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77513U - 一种电梯井施工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梯井施工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77513U
CN209277513U CN201821977748.7U CN201821977748U CN209277513U CN 209277513 U CN209277513 U CN 209277513U CN 201821977748 U CN201821977748 U CN 201821977748U CN 209277513 U CN209277513 U CN 2092775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upport column
limit hole
bull stick
elevator hoist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7774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道明
张理进
彭正勇
任金喜
董子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che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che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che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che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7774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775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775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775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井施工平台,包括支撑柱和第三限位孔,所述支撑柱的内侧面下端均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设置有螺栓,所述支撑柱后侧下端开设有第一固定孔,且支撑柱前侧下端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支撑柱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限位孔,且第一限位孔均通过第一固定螺母与第二限位孔相连接,同时第二限位孔开设在第一转杆表面,所述第一固定螺母贯穿支撑柱一侧和第一转杆上端的第一限位孔,且第一转杆下端的第一限位孔内通过第二固定螺母与第二转杆相连接,所述第二转杆底部通过第三固定螺母与支架后端相连接。该电梯井施工平台,设置有支撑柱、支架和固定板,简单的结构设计提高了安装和拆卸的速度,可以进行折叠,便于搬运。

Description

一种电梯井施工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梯井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在电梯安装过程中,经常需要在狭窄的电梯井内进行施工,因此就需要使用到电梯井施工平台。
现有的电梯井施工平台结构复杂,由于电梯井需要逐层进行建设,因此电梯井施工平台需要在对应的施工楼层进行临时搭建,结构复杂的电梯井施工平台在进行安装和拆卸时均存在不便,消耗的人力及时间较长,同时传统的电梯井施工平台体积较大,进行移动时存在不便,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梯井施工平台,旨在解决传统的电梯井施工平台,结构复杂的电梯井施工平台在进行安装和拆卸式均存在不变,消耗的人力及时间较长,同时传统的电梯井施工平台体积较大,进行移动时存在不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梯井施工平台,包括支撑柱和第三限位孔,所述支撑柱的内侧面下端均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设置有螺栓,所述支撑柱后侧下端开设有第一固定孔,且支撑柱前侧下端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支撑柱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限位孔,且第一限位孔均通过第一固定螺母与第二限位孔相连接,同时第二限位孔开设在第一转杆表面,所述第一固定螺母贯穿支撑柱一侧和第一转杆上端的第一限位孔,且第一转杆下端的第一限位孔内通过第二固定螺母与第二转杆相连接,所述第二转杆底部通过第三固定螺母与支架后端相连接,且支架后侧与固定板相连接,所述第三限位孔开设在固定板表面,所述支架的外侧面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通过螺栓与第一通孔相连接,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脚手板,且脚手板通过第三通孔与支架相连接,同时第三通孔开设在支架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的横截面呈“凹”形,且支撑柱设置有2个,同时2个支撑柱呈对称式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左右两侧表面上端均设置有1组第一限位孔,且每组第一限位孔设置有6个,同时第一限位孔的竖截面呈“胶囊”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孔的中心点和第二固定孔的中心点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且第二固定孔呈等距离分布在支撑柱后侧表面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孔呈等距离分布在第一转杆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外侧面呈等距离分布有第二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定板表面呈等距离分布有第三限位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梯井施工平台,
1.设置有支撑柱、支架、第一通孔、螺栓、第二通孔、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在安装前,根据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的位置在电梯井外侧的墙壁上钻孔,通过固定水泥钉贯穿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将支撑柱与电梯井外侧的墙壁连接即可,在进行内部安装时,根据电梯井内部的宽度,选择合适距离的第二通孔,将螺栓通过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相连接,以此来调节支架在电梯井内的长度,提高了实用性;
2.设置有支架、第一转杆、第二转杆和支撑柱,当使用结束后,将第一转杆与第二转杆断开连接后,将支撑柱与支架断开连接,即可对整个装置进行拆卸分解,使整个电梯井施工平台的体积缩小,便于拆卸和后续的搬运,使用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侧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柱,2、第一通孔,3、螺栓,4、第一固定孔,5、第二固定孔,6、第一限位孔,7、第一固定螺母,8、第二限位孔,9、第一转杆,10、第二固定螺母,11、第二转杆,12、第三固定螺母,13、支架,14、固定板,15、第三限位孔,16、第二通孔,17、脚手板,18、第三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梯井施工平台,如图2和图3所示,支撑柱1的内侧面下端均开设有第一通孔2,且第一通孔2内设置有螺栓3,支撑柱1的横截面呈“凹”形,且支撑柱1设置有2个,同时2个支撑柱1呈对称式分布,将支撑柱1的后侧面与电梯井门口两侧的墙面相连接,起到主要的稳定作用。
如图1所示,支撑柱1后侧下端开设有第一固定孔4,且支撑柱1前侧下端开设有第二固定孔5,第一固定孔4的中心点和第二固定孔5的中心点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且第二固定孔5呈等距离分布在支撑柱1后侧表面上端,通过第一固定孔4和第二固定孔5将支撑柱1固定在电梯井外侧的墙壁边缘,利用墙壁提供稳定的支撑,提高使用安全性。
如图2所示,支撑柱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限位孔6,且第一限位孔6均通过第一固定螺母7与第二限位孔8相连接,支撑柱1左右两侧表面上端均设置有1组第一限位孔6,且每组第一限位孔6设置有6个,同时第一限位孔6的竖截面呈“胶囊”形,通过第一限位孔6便于将支撑柱1与第一转杆9相连接,且便于调节第一转杆9与支撑柱1之间的夹角,使安装更加快捷,同时第二限位孔8开设在第一转杆9表面,第二限位孔8呈等距离分布在第一转杆9表面,通过第一转杆9表面不同位置的第二限位孔8与第二转杆11相连接,便于调节第一转杆9与第二转杆11连接后的长度,提高安装便捷性,第一固定螺母7贯穿支撑柱1一侧和第一转杆9上端的第一限位孔6,且第一转杆9下端的第一限位孔6内通过第二固定螺母10与第二转杆11相连接,第二转杆11底部通过第三固定螺母12与支架13后端相连接,且支架13后侧与固定板14相连接,支架13的外侧面呈等距离分布有第二通孔16,根据电梯井内部深度,选择合适位置的第二通孔16将支架13与支撑柱1相连接。
如图1所示,第三限位孔15开设在固定板14表面,固定板14表面呈等距离分布有第三限位孔15,通过第三限位孔15可以将固定板14与电梯井内部后侧的墙壁相连接,提高装置整体的稳定性,提高使用安全,支架13的外侧面开设有第二通孔16,且第二通孔16通过螺栓3与第一通孔2相连接,支架13之间设置有脚手板17,且脚手板17通过第三通孔18与支架13相连接,同时第三通孔18开设在支架13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该电梯井施工平台时,首先将装置搬运至指定地点,根据电梯井内部的深度,选择合适位置的第二通孔16,将螺栓3贯穿过第二通孔16于支撑柱1表面的第一通孔2相连接,以此来固定支架3与支撑柱1,此时从电梯口将支架13推入电梯井内,直到两侧的支撑柱1后侧面与电梯井前侧的墙壁表面相接触,通过电钻在第一固定孔4和第二固定孔5内部的墙壁内进行钻孔,并通过螺栓3贯穿第一固定孔4和第二固定孔5将支撑柱1与墙壁相固定,将第一转杆9底部的第二限位孔8通过第二固定螺母10与第二转杆11顶部相连接,此时将脚手板17铺设在支架13顶部,通过固定螺母贯穿过脚手板17第三通孔18将脚手板17与支架13相连接,对脚手板17进行固定,由单人佩戴安全绳站在木板上,通过螺栓3贯穿第三限位孔15将固定板14固定在电梯井内部的墙壁上,此时人员即可站在木板上对电梯井内的电梯进行安装,这就完成整个安装工作,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电梯井施工平台,包括支撑柱和第三限位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内侧面下端均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设置有螺栓,所述支撑柱后侧下端开设有第一固定孔,且支撑柱前侧下端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支撑柱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限位孔,且第一限位孔均通过第一固定螺母与第二限位孔相连接,同时第二限位孔开设在第一转杆表面,所述第一固定螺母贯穿支撑柱一侧和第一转杆上端的第一限位孔,且第一转杆下端的第一限位孔内通过第二固定螺母与第二转杆相连接,所述第二转杆底部通过第三固定螺母与支架后端相连接,且支架后侧与固定板相连接,所述第三限位孔开设在固定板表面,所述支架的外侧面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通过螺栓与第一通孔相连接,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脚手板,且脚手板通过第三通孔与支架相连接,同时第三通孔开设在支架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横截面呈“凹”形,且支撑柱设置有2个,同时2个支撑柱呈对称式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左右两侧表面上端均设置有1组第一限位孔,且每组第一限位孔设置有6个,同时第一限位孔的竖截面呈“胶囊”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孔的中心点和第二固定孔的中心点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且第二固定孔呈等距离分布在支撑柱后侧表面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孔呈等距离分布在第一转杆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外侧面呈等距离分布有第二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表面呈等距离分布有第三限位孔。
CN201821977748.7U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电梯井施工平台 Active CN2092775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77748.7U CN209277513U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电梯井施工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77748.7U CN209277513U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电梯井施工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77513U true CN209277513U (zh) 2019-08-20

