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20848U - 神经内科训练装置及神经内科设备 - Google Patents

神经内科训练装置及神经内科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20848U
CN209220848U CN201821197111.6U CN201821197111U CN209220848U CN 209220848 U CN209220848 U CN 209220848U CN 201821197111 U CN201821197111 U CN 201821197111U CN 209220848 U CN209220848 U CN 2092208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g rest
rest portion
neurology
training device
rotating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9711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元芝
罗承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19711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208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208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208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训练装置及神经内科设备,属于医用器械领域。该神经内科训练装置的立柱固定连接于底座,立柱开设有沿立柱的轴向间隔设置的多个通孔,活动轴穿设于多个通孔中的一个,活动轴的一端连接转动盘,转动盘的轴向与活动轴的轴向平行。转动盘的外圈侧边连接有挂绳,挂绳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搁脚部和第二搁脚部且第一搁脚部与第二搁脚部对称设置于立柱的两侧。第一搁脚部和第二搁脚部均设置有多个按摩滚珠,多个按摩滚珠设置于第一搁脚部以及第二搁脚部的用于贴合脚部的一侧。上述神经内科训练装置有助于神经内科患者腿部恢复,缩短恢复时间。包括上述神经内科训练装置的神经内科设备,使用简单,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神经内科训练装置及神经内科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神经内科训练装置及神经内科设备。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的病人,有的是双腿出现问题的,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做双腿恢复的训练,来加快病人双腿恢复的速度,目前神经内科还很少具有较为完善双腿恢复器械。
因此,需对现有的神经内科训练装置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训练装置,上述神经内科训练装置有助于神经内科患者腿部恢复,缩短恢复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设备,其包括上述神经内科训练装置,使用简单,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神经内科训练装置,其包括底座、立柱、活动轴、转动盘、第一搁脚部和第二搁脚部。
立柱固定连接于底座,立柱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沿立柱的轴向间隔设置,活动轴穿设于多个通孔中的一个,活动轴的一端连接转动盘,转动盘的轴向与活动轴的轴向平行。
转动盘的外圈侧边连接有挂绳,挂绳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搁脚部和第二搁脚部且第一搁脚部与第二搁脚部以立柱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于立柱的两侧。
第一搁脚部和第二搁脚部均设置有多个按摩滚珠,多个按摩滚珠设置于第一搁脚部的用于贴合脚部的一侧以及第二搁脚部的用于贴合脚部的一侧。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转动盘的外圈侧边设有限位凹槽,限位凹槽沿转动盘的外圈的表面向远离外圈的方向凹入,挂绳连接于限位凹槽。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搁脚部和第二搁脚部均呈筒状,第一搁脚部的沿筒轴方向的两端连通,第二搁脚部的沿筒轴方向的两端连通。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搁脚部和第二搁脚部均由弹性带首尾连接而成,弹性带的首尾两端分别设有互相配合的第一拉链和第二拉链。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搁脚部和第二搁脚部的厚度均为5-10cm。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神经内科训练装置还包括用于放置中药的第一药包层和第二药包层,第一药包层设置于第一搁脚部的用于贴合脚部的一侧的外表面,第二药包层设置于第二搁脚部的用于贴合脚部的一侧的外表面。
