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站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信网格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站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微站配套电源广泛应用于通讯领域中,为RRU等设备提供交直流电源及停电后的应急电源。目前的微站配套电源功能单一,安装操作不便,安部部署效率较低,部分微站配套电源只能给直流负载供电,不能给交流负载供电;部分微站配套电源只能给交流负载供电,不能给直流负载供电;部分微站配套电源不具备光纤熔配功能,需要各种光纤熔配配套设备,微站配套宝不支持杆下蓝牙或WIFI查询、电源操作,微站配套电源箱体采用钣金件,箱体容易腐蚀、生锈、变形。为此,为解决上述问题,一专利号为ZL201721447958.0(授权公告号为CN20749059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微站配套宝》其公开了一种包括底壳、与所述底壳相铰接的顶盖及与所述底壳连接的熔接配线单元盒,所述底壳内设有整流模块或UPS模块,所述底壳外部左侧设有无线通讯模块,该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所述整流模块或UPS模块,所述顶盖内设有蓄电池,所述整流模块或UPS模块连接所述蓄电池,该本实用新型采用“整流或UPS+电池+光配+无线通信模块”等功能模块;整流或UPS、电池、光配、无线通信模块集成四个模块于一体,功能齐全;模块化设计,各模块可独立安装、选配、操作简单;支持杆下蓝牙或WIFI查询、电源操作;减小外形尺寸,外形结构美观,由于该微站配套宝的外形尺寸小,其必须满足相应元器件线路布局清晰,空间紧凑,为此,需要对其的结构作合理的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布线清晰、空间布局紧凑的微站电源。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微站电源,包括有底壳与所述底壳相铰接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内围边缘均具有向外翻的凸边,所述凸边的内侧壁上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铰接用于直流电与交流电转换的电源模块,且所述盖体具有容纳所述电源模块的容纳空间。
为了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电源模块相对底壳的铰接,所述连接件的截面呈“Z”形,包括有第一水平连接壁、第二水平连接壁以及连接第一水平连接壁和第二水平连接壁的竖向连接壁,所述第一水平连接壁连接在所述底壳的内围边缘,所述竖向连接壁连接在所述凸边的内侧壁上,而所述第二水平连接壁通过铰链铰接有所述电源模块。
为了方便安装和拆换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通过支架与所述铰链铰接,所述支架包括有支板以及连接在该支板上下两端、并向所述底壳方向弯折的弯角板,所述支板的侧边邻近所述铰链的位置局部具有向所述底壳方向延伸的延边,所述延边与所述弯角板共同容纳所述电源模块,而所述支板除了所述延边之外的连接部分则向所述铰链方向延伸后与所述铰链连接。
为了实现在电源模块的整流不足的情况下,还能有另一种输出直流电的方式,优选地,所述底壳的中央位置设置有锂电池,所述底壳的底部于所述锂电池的两侧分别设有进线孔和出线孔,并在所述进线孔和出线孔上设置有保护套。保护套的设置使得线缆进入进线孔或出线孔时不易磨损。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套包括有供线缆穿过的套管以及设置在该套管内的密封圈。
为了防止锂电池放电时产生的热量淤积于底壳内,所述底壳的底部于所述进线孔和出线孔之间具有供所述锂电池散热的散热孔。
为了避免在较小空间内配线的零乱性,所述底壳于所述锂电池之上和/或之下的位置设有用于理线的理线槽。
进一步地,所述理线槽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向上延伸有两排平行的梳条列,该两排梳条列与底板之间所包围的空间即为理线空间,每排梳条列中相邻两个梳条之间的空隙为穿线孔,并且每个所述梳条的末端还向外具有翻边。在使用时,将线缆置于理线槽内,并根据需要从穿线孔中引出,同时由于翻边的设计使得线缆从穿线孔引出时,可绕卷于该翻边上,起到固定线缆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微站电源在较小的空间内要实现直流电和交流电的电转换,由于盖体具有容纳电源模块的容纳空间,为此电源模块的铰接设置则使得电源模块可容纳于盖体中,而电源模块的铰接处为底壳的内围边缘向外翻的凸边,进而可不影响底壳内部的容置空间,还能解决微站电源整体空间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微站电源的盖体和电源模块相对底壳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略去电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理线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微站电源包括有底壳1与底壳1相铰接的盖体2,底壳1的内围边缘均具有向外翻的凸边11,凸边11的内侧壁上连接有连接件3,该连接件3铰接用于直流电与交流电转换的电源模块4,且盖体2具有容纳电源模块4的容纳空间21,该微站电源在较小的空间内要实现直流电和交流电的电转换,由于盖体2具有容纳电源模块4的容纳空间21,为此电源模块4的铰接设置则使得电源模块4可容纳于盖体2中,而电源模块4的铰接处为底壳1的内围边缘向外翻的凸边11,进而可不影响底壳1内部的容置空间,有效解决了微站电源整体空间小的问题。
为了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电源模块4相对底壳1的铰接,连接件3的截面呈“Z”形,包括有第一水平连接壁31、第二水平连接壁32以及连接第一水平连接壁31和第二水平连接壁32的竖向连接壁33,第一水平连接壁31连接在底壳1的内围边缘,竖向连接壁33连接在凸边11的内侧壁上,而第二水平连接壁32通过铰链5铰接有电源模块4。具体地,电源模块4通过支架6与铰链5铰接,支架6包括有支板61以及连接在该支板61上下两端、并向底壳1方向弯折的弯角板62,支板61的侧边邻近铰链5的位置局部具有向底壳1方向延伸的延边63,延边63与弯角板62共同容纳所述电源模块4,而支板61除了延边63之外的连接部分64则向铰链5方向延伸后与铰链5连接,以便于安装和拆换电源模块4。为了实现在电源模块4整流不足的情况下,还能有另一种输出直流电的方式,优选地,底壳1的中央位置设置有锂电池7,通过锂电池7内的升压模块实现升压至240~280V的直流电,底壳1的底部于锂电池7的两侧分别设有进线孔12和出线孔13,并在进线孔12和出线孔13上设置有保护套14,保护套14包括有供线缆穿过的套管141以及设置在该套管141内的密封圈,保护套14的密封圈设置使得线缆进入进线孔12或出线孔13时不易磨损。
另外,为了防止锂电池7放电时产生的热量淤积于底壳1内,底壳1的底部于进线孔12和出线孔13之间具有供锂电池7散热的散热孔10,而为了避免在较小空间内配线的零乱性,底壳1于锂电池7之上和/或之下的位置设有用于理线的理线槽8,本实施例中底壳1于锂电池7之上和之下的位置均具有理线槽8,该理线槽8包括有底板81,底板81的两侧分别向上延伸有两排平行的梳条列82,该两排梳条列82与底板81之间所包围的空间即为理线空间83,每排梳条列82中相邻两个梳条821之间的空隙为穿线孔822,并且每个梳条821的末端还向外具有翻边8211,在使用时,将线缆置于理线槽8内,并根据需要从穿线孔822中引出,同时由于翻边8211的设计使得线缆从穿线孔822引出时,可绕卷于该翻边8211上,起到固定线缆的作用。
综上述,该微站电源铰接用于直流电与交流电转换的电源模块4,线缆通过进线孔12经理线槽8进行配线后,从出线孔13穿出,实现微站通信设备的不间断供电,线缆布局清晰,而在电源模块4整流不足的情况下,还可通过底壳1的中央位置设置的锂电池7直接供给直流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