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20359U - 剥离针 - Google Patents

剥离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20359U
CN209220359U CN201821182381.XU CN201821182381U CN209220359U CN 209220359 U CN209220359 U CN 209220359U CN 201821182381 U CN201821182381 U CN 201821182381U CN 209220359 U CN209220359 U CN 2092203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stripping
hand
syringe needle
held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8238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18238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203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203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203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剥离针,包括针部(100)和手持部(200),针部(100)包括针头(110)和针体(120),针头(110)置于待分离皮肤/皮下组织层之间,用于实施组织剥离并引导针体(120)移动;针体(120)为支撑针头(110)、并连接针头(110)和手持部(200)的过渡部分;所述手持部(200)为施力单元;针头(110)为头部呈Y形分叉的扁平状结构。本实用新型中剥离针针头的Y形设计、Y形臂的刃形设计等特点便于在光滑的组织中对不同组织层进行剥离,缩短施术时间,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且装置简单,便于在整形行业的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剥离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剥离针。
背景技术
人面部或身体上存在凹陷区域,部分先天性或创伤性凹陷区域使得人的面部或身体形态不美观。人们对自身美的要求的追求使得希望通过填充手术来消除凹陷区域。然而,通过常规填充手术(如脂肪填充)并不能达到消除凹陷区域的目的,原因在于:先天性凹陷(如女性脸颊部位凹陷)、创伤性凹陷(如手术瘢痕、皮肤感染产生的痘坑)均发生了组织粘连,即皮肤组织与皮下组织(如肌肉)发生了粘连。由于粘连状况的存在,即使在凹陷处进行脂肪填充,脂肪细胞很难在填充部位固定繁殖,而被组织吸收或转移至凹陷区域附近脂肪组织较多的部位,这样会导致凹陷外围更加凸起,而凹陷区域显得愈加凹陷。本发明人研究发现,要想达到较好的填充效果,必须对粘连组织进行分离后,再进行脂肪的填充。然而,目前尚未发现对组织粘连造成的凹陷区域进行填充前,实施粘连组织分离的操作,更未有专业实施粘连组织分离的医疗器械。
医疗美容中高实施率的另一类手术为提升除皱手术,该项手术需要将皮肤和筋膜剥离,通过提拉收紧上层皮肤消除皱纹。目前,提升除皱手术中皮肤与筋膜的分离是通过手术剪进行的,手术剪剥离效率低,且较大的体积使得医生进行剥离操作十分不便。同时,手术效率低则不可避免会增加手术时间,不能达到减少麻醉时间和麻醉用药、减少麻醉药品在体内的蓄积与代谢、以及降低麻醉用药以增加手术安全性的目的。
为便于整形医生手术操作,高效进行粘连组织处的剥离操作,降低麻醉品使用等,亟需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使用的医用剥离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提供了一种剥离针,包括针部和手持部,针部包括针头和针体,针头置于待分离组织层之间,用于实施组织剥离并引导针体移动;针头设计为头部呈Y形分叉的扁平状结构,Y形分叉形成的两Y形臂为刃形设计,便于在光滑的组织中对不同组织层进行剥离,缩短施术时间,增加手术的安全性,且装置简单,从而完成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剥离针,该剥离针用于对不同深度的皮肤/皮下组织进行分离,所述剥离针包括针部100和手持部200,
所述针部100包括针头110和针体120,所述针头110置于待分离组织层之间,用于实施组织剥离并引导针体120移动;所述针体120为支撑针头110、并连接针头110和手持部200的过渡部分;所述手持部200为施力单元,用于固定针部100,并通过承载外力以带动针头110在待分离组织层间移动;
针头110为头部呈Y形分叉的扁平状结构,针头110头部分开的部位称为Y形臂,针头110头部至针体120方向上扁平状针头110的厚度逐渐增加,且头部至针体120方向上扁平状针头110的宽度逐渐增加。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剥离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剥离针具有Y形扁平状针头110,Y形扁平状针头的两个尖端,在组织中起导向和定位作用,由于两个尖端的存在,剥离针进行不同层组织剥离时不会产生剥离轨迹脱离预定路线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中剥离针针头的最大Y形截面上,两臂尖端部位处的角度α为30°~60°,两臂中间形成的夹角β为90°~150°,此时,Y形臂张开的角度、Y形臂面积和宽度适中,采用该针头进行某一方向上的组织剥离时,在该方向上可以有效达到两个或两个以上Y形臂尖端宽度的剥离宽度;
