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21207U - 躁动病人防脱管装置 - Google Patents

躁动病人防脱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21207U
CN209221207U CN201820539779.8U CN201820539779U CN209221207U CN 209221207 U CN209221207 U CN 209221207U CN 201820539779 U CN201820539779 U CN 201820539779U CN 209221207 U CN209221207 U CN 2092212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er half
patient
housing lower
guide rail
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3977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缪维琴
刘旭辉
夏云
程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Hefei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Hefe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Hefei filed Critical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Hefei
Priority to CN20182053977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212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212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2120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躁动病人防脱管装置。本装置包括固定筒以及托撑底架;固定筒包括哈夫节式配合的上半壳体及下半壳体,下半壳体的内弧面处布置定位箍,定位箍内环面最高点处铅垂向下延伸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底端处固接气囊环;在下半壳体的可供病人手部搁置的区域处设置捏握气囊;托撑底架包括底架板,底架板水平向病床的其中一床侧处延伸并与该床侧处钢架固定,底架板上设置导向方向垂直病床长度方向的导轨,下半壳体外侧弧面处布置滑块,所述滑块与导轨间构成滑轨导向配合;所述导轨沿垂直病床长度方向向外水平延伸并向下弯弧至床底处。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实现对躁动病人的输液手臂的可靠固定。

Description

躁动病人防脱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躁动病人防脱管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院医疗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精神异常、意识障碍不能配合医生检查及治疗的病人,这类病人常常将输液管、心电监护电极扯脱,给治疗、监护带来极大的麻烦。尤其是在临床上,经常遇到输液对象为老年人、儿童或躁动病人的情况;由于这类病人神智不太清楚或者自我约束能力差,因此极易因肢体乱动而出现鼓针问题,严重影响输液操作的正常进行。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医院传统的做法是指派专人看护或者是用纸板和胶带将输液手臂直接固定。专人看护方式费时费力,同时由于看护者的自身精力影响也不可能全程紧盯看护。