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70256U - 一种骨科支撑助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骨科支撑助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70256U
CN209270256U CN201821995437.3U CN201821995437U CN209270256U CN 209270256 U CN209270256 U CN 209270256U CN 201821995437 U CN201821995437 U CN 201821995437U CN 209270256 U CN209270256 U CN 2092702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upport bar
rectangular
inner cavity
aid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9543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99543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702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702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7025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科支撑助行装置,包括下支撑杆,下支撑杆的底端面上设置有万向轮,且下支撑杆的下部开设有矩形内腔,矩形内腔的左右两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上矩形通孔,下支撑杆的底端面上开设有下矩形通孔且下矩形通孔向上延伸至矩形内腔中;下矩形通孔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端固定有限位板,限位板底端面的前后边缘处均连接有弹簧,且弹簧的另一端均连接在矩形内腔的底端面上;矩形内腔的后侧壁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凸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既能够在万向轮的作用下通过滑行来进行移动,又能够依据患者的身高来对助行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骨科支撑助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科支撑助行装置。
背景技术
骨科是各大医院常见的科室之一,通常在刚做完下肢手术后的患者大多行走不便,有些需要坐在轮椅上进行移动,而在恢复阶段大多需要用到助行器。所谓助行器,就是通过器械的支撑,让老人病人等腿脚不灵活甚至丧失行走能的人能够自理行走,实现和正常人一样外出的一种辅助性器械,助行器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和老年人行走,相较于轮椅更能够达到锻炼的效果,但现有的助行器体积过大,使用十分不方便,而且不能够依据患者的身高或身体恢复情况来对助行器进行调节。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设计一种助行装置,使其既能够依据患者的身高来调节助行装置的高度,又能够依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来对助行装置进行调节,使其可以进行滑行,如此便能够使助行装置得实用性更强,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如中国专利号CN201720583916.3,申请日为2017年05月21日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骨科支撑助行装置,包括手臂套加强座、手臂固定套、上部固定连杆、手柄滑套、手持柄、多个锁紧螺栓、助行杖安装座、第一伸缩杖、第二伸缩杖、多个伸缩连接孔、防滑底垫及腋窝软垫,该助行装置能用于下肢骨折患者的辅助行走,适用于不同臂长和腿长的患者使用,但是不能够使助行装置进行滑行,节省患者在行走中的工作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科支撑助行装置,用于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助行装置所出现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科支撑助行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助行装置不能够通过滑行来进行移动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助行装置不能够依据患者的身高来对助行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骨科支撑助行装置,包括下支撑杆,所述下支撑杆的底端面上设置有万向轮,且下支撑杆的下部开设有矩形内腔,所述矩形内腔的左右两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上矩形通孔,所述下支撑杆的底端面上开设有下矩形通孔且所述下矩形通孔向上延伸至矩形内腔中;所述下矩形通孔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底端面的前后边缘处均连接有弹簧,且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均连接在所述矩形内腔的底端面上;所述矩形内腔的后侧壁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凸轮,且矩形内腔的后侧壁上以转轴为中心开设有弧形导轨通孔,所述凸轮的前侧壁上以转轴为中心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矩形内腔的前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螺孔相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下支撑杆的顶端面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上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的前侧壁上排列开设有第二螺孔,且下支撑杆的前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二螺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下矩形通孔的长和宽均小于矩形内腔底端面的长和宽,从而使弹簧连接在下矩形通孔的底端面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凸轮的厚度小于所述上矩形通孔的宽度,从而能够使凸轮沿转轴进行自由转动时。