(3)本实用新型中剥离针针头的两Y形臂尖端为钝圆形结构,该结构使得Y形臂尖端接触组织,能够通过较小的接触面积、较大压强分离组织,而又不会由于过于尖锐的结构造成组织层之间分离不稳定、以及组织损伤;
(4)本实用新型中,在针部的尾部靠近手持部的位置设置阻挡件I,或者在手持部的前端靠近针部位置处设置阻挡件II;操作时,阻挡件I或者阻挡件II与大拇指和弯曲的食指接触,为大拇指和弯曲的食指提供反作用力,使剥离过程稳健进行;
(5)针头的Y形臂在由内侧边至外侧边的方向上逐渐增厚,使Y形臂的内侧边呈刃状,该刃状设计使得在进行组织层剥离时,针头受到的阻力小,在对组织压迫损伤较小的前提下即可有效完成组织剥离。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提供的剥离针;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提供的剥离针;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3提供的剥离针;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4提供的剥离针。
附图标号说明:
100-针部;
110-针头;
120-针体;
200-手持部;
210-连接段;
220-握持段;
300-阻挡件I;
400-阻挡件II。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将随着这些说明而变得更为清楚、明确。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剥离针,该剥离针用于对不同深度的皮肤/皮下组织进行分离,如为去除皱纹,对皮肤与皮下筋膜进行分离;为除去痘坑,对皮下脂肪层与肌肉层进行分离。
具体地,所述剥离针包括针部100和手持部200,所述针部100包括针头110和针体120,所述针头110置于待分离组织层之间,用于实施组织剥离并引导针体120移动;所述针体120为支撑针头110、并连接针头110和手持部200的过渡部分;所述手持部200为施力单元,用于固定针部100,并通过承载外力以带动针头110在待分离组织层间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针头110为头部呈Y形分叉的扁平状结构,针头110头部分开的部位称为Y形臂,针头110头部至针体120方向上扁平状针头110的厚度逐渐增加,且头部至针体120方向上扁平状针头110的宽度逐渐增加。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针头110的两Y形臂尖端为钝圆形结构,该结构使得Y形臂尖端接触组织,能够通过较小的接触面积、较大压强分离组织,而又不会由于过于尖锐的结构造成组织层之间分离不稳定、以及组织损伤。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针头110的两Y形臂尖端的截面半径为0.1mm~0.2mm,大于毛细血管的半径,即针头110尖端部位具有一定面积,极大地降低了针头110刺入血管的概率。
本发明人经过试验发现,Y形扁平状针头110相较于无Y形分叉的扁平状针头110具有极显著的改善效果:
Y形扁平状针头110具有两个尖端,由于组织内部光滑,在组织中起导向和定位作用,由于两个尖端的存在,剥离针进行不同层组织剥离时不会产生剥离轨迹脱离预定路线的情况;
而无Y形分叉的扁平状针头110前端为线状而非点状,无有效的定位结构,且对组织进行分离时,线状前端较点状前端需要施加更大的外力才能达到相同的分离程度(线状前端对组织施加的压强大),较大的施加外力以及线状前端的弱定位功能,很容易造成剥离轨迹脱离预定路线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中,针体120为截面积与针头110末端截面积相同的圆柱体结构。圆柱体结构使针体120表面光滑无锐性棱线,刺入过程针体120对皮肤为柔性摩擦,极大降低了对皮肤的硬性损伤。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针部100的最大Y形截面沿针体120的中心线对称,即Y形扁平状针头110是对称的,两Y形臂长度相等,这显然有利于组织层的稳定分离。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针头110的Y形臂在由内侧边至外侧边的方向上逐渐增厚,使Y形臂的内侧边呈刃状,该刃状设计使得在进行组织层剥离时,针头110受到的阻力小,在对组织压迫损伤较小的前提下即可有效完成组织剥离。
本实用新型中,针头110的最大Y形截面上,两臂尖端部位处的角度α为30°~60°;两臂中间形成的夹角β为90°~150°。
Y形扁平状针头两臂尖端部位处的角度α以及两臂中间形成的夹角β是决定剥离效率的另一重要因素:
(I)Y形扁平状针头两臂尖端部位处的角度α小于1/2两臂中间形成的夹角β,即α<1/2β。夹角β的改变带动角度α的改变,夹角β角度减小,则角度α减小,夹角β角度增大,则角度α增大。
夹角β固定的情况下,α角决定了Y形臂剥离的难度,α小于30°,α角度相对尖锐且两Y形臂宽度窄、面积小,加大了针头110进行组织间面层状剥离的难度;α大于60°,α角度相对和缓且两Y形臂面积大,针头110受到的阻力大,不利于顺利操作。
(II)在两臂尖端部位处的角度α为30°~60°,两臂中间形成的夹角β为90°~150°时,Y形臂张开的角度、Y形臂面积和宽度适中,采用该针头110进行某一方向上的组织剥离时,在该方向上可以有效达到两个或两个以上Y形臂尖端宽度的剥离宽度。
