201820826723.0U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电热开水瓶 Active CN2092850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26723.0U CN209285019U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电热开水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26723.0U CN209285019U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电热开水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85019U true CN209285019U (zh) 2019-08-23

Family

ID=67650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26723.0U Active CN209285019U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电热开水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850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80614A (zh) * 2020-12-30 2022-07-01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加热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80614A (zh) * 2020-12-30 2022-07-01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加热器
CN114680614B (zh) * 2020-12-30 2023-10-03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加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85019U (zh) 一种电热开水瓶
CN106955018B (zh) 一种壶体结构
CN205655575U (zh) 用于冰箱门体的框架、冰箱门体及冰箱
CN209285018U (zh) 一种电水瓶
CN111317342A (zh) 便携式榨汁机
CN208973413U (zh) 一种电开水瓶
CN209733687U (zh) 搅拌杯组件及食物料理机
CN208042601U (zh) 一种冰箱的顶部组件及其复古冰箱
CN206145740U (zh) 微波烤箱的前板组件和具有其的微波烤箱
CN206434205U (zh) 线圈盘组件的安装结构和烹饪器具
CN207940609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03493376U (zh) 用于电饭煲的开盖按钮和具有其的电饭煲
CN209301352U (zh) 一种具有一体式外壳的牙胶充填仪手柄
CN203647093U (zh) 电热水壶
CN207640164U (zh) 一种液体加热器
CN216221263U (zh) 手柄连接结构和养生杯
CN207928204U (zh) 装饰片和具有其的电饭煲
CN206291485U (zh) 用于热水机的水箱组件及热水机
CN110547700A (zh) 一种电热水瓶
CN214128318U (zh) 一种手柄遮丑结构及应用其的破壁机
CN206006900U (zh) 煲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05496190B (zh) 水壶
CN208192856U (zh) 一种养生壶
CN211432261U (zh) 一种电蒸锅
CN220572017U (zh) 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14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 No. 52, 22nd Street, Baiyang Street, Qiantang New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JOYOU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