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41704U - 一种防回流瓶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回流瓶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41704U
CN209241704U CN201822205433.7U CN201822205433U CN209241704U CN 209241704 U CN209241704 U CN 209241704U CN 201822205433 U CN201822205433 U CN 201822205433U CN 209241704 U CN209241704 U CN 2092417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rical body
upper cover
wall
lower cover
bottle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0543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Yaoshicongyuan Health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BASICHEALTH NUTRI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BASICHEALTH NUTRI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BASICHEALTH NUTRI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0543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417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417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417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回流瓶盖装置,涉及瓶盖领域,包括下盖以及上盖,下盖内壁设有内螺纹与瓶颈相配合,上盖通过加强部与下盖相连接,下盖包括第一圆柱体、位于第一圆柱体中部的第二圆柱体、位于第二圆柱体中部的第三圆柱体以及薄膜,第一圆柱体、第二圆柱体以及第三圆柱体中部贯通并且直径依次减小,第三圆柱体中部开设有通孔,薄膜圆周与通孔内壁相连接,薄膜开设有十字型切口,上盖的内壁与下盖外壁相贴合,从而实现了根据吸力调节液体的流出量并且由于薄膜的存在能够防止液体回流。

Description

一种防回流瓶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瓶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回流瓶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瓶盖主要用于对瓶体进行密封,例如常见的饮料瓶盖,当人们饮用饮料瓶内的液体时,但是由于瓶体的瓶口较大,所以人们在饮用时通过手扶瓶体来决定饮用的液体量,同时可能会造成口腔内部分液体回流,造成瓶体内的液体污染;另外对于小孩或者老人,当食用常规饮料时,可能造成液体外流,使得液体沾染到衣服上,因此如何能够调节瓶体内液体的流出并且防止液体回流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防回流瓶盖装置,该瓶盖装置能够根据吸力调节液体的流出量并且由于薄膜的存在能够防止液体回流。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回流瓶盖装置,包括下盖以及上盖,下盖内壁设有内螺纹与瓶颈相配合,上盖通过加强部与下盖相连接,下盖包括第一圆柱体、位于第一圆柱体中部的第二圆柱体、位于第二圆柱体中部的第三圆柱体以及薄膜,第一圆柱体、第二圆柱体以及第三圆柱体中部贯通并且直径依次减小,第一圆柱体、第二圆柱体以及第三圆柱体一体成型,第一圆柱体内壁与瓶颈相配合,第三圆柱体中部开设有通孔,薄膜的边缘与通孔内壁相连接,薄膜开设有十字型切口,上盖的内壁与下盖外壁相贴合。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上盖中部设有突出部,突出部的直径与第三圆柱体中部的通孔直径相同。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上盖内壁设有多个圆弧形立板,圆弧形立板的延长线与上盖的中心点交叉。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上盖远离加强部处设有推板,推板上端与上盖固定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推板设有防滑纹。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第一圆柱体外壁设有防滑纹。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第一圆柱体贴近推板处为光滑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饮用者饮用瓶内液体时,打开上盖,然后嘴唇与下盖的第三圆柱体上部贴合,由于第三圆柱体中部设有薄膜,并且薄膜中部开设有十字型切口,所以液体在吸力的作用下,瓶内液体推动薄膜,十字型切口张开,液体顺利进入口腔,从而实现了根据吸力调节液体的流出量并且由于薄膜的存在能够防止液体回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打开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关闭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关闭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盖,2.上盖,3.加强部,4.第一圆柱体,5.第二圆形圆柱体,6.第三圆柱体,7.薄膜,8.通孔,9.突出部,10.圆弧形立板,11.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回流瓶盖装置,包括下盖1以及上盖2,下盖1内壁设有内螺纹与瓶颈相配合,上盖2通过加强部3与下盖1相连接,下盖1包括第一圆柱体4、位于第一圆柱体4中部的第二圆柱体5、位于第二圆柱体5中部的第三圆柱体6以及薄膜7,第一圆柱体4、第二圆柱体5以及第三圆柱体6中部贯通并且直径依次减小,第一圆柱体4、第二圆柱体5以及第三圆柱体6一体成型,第一圆柱体4内壁与瓶颈相配合,第三圆柱体6中部开设有通孔8,薄膜7的边缘与通孔8内壁相连接,薄膜7开设有十字型切口,上盖2的内壁与下盖1外壁相贴合,当饮用者饮用瓶内液体时,打开上盖2,然后嘴唇与下盖1的第三圆柱体6外壁贴合,由于第三圆柱体6中部设有薄膜7,并且薄膜7中部开设有十字型切口,所以液体在嘴唇吸力的作用下,液体推动薄膜7,十字型切口张开,液体顺利进入口腔,从而实现了根据吸力调节液体的流出量并且由于薄膜7的存在能够防止液体回流。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上盖1中部设有突出部9,突出部9的直径与第三圆柱体6中部的通孔8直径相同,便于将下盖1的通孔8封死,防止液体流出。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上盖1内壁设有多个圆弧形立板10,圆弧形立板10的延长线与上盖1的中心点交叉,圆弧形立板10能够增大上盖2的抗扭性,防止上盖2变形。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上盖2远离加强部3处设有推板11,推板11上端与上盖2固定连接,便于饮用者打开上盖2。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推板11设有防滑纹,能够增大手指与推板11的摩擦力,便于饮用者打开上盖2。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第一圆柱体4外壁设有防滑纹,便于打开瓶盖。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第一圆柱体4贴近推板11处为光滑表面,能够降低推板11与下盖1的摩擦力,便于饮用者推动推板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饮用者饮用瓶内液体时,打开上盖,然后嘴唇与下盖的第三圆柱体上部贴合,由于第三圆柱体中部设有薄膜,并且薄膜中部开设有十字型切口,所以液体在吸力的作用下,瓶内液体推动薄膜,十字型切口张开,液体顺利进入口腔,从而实现了根据吸力调节液体的流出量并且由于薄膜的存在能够防止液体回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防回流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盖以及上盖,所述下盖内壁设有内螺纹与瓶颈相配合,所述上盖通过加强部与所述下盖相连接,所述下盖包括第一圆柱体、位于第一圆柱体中部的第二圆柱体、位于第二圆柱体中部的第三圆柱体以及薄膜,所述第一圆柱体、第二圆柱体以及第三圆柱体中部贯通并且直径依次减小,所述第一圆柱体、第二圆柱体以及第三圆柱体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圆柱体内壁与瓶颈相配合,所述第三圆柱体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薄膜的边缘与通孔内壁相连接,所述薄膜开设有十字型切口,所述上盖的内壁与下盖外壁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回流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中部设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直径与第三圆柱体中部的通孔直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回流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内壁设有多个圆弧形立板,所述圆弧形立板的延长线与上盖的中心点交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回流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远离加强部处设有推板,所述推板上端与上盖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回流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设有防滑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回流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柱体外壁设有防滑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回流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柱体贴近推板处为光滑表面。
CN201822205433.7U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防回流瓶盖装置 Active CN2092417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05433.7U CN209241704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防回流瓶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05433.7U CN209241704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防回流瓶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41704U true CN209241704U (zh) 2019-08-13

