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58621U - 一种收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收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58621U
CN209258621U CN201822060379.1U CN201822060379U CN209258621U CN 209258621 U CN209258621 U CN 209258621U CN 201822060379 U CN201822060379 U CN 201822060379U CN 209258621 U CN209258621 U CN 2092586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storage device
wall
telescopic body
has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6037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鹏程
温守伟
王晓燕
许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6037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586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586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586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收纳装置,包括:可伸缩主体,所述可伸缩主体包括多个相互连接且相互之间可沿多方向伸缩的伸缩单元;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置于所述可伸缩主体一端;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置于所述可伸缩主体的背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可伸缩主体及第二壳体之间构成收纳物件的容置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收纳装置可自由伸缩,当不需要盛放收纳物时能够收缩至最小状态,不占用空间,当需要盛放收纳物时可伸展至最大状态,同时具有缓冲功能,能够保护收纳物不受外界的机械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收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收纳装置广泛用于电子产品的收纳包装,在现有技术中,收纳装置的容积与产品的占用空间相当,传统收纳装置的腔壁由不可伸缩的材料或结构形成,不能够使收纳装置的容积发生变化,无法自如地伸展与收缩,当产品的形态较大时,收纳装置的体积也大,十分占用空间,不便于收纳装置的存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收纳装置,旨在解决收纳装置因体积过大不便于存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收纳装置,包括:可伸缩主体,所述可伸缩主体包括多个相互连接且相互之间可沿多方向伸缩的伸缩单元;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置于所述可伸缩主体一端;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置于所述可伸缩主体的背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可伸缩主体及第二壳体之间构成收纳物件的容置腔。
优选的,所述伸缩单元至少由三个三角形面连接构成。
优选地,所述可伸缩主体包括内壁及外壁,所述内壁及外壁均具有所述棱锥体结构的伸缩单元,所述内壁与所述外壁间形成气腔。
优选地,所述收纳装置还包括充气件,所述充气件向所述气腔或所述容置腔充气。
优选地,所述充气件为风扇。
优选地,所述收纳装置还包括: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或第二壳体上,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线位于所述内壁与所述外壁形成的气腔内,且所述导线环绕于所述内壁设置。
优选地,所述收纳装置还包括充电线圈,所述充电线圈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充电线圈向容置腔内的物件充电。
优选地,所述收纳装置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至少一端设置有锁止件;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搭扣,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二搭扣,所述提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搭扣及第二搭扣连接,且所述锁止件至少与第一搭扣或第二搭扣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收纳装置还包括承载件,所述承载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用于承载容置腔内的物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并朝向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二缓冲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并朝向所述容置腔。
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感应件,所述感应件感应到物件脱离所述容置腔时,所述感应件控制所述充气件反向抽气,以使所述可伸缩主体收缩。
优选地,所述感应件为重力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可伸缩主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拉链,所述拉链可将所述收纳装置的开口闭合。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利用可伸缩主体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共同构成可收纳物件的容置腔,其中可伸缩主体包括多个相互连接且相互之间可沿多方向伸缩的伸缩单元,可伸缩主体的伸展与收缩使得容置腔的容积发生变化,当收纳装置处于伸展状态时,可收纳物件,当收纳装置处于收缩状态时,体积很小,存放及携带均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收纳装置处于伸展状态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可伸缩主体沿A-A线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纳装置处于伸展状态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收纳装置处于收缩状态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收纳装置处于收缩状态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10 第一壳体 122 风扇
111 太阳能板 123 第二缓冲件
112 第一缓冲件 124 承载件
113 拉链 125 第二搭扣
114 安装槽 126 充电线圈
115 第一搭扣 130 可伸缩主体
