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18530U - 一种电子元器件插脚矫正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元器件插脚矫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18530U
CN209218530U CN201821474660.3U CN201821474660U CN209218530U CN 209218530 U CN209218530 U CN 209218530U CN 201821474660 U CN201821474660 U CN 201821474660U CN 209218530 U CN209218530 U CN 2092185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slot
fixed frame
top plate
electronic component
storag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7466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观荣
张月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Fas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Fas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Fas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Fas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7466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185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185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185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ing Frangible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元器件插脚矫正装置,包括底座和第二把手,所述底座顶部内侧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顶部与置物箱相连接,且置物箱顶部内侧开设有置物槽,同时置物槽前侧与第一限位槽相连接,所述置物箱顶部转动连接有掀盖,且置物箱后侧设置有第一把手,所述底座顶部固定有固定架,且固定架顶部设置有提杆,所述提杆贯穿固定架顶部与第一顶板相连接,且第一顶板顶部通过第一弹簧与固定架顶部内侧相连接,所述第一顶板下端开设有第二限位槽。该电子元器件插脚矫正装置,设置有置物箱、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槽和第三限位槽,可以对电子元器件的针脚进行拉直矫正和弯折矫正,使用更加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元器件插脚矫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子元器件插脚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元器件的生产中,插脚不合格的电子元器件需要挑选出来进行重新加工处理,因此就需要使用到电子元器件插脚矫正装置。
现有的电子元器件插脚矫正装置结构简单,功能较为单一,通常只具备对电子元器件的插脚进行拉直矫正,不具备对插脚需要弯折的电子元器件插脚进行矫正,同时体积较大,不适宜在小型的生产车间内使用,因此降低了生产效率,使用起来不够便捷,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元器件插脚矫正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电子元器件插脚矫正装置结构简单,功能较为单一,通常只具备对电子元器件的插脚进行拉直矫正,不具备对插脚需要弯折的电子元器件插脚进行矫正,同时体积较大,不适宜在小型的生产车间内使用,因此降低了生产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元器件插脚矫正装置,包括底座和第二把手,所述底座顶部内侧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顶部与置物箱相连接,且置物箱顶部内侧开设有置物槽,同时置物槽前侧与第一限位槽相连接,所述置物箱顶部转动连接有掀盖,且置物箱后侧设置有第一把手,所述底座顶部固定有固定架,且固定架顶部设置有提杆,所述提杆贯穿固定架顶部与第一顶板相连接,且第一顶板顶部通过第一弹簧与固定架顶部内侧相连接,所述第一顶板下端开设有第二限位槽,且第一顶板下端两侧均通过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有固定架,同时第二滑槽开设在固定架下端后侧,所述固定架与置物箱之间设置有第二顶板,且第二顶板固定在底座上,同时第二顶板顶部开设有第三限位槽,所述固定架内部前侧设置有滑板,且滑板通过第三滑槽滑动连接有固定架,同时第三滑槽开设在固定架内部前侧,所述滑板底部通过第二弹簧与固定架内侧底部相连接,且滑板底部与第三顶板相连接,所述第二把手设置在滑板前侧。
优选的,所述置物箱与掀盖组成转动机构,且转动机构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180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和第三限位槽均设置有11组,每组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和第三限位槽均设置有2个,且每组第一限位槽的中心点与每组第二限位槽的中心点在同一条横向直线上,同时每组第二限位槽的中心点与每组第三限位槽的中心点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
优选的,第一限位槽的竖截面、第二限位槽的竖截面和第三限位槽的竖截面均为半圆形,且第一限位槽的竖截面、第二限位槽的竖截面和第三限位槽的竖截面直径均相等。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提杆、第一顶板和第一弹簧组成伸缩机构,且伸缩机构的伸缩距离小于第二滑槽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三顶板的表面后侧与第一顶板前侧表面之间存在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子元器件插脚矫正装置,
