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77127U - 一种下卧式防汛闸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卧式防汛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77127U
CN209277127U CN201821848830.XU CN201821848830U CN209277127U CN 209277127 U CN209277127 U CN 209277127U CN 201821848830 U CN201821848830 U CN 201821848830U CN 209277127 U CN209277127 U CN 2092771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te
movable gate
lock
flood control
connec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4883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伟星
康晓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84883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771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771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771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r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卧式防汛闸,包括闸室底板、位于闸室底板两侧的闸墩、闸墩中间的活动闸门以及控制活动闸门开启和闭合的液压启闭机,其特征在于,活动闸门的底部有一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套设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固定在闸室底板上,与活动闸门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滚动轮,且活动闸门两侧的闸墩上竖直设有与滚动轮配合的导滑轨道,所述滚动轮能够在导滑轨道中上下滚动。利用能够开合的锁定机构,使活动闸门能够摆脱闸室底板的束缚,配合连接轴两端的滚动轮,利用液压启闭机的支臂结构,将活动闸门拉出水平面,从而能够在水面之外对其进行检修,解决了下卧式闸门由于长期浸泡在水内难以检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下卧式防汛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卧式防汛闸。
背景技术
下卧式闸门是一种可以绕安装在闸室底板的转动轴转动,以适应不同水位和流量的控制要求的防汛闸门。闸门的启闭采用安装闸墩两侧的液压启闭机系统,其管路系统可通过河床底部廊道或预埋管路(也可依附上部桥面系统),上部不需要单独设置支承结构,容易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闸门全开时,闸门隐藏在水下门库内,不影响泄洪,不干扰水流;闸门挡水运行时,水流从闸门顶溢流,形成跌水瀑布,不仅形成河床水面的一道景观,跌水还卷入了大量空气,增加了水体的溶解氧,改善河流水质。
但与此同时,下卧式闸门的转动轴位于水下,与闸门连接使其只能在水下做翻转运动,因此门叶和支铰结构会长期浸泡在水内,容易损坏的同时又难以检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使活动闸门底部脱离闸室底板升至水面上方,方便进行检修的下卧式防汛闸。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下卧式防汛闸,位于河道中间,包括闸室底板、对称且垂直位于闸室底板两侧的闸墩、闸墩中间的活动闸门以及控制活动闸门开启和闭合的液压启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闸门的底部固定有一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套设有能够打开和闭合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固定在闸室底板上,与活动闸门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滚动轮,且活动闸门两侧的闸墩上竖直设有与滚动轮配合的导滑轨道,所述滚动轮能够在导滑轨道中上下滚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两个上下对称且互相扣合的半圆环扣,两半圆环扣逆水侧的一端借助销轴可转动连接,且逆水侧的闸室底板上设有用于驱动上方的半圆环扣沿销轴转动打开或闭合的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伸缩端与上方的半圆环扣铰接,固定端与闸室底板铰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设于活动闸门顺水面上的吊环,以及位于河岸上与其配合的伸缩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包括感应装置,位于河岸上方,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控制器和感应活动闸门位置的传感器,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传感器,控制输出端连接伸缩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闸室底板逆水面上设有用于支撑平卧状态的活动闸门的支撑垫块。