120 第二壳体 140 提手
121 蓄电池 141 锁止件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收纳装置,包括:可伸缩主体130,所述可伸缩主体130包括多个相互连接且相互之间可沿多方向伸缩的伸缩单元(图中未标示);第一壳体110,所述第一壳体110设置于所述可伸缩主体130 一端;第二壳体120,所述第二壳体120设置于所述可伸缩主体130的背离所述第一壳体110的一端;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10、可伸缩主体130及第二壳体120 之间构成收纳物件的容置腔。
所述伸缩单元至少由三个三角形面连接构成的可伸缩结构,图1中伸缩单元由四个三角形面构成。可以理解的,伸缩单元也可由三个三角形面连接构成的棱锥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可伸缩主体130为圆筒状,筒壁由伸缩单元相互连接而成,且伸缩单元间可沿多方向伸缩,如,当可伸缩主体130作伸展运动时,相互间连接的棱锥体表面形成的夹角逐渐变大,当可伸缩主体130作收缩运动时,相互间连接的棱锥体表面形成的夹角逐渐变小,从而实现容置腔的容积自由变化,并且可对收纳物起缓冲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容置腔的容积可根据需要放大或缩小,当收纳装置处于伸展状态时,可收纳物件,当收纳装置处于收缩状态时,体积很小,存放及携带均十分方便。
可以理解的,可伸缩主体130的形状可根据收纳物的外形而定。
进一步地,可伸缩主体130包括内壁与外壁(图中未标示),且内壁与外壁均具有棱锥体结构的伸缩单元,内壁与外壁间形成气腔。
所述气腔可以为内壁的伸缩单元与外壁的伸缩单元在进行伸展运动的过程中两两接触形成的闭合空间,在本实施例,内壁与外壁可选择硬度不同的材料,如内壁选择比外壁硬度更高的材料,以起支撑作用,此时,由于内壁与外壁的各个伸缩单元并非完全重叠,更有部分或全部的内壁伸缩单元与外壁伸缩单元形气腔,当可伸缩主体130处于伸展状态时,伸缩主体具备一定的支撑力维持容置腔的容积不发生变化,所述伸缩单元形成的气腔也可起缓冲作用,保护收纳于容置腔内的物件。可以理解的,内壁与外壁也可为相同的材料。
所述气腔也可以由内壁与外壁整体形成,此时内壁与外壁没有相互接触的部分,气腔具有与外界连通的孔(图中未标示),通过往孔内充入气体,可伸缩主体130由收缩状态进入伸展状态,将气体从孔内排出即可从伸展状态进入收缩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可伸缩主体130的伸展与收缩可通过充气装置自动完成,此时,气腔不需与外界连通的孔,气体直接由充气装置充入或排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充气装置为风扇122,风扇122设置于第二壳体120内,向所述气腔内充入空气,风扇122也可反向抽气,将空气从气腔内排出,以使可伸缩主体130实现收缩与伸展功能。
具体地,第一壳体110与可伸缩主体130的连接部位安装有拉链113,且第一壳体110在拉链113的安装位置开设有安装槽114,拉链113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14内,以使拉链113与第一壳体110的连接部位表面平整,拉链113 使得收纳装置的开口可根据需要开启或闭合。由于拉链113能够使容置腔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因此,在另一实施例中,风扇122可直接往容置腔内充气,以使可伸缩主体130变成伸展状态。
如图4-5所示,可选地,所述收纳装置还包括提手140,所述提手140至少一端设置有锁止件141;所述第一壳体110上设置有第一搭扣115,所述第二壳体120上设置有第二搭扣125,所述提手140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搭扣 115及第二搭扣125连接,且所述锁止件141至少与第一搭扣115或第二搭扣 125可拆卸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例,提手140的两端均设置有锁止件141,两端的锁止件 141分别可与第一搭扣115与第二搭扣125可拆卸连接,当收纳装置处于伸展状态时,提手140两端的锁止件141均卡扣于第一搭扣115上,以便于手提;当收纳装置处于收缩状态时,提手140两端的锁止件141分别与第一搭扣115 及第二搭扣125连接,以使收纳装置维持在收缩状态,便于存放。
在另一实施例中,提手140可只有一端设置有锁止件141,未设置锁止件 141的一端与第一搭扣115固定连接,设置有锁止件141的一端与第二搭扣 125可拆卸连接。当收纳装置处于伸展状态时,锁止件141卡扣于第一搭扣 115上,便于手提,当收纳装置处于收缩状态时,锁止件141卡扣于第二搭扣 125上,以便于存放。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锁止件141与所述第一搭扣115和第二搭扣125可以通过卡扣方式连接,也可以通过磁性连接,相互吸附,或者为具有磁性的卡扣件,以防锁止件141从第一搭扣115或第二搭扣125上脱落,对收纳于容置腔内的收纳物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本实施例所述锁止件141与所述第一搭扣115和第二搭扣125卡扣连接,所述第一搭扣115与第二搭扣125上开有卡槽(图中未标示),锁止件141上具有开口,可从外推进卡槽。
在本实施例中,风扇122的开关设置于第二搭扣125上,当锁止件141 从第二搭扣125上脱离时,风扇122即进入开启状态,向气腔内充入空气并维持一定的时间,所述时间可预先设置,使第一壳体110上升,容置腔膨胀到最大状态,用户可将收纳物放置于容置腔内。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收纳装置还包括:太阳能板111,所述太阳能板111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0上;蓄电池121;所述蓄电池121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0上或第二壳体120上,所述太阳能板111与所述蓄电池121 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收纳装置还包括充电线圈(图中未标示),所述充电线圈与所述蓄电池121电连接,所述充电线圈向容置腔内的物件充电。
在较佳实施例中,太阳能板111设置于第一壳体110的中央位置,蓄电池 121设置于第二壳体120内,连接太阳能板111与蓄电池121的导线位于内壁与外壁形成的气腔内,且环绕于内壁的表面,以防导线对可伸缩主体130的伸展与收缩运动造成阻碍。太阳能板111能够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于蓄电池121内,蓄电池121同时为风扇122与充电线圈供电,当收纳物件需要充电时,可直接开启蓄电池121为收纳物充电,充电的方式可以为无线充电方式,也可在充电线圈上安装充电触头,当收纳物的充电孔与充电触头接触后即连通蓄电池121为收纳物充电。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线也可设置在外壁,太阳能板111与蓄电池121 也可同时设置于第一壳体110上。
充电线圈可设置在第二壳体120内的承载件124上,承载件124用于承载置于容置腔内的收纳物,所述承载件124可为托盘,也可为凸台,具体根据收纳物的形状设置。
为了充分保护收纳于容置腔内的收纳物,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110设置有第一缓冲件112,所述第二壳体120设置有第二缓冲件123,所述第一缓冲件112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0的内侧并朝向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二缓冲件123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120的内侧并朝向所述容置腔。
