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33952U - 一种基于ar的手持式配电房检修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ar的手持式配电房检修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33952U
CN209233952U CN201821905801.2U CN201821905801U CN209233952U CN 209233952 U CN209233952 U CN 209233952U CN 201821905801 U CN201821905801 U CN 201821905801U CN 209233952 U CN209233952 U CN 2092339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detection
probe
slide bar
circula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0580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丽涛
臧东方
舒丽
章琴
黄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ghua Intelligent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ghua Intelligent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ghua Intelligent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ghua Intelligent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0580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339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339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3395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检修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AR手持式配电房检修设备,包括人机交互面板、圆柱套壳、检测外杆、检测内杆和检测组合头,检测外杆的一端插接在圆柱套壳内,检测内杆能够移动的设置在检测外杆内部并且二者轴线重合,检测组合头设置在检测外杆远离人机交互面板的一端,检测组合头包括红外摄像头、照明灯、支撑架、第一探针、第二探针、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红外摄像头、照明灯、第一探针和第二探针均与人机交互面板电连接,检测外杆和检测内杆均为伸缩结构,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手持式配电房检修设备,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来进行检修,从而保证了配电房检修的高效、便捷、准确和安全,且适应多种复杂环境的配电房检修任务。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AR的手持式配电房检修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检修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AR手持式配电房检修设备。
背景技术
配电房电力检测维修是十分重要的事情,电力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出现过热、超载、短路和断路等问题,由于配电房光线较暗,电线错综复杂分布密集,检修人员很难通过观察发现问题,而且电路出现问题的地方较为隐蔽时更加无法发现情况,配电柜也不方便移动,检修时很多电气元件工人无法触及,检修人员也不便于检修操作,配电房的设备都带有很高的电压,徒手检修具有很大的危险性,现有工具都较为简单不能清楚的检测出具体的电路故障,可能会导致错误操作结果,不能很好的解决电路故障,因此有必要结合新技术设计一种高效的电力检修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AR的手持式配电房检修设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AR的手持式配电房检修设备,包括人机交互面板、圆柱套壳、检测外杆、检测内杆和检测组合头,检测外杆的一端插接在圆柱套壳内,检测内杆能够移动的设置在检测外杆内部并且二者轴线重合,检测组合头设置在检测外杆远离人机交互面板的一端,检测组合头与检测外杆固定连接,检测组合头包括红外摄像头、照明灯、支撑架、第一探针、第二探针、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支撑架与检测外杆远离人机交互面板的一端固定连接,红外摄像头和照明灯均设置在支撑架外侧,第一探针和第二探针位于支撑架内侧并且二者的中部通过一根铰接轴铰接,铰接轴设置在支撑架远离检测外杆的一端内侧,第一探针和第二探针靠近人机交互面板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铰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靠近人机交互面板的一端与检测内杆铰接,红外摄像头、照明灯、第一探针和第二探针均与人机交互面板电连接,检测外杆和检测内杆均为伸缩结构。