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支撑垫块沿水流方向设有通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活动闸门的逆水面为格栅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利用能够开合的锁定机构,设置在闸室底板上,锁定机构闭合时,能够将活动闸门的底部轴限制在闸室底板上,满足活动闸门能够以其为支点转动,而锁定机构打开后,活动闸门就摆脱了闸室底板的限制,同时配合连接轴两端的滚动轮,利用液压启闭机的支臂结构,使活动闸门的底部能够脱离闸室底板,从而整个活动闸门能够升至水平面以上,进而能够在水面之外对其进行检修,解决了下卧式闸门由于长期浸泡在水内容易损坏,又难以进入水下检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处于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处于检修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半圆环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活动闸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活动闸门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仅仅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图6所示,一种下卧式防汛闸,位于河道中间,包括闸室底板 13、对称且竖直位于闸室底板13两侧的闸墩、两闸墩之间设有的活动闸门 1以及控制活动闸门1开启和闭合的液压启闭机10,所述活动闸门1的底部固定有一连接轴11,所述连接轴11上套设有能够打开和闭合的锁定机构 12,所述锁定机构12固定在闸室底板13上,并与连接轴11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1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滚动轮110,且活动闸门1两侧的闸墩上竖直设有与滚动轮110配合的导滑轨道111,所述滚动轮110能够在导滑轨道111中上下滚动。
活动闸门1与底部的连接轴11固定,在锁定机构12开启状态下将连接轴11置入锁定机构12的内弧面,随即关闭锁定机构12,连接轴11能够在锁定机构12内部自转,从而能带动整个活动闸门1绕连接轴11转动,利用下卧式防汛闸的优势,即借助上下游的水压,和液压启闭机10的支臂等共同作用,能够使活动闸门1以任意的角度开启,从而调节泄洪的流量大小。
当需要对防汛闸进行检修时,打开锁定机构12,使连接轴11能够从中脱离,同样利用连接轴11两侧的滚动轮110和液压启闭机10的支臂等共同作用,使滚动轮110沿导滑轨道111向上滚动,同时活动闸门1的倾斜角度会逐渐增大,直至滚动轮110移动至水面外的检修位置,此时活动闸门1平卧在水平面之上。
利用能够开合的锁定机构12,设置在闸室底板13上,锁定机构12闭合时,能够将活动闸门1的底部轴限制在闸室底板13上,满足活动闸门1 能够以其为支点转动,而锁定机构12打开后,活动闸门1就摆脱了闸室底板13的限制,同时配合连接轴11两端的滚动轮110,利用液压启闭机10 的支臂结构,使活动闸门1的底部能够脱离闸室底板13,从而整个活动闸门1能够升至水平面以上,进而能够在水面之外对其进行检修,解决了下卧式闸门由于长期浸泡在水内容易损坏,又难以进入水下检修的问题。
其中,所述锁定机构12包括两个上下对称且互相扣合的半圆环扣121,两半圆环扣121逆水侧的一端借助销轴可转动连接,且逆水侧的闸室底板13上设有用于驱动上方的半圆环扣121沿销轴转动打开或闭合的伸缩气缸 120,所述伸缩气缸120的伸缩端与上方的半圆环扣121铰接,固定端与闸室底板13铰接。下方的半圆环扣121固定在闸室底板上,一端与上方的半圆环扣121可转动连接,另一端利用伸缩气缸120带动上方的半圆环扣121 旋转控制其开启和闭合。锁定机构12闭合时,为完整的圆弧,连接轴11 穿设其中带动活动闸门1以其为支点翻转,锁定机构12开启时,伸缩气缸120收缩,从而上方的半圆环扣121旋转打开,进而使连接轴11能够从中脱离,再利用连接轴11两侧的滚动轮110和液压启闭机10的支臂等共同作用,使活动闸门1升至水面之外完成检修。同时,将伸缩气缸120设置在逆水侧的闸室底板13上,避免了水流长时间的对其进行冲击从而造成损坏。
由于活动闸门1本身质量较大,所述下卧式防汛闸还包括支撑装置2,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设于活动闸门1顺水面上的吊环21,以及位于河岸上与其配合的伸缩轴22。当活动闸门1位于水下工作时,伸缩轴22处于收缩状态,位于河岸的一侧,不会对过往的船只高度造成限制,当活动闸门1 升至检修位置时,伸缩轴22伸出并穿入吊环21内,直至延伸到河岸的另一侧,从而利用河岸两侧的地基支撑伸缩轴22的两端,达到支撑活动闸门 1的目的,检修完成后同样使伸缩轴22收回即可,减轻了支臂结构的负担,便于对设备的维护和维修。
为了节省人力,实现自动化操作过程,伸缩轴22上设有感应装置,位于河岸上方,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控制器和感应活动闸门1位置的传感器,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传感器,控制输出端连接伸缩轴22。其中,所述传感器能够通过感应活动闸门1的高度位置来反馈信号,由于活动闸门1在完全闭合的状态下,其顶部的高度也会到达水平面以上,此时活动闸门1为竖直贴近闸墩的状态,因此,为了防止感应器错误感应,将感应器设置在远离闸墩的一侧,则只有在检修状态下,活动闸门1完全平卧在水平面之上时,感应器反馈的信号才会符合设定,即当传感器反馈的信号显示活动闸门1升至指定位置时,控制器控制伸缩杆22自动伸出,检修完成时,再利用控制器控制其自动缩回,加设感应装置,减轻了维修的工作量,尤其在河两岸距离较远,人工操作不便的情况下,为工人减轻了大量的工作负担。
闸室底板13逆水面上设有用于支撑平卧状态的活动闸门1的支撑垫块 131,并且所述支撑垫块131沿水流方向设有通孔。根据现有技术已知常见的下卧式防汛闸都装设有冲淤装置,即利用水泵和埋在河底及周围的管道,向平卧的活动闸门1下面冲水,以冲走河底的淤泥,防止闸门堵塞,利用支撑垫块131,将活动闸门1与河堤之间隔开一定高度,能够在冲淤装置运行时,更好地使淤泥排出活动闸门1下方,同时支撑垫块131沿水流方向设置有通孔,也是为了进一步的方便排淤,防止堵塞。
当水流从上游流下时,会将上游的泥沙带入下游,从而改善上游的水质,因此活动闸门1的迎水面为平滑的面,并且顶部有一定弧度便于上游的水向下游流动,而在需要将下游的水引入上游时,同样不可避免的会带入大量的泥沙,为了减少泥沙的带入量,所述活动闸门1的逆水面为格栅设置。从而下游的泥沙会被格栅进行拦截,并且在活动闸门1完全平铺开启时,遗留在格栅内的泥沙会坠入河底并被冲淤装置冲走。另外,格栅的设置使伸缩气缸120在工作时,不会对活动闸门1的伸展造成影响,尤其是在活动闸门1完全开启时,伸缩气缸120能够被格栅面的凹槽容纳,不会与活动闸门1接触产生碰撞,从而使活动闸门1依然能够完全平铺于河底,不会因为伸缩气缸1的设置而影响正常的工作。