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49769U - 一种智能插排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插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49769U
CN209249769U CN201822073414.3U CN201822073414U CN209249769U CN 209249769 U CN209249769 U CN 209249769U CN 201822073414 U CN201822073414 U CN 201822073414U CN 209249769 U CN209249769 U CN 2092497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interleaving
power supply
module
insert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7341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凤洋
李召亮
郑然�
徐沛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Meil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Meil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Meil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Meil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7341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497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497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497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Tempera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插排。包括插排本体和电源主控板,所述插排本体的截面设置为倾斜的座椅状结构,包括第一插排板、第二插排板、开关板、背板、侧板和底板,所述第一插排板垂直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第二插排板倾斜固定在第一插排板的上端,所述开关板固定于第二插排板的上端,所述背板倾斜固定于底板上;所述开关板上设置有电源开关和LED灯条;所述背板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电源主控板连接,所述电源主控板上设置有时间模块、时钟模块和温湿度模块。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插排结构设计新颖,并且集插排、照明、时间显示、温度显示于一体,方便了人们的生活,适宜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插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插排。
背景技术
随着电器设备的普及以及家用电器的增加,插排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现有的插排结构设计比较单一,常用的都是一些矩形结构的设计,并且,仅仅只有与电源连接给电器充电的作用,功能比较单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环保、舒适的生活理念已深入人心,对于智能型、人性化的智能产品,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现在电子产品种类繁多,而人们更追求简洁化。插排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如何打破插排的传统设计,设计一款既能满足用户给电器充电的需求,又能够满足用户其它多元化需求且结构简洁的插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节约空间又能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的智能插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插排,包括插排本体和设置于插排本体内的电源主控板,所述插排本体的截面设置为倾斜的座椅状结构,包括第一插排板、第二插排板、开关板、背板、侧板和底板,所述第一插排板垂直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第二插排板倾斜固定在第一插排板的上端,所述开关板固定于第二插排板的上端,所述背板倾斜固定于底板上,所述侧板固定于第一插排板、第二插排板和开关板的两侧且与背板和底板连接;所述第一插排板上设置有2孔插孔和电源线孔,所述第二插排上设置有5孔插孔和USB插孔,所述开关板上设置有与电源主控板连接的电源开关和LED灯条;所述背板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电源主控板连接,所述电源主控板上设置有时间模块、时钟模块和温湿度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屏设置为LED显示屏。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主控板上设置有微处理芯片,所述时间模块、时钟模块和温湿度模块与微处理芯片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微处理芯片设置为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STM32单片机。
进一步的,所述时间模块设置为时间芯片NE555SOP-8,所述时钟模块设置为时钟芯片DS1302,所述温湿度模块设置为温湿度传感器DHT11。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增大摩擦的防滑垫。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插排中的插排本体的截面设置为倾斜的座椅状结构,结构简洁,设计合理。在插排本体上设置有LED灯并且在背板上设置有显示屏,通过设置有与显示屏连接的时间模块、时钟模块和温湿度模块,在利用插排给电器充电的基础上还能实现照明、显示日期、闹钟以及温湿度实现的功能,大大增加了插排的功能,并且结构设计简约化,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显示屏以及电源主控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开关板;11、LED灯条;12、电源开关;2、第二插排板;21、5孔插孔;22、USB插孔;3、第一插排板;31、2孔插孔;32、电源线孔;4、侧板;5、显示屏;6、电源主控板;61、时间模块;62、微处理芯片;63、时钟模块;64、温湿度模块;7、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智能插排,包括插排本体和设置于插排本体内的电源主控板6,通过电源主控板6可以控制插排本体整体的开关。所述插排本体的截面设置为倾斜的座椅状结构,具体的,包括第一插排板3、第二插排板2、开关板1、背板、侧板和底板。
