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58800U - 一种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58800U
CN209258800U CN201821734881.XU CN201821734881U CN209258800U CN 209258800 U CN209258800 U CN 209258800U CN 201821734881 U CN201821734881 U CN 201821734881U CN 209258800 U CN209258800 U CN 2092588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plug
sealing ring
switch valve
residual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3488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凯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engli Chemical Fi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engli Chemical Fi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engli Chemical Fi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engli Chemical Fi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3488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588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588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588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Fuel Tanks Or Sh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包括压空开关阀芯、弹簧、堵头、a管、b管和c管;a管由a1管和a2管连接形成T形管;b管由b1管、b2管和b3管连接形成L管,b1管与a2管连接,c管与b2管最窄处连通;堵头固定在a2管的一端,压空开关阀芯一部分位于a2管内,另一部分从a2管的另一端穿出,堵头与压空开关阀芯之间连接弹簧,密封圈a位于压空开关阀芯与弹簧连接的端头处,密封圈b与密封圈a间隔一定距离,二者与a2管的管壁完全贴合;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a管与b管不连通,弹簧处于最大压缩形变状态时,a管与b管连通。本实用新型装置能快速高效地将油剂桶内的残油全部取出,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

Description

一种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纤器械领域,涉及一种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化纤行业中的聚酯熔体被喷丝板挤压成一根根丝束后,要给丝束涂抹一定浓度的油剂,目的是消除丝束静电,增加丝束抱合力,为后续加工生产做好准备。油剂与纯水在调配槽内混合达到一定浓度前,首先要将油剂原油桶内的油剂抽出来,由于油剂粘度较大,约60mm2/s,使用一般的吸油管难以进行吸取,为了提高效率,一般采用齿轮泵抽取原油,在齿轮泵进口管道上连接一根L形不锈钢管,将L形不锈钢管插入油剂桶内抽取油剂,在抽取过程中当油剂桶内的油剂减少到不能充满L形不锈钢管时,桶内剩余油剂不能被抽出。油剂桶采用非金属材料注塑成型,为了增加桶体强度,桶的底部圆周设计成向上折约45°角,桶的顶部圆周设计成向下折约45°角,这样剩余油剂是不能被倒出来的。目前采用的收集油剂桶内残油的方法是用一种大号的针筒,针筒的进口连接一根内径较小的刚性管,将残留油剂抽出来,但这样要两名员工配合,一人操作针筒,一人握持插入桶内的刚性管,需要抽取多次,费时费力,效率低。
因此,亟待需要研究一种省时省力、操作方便、结构简单以及能够快速高效地收集油剂桶底部残油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省时省力、操作方便、结构简单以及能够快速高效地收集油剂桶底部残油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包括压空开关阀芯、弹簧、堵头、a管、b管和c管;压空开关阀芯为棒状结构,其上固定套有密封圈a和密封圈b;a管为T形管,由a1管和a2管连接而成;b管为L形管,由b1管、b2管和b3管依次连接而成,b1管为L形,b2管的横截面积自一端至另一端先缩小后增大;
a1管一端与a2管连接,另一端开口,b1管与a2管连接且沿a2管延伸方向与a1管有一定间距,目的是在a管内能够形成一个可供压缩空气流入或封闭的空间,c管与b2管最窄处连通且向b1管倾斜,目的是流入到b2管的压缩空气在进入到c管后,压缩空气会继续向前,此时在b2管和c管的交接处下方形成负压,将油剂桶内的油剂吸上来,因为b2管最窄处的压力高,吸上来的油剂会和压缩空气一同向前,从c管吸上来进而从b3管排出,堵头固定在a2管的一端,压空开关阀芯一部分位于a2管内,另一部分从a2管的另一端穿出,堵头与压空开关阀芯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密封圈a位于压空开关阀芯与弹簧连接的端头处,密封圈b与密封圈a间隔一定距离,二者与a2管的管壁完全贴合,b1管相对a1管距离堵头更近;