本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由于针头110的钝圆形设计,针头110进行组织剥离时需要施加设定的力。为便于握持手持部200向针头110施力,以及控制力的大小,一种方式为,在针部100的尾部靠近手持部200的位置设置阻挡件I 300;或者另一种方式,在手持部200的前端靠近针部100位置处设置阻挡件II 400。优选地,阻挡件I 300与针部100的长度方向垂直;阻挡件II 400与手持部200的长度方向垂直。操作时,所述阻挡件I 300或者阻挡件II400与大拇指和弯曲的食指接触,为大拇指和弯曲的食指提供反作用力,使剥离过程稳健进行。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阻挡件I 300或者阻挡件II 400为焊接或粘结在开口器设定部位的环形挡片。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阻挡件I 300或者阻挡件II 400为相对焊接或粘结在开口器设定部位的两个棒状挡件。特别地,如图3所示,该两个棒状挡件的固定方向与针头110头部扁平状结构所处的平面平行。针头110头部扁平状结构所处的平面即为剥离针的施术面,该两个棒状挡件与施术面平行,使用时,相较于其他非平行方向设置,增加了与求美者皮肤的距离,避免了与皮肤发生接触的可能性,操作更加安全。
优选阻挡件I 300或者阻挡件II 400为棒状挡件,该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消毒方便且使用更加安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手持部200的表面加工有突起结构,如手持部200为铝制材料制成,在手持部200表面沿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分别加工多条平行线,形成多个棱形突起。突起结构的加工设置增加了手与手持部200之间的摩擦力,增加了整形医师施术的稳定性。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手持部200为棱柱体或不规则柱体结构,而非表面光滑的圆柱体。棱柱体由于棱线的存在、不规则柱体结构由于不规则线的存在,在握持手持部200时为增加了手与手持部200之间的摩擦力。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固定针部100、以及人对开口器的握持,手持部200的最小截面积大于针体120的截面积。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持部200包括连接段210和握持段220,连接段210的截面半径小于握持段220的截面半径,连接段210用于直接固定针部100,并作为针部100和握持段220的过渡。连接段210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更加稳定的固定针部100,避免较细的针部100直接连接至较粗的手持部200(握持段220)所造成的加工难度大、结合不牢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结构的剥离针可用于面部、胸部和臀部的组织剥离:
当剥离针用于面部时,针部100的长度为10.0~15.0cm,手持部200的长度为8.0~10.0cm,两Y形臂顶端之间的距离为0.2~0.3cm,其中,针部100的针头110长度为1.0~1.5cm,针部100的针体120长度为8.5~14.0cm。
当剥离针用于胸部时,针部100的长度为12.0~15.0cm,手持部200的长度为8.0~10.0cm,两Y形臂顶端之间的距离为0.3~0.4cm,其中,针部100的针头110长度为1.0~2.0cm,针部100的针体120长度为10.0~14.0cm。
当剥离针用于臀部时,针部100的长度为15.0~20.0cm,手持部200的长度为8.0~10.0cm,两Y形臂顶端之间的距离为0.3~0.5cm,其中,针部100的针头110长度为2.0~3.0cm,针部100的针体120长度为12.0~18.0cm。
剥离针手持部200的长度考虑了整形医生手掌宽度和握持的舒适性来确定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剥离针为可重复使用的金属器械,如铝制器械或者合金器械。
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面部组织剥离的剥离针,为铝制医用器械,包括针部100和手持部200,针头110置于待分离组织层之间,用于实施组织剥离并引导针体120移动;所述针体120为圆柱体结构,支撑针头110、并连接针头110和手持部200的过渡部分;所述手持部200为施力单元,用于固定针部100,并通过承载外力以带动针头110在待分离组织层间移动,其结构为六棱柱体。
针头110为头部呈Y形分叉的扁平状结构,分开的部位称为Y形臂,两Y形臂尖端为钝圆形,针头110头部至针体120方向上扁平状针头110的厚度逐渐增加,且头部至针体120方向上扁平状针头110的宽度逐渐增加;针头110的Y形臂在由内侧边至外侧边的方向上逐渐增厚,使Y形臂的内侧边呈刃状。
针部100的长度为10cm,手持部200的长度为8cm,两Y形臂顶端之间的距离为0.2cm,其中,针部100的针头110长度为1.0cm,针部100的针体120长度为9.0cm,两臂尖端部位处的角度α为90°;两臂中间形成的夹角β为30°。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用于胸部组织剥离的剥离针,为铝制医用器械,包括针部100和手持部200,针头110置于待分离组织层之间,用于实施组织剥离并引导针体120移动;所述针体120为圆柱体结构,支撑针头110、并连接针头110和手持部200的过渡部分;所述手持部200为施力单元,用于固定针部100,并通过承载外力以带动针头110在待分离组织层间移动,其结构为圆柱体。
