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30320U - 一种便于维修的螺纹螺旋缠绕管束式列管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维修的螺纹螺旋缠绕管束式列管换热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230320U CN209230320U CN201821969179.1U CN201821969179U CN209230320U CN 209230320 U CN209230320 U CN 209230320U CN 201821969179 U CN201821969179 U CN 201821969179U CN 209230320 U CN209230320 U CN 20923032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ube
- helix
- helix tube
- end socket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81 surface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61 swel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46 thermal str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维修的螺纹螺旋缠绕管束式列管换热器,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壳体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法兰盘;壳体两端通过法兰盘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第一封头一表面连通有热媒进管;第二封头一表面连通有热媒出管;热媒进管和热媒出管内壁均螺纹连接有第一管束。本实用新型通过法兰盘、第一封头、第二封头、第一管束、第二管束和分水盘的设计,使该装置便于拆卸维修和清垢,另一方面通过第一螺旋管、第二螺旋管、第三螺旋管和第四螺旋管的设计,使该装置在换热时能够充分的利用壳体内的面积,使冷媒和热媒充分接触,继而达到高换热效率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维修的螺纹螺旋缠绕管束式列管换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换热器多是管壳式换热器,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一般采用光滑管作为传热元件,弓形折流板支撑管束,同时折流板又具有导流作用,可提高壳程流体的流速,迫使流体按照规定的路程多次横向通过管束,增强流体的湍动程度;壳程流体流动时在转折区及进出口附近涡流的滞留区都会形成流动和传热死区,从而降低了传热效率;壳程流体横向冲刷换热管束,造成较大的流动阻力,并且在大的雷诺数下换热管束发生流体诱导振动,而导致换热管泄漏而失效;由于管内外流体的温度不同,因而换热器的壳体与管束的温度也不同,如果两温差相差很大,换热器内将产生很大的热应力,导致管子弯曲、断裂,或从管板上拉脱;故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传热面积小,热交换效率低,体积大,而且耗能较大,浪费资源。
且由于管壳式换热器管壳内壁相对粗糙、流体流速较缓,死角过多、使得整个换热器结垢倾向大大增加,换热器结垢后清洗困难,且不便于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维修的螺纹螺旋缠绕管束式列管换热器,通过法兰盘、第一封头、第二封头、第一管束和第二管束的设计,解决了现有的螺纹螺旋缠绕管束式列管换热器不便于拆卸及维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便于维修的螺纹螺旋缠绕管束式列管换热器,包括壳体;
所述壳体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法兰盘;所述壳体两端通过法兰盘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所述第一封头一表面连通有热媒进管;所述第二封头一表面连通有热媒出管;所述热媒进管和热媒出管内壁均螺纹连接有第一管束;
所述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管束;所述第二管束一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旋管、第二螺旋管、第三螺旋管和第四螺旋管;
所述第一螺旋管、第二螺旋管、第三螺旋管和第四螺旋管两端均连通有分水盘;所述分水盘周侧面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分水盘一表面连通有热媒管;所述热媒管一端贯穿第一管束。
进一步地,所述述壳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壳体周侧面分别连通有冷媒进管和冷媒出管;所述冷媒进管位于第二封头一侧;所述冷媒出管位于第一封头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为同轴心不等径螺旋圆锥式结构;所述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螺旋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螺旋管和第四螺旋管为同轴心等径螺旋中空管;所述第三螺旋管和第四螺旋管呈交错分布;所述第三螺旋管和第四螺旋管螺旋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螺旋管和第四螺旋管位于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