(1)设置有置物箱、置物槽、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第三限位槽、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通过将需要矫正的电子元器件放置在置物槽中,向上拉起第一顶板,将电子元器件的插脚放置在第一限位槽和第三限位槽中,放下第一顶板,第二限位槽和第三限位槽即可完成连接,此时第二限位槽和第三限位槽组合成圆形的限位槽,通过向后拉动置物箱,带动电子元器件的插脚从第二限位槽和第三限位槽组合成圆形的限位槽中拉出,即可对电子元器件的插脚进行矫正,使电子元器件的插脚重新变直,操作更加简便,使用更加便捷;
(2)设置有第三顶板,当需要对电子元器件的插脚进行弯折时,将需要矫正的电子元器件放置在置物槽中,向上拉起第一顶板,将电子元器件的插脚放置在第一限位槽和第三限位槽中,放下第一顶板,使电子元器件的插脚固定在第二限位槽和第三限位槽之间,此时按下第三顶板,第三顶板向下移动,带动电子元器件的插脚向下弯折即可,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侧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第三滑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第二滑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置物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第一滑槽,3、限位件,4、置物箱,5、置物槽,6、第一限位槽,7、掀盖,8、第一把手,9、固定架,10、提杆,11、第一顶板12、第一弹簧,13、第二限位槽,14、第二滑槽,15、第二顶板,16、第三限位槽,17、滑板,18、第三滑槽,19、第二弹簧,20、第三顶板,21、第二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元器件插脚矫正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滑槽2、限位件3、置物箱4、置物槽5、第一限位槽6、掀盖7、第一把手8、固定架9、提杆10、第一顶板11、第一弹簧12、第二限位槽13、第二滑槽14、第二顶板15、第三限位槽16、滑板17、第三滑槽18、第二弹簧19、第三顶板20和第二把手21,底座1顶部内侧开设有第一滑槽2,且第一滑槽2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件3,限位件3顶部与置物箱4相连接,且置物箱4顶部内侧开设有置物槽5,同时置物槽5前侧与第一限位槽6相连接,置物箱4顶部转动连接有掀盖7,且置物箱4后侧设置有第一把手8,底座1顶部固定有固定架9,且固定架9顶部设置有提杆10,提杆10贯穿固定架9顶部与第一顶板11相连接,且第一顶板11顶部通过第一弹簧12与固定架9顶部内侧相连接,第一顶板11下端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3,且第一顶板11下端两侧均通过第二滑槽14滑动连接有固定架9,同时第二滑槽14开设在固定架9下端后侧,固定架9与置物箱4之间设置有第二顶板15,且第二顶板15固定在底座1上,同时第二顶板15顶部开设有第三限位槽16,固定架9内部前侧设置有滑板17,且滑板17通过第三滑槽18滑动连接有固定架9,同时第三滑槽18开设在固定架9内部前侧,滑板17底部通过第二弹簧19与固定架9内侧底部相连接,且滑板17底部与第三顶板20相连接,第二把手21设置在滑板17前侧,通过向下压第二把手21可带动第三顶板20下压,来完成对电子元器件插脚进行弯折。
本例的置物箱4与掀盖7组成转动机构,且转动机构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180度,通过打开掀盖7,便于将需要进行矫正的电子元器件放置在置物箱4中,关闭掀盖7后,可以确保在进行矫正时,电子元器件不会发生位移,避免造成电子元器件损坏。
第一限位槽6、第二限位槽13和第三限位槽16均设置有11组,每组第一限位槽6、第二限位槽13和第三限位槽16均设置有2个,且每组第一限位槽6的中心点与每组第二限位槽13的中心点的中心点在同一条横向直线上,同时每组第二限位槽13的中心点与每组第三限位槽16的中心点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通过第二限位槽13和第三限位槽16的组合可对电子元器件的插脚进行定位,便于后续的拉直矫正和弯折矫正工作的进行。
第一限位槽6的竖截面、第二限位槽13的竖截面和第三限位槽16的竖截面均为半圆形,且第一限位槽6的竖截面、第二限位槽13的竖截面和第三限位槽16的竖截面直径均相等,第二限位槽13和第三限位槽16可以组合成一个竖截面为圆形的限位槽,插脚通过在第二限位槽13和第三限位槽16之间移动可以插脚重新变直。
固定架9、提杆10、第一顶板11和第一弹簧12组成伸缩机构,且伸缩机构的伸缩距离小于第二滑槽14的长度,通过向上拉动提杆10可使第二限位槽13和第三限位槽16相互分离,便于将电子元器件的插脚放置在第二限位槽13和第三限位槽16之间以便于后续矫正工作的进行。
第三顶板20的表面后侧与第一顶板11前侧表面之间存在间隙,可以防止在进行弯折矫正的过程中,第三顶板20会切断电子元器件的插脚,造成损失。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电子元器件插脚矫正装置时,首先将掀盖7向上掀开,将电子元器件放置在置物槽5中,将电子元器件的插脚放置在第一限位槽6中,向上拉起提杆10,提杆10向上带动第一顶板11向上移动,第一弹簧12开始压缩,第二限位槽13和第三限位槽16分离,将电子元器件的插脚放置在第二限位槽13和第三限位槽16之间,放下提杆10,第一弹簧12回弹,推动第一顶板11向下移动,并保持第二限位槽13和第三限位槽16连接紧密,关闭掀盖7,拉动第一把手8,将置物箱4向后拉动,置物箱4通过限位件3在第一滑槽2中开始向后滑动,此时置物箱4带动电子元器件的插脚从第二限位槽13和第三限位槽16之间向后移动,当电子元器件的插脚完全移动出第二限位槽13和第三限位槽16之间后,电子元器件的插脚重新变直,打开掀盖7,向上提起提杆10将矫正完毕的电子元器件取出即可,当需要进行弯折矫正时,将电子元器件放置在置物槽5中,将电子元器件的插脚放置在第一限位槽6中,向上拉起提杆10,提杆10向上带动第一顶板11向上移动,第一弹簧12开始压缩,第二限位槽13和第三限位槽16分离,将电子元器件的插脚放置在第二限位槽13和第三限位槽16之间,放下提杆10,第一弹簧12回弹,推动第一顶板11向下移动,并保持第二限位槽13和第三限位槽16连接紧密,此时向下按动第二把手21,带动滑板17和第三顶板20向下移动,滑板17开始压缩第二弹簧19,第三顶板20向下移动时,推动电子元器件的插脚向下弯折,松开第二把手21,第二弹簧19回弹带动滑板17和第三顶板20上移,打开掀盖7,向上提起提杆10将弯折矫正完毕的电子元器件取出即可,这就完成整个工作,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电子元器件插脚矫正装置,包括底座(1)和第二把手(2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内侧开设有第一滑槽(2),且第一滑槽(2)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