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83217U - 自适应抵消无源互调信号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适应抵消无源互调信号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83217U
CN209283217U CN201822014269.1U CN201822014269U CN209283217U CN 209283217 U CN209283217 U CN 209283217U CN 201822014269 U CN201822014269 U CN 201822014269U CN 209283217 U CN209283217 U CN 2092832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circuit
frequency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1426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庆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kong Fan X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kong Fan 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kong Fan X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kong Fan 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19/09097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011392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832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832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抵消无源互调信号的装置,耦合器的一个主通路端口与所述双工器的天线口连接,另一个主通路端口与天线链路上的天馈组件连接,耦合器的耦合端口和抵消器电路的射频端口电连接;所述无源互调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双工器接收端口电连接,无源互调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数字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数字处理单元经发射信号鉴频电路与发射电路单元电连接,数字处理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无源互调检测电路、发射电路单元和抵消器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发射电路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双工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将无线收发设备以及该设备天线口至天线这一段链路上其他设备或组件产生的无源互调信号落入到接收频段的分量抵消。

Description

自适应抵消无源互调信号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适应抵消无源互调信号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信系统中,大量应用无线收发设备。无线收发设备本身包含有产生无源互调信号的器件,比如射频双工器、滤波器、合路器等;从无线收发设备天线口到天线的链路上也包含很多产生无源互调信号的器件,比如耦合器、射频电缆、塔顶放大器等。对于无线收发系统而言,如何抑制由无线收发系统中发射信号引起的对无线收发设备的接收机产生的互调干扰,一直是该类系统的关键问题。因此,要求无线收发设备在工作时,发射通道产生的无源互调信号电平尽可能低,以免无源互调信号落入接收通道,对接收通道造成互调干扰。当前无源互调抵消技术一般有两种方式:
对比文献CN100490307C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信号处理电路、基站和消除互调产物的方法”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将输入非线性单元的原载波分为两路,分别输入两只支路,第一路原载波经过非线性单元产生包含有第一组互调产物的处理信号,第二路原载波经过分路器、倍频器、混合器以及调节电路。产生含有第二组高次互调产物的控制信号,最后将两路信号叠加。它利用第二组高次互调与第一组互调产物的频率相同,幅度接近相同,相位相反,抵消互调信号。
该技术方案在以下不足:1、该技术方案不适用无源器件,它没有考虑非线性单元内部不同位置的互调值差异,对于无源器件这种差异是很明显的,在无源电路中,传输信号的幅度衰减和相位变化程度非常大。在多个位置产生互调的情况下,电路前端产生的互调信号会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大幅度衰减,电路输出的互调信号只含有电路末端产生的互调信号,因此,对于双工器来说,若从非线性单元的前端取信号,所产生的互调抵消信号无法与天线端口的互调信号相抵消;2、该技术方案产生的互调抵消信号即第二组高次互调产物,被限定为固定阶次得互调产物,只能消除对应频段内的非线性单元的互调信号,存在局限性。
对比文献201310048951.1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一种用于无源器件的互调抵消装置”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从无源器件输出端直接耦合包含有高次互调产物的发射信号,通过无源调节器的调整传输至带有互调信号发生器的射频链路末端反射后,再次通过无源调节器的调整,获得与前述无源器件发射信号的互调信号相同频率、电平和相反相位的抵消信号,该信号通过耦合器与无源非线性单元输出端发射信号叠加,实现互调抵消。
该技术方案在以下不足:1、该技术方案采用无源调节器,幅度调节、相位调节均是无源器件,如果要实现幅度调节、相位调节需要借助外力驱动无源调节器,比如使用电机驱动,或者直接靠人工驱动,这些方式会使得实际应用成本高,且不便于产品化;2、由于没有无源互调抵消结果的反馈检测电路,抵消结果不能实时监控和调整。
除此之外,现有其它的降低无源互调信号电平的方法主要集中在无源器件的结构和生产工艺上,这些方法往往需要增加额外的成本,而且加厚金属镀层的电镀工艺往往会增加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自适应抵消无源互调信号的装置,用于抵消无线收发系统中的无源互调信号的装置,使其能将无线收发设备以及该设备天线口至天线这一段链路上其他设备或组件产生的无源互调信号落入到接收频段的分量抵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抵消无源互调信号的装置,它包括一个耦合器,抵消器电路,无源互调检测电路,数字处理单元,双工器,发射电路单元,天馈组件,天线;
所述耦合器的一个主通路端口与双工器的天线口连接,另一个主通路端口与天线链路上的天馈组件连接,耦合器的耦合端口和抵消器电路的射频端口电连接;