纸板和胶带的捆扎方式往往带来使用上的不舒适性,同时整个捆扎过程耗时较长,捆扎松紧度显然也难以把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躁动病人防脱管装置,其具备构造简单、操作简便快捷、使用舒适度高而成本低的优点,可有效实现对躁动病人的输液手臂的可靠固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躁动病人防脱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用于固定病人小臂的固定筒以及用于定位固定筒于床侧处的托撑底架;所述固定筒包括哈夫节式配合的上半壳体及下半壳体,所述上半壳体为透明壳体,所述下半壳体的内弧面处沿其轴长方向而依序布置有至少两道定位箍,定位箍内环面最高点处铅垂向下延伸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底端处固接有用于箍紧病人小臂或手腕的可膨胀式的气囊环,气囊环通过充放气管路而连通外部充放气单元;在下半壳体的可供病人手部搁置的区域处设置可供捏握的捏握气囊;所述托撑底架包括底架板,底架板水平向病床的其中一床侧处延伸并与该床侧处钢架固定,底架板上设置导向方向垂直病床长度方向的导轨,下半壳体外侧弧面处布置滑块,所述滑块与导轨间构成滑轨导向配合;所述导轨沿垂直病床长度方向向外水平延伸并向下弯弧至床底处,从而形成导轨的“J”型轨道构造;滑块或导轨的其中之一处设置紧定螺纹孔,第一紧定螺钉穿过上述紧定螺纹孔从而使得滑块与导轨间构成紧定螺钉式固定配合关系。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包括由定位箍内环面最高点处向下铅垂延伸布置的凸柱,凸柱的底端面处铅垂凹设有插接孔;气囊环包括圆环状的金属环以及布置于金属环内的可充放气的气囊层;金属环的外环面最高点处铅垂向上延伸有配合柱,所述配合柱外形呈上细下粗的二段式阶梯轴状,且配合柱的小直径段伸入凸柱的插接孔内并与之构成孔轴套接配合;配合柱的小直径段上同轴套设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一端抵紧于配合柱的轴肩处而另一端与凸柱的底端面间构成抵靠配合;配合柱的小直径段上径向凸设有定位凸起,而插接孔孔壁处相应设置定位凹槽且该定位凹槽的槽长方向平行插接孔轴向,定位凸起嵌设于定位凹槽内以用于限位配合柱相对凸柱的最大活动距离;下半壳体的内弧面处还垫设有一层起到柔性托撑作用的软垫层,所述软垫层与压缩弹簧的弹力方向彼此反向以便共同的柔性夹持病人小臂。
优选的,所述软垫层包括与下半壳体彼此同轴的弧板状的加强板以及布置于加强板上的软垫体;所述加强板的外侧弧面处设置T型定位棱,而下半壳体的内侧弧面处相应布置T型槽且T型槽槽长方向平行下半壳体轴长方向,以使得加强板可沿下半壳体的轴向而插接固定于下半壳体处;捏握气囊通过铅垂杆而固定于下半壳体的内侧弧面处,加强板的朝向铅垂杆的板端布置卡夹以便卡接固定于铅垂杆上。
优选的,上半壳体的其中一边与下半壳体的同侧边间彼此铰接且该铰接处轴线平行固定筒轴线,相对的上半壳体的另一侧边与下半壳体的相应边间通过锁扣而构成卡嵌式的可拆卸配合。
优选的,所述底架板水平向病床的其中一床侧处延伸有悬臂,悬臂顶端布置卡口,卡口槽长平行病床长度方向且卡口的槽腔形状与病床床侧相应钢架外形轮廓彼此吻合;卡口处径向贯穿布置螺钉孔,第二紧定螺钉穿过该螺钉孔并与上述钢架间构成紧定螺钉式固定配合关系。
优选的,所述悬臂至少为两条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的,由导轨的内侧面处向底架板处延伸有用于衔接两者的连接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抛弃了传统的非标准化的纸板配合医用胶带捆扎的方式,转而另辟蹊径的采用可标准化设计的固定筒,配合具备导向功能的托撑底架,从而实现对于病人前臂位置的自动定位和强制固定目的。具体而言,一方面,通过固定筒的设置,以哈夫节式配合的上半壳体与下半壳体形成约束躁动病人小臂动作的约束结构,再以定位箍搭配气囊环来实现对躁动病人的柔性紧固功能。需要时,通过对气囊环进行充气操作,以实现类似血压计内的气压箍环的功能,进而固定病人小臂,并有效避免老年人、儿童,尤其是躁动病人的肢体乱动状况,以保证输液操作的稳定进行。而捏握气囊的布置,则有助于转移躁动病人的注意力,也即将其注意力从“整个手臂动作”转移至更容易实现的“手掌捏握动作”中,进而最大化的降低输液时的小臂躁动动作。另一方面,通过具备导向能力的底架板,以底架板上的导轨来调节固定筒位置,进而实现针对不同病人小臂位置的自调节定位功能,最终确保病人输液时的使用舒适性。更为重要的是,由于采用了独特的“J”型轨道设计,在针对需长期输液病人时,不仅使得固定筒能够在正常使用时可沿上层轨道而产生位置调节功能,同时还能在不用时,无需再拆卸本实用新型,转而拉动固定筒沿导轨行进进而滑动至位于病床床底的下层轨道处,从而避免了重复拆装和对病人及周遭人员产生磕碰状况,病房的整体美观性也能得到有效提升。
2)、上半壳体与下半壳体之间采用铰接式的可启闭结构,并搭配上半壳体的透明构造,一方面是考虑到冬季等寒冷环境下输液时,病人手臂长期暴露容易引发不舒适甚至冻伤状况,而将输液手臂置于被子内时显然存在被体刮擦等问题。通过可启闭的固定筒将病人输液小臂整体包覆,使得固定筒筒腔形成半密闭的保温空间,以保证筒腔内温度始终处于合适范围内。另一方面,在固定筒整体包覆病人小臂后,通过透明的上半壳体,医护人员在临床检查时可不必掀开上半壳体即可进行病人前臂输液部位的在线观察,以判断是否出现鼓针等问题,使用显然极为方便。