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些许的简单修改、变形及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下卧式防汛闸,位于河道中间,包括闸室底板(13)、对称且竖直位于闸室底板(13)两侧的闸墩、两闸墩之间设有的活动闸门(1)以及控制活动闸门(1)开启和闭合的液压启闭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闸门(1)的底部固定有一连接轴(11),所述连接轴(11)上套设有能够打开和闭合的锁定机构(12),所述锁定机构(12)固定在闸室底板(13)上,并与连接轴(11)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1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滚动轮(110),且活动闸门(1)两侧的闸墩上竖直设有与滚动轮(110)配合的导滑轨道(111),所述滚动轮(110)能够在导滑轨道(111)中上下滚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卧式防汛闸,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12)包括两个上下对称且互相扣合的半圆环扣(121),两半圆环扣(121)逆水侧的一端借助销轴可转动连接,且逆水侧的闸室底板(13)上设有用于驱动上方的半圆环扣(121)沿销轴转动打开或闭合的伸缩气缸(120),所述伸缩气缸(120)的伸缩端与上方的半圆环扣(121)铰接,固定端与闸室底板(13)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卧式防汛闸,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2),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设于活动闸门(1)顺水面上的吊环(21),以及位于河岸上与其配合的伸缩轴(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下卧式防汛闸,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装置,位于河岸上方,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控制器和感应活动闸门(1)位置的传感器,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传感器,控制输出端连接伸缩轴(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卧式防汛闸,其特征在于,所述闸室底板(13)逆水面上设有用于支撑平卧状态的活动闸门(1)的支撑垫块(1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下卧式防汛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块(131)沿水流方向设有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下卧式防汛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闸门(1)的逆水面为格栅设置。
CN201821848830.XU 2018-11-09 2018-11-09 一种下卧式防汛闸 Active CN2092771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48830.XU CN209277127U (zh) 2018-11-09 2018-11-09 一种下卧式防汛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48830.XU CN209277127U (zh) 2018-11-09 2018-11-09 一种下卧式防汛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77127U true CN209277127U (zh) 2019-08-20

Family

ID=67600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48830.XU Active CN209277127U (zh) 2018-11-09 2018-11-09 一种下卧式防汛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7712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01691A (zh) * 2020-04-02 2020-08-07 三峡大学 一种翻板升卧一体式闸门
CN111501690A (zh) * 2020-04-02 2020-08-07 三峡大学 一种具有清淤功能的翻板闸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01691A (zh) * 2020-04-02 2020-08-07 三峡大学 一种翻板升卧一体式闸门
CN111501690A (zh) * 2020-04-02 2020-08-07 三峡大学 一种具有清淤功能的翻板闸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77127U (zh) 一种下卧式防汛闸
CN104452684B (zh) 水力自控空心翻板闸门
CN106759139A (zh) 一种下沉式垂直升降的闸门
CN103437327A (zh) 一种中铰上翻钢闸门
CN204940217U (zh) 一种超大型平面对开弧形三角闸门
CN206680966U (zh) 一种下沉式垂直升降的闸门
CN107833502A (zh) 一种海洋洋流模拟实验装置
CN108560497A (zh) 用于中小流量的水库引水隧洞进口独立进水塔结构
CN109629530A (zh) 一种具有分层取水功能的智能景观闸门及其运行方法
CN209686346U (zh) 一种具有分层取水功能的景观闸门
CN113622381B (zh) 一种中小型水利溢洪道闸门浮推泄水器
CN206002254U (zh) 折叠式建筑外窗淋水试验装置
JP2013096122A (ja) フラップゲート
CN202347502U (zh) 支铰倒伏式闸门
CN117569411A (zh) 自浮式无级变位取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5444280U (zh) 自记水位井自动清淤装置
CN202644491U (zh) 城市景观钢闸门
CN116281701A (zh) 一种舞台演出用的升降机
CN203684176U (zh) 一种卧倒式防洪闸门
CN101358445A (zh) 一种翻板闸门液压水力互动控制的控制方法
CN106677139A (zh) 一种弧形升降生态闸门
CN2921100Y (zh) 液控式翻板闸门
CN107476260B (zh) 翻转闸门
CN109235390A (zh) 水力式表层自动取水装置
CN104790355B (zh) 浮移式自动闸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