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条形杆、第二条形杆和圆环,第一条形杆和第二条形杆的同一端均与检测外杆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一条形杆远离检测外杆和第二条形杆远离检测外杆的一端均与圆环固定连接,第一条形杆和第二条形杆平行,圆环的轴线与第一条形杆的长度方向平行,铰接轴固定设置在圆环的内侧并且铰接轴的轴线方向与圆环的径向重合,红外摄像头固定设置在第一条形杆的外侧,照明灯固定设置在第二条形杆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检测内杆铰接,第二连杆一端与检测内杆铰接,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结构相同,第一探针与第二探针的中部均与铰接轴转动连接第一连杆远离检测内杆的一端与第一探针端部铰接,第二连杆远离检测内杆的一端与第二探针端部铰接。
优选地,所述检测外杆包括第一滑杆、第二滑杆和第一锁定机构,第一滑杆套接在第二滑杆外侧,第一滑杆轴线与第二滑杆轴线重合,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包括第一滚珠、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第一圆孔设置在第一滑杆远离人机交互面板的一端侧壁上,第二圆孔设置在第二滑杆靠近人机交互面板的一端侧壁,第一圆孔的轴线与第二圆孔轴线重合,第一滚珠弹性嵌设在第二圆孔内,第一滚珠的直径大于第二圆孔的直径,第一滚珠与第一圆孔卡接配合。
优选地,所述检测内杆包括第三滑杆、第四滑杆和第二锁定机构,第三滑杆套接在第四滑杆上,第三滑杆轴线与第四滑杆轴线重合,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包括第二滚珠、第三圆孔和第四圆孔,第三圆孔设置在第三滑杆远离人机交互面板一端上,第四圆孔设置在第四滑杆靠近人机交互面板的一端,第三圆孔的轴线与第四圆孔轴线重合,第二滚珠弹性嵌设在第四圆孔内,第二滚珠的直径大于第四圆孔的直径,第二滚珠与第三圆孔卡接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杆上远离第二滑杆的一端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条形槽,所述第三滑杆上远离第四滑杆的一端设置有移动柄,移动柄的一端穿过第一条形槽并与第三滑杆固定连接,移动柄与第一条形槽滑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圆柱套壳内设置有检测插头,检测外杆的一端设置有与检测插头配合的检测插口,检测插头与检测插口电连接,红外摄像头和照明灯均与检测插头电连接,圆柱套壳侧壁长度方向上设置有检测通槽,移动柄与检测通槽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滑杆上靠近人机交互面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条形槽,移动柄与第二条形槽滑动连接。
优选地,第一探针自由端和第二探针自由端为折杆结构。
优选地,所述人机交互面板背面设置有握柄,握柄边缘设置有防滑条纹。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AR的手持式配电房检修设备,当设备开关开启时,检测组合头上的照明灯和红外摄像头进行工作,将拍摄画面实时传送到人机交互面板上,通过人机交互面板上的智能电脑分析电路温度和设备运行情况,通过人机交互面板调节画面的方向和缩放画面,便于更加清楚的观察电路情况,通过对检测外杆和检测内杆的伸缩机构进行调节使检测组合头到达一些比较隐蔽的地方,检测组合头能更好的观察电路的问题,检测一些线头是否正常工作时,通过检测组合头上的第一探针和第二探针调节角度和距离进行接触,第一探针和第二探针将数据传送到人机交互面板上来判断电路出现的问题,检测外杆可以插接在圆柱套壳上使用,也可以单独拿下来使用与人机交互面板进行无线连接进行控制,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来进行检修,从而保证了配电房检修的高效、便捷、准确和安全,且适应多种复杂环境的配电房检修任务。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实施例中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人机交互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人机交互面板1,圆柱套壳2,检测通槽3,移动柄4,防滑条纹5,红外摄像头6,照明灯7,握柄8,第一条形杆9,第二条形杆10,铰接轴11,圆环12,第一连杆13,第二连杆14,第一探针15,第二探针16,第一滑杆17,第二滑杆18,第一滚珠19,检测插口20,第一圆孔21,第二圆孔22,第三滑杆23,第四滑杆24,第二滚珠25,检测插头26,第三圆孔27,第四圆孔28,第一条形槽29,第二条形槽3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基于AR的手持式配电房检修设备,包括人机交互面板1、圆柱套壳2、检测外杆、检测内杆和检测组合头,检测外杆的一端插接在圆柱套壳2内,检测内杆能够移动的设置在检测外杆内部并且二者轴线重合,检测组合头设置在检测外杆远离人机交互面板1的一端,检测组合头与检测外杆固定连接,检测组合头包括红外摄像头6、照明灯7、支撑架、第一探针15、第二探针16、第一连杆13和第二连杆14,支撑架与检测外杆远离人机交互面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红外摄像头6和照明灯7均设置在支撑架外侧,第一探针15和第二探针16位于支撑架内侧并且二者的中部通过一根铰接轴11铰接,铰接轴11设置在支撑架远离检测外杆的一端内侧,第一探针15和第二探针16靠近人机交互面板1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杆13和第二连杆14铰接,第一连杆13和第二连杆14靠近人机交互面板1的一端与检测内杆铰接,红外摄像头6、照明灯7、第一探针15和第二探针16均与人机交互面板1电连接,检测外杆和检测内杆均为伸缩结构。