所述无源互调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双工器接收端口电连接,无源互调检测电路的数字采样信号输出端与数字处理单元的数字采样信号接收端连接,数字处理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无源互调检测电路、发射电路单元和抵消器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发射电路单元的射频输出端与所述双工器的发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发射信号鉴频电路,所述数字处理单元包括发射信号接收端口、第一数据传输端口、第二数据传输端口和信息交互接口,所述发射信号鉴频电路的射频端口与发射电路单元连接,所述发射信号鉴频电路的发射信号输出端与数字处理单元的发射信号接收端口连接,所述数字处理单元的第一数据传输端口与所述无源互调检测电路的配置信息接收端口连接,所述数字处理单元的第二数据传输端口与发射信号鉴频电路的配置信息接收端口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抵消器电路包括调幅调相器和互调信号发生器,互调信号发生器经调幅调相器与耦合器电连接,数字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调幅调相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抵消器电路中的调幅调相器一端直接连接耦合器的耦合端口,或者通过射频开关连接耦合器的耦合端口,另一端连接互调信号发生器;所述调幅调相器包括调幅电路和调相电路;数字处理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调幅电路和调相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抵消器电路包括调幅调相器和互调信号发生器,互调信号发生器经调幅调相器与耦合器电连接,数字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调幅调相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抵消器电路中的第二调幅电路一端通过第一环行器与耦合器的耦合端口连接,或者可以通过第一环行器、射频开关与耦合器的耦合端口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环行器与互调信号发生器连接;所述抵消器电路中的调幅调相器一端通过第二环行器与互调信号发生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环行器与耦合器的耦合端口连接,或者可以通过第一环行器、射频开关与耦合器的耦合端口连接;所述调幅电路使互调信号发生器承受一个合适功率的射频信号;所述调幅调相器包含调幅电路和调相电路,所述调幅调相器包括调幅电路和调相电路;数字处理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调幅电路、第二调幅电路和调相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无源互调检测电路包括低噪声放大器、下变频模块、高速模数转换器,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与双工器的接收端口电连接,噪声放大器的输出端经下变频模块与高速模数转换器的输入端电连接,高速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数字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无源互调检测电路包括依次电连接的低噪声放大器、射频滤波及小信号放大单元、混频器、中频滤波器、中频放大器、模数转换器,本振器与混频器电连接;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与双工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数字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无源互调检测电路包括依次电连接的低噪声放大器、射频滤波及小信号放大单元和下变频及模数转换单元;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与双工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下变频及模数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数字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装置中的双工器代表无线收发设备中的无源器件;所述天馈组件和天线代表无线收发系统的天线链路中的无源器件,其中天馈组件代表天线链路中单个或多个无源器件的组合,这些无源器件包括但不限于电缆、连接器、耦合器、合路器。
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于数字无线收发设备及其天线链路以便抵消无源器件产生的不合格的无源互调使无线收发设备及其天线链路的无源互调指标满足无源互调预设值;并且当多个无线收发设备同时使用且每个设备的天线链路通过合路器合路后连接天线时,对应于每条天线链路的本装置也可以抵消该天线链路上的无源器件产生的不合格的无源互调使无线收发设备及其天线链路的无源互调指标满足无源互调预设值;所述数字无线收发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射频拉远单元、直放站、无线电台等设备,所述天线链路包含但不限于电缆、连接器、耦合器、合路器、天线。本实用新型能将无线收发设备产生的无源互调信号以及无线收发设备天线口之后链路中任何一个设备或组件产生的无源互调信号落入到接收频段的分量在无线收发设备中的射频链路上抵消,并且在所述无源器件的接收端口获得优于预定的无源互调要求指标的结果。本实用新型使得在保持系统无源互调指标不变情况下,可以降低对无线收发系统中各个器件的无源互调指标要求,从而降低各个无源器件的制造成本。上述效果同时也可以用来消除由于双工器或其天线链路上所述组件或天线随工作时间增长而出现的无源互调指标恶化的影响,从而延长该无线收发系统的生命周期。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所述系统需要更好无源互调指标时,提升该指标到预设值以上;当进行无线收发设备的双工器及其天线链路的无源互调抵消并在所述双工器接收端口获得优于预定的无源互调要求指标的结果时,不会对发射信号线性性能和接收信号线性性能产生不良影响。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有源互调抵消电路,使得信号相位、幅度的调节可以量化,提高了调整精度和准度。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无源互调信号抵消效果的反馈链路,使得无源互调信号抵消效果可以被实时监测并自适应的动态调整,以便当通过所述无源器件或后续链路上的信号的功率等级、工作频率发生变化时,以及环境温度等发生变化时,可以动态、实时响应,使无源互调信号抵消结果满足预期目标值。由此重要的实用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抵消器电路B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抵消器电路B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的超外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的接收零中频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置的一个无源互调抵消测试记录。