件(3),所述限位件(3)顶部与置物箱(4)相连接,且置物箱(4)顶部内侧开设有置物槽(5),同时置物槽(5)前侧与第一限位槽(6)相连接,所述置物箱(4)顶部转动连接有掀盖(7),且置物箱(4)后侧设置有第一把手(8),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有固定架(9),且固定架(9)顶部设置有提杆(10),所述提杆(10)贯穿固定架(9)顶部与第一顶板(11)相连接,且第一顶板(11)顶部通过第一弹簧(12)与固定架(9)顶部内侧相连接,所述第一顶板(11)下端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3),且第一顶板(11)下端两侧均通过第二滑槽(14)滑动连接有固定架(9),同时第二滑槽(14)开设在固定架(9)下端后侧,所述固定架(9)与置物箱(4)之间设置有第二顶板(15),且第二顶板(15)固定在底座(1)上,同时第二顶板(15)顶部开设有第三限位槽(16),所述固定架(9)内部前侧设置有滑板(17),且滑板(17)通过第三滑槽(18)滑动连接有固定架(9),同时第三滑槽(18)开设在固定架(9)内部前侧,所述滑板(17)底部通过第二弹簧(19)与固定架(9)内侧底部相连接,且滑板(17)底部与第三顶板(20)相连接,所述第二把手(21)设置在滑板(17)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器件插脚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箱(4)与掀盖(7)组成转动机构,且转动机构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18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器件插脚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6)、第二限位槽(13)和第三限位槽(16)均设置有11组,每组第一限位槽(6)、第二限位槽(13)和第三限位槽(16)均设置有2个,且每组第一限位槽(6)的中心点与每组第二限位槽(13)的中心点在同一条横向直线上,同时每组第二限位槽(13)的中心点与每组第三限位槽(16)的中心点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器件插脚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6)的竖截面、第二限位槽(13)的竖截面和第三限位槽(16)的竖截面均为半圆形,且第一限位槽(6)的竖截面、第二限位槽(13)的竖截面和第三限位槽(16)的竖截面直径均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器件插脚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9)、提杆(10)、第一顶板(11)和第一弹簧(12)组成伸缩机构,且伸缩机构的伸缩距离小于第二滑槽(14)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器件插脚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顶板(20)的表面后侧与第一顶板(11)前侧表面之间存在间隙。
CN201821474660.3U 2018-09-10 2018-09-10 一种电子元器件插脚矫正装置 Active CN2092185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74660.3U CN209218530U (zh) 2018-09-10 2018-09-10 一种电子元器件插脚矫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74660.3U CN209218530U (zh) 2018-09-10 2018-09-10 一种电子元器件插脚矫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18530U true CN209218530U (zh) 2019-08-06

Family

ID=67453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74660.3U Active CN209218530U (zh) 2018-09-10 2018-09-10 一种电子元器件插脚矫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185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8761A (zh) * 2021-04-22 2021-07-27 东莞市思索连接器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8761A (zh) * 2021-04-22 2021-07-27 东莞市思索连接器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18530U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插脚矫正装置
CN107253303A (zh) 一种汽车内饰件表皮基材上料校正机构
CN209177576U (zh) 一种便于运送玻璃的移动架
CN110025942A (zh) 一种球类的收集装置
CN207596062U (zh) 抓取机构
CN208496829U (zh) 定位治具
CN207637931U (zh) 一种电芯夹具及四合一成型设备
CN110053298A (zh) 一种模芯兼容式酒盒自动成型机
CN207043547U (zh) 一种极耳焊接装置
CN108591772A (zh) 一种显控台通用移动升降设备
CN107398632A (zh) 一种极耳焊接装置
CN209663481U (zh) 一种内外双轨抽屉除铁器
CN104775294B (zh) 手套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
CN209566225U (zh) 一种具有高度防护性的机动链锯
CN207114846U (zh) 一种镜头组装高度修正机构
CN115280970B (zh) 一种负压吸附竖直拉提式仿人手茶叶采摘装置及采摘方法
CN207104227U (zh) 一种镜筒移载组装机构
CN213165214U (zh) 一种电磁屏生产组装用便于叠置工作台
CN211238375U (zh) 一种电池气袋扩口机构
CN209563888U (zh) 一种通讯器材用展示台
CN108144995A (zh) 一种高效稳定运行的折弯机及其液压装置
CN207359427U (zh) 一种汽车内饰件表皮基材上料校正机构
CN108482773A (zh) 一种用于防止纸箱提手头误插入分层缝的护片机构
CN209256655U (zh) 一种双工位翻转吸料机械手
CN209632936U (zh) 一种弯夹线式尾部附件装卡簧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