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43683U - 一种新型拦河建筑物消能设施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拦河建筑物消能设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43683U
CN209243683U CN201821796823.XU CN201821796823U CN209243683U CN 209243683 U CN209243683 U CN 209243683U CN 201821796823 U CN201821796823 U CN 201821796823U CN 209243683 U CN209243683 U CN 2092436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dissipation tank
dissipating
energy dissipation
no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9682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查斌
霍香丽
张彤
丁金坡
杨帆
海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WATER CONSERVANCY EXPLORATION &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WATER CONSERVANCY EXPLORATION &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WATER CONSERVANCY EXPLORATION &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YANG WATER CONSERVANCY EXPLORATION &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9682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436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436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436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拦河建筑物消能设施,包括消能池池体,所述消能池池体上依次设有泄流段、第一消能池、第二消能池、消能坎以及拦河建筑墩体,所述第一消能池处于泄流段的下方,所述第一消能池的底部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列的第一消能突起,所述第二消能池的底部设有第二消能突起,所述第二消能池的底部设有排水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第一消能池、多个第一消能突起、第二消能池、多个第二消能突起以及消能坎的相互配合,极大地减缓了水流的冲击力,同时设立排水机构,让第二消能池底部的排水管道可以顺利迅速的排水,避免影响第二消能池的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拦河建筑物消能设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拦河建筑物消能设施。
背景技术
在泄水建筑物和落差建筑物中,防止或减轻水流对水工建筑物及其下游河渠等的冲刷破坏而修建的工程设施,其目的是为了消耗、分散水流的能量,消能工作性能的类型主要有底流、面流、挑流、收缩流,包括窄缝挑流和宽尾墩消能等形式,此外还有沿程消能、自由跌落式消能、压力消能、孔板消能等,在工程实践中,有时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消能工组合起来运用,最常用的一般有消力坎、消力池等。
现有的技术当中,在运用消能池的时候,由于消能池长时间使用,其本身直接面对激流,导致内部结构过多的磨损,影响其使用寿命,而且消能池在使用的时候,其底部的排水孔,如果排水不迅速,当消能池内的水流开始紊乱的时候,排水孔内的水甚至可能会被吸上来,不利于消能池的稳定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拦河建筑物消能设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拦河建筑物消能设施,包括消能池池体,所述消能池池体上依次设有泄流段、第一消能池、第二消能池、消能坎以及拦河建筑墩体,所述第一消能池处于泄流段的下方,所述第一消能池的底部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列的第一消能突起,所述第二消能池的底部设有第二消能突起,所述第二消能池的底部设有排水机构。
优选地,所述泄流段坡度开始较陡,接近第一消能池时逐渐变缓。
优选地,所述第一消能突起和第二消能突起上均设有弧形面,两个所述弧形面均朝向水流来向,所述第一消能突起和第二消能突起分别设置在第一消能池、第二消能池的中段。
优选地,所述消能坎的上端设为圆弧形,所述消能坎的高度与泄流段的最低高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拦河建筑墩体距离消能坎至少有20m。
优选地,所述排水机构包括设在第二消能池底部的多个排水管道,多个所述排水管道依次错落在第二消能池的底部,多个所述排水管道的正下方设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的两端均设有两个输水管道。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第一消能池、多个第一消能突起、第二消能池、多个第二消能突起和消能坎相互配合,水流经过泄流段,来到第一消能池,经过多个第一消能突起,减缓水流的冲击力,再进入第二消能池,经由多个第二消能突起,再一次减缓水流冲击力,最后来到消能坎,让水越过消能坎,减少水流冲击力,此时水流来到20m开外的拦河建筑墩体的时候,已经没有太大的动能了,有效的保护了拦河建筑墩体;
2、通过设置排水机构,第二消能池底部的多个排水管道可以将冲击而来的水流排入到地下,防止过度紊乱的水流破坏第二消能池,排水管道排出水到碎石层后,碎石层通过四个输水管道快速的将排出水排到地下,避免出现反吸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拦河建筑物消能设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拦河建筑物消能设施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拦河建筑物消能设施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泄流段、2第一消能突起、3第一消能池、4第二消能突起、5第二消能池、6消能坎、7排水管道、8拦河建筑墩体、9消能池池体、10碎石层、11输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3,一种新型拦河建筑物消能设施,包括消能池池体9,消能池池体9上依次设有泄流段1、第一消能池3、第二消能池5、消能坎6以及拦河建筑墩体8,泄流段1坡度开始较陡,接近第一消能池3时逐渐变缓,通过泄流段1的缓坡地形初步减少水流的巨大冲击力,为之后的消能操作做铺垫,第一消能池3处于泄流段1的下方,第一消能池3的底部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列的第一消能突起2,第二消能池5的底部设有第二消能突起4,第一消能突起2和第二消能突起4上均设有弧形面,两个弧形面均朝向水流来向,第一消能突起2和第二消能突起4分别设置在第一消能池3、第二消能池5的中段,设置成一排的第一消能突起2,其弧形面迎接水流的正面冲击,通过弧形面将水流冲击力减缓,同时让水流初步形成絮流,然后水流来到第二消能池5,撞击第二消能池5中段的一排第二消能突起4,水流在第二消能池5内经由第一消能池3、多个第一消能突起2和多个第二消能突起4相互配合形成絮流,极大的减少了水流的冲击力。