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置3阶分量的抵消效果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置在3阶分量抵消后的5阶分量的抵消效果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具有自适应抵消无源互调信号功能的无线收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于无线收发设备后的3阶分量的抵消效果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无线收发设备后未开启无源互调抵消功能时的双载波发射信号中低频点信号ACPR测试结果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无线收发设备后未开启无源互调抵消功能时的双载波发射信号中高频点信号ACPR测试结果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无线收发设备后开启无源互调抵消功能时的双载波发射信号中低频点信号ACPR测试结果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无线收发设备后开启无源互调抵消功能时的双载波发射信号中高频点信号ACPR测试结果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无线收发设备后未开启无源互调抵消功能时,再将接收信号环回到发射链路时的低频点信号EVM测试结果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无线收发设备后未开启无源互调抵消功能时,再将接收信号环回到发射链路时的高频点信号EVM测试结果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无线收发设备后开启无源互调抵消功能时,再将接收信号环回到发射链路时的低频点信号EVM测试结果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无线收发设备后开启无源互调抵消功能时,再将接收信号环回到发射链路时的高频点信号EVM测试结果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能自适应抵消无源互调信号的无线直放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能自适应抵消无源互调信号的微波收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线收发设备与多个收发链路使用实例之一的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线收发设备具有多个收发链路使用实例之一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适应抵消无源互调信号的装置,它包括一个耦合器A,抵消器电路B,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数字处理单元E,双工器A0,发射电路单元F,天馈组件A2,天线A1;所述装置中的双工器A0代表无线收发设备中的无源器件;所述天馈组件A2和天线A1代表无线收发系统的天线链路中的无源器件,其中天馈组件A2代表天线链路中单个或多个无源器件的组合,这些无源器件包括但不限于电缆、连接器、耦合器、合路器。
发射电路单元根据数字处理单元发送的信息发出发射信号,所述发射电路单元F的大于40dBm的发射信号,所述发射信号由多音信号构成或者由多载波调制信号构成。上述发射信号使所述双工器A0及其天线链路上的天馈组件A2或天线A1产生无源互调信号,并且该无源互调信号中有落入到双工器A0接收频段的且与接收信号有一定频率间隔的分量,依据发射信号的不同配置可以使所述无源互调信号落入双工器A0接收频段的分量包含单个3阶分量、或单个5阶分量、甚至或单个更高阶次分量、或多个不同频率3阶分量、或多个不同频率5阶分量、甚至或多个不同频率的更高阶次分量、或同时有3阶分量和5阶分量甚至高阶次分量;当上述无源互调信号中仅有单个3阶、或单个5阶或单个更高阶次分量落入双工器A0的接收频带且造成从双工器A0接收端口测试的无源互调指标达不到预设值要求时,为使所述双工器A0接收端口的无源互调值满足预设值要求且使本装置的抵消能力大于20dB。本实施例中,发射频段为925MHz到960MHz,接收频段为880MHz到915MHz。
所述耦合器A从双工器A0的天线口的链路上耦合射频信号输出给抵消器电路B;所述射频信号中包含发射信号、无源互调信号和接收信号;所述耦合器A的一个主通路端口与所述双工器A0的天线口连接、另一个主通路端口与天线链路上的天馈组件A2连接、耦合器A的耦合端口和抵消器电路B的射频端口连接;所述耦合器A与双工器A0天线口的距离需控制在0到1米范围内,具体长度由无源互调抵消最佳效果确定。耦合器A的另一个主通路端口与天馈组件A2连接,耦合器A的耦合端口连接抵消器电路B;所述耦合器A的插入损耗小于0.2dB,耦合器A的耦合度范围为25dB到45dB。本实施例中所述耦合器A紧邻双工器A0天线口,也即距离为0米。
所述抵消器电路B将利用来自于耦合器A的射频信号中的发射信号在所述互调信号发生器B2上产生出与所述射频信号中的无源互调信号频率相同、幅度不同和相位不同的互调信号,且该互调信号中落入接收频段的单个3阶分量、或单个5阶分量、或单个更高阶次分量,或者多个不同频点的3阶分量、或多个不同频点的5阶分量、或多个不同频点的更高阶次分量,或者同时有3阶分量、5阶分量甚至更高阶次分量之间的幅度关系和相位关系与所述双工器A0及其天线链路产生的无源互调信号中落入接收频段的单个3阶分量、或单个5阶分量、或单个更高阶次分量,或者多个不同频点的3阶分量、或多个不同频点的5阶分量、或多个不同频点的更高阶次分量,或者同时有3阶分量、5阶分量甚至更高阶次分量之间的幅值关系和相位关系基本一致;而耦合到抵消器电路B的射频信号中的接收信号和无源互调信号的功率在所述互调信号发生器B2上产生的互调信号的幅值远小于上述无源互调信号的幅值,不对无源互调抵消结果产生影响;所述互调信号反射后通过调幅调相器B1的幅度调整和相位调整,并耦合输出至耦合器A的主通路,形成与所述无源互调信号中落入接收频段的且与接收信号有一定频率间隔的分量频率相同、幅度相同和相位相反的互调抵消信号,该互调抵消信号与所述无源互调信号中的分量进行抵消,抵消后的无源互调信号小于等于无源互调预设值;同时双工器A0及其天线链路中的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在双工器A0及其天线链路中正常运作;此外,所述互调信号发生器B2所能产生的所述互调抵消信号的最大幅值要大于所述双工器A0及其天线链路的无源互调信号中落入到接收频段对应频率的单个分量的幅值。
对于上述三种情况,实际选择构成互调信号发生器B2的具体器件时,应使所述互调信号发生器B2上产生出与所述射频信号中的无源互调信号频率相同、幅度不同和相位不同的互调信号,且该互调信号中落入接收频段的单个3阶分量、或单个5阶分量、或单个更高阶次分量,或者多个不同频点的3阶分量、或多个不同频点的5阶分量、或多个不同频点的更高阶次分量,或者同时有3阶分量、5阶分量甚至更高阶次分量之间的幅度关系和相位关系与所述双工器A0及其天线链路产生的无源互调信号中落入接收频段的单个3阶分量、或单个5阶分量、或单个更高阶次分量,或者多个不同频点的3阶分量、或多个不同频点的5阶分量、或多个不同频点的更高阶次分量,或者同时有3阶分量、5阶分量甚至更高阶次分量之间的幅值关系和相位关系基本一致;而且所述互调信号发生器B2所能产生的对应无源互调分量频率的所述互调抵消信号的最大幅值要大于所述双工器A0及其天线链路的无源互调信号中落入到接收频段的多个对应频率分量的幅值;
在上述三种情况中,所述调幅调相器B1的幅度调整和相位调整通过数字处理单元E运算输出的幅度、相位控制参数实现;而数字处理单元E的幅度、相位控制参数的计算又需要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的采样信号。对于双工器A0及其天线链路上的天馈组件A2和天线A1等无源器件,所述无源互调抵消功能作用之一是降低对所述无源器件的无源互调指标要求,作用之二是消除所述无源器件随工作时间增长而出现的无源互调指标恶化的影响,作用之三是提升所述无源器件的无源互调指标;