更进一步地,所述凸轮的后侧壁上固定有转杆,且所述转杆间隙配合在所述弧形导轨通孔内并以弧形导轨通孔为轨迹带动凸轮自由转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撑杆的左侧壁上设置有扶手,且上支撑杆的顶端面上固定有腋窝支撑块,所述腋窝支撑块的表面铺设有防滑软垫,从而当患者将腋窝支撑块夹持在腋窝处时,腋窝支撑块不会发生滑动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内分别配合连接有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凸轮、支撑板、弹簧和万向轮的设计,在下支撑杆的底端面上设置有万向轮,将凸轮转动连接在矩形内腔的后侧壁上,通过弹簧将支撑板和矩形内腔的底端面相连,从而能够通过转动凸轮来控制支撑板的上下位置,当支撑板的底端面低于万向轮的底端时,助行装置不能够进行滑行,当支撑板的底端面高于万向轮的底端时,助行装置能够通过万向轮进行滑行。
2、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滑槽和上支撑杆的设计,在下支撑杆的顶端面上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上支撑杆,从而通过上下滑动上支撑杆来调节助行装置的高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矩形内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B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下支撑杆;2-万向轮;3-矩形内腔;4-上矩形通孔;5-下矩形通孔;6-支撑板;7-限位板;8-弹簧;9-转轴;10-凸轮;11-弧形导轨通孔;12-第一通孔;13-滑槽;14-上支撑杆;15-第二通孔;16-第二螺孔;17-扶手;18-腋窝支撑块;19-防滑软垫;101-转杆;102-第一螺孔;103-第一螺栓;1601-第二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一种骨科支撑助行装置,参照图1-7:包括下支撑杆1,下支撑杆1的底端面上设置有万向轮2,且下支撑杆1的下部开设有矩形内腔3,矩形内腔3的左右两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上矩形通孔4,下支撑杆1的底端面上开设有下矩形通孔5且下矩形通孔5向上延伸至矩形内腔3中;下矩形通孔5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板6,支撑板6的顶端固定有限位板7,限位板7底端面的前后边缘处均连接有弹簧8,且弹簧8的另一端均连接在矩形内腔3的底端面上;矩形内腔3的后侧壁上通过转轴9转动连接有凸轮10,且矩形内腔3的后侧壁上以转轴9为中心开设有弧形导轨通孔11,凸轮10的前侧壁上以转轴9为中心开设有第一螺孔102,矩形内腔3的前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螺孔102相对应的第一通孔12;下支撑杆1的顶端面上开设有滑槽13,滑槽13内滑动连接有上支撑杆14,上支撑杆14的前侧壁上排列开设有第二螺孔16,且下支撑杆1的前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二螺孔16相对应的第二通孔15。
其中,下矩形通孔5的长和宽均小于矩形内腔3底端面的长和宽;凸轮10的厚度小于上矩形通孔4的宽度;凸轮10的后侧壁上固定有转杆101,且转杆101间隙配合在弧形导轨通孔11内并以弧形导轨通孔11为轨迹带动凸轮10自由转动;上支撑杆14的左侧壁上设置有扶手17,且上支撑杆14的顶端面上固定有腋窝支撑块18,腋窝支撑块18的表面铺设有防滑软垫19;第一螺孔102和第二螺孔16内分别配合连接有第一螺栓103和第二螺栓1601。
使用时,首先依据患者的身高对助行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先在滑槽13内上下滑动上支撑杆14,当助行装置的高度刚好可以使患者将腋窝支撑块18夹持在其腋窝处时,再将第二螺栓1601穿过第二通孔15螺旋拧在第二螺孔16内,通过增大上支撑杆14与下支撑杆1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将上支撑杆14固定在滑槽13内;然后依据患者的病情来决定助行装置的使用方法,当患者病情较轻、可正常使用助行装置进行辅助行走时,通过转杆101沿转轴9转动凸轮10,使凸轮10直径较大的一端方向朝下,此时的弹簧8受压迫,处于压缩状态,从而使支撑板6向下移动,支撑板6的底端面低于万向轮2的底端,所以万向轮2不会和底面接触(如图4所述),患者可在助行装置的作用下进行走动;
当患者不可正常使用助行装置进行辅助行走时,可再转动凸轮10,使凸轮10直径较小的一端方向朝下,此时受压迫的弹簧8会恢复自然状态,带动支撑板6向上移动,此时支撑板6的底端面高于万向轮2的底端,万向轮2和地面接触(如图3所述)且可在地面上进行自由滑行,从而患者可借助滑行的万向轮2进行辅助行走,减少患者的能量消耗,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患者恢复的速度;当凸轮10转动结束时,可将第一螺栓103穿过第一通孔12螺旋拧在第一螺孔102内,从而防止凸轮10发生转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既能够在万向轮的作用下通过滑行来进行移动,又能够依据患者的身高来对助行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实用性强。