其中,消能坎6的上端设为圆弧形,消能坎6的高度与泄流段1的最低高度相同,消能坎6的上端设为圆弧形,让水流流的更舒缓,同时也避免了水流直接冲击消能坎6的侧壁导致破裂的情况发生,拦河建筑墩体8距离消能坎6至少有20m,水流经过消能坎6后已经减缓了冲击力,但是为了拦河建筑墩体8的寿命更长久,需要远离消能坎6大概20m左右,让水流有一个平缓流动的过程。
其中,第二消能池5的底部设有排水机构,排水机构包括设在第二消能池5底部的多个排水管道7,多个排水管道7依次错落在第二消能池5的底部,多个排水管道7的正下方设有碎石层10,碎石层10的两端均设有两个输水管道11,多个排水管道7相互配合,将第二消能池5底部的水排出,然后将排出的水通过碎石层10快速排到地下,防止影响第二消能池5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中,水流经由泄流段1,泄流段1前期坡度较大,接近第一消能池3时,坡度变缓,水流流入到第一消能池3,经过多个第一消能突起2的缓冲作用初步减缓了水流的冲击力,水流来到第二消能池5,经由第二消能突起4的缓冲作用进一步减缓水流的冲击力,水流在此处形成絮流,水流的冲击力已经被大大减弱了,然后水流越过消能坎6,经过一段时间的缓速流动来到拦河建筑墩体8下方,保证了拦河建筑墩体8的建筑寿命,第二消能池5下端的多个排水管道7快速的将水排出到碎石层10中,碎石层10通过四个输水管道11将水快速送入到地下,防止水流反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新型拦河建筑物消能设施,包括消能池池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池池体(9)上依次设有泄流段(1)、第一消能池(3)、第二消能池(5)、消能坎(6)以及拦河建筑墩体(8),所述第一消能池(3)处于泄流段(1)的下方,所述第一消能池(3)的底部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列的第一消能突起(2),所述第二消能池(5)的底部设有第二消能突起(4),所述第二消能池(5)的底部设有排水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拦河建筑物消能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流段(1)坡度开始较陡,接近第一消能池(3)时逐渐变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拦河建筑物消能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能突起(2)和第二消能突起(4)上均设有弧形面,两个所述弧形面均朝向水流来向,所述第一消能突起(2)和第二消能突起(4)分别设置在第一消能池(3)、第二消能池(5)的中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拦河建筑物消能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坎(6)的上端设为圆弧形,所述消能坎(6)的高度与泄流段(1)的最低高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拦河建筑物消能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河建筑墩体(8)距离消能坎(6)至少有20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拦河建筑物消能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机构包括设在第二消能池(5)底部的多个排水管道(7),多个所述排水管道(7)依次错落在第二消能池(5)的底部,多个所述排水管道(7)的正下方设有碎石层(10),所述碎石层(10)的两端均设有两个输水管道(11)。
CN201821796823.XU 2018-11-01 2018-11-01 一种新型拦河建筑物消能设施 Active CN2092436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96823.XU CN209243683U (zh) 2018-11-01 2018-11-01 一种新型拦河建筑物消能设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96823.XU CN209243683U (zh) 2018-11-01 2018-11-01 一种新型拦河建筑物消能设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43683U true CN209243683U (zh) 2019-08-13

Family

ID=67526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96823.XU Active CN209243683U (zh) 2018-11-01 2018-11-01 一种新型拦河建筑物消能设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436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2600A (zh) * 2021-11-29 2022-03-15 青海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环保的路面快速排水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2600A (zh) * 2021-11-29 2022-03-15 青海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环保的路面快速排水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20497U (zh) 一种电站的尾水检修闸门
CN209243683U (zh) 一种新型拦河建筑物消能设施
CN109098152A (zh) 一种阶梯溢流坝的防空化设施
CN106759168A (zh) 一种兼顾环保及排沙需求的发电引水建筑物布置结构
CN201933472U (zh) 一种利用宽尾墩与坝面小挑坎联合泄洪消能的水坝结构
CN113202065A (zh) 用于多泥沙河道的取水结构
CN111455944A (zh) 一种对冲式泄洪消能结构及方法
CN101851910B (zh) 设置在有压泄水道出口的导水板
CN104099909B (zh) 基于泄洪隧洞的泄洪发电同步组合消能工
CN109577290A (zh) 一种适用于高坝水库的放空系统
CN214738637U (zh) 一种发电厂排水口结构
CN212129072U (zh) 用于水利系统末端的淹没式消能池
CN207862874U (zh) 一种滚水坝前水力自动减淤系统
CN204163061U (zh) 水电泄水沟消能结构
CN206971181U (zh) 一种可分散消能的多通道坎消力池
CN204000796U (zh) 河床式水电站结构
CN108316257B (zh) 一种兼具大小泄量的泄槽结构
CN109083107B (zh) 一种利用水流向心力惯性挑流形成掺气空腔的掺气设施
CN221030007U (zh) 一种泄洪洞出水口的消能结构
CN204589952U (zh) 一种组合式泄洪取水结构
CN209429079U (zh) 一种水电站厂房尾水渠结构
CN219547717U (zh) 两室消能井
CN205171449U (zh) 一种新型直跌式跌水消能结构
CN211315322U (zh) 一种消能泄放阀安装基座
CN114182699B (zh) 一种泄放生态流量与闸门充水平压的消能控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