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条形杆9、第二条形杆10、铰接轴11和圆环12,第一条形杆9和第二条形杆10的同一端均与检测外杆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一条形杆9远离检测外杆和第二条形杆10远离检测外杆的一端均与圆环12固定连接,第一条形杆9和第二条形杆10平行,圆环12的轴线与第一条形杆9的长度方向平行,铰接轴11固定设置在圆环12的内侧并且铰接轴11的轴线方向与圆环12的径向重合,红外摄像头6固定设置在第一条形杆9的外侧,照明灯7固定设置在第二条形杆10的外侧,支撑架的作用就是供第一探针15、第二探针16、红外摄像头6和照明灯7固定用,照明灯7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起到照明作用,红外摄像头6将捕捉到的红外信号在人机交互面板1上进行实时热成像,以便检修人员及时了解所测区域电气元件的发热情况,使操作更加方便。
所述第一连杆13一端与检测内杆铰接,第二连杆14一端与检测内杆铰接,第一连杆13与第二连杆14结构相同,第一探针15与第二探针16的中部均与铰接轴11转动连接,第一连杆13远离检测内杆的一端与第一探针15端部铰接,第二连杆14远离检测内杆的一端与第二探针16端部铰接,通过检测内杆带动第一连杆13和第二连杆14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从而第一连杆13和第二连杆14分别带动第一探针15和第二探针16绕铰接轴11转动,进而实现第一探针15和第二探针16的端部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以此来调节第一探针15和第二探针16的开合角度,以便去接触不同规格电气元件的触点。
所述检测外杆包括第一滑杆17、第二滑杆18和第一锁定机构,第一滑杆17套接在第二滑杆18外侧,第一滑杆17轴线与第二滑杆18轴线重合,所述第一锁定机构设置有第一滚珠19、第一圆孔21和第二圆孔22,第一圆孔21设置在第一滑杆17远离人机交互面板1的一端侧壁上,第二圆孔22设置在第二滑杆18靠近人机交互面板1的一端侧壁,第一圆孔21的轴线与第二圆孔22轴线重合,第一滚珠19弹性嵌设在第二圆孔22内,第一滚珠19的直径大于第二圆孔22的直径,第一滚珠19与第一滑杆17上的第一圆孔21卡接,可伸缩的结构设计,能够满足不同距离和位置的检测任务,锁定结构保证了检测外杆在展开或者收回后防止松动,从而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所述检测内杆包括第三滑杆23、第四滑杆24和第二锁定机构,第三滑杆23套接在第四滑杆24上,第三滑杆23轴线与第四滑杆24轴线重合,所述第二锁定机构设置有第二滚珠25、第三圆孔27和第四圆孔28,第三圆孔27设置在第三滑杆23远离人机交互面板1一端上,第四圆孔28设置在第四滑杆24靠近人机交互面板1的一端,第三圆孔27的轴线与第四圆孔28轴线重合,第二滚珠25弹性嵌设在第四圆孔28内,第二滚珠25的直径大于第四圆孔28的直径,第二滚珠25穿过第四滑杆24侧壁,第二滚珠25与第三滑杆23上的第三圆孔27卡接,可伸缩的结构设计,能够满足不同距离和位置的检测任务,锁定结构保证了检测外杆在展开或者收回后防止松动,从而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所述第一滑杆17上远离第二滑杆18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条形槽29,所述第三滑杆23上远离第四滑杆24的一端设置有移动柄4,移动柄4与第三滑杆23固定连接,移动柄4插设在第一条形槽29内,移动柄4与第一条形槽29滑动配合,通过第一条形槽29的限位,保证了移动柄4能更加准确的移动,使操作更加精准。
所述圆柱套壳2内设置有检测插头26,检测外杆的一端设置有与检测插头26配合的检测插口20,检测插头26与检测插口20电连接,红外摄像头6和照明灯7均与检测插头26电连接,圆柱套壳2侧壁长度方向上设置有检测通槽3,移动柄4与检测通槽3滑动连接,检测插头20和检测插口26的设计使检测外杆更好的固定在人机交互面板1上,还能给照明灯7和红外摄像头6供电。
所述第二滑杆18上靠近人机交互面板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条形槽30,移动柄4与第二条形槽30滑动连接,在检测外杆收缩时与检测内杆上的移动柄4有接触,为了避免阻挡伸缩设置第二条形槽30,使操作时更加方便。
所述第一探针15自由端和第二探针16自由端为折杆结构,折杆形状能够适应多种大小规格的电气元件,避免第一探针15和第二探针16在接触电气元件触点的过程中被电气元件的外壳阻挡。
所述人机交互面板1背面设置有握柄8,握柄8边缘设置有防滑条纹5,通过握柄8的设置提高了检修人员对设备的握持舒适性,防止手滑使设备脱落损坏,使操作更加方便。