3)、气囊环优选采用外圈金属环而内圈气囊层的复合环结构,其目的在于通过金属环的硬质性,从而迫使气囊层在充气时始终向内径向膨胀,从而最大化气囊环的使用性能。同时,金属环本身材质坚硬而更能承力,更适于配合固定杆从而将气囊环可靠固定于定位箍处。固定杆采用凸柱、压缩弹簧与配合柱的轴向弹性可伸缩构造,一方面固定杆的可伸缩结构仅为轴向,因此仍然会起到对病人不规则躁动动作的可靠约束。另一方面,在进行软垫层的布置时,固定杆可搭配软垫层,从而实现对病人小臂的双向弹性夹持功能,从而极大的提升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舒适度及约束可靠性。
4)、对于软垫层的结构,其采用了软垫体与加强板的复合式板体结构,从而以加强板的硬质性来插接固定下半壳体,再以软垫体的弹性来衬垫病人小臂。加强板的前端也即朝向铅垂杆的一端布置卡夹,从而使得加强板的轴向活动被铅垂杆所约束,而加强板本身的径向动作又被T型槽所约束,最终确保软垫层的位置定位性。
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对底架板与病床的固定配合进行了进一步改进。从底架板处延伸处悬臂并设计卡口,以卡口卡嵌病床床侧钢架,从而既可以实现底架板与病床的固定目的,又能根据需要来实现底架板相对病床长度方向的纵向移动效果。通过底架板相对病床长度的方向纵向移动,搭配固定筒相对导轨动作也即固定筒相对病床长度方向的横向移动,从而实现了固定筒在水平坐标系内的任意位置调节目的,这对于存在肢体差异的病人而言,显然能通过固定筒的适应性调节而实现最优化和最舒适的前臂固定需求。
6)、连接筋的设计,不仅实现了底架板与导轨的固定功能,同时也使得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更为稳定的同时也更趋于轻型化。具体使用时,甚至可将连接筋挖空或多根连接筋组合形成空腔,从而用于容纳备用约束带乃至注射器具和药物等,以提升其便捷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闲置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固定筒的剖视图;
图4为图3的I部分局部放大图。
本实用新型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
a-钢架
10-固定筒
11-上半壳体 12-下半壳体 13-定位箍
14-固定杆 14a-凸柱 14b-插接孔 14c-配合柱 14d-定位凸起
14e-压缩弹簧 15-气囊环 15a-金属环 15b-气囊层
16-捏握气囊 16a-铅垂杆
20-托撑底架
21-底架板 21a-悬臂 21b-卡口 22-导轨
23-连接筋 24-滑块 25-第一紧定螺钉 26-第二紧定螺钉
30-软垫层
31-加强板 31a-T型定位棱 31b-卡夹 32-软垫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构造参见图1-4所示,首先包括由导轨22、连接筋23及底架板21组合形成的托撑底架20。导轨22外形呈横向的“U”字状,或者说是上边长而下边短的横向“J”字状构造。由导轨22的内侧处向内辐射有连接筋23以便固定于底架板21上。底架板21处水平向“U”字状的导轨22的开口处延伸有带有卡口21b的悬臂21a,以方便通过第二紧定螺钉26而紧固配合于病床一侧的平行病床长度方向的钢架a上。在上述托撑底架20的基础上,在导轨22处布置有滑块24以形成两者的滑轨导向配合,滑块24的位置定位则通过第一紧定螺钉25来实现。滑块24上再固接如图3所示的固定筒10,固定筒10用于直接固定病人小臂。
固定筒10的具体构造可参照图1及3-4所示,包括彼此铰接布置的上半壳体11及下半壳体12,上半壳体11及下半壳体12本身均为半圆弧板状且同边铰接,以使得上半壳体11可相对下半壳体12而产生铰接式的开合启闭动作。当上半壳体11掀开时,下半壳体12内的病人小臂暴露,可进行诸如注射穿刺等操作。当注射穿刺等操作完毕后,再重新合上上半壳体11,从而使得上半壳体11固定于下半壳体12上。当然,为保证对小臂穿刺点的随时观察,上半壳体11优选布置为透明壳体。
具体至如图1-3所示实施例时,为进一步固定躁动病人的小臂,在下半壳体12的内侧弧面处,沿下半壳体12的轴长方向而依序布置两道定位箍13。每道定位箍13处均布置固定杆14及气囊环15,从而一方面通过气囊环15来固定病人小臂;另一方面再通过固定杆14的弹性伸缩动作搭配布置于病人小臂正下方的软垫层30,从而实现对病人小臂的双向夹持和柔性定位功能。气囊环15优选采用外圈金属环15a而内圈气囊层15b的复合环结构,其目的在于通过金属环15a的硬质性,从而迫使气囊层15b在充气时始终向内径向膨胀,从而最大化气囊花的使用性能。同时,金属环15a本身材质坚硬,更适于配合固定杆14,从而将气囊环15可靠固定于定位箍13处。固定杆14采用凸柱14a、压缩弹簧14e与配合柱14c的轴向弹性可伸缩构造,具体参照图3-4所示。