堵头与压空开关阀芯之间的弹簧段的自然长度大于b1管与a2管连接处与堵头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a1管与a2管连接处与堵头之间的最小距离,以保证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a管与b管不连通,堵头与压空开关阀芯之间的弹簧段压缩后的最小长度小于b1管与a2管连接处与堵头之间的最小距离,堵头与压空开关阀芯之间的弹簧段压缩后的最小长度与密封圈a和密封圈b之间的距离之和大于a1管与a2管连接处与堵头之间的最大距离,以保证弹簧处于最大压缩形变状态时,a管与b管连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所述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还包括壳体,壳体为中空圆柱体,圆柱上底面和下底面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吸油口,进气口与a1管连通,吸油口与c管连通,侧面设置有圆形通孔和出油口,b3管从出油口穿出,压空开关阀芯另一端从圆形通孔中穿出一段距离。
如上所述的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所述出油口为圆形,出油口圆心和圆形通孔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本实用新型中出油口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此,只要出油口和圆形通孔位于壳体的同一侧,可以在推动压空开关阀芯的同时方便观察收集残油的情况即可。
如上所述的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所述b2管由圆台管Ⅰ、圆柱管和圆台管Ⅱ依次连接而成且三者共轴,圆台管Ⅰ与b1管连接,圆柱管底面积与圆台管Ⅰ和Ⅱ上底面的面积相同。b2管截面直径先缩小后增大,是为了使气流随截面的缩小而使得压强减小,流速增大,c管连接在截面最小的部位处形成真空区产生负压,即发生文丘里效应,致使周围空气被吸入c管内,并随着压缩空气一起流出。
如上所述的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所述圆台管Ⅰ高度为2mm,圆台管Ⅰ下底面直径比其上底面直径大4mm,圆台管Ⅱ高度为10mm,圆台管Ⅱ下底面直径比其上底面的直径大4mm。
如上所述的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所述a2管、b1管和c管均为圆管,a2管管径大于b1管管径,所述圆柱管管径大于c管管径。由于a2管是主管,在上游,为了保证压缩空气从a2管进入至b1管时有足够的压力,因此设定a2管管径大于b1管管径,连接管c的直径越小,负压越大,但流量小,效率低;直径越大,负压越小。
如上所述的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所述压空开关阀芯包括圆柱体Ⅰ,圆柱体Ⅰ一端设置有盲孔,另一端与圆柱体Ⅱ和半球体依次连接,圆柱体Ⅰ底面积大于圆柱体Ⅱ底面积且两者共轴,圆柱体Ⅰ两端分别设置有环形槽e和f,密封圈a和密封圈b分别固定在环形槽e和f内。
如上所述的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盲孔内,另一端与堵头连接。
如上所述的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所述堵头为凸形堵头,由位于a2管内和a2管外的两部分组成,其位于a2管内的部分为圆柱体,其堵头上固定套有密封圈c,密封圈c与a2管的管壁完全贴合,目的是为了增加堵头与a2管的连接端的密封性。
如上所述的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所述一定间距为20mm,所述一定距离为35mm,目的是为了保证密封圈a和密封圈b之间的距离大于a2管上b1管和a1管两连接处之间的距离。
利用压缩空气和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进行油剂抽取的过程如下:在不工作时,压空开关阀芯位于a2管出口外,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密封圈a位于a1管和a2管的连接处与b1管和a2管连接处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内,密封圈b位于a1管和a2管的连接处与a2管开口端之间的空间内,密封圈a和密封圈b同时保证a管和b管之间的密封性,这样a管与b管不连通,压缩空气无法进入至b管;当工作时,推压压空开关阀芯,弹簧被压缩,密封圈a随着阀芯向后挤压弹簧,当压空开关阀芯上靠近弹簧的密封圈a移动到远离b管和a2管连接处且靠近堵头位置时,a管和b管连通,此时,压缩空气就通过压空开关阀芯上两个密封圈a和密封圈b之间的圆柱体Ⅰ的四周进入到b1管和b2管,由于b2管管道截面积逐渐减小,压缩空气的压强减小,流速变大,再者c管与b2管截面面积最小的部位相连接,因此,压缩空气在该连接部位的周围形成真空区产生负压,产生的负压会对c管靠近油剂桶底部附近的油剂产生吸附作用,从而油剂桶底部的残油被吸入c管内,并随着压缩空气一起从b3管中流出。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通过压缩空气在管内产生负压,对油剂进行吸附,从而确保油剂全部被取出,成本低廉,易操作,只需单人单手操作便可使油剂桶底部的残油全部吸出,达到了快速高效收集的目的,节省人力,极具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压空开关阀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的压空开关阀芯未安装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壳体内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不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油管,2-壳体,3-压空开关阀芯,4-密封圈a,5-弹簧,6-堵头,7-出油管,8-油剂桶,9-密封圈b,10-圆柱体Ⅰ,11-圆柱体Ⅱ,12-半球体,13-密封圈c,14-进气口,15-吸油口,16-圆形通孔,17-出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压空开关阀芯3、弹簧5、堵头6、a管、b管和c管;
