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37169U - 一种具有液冷方式的刺激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液冷方式的刺激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37169U
CN209237169U CN201821403165.3U CN201821403165U CN209237169U CN 209237169 U CN209237169 U CN 209237169U CN 201821403165 U CN201821403165 U CN 201821403165U CN 209237169 U CN209237169 U CN 2092371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liquid
stimulus generator
connector
stim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0316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关灯景
叶敏
唐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Jun Jian Wan Feng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Jun Jian Wan Feng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Jun Jian Wan Feng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Jun Jian Wan Feng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0316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371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371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371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液冷方式的刺激发生器,包括刺激发生器本体,所述刺激发生器包括刺激线圈、连接管和外接件,刺激线圈包括线圈上壳、线圈下壳和线圈,外接件包括出液接头、进液接头、感应接头插头,连接管内部还设置有液管,液管包括进液管与出液管,进液管连接进液接头,出液管连接出液接头。冷媒从进液接头进入刺激发生器后先从线圈下表面即接触人体的一侧进行回流,再溢出至线圈上表面,最后从出液接头流出以完成对整个线圈的冷却循环。线圈经过冷却后能够降低刺激发生器在使用时使用者接触到的温度及减轻受用者的不适;刺激线圈的体积小,液路简单,冷媒流经整个线圈使线圈浸泡其中,保证了线圈的散热稳定,减小冷却过程中的噪音。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液冷方式的刺激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液冷方式的刺激发生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精神问题已经成为大众不可忽视的问题。各种精神类治疗方法层出不穷,药物、心理干预、电场磁刺激等。其中电场磁刺激为大众普遍能接受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
一般使用经颅磁刺激发生器作为电场磁刺激的辅助仪器,经颅磁刺激发生器在使用时需要冷却。通常的经颅磁刺激发生器冷却系统有自然冷却,风扇冷却,液路冷却。但自然冷却其时间过长,容易过热,使用时等待时间太长;而风扇散热的噪音大,仪器体积大,散热效率不高,容易导致受用者不适应,不能长时间使用。为了减轻患者的不适应症,增强散热效果,降低噪音,市面上逐渐出现了一些液冷方式散热结构。其中以MagVenture最具代表性。MagVenture 液冷刺激线圈结构体积比较大,刺激线圈内部液路由PVC管搭建,工艺简单,成本低。线圈外部有两条管路,线圈电缆与液管分开走,但是刺激线圈比较厚重,手持操作极不方便。
市面上多数刺激线圈采用紫铜管作为铜线圈材料,铜管内部或外部走液体的方式冷却,线圈的发热量很容易就可以带走,刺激过程中线圈发热并不严重。但是紫铜管电阻大、发热量大、能耗高、制作成本高,并不适应当下节能减排的社会大环境。市面上刺激线圈有的导热介质为蒸馏水,比热大,传热效率高,但蒸馏水长时间和紫铜管接触,会产生白色的水垢,水垢越来越厚,传热性能慢慢降低。蒸馏水本身不导电,在与铜管接触,通电之后,铜电离产生铜离子释放到水中,蒸馏水最终变得不纯净,会导电。如果整个管路有任何破损漏液,在高压情况下将会非常危险,使用者和病人都会有性命之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一种具有液冷方式的刺激发生器解决以下问题:
1、现有刺激发生器散热效率不高,噪音大;
2、铜线圈发热量大,能耗高;