Family

ID=67609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77748.7U Active CN209277513U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电梯井施工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775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12712B (zh) 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
CN103174283B (zh) 一种可移动作业平台
CN108678365A (zh) 自变角液压爬升模架系统
CN209277513U (zh) 一种电梯井施工平台
CN110185247A (zh) 移动式悬挑平台
CN203361610U (zh) 一种可伸缩脚手架底板
CN211548713U (zh) 一种用于方形烟囱的悬挂式脚手架
CN210049566U (zh) 高空旋转吊桥式作业平台
CN106437126B (zh) 一种落地式液压升降脚手架导向承力装置及拆卸方法
CN104847283A (zh) 海洋丛式井钻井模块钻杆坡道
CN204005140U (zh) 室外电子显示屏支架
CN206205407U (zh) 一种可灵活组合的多功能施工架
CN205908001U (zh) 操作平台标准模块及操作平台
CN204982686U (zh) 用于建筑桥面的三角挂篮
CN205916967U (zh) 一种电力检修装置
CN209323949U (zh) 一种脚手架走道装置
CN106629470B (zh) 升降式料位计检修装置
CN212337125U (zh) 一种用于货舱平直舱壁的组合式爬高工装
CN209556312U (zh) 一种建筑施工架
CN205502549U (zh) 分体式吊挂脚手架
CN207332271U (zh) 基坑边坡施工用脚手架
CN207377086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可升降脚手架
CN206859617U (zh) 用于建筑加固支撑结构
CN206636164U (zh) 一种装配有可折叠置物平台的装修梯
CN112647756A (zh) 一种电梯井警示防护栏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