所述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作用是将所述双工器A0接收端口后的射频信号经过增益可调控的放大,下变频,最终转换成数字信号并输入到数字处理单元E。所述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的射频端口直接与双工器A0接收端口连接,该电路获得的射频信号包含接收信号和无源互调信号中落入接收频段的分量,且该电路的接收动态范围大于接收信号的最大功率值和无源互调预设值对应的功率值之间的差值;所述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通过高速模数转换器与所述数字处理单元E连接,高速模数转换器的采样速率大于等于2倍的双工器A0接收频段带宽。
当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中的射频信号过大造成链路阻塞时,数字处理单元E将缩小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的链路增益以便正常处理接收信号并停止检测无源互调信号幅值;当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没有阻塞时,所述数字处理单元E在进行无源互调幅值计算过程中,需要处理的来源于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的信号中包含有无源互调信号和接收信号且无源互调信号和接收信号之间有一定频率间隔;计算无源互调信号幅值的方法为:数字处理单元E首先依据发射信号频率信息计算出与之相关的无源互调信号的频率信息,然后依据接收信号频率、带宽信息与无源互调信号频率、带宽信息求得它们之间的频率间隔,并依据该频率间隔选择合适的算法计算无源互调信号幅值;所述计算无源互调信号幅值的算法包含但不限于直接滤波积分法和分段滤波积分法:所述直接滤波积分法是指依据无源互调信号带宽直接数字滤波并积分求幅度,此时所述无源互调信号落入到接收频段的各阶次分量与接收信号之间的频率间隔要大于等于无源互调信号的数字滤波算法中数字滤波器通带到阻带的过渡带带宽,此频率间隔即是采用直接滤波积分法的依据;所述分段滤波积分法是指将无源互调信号带宽分成数个子带宽,依据每个子带宽进行数字滤波并积分求幅度,再将所有子带宽对应的幅度进行累加获得整个信号幅值,此时所述各阶次分量与接收信号之间的频率间隔要大于等于各阶次分量边子带信号的数字滤波器通带到阻带的过渡带带宽,此频率间隔即是采用分段滤波积分法的依据。
所述数字处理单元E首先依据发射信号频率信息,计算出与之相关的无源互调信号的频率信息,并将其转换为无源互调信号的滤波参数,然后依据接收信号频率、带宽信息与无源互调信号频率、带宽信息求得它们之间的频率间隔,再选择相应的数字滤波方式和积分方式,最终实现对无源互调信号的幅值检测;然后将所述无源互调信号的检测幅值与无源互调预设值进行对比:当所述检测幅值小于等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抵消器电路B不产生互调抵消信号,不对所述双工器A0及其天线链路的无源互调指标产生影响;当所述检测幅值大于所述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抵消器电路B对其幅度和相位的调整产生出与所述双工器A0及其天线链路的无源互调信号频率相同、幅度相同和相位相反的互调抵消信号与所述射频信号中的无源互调信号进行抵消,并保持这种依据无源互调信号的幅值检测结果实时调控所述抵消器电路B幅度和相位使无源互调信号抵消结果小于等于所述预设值的工作状态。
所述数字处理单元E获取所述发射信号频率信息和接收信号频率信息的一种方法是利用发射信号鉴频电路E1从所述装置的发射电路单元F上获取发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数字处理单元E进行鉴频处理,获取相关发射信号频率信息,并由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之间的双工频率间隔推算相应接收信号频率信息;获取所述发射信号频率信息和接收信号频率信息的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数字处理单元E中的信息交互接口直接从该装置的输入信息中获取。
本实施例中,所述抵消器电路B通过耦合器A与双工器A0天线口后的天线链路连接;所述耦合器A的一个主通路端口与双工器A0天线口连接即距离为0米,耦合器A的另一个主通路端口与天馈组件A2连接,耦合器A的耦合端口连接抵消器电路B;所述耦合器A的插入损耗小于0.2dB,耦合器A的耦合度范围为30dB左右,耦合器A的耦合端口相对于发射信号为正向耦合端口。耦合器A的承载功率需大于该装置的最大发射功率峰值,耦合器A的带宽包含发射频段,接收频段以及两者间的双工间隔,耦合器A的频带内增益波动与发射频段、接收频段相关且需在一定的门限值范围内;耦合器A的无源互调指标等同天馈组件A2的无源互调指标要求;所述抵消器电路B的承载功率门限值需大于等于耦合器A的功率门限值与耦合器A的耦合度之差值;为使抵消器电路B中互调信号发生器B2能产生无源互调抵消信号,加载在所述抵消器电路B的发射信号功率的最小值需大于一定的功率门限值。
本实施例中,耦合器A承载的平均功率大于100瓦特且承载的峰值功率大于1000瓦特;耦合器A的无源互调指标为-117dBm/Hz;所述抵消器电路B承载的平均功率门限值大于等于20dBm且承载的峰值功率门限值大于等于30dBm;为使抵消器电路B中互调信号发生器B2能产生无源互调抵消信号,加载在所述抵消器电路B的发射信号功率的最小值需大于10瓦特。
所述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的射频端口与双工器A0接收端口连接,以便获取接收信号和无源互调信号落入接收频段的分量,所述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的接收动态范围大于接收信号的最大功率值和无源互调预设值对应的功率值之间的差值,本实施例中所述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的接收动态范围大于70dB;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通过高速模数转换器与所述数字处理单元E连接,高速模数转换器的采样速率大于等于2倍的双工器A0接收频段带宽;
所述数字处理单元E通过多路数模转换器与抵消器电路B连接,将幅度、相位的控制量传递给抵消器电路B,所述抵消器电路B的幅度调整精度和相位调整精度的要求主要来源于无源互调信号抵消能力需求。本实施例中所述抵消器电路B的幅度调整精度小于0.1dB和相位调整精度小于1度。
所述数字处理单元E与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之间至少存在两个接口:一个接口作用是获取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中高速模数转换器的采样信号,从而进行无源互调信号的数字滤波和幅度计算;另一个接口的作用是通过总线配置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的参数,例如本振频率,放大器增益等,所述总线包括但不限于I2C总线、SPI总线;
当所述数字处理单元E获取所述发射信号频率信息和接收信号频率信息的方法是利用发射信号鉴频电路E1时,则发射信号鉴频电路E1的射频端口与所述发射电路单元F中发射链路上的某处连接,发射信号鉴频电路E1通过高速模数转换器与所述数字处理单元E连接;同时数字处理单元E与发射信号鉴频电路E1之间还有一个接口,作用是通过总线配置发射信号鉴频电路E1的参数,例如本振频率、链路增益等,所述总线包括但不限于I2C总线、SPI总线;