工作原理:当设备开关开启时,检测组合头上的照明灯7和红外摄像头6进行工作,将拍摄画面实时传送到人机交互面板1上,通过人机交互面板1上的智能电脑分析电路温度和设备运行情况,通过人机交互面板1调节画面的方向和缩放画面,便于更加清楚的观察电路情况,通过对检测外杆和检测内杆的伸缩机构进行调节使检测组合头到达一些比较隐蔽的地方,检测组合头能更好的观察电路的问题,检测一些线头是否正常工作时,通过检测组合头上的第一探针15和第二探针16调节角度和距离进行接触,第一探针15和第二探针16将数据传送到人机交互面板1上来判断电路出现的问题,检测外杆可以插接在圆柱套壳2上使用,也可以单独拿下来使用与人机交互面板1进行无线连接进行控制。
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AR的手持式配电房检修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人机交互面板(1)、圆柱套壳(2)、检测外杆、检测内杆和检测组合头,检测外杆的一端插接在圆柱套壳(2)内,检测内杆能够移动的设置在检测外杆内部并且二者轴线重合,检测组合头设置在检测外杆远离人机交互面板(1)的一端,检测组合头与检测外杆固定连接,检测组合头包括红外摄像头(6)、照明灯(7)、支撑架、第一探针(15)、第二探针(16)、第一连杆(13)和第二连杆(14),支撑架与检测外杆远离人机交互面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红外摄像头(6)和照明灯(7)均设置在支撑架外侧,第一探针(15)和第二探针(16)位于支撑架内侧并且二者的中部通过一根铰接轴(11)铰接,铰接轴(11)设置在支撑架远离检测外杆的一端内侧,第一探针(15)和第二探针(16)靠近人机交互面板(1)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杆(13)和第二连杆(14)铰接,第一连杆(13)和第二连杆(14)靠近人机交互面板(1)的一端与检测内杆铰接,红外摄像头(6)、照明灯(7)、第一探针(15)和第二探针(16)均与人机交互面板(1)电连接,检测外杆和检测内杆均为伸缩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R的手持式配电房检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条形杆(9)、第二条形杆(10)和圆环(12),第一条形杆(9)和第二条形杆(10)的同一端均与检测外杆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一条形杆(9)远离检测外杆和第二条形杆(10)远离检测外杆的一端均与圆环(12)固定连接,第一条形杆(9)和第二条形杆(10)平行,圆环(12)的轴线与第一条形杆(9)的长度方向平行,铰接轴(11)固定设置在圆环(12)的内侧并且铰接轴(11)的轴线方向与圆环(12)的径向重合,红外摄像头(6)固定设置在第一条形杆(9)的外侧,照明灯(7)固定设置在第二条形杆(10)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AR的手持式配电房检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13)一端与检测内杆铰接,第二连杆(14)一端与检测内杆铰接,第一连杆(13)与第二连杆(14)结构相同,第一探针(15)与第二探针(16)的中部均与铰接轴(11)转动连接,第一连杆(13)远离检测内杆的一端与第一探针(15)端部铰接,第二连杆(14)远离检测内杆的一端与第二探针(16)端部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AR的手持式配电房检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外杆包括第一滑杆(17)、第二滑杆(18)和第一锁定机构,第一滑杆(17)套接在第二滑杆(18)外侧,第一滑杆(17)轴线与第二滑杆(18)轴线重合,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包括第一滚珠(19)、第一圆孔(21)和第二圆孔(22),第一圆孔(21)设置在第一滑杆(17)远离人机交互面板(1)的一端侧壁上,第二圆孔(22)设置在第二滑杆(18)靠近人机交互面板(1)的一端侧壁,第一圆孔(21)的轴线与第二圆孔(22)轴线重合,第一滚珠(19)弹性嵌设在第二圆孔(22)内,第一滚珠(19)的直径大于第二圆孔(22)的直径,第一滚珠(19)与第一滑杆(17)上的第一圆孔(21)卡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AR的手持式配电房检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内杆包括第三滑杆(23)、第四滑杆(24)和第二锁定机构,第三滑杆(23)套接在第四滑杆(24)上,第三滑杆(23)轴线与第四滑杆(24)轴线重合,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包括第二滚珠(25)、第三圆孔(27)和第四圆孔(28),第三圆孔(27)设置在第三滑杆(23)远离人机交互面板(1)一端上,第四圆孔(28)设置在第四滑杆(24)靠近人机交互面板(1)的一端,第三圆孔(27)的轴线与第四圆孔(28)轴线重合,第二滚珠(25)弹性嵌设在第四圆孔(28)内,第二滚珠(25)的直径大于第四圆孔(28)的直径,第二滚珠(25)穿过第四滑杆(24)侧壁,第二滚珠(25)与第三滑杆(23)上的第三圆孔(27)卡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AR的手持式配电房检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杆(17)上远离第二滑杆(18)