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骨科支撑助行装置,包括下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杆(1)的底端面上设置有万向轮(2),且下支撑杆(1)的下部开设有矩形内腔(3),所述矩形内腔(3)的左右两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上矩形通孔(4),所述下支撑杆(1)的底端面上开设有下矩形通孔(5)且所述下矩形通孔(5)向上延伸至矩形内腔(3)中;所述下矩形通孔(5)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顶端固定有限位板(7),所述限位板(7)底端面的前后边缘处均连接有弹簧(8),且所述弹簧(8)的另一端均连接在所述矩形内腔(3)的底端面上;所述矩形内腔(3)的后侧壁上通过转轴(9)转动连接有凸轮(10),且矩形内腔(3)的后侧壁上以转轴(9)为中心开设有弧形导轨通孔(11),所述凸轮(10)的前侧壁上以转轴(9)为中心开设有第一螺孔(102),所述矩形内腔(3)的前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螺孔(102)相对应的第一通孔(12);所述下支撑杆(1)的顶端面上开设有滑槽(13),所述滑槽(13)内滑动连接有上支撑杆(14),所述上支撑杆(14)的前侧壁上排列开设有第二螺孔(16),且下支撑杆(1)的前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二螺孔(16)相对应的第二通孔(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支撑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矩形通孔(5)的长和宽均小于矩形内腔(3)底端面的长和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支撑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10)的厚度小于所述上矩形通孔(4)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支撑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10)的后侧壁上固定有转杆(101),且所述转杆(101)间隙配合在所述弧形导轨通孔(11)内并以弧形导轨通孔(11)为轨迹带动凸轮(10)自由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支撑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杆(14)的左侧壁上设置有扶手(17),且上支撑杆(14)的顶端面上固定有腋窝支撑块(18),所述腋窝支撑块(18)的表面铺设有防滑软垫(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支撑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孔(102)和第二螺孔(16)内分别配合连接有第一螺栓(103)和第二螺栓(1601)。
CN201821995437.3U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骨科支撑助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702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95437.3U CN209270256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骨科支撑助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95437.3U CN209270256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骨科支撑助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70256U true CN209270256U (zh) 2019-08-20

Family

ID=67609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9543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70256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骨科支撑助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702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4876A (zh) * 2019-11-05 2021-05-07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用于医疗护理的行走辅助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4876A (zh) * 2019-11-05 2021-05-07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用于医疗护理的行走辅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62922U (zh) 一种医疗护理康复训练装置
CN209270256U (zh) 一种骨科支撑助行装置
CN214286547U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下肢训练康复装置
CN111150619A (zh) 一种骨科术后用康复护理器
CN208943375U (zh) 一种神经科用康复训练器
CN207306810U (zh) 多功能康复轮椅
CN208193273U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高性能防滑腋下拐杖
CN108066111B (zh) 一种医疗用辅助拐杖
CN212308779U (zh) 一种多功能医疗康复护理装置
CN210145033U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拐杖
CN211300973U (zh) 一种具有助力结构便于穿戴的腿部支架
CN208823345U (zh) 一种重症患者康复运动装置
CN210331520U (zh) 一种医用骨外科护理活动锻炼装置
CN208611057U (zh) 一种跟腱靴升降机构
CN205307282U (zh) 一种足部换药架
CN213723366U (zh) 一种骨伤科康复期用助行器
CN221106862U (zh) 一种下肢锻炼装置
CN109481904A (zh)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康复设备
CN220213358U (zh) 一种可折叠的行走辅助装置
CN211705080U (zh) 一种骨科用医用康复轮椅
CN215740358U (zh) 一种临床康复训练按摩装置
CN210020220U (zh) 一种用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用助行器
CN108309527A (zh) 一种跟腱靴升降机构
CN214180724U (zh) 一种方便多维度调节的小儿骨科护理用牵引架
CN213964247U (zh) 一种医护护理助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0

Termination date: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