所述数字处理单元E具备至少一个信息交互接口,其作用包含但不限于程序下载,配置信息输入,远程告警和维护;其中需要输入的配置信息包括本装置发射信号带宽和频段、接收信号带宽和频段、无源互调信号中的主要干扰分量的阶次和频段信息、无源互调信号预设值以及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最大抵消次数;所述数字处理单元E可以通过信息交互接口获取发射信号频率信息和接收信号频率信息;所述的信息交互接口还可以与互联网后台资源进行数据交互:上传所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无源互调值,无源互调值随时间变化的经验曲线,以及无源互调信号自适应抵消装置中各模块电路的状态信息;或者下载综合优化后的无源互调信号预设值以及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所述数字处理单元E的信息交互接口的硬件构成包括但不限于以太网接口、光纤接口、RS-485总线接口。
本实施例中,所述抵消器电路B的第一种方案,如图2所示:所述抵消器电路B中的调幅调相器B1一端直接连接耦合器A的耦合端口,或者通过射频开关B3连接耦合器A的耦合端口,另一端连接互调信号发生器B2;所述调幅调相器B1包括调幅电路和调相电路;作用一是使互调信号发生器B2承受一个合适功率的射频信号,作用二是将互调信号发生器B2产生的互调信号,进行调幅、调相处理,以便与本装置中双工器A0及其天线链路产生的无源互调信号进行抵消。其中所述调幅电路1由可调控衰减器和固定衰减器构成;调相电路2至少包含2个可调控移相器;所述调幅调相器B1的幅度调整范围大于30dB,相位调整范围大于180度;所述抵消器电路B中调幅调相器B1的承载功率大于等于所述抵消器电路B的承载功率门限值,即所述抵消器电路B中调幅调相器B1承载的平均功率门限值大于等于20dBm且承载的峰值功率门限值大于等于30dBm。所述调幅调相器B1的工作频段包含所述双工器A0的发射频段和接收频段,调幅调相器B1的频带内增益波动与发射频段、接收频段相关且需在一定的门限值范围内。
进一步地,输入至所述抵消器电路B的射频信号中的发射信号经射频开关B3或直接输入到调幅调相器B1,再经调幅调相器B1中调幅电路1的功率调整后输入到互调信号发生器B2,使互调信号发生器B2产生出与所述射频信号中的无源互调信号频率相同、幅度不同和相位不同的互调信号,且该互调信号中落入接收频段的单个3阶分量、或单个5阶分量、或单个更高阶次分量,或者多个不同频点的3阶分量、或多个不同频点的5阶分量、或多个不同频点的更高阶次分量,或者同时有3阶分量、5阶分量甚至更高阶次分量之间的幅度关系和相位关系与所述双工器A0及其天线链路产生的无源互调信号中落入接收频段的单个3阶分量、或单个5阶分量、或单个更高阶次分量,或者多个不同频点的3阶分量、或多个不同频点的5阶分量、或多个不同频点的更高阶次分量,或者同时有3阶分量、5阶分量甚至更高阶次分量之间的幅值关系和相位关系基本一致;而该射频信号中的接收信号和无源互调信号的功率在所述互调信号发生器B2上产生的互调信号的幅值远小于上述无源互调信号的幅值,不对无源互调抵消结果产生影响;所述互调信号反射后再次通过调幅调相器B1,并经调幅调相器B1的幅度调整和相位调整,并经射频开关B3或者直接输入到耦合器A,最后耦合输出至耦合器A的主通路,形成与所述耦合器A主通路的无源互调信号中落入接收频段的且与接收信号有一定频率间隔的分量频率相同、幅度相同和相位相反的互调抵消信号,该互调抵消信号与所述无源互调信号中的分量进行抵消,抵消后的无源互调信号小于等于无源互调预设值;同时双工器A0及其天线链路中的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在双工器A0及其天线链路中正常运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抵消器电路B第二种方案,如图3所示:所述抵消器电路B中的调幅电路3一端通过第一环行器4与耦合器A的耦合端口连接,或者可以通过第一环行器4、射频开关B3与耦合器A的耦合端口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环行器5与互调信号发生器B2连接;所述抵消器电路B中的调幅调相器B1一端通过第二环行器5与互调信号发生器B2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环行器4与耦合器A的耦合端口连接,或者可以通过第一环行器4、射频开关B3与耦合器A的耦合端口连接;所述调幅电路3,作用是使互调信号发生器B2承受一个合适功率的射频信号;所述调幅调相器B1包含调幅电路1和调相电路2,作用是将互调信号发生器B2产生的互调信号,进行调幅、调相处理,以便与本装置中双工器A0及其天线链路产生的无源互调信号进行抵消;所述调幅电路1至少包含1个可调控衰减器;所述调相电路2至少包含2个可调控移相器;所述调幅电路3由固定衰减器或可调控衰减器构成;所述第一环行器4和第二环行器5的频率带宽包括所述双工器A0的发射频段和接收频段;所述调幅调相器B1的幅度调整范围大于30dB,相位调整范围大于180度,所述调幅调相器B1的工作频段包含所述双工器A0的接收频段,调幅调相器B1的频带内增益波动与接收频段相关且需在一定的门限值范围内;所述抵消器电路B中调幅电路3的承载功率大于等于所述抵消器电路B的承载功率门限值,即所述抵消器电路B中调幅电路3承载的平均功率门限值大于等于20dBm且承载的峰值功率门限值大于等于30dBm;
进一步地,输入至所述抵消器电路B射频信号中的发射信号经第一环行器4输入到调幅电路3或者经射频开关B3和第一环行器4输入到调幅电路3,再经调幅电路3的功率调整后通过第二环行器5输入到互调信号发生器B2,使互调信号发生器B2产生出与所述射频信号中的无源互调信号频率相同、幅度不同和相位不同的互调信号,且该互调信号中落入接收频段的单个3阶分量、或单个5阶分量、或单个更高阶次分量,或者多个不同频点的3阶分量、或多个不同频点的5阶分量、或多个不同频点的更高阶次分量,或者同时有3阶分量、5阶分量甚至更高阶次分量之间的幅度关系和相位关系与所述双工器A0及其天线链路产生的无源互调信号中落入接收频段的单个3阶分量、或单个5阶分量、或单个更高阶次分量,或者多个不同频点的3阶分量、或多个不同频点的5阶分量、或多个不同频点的更高阶次分量,或者同时有3阶分量、5阶分量甚至更高阶次分量之间的幅值关系和相位关系基本一致;而该射频信号中的接收信号和无源互调信号的功率在所述互调信号发生器B2上产生的互调信号的幅值远小于上述无源互调信号的幅值,不对无源互调抵消结果产生影响;所述互调信号反射后通过第二环行器5输入到调幅调相器B1,并经调幅调相器B1的幅度调整和相位调整,通过第一环行器4或通过第一环行器4和射频开关B3最后耦合输出至耦合器A的主通路,形成与所述耦合器A主通路的无源互调信号中落入接收频段的且与接收信号有一定频率间隔的分量频率相同、幅度相同和相位相反的互调抵消信号,该互调抵消信号与所述无源互调信号中的分量进行抵消,抵消后的无源互调信号小于等于无源互调预设值;同时双工器A0及其天线链路中的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在双工器A0及其天线链路中正常运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抵消器电路B两种方案中的互调信号发生器B2包含但不限于单个二极管、单个三极管或多个二极管的并联构成;二极管具体型号或者三极管具体型号与产生互调信号3阶、5阶或更高阶互调信号的幅值特性和相位特性相关;采用多个同型号二极管并联结构时,将增强互调信号强度;互调信号发生器B2的承载功率大于等于所述抵消器电路B承载功率门限值与从抵消器电路B射频输入口到互调信号发生器B2的链路损耗的差值。互调信号发生器B2的承载功率大于等于20dBm。
所述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至少包括低噪声放大器、下变频模块、高速模数转换器;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噪声系数小于1dB;下变频模块可以将接收的射频信号转换成中频信号,或者将接收的射频信号转换成零中频信号;高速模数转换器的采样动态范围需大于接收信号的最大功率值和无源互调预设值对应的功率值之间的差值,采样速率大于等于2倍的双工器A0接收频段带宽。所述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能够采样的最小功率小于等于预设值对应的无源互调功率值。即本实施例中高速模数转换器的采样动态范围需大于70dB,模数转换器的位数为14位,采样速率大于等于2倍的双工器A0接收频段带宽;所述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能够采样的最小功率小于等于预设值对应的无源互调功率值,本实施例中为-115dBm。同时该电路可以根据所接收的射频信号总功率的幅值调整链路增益从而避免接收信号或其他信号造成的链路阻塞;所述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的增益由需求的无源互调预设值、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中高速模数转换器的最小采样功率、链路噪声系数等确定;所述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的接收信号功率的最大值大于等于该装置实际对应的通信标准所规定的最大接收信号功率,本实施例中为-50dBm。
