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17097U - 电能储存装置及电动工具 - Google Patents
电能储存装置及电动工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217097U CN209217097U CN201822146597.7U CN201822146597U CN209217097U CN 209217097 U CN209217097 U CN 209217097U CN 201822146597 U CN201822146597 U CN 201822146597U CN 209217097 U CN209217097 U CN 2092170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ergy
- storing electrical
- normally closed
- normal open
- swi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能储存装置,包括四个电压相等的能量单元。四个能量单元通过串并联组合可提供三种输出电压。四个能量单元均等分为两个能量单元模块。两个能量单元模块的正负电极对应连接有四个电压输出端子。该电能储存装置还设有控制部。单个控制部包括两个常开开关和一个常闭开关。两个常开开关和一个常闭开关共同控制同一个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两个能量单元串联或者并联连接。在初始状态下,同一个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两个能量单元处于串联连接状态。通过使用不同的插头与该电能储存装置插接以使其输出三种输出电压中的一种电压至使用该电能储存装置的电动工具。如此设置,增加了电能储存装置的适用范围,降低了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能储存装置及使用该电能储存装置的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在园林机械、动力工具行业,电动工具通常具有一个额定的工作电压,即,不同电压平台的整机需要不同电压平台的电池包来提供动力,如此,需要准备不同的电池包以适配不同额定工作电压的电动工具,增加了使用成本,造成了资源浪费。
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电能储存装置及使用该电能储存装置的电动工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供三种输出电压的电能储存装置及使用该电能储存装置的电动工具。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能储存装置,包括四个电压相等的能量单元,所述四个能量单元通过串并联组合可提供三种输出电压;所述四个能量单元均等分为两个能量单元模块,两个所述能量单元模块的正负电极对应连接有四个电压输出端子;所述电能储存装置还设有控制部,一个所述能量单元模块对应与一个所述控制部连接,单个所述控制部包括两个常开开关和一个常闭开关;所述两个常开开关和一个常闭开关共同控制同一个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两个能量单元串联或者并联连接;在初始状态下,同一个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两个能量单元处于串联连接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常闭开关和所述常开开关均包括两个与能量单元的电极连接的接触部;两个所述常开开关的两个接触部分别与同一能量单元模块内不同能量单元的极性相同的电极连接,控制同一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两个能量单元的极性相同的电极连接或者断开;所述常闭开关的两个接触部分别与同一能量单元模块内不同能量单元的其中一组极性相反的电极连接,控制同一能量单元模块内不同能量单元的极性相反的电极断开或者连接,所述两个常开开关和一个常闭开关共同控制同一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两个能量单元处于并联或者串联连接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个能量单元模块之间通过所述四个电压输出端子与对接插头的插接以实现串联连接或者并联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四个电压输出端子呈上下两排设置,分别为设置于上排的不同能量单元模块的极性相反的两个电压输出端子和设置于下排的剩余的两个极性相反的电压输出端子,且沿上下方向设置于一列的两个电压输出端子的极性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四个电压输出端子呈前后两排设置,分别为设置于第一排的不同能量单元模块的极性相反的两个电压输出端子和设置于第二排的剩余的两个极性相反的电压输出端子,且沿前后方向设置于一列的两个电压输出端子的极性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控制部包括四个常开开关和两个常闭开关,分别为第一常闭开关、第二常闭开关、一个能量单元模块的第一常开开关、第二常开开关及另一个能量单元模块的第三常开开关、第四常开开关;所述四个常开开关和所述两个常闭开关直列设置,依次为所述第一常开开关、所述第一常闭开关、所述第二常开开关、所述第三常开开关、第二常闭开关及所述第四常开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控制部的四个所述常开开关设置于一列,两个所述控制部的两个所述常闭开关设置于一列;或者两个所述控制部的四个所述常开开关和两个所述常闭开关设置于一列;或者两个所述控制部的四个所述常开开关设置于一列,两个所述控制部的两个所述常闭开关分设于两列;或者两个所述控制部的四个所述常开开关两两设置于一列,两个所述控制部的两个所述常闭开关设置于一列;或者一个所述控制部的两个常开开关与一个常闭开关设置于一列,另一个所述控制部的两个常开开关与一个常闭开关设置于一列。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用于与前述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电能储存装置配合以接收所述电能储存装置输出三种输出电压中的一种;所述电动工具具有低压插头,所述低压插头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部配合的切换部及与所述四个电压输出端子配合的输出部;所述切换部包括与所述常闭开关配合的绝缘部和与所述常开开关配合的导电部;所述绝缘部与所述常闭开关的两个接触部接触,以控制同一个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不同能量单元的极性相反的电极从连接状态切换为断开状态;所述导电部与所述常开开关的两个接触部接触,控制同一个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不同能量单元的极性相同的电极从断开状态切换为连接状态,以控制同一个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两个能量单元并联连接;所述输出部包括两个连接片,其中一个连接片用于连接所述电能储能装置的不同能量单元模块的极性相同的两个电压输出端子,另一个连接片用于连接剩余的两个不同能量单元模块的极性相同的两个电压输出端子,以并联连接所述电能储存装置的两个所述能量单元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部包括分别与两个所述控制部的两个所述常闭开关配合的第一绝缘部与第二绝缘部;所述导电部包括分别与两个所述控制部的四个所述常开开关对应配合的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第三导电部及第四导电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部与所述绝缘部一体设置;或者所述导电部与所述绝缘部分开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三导电部及所述第四导电部一体设置,相邻设置的导电部之间设置有绝缘材料制成的分隔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个连接片均为单片结构,呈左右方向相对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连接片均具有两个用于与不同对接端子接触的接触臂和连接所述两个接触臂的连接臂。