对于软垫层30的结构,其采用了软垫体32与加强板31的复合式板体结构,从而以加强板31的硬质性来插接固定下半壳体12,而以软垫体32的弹性来衬垫病人小臂。加强板31的前端也即朝向铅垂杆16a的一端布置卡夹31b,从而使得加强板31的轴向活动被铅垂杆16a所约束,而加强板31本身的径向动作又被T型槽所约束,最终确保软垫层30的位置定位性。由于软垫层30采用了抽插结构,因此可随时取出和装配,以便于进行清洁更换。
本实用新型实际操作状态如图1所示,通过将固定筒10沿导轨22的位移动作,从而将固定筒10移动至病人小臂位置处。通过将病人小臂穿入气囊环15内,再向气囊环15内施压至合适压力,即可便捷的固定病人小臂。当病人小臂固定完毕后,此时病人手掌刚好位于捏握气囊16处,病人可随时操作捏握气囊16以分散注意力。再后,通过开启上半壳体11,也可随时进行病人小臂的穿刺和输液操作。当上述穿刺和输液操作完成后,关闭并锁定上半壳体11,此时病人小臂即完全位于固定筒10内,必要时通过透明的上半壳体11可随时进行病人小臂穿刺点的观测。而在本实用新型处于闲置状态时,如图2所示的,可松开第一紧定螺钉25而移动滑块24,从而达到整体移动固定筒10的目的。通过将固定筒10沿导轨22滑动至床下并再次通过第一紧定螺钉25锁定其位置,可有效节约病床空间,并留待下次重复使用。

Claims (7)

1.一种躁动病人防脱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用于固定病人小臂的固定筒(10)以及用于定位固定筒(10)于床侧处的托撑底架(20);所述固定筒(10)包括哈夫节式配合的上半壳体(11)及下半壳体(12),所述上半壳体(11)为透明壳体,所述下半壳体(12)的内弧面处沿其轴长方向而依序布置有至少两道定位箍(13),定位箍(13)内环面最高点处铅垂向下延伸有固定杆(14)且固定杆(14)的底端处固接有用于箍紧病人小臂或手腕的可膨胀式的气囊环(15),气囊环(15)通过充放气管路而连通外部充放气单元;在下半壳体(12)的可供病人手部搁置的区域处设置可供捏握的捏握气囊(16);所述托撑底架(20)包括底架板(21),底架板(21)水平向病床的其中一床侧处延伸并与该床侧处钢架固定,底架板(21)上设置导向方向垂直病床长度方向的导轨(22),下半壳体外侧弧面处布置滑块(24),所述滑块(24)与导轨(22)间构成滑轨导向配合;所述导轨(22)沿垂直病床长度方向向外水平延伸并向下弯弧至床底处,从而形成导轨(22)的“J”型轨道构造;滑块(24)或导轨(22)的其中之一处设置紧定螺纹孔,第一紧定螺钉(25)穿过上述紧定螺纹孔从而使得滑块(24)与导轨(22)间构成紧定螺钉式固定配合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躁动病人防脱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4)包括由定位箍(13)内环面最高点处向下铅垂延伸布置的凸柱(14a),凸柱(14a)的底端面处铅垂凹设有插接孔(14b);气囊环(15)包括圆环状的金属环(15a)以及布置于金属环(15a)内的可充放气的气囊层(15b);金属环(15a)的外环面最高点处铅垂向上延伸有配合柱(14c),所述配合柱(14c)外形呈上细下粗的二段式阶梯轴状,且配合柱(14c)的小直径段伸入凸柱(14a)的插接孔(14b)内并与之构成孔轴套接配合;配合柱(14c)的小直径段上同轴套设有压缩弹簧(14e),压缩弹簧(14e)的一端抵紧于配合柱(14c)的轴肩处而另一端与凸柱(14a)的底端面间构成抵靠配合;配合柱(14c)的小直径段上径向凸设有定位凸起(14d),而插接孔(14b) 孔壁处相应设置定位凹槽且该定位凹槽的槽长方向平行插接孔(14b)轴向,定位凸起(14d)嵌设于定位凹槽内以用于限位配合柱(14c)相对凸柱(14a)的最大活动距离;下半壳体(12)的内弧面处还垫设有一层起到柔性托撑作用的软垫层(30),所述软垫层(30)与压缩弹簧(14e)的弹力方向彼此反向以便共同的柔性夹持病人小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躁动病人防脱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层(30)包括与下半壳体(12)彼此同轴的弧板状的加强板(31)以及布置于加强板(31)上的软垫体(32);所述加强板(31)的外侧弧面处设置T型定位棱(31a),而下半壳体(12)的内侧弧面处相应布置T型槽且T型槽槽长方向平行下半壳体(12)轴长方向,以使得加强板(31)可沿下半壳体(12)的轴向而插接固定于下半壳体(12)处;捏握气囊(16)通过铅垂杆(16a)而固定于下半壳体(12)的内侧弧面处,加强板的朝向铅垂杆(16a)的板端布置卡夹(31b)以便卡接固定于铅垂杆(16a)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躁动病人防脱管