所述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的可以采用如图4所示的接收超外差结构将射频信号转换为中频信号再进行模数转换,此时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由低噪声放大器D1、射频滤波及小信号放大单元D2、混频器D3、本振D4、中频滤波器D5、中频放大器D6、模数转换器D7构成,其中射频滤波及小信号放大单元D2中的滤波组件的通带频段为双工器A0的接收频段;所述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或者可以采用如图5所示的接收零中频结构将射频信号转换为零中频信号再进行模数转换,此时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由低噪声放大器D1、射频滤波及小信号放大单元D2、下变频及模数转换单元D8构成,其中射频滤波及小信号放大单元D2中的滤波组件的通带频段为双工器A0的接收频段,下变频及模数转换单元D8作用是将射频信号直接转换为零中频信号并进行模数转换。
所述数字处理单元E通过多路数模转换器与抵消器电路B连接,将幅度、相位的控制量传递给抵消器电路B,所述抵消器电路B的幅度调整精度和相位调整精度的要求主要来源于无源互调信号抵消能力需求;所述数字处理单元E中的数模转换器的位数范围在10~18位之间,且至少有3个数模转换器。本实施例中,所述数字处理单元E至少包含具备数字信号处理功能的逻辑处理与运算处理器件,用于数字信号的接收、算法处理、数字信号的输出、控制和配置信号的输出等,所述逻辑处理与运算处理器件包含但不限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器件,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所述数字处理单元E的信息交互接口的硬件构成包括但不限于以太网接口、RS-485总线接口;所述数字处理单元E中的数模转换器的位数为12位之间,且至少有3个数模转换器。
本实施例中,如表1所示:所述发射电路单元F中有两个43dBm的单音信号构成了一个46dBm的双音信号,该双音信号使双工器A0及其天线链路产生了无源互调信号,并且实际在双工器A0接收端口测试到的无源互调中3阶分量幅值为-94.7dBm,且5阶分量为-124.8dBm,7阶分量在频谱仪热噪声之下;所述双工器A0及其天线链路的无源互调信号中落入接收频段的分量小于等于-112dBm的预设值,所以主要优化3阶无源互调不良,同时3阶信号和5阶信号幅值相差30.1dB;此时选用的特定二极管所产生的互调信号在双工器A0接收端口的测试值是:3阶分量幅值为-75.6dBm,且5阶分量为-106.3dBm,7阶分量在频谱仪热噪声之下,此时3阶信号和5阶信号幅值相差30.7dB;当无源互调抵消功能开启后,此时在双工器A0接收端口测试到的无源互调中3阶分量如图7所示,幅值为-119.6dBm,且5阶分量如图8所示,为-130.8dBm,7阶分量在频谱仪热噪声之下;可以看出造成装置无源互调不良的3阶分量优化了24.9dB,且5阶分量也同步被优化。此时,所述无源互调信号落入到接收频段的各阶次分量与接收信号之间的频率间隔大于等于200KHz。
本实施例装置实际应用于无线收发设备的一个实例如图9所示:此时本装置的双工器A0即是无线收发设备的双工器A0;本装置的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复用无线收发设备的接收链路的组件或单元,并依据无线收发设备的接收频段进行相应调整;本装置的发射电路单元F复用无线收发设备的发射链路的组件或单元,并依据无线收发设备的发射频段进行相应调整;本装置的数字处理单元E复用无线收发设备的数字处理单元的组件或单元;本装置的耦合器A的主通路端口和无线收发设备的双工器A0的天线口直接连接;本装置的抵消器电路B的射频端口和耦合器A的耦合端口直接连接,抵消器电路B的幅度、相位调整由数字处理单元E运算输出的幅度、相位控制参数实现;所述无线收发设备是一个发射频段为1805MHz~1880MHz、接收频段为1710MHz~1785MHz、FDDLTE制式的射频拉远设备;设置发射信号1为1820MHz/43dBm、发射信号2为1860MHz/43dBm,该双音信号使双工器A0及其天线链路产生了无源互调信号,如图10所示:在双工器A0接收端口测试到的无源互调中3阶分量幅值为-107.6dBm/1780MHz,且5阶分量和7阶分量在频谱仪热噪声之下;所述双工器A0及其天线链路的无源互调信号中落入接收频段的分量小于等于-110dBm的无源互调预设值,主要优化3阶无源互调分量;当无源互调抵消功能开启后,此时在双工器A0接收端口测试到的无源互调中3阶分量如图10所示,幅值为-128.1dBm;设备无源互调不良的3阶分量优化了20.5dB;再使射频拉远设备工作于FDD LTE双载波下,此时发射信号1为1820MHz/44dBmPeak/信号峰均比为7dB/IBW=20MHz、发射信号2为1860MHz/44dBmPeak/信号峰均比为7dB/IBW=20MHz,在设备加载该双载波信号后,未开启本装置的无源互调抵消功能时发射信号1对应的ACPR邻信道功率比如图11所示为49.7dBc/60.4dBc,发射信号2对应的ACPR如图12所示为47.9dBc/60.4dBc,此时检测接收链路的RSSI上报值接收信号的强度指示为-60.59dBfs;开启本装置的无源互调抵消功能后,发射信号1对应的ACPR如图13所示为50.2dBc/60.5dBc,发射信号2对应的ACPR如图14所示为48.5dBc/60.3dBc,此时检测接收链路的RSSI上报值为-60.69dBfs;另外,对应发射信号1的接收信号1的频点为1725Mhz,IBW为20MHz,对应发射信号2的接收信号2的频点为1765Mhz,IBW为20MHz,将接收信号环回到发射链路并测试EVM,未开启本装置的无源互调抵消功能时接收信号1的EVM如图15所示为3.1%左右,接收信号2的EVM如图16所示为3.06%左右;开启本装置的无源互调抵消功能后,接收信号1的EVM如图17所示为3.1%左右,接收信号2的EVM如图18所示为3.06%左右;对于本装置无源互调抵消功能开启前和开启后,由相同频点信号的ACPR值的对比以及接收链路相关指标对比可知,所述装置的无源互调抵消功能基本没有对发射信号线性性能和接收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本实施例所述装置应用在无线直放站的一个实例如图19所示:所述无线直放站包括耦合器A-1,耦合器A-2,抵消器电路B-1,抵消器电路B-2,接收电路单元D-1,接收电路单元D-2,数字处理单元E,双工器A0-1,双工器A0-2,发射电路单元F-1,发射电路单元F-2;以双工器A0-1和双工器A0-2为无源互调指标优化对象并围绕双工器构成了两套具有无源互调抵消功能的装置,以双工器A0-1为无源互调指标优化对象构成的具有无源互调抵消功能的装置简称为第一装置,以双工器A0-2为无源互调指标优化对象构成的具有无源互调抵消功能的装置简称为第二装置;对于第一装置:本装置的双工器A0为无线直放站的双工器A0-1;本装置的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复用无线直放站的接收链路的组件或单元,构成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