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63333U - 一种全浸式电磁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浸式电磁加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63333U
CN209263333U CN201822193321.4U CN201822193321U CN209263333U CN 209263333 U CN209263333 U CN 209263333U CN 201822193321 U CN201822193321 U CN 201822193321U CN 209263333 U CN209263333 U CN 2092633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inlet
iron pipe
nylon sleev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9332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舒代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219332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633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633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633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antaneous Water Boilers,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nd Control Of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浸式电磁加热器,涉及加热器技术领域。它包括进水盖(1)、铁管(3)、出水盖(4)和线圈(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尼龙套管(2),所述的铁管(3)设置在尼龙套管(2)的内腔中,线圈(6)均匀地缠绕在尼龙套管(2)的外壁上,线圈(6)的两端连接在电磁加热控制器(8)上,尼龙套管(2)两端分别与进水盖(1)和出水盖(4)密封连接,铁管(3)的进水端与进水盖(1)密封连接,铁管(3)的进水端在管壁上均布设有多个过水孔(7),尼龙套管(2)的内壁和铁管(3)外壁之间形成了一个过水间隙(5)。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增加热水交换面积、提高水的热交换和热效收集,又能保证用电安全等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全浸式电磁加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浸式电磁热水器。
背景技术
电磁加热器是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加热器,在电磁加热控制器内由整流电路将50HZ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再经过逆变电路将直流电转换成20-40HZ高频交流电。高频交流电流过缠绕在铁管上的线圈,高速变化的磁场内部产生磁力线切割被加热体表面,使被加热体内产生交变电流(即涡流),交变电流使管内的铁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被加热体的表面即靠线圈一侧反应更强烈一些,当水通过被加热体时,产生的热与水进行热交换,达到加热水的目的。热水电磁加热器的能效决定于热水的交换面积和热效的收集。
现有技术的电磁热水加热器都是在铁管的表面覆盖一层15-20mm的玻璃纤维保持电磁环路所需的距离,还有保温、绝缘的效果。但玻璃纤维的密度小,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没有吸收水分的玻璃纤维是绝缘的,吸收水分后的玻璃纤维是导电的,存在安全的隐患,而且现有玻璃纤维和铁管之间的空隙是中空的,不能用来直接加热水,因此减少了电磁加热器的热交换面积,降低了热效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增加热水交换面积、提高水的热交换和热效收集,又能保证用电安全的全浸式电磁加热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全浸式电磁热水器,包括进水盖、铁管、出水盖和线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尼龙套管,所述的铁管设置在尼龙套管的内腔中,所述的线圈均匀地缠绕在尼龙套管的外壁上,线圈的两端连接在电磁加热控制器上,所述的尼龙套管两端分别与进水盖和出水盖密封连接,所述的铁管进水端与进水盖密封连接,铁管进水端在管壁上均布设有多个过水孔,尼龙套管的内壁和铁管外壁之间形成了一个过水间隙。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尼龙套管的外壁和铁管外壁之间的间距为15-20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过水孔由铁管的内壁倾斜贯穿到外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水盖和出水盖呈喇叭状,进水盖内部从左到右设有三台丝牙,分别为进水管连接丝牙、铁管连接丝牙和尼龙套管连接丝牙,出水盖内部从左到右设有两台丝牙,分别为尼龙套管连接丝牙和出水管连接丝牙,所述铁管的进水端通过丝牙连接在进水盖的铁管连接丝牙上,所述尼龙套管的两端通过丝牙分别连接在进水盖的尼龙套管连接丝牙和出水盖的尼龙套管连接丝牙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能确保用电安全。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尼龙套管保护层, 尼龙的密度大,自身也是绝缘材料,不会吸收水分,而且尼龙套管两端与进水盖和出水盖密封连接,由尼龙管套构成的介质层确保水、电分离,确保用电安全。
2、能增加热水交换面积、提高水的热交换和热效收集。本实用新型由于铁管与尼龙套管之间留有一定的过水间隙,铁管的进水端的管壁上设有过水孔,方便水在铁管和尼龙套管之间的过水间隙中自由流动,这样不仅能增加热交换面积,还能使铁管外壁释放的热量能及时被过水间隙中的水得到吸收,充分保证水的热交换。铁管的出水端不设过水孔,便于热水的集中收集。
3、能保证电磁热水器的密封性能。通过将进水盖和出水盖设计成喇叭状,而且在进水盖和出水盖内部分别设有多台丝牙,这样尼龙套管和铁管通过丝牙就可以与进水盖和出水盖进行密封连接,保证了电磁加热器不漏水,也保证了用电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进水盖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出水盖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尼龙套管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铁管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进水盖,2-尼龙套管,3-铁管,4-出水盖,5-过水间隙,6-线圈,7-过水孔,8-电磁加热控制器,9-尼龙套管连接丝牙,10-铁管连接丝牙,11-进水管连接丝牙,12-出水管连接丝牙。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全浸式电磁热水器,包括进水盖、铁管、出水盖、线圈、尼龙套管和电磁加热控制器。
所述的铁管设置在尼龙套管的内腔中,所述的线圈均匀地缠绕在尼龙套管的外壁上,线圈的两端连接在电磁加热控制器上,所述的进水盖和出水盖呈喇叭状,进水盖内部从左到右设有三台丝牙,分别为进水管连接丝牙、铁管连接丝牙和尼龙套管连接丝牙,出水盖内部从左到右设有两台丝牙,分别为尼龙套管连接丝牙和出水管连接丝牙。进水管连接丝牙与进水管相连接,出水管连接丝牙与出水管相连接。所述的铁管进水端通过丝牙连接在进水盖的铁管连接丝牙上,所述的尼龙套管两端通过丝牙分别连接在进水盖的尼龙套管连接丝牙和出水盖的尼龙套管连接丝牙上,铁管进水端在丝牙右边的管壁上均布设有4个过水孔,尼龙套管的内壁和铁管外壁之间形成了一个过水间隙,尼龙套管的外壁和铁管外壁之间的间距为15mm,过水间隙能增加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面积。为便于使铁管中的水从内壁流到过水间隙中,本实用新型将过水孔由铁管的内壁倾斜贯穿到外壁。