Family

ID=67534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05433.7U Active CN209241704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防回流瓶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417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9299502B2 (en) Container cap with inner and outer part
US20080230573A1 (en) Vessel
US6065635A (en) Filter straw with cap
CN209241704U (zh) 一种防回流瓶盖装置
CN202704154U (zh) 一种具有自动开闭功能的饮料瓶
CN212048619U (zh) 一种新型自动开关盖及包括该开关盖的瓶、壶
CN209814518U (zh) 具有一体出水吸管道结构的纸杯体
CN205872806U (zh) 一种密封盖总成及其盒装容器
CN2261247Y (zh) 滴剂瓶
JPS6016522Y2 (ja) キャップ付定量栓
US2650734A (en) Combination bottle cap and pourer
CN208278649U (zh) 一种易拉罐旋转式吸管装置
CN203512396U (zh) 一种饮料瓶
CN205633319U (zh) 一种方便卫生的饮水瓶
CN202704164U (zh) 一种瓶盖
CN219524831U (zh) 药用溶液易刺防漏便于口服瓶盖
CN214085695U (zh) 储液瓶密封瓶盖
CN215754087U (zh) 可设置于瓶口的自动盖
JPS6219559Y2 (zh)
CN220772284U (zh) 一种可外出携带的口服液量杯
JP3102231U (ja) ペットボトルのキャップ型注出装置
CN201186043Y (zh) 一种不用旋下瓶盖就能倒出药品并控制倒出数量的瓶盖
CN202295595U (zh) 一种新型药液瓶
CN209617911U (zh) 一种没有脱落物的即配式饮料瓶盖
CN209567282U (zh) 一种分装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00000 Room 102, building 8, TEDA SME Park, 276 Huanghai Road, Tianji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Patentee after: Tianjin yaoshicongyuan Health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000 Room 102, building 8, TEDA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park, 276 Huanghai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UBASICHEALTH NUTRI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