3、刺激发生器过于厚重不好操作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液冷方式的刺激发生器,包括刺激发生器本体,所述刺激发生器包括刺激线圈、连接管和外接件,所述刺激线圈与外接件通过连接管连接为一体,刺激线圈包括线圈上壳、线圈下壳和线圈,所述线圈位于线圈上壳与线圈下壳之间组成的容纳腔内,所述外接件包括出液出液接头、进液接头、感应接头和插头,所述出液接头为出液口,进液接头为进液口,所述连接管内部还设置有液管,液管包括进液管与出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连接进液接头,出液管的一端连接出液接头,所述进液管包括分液口和分管,进液管位于刺激线圈内的部分一分为三,分别为分管A、分管B和分管C,所述分管之间连接的部分为分液口,进液管从线圈上表面中间经过,其中分管A和分管B紧贴线圈的上表面分别向线圈两侧左右延伸。刺激线圈内还设有若干液槽,液槽紧靠线圈的外侧而设,所述进液管各分管的管口分别与液槽连接,所述液槽上还设有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刺激发生器还设有手持部,包括手柄壳-A、手柄壳-B和手柄胶套,所述手持部位于连接管靠近刺激线圈的一端,所述手柄壳-A和手柄壳-B闭合套接在连接管上,所述手柄胶套套接在手柄壳上。
进一步地,所述线圈为8字型线圈,线圈的两个圆面中心处与线圈下壳的空隙处分别设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贯穿线圈上壳与线圈下壳的表面并与线圈的上下壳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接头的一端通过导线连接至刺激线圈内部,感应接头的另一端连接至外部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外接件还包括接头壳-A、接头壳-B、插头壳-A和插头壳-B,所述接头壳-A套接在出液接头上,接头壳-B套接在进液接头上,所述插头壳-A和插头壳-B分别套接在插头上。
进一步地,所述线圈的外侧壁与线圈下壳的内壁之间还设有若干固定板。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液冷方式的刺激发生器,包括刺激发生器本体,所述刺激发生器包括刺激线圈,连接管,外接件,所述刺激线圈与外接件通过连接管连接为一体,刺激线圈包括线圈上壳、线圈下壳和线圈,所述线圈位于线圈上壳与线圈下壳之间,本实用新型中冷媒从外接件中的进液接头进入刺激发生器壳体,冷媒先从线圈下表面即接触人体的一侧进行回流,再通过线圈中心的空隙处溢出到线圈上表面,最后从出液接头流出以完成对整个线圈的冷却循环。冷媒能流经整个线圈,使线圈浸泡其中,线圈发热时产生的热量与噪音能被流动的液体吸收,保证了线圈的散热稳定,减小冷却过程中的噪音;线圈经过冷却后能够降低刺激发生器在使用时使用者接触到的温度及减轻受用者的不适;线圈采用扁平漆包线绕制,使得发热区域更加集中,减小损失能耗;且本实用新型内部液路简单,线圈体积小,减轻了刺激发生器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液冷方式的刺激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外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刺激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线圈上壳,2-线圈下壳,3-分液口,4-线圈,5-手柄壳-A,6-手柄胶套,7-手柄壳-B,8-插头壳-A,9-接头壳-A,10-液槽,11-感应接头,12-出液接头,13-定位轴,14-进液接头,15-接头壳-B,16-插头壳-B,17-插头,18-进液管,19-固定板,20-刺激线圈,21-导线保护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具有液冷方式的刺激发生器,包括刺激发生器本体,所述刺激发生器包括刺激线圈20、连接管和外接件,所述刺激线圈20与外接件通过连接管连接为一体,刺激线圈20包括线圈上壳1、线圈下壳2和线圈4,所述线圈上壳1和线圈下壳2相扣形成容纳腔,所述线圈4位于线圈上壳1与线圈下壳2组成的容纳腔内,所述线圈4的外侧与线圈下壳2的内壁之间还设有若干固定板19,固定板19分别设置于线圈4的两侧,通过固定板19可将线圈固定于所述容纳腔内,使得线圈4与线圈上壳1与线圈下壳2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线圈4为环绕而成的8字型线圈,线圈4两个圆面环内的中心为中空孔,在此中空孔中,还分别设置有定位轴13,定位轴13一端与线圈下壳2固定连接,线圈上壳1上设有与定位轴13配合用以卡住定位轴13另一端的的定位孔,使得线圈上壳1与线圈下壳2匹配安装之时,定位轴12位于定位孔内。
所述外接件包括出液接头12、进液接头 14、感应接头 11和插头17,所述插头17为重载插头,插头壳-A 8与插头壳-B 16互相套接在插头17上,插头壳-A 8与插头壳-B 16为插头17上的保护壳。重载插头的一端通过导线连接至刺激线圈20内部,另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通过重载插头为刺激发生器使用时供电。刺激线圈20内部设有温控、压强等感应器,感应接头 11的一端通过导线连接刺激线圈20内部的感应器,感应接头 11的另一端连接外部控制器,如此,当刺激线圈20内部的稳定参数发生异常时,通过连接的感应接头 11,可将刺激线圈20的内部信息传输至外部控制器,从而通过外部控制器对刺激线圈20的内部参数进行调整修复。