第一药包层的远离第一搁脚部的一侧的侧壁以及第二药包层的远离第二搁脚部的一侧的侧壁均开设有多个通气孔。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通过气孔的直径为0.2-0.5mm。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底座还设有第一缓冲软垫和第二缓冲软垫,第一缓冲软垫设置于第一搁脚部的下方,第二缓冲软垫设置于第二搁脚部的下方。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底座设有滑轨,立柱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滑轨,滑轨的轨道方向平行于转动盘的轴线方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神经内科设备,其包括上述神经内科训练装置,转动盘刻有旋转角度的刻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神经内科训练装置及神经内科设备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神经内科训练装置有助于神经内科患者腿部恢复,缩短恢复时间。包括上述神经内科训练装置的神经内科设备,使用简单,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神经内科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神经内科训练装置中活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神经内科训练装置中第一药包层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神经内科训练装置中第二药包层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神经内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神经内科训练装置;11-底座;111-滑轨;112-第一缓冲垫;113-第二缓冲垫;12-立柱;121-通孔;13-活动轴;131-限位部;14-转动盘;141-挂绳;15-第一搁脚部;16-第二搁脚部;17-第一药包层;18-第二药包层;19-通气孔;20-神经内科设备;21-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垂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垂直”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水平”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神经内科训练装置10,其包括底座11、立柱12、活动轴13、转动盘14、第一搁脚部15和第二搁脚部16。
立柱12固定连接于底座11,在本申请中,立柱12优选连接于底座11的中心位置。可参照地,立柱12与底座11可以一体成型,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滑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立柱12与底座11滑动连接。具体地,底座11设有滑轨111,滑轨111的轨道延伸方向即可作为底座11的中心轴方向。立柱12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滑轨111,立柱12可以滑轨111的延伸方向来回滑动。
立柱12开设有多个通孔121,多个通孔121沿立柱12的轴向间隔设置,活动轴13穿设于多个通孔121中的一个。具体的,活动轴13穿设的通孔121的位置可根据患者腿部的最适放置位置设定。通过在立柱12的轴向设置多个通孔121,有利于适用于不同患者。较佳地,本申请中,活动轴13在贯穿通孔121后可以在通孔121中活动转动。
活动轴13的一端连接转动盘14,转动盘14的轴向与活动轴13的轴向平行且转动盘14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滑轨111的轨道方向。
在本申请中,活动轴13的一端优选固定连接于转动盘14的中心,远离转动盘14的一端设有限位部131,限位部131的直径大于活动轴13的直径以及通孔121的直径(如图2所示),从而避免活动轴13的未连接转动盘14的一端从通孔121的靠近转动盘14的一侧滑出。
本申请中,转动盘14的外圈侧边连接有挂绳141,挂绳14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搁脚部15和第二搁脚部16,并且第一搁脚部15与第二搁脚部16以立柱12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于立柱12的两侧。置于第一搁脚部15和第二搁脚部16的患者双腿即可由转动盘14和挂绳141带动上下左右摆动。
较佳地,转动盘14的外圈侧边设有限位凹槽(图未示),限位凹槽沿转动盘14的外圈的表面向远离外圈的方向(即朝向转动盘14的中心的方向)凹入,挂绳141连接于限位凹槽。通过设置限位凹槽,可对挂绳141的前后运动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避免挂绳141从转动盘14的外圈侧边滑落。
本申请中,第一搁脚部15和第二搁脚部16均呈筒状,第一搁脚部15的沿筒轴方向的两端连通,第二搁脚部16的沿筒轴方向的两端连通。
作为可选地,第一搁脚部15和第二搁脚部16均由弹性带首尾连接而成,以弹性带作为制作材料,能够使第一搁脚部15和第二搁脚部16均具有一定的弹性,以适应腿部粗细不同的患者的需求。
可选地,弹性带的首尾两端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非可拆卸连接。当首尾两端为可拆卸连接时,其可以是以魔术贴、纽扣和拉链形式连接。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弹性带的首尾两端以拉链形式连接。具体的,弹性带的首尾两端分别设有互相配合的第一拉链(图未示)和第二拉链(图未示)。