压空开关阀芯3为棒状结构,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3所示,其上固定套有密封圈a 4和密封圈b 9;压空开关阀芯3包括圆柱体Ⅰ10,圆柱体Ⅰ10一端设置有盲孔,另一端与圆柱体Ⅱ11和半球体12依次连接,圆柱体Ⅰ10底面积大于圆柱体Ⅱ11底面积且两者共轴,圆柱体Ⅰ10两端分别设置有环形槽e和f,密封圈a 4和密封圈b 9分别固定在环形槽e和f内。
如图4所示,a管为T形管,由a1管和a2管连接而成,a1管一端与a2管连接、另一端开口;b管为L形管,由b1管、b2管和b3管依次连接而成,b1管为L形,b2管的横截面积自一端至另一端先缩小后增大,由圆台管Ⅰ、圆柱管和圆台管Ⅱ依次连接而成且三者共轴,圆柱管底面积与圆台管Ⅰ和Ⅱ上底面的面积相同,圆台管Ⅰ高度为2mm,圆台管Ⅰ下底面直径比其上底面直径大4mm,圆台管Ⅱ高度为10mm,圆台管Ⅱ下底面直径比其上底面的直径大4mm。b1管与a2管连接且沿a2管延伸方向与a1管距离20mm的间距,c管与b2管最窄处连通且向b1管倾斜,堵头6固定在a2管的一端,堵头6为凸形堵头,如图2和3所示,由位于a2管内和a2管外的两部分组成,其位于a2管内的部分为圆柱体,其堵头6上固定套有密封圈c 13,密封圈c 13与a2管的管壁完全贴合。压空开关阀芯3一部分位于a2管内,另一部分从a2管的另一端穿出,堵头6与压空开关阀芯3之间通过弹簧5连接,密封圈a 4位于压空开关阀芯3与弹簧5连接的端头处,密封圈b 9与密封圈a 4间隔35mm距离,二者与a2管的管壁完全贴合,b1管相对a1管距离堵头更近;堵头6与压空开关阀芯3之间的弹簧段的自然长度大于b1管与a2管连接处与堵头6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a1管与a2管连接处与堵头6之间的最小距离,堵头6与压空开关阀芯3之间的弹簧段压缩后的最小长度小于b1管与a2管连接处与堵头6之间的最小距离,堵头6与压空开关阀芯3之间的弹簧段压缩后的最小长度与密封圈a 4和密封圈b 9之间的距离之和大于a1管与a2管连接处与堵头6之间的最大距离。a2管、b1管和c管均为圆管,a2管管径大于b1管管径,圆柱管管径大于c管管径。
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还包括壳体2,壳体2为中空圆柱体,圆柱上底面和下底面分别设置有进气口14和吸油口15,进气口14与a1管连通,吸油口15一端与c管连通、另一端连接进油管1,侧面设置有圆形通孔16和出油口17,b3管从出油口17穿出与出油管7连接,压空开关阀芯3另一端从圆形通孔16中穿出一段距离。出油口17为圆形,出油口17圆心和圆形通孔16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当不工作时,如图5所示,压空开关阀芯3位于a2管出口外,弹簧5处于自然状态,密封圈a 4位于a1管和a2管的连接处与b1管和a2管连接处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内,密封圈b 9位于a1管和a2管的连接处与a2管开口端之间的空间内,密封圈b 9保证压空开关阀芯3和a管之间的密封性,这样a管与b管不连通,压缩空气无法进入至b管;
当工作时,如图6所示,推压压空开关阀芯3,弹簧5被压缩,密封圈a 4随着阀芯向后挤压弹簧5,当压空开关阀芯3上靠近弹簧5的密封圈a 4移动到远离b管和a2管连接处且靠近堵头6位置时,a管和b管连通,此时,压缩空气就通过压空开关阀芯3上两个密封圈a 4和密封圈b 9之间的圆柱的四周进入到b1管和b2管,由于b2管管道截面积逐渐减小,压缩空气的压强减小,流速变大,再者c管与b2管截面面积最小的部位相连接,因此,压缩空气在该连接部位的周围形成真空区产生负压,产生的负压会对c管靠近油剂桶8底部附近的油剂产生吸附作用,从而油剂桶8底部的残油沿进油管1被吸入至c管内,并随着压缩空气一起从b3管中流出。
经验证本实用新型的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能快速高效地将油剂桶内的残油全部取出,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降低了生产成本,极具应用前景。

Claims (10)

1.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压空开关阀芯、弹簧、堵头、a管、b管和c管;压空开关阀芯为棒状结构,其上固定套有密封圈a和密封圈b;a管为T形管,由a1管和a2管连接而成;b管为L形管,由b1管、b2管和b3管依次连接而成,b1管为L形,b2管的横截面积自一端至另一端先缩小后增大;
a1管一端与a2管连接,另一端开口,b1管与a2管连接且沿a2管延伸方向与a1管有一定间距,c管与b2管最窄处连通且向b1管倾斜;
堵头固定在a2管的一端,压空开关阀芯一部分位于a2管内,另一部分从a2管的另一端穿出,堵头与压空开关阀芯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密封圈a位于压空开关阀芯与弹簧连接的端头处,密封圈b与密封圈a间隔一定距离,二者与a2管的管壁完全贴合,b1管相对a1管距离堵头更近;