当所述刺激发生器通电之后,线圈4开始工作并散发大量热量,需要使用冷媒冷却发热的线圈4。所述出液接头12为出液口,进液接头 14为进液口,在连接管内部还设置有液管,所述连接管与外接件连接,出液接头12和进液接头 14连接的液管位于连接管内,且进入刺激线圈20,插头17、感应接头 11连接的导线位于导线保护管21内,导线保护管21也通过连接管进入刺激线圈20内。所述液管包括进液管18与出液管,进液管18的一端连接进液接头 14,出液管的一端连接出液接头12。所述冷媒从进液接头 14中注入后,通过与进液接头 14连接的进液管18进入刺激线圈20内部,进液管18位于刺激线圈20内的部分一分为三,分别为分管A、分管B、分管C,所述分管A、分管B、分管C之间连接的部分定义为分液口3,进液管18从线圈4上表面中间经过,其中分管A和分管B紧贴线圈4的上表面分别向线圈4两侧左右延伸。
在刺激线圈20内还设有与分管数量相同的液槽10,液槽10的底部固定于线圈下壳2上,液槽10的一侧紧靠线圈4的外侧设置,使得液槽10上与其对应的另一侧与线圈下壳2的侧壁之间留有空隙,液槽10上与紧靠线圈4的一侧对应的另一侧设有开口。
所述进液管18各分管的管口分别与液槽10顶部连通,使得经过进液管18的冷媒进入液槽10中,然后从开口流出。当冷媒通过进液管18进入容纳腔后,通过分液口3可随着分管分别流向线圈4的不同方向,随即进入与分管管口连接的液槽10内。通过液槽10设置的开口,冷媒可顺流至线圈4的下表面,对线圈4进行冷却。所述线圈4下表面为治疗时接触患者的一侧,冷媒进入容纳腔后首先对接触患者的一侧进行冷却,可减轻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因受到线圈4通电后所散发热量产生的不适。
当冷媒在线圈4下表面进行回流冷却的过程中,通过线圈4两个圆面环的中空孔时,基于容纳腔内部的压力,多余的冷媒会通过此中空孔溢出至线圈4的上表面继而对线圈4的上表面进行冷却。出液管18另一端的管口位于容纳腔内,在通电治疗的过程中,通过进液接头 14持续输入冷媒至刺激线圈20中,当容纳腔内注满冷媒时,随着压力的变化,多余的冷媒会流入出液管内,再随着与出液管连接的出液接头12流出。如此,在刺激发生器通电线圈4发热时,通过冷媒在容纳腔内不断的输入经循环后再排出,可使线圈4一直浸泡在冷媒中,随着冷媒的流动可带走线圈4产生的热量,可快速的对发热的线圈4进行散热。且在冷却过程中,流动的冷媒能吸收因线圈4工作时震动产生的噪音。所述线圈4采用扁平漆包线绕制,相较于传统的紫铜管而言,线圈4的体积减小,使得发热区域更加集中,且刺激线圈20内部液路简单,减轻了刺激发生器整体的重量,提高了使用者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便捷性。所述冷媒采用硅油,硅油的绝缘性好,在通电使用过程中,使得进入线圈4的冷媒不会发生电离的情况,由此提高了刺激发生器的安全性,保证了使用者与受用者的安全。且硅油不会在油管18内壁起垢,避免出现降低传热性能的情况,能对内部线圈4进行高效率的散热。所述出液接头12上还设有接头壳-A 9,进液接头 14上设有接头壳-B 15,所述出液接头12与进液接头 14均采用自封接头,如此可避免冷媒在进入或流出时出现泄露的情况,流通速度快,保证了冷媒在输送过程中与外界的隔绝。
所述刺激发生器还设有手持部,在治疗使用过程中,使用者手握手持部将刺激发生器的刺激线圈20部位放置于患者的头部。所述手持部包括手柄壳-A 5、手柄壳-B 7和手柄胶套6,手柄壳-A 5和手柄壳-B 7通过螺栓等固定在连接管与刺激线圈20之间,手柄胶套6套接在手柄壳上,如此使用者可方便手拿,且手柄胶套6能起到隔热防滑的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具有液冷方式的刺激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刺激发生器本体,所述刺激发生器包括刺激线圈(20)、连接管和外接件,所述刺激线圈(20)与外接件通过连接管连接为一体,刺激线圈(20)包括线圈上壳(1)、线圈下壳(2)和线圈(4),所述线圈(4)位于线圈上壳(1)与线圈下壳(2)之间组成的容纳腔内,所述外接件包括出液出液接头(12)、进液接头(14)、感应接头(11)和插头(17),所述出液接头(12)为出液口,进液接头(14)为进液口,所述连接管内部还设置有液管,液管包括进液管(18)与出液管,所述进液管(18)的一端连接进液接头(14),出液管的一端连接出液接头(12),所述进液管(18)包括分液口(3)和分管,进液管(18)位于刺激线圈(20)内的部分一分为三,分别为分管A、分管B和分管C,所述分管之间连接的部分为分液口(3),进液管(18)从线圈(4)上表面中间经过,其中分管A和分管B紧贴线圈(4)的上表面分别向线圈(4)两侧左右延伸,刺激线圈(20)内还设有若干液槽(10),液槽(10)紧靠线圈(4)的外侧而设,所述进液管(18)各分管的管口分别与液槽(10)连接,所述液槽(10)上还设有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液冷方式的刺激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发生器还设有手持部,包括手柄壳-A(5)、手柄壳-B(7)和手柄胶套(6),所述手持部位于连接管靠近刺激线圈(20)的一端,所述手柄壳-A(5)和手柄壳-B(7)闭合套接在连接管上,所述手柄胶套(6)套接在手柄壳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