通过设置拉链,一方面能够较魔术贴使弹性带的首尾两端连接更加稳定,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连接端分开的情况,另一方面能够较纽扣具有更大的连接空间,使弹性带的首尾两端连接处受力更加均匀,避免弹性带断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搁脚部15和第二搁脚部16的厚度均可以为5-10cm,例如5cm、5.5cm、6cm、6.5cm、7cm、7.5cm、8cm、8.5cm、9cm、9.5cm或10cm。
上述厚度范围一方面能够使第一搁脚部15和第二搁脚部16能够充分承担患者脚部重量,另一方面能够使第一搁脚部15和第二搁脚部16具有一定的柔软性,提高脚部的舒适程度。
进一步地,第一搁脚部15和第二搁脚部16均设置有多个按摩滚珠(图未示),多个按摩滚珠设置于第一搁脚部15的用于贴合脚部的一侧以及第二搁脚部16的用于贴合脚部的一侧。
通过设置按摩滚珠,可在患者脚部进行康复训练过程中对患者脚部进行按摩。
进一步地,请继续一并参照图3和图4,本申请中的神经内科训练装置10还包括用于放置中药的第一药包层17和第二药包层18。第一药包层17设置于第一搁脚部15的用于贴合脚部的一侧的外表面,第二药包层18设置于第二搁脚部16的用于贴合脚部的一侧的外表面。
作为可选地,第一药包层17和第二药包层18的厚度例如可以为2-3cm,以容纳足够药用量的中药。
在本申请中的,第一药包层17可以绕呈筒状的第一搁脚部15的周向设置于第一搁脚部15的用于贴合脚部的一侧的外表面(如图3所示),也可以沿平行于呈筒状的第一搁脚部15的轴向设置于第一搁脚部15的用于贴合脚部的一侧的外表面。
同理地,第二药包层18可以绕呈筒状的第二搁脚部16的周向设置于第二搁脚部16的用于贴合脚部的一侧的外表面,也可以沿平行于呈筒状的第二搁脚部16的轴向设置于第二搁脚部16的用于贴合脚部的一侧的外表面(如图4所示)。
第一药包层17的远离第一搁脚部15的一侧的侧壁以及第二药包层18的远离第二搁脚部16的一侧的侧壁均开设有多个通气孔19。
在本申请中,所用的中药可以包括桑寄生、防风、当归、白芍、黄芪或鸡血藤等。上述中药均先经磨碎、混合,加热至40-45℃后放入第一药包层17和/或第二药包层18,然后将通过通气孔19对患者腿部进行热敷。
较佳地,上述通气孔19的直径可以为0.2-0.5mm,一方面有利于药效成分穿过通气孔19作用于患者腿部,另一方面避免中药物质从通气孔19内漏出直接接触并烫伤患者腿部。
作为可选地,在本申请中,所用的中药可以包括桑寄生、防风、当归、白芍、黄芪或鸡血藤等。
进一步地,本申请中的底座11还设有第一缓冲软垫和第二缓冲软垫。其中,第一缓冲软垫设置于第一搁脚部15的下方,第二缓冲软垫设置于第二搁脚部16的下方。
通过设置第一缓冲垫112和第二缓冲垫113,可以使患者脚部从第一搁脚部15和第二搁脚部16取出的时候落至缓冲垫上,起到缓冲作用。
承上,本实施例的神经内科训练装置10的使用方法为:将(带有第一药包层17的)第一搁脚部15的首尾两端通过拉链连接闭合以使第一搁脚部15呈筒状,将(带有第二药包层18的)第二搁脚部16的首尾两端通过拉链连接闭合以使第二搁脚部16呈筒状。
将转动轴穿过通孔121并与转动盘14连接,将挂绳141连接于转动盘14的外圈侧边,并分别将第一搁脚部15和第二搁脚部16连接于挂绳141的两端。
于第一搁脚部15下方的底座11位置安装第一缓冲垫112,于第二搁脚部16下方的底座11位置安装第二缓冲垫113。
使用时,患者双脚分别放置于第一搁脚部15和第二搁脚部16,其脚部可自行活动,也可通过转动转动盘14从而带动脚部活动。
实施例2
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神经内科设备20,其包括神经内科训练装置10(神经内科训练装置10例如可以参照实施例1),转动盘14刻有旋转角度的刻度21。
通过在转动盘14上刻上刻度21,可方便患者或陪护人员及时准确掌握患者腿部的摆动幅度,一方面可避免摆动幅度过大拉伤患者腿部,另一方面可避免摆动幅度过小达不到良好的康复训练效果。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神经内科训练装置10有助于神经内科患者腿部恢复,缩短恢复时间。包括上述神经内科训练装置10的神经内科设备20,使用简单,方便快捷。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神经内科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立柱、活动轴、转动盘、第一搁脚部和第二搁脚部;
所述立柱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立柱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立柱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活动轴穿设于多个所述通孔中的一个,所述活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轴向与所述活动轴的轴向平行;
所述转动盘的外圈侧边连接有挂绳,挂绳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搁脚部和第二搁脚部且所述第一搁脚部与所述第二搁脚部以所述立柱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于所述立柱的两侧;