堵头与压空开关阀芯之间的弹簧段的自然长度大于b1管与a2管连接处与堵头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a1管与a2管连接处与堵头之间的最小距离,堵头与压空开关阀芯之间的弹簧段压缩后的最小长度小于b1管与a2管连接处与堵头之间的最小距离,堵头与压空开关阀芯之间的弹簧段压缩后的最小长度与密封圈a和密封圈b之间的距离之和大于a1管与a2管连接处与堵头之间的最大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还包括壳体,壳体为中空圆柱体,圆柱上底面和下底面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吸油口,进气口与a1管连通,吸油口与c管连通,侧面设置有圆形通孔和出油口,b3管从出油口穿出,压空开关阀芯另一端从圆形通孔中穿出一段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口为圆形,出油口圆心和圆形通孔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b2管由圆台管Ⅰ、圆柱管和圆台管Ⅱ依次连接而成且三者共轴,圆台管Ⅰ与b1管连接,圆柱管底面积与圆台管Ⅰ和Ⅱ上底面的面积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管Ⅰ高度为2mm,圆台管Ⅰ下底面直径比其上底面直径大4mm,圆台管Ⅱ高度为10mm,圆台管Ⅱ下底面直径比其上底面的直径大4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2管、b1管和c管均为圆管,a2管管径大于b1管管径,所述圆柱管管径大于c管管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空开关阀芯包括圆柱体Ⅰ,圆柱体Ⅰ一端设置有盲孔,另一端与圆柱体Ⅱ和半球体依次连接,圆柱体Ⅰ底面积大于圆柱体Ⅱ底面积且两者共轴,圆柱体Ⅰ两端分别设置有环形槽e和f,密封圈a和密封圈b分别固定在环形槽e和f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盲孔内,另一端与堵头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为凸形堵头,由位于a2管内和a2管外的两部分组成,其位于a2管内的部分为圆柱体,其上固定套有密封圈c,密封圈c与a2管的管壁完全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定间距为20mm,所述一定距离为35mm。
CN201821734881.XU 2018-10-25 2018-10-25 一种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 Active CN2092588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34881.XU CN209258800U (zh) 2018-10-25 2018-10-25 一种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34881.XU CN209258800U (zh) 2018-10-25 2018-10-25 一种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58800U true CN209258800U (zh) 2019-08-16

Family

ID=67559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34881.XU Active CN209258800U (zh) 2018-10-25 2018-10-25 一种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588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44301A (zh) * 2019-11-25 2020-02-28 温州跨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收集油桶内难以取出剩余油液的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44301A (zh) * 2019-11-25 2020-02-28 温州跨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收集油桶内难以取出剩余油液的设备
CN110844301B (zh) * 2019-11-25 2021-04-20 南通天宏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收集油桶内难以取出剩余油液的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58800U (zh) 一种油剂桶残油收集装置
CN208984417U (zh) 气体采集工具
CN203899348U (zh) 一种压缩空气过滤设备
CN108150431A (zh) 一种具有反冲洗功能的管道泵
CN203638368U (zh) 一种封杯乳液泵结构
CN201862345U (zh) 一种自动清理式粉尘过滤器
CN202812613U (zh) 短程吸水连接管
CN201618472U (zh) 一种气井井口气液分离装置
CN203791093U (zh) 一种塑料封杯喷雾泵
CN209668748U (zh) 一种真空抽液装置
CN204386641U (zh) 一种负压抽放气体排水渣装置
CN203755407U (zh) 下水道疏通搋子
CN202612077U (zh) 射流器
CN202761334U (zh)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收集器
CN203548166U (zh) 油气混输泵的集液装置
CN219495809U (zh) 一种污水区不同水层取样装置
CN203635389U (zh) 一种新型封杯喷雾泵装置
CN203459176U (zh) 旋流分离器
CN203061502U (zh) 一种虹吸式吹尘枪
CN111175096A (zh) 一种便携式气体采集装置
CN202041403U (zh) 快速过滤取样器
CN203635386U (zh) 一种新型喷雾泵机构
CN201377302Y (zh) 油井套管气收集装置
CN220513803U (zh) 一种储气罐过滤装置
CN103657922A (zh) 一种带喷管的喷雾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