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半壳体(11)的其中一边与下半壳体(12)的同侧边间彼此铰接且该铰接处轴线平行固定筒(10)轴线,相对的上半壳体(11)的另一侧边与下半壳体(12)的相应边间通过锁扣而构成卡嵌式的可拆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躁动病人防脱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板(21)水平向病床的其中一床侧处延伸有悬臂(21a),悬臂(21a)顶端布置卡口(21b),卡口(21b)槽长平行病床长度方向且卡口(21b)的槽腔形状与病床床侧相应钢架外形轮廓彼此吻合;卡口(21b)处径向贯穿布置螺钉孔,第二紧定螺钉(26)穿过该螺钉孔并与上述钢架间构成紧定螺钉式固定配合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躁动病人防脱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21a)至少为两条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躁动病人防脱管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导轨(22)的内侧面处向底架板(21)处延伸有用于衔接两者的连接筋(23)。
CN201820539779.8U 2018-04-16 2018-04-16 躁动病人防脱管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212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39779.8U CN209221207U (zh) 2018-04-16 2018-04-16 躁动病人防脱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39779.8U CN209221207U (zh) 2018-04-16 2018-04-16 躁动病人防脱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21207U true CN209221207U (zh) 2019-08-09

Family

ID=67496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3977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21207U (zh) 2018-04-16 2018-04-16 躁动病人防脱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212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92315B (zh) 一种麻醉科专用肢体固定支架
CN107899107A (zh) 一种便于找静脉血管输液扎针的辅助装置
CN204744144U (zh) 袖带式电子血压计
CN205215593U (zh) 一种医用护理架
CN209221207U (zh) 躁动病人防脱管装置
CN205339381U (zh) 一种儿科临床用头颈部的支撑托架
CN201912571U (zh) 一种静脉输液固定器
CN207768678U (zh) 一种穿刺用床
CN204766261U (zh) 可拆装式伸缩支被架
CN203089634U (zh) 可调节护理床
CN208405153U (zh) 一种带有能隐藏输液架的医用病床
CN208911227U (zh) 引流管固定装置
CN208355858U (zh) 一种多用输液杆
CN208741092U (zh) 胸穿及肺穿专用操作平台
CN2863057Y (zh) 输液护理两用床
CN207627566U (zh) 一种医用颈部中心静脉置管肩垫支撑架装置
CN206714997U (zh) 一种新型辅助输液支架
CN204379264U (zh) 一种新型的槽式血压测量工作台
CN202458552U (zh) 医用便捷止血带
CN204581646U (zh) 一种新型重症监护用固定架
CN219558211U (zh) 一种胸外科引流器
CN103751896B (zh) 一种气管套管固定带
CN201020139Y (zh) 胸腹腔穿刺固定装置
CN204745292U (zh) 一次性引流连接管
CN205867205U (zh) 一种多功能输液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9

Termination date: 2020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