所述第一搁脚部和所述第二搁脚部均设置有多个按摩滚珠,多个按摩滚珠设置于所述第一搁脚部的用于贴合脚部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搁脚部的用于贴合脚部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的外圈侧边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沿所述转动盘的所述外圈的表面向远离所述外圈的方向凹入,所述挂绳连接于所述限位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搁脚部和所述第二搁脚部均呈筒状,所述第一搁脚部的沿筒轴方向的两端连通,所述第二搁脚部的沿筒轴方向的两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神经内科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搁脚部和所述第二搁脚部均由弹性带首尾连接而成,所述弹性带的首尾两端分别设有互相配合的第一拉链和第二拉链。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神经内科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搁脚部和第二搁脚部的厚度均为5-10c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神经内科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内科训练装置还包括用于放置中药的第一药包层和第二药包层,所述第一药包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搁脚部的用于贴合脚部的一侧的外表面,所述第二药包层设置于所述第二搁脚部的用于贴合脚部的一侧的外表面;
所述第一药包层的远离所述第一搁脚部的一侧的侧壁以及所述第二药包层的远离所述第二搁脚部的一侧的侧壁均开设有多个通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神经内科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的直径为0.2-0.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设有第一缓冲软垫和第二缓冲软垫,所述第一缓冲软垫设置于所述第一搁脚部的下方,所述第二缓冲软垫设置于所述第二搁脚部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滑轨,所述立柱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所述滑轨的轨道方向平行于所述转动盘的轴线方向。
10.一种神经内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内科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神经内科训练装置,所述转动盘刻有旋转角度的刻度。
CN201821197111.6U 2018-07-26 2018-07-26 神经内科训练装置及神经内科设备 Active CN2092208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97111.6U CN209220848U (zh) 2018-07-26 2018-07-26 神经内科训练装置及神经内科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97111.6U CN209220848U (zh) 2018-07-26 2018-07-26 神经内科训练装置及神经内科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20848U true CN209220848U (zh) 2019-08-09

Family

ID=67497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97111.6U Active CN209220848U (zh) 2018-07-26 2018-07-26 神经内科训练装置及神经内科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208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58909U (zh) 一种医疗护理换药架
CN207462567U (zh) 一种膝关节康复训练椅
CN205903489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多功能输液按摩椅
CN209220848U (zh) 神经内科训练装置及神经内科设备
CN208465087U (zh)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康复训练器
CN207085078U (zh) 榫卯耳口鼻偏心式放射治疗头颈部定位负压枕平板固定架
CN211300887U (zh) 一种急诊外科临床用功能支架
CN206228740U (zh) 一种医疗用麻醉科麻醉补药针
CN205698329U (zh) 一种床用下肢康复器
CN106237526B (zh) 榫卯耳口鼻偏心式放射治疗头颈部定位负压枕平板固定架
CN208368005U (zh) 儿科护理实训用头皮静脉穿刺模型
CN207755326U (zh) 一种长期性桡动脉压迫止血器
CN205569147U (zh) 一种中医骨伤夹板
CN208465083U (zh) 一种下肢锻炼恢复装置
CN104546255B (zh) 颈椎牵引康复器
CN211934849U (zh) 一种临床护理用脚部按摩仪
CN209848127U (zh) 一种鼻腔用药器
CN206688024U (zh) 半圆耳口鼻正中式放射治疗头颈部定位负压枕平板固定架
CN207085088U (zh) 榫卯耳口鼻正中式放射治疗头颈部定位负压枕平板固定架
CN109481904A (zh)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便携式康复设备
CN207084954U (zh) 一种康复科用辅助行走装置
CN210698050U (zh) 一种方便中医施针的康复护理床
CN210962227U (zh) 一种穿刺辅助装置
CN103418058B (zh) 一种无针注射器的组合手柄装置
CN205667583U (zh) 一种新型肛肠检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