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32010U - 一种新型校园信息化管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校园信息化管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32010U
CN209232010U CN201920213741.6U CN201920213741U CN209232010U CN 209232010 U CN209232010 U CN 209232010U CN 201920213741 U CN201920213741 U CN 201920213741U CN 209232010 U CN209232010 U CN 209232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pus
door pillar
fixed
interchanger
network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1374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安林
杨方
王成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angch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angch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angch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angch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1374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320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32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320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校园信息化管理装置,包括两个第一门柱,每个第一门柱的一侧均固定设有第二门柱,第一门柱的正面顶部固定安装有摄像机,第二门柱的正面中部固定设有RFID读写器,第二门柱的顶部固定设有RFID天线,RFID天线通过网络传输接口与RFID读写器电性连接,RFID读写器通过网络线缆与校园内置的交换机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校园信息化管理装置,通过设置有RFID读写器、交换机和后台管理服务器,可将校园的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有机衔接,实现了对人员进入学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监测,通过设置有云平台和手机终端,老师家长通过移动端能实时掌握学生情况,进行在线沟通,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校园信息化管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校园管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校园信息化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发展和成熟,学校对学生考勤和安全管理,老师办公,机电物业管理等管理方式,都滞后于新技术的应用。
主要不足体现于:
1)校园的安全或考勤管理,仍采用逐层监督和上报、人为清点、纸质和办公软件记录、电话一对一口头沟通等低效处理方式;2)家长、老师和校领导对学生的考勤和安全信息掌握有空间不确定性和时间和滞后性,时间的滞后不利于对迟到和不归宿学生的紧及响应;3)老师的办公和教学工作方式,手动备课手动板书,手动批卷口头传达,效率低下且不可复制,好的内容没有保存不能查询和追溯;4)学校的物业管理工作量大,需要配备一定的师外人力资源,成本高且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校园信息化管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车站打铃无法将打铃信息推送到其它智能控制系统中,影响其他系统准确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校园信息化管理装置,包括两个第一门柱,每个所述第一门柱的一侧均固定设有第二门柱,两个所述第二门柱形成校园通道,所述校园通道内部流经有人员,所述人员的正面一侧固定设有RFID标签,所述第一门柱的正面顶部固定安装有摄像机,所述第二门柱的正面中部固定设有RFID读写器,所述第二门柱的顶部固定设有RFID天线,所述RFID天线通过网络传输接口与RFID读写器电性连接,所述RFID读写器通过网络线缆与校园内置的交换机信号连接,所述摄像机通过网络线缆与交换机信号连接,所述交换机通过网络线缆与校园内置的计算机内部的云平台信号连接,所述云平台通过网络线缆校园管理人员所持的手机终端内部的APP信号连接,所述交换机通过网络线缆与校园内部的串口服务器信号连接,所述串口服务器通过网络总线与传感器信号连接,所述交换机通过网络线缆与校园内置的后台管理服务器信号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门柱的顶部固定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底部通过支杆固定连接有逆变器,所述逆变器通过支杆固定连接有蓄电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门柱的正面两均固定设有若干个补光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摄像机的外部套设有防水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逆变器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补光灯通过第一门柱正面中部设有的红外感应开关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校园信息化管理装置,通过设置有RFID读写器、交换机和后台管理服务器,可将校园的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有机衔接,使有权限的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取校园资源和服务,实现了对人员进入学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监测,通过设置有云平台和手机终端,可对监测的入校信息进行自动诊断、分析、告警,老师和学生家长通过移动端能实时掌握学生情况,能进行在线沟通,提升学校各方面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另外,通过设置有串口服务器和传感器,可将对学校的机电设备,智能化设备的人为巡检点管理方式改为在线监视,并且还能在校园布置传感,实时上传各类环境量,为保障师生的健康提供依据,通过设置有补光灯;可使在光线较暗时对识别进行补光,提高识别效果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的校园门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门柱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台管理服务器;2、交换机;3、网络线缆;4、计算机;5、手机终端;6、RFID读写器;7、人员;8、RFID标签;9、RFID天线;10、摄像机;11、串口服务器;12、传感器;13、网络总线;14、太阳能电池板;15、补光灯;16、红外感应开关;17、第一门柱;18、第二门柱;19、逆变器;20、蓄电池;21、防水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校园信息化管理装置,包括两个第一门柱17,每个第一门柱17的一侧均固定设有第二门柱18,两个第二门柱18形成校园通道,校园通道内部流经有人员7,人员7的正面一侧固定设有RFID标签8,第一门柱17的正面顶部固定安装有摄像机10,第二门柱18的正面中部固定设有RFID读写器6,第二门柱18的顶部固定设有RFID天线9,RFID天线9通过网络传输接口与RFID读写器6电性连接,RFID读写器6通过网络线缆3与校园内置的交换机2信号连接,摄像机10通过网络线缆3与交换机2信号连接,交换机2通过网络线缆3与校园内置的计算机4内部的云平台信号连接,云平台通过网络线缆3校园管理人员所持的手机终端5内部的APP信号连接,交换机2通过网络线缆3与校园内部的串口服务器11信号连接,串口服务器11通过网络总线13与传感器12信号连接,交换机2通过网络线缆3与校园内置的后台管理服务器1信号连接。