所述第一插排板3垂直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第一插排板3上设置有电源线孔32和若干个2孔插孔31。所述第二插排板2倾斜固定在第一插排板3的上端,所述第二插排板2上设置有5孔插孔21和USB插孔22。所述开关板1固定于第二插排板2的上端,所述开关板1上设置有与电源主控板连接6的电源开关12和LED灯条11。所述背板倾斜固定于底板上,所述背板上设置有显示屏5,所述显示屏5与电源主控板6连接,所述显示屏5设置为LED显示屏。所述电源主控板6上设置有时间模块61、时钟模块63和温湿度模块64。
具体的,所述电源主板6上设置有微处理芯片62,所述时间模块61、时钟模块63和温湿度模块64与微处理芯片62连接。所述微处理芯片62设置为STM32单片机。所述时间模块61设置为时间芯片NE555SOP-8,所述时钟模块63设置为时钟芯片DS1302,所述温湿度模块64设置为温湿度传感器DHT11。所述侧板4固定于第一插排板3、第二插排板2和开关板1的两侧且与背板和底板连接。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增大摩擦的防滑垫7。
上述插排本体在使用的过程中,既具有传统插排的将电器与电源连接的作用,又能够实现照明、时间显示、闹钟和温湿度显示的功能,结构设计简约合理,满足了人们对插排多元化的需求。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智能插排,包括插排本体和设置于插排本体内的电源主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排本体的截面设置为倾斜的座椅状结构,包括第一插排板、第二插排板、开关板、背板、侧板和底板,所述第一插排板垂直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第二插排板倾斜固定在第一插排板的上端,所述开关板固定于第二插排板的上端,所述背板倾斜固定于底板上,所述侧板固定于第一插排板、第二插排板和开关板的两侧且与背板和底板连接;所述第一插排板上设置有2孔插孔和电源线孔,所述第二插排上设置有5孔插孔和USB插孔,所述开关板上设置有与电源主控板连接的电源开关和LED灯条;所述背板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电源主控板连接,所述电源主控板上设置有时间模块、时钟模块和温湿度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插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设置为LED显示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插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主控板上设置有微处理芯片,所述时间模块、时钟模块和温湿度模块与微处理芯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插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芯片设置为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STM32单片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智能插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模块设置为时间芯片NE555SOP-8,所述时钟模块设置为时钟芯片DS1302,所述温湿度模块设置为温湿度传感器DHT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插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增大摩擦的防滑垫。
CN201822073414.3U 2018-12-11 2018-12-11 一种智能插排 Active CN2092497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73414.3U CN209249769U (zh) 2018-12-11 2018-12-11 一种智能插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73414.3U CN209249769U (zh) 2018-12-11 2018-12-11 一种智能插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49769U true CN209249769U (zh) 2019-08-13

Family

ID=67532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73414.3U Active CN209249769U (zh) 2018-12-11 2018-12-11 一种智能插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497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53324U (zh) 一种智能照明多功能床头柜
CN209249769U (zh) 一种智能插排
CN210052047U (zh) 一种新型家用电器能耗监测装置
CN206001386U (zh) 一种多功能台灯
CN213344888U (zh) 一种家用智能床头柜
CN207518316U (zh) 无线充电底座
CN202712552U (zh) 设置于办公桌面的升降式插座结构
CN201139428Y (zh) 蓄电池便捷火锅
CN201377830Y (zh) 多士炉lcd显示控制装置
CN201498158U (zh) 带感应按键的显示模块
CN206611601U (zh) 一种usb输出暖手桌垫台灯
CN205316774U (zh) 一种带通用插座的冰箱
CN206545800U (zh) 一种多用途便携式usb充电床头灯
CN205541948U (zh) 一种结构改进的移动硬盘盒
CN201203844Y (zh) Usb-hub键盘
CN202858369U (zh) 带有电源插座及usb接口的办公桌
CN215897615U (zh) 一种压电型简易发电桌椅
CN219243457U (zh) 一种可拆卸的壁灯
CN217447179U (zh) 一种带有插板的沙发
CN202483927U (zh) 电风扇插头搁放装置
CN201866604U (zh) 多功能台灯
CN203074602U (zh) 一种多功能拖把
CN103355984A (zh) 一种具有叫醒功能的床头
CN202066904U (zh)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数显电压表
CN202758286U (zh) 一种多功能电脑显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