1;本装置的发射电路单元F复用无线直放站的发射电路单元F-1;本装置的数字处理单元E复用无线直放站的数字处理单元E;本装置的耦合器A需在所述无线直放站内新增并在第一装置中称为耦合器A-1,且其一个主通路端口和无线直放站的双工器A0-1天线口直接连接,耦合器A-1的耦合端口相对于所述双工器A0-1的发射信号为正向耦合端口;本装置的抵消器电路B需在所述无线直放站内新增并构成抵消器电路B-1,且其射频端口和耦合器A-1的耦合端口直接连接,抵消器电路B-1的幅度调整和相位调整由数字处理单元E运算输出的幅度、相位控制参数实现;本装置的天馈组件A2和天线A1即为所述无线直放站的天线链路上的对应组件A2-1和天线A1-1;对于第二装置的说明为:本装置的双工器A0为无线直放站的双工器A0-2;本装置的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复用无线直放站的接收链路的组件或单元,构成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2;本装置的发射电路单元F复用无线直放站的发射电路单元F-2;本装置的数字处理单元E复用无线直放站的数字处理单元E;本装置的耦合器A需在所述无线直放站内新增并在第二装置中称为耦合器A-2,且其一个主通路端口和无线直放站的双工器A0-2天线口直接连接,耦合器A-2的耦合端口相对于所述双工器A0-2的发射信号为正向耦合端口;本装置的抵消器电路B需在所述无线直放站内新增并构成抵消器电路B-2,且其射频端口和耦合器A-2的耦合端口直接连接,抵消器电路B-2的幅度调整和相位调整由数字处理单元E运算输出的幅度、相位控制参数实现;本装置的天馈组件A2和天线A1即为所述无线直放站的天线链路上的对应组件A2-2和天线A1-2;此时所述无线直放站中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的连接方式与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无源互调抵消装置相同,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之间通过数字处理单元E联合为一体。
此外,本实施例所述装置应用在微波收发设备的一个实例如图20所示:所述微波收发设备包括耦合器A,抵消器电路B,接收电路单元D,数字处理单元E,双工器A0,发射电路单元F;本装置的双工器A0为微波收发设备的双工器A0;本装置的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复用微波收发设备的接收链路的组件或单元,构成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本装置的发射电路单元F复用微波收发设备的发射电路单元F;本装置的数字处理单元E复用微波收发设备的数字处理单元E,所述数字处理单元E中对应“一种自适应抵消无线收发系统中无源互调信号的方法”的程序将集成于微波收发设备的整机程序中,发射信号频率信息由所述数字处理单元E对来自信息交互接口的信息解析得出;本装置的耦合器A需在所述微波收发设备内新增并被称为耦合器A,且其一个主通路端口和微波收发设备的双工器A0天线口直接连接,耦合器A的耦合端口相对于所述双工器A0的发射信号为正向耦合端口;本装置的抵消器电路B需在所述微波收发设备内新增并构成抵消器电路B,且其射频端口和耦合器A的耦合端口直接连接,抵消器电路B的幅度调整和相位调整由数字处理单元E运算输出的幅度、相位控制参数实现;本装置的天馈组件A2和天线A1即为所述微波收发设备的天线链路上的对应组件A2和天线A1。
此外,本实施例所述装置应用在无线收发设备且无线收发设备有多个收发链路时:所述每一收发链路中双工器的每个天线口后均紧邻一个耦合器A,以及抵消器电路B;
此外,本实施例所述装置应用在无线收发设备,在多射频链路使用实例之一的示意图如说明书附图20所示:整个链路包括多个无线收发设备,多射频系统合路器H,天线A1以及天馈组件A2等;且每个支路均有一个无源互调抵消装置与的无线收发设备单一收发链路连接,各个分支链路上双工器A0、天线A1、天馈组件A2等产生的无源互调以及多射频系统合路器H产生的无源互调落入到接收频段的分量均可在一定范围内被抵消;
此外,本实施例所述装置应用在无线收发设备,且所述的无线收发设备有多个收发链路时,使用实例之一的示意图如说明书附图21所示:整个链路包括无线收发设备,多根天线A1-1,A1-2,……,以及多个天馈组件A2-1,A2-2,……;无线收发设备每个收发链路均有一个无源互调抵消装置连接,各个分支链路上双工器、天馈组件、天线等产生的无源互调落入到接收频段的分量均可在一定范围内被抵消;
应用本实用新型设计完成的装置安装于无线收发系统后,在链路无源互调信号落入接收频段的分量为-90dBm/Hz到-95dBm/Hz时,所述装置可以使无源互调信号抵消结果大于20dB,在链路无源互调信号落入接收频段的分量优于-95dBm/Hz时,所述装置可以使无源互调信号抵消结果至少优于-115dBm/Hz。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自适应抵消无源互调信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耦合器(A),抵消器电路(B),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数字处理单元(E),双工器(A0),发射电路单元(F),天馈组件(A2),天线(A1);
所述耦合器(A)的一个主通路端口与双工器(A0)的天线口连接,另一个主通路端口与天线链路上的天馈组件(A2)连接,耦合器(A)的耦合端口和抵消器电路(B)的射频端口电连接;
所述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的输入端与双工器(A0)接收端口电连接,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的数字采样信号输出端与数字处理单元(E)的数字采样信号接收端连接,数字处理单元(E)的输出端分别与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发射电路单元(F)和抵消器电路(B)的输入端电连接;发射电路单元(F)的射频输出端与所述双工器(A0)的发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抵消无源互调信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射信号鉴频电路(E1),所述数字处理单元(E)包括发射信号接收端口、第一数据传输端口、第二数据传输端口和信息交互接口,所述发射信号鉴频电路(E1)的射频端口与发射电路单元(F)连接,所述发射信号鉴频电路(E1)的发射信号输出端与数字处理单元(E)的发射信号接收端口连接,所述数字处理单元(E)的第一数据传输端口与所述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的配置信息接收端口连接,所述数字处理单元(E)的第二数据传输端口与发射信号鉴频电路(E1)的配置信息接收端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抵消无源互调信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抵消器电路(B)包括调幅调相器(B1)和互调信号发生器(B2),互调信号发生器(B2)经调幅调相器(B1)与耦合器电连接,数字处理单元(E)的输出端与调幅调相器(B1)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抵消器电路(B)中的调幅调相器(B1)一端直接连接耦合器(A)的耦合端口,或者通过射频开关(B3)连接耦合器(A)的耦合端口,另一端连接互调信号发生器(B2);所述调幅调相器(B1)包括调幅电路和调相电路;数字处理单元(E)的输出端分别与调幅电路和调相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抵消无源互调信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