针头110为头部呈Y形分叉的扁平状结构,分开的部位称为Y形臂,两Y形臂尖端为钝圆形,针头110头部至针体120方向上扁平状针头110的厚度逐渐增加,且头部至针体120方向上扁平状针头110的宽度逐渐增加;针头110的Y形臂在由内侧边至外侧边的方向上逐渐增厚,使Y形臂的内侧边呈刃状。
针部100的长度为15.0cm,手持部200的长度为8.0cm,两Y形臂顶端之间的距离为0.3cm,其中,针部100的针头110长度为1.5cm,针部100的针体120长度为13.5cm,两臂尖端部位处的角度α为90°;两臂中间形成的夹角β为30°。
手持部200包括连接段210和握持段220,连接段210的截面半径小于握持段220的截面半径,连接段210用于直接固定针部100,并作为针部100和握持段220的过渡。手持部200表面加工有突起结构,为在手持部200表面沿两个垂直方向分别加工的多条平行线形成的多个棱形突起。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一种用于臀部组织剥离的剥离针,为铝制医用器械,包括针部100和手持部200,针头110置于待分离组织层之间,用于实施组织剥离并引导针体120移动;所述针体120为圆柱体结构,支撑针头110、并连接针头110和手持部200的过渡部分;所述手持部200为施力单元,用于固定针部100,并通过承载外力以带动针头110在待分离组织层间移动,其结构为六棱柱体。
针头110为头部呈Y形分叉的扁平状结构,分开的部位称为Y形臂,两Y形臂尖端为钝圆形,针头110头部至针体120方向上扁平状针头110的厚度逐渐增加,且头部至针体120方向上扁平状针头110的宽度逐渐增加;针头110的Y形臂在由内侧边至外侧边的方向上逐渐增厚,使Y形臂的内侧边呈刃状。
针部100的长度为16.0cm,手持部200的长度为8.0cm,两Y形臂顶端之间的距离为0.5cm,其中,针部100的针头110长度为3.0cm,针部100的针体120长度为13.0cm,两臂尖端部位处的角度α为120°;两臂中间形成的夹角β为45°。
在针部100的尾部靠近手持部200的位置设置阻挡件I 300,其为焊接固定的圆棒状挡件,该两个棒状挡件的固定方向与针头110头部扁平状结构所处的平面平行,阻挡件I300的直径为2.0mm。操作时,所述阻挡件I300与大拇指接触,为大拇指和弯曲的食指提供反作用力。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一种用于臀部组织剥离的剥离针,为铝制医用器械,包括针部100和手持部200,针头110置于待分离组织层之间,用于实施组织剥离并引导针体120移动;所述针体120为圆柱体结构,支撑针头110、并连接针头110和手持部200的过渡部分;所述手持部200为施力单元,用于固定针部100,并通过承载外力以带动针头110在待分离组织层间移动,其结构为六棱柱体。
针头110为头部呈Y形分叉的扁平状结构,分开的部位称为Y形臂,两Y形臂尖端为钝圆形,针头110头部至针体120方向上扁平状针头110的厚度逐渐增加,且头部至针体120方向上扁平状针头110的宽度逐渐增加;针头110的Y形臂在由内侧边至外侧边的方向上逐渐增厚,使Y形臂的内侧边呈刃状。
针部100的长度为18.0cm,手持部200的长度为10.0cm,两Y形臂顶端之间的距离为0.5cm,其中,针部100的针头110长度为3.0cm,针部100的针体120长度为15.0cm,两臂尖端部位处的角度α为120°;两臂中间形成的夹角β为45°。
在手持部200的前端靠近针部100位置处设置阻挡件II 400,其为焊接固定的环形挡片,环形挡片沿半径方向宽度为1.0cm,。操作时,所述阻挡件II 400与大拇指接触,为大拇指和弯曲的食指提供反作用力。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或范例性实例以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不过这些说明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及其实施方式进行多种等价替换、修饰或改进,这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剥离针,其特征在于,该剥离针用于对不同深度的皮肤/皮下组织进行分离,所述剥离针包括针部(100)和手持部(200),
所述针部(100)包括针头(110)和针体(120),所述针头(110)置于待分离组织层之间,用于实施组织剥离并引导针体(120)移动;所述针体(120)为支撑针头(110)、并连接针头(110)和手持部(200)的过渡部分;所述手持部(200)为施力单元,用于固定针部(100),并通过承载外力以带动针头(110)在待分离组织层间移动;
针头(110)为头部呈Y形分叉的扁平状结构,针头(110)头部分开的部位称为Y形臂,针头(110)头部至针体(120)方向上扁平状针头(110)的厚度逐渐增加,且头部至针体(120)方向上扁平状针头(110)的宽度逐渐增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离针,其特征在于,针头(110)的两Y形臂尖端为钝圆形结构;
