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18419U - 一种太阳能电热装置及太阳能电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太阳能电热装置及太阳能电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18419U
CN209218419U CN201821639118.9U CN201821639118U CN209218419U CN 209218419 U CN209218419 U CN 209218419U CN 201821639118 U CN201821639118 U CN 201821639118U CN 209218419 U CN209218419 U CN 2092184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ar
carbon fiber
coating layer
fiber coating
power gen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3911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丽邦
郭松林
柯文明
李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RI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RI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RI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RI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3911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184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184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184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热装置及太阳能电热系统,涉及电热技术领域。该太阳能电热装置包括发电机构及放热机构,发电机构设置有容置空腔,放热机构选择性容置于容置空腔内,放热机构包括基底层、碳纤维涂层及饰面层,碳纤维涂层的一侧与基底层的一侧贴合,碳纤维上远离基底层的另一侧与饰面层贴合,碳纤维涂层与发电机构选择性电连接,其能够在人体安全电压范围内正常发热,基底层能够反射热辐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电热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能在人体安全电压范围内正常发热工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太阳能电热装置及太阳能电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太阳能电热装置及太阳能电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发电技术相当成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市面上的太阳能电热装置,普遍是将工作电压普遍为220V的普通电热装置作为交流负载,在工作过程中,由太阳能所发的电通过逆变器转换为220V交流电并输送至普通电热装置,达到采暖的效果,如太阳能电热毯、太阳能壁挂炉等,220V远超人体的安全电压,因此,使用时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亟待一种工作电压在人体安全电压范围内的太阳能电热装置,提高安全性的同时免去设置逆变器,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热装置,其能够在人体安全电压范围内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热系统,其能够在人体安全电压范围内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电热装置,包括发电机构及放热机构,所述发电机构设置有容置空腔,所述放热机构选择性容置于所述容置空腔内,所述放热机构包括基底层、碳纤维涂层及饰面层,所述碳纤维涂层的一侧与所述基底层的一侧贴合,所述碳纤维涂层上远离所述基底层的另一侧与所述饰面层贴合,所述碳纤维涂层与所述发电机构选择性电连接,其能够在人体安全电压范围内正常发热,所述基底层能够反射热辐射。
进一步地,所述发电机构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及壳体,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壳体围成所述容置空腔,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与所述碳纤维涂层选择性电连接,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24V直流电并输送至所述碳纤维涂层,以使所述碳纤维涂层发热。
进一步地,所述发电机构还包括相互电连接的蓄电池及充放电控制器,所述蓄电池及所述充放电控制器均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所述蓄电池及所述碳纤维涂层通过所述充放电控制器相互选择性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发电机构还包括温控开关,所述温控开关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碳纤维涂层连接,且所述温控开关与所述充放电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当所述碳纤维涂层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所述充放电控制器断开电路,以使所述碳纤维涂层停止发热,所述温控开关还用于当所述碳纤维涂层的温度低于第二预设值时控制所述充放电控制器接通电路,以使所述碳纤维涂层开始发热。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为矩形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手提皮带。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开关门,所述开关门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容置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放热机构还包括铜带,所述铜带设置于所述基底层与所述碳纤维涂层之间,所述碳纤维涂层通过所述铜带与所述发电机构选择性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电热系统,包括连接件及多个所述的太阳能电热装置,所述太阳能电热装置包括发电机构及放热机构,所述发电机构设置有容置空腔,所述放热机构选择性容置于所述容置空腔内,所述放热机构包括基底层、碳纤维涂层及饰面层,所述碳纤维涂层的一侧与所述基底层的一侧贴合,所述碳纤维涂层上远离所述基底层的另一侧与所述饰面层贴合,所述碳纤维涂层与所述发电机构选择性电连接,其能够在人体安全电压范围内正常发热,所述基底层能够反射热辐射,各所述发电机构通过所述连接件相互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