内部;所述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为中空半球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法兰盘、第一封头、第二封头、第一管束、第二管束和分水盘的设计,使该装置便于拆卸维修和清垢,另一方面通过第一螺旋管、第二螺旋管、第三螺旋管和第四螺旋管的设计,使该装置在换热时能够充分的利用壳体内的面积,使冷媒和热媒充分接触,继而达到高换热效率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通过内部独特的反间缠绕、螺旋上升的盘管结构,以逆流方式换热,使蒸汽在换热管朿中得以充冷凝,无须经过二次换热,故可以节省大量蒸汽;且由于螺旋螺纹管换热器的换热管朿和壳体全部采用不锈钢材质,具有统一的膨胀系数,其最高承压16MPa,最高耐温400℃;无需减温减压装置。
3、本实用新型通过独特的内部结构、独特的表面处理工艺以及两侧介质逆流换热,在提高合传热系数的同时保证了换热器具有自洁功能,结垢倾向低,可采用化学除垢的方法清洗换热器即可,省时、省力、费用低、效果好。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便于维修的螺纹螺旋缠绕管束式列管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封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三螺旋管和第四螺旋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二管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壳体,2-法兰盘,3-第一封头,4-第二封头,5-热媒进管,6-热媒出管,7-第一管束,8-第二管束,9-通孔,10-第一螺旋管,11-第二螺旋管,12-第三螺旋管,13-第四螺旋管,14-分水盘,15-热媒管,16-冷媒进管,17-冷媒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便于维修的螺纹螺旋缠绕管束式列管换热器,包括壳体1;
壳体1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法兰盘2;法兰盘2便于拆卸,法兰盘2两表面均设置有密封胶垫;壳体1两端通过法兰盘2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封头3和第二封头4;第一封头3一表面连通有热媒进管5;第二封头4一表面连通有热媒出管6;热媒进管5和热媒出管6内壁均螺纹连接有第一管束 7;第一管束7周侧面设置有密封垫;
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管束8;第二管束8一表面开设有通孔9;通孔9内壁通过胀紧和焊接的方式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旋管10、第二螺旋管11、第三螺旋管12和第四螺旋管13;
第一螺旋管10、第二螺旋管11、第三螺旋管12和第四螺旋管13两端均连通有分水盘14;分水盘14周侧面与壳体1固定连接;分水盘14一表面连通有热媒管15;热媒管15一端贯穿第一管束7;第一管束7的半径小于第二管束8。
其中如图1所示,壳体1周侧面分别连通有冷媒进管16和冷媒出管17;冷媒进管16位于第二封头4一侧;冷媒出管17位于第一封头3一侧。
其中如图2-3所示,壳体1为中空结构。
其中,第一螺旋管10和第二螺旋管11为同轴心不等径螺旋圆锥式结构;第一螺旋管10和第二螺旋管11螺旋方向相反。
其中,第三螺旋管12和第四螺旋管13位于第一螺旋管10和第二螺旋管11内部。
其中如图4所示,第一封头3和第二封头4为中空半球形结构。
其中如图5所示,第三螺旋管12和第四螺旋管13为同轴心等径螺旋中空管;第三螺旋管12和第四螺旋管13呈交错分布;第三螺旋管12和第四螺旋管13螺旋方向相反。
其中如图6所示,第二管束8一表面开设有通孔9。
其中,第一螺旋管10、第二螺旋管11、第三螺旋管12和第四螺旋管 13轴心相同;第一螺旋管10、第二螺旋管11、第三螺旋管12和第四螺旋管13均为中空管。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使用时,热媒进管5连通外部热媒,热媒出管用于热媒的循环流动,冷媒进管16连通外部冷媒,冷媒出管17用于冷媒的循环流动,热媒通过热媒管15和分水盘14进入第一螺旋管10、第二螺旋管11、第三螺旋管12和第四螺旋管13,第二管束8对第一螺旋管10、第二螺旋管11、第三螺旋管12和第四螺旋管13进行限位,第一管束7则对热媒管15进行限位;冷媒则流动于壳体1内部,热媒和冷媒的流动方向相反,从而达到高效换热的目的。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便于维修的螺纹螺旋缠绕管束式列管换热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法兰盘(2);所述壳体(1)两端通过法兰盘(2)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封头(3)和第二封头(4);所述第一封头(3)一表面连通有热媒进管(5);所述第二封头(4)一表面连通有热媒出管(6);所述热媒进管(5)和热媒出管(6)内壁均螺纹连接有第一管束(7);
所述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管束(8);所述第二管束(8)一表面开设有通孔(9);所述通孔(9)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旋管(10)、第二螺旋管(11)、第三螺旋管(12)和第四螺旋管(13);