当收纳物收纳于容置腔内时,第一缓冲件112与收纳物抵接,第二缓冲件123与承载件124抵接或直接与收纳物抵接,以防止外界的碰撞损伤收纳物。所述第一缓冲件112与所述第二缓冲件123为弹性材料,如橡胶圈、海绵垫等。
所述第二壳体120内设置有感应件(图中未标示),所述感应件感应到物件脱离所述容置腔时,所述感应件控制所述充气件反向抽气,以使所述可伸缩主体130自动收缩。
所述感应件可以为重力传感器或感应弹片。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收纳装置可自由伸缩,当不需要盛放收纳物时能够收缩至最小状态,不占用空间,当需要盛放收纳物时可伸展至最大状态,同时具有缓冲功能,能够保护收纳物不受外界的机械损伤,并可自动进行收缩、将光能转换成电能,不需要随身携带电源,在没有电的野外也能正常使用,极为便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装置包括:
可伸缩主体,所述可伸缩主体包括多个相互连接且相互之间可沿多方向伸缩的伸缩单元;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置于所述可伸缩主体一端;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置于所述可伸缩主体的背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可伸缩主体及第二壳体之间构成收纳物件的容置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单元至少由三个三角形面连接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主体包括内壁及外壁,所述内壁及外壁均具有棱锥体结构的伸缩单元,所述内壁与所述外壁间形成气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装置还包括充气件,所述充气件向所述气腔或所述容置腔充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件为风扇。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装置还包括:
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上;
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或第二壳体上,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位于所述内壁与所述外壁形成的气腔内,且所述导线环绕于所述内壁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装置还包括充电线圈,所述充电线圈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充电线圈向容置腔内的物件充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装置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至少一端设置有锁止件;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搭扣,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二搭扣,所述提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搭扣及第二搭扣连接,且所述锁止件至少与第一搭扣或第二搭扣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装置还包括承载件,所述承载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用于承载容置腔内的物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并朝向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二缓冲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并朝向所述容置腔。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感应件,所述感应件感应到物件脱离所述容置腔时,所述感应件控制所述充气件反向抽气,以使所述可伸缩主体收缩。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件为重力传感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主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拉链,所述拉链可将所述收纳装置的开口闭合。
CN201822060379.1U 2018-12-07 2018-12-07 一种收纳装置 Active CN2092586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60379.1U CN209258621U (zh) 2018-12-07 2018-12-07 一种收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60379.1U CN209258621U (zh) 2018-12-07 2018-12-07 一种收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58621U true CN209258621U (zh) 2019-08-16

Family

ID=67562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60379.1U Active CN209258621U (zh) 2018-12-07 2018-12-07 一种收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586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18180U (ja) 外部小物入れ部を備えたキャリーバッグ
US9007018B2 (en) Portable device charger
CN204361761U (zh) 便携式多功能充电盒
CN209258621U (zh) 一种收纳装置
CN206542229U (zh) 一种无线耳机收纳应急充电盒
CN206743304U (zh) 一种带充电宝功能的手机
KR20170075201A (ko) 휴대용 충전팩
CN208336702U (zh) 一种便捷式插线板
CN205144048U (zh) 一种公共休闲椅
CN209017279U (zh) 一种音箱
CN204292462U (zh) 太阳能发电背包
CN212811334U (zh) 一种户外用多功能移动电源
US11313392B2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sitioning and powering devices
CN208257473U (zh) 一种不倒翁耳机充电盒
CN206992736U (zh) 一种带有小风扇的移动电源
CN207652634U (zh) Tws耳机的胶囊式充电贮存盒
CN206217766U (zh) 用于车辆的储物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6827815U (zh) 一种便捷式线缆收纳件
CN208401578U (zh) 电动玩具充电收纳盒
CN210724625U (zh) 一种太阳能充电多功能旅行箱
CN204949817U (zh) 带风扇的伞
CN208510226U (zh) 一种太阳能充电包
CN103334961B (zh) 一种微型风扇
CN206949763U (zh) 一种手机保护套
US20220368275A1 (en) Multifunctional base, and ba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