的一端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条形槽(29),所述第三滑杆(23)上远离第四滑杆(24)的一端设置有移动柄(4),移动柄(4)的一端穿过第一条形槽(29)并与第三滑杆(23)固定连接,移动柄(4)与第一条形槽(29)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AR的手持式配电房检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套壳(2)内设置有检测插头(26),检测外杆的一端设置有与检测插头(26)配合的检测插口(20),检测插头(26)与检测插口(20)电连接,红外摄像头(6)和照明灯(7)均与检测插头(26)电连接,圆柱套壳(2)侧壁长度方向上设置有检测通槽(3),移动柄(4)与检测通槽(3)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AR的手持式配电房检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杆(18)上靠近人机交互面板(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条形槽(30),移动柄(4)与第二条形槽(30)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AR的手持式配电房检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探针(15)自由端和第二探针(16)自由端为折杆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AR的手持式配电房检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面板(1)背面设置有握柄(8),握柄(8)边缘设置有防滑条纹(5)。
CN201821905801.2U 2018-11-16 2018-11-16 一种基于ar的手持式配电房检修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339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05801.2U CN209233952U (zh) 2018-11-16 2018-11-16 一种基于ar的手持式配电房检修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05801.2U CN209233952U (zh) 2018-11-16 2018-11-16 一种基于ar的手持式配电房检修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33952U true CN209233952U (zh) 2019-08-09

Family

ID=67503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0580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33952U (zh) 2018-11-16 2018-11-16 一种基于ar的手持式配电房检修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339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76885B (zh) 用于计量互感器二次回路的极性检测装置
CN209233952U (zh) 一种基于ar的手持式配电房检修设备
CN210165886U (zh) 一种用于内圆检测监测仪装置
CN107894533A (zh) 用于绝缘子的检测装置
CN207992270U (zh) 一种多拐臂超声波检测杆
CN217980677U (zh) 一种地铁车站渗漏检测装置
CN207281009U (zh) 高压电器超声波检测辅助工具
CN212932716U (zh) 一种交流输电线路故障试验装置
CN106872148B (zh) 一种带有激光管辅助夹取装置的激光器连续化作业检测装置
CN206177815U (zh) 一种血吸虫尾蚴荧光检测装置
CN211122499U (zh) 一种线圈的外观检测装置
CN114720484A (zh) 一种特种设备检测用辅助装置
CN203732653U (zh) 一种手动led检测装置
CN208568623U (zh) 一种移动式卷筒状产品检验台车
CN103792099A (zh) 建筑用遮阳产品综合检测设备
CN207366640U (zh) 用于绝缘子的检测装置
CN216719235U (zh) 一种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检测装置
CN107064710A (zh) 巡查杆及电力设备巡查装置
CN208795809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力检测仪
CN207557336U (zh) 一种高压设备验电装置
CN208459546U (zh) 一种手机主板检测装置
CN207703485U (zh) 模块化小型无人机发动机测试台架
CN207133034U (zh) Led测试装置
CN207051319U (zh) 一种多功能半导体电阻测试仪
CN107290432B (zh) 高压电器超声波检测辅助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9

Termination date: 202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