所述第一螺旋管(10)、第二螺旋管(11)、第三螺旋管(12)和第四螺旋管(13)两端均连通有分水盘(14);所述分水盘(14)周侧面与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分水盘(14)一表面连通有热媒管(15);所述热媒管(15)一端贯穿第一管束(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维修的螺纹螺旋缠绕管束式列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中空结构;所述壳体(1)周侧面分别连通有冷媒进管(16)和冷媒出管(17);所述冷媒进管(16)位于第二封头(4)一侧;所述冷媒出管(17)位于第一封头(3)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维修的螺纹螺旋缠绕管束式列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管(10)和第二螺旋管(11)为同轴心不等径螺旋圆锥式结构;所述第一螺旋管(10)和第二螺旋管(11)螺旋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维修的螺纹螺旋缠绕管束式列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螺旋管(12)和第四螺旋管(13)为同轴心等径螺旋中空管;所述第三螺旋管(12)和第四螺旋管(13)呈交错分布;所述第三螺旋管(12)和第四螺旋管(13)螺旋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维修的螺纹螺旋缠绕管束式列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螺旋管(12)和第四螺旋管(13)位于第一螺旋管(10)和第二螺旋管(11)内部;所述第一封头(3)和第二封头(4)为中空半球形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969179.1U CN209230320U (zh) | 2018-11-28 | 2018-11-28 | 一种便于维修的螺纹螺旋缠绕管束式列管换热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969179.1U CN209230320U (zh) | 2018-11-28 | 2018-11-28 | 一种便于维修的螺纹螺旋缠绕管束式列管换热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230320U true CN209230320U (zh) | 2019-08-09 |
Family
ID=67504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96917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30320U (zh) | 2018-11-28 | 2018-11-28 | 一种便于维修的螺纹螺旋缠绕管束式列管换热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23032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47765A (zh) * | 2021-09-14 | 2021-12-03 |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船用柜式水冷系统 |
-
2018
- 2018-11-28 CN CN201821969179.1U patent/CN20923032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47765A (zh) * | 2021-09-14 | 2021-12-03 |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船用柜式水冷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37857B (zh) | 一种适用于三流体换热的管壳式换热器 | |
CN204007233U (zh) | 一种连续螺旋折流板u型管式换热器 | |
CN105135931A (zh) | 用于换热器内弹性管束振动诱导的均布式脉动流发生装置 | |
CN103411454A (zh) | 一种外凸式波节管错位布置的管式换热器 | |
CN109489456A (zh) | 一种高换热效率的碳化硅列管换热器 | |
CN201173719Y (zh) | 螺旋螺纹缠绕式换热器 | |
CN204963661U (zh) | 用于换热器内弹性管束振动诱导的均布式脉动流发生装置 | |
CN107606975A (zh) | 一种管式换热器 | |
CN103424012A (zh) | 一种沉浸式环管换热器 | |
CN1140764C (zh) | 缩放管全逆流双壳程轴流式换热器及其换热方法 | |
CN106989631A (zh) | 一种月形折流板及管壳式换热器 | |
CN209230320U (zh) | 一种便于维修的螺纹螺旋缠绕管束式列管换热器 | |
CN209013792U (zh) | U型管换热器 | |
CN208139899U (zh) | 换热器及换热系统 | |
CN108253821A (zh) | 一种管束缠绕式换热器 | |
CN202002517U (zh) | 多管束防堵塞管壳换热器 | |
CN209355739U (zh) | 一种湍流管壳式换热器 | |
CN207816047U (zh) | 一种氟塑料管式液-液换热系统 | |
CN207300003U (zh) | 一种管式换热器 | |
CN203501883U (zh) | 一种带支撑板的换热器 | |
CN205279807U (zh) | 一种蛇管式三介质复合换热器 | |
CN201754044U (zh) | 波纹管热网加热器 | |
CN109489457A (zh) | 一种湍流管壳式换热器 | |
CN110207508A (zh) | 一种换热器 | |
CN109186284A (zh) | U型管换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