电热装置,其放热机构包括基底层、碳纤维涂层及饰面层,碳纤维涂层的一侧与基底层的一侧贴合,碳纤维上远离基底层的另一侧与饰面层贴合,碳纤维涂层与发电机构选择性电连接,其能够在人体安全电压范围内正常发热,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电热装置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能在人体安全电压范围内正常发热工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热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放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发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太阳能电热装置;110-发电机构;111-容置空腔;113-太阳能发电系统;115-壳体;1151-手提皮带;1153-开关门;117-蓄电池;118-温控开关;119-充放电控制器;130-放热机构;131-基底层;133-碳纤维层;135-饰面层;137-铜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电热装置100,包括发电机构110及放热机构130,发电机构110设置有容置空腔111,放热机构130选择性容置于容置空腔111内,在停止使用及携带转移时,将其置于容置空腔111内,在进行发电供暖时,再将其由容置空腔111取出。发电机构110与放热机构130选择性电连接,发电机构110将太阳能转换为人体安全电压的直流电,并输送至放热机构130,放热机构130在人体安全电压范围内正常放热,免去了逆变器的设置,降低了成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电热装置100,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能在人体安全电压范围内正常发热工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请参照图2所示,放热机构130包括基底层131、碳纤维涂层133、饰面层135及铜带137,碳纤维涂层133的一侧与基底层131的一侧贴合,碳纤维涂层133上远离基底层131的另一侧与饰面层135贴合,铜带137设置于基底层131与碳纤维涂层133之间,碳纤维涂层133通过铜带137与发电机构110选择性电连接,其能够在人体安全电压范围内正常发热。
在本实施例中,放热机构130可进行折叠,在将其置于发电机构110中进行携带时,如图1所示,可将其进行折叠,在进行放热使用时,再将其进行铺张成如图2所示,碳纤维涂层在通入24V的直流电时,将刺激电子跃迁,产生电磁波,进行红外辐射,红外辐射具有能量,可起到加热固体表面温度的效果,即,实现放热。
基底层131能够反射热辐射,在碳纤维涂层133进行通电放热时,保证热辐射区域始终为碳纤维涂层133所在半区,此区域为对使用者供暖区域,避免了热量浪费,放热机构130用于与人体接触供热的使用环境中时,饰面层135通常为毛绒织物。
请结合图1及图3所示,发电机构110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113、壳体115、蓄电池117、温控开关118及充放电控制器119。
太阳能发电系统113由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支架、汇流装置及连接线等结构组成,其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即发电,其与放热机构130的碳纤维涂层133选择性电连接,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24V直流电并输送至碳纤维涂层133,以使碳纤维涂层133放热。
在本实施例中,太阳能发电系统113呈板状,其设置于壳体115上并与壳体115围成用于选择性容置放热机构130的容置空腔111。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5为矩形壳体,太阳能发电系统113设置于壳体115的顶部,具有较好的太阳能接收环境。
请参照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5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手提皮带1151,手提皮带115用于在转移运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电热装置100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手提及拖拉,更为方便。
壳体115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开关门1153,开关门1153与壳体115转动连接,用于打开或关闭容置空腔111。开关门1153的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用于将放热机构130放置入容置空腔111或拿出容置空腔111。
请参照图1所示,蓄电池1117及充放电控制器119均设置于壳体115上,太阳能发电系统113、蓄电池117及碳纤维涂层133通过充放电控制器119相互选择性电连接,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可通过操作充放电控制器119进行控制选择。
当操作充放电控制器119接通太阳能发电系统113与碳纤维涂层133之间的电路,并断开连接蓄电池117的电路时,太阳能发电系统113发的电直接传输给碳纤维涂层133,使其进行供暖放热。
当操作充放电控制器119接通太阳能发电系统113与蓄电池117,并断开碳纤维涂层133的电路时,太阳能发电系统113发的电输送至蓄电池117,对蓄电池117进行充电。
当操作充放电控制器119接通蓄电池117与碳纤维涂层133之间的电路并断开太阳能发电系统113的连接电路时,蓄电池117即作为碳纤维涂层133的电源,为碳纤维涂层133供电使其供暖放热。此操作一般适用于夜晚,白天蓄电池117进行充电,夜晚没有阳光,蓄电池117就为碳纤维涂层133供电。
温控开关118设置于壳体115上并与碳纤维涂层133连接,且温控开关118与充放电控制器119电连接,用于当碳纤维涂层133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充放电控制器119断开电路,以使碳纤维涂层133停止发热,温控开关118还用于当碳纤维涂层133的温度低于第二预设值时控制充放电控制器119接通电路,以使碳纤维涂层133开始发热。在实际应用中,为保证用户安全以及良好的用户体验,使碳纤维涂层133的温度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即第二预设值与第一预设值之间,第二预设值与第一预设值可由用户根据自身舒适度体验进行设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热装置100,放热机构130的碳纤维涂层133在24V直流电压下正常放热供暖,24V直流电压为人体安全电压,在使用过程中,即使发生电路破损,也不会对使用者造成伤害,同时,也不需要再设置逆变器对太阳能发电系统113转换的低压电转换为220V的高压电,免去逆变器的设置,节约了生产成本,使结构更简单。