液冷方式的刺激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4)为8字型线圈,线圈(4)的两个圆面中心处与线圈下壳(2)的空隙处分别设有定位轴(13),所述定位轴(13)贯穿线圈上壳(1)与线圈下壳(2)的表面并与线圈的上下壳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液冷方式的刺激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接头(11)的一端通过导线连接至刺激线圈(20)内部,感应接头(11)的另一端连接至外部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液冷方式的刺激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件还包括接头壳-A(9)、接头壳-B(15)、插头壳-A(8)和插头壳-B(16),所述接头壳-A(9)套接在出液接头(12)上,接头壳-B(15)套接在进液接头(14)上,所述插头壳-A(8)和插头壳-B(16)分别套接在插头(17)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液冷方式的刺激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4)的外侧壁与线圈下壳(2)的内壁之间还设有若干固定板(19)。
CN201821403165.3U 2018-08-29 2018-08-29 一种具有液冷方式的刺激发生器 Active CN2092371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03165.3U CN209237169U (zh) 2018-08-29 2018-08-29 一种具有液冷方式的刺激发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03165.3U CN209237169U (zh) 2018-08-29 2018-08-29 一种具有液冷方式的刺激发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37169U true CN209237169U (zh) 2019-08-13

Family

ID=67517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03165.3U Active CN209237169U (zh) 2018-08-29 2018-08-29 一种具有液冷方式的刺激发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371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46447A (zh) * 2020-11-24 2021-03-26 四川君健万峰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刺激线圈定位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46447A (zh) * 2020-11-24 2021-03-26 四川君健万峰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刺激线圈定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06064U (zh) 冷热敷美容机
CN209237169U (zh) 一种具有液冷方式的刺激发生器
CN103292461A (zh) 气液流保健热水器
CN205598078U (zh) 一种妇科用护宫装置
CN203662363U (zh) 无辐射冷暖两用床垫
CN205963802U (zh) 一种电加热式自膨胀增压烧水装置
CN209173230U (zh) 一种重复经颅磁刺激仪的主机箱
CN103341233B (zh) 一种电磁热疗服及其配套电源背包
CN206548963U (zh) 用于呼吸机的湿化装置以及包含其的呼吸机
CN208735890U (zh) 一种即热式电磁加热装置
CN2907747Y (zh) 远红外脉冲电磁治疗仪
WO2018103700A1 (zh) 用于呼吸机的湿化装置以及呼吸机
CN206921601U (zh) 一种水冷散热电磁铁
CN203083117U (zh) 一种新型的气液流保健热水器
CN207800338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小型变压器
CN208492993U (zh) 蝶型刺激线圈及其构成的磁场刺激器
CN208693004U (zh) 一种节能热罐
CN207741372U (zh) 一种圆形高频电磁供热器
CN202235883U (zh) 一种物理治疗失眠的冷冻装置
CN209032821U (zh) 一种循环加热型保健脚套以及保健用品
CN208922857U (zh) 一种变压器
CN206559247U (zh) 一种单暖机用外接式电源装置
CN221061513U (zh) 一种盆底磁刺激康复治疗装置
CN206565799U (zh) 一种套叠式保温养生杯
CN103330487A (zh) 微电脑控温磁化电茶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