抵消器电路(B)包括调幅调相器(B1)和互调信号发生器(B2),互调信号发生器(B2)经调幅调相器(B1)与耦合器电连接,数字处理单元(E)的输出端与调幅调相器(B1)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抵消器电路(B)中的第二调幅电路(3)一端通过第一环行器(4)与耦合器(A)的耦合端口连接,或者可以通过第一环行器(4)、射频开关(B3)与耦合器(A)的耦合端口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环行器(5)与互调信号发生器(B2)连接;所述抵消器电路(B)中的调幅调相器(B1)一端通过第二环行器(5)与互调信号发生器(B2)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环行器(4)与耦合器(A)的耦合端口连接,或者可以通过第一环行器(4)、射频开关(B3)与耦合器(A)的耦合端口连接;所述调幅电路(3)使互调信号发生器(B2)承受一个合适功率的射频信号;所述调幅调相器(B1)包含调幅电路(1)和调相电路(2),所述调幅调相器(B1)包括调幅电路和调相电路;数字处理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调幅电路、第二调幅电路和调相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抵消无源互调信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包括低噪声放大器、下变频模块、高速模数转换器,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与双工器(A0)的接收端口电连接,噪声放大器的输出端经下变频模块与高速模数转换器的输入端电连接,高速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数字处理单元(E)的输入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抵消无源互调信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包括依次电连接的低噪声放大器(D1)、射频滤波及小信号放大单元(D2)、混频器(D3)、中频滤波器(D5)、中频放大器(D6)、模数转换器(D7),本振器(D4)与混频器(D3)电连接;低噪声放大器(D1)的输入端与双工器(A0)的输出端电连接;模数转换器(D7)的输出端与数字处理单元(E)的输入端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抵消无源互调信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无源互调检测电路(D)包括依次电连接的低噪声放大器(D1)、射频滤波及小信号放大单元(D2)和下变频及模数转换单元(D8);低噪声放大器(D1)的输入端与双工器(A0)的输出端电连接;下变频及模数转换单元(D8)的输出端与数字处理单元(E)的输入端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抵消无源互调信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中的双工器(A0)代表无线收发设备中的无源器件;所述天馈组件(A2)和天线(A1)代表无线收发系统的天线链路中的无源器件,其中天馈组件(A2)代表天线链路中单个或多个无源器件的组合,这些无源器件包括但不限于电缆、连接器、耦合器、合路器。
CN201822014269.1U 2018-09-29 2018-12-03 自适应抵消无源互调信号的装置 Active CN2092832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090978 WO2020113928A1 (zh) 2018-09-29 2019-06-12 自适应抵消无源互调信号的装置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013221 2018-09-29
CN201821601322 2018-09-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83217U true CN209283217U (zh) 2019-08-20

Family

ID=67609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14269.1U Active CN209283217U (zh) 2018-09-29 2018-12-03 自适应抵消无源互调信号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832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16095A (zh) * 2019-09-05 2020-01-2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无源互调非线性特性参数的多状态测量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16095A (zh) * 2019-09-05 2020-01-2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无源互调非线性特性参数的多状态测量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95127A (zh) 自适应抵消无源互调信号的装置、方法及应用设备
CN109995394A (zh) 一种自适应抵消无源互调信号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9495124A (zh) 一种自适应抵消无源互调信号的方法、装置及应用设备
CN101335966B (zh) 多天线校正方法、多天线收发装置及基站系统
CN108777585A (zh) 一种自适应抵消无线收发系统中无源互调信号的装置及方法
CN209692750U (zh) 一种新型5g室分系统
CN101102135A (zh) 发送功率控制
CN202197283U (zh) 通信中继装置及其驻波比检测装置
CN101567667A (zh) 增强型模拟预失真线性化功率放大器
CN108390702A (zh) 一种支持全频段的分布式天线系统远端单元及实现方法
CN101521539A (zh) 宽带数字选频无线直放站系统及其宽带信号数字选频方法
CN209283217U (zh) 自适应抵消无源互调信号的装置
CN208656765U (zh) 一种自适应抵消无线收发系统中无源互调信号的装置、无线收发系统及无线收发设备
CN102820902A (zh) 信号切换装置
CN207442845U (zh) 一种新型多频段无线宽带直放站
CN109995385A (zh) 自适应抵消无源互调信号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0574125C (zh) 无线收发系统
CN206413200U (zh) 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室分监控系统
CN101771458B (zh) 基站远端射频系统的过功率保护方法及装置
CN209088944U (zh) 自适应抵消无源互调信号的装置
CN209001952U (zh) 一种自适应抵消无源互调信号的装置
CN103236587A (zh) 适用于FDD系统的RoF型相控有源一体化天线
WO2020113928A1 (zh) 自适应抵消无源互调信号的装置及其方法
CN202855905U (zh) 一种中频模拟RoF型相控有源一体化天线
CN101640950B (zh) 可变带宽移频选频数字直放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