针头(110)的两Y形臂尖端的截面半径为0.1mm~0.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离针,其特征在于,针体(120)为截面积与针头(110)末端截面积相同的圆柱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剥离针,其特征在于,针部(100)的最大Y形截面沿针体(120)的中心线对称,即Y形扁平状针头(110)是对称的,两Y形臂长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离针,其特征在于,针头(110)的Y形臂在由内侧边至外侧边的方向上逐渐增厚,使Y形臂的内侧边呈刃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离针,其特征在于,针头(110)的最大Y形截面上,两臂尖端部位处的角度α为30°~60°;两臂中间形成的夹角β为90°~1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离针,其特征在于,在针部(100)的尾部靠近手持部(200)的位置设置阻挡件I(300);
或者,在手持部(200)的前端靠近针部(100)位置处设置阻挡件II(4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剥离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I(300)或者阻挡件II(400)为焊接或粘结在开口器设定部位的环形挡片;或者,
所述阻挡件I(300)或者阻挡件II(400)为相对焊接或粘结在开口器设定部位的两个棒状挡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离针,其特征在于,手持部(200)的表面加工有突起结构;
手持部(200)为棱柱体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离针,其特征在于,用于面部的剥离针,针部(100)的长度为10.0~15.0cm,手持部(200)的长度为8.0~10.0cm,两Y形臂顶端之间的距离为0.2~0.3cm,其中,针部(100)的针头(110)长度为1.0~1.5cm,针部(100)的针体(120)长度为8.5~14.0cm;
用于胸部的剥离针,针部(100)的长度为12.0~15.0cm,手持部(200)的长度为8.0~10.0cm,两Y形臂顶端之间的距离为0.3~0.4cm,其中,针部(100)的针头(110)长度为1.0~2.0cm,针部(100)的针体(120)长度为10.0~14.0cm;
用于臀部的剥离针,针部(100)的长度为15.0~20.0cm,手持部(200)的长度为8.0~10.0cm,两Y形臂顶端之间的距离为0.3~0.5cm,其中,针部(100)的针头(110)长度为2.0~3.0cm,针部(100)的针体(120)长度为12.0~18.0cm。
CN201821182381.XU 2018-07-25 2018-07-25 剥离针 Active CN2092203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82381.XU CN209220359U (zh) 2018-07-25 2018-07-25 剥离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82381.XU CN209220359U (zh) 2018-07-25 2018-07-25 剥离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20359U true CN209220359U (zh) 2019-08-09

Family

ID=67497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82381.XU Active CN209220359U (zh) 2018-07-25 2018-07-25 剥离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203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hunger et al. Subcision for depressed facial scars made easy using a simple modification
CN106963454B (zh) 针刀
CN209220359U (zh) 剥离针
CN209074788U (zh) 脂肪手术用针
CN201602803U (zh) 舒针
CN203154299U (zh) 一种平针
CN2654073Y (zh) 眼睑整形手术剥离器
CN202105003U (zh) 一种甲沟炎辅助治疗器械
CN217138205U (zh) 两段式弯钝导引针
CN216725508U (zh) 用于改善皮肤皱纹的微针
CN214512262U (zh) 破皮工具
CN201290736Y (zh) 平刺针刀
CN218009872U (zh) 一种减痛瘢痕针刀
CN218009870U (zh) 一种疤痕及除皱术皮下剥离器
CN217162229U (zh) 一种用于痤疮皮下组织粘连锐性分离的手术刀
CN215534657U (zh) 隆鼻修复膨体取出剥离器
CN202568382U (zh) 一种斜刃形针刀
CN205041492U (zh) 一种普外科多功能手术镊
CN219517125U (zh) 一种针灸针具镩针
CN219183992U (zh) 一种皮下剥离操作装置
CN215688171U (zh) 头部可拆卸的抵钉座组件及吻合器
CN215349294U (zh) 一种便于纵向分离的小针刀
CN204121117U (zh) 一种针刀
CN201333068Y (zh) 乳腺纤维腺瘤固定器
CN201055408Y (zh) 骨骼剥离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