Claims (4)

1.一种全浸式电磁加热器,包括进水盖(1)、铁管(3)、出水盖(4)和线圈(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尼龙套管(2),所述的铁管(3)设置在尼龙套管(2)的内腔中,所述的线圈(6)均匀地缠绕在尼龙套管(2)的外壁上,线圈(6)的两端连接在电磁加热控制器(8)上,所述的尼龙套管(2)两端分别与进水盖(1)和出水盖(4)密封连接,所述铁管(3)的进水端与进水盖(1)密封连接,铁管(3)的进水端在管壁上均布设有多个过水孔(7),尼龙套管(2)的内壁和铁管(3)外壁之间形成了一个过水间隙(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浸式电磁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尼龙套管(2)的外壁和铁管(3)外壁之间的间距为15-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浸式电磁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水孔(7)由铁管(3)的内壁倾斜贯穿到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全浸式电磁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盖(1)和出水盖(4)呈喇叭状,进水盖(1)内部从左到右设有三台丝牙,分别为进水管连接丝牙(11)、铁管连接丝牙(10)和尼龙套管连接丝牙(9),出水盖(4)内部从左到右设有两台丝牙,分别为尼龙套管连接丝牙(9)和出水管连接丝牙(12),所述铁管(3)的进水端通过丝牙连接在进水盖(1)的铁管连接丝牙(10)上,所述尼龙套管(2)的两端通过丝牙分别连接在进水盖(1)的尼龙套管连接丝牙(9)和出水盖(4)的尼龙套管连接丝牙(9)上。
CN201822193321.4U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全浸式电磁加热器 Active CN2092633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93321.4U CN209263333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全浸式电磁加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93321.4U CN209263333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全浸式电磁加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63333U true CN209263333U (zh) 2019-08-16

Family

ID=67561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93321.4U Active CN209263333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全浸式电磁加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633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29729B (zh) 电磁感应式快速加热水装置
CN201032253Y (zh) 快热式热水器
CN208349272U (zh) 小型电磁加热蒸汽发生器
CN201178496Y (zh) 高效发热体
CN209263333U (zh) 一种全浸式电磁加热器
CN209197158U (zh) 一种高压电蓄热锅炉用电磁蓄热装置
CN205299897U (zh) 一种即开即热式电热水器
CN201550307U (zh)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器
CN207622386U (zh) 一种具有余热利用功能的变压器生产用烘干装置
CN206890645U (zh) 一种节能的电磁采暖系统
CN206720780U (zh) 风致冷凝的蒸馏水器
CN101430134A (zh) 高频电磁感应红外线加热器
CN205299903U (zh) 具有高加热效率的电热水器
CN201407798Y (zh) 高效节能即热式电热水器
CN203163267U (zh) 电磁感应快热式热水器和电磁发热装置
CN204853417U (zh) 一种三维立体热交换电磁能蒸汽发生器装置
CN201903157U (zh) 电磁热水器
CN201416111Y (zh) 一种加热管式蒸汽挂烫机
CN208012062U (zh) 电磁感应加热器
CN204902258U (zh) 螺旋形光辐射电加热器
CN206783877U (zh) 一种联苯加热箱
CN202141173U (zh) 电磁感应加热的罐式热水器
CN2856787Y (zh) 电磁波水暖加热器
CN208536344U (zh) 一种电磁加热热水器
CN211781911U (zh) 内嵌式加热半导体电锅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