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电热装置100,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能在人体安全电压范围内正常发热工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热系统,包括连接件及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热装置100,各发电机构110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热系统将多个电热装置100进行联合,具有集体供暖的作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热系统能够在人体安全电压范围内进行正常放热供电,提高了安全性,免去了逆变器的设置,简化了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太阳能电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机构及放热机构,所述发电机构设置有容置空腔,所述放热机构选择性容置于所述容置空腔内,所述放热机构包括基底层、碳纤维涂层及饰面层,所述碳纤维涂层的一侧与所述基底层的一侧贴合,所述碳纤维涂层上远离所述基底层的另一侧与所述饰面层贴合,所述碳纤维涂层与所述发电机构选择性电连接,其能够在人体安全电压范围内正常发热,所述基底层能够反射热辐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构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及壳体,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壳体围成所述容置空腔,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与所述碳纤维涂层选择性电连接,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24V直流电并输送至所述碳纤维涂层,以使所述碳纤维涂层发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构还包括相互电连接的蓄电池及充放电控制器,所述蓄电池及所述充放电控制器均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所述蓄电池及所述碳纤维涂层通过所述充放电控制器相互选择性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电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构还包括温控开关,所述温控开关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碳纤维涂层连接,且所述温控开关与所述充放电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当所述碳纤维涂层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所述充放电控制器断开电路,以使所述碳纤维涂层停止发热,所述温控开关还用于当所述碳纤维涂层的温度低于第二预设值时控制所述充放电控制器接通电路,以使所述碳纤维涂层开始发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矩形壳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手提皮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开关门,所述开关门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容置空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热机构还包括铜带,所述铜带设置于所述基底层与所述碳纤维涂层之间,所述碳纤维涂层通过所述铜带与所述发电机构选择性电连接。
10.一种太阳能电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及多个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热装置,各所述发电机构通过所述连接件相互连接。
CN201821639118.9U 2018-10-09 2018-10-09 一种太阳能电热装置及太阳能电热系统 Active CN2092184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39118.9U CN209218419U (zh) 2018-10-09 2018-10-09 一种太阳能电热装置及太阳能电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39118.9U CN209218419U (zh) 2018-10-09 2018-10-09 一种太阳能电热装置及太阳能电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18419U true CN209218419U (zh) 2019-08-06

Family

ID=67455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39118.9U Active CN209218419U (zh) 2018-10-09 2018-10-09 一种太阳能电热装置及太阳能电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184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1289A (zh) * 2018-10-09 2018-12-18 武汉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热装置及太阳能电热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1289A (zh) * 2018-10-09 2018-12-18 武汉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热装置及太阳能电热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18419U (zh) 一种太阳能电热装置及太阳能电热系统
CN207595674U (zh) 一种纳米材料相变蓄热式太阳能加热保温箱
CN209329764U (zh) 一种家用储能装置
CN207279980U (zh) 一种三极断电保护电热水器
CN109041289A (zh) 一种太阳能电热装置及太阳能电热系统
CN204809905U (zh) 一体化便携式的太阳能系统
CN207353419U (zh) 一种动力锂电池的加热装置及锂电池系统
CN207112975U (zh) 光电碳纤维发热装置及供暖设备
CN207124606U (zh) 便携式光伏配电箱
CN206919423U (zh) 一种具有半导体温差发电的安全装置
CN209329113U (zh) 电池加热组件和电池加热系统
CN109378628A (zh) 一种无需接通电源的自发电发热的太阳能插座
CN207821694U (zh) 一种新型电热饭盒
CN207540028U (zh) 一种电磁加热空调
CN208890456U (zh) 一种超低温使用太阳能路灯电池
CN206471904U (zh) 太阳能空调器系统及装置
CN215897018U (zh) 一种由光伏板和储能系统供电的环网柜防凝露装置
CN215869565U (zh) 动力电池的热管理供电系统及车辆
US20240173166A1 (en) Massage stone heater
CN214536875U (zh) 一种热水器淋浴室遥控器供电控制系统
CN104104311A (zh) 一种光伏发电控制系统
CN215929721U (zh) 智能化市光多源互补的相变蓄热电采暖装置
CN207234429U (zh) 一种新型家庭太阳能供电装置
CN203132386U (zh) 节能环保的冷却水塔装置
CN109875218A (zh) 家用节能吹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