优选的,第一门柱17的顶部固定设有太阳能电池板14,太阳能电池板14的底部通过支杆固定连接有逆变器19,逆变器19通过支杆固定连接有蓄电池20,太阳能电池板14将太阳能吸收并且经过逆变器19转换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20中,蓄电池20为补光灯15提供电能,节能环保。
优选的,第一门柱17的正面两均固定设有若干个补光灯15,可使在光线较暗时对识别进行补光,提高识别效果和效率。
优选的,摄像机10的外部套设有防水壳21,防止雨水损伤摄像机10。
优选的,太阳能电池板14通过逆变器19与蓄电池20电性连接,补光灯15通过第一门柱17正面中部设有的红外感应开关16与蓄电池20电性连接。
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校园信息化管理装置,当人员7配带RFID标签8经过校园通道时,第二门柱18顶部的RFID天线9检测到人员7配带的RFID标签8中预先植入的个人信息,传送到RFID读写器6,RFID读写器6对个人信息数据进行解析和协议转换,通过网络线缆3送到交换机2中。同时摄像机10通过网络线缆3将识别的视频实时送到交换机2中,串口服务器11读取总线通讯数据,读取和输出DI/DO信号,将所有机电设备的状态,传感器12的模拟量数值,智能设备的总线型数据全部进行采集,同样通过网络线缆3送到交换机2中。之后,交换机2中的所有数据再通过网络线缆3送到计算机4中的公有云平台中,云平台对数据进行存储、分析、统计和归档和加密,进行人脸AI匹配计算,进行大数据行为分析,搭建管理模块,云平台中的数据又实时通过网络线缆3与手机终端5中的APP进行数据交换。并且,使用过程中,太阳能电池板14将太阳能吸收并且经过逆变器19转换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20中,蓄电池20为补光灯15提供电能,当人员7进入校园通道时,便被红外感应开关16感应到随之控制补光灯15工作,对识别进行补光,提高识别效果和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新型校园信息化管理装置,包括两个第一门柱(17),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门柱(17)的一侧均固定设有第二门柱(18),两个所述第二门柱(18)形成校园通道,所述校园通道内部流经有人员(7),所述人员(7)的正面一侧固定设有RFID标签(8),所述第一门柱(17)的正面顶部固定安装有摄像机(10),所述第二门柱(18)的正面中部固定设有RFID读写器(6),所述第二门柱(18)的顶部固定设有RFID天线(9),所述RFID天线(9)通过网络传输接口与RFID读写器(6)电性连接,所述RFID读写器(6)通过网络线缆(3)与校园内置的交换机(2)信号连接,所述摄像机(10)通过网络线缆(3)与交换机(2)信号连接,所述交换机(2)通过网络线缆(3)与校园内置的计算机(4)内部的云平台信号连接,所述云平台通过网络线缆(3)校园管理人员所持的手机终端(5)内部的APP信号连接,所述交换机(2)通过网络线缆(3)与校园内部的串口服务器(11)信号连接,所述串口服务器(11)通过网络总线(13)与传感器(12)信号连接,所述交换机(2)通过网络线缆(3)与校园内置的后台管理服务器(1)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校园信息化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柱(17)的顶部固定设有太阳能电池板(14),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4)的底部通过支杆固定连接有逆变器(19),所述逆变器(19)通过支杆固定连接有蓄电池(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校园信息化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柱(17)的正面两均固定设有若干个补光灯(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校园信息化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10)的外部套设有防水壳(2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校园信息化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4)通过逆变器(19)与蓄电池(20)电性连接,所述补光灯(15)通过第一门柱(17)正面中部设有的红外感应开关(16)与蓄电池(20)电性连接。
CN201920213741.6U 2019-02-20 2019-02-20 一种新型校园信息化管理装置 Active CN209232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13741.6U CN209232010U (zh) 2019-02-20 2019-02-20 一种新型校园信息化管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13741.6U CN209232010U (zh) 2019-02-20 2019-02-20 一种新型校园信息化管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32010U true CN209232010U (zh) 2019-08-09

Family

ID=67511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13741.6U Active CN209232010U (zh) 2019-02-20 2019-02-20 一种新型校园信息化管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320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40615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教室实时信息管理系统
CN106993059A (zh) 一种基于NB‑IoT的农情监控系统
CN202210296U (zh) 变电智能巡检一体化装置和监控系统
CN102542744B (zh) 射频识别监控信息系统及射频识别监控方法
CN205862590U (zh) 一种交通违章监控系统
CN114926311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智慧校园管理方法
Lelah et al. SensCity: a new project opening the way for sustainable services in the city based on a mutualised M2M infrastructure
CN107205047A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建筑能源综合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09232010U (zh) 一种新型校园信息化管理装置
CN206848744U (zh) 一种智能楼宇工程设备调试系统
CN211827379U (zh) 一种适用于学校使用的门禁集群管理系统
CN206388089U (zh) 一种智能教室控制系统
CN214098498U (zh) 一种具有位置轨迹的智慧校园考勤系统
CN107943709A (zh) 一种计算机软件的测试系统
CN212211051U (zh) 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
CN108107778A (zh) 一种面向实验室安全的智能管理系统
CN207730248U (zh) 用于测绘的巡检终端
Lin et al.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in universities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Zhao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IOT Wireless Network Technology on the Educational Management of China’s Universities
CN206389406U (zh) 基于智能硬件和移动互联网的实验室仪器共享系统
CN204884131U (zh) 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多路数据监控设备
Li Laboratory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CN210691672U (zh) 无线传感器网络实训系统
CN209543420U (zh) 一种教育综合管理系统
CN208063234U (zh) 一种物联网传感器数据采集传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