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用于与前述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电能储存装置配合以接收所述电能储存装置输出三种输出电压中的一种;所述电动工具具有中压插头,所述中压插头上设有两个连接片,其中一个连接片用于连接所述电能储能装置的不同能量单元模块的极性相同的两个电压输出端子,另一个连接片用于连接剩余的两个不同能量单元模块的极性相同的两个电压输出端子,以并联连接所述电能储存装置的两个所述能量单元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个连接片均为单片结构,呈左右方向相对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连接片均具有两个用于与不同对接端子接触的接触臂和连接所述两个接触臂的连接臂。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用于与前述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电能储存装置配合以接收所述电能储存装置输出三种输出电压中的一种;所述电动工具具有高压插头,所述高压插头上设有第一连接片和两个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具有两个接触臂和连接所述两个接触臂的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两个接触臂分别与所述四个电压输出端子中其中一组不同能量单元模块的极性相反的两个电压输出端子接触;所述第二连接片为单片结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片对应的与剩余的两个电压输出端子接触,以串联连接所述电能储存装置的两个所述能量单元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能储存装置包括四个电压相等的能量单元,四个能量单元均等分为两个能量单元模块,每一个能量单元模块设有控制部,控制部包括两个常开开关和一个常闭开关;两个常开开关和一个常闭开关共同控制同一个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两个能量单元串联或者并联连接;在初始状态下,控制部将同一个能量单元模块内的能量单元串联连接。通过使用不同的插头与该电能储存装置插接以使其输出三种输出电压中的一种电压至使用该电能储存装置的电动工具。如此设置,增加了电能储存装置的适用范围,降低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能储存装置的四个能量单元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能储存装置的四个能量单元的初始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能储存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端子排布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电能储存装置与低压插头配合时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的电能储存装置与低压插头配合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的电能储存装置与低压插头配合时的电路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的电能储存装置与中压插头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一的电能储存装置与中压插头配合时的电路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一的电能储存装置与高压插头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一的电能储存装置与高压插头配合时的电路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二的电能储存装置与低压插头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二的电能储存装置与中压插头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二的电能储存装置与高压插头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三的电能储存装置与低压插头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三的电能储存装置与中压插头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三的电能储存装置与高压插头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电能储存装置的实施例四的端子排布图。
图18为与实施例四的电能储存装置配合的低压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四的电能储存装置与低压插头配合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20为绝缘部与导电部一体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一体设置,第三导电部与第四导电部一体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请参阅图1至图2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能储存装置,包括四个电压相等的能量单元,四个能量单元通过串并联组合可提供三种输出电压。能量单元是指能够提供电能的物体,例如电芯、锂电池或者其他能量载体,当然,也可以将多个电池电性组合以形成为一个能量单元;所述的电池包括但不限于为锂电池、镍氢电池、镉镍电池等可充电电池。四个能量单元的额定电压均为nV。需要说明的是,每个能量单元的实测电压为n±5%V均可视为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中,四个能量单元均等分为两个能量单元模块,分别为能量单元模块10和能量单元模块20;两个能量单元模块的正负电极对应连接有四个电压输出端子,分别为:与能量单元模块10的正负电极对应连接的第一正极端子101与第一负极端子102及与能量单元模块20的正负电极对应连接的第二正极端子201与第二负极端子202。
每一个能量单元模块对应设有控制部,控制部包括两个常开开关和一个常闭开关。常开开关、常闭开关均包括两个与能量单元的电极连接的接触部(未标号),两个常开开关的两个接触部均分别与同一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不同能量单元的极性相同的电极连接,即,一个常开开关的两个接触部分别与不同能量单元的负极相连,另一个常开开关的两个接触部分别与不同能量单元的正极相连,控制同一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两个能量单元的极性相同的电极连接或者断开;常闭开关的两个接触部分别与同一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不同能量单元的其中一组极性相反的电极连接,控制同一能量单元模块内不同能量单元的极性相反的电极断开或者连接。两个常开开关和一个常闭开关共同控制同一个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两个能量单元的连接状态。在初始状态下,同一个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两个能量单元处于串联连接状态,如图2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常闭开关是指在初始状态下,其两个接触部是处于接触状态以实现与两个接触部电性连接的电极处于连接状态,且可通过外物作用改变两个接触部的电性连接状态,使两个接触部从接触状态切换为断开状态,例如,常闭端子;常开开关是指在初始状态下,其两个接触部是处于断开状态以实现与两个接触部电性连接的电极处于断开状态,且可通过外物作用改变两个接触部的电性连接状态,使两个接触部从断开状态切换为连接状态,例如,常开端子。当然,常开开关并不限于为常开端子,常闭开关也不限于为常闭端子,能够实现相同功能的实施方式均在此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具体来讲,能量单元模块10和能量单元模块20共设有四个常开开关和两个常闭开关,分别为能量单元模块10的第一常开开关41、第二常开开关42、第一常闭开关31及能量单元模块20的第三常开开关43、第四常开开关44、第二常闭开关32。
请参阅图1至图10所示,在实施例一中,四个常开开关和两个常闭开关直列设置,依次为第一常开开关41a、第一常闭开关31a、第二常开开关42a、第三常开开关43a、第二常闭开关32a及第四常开开关44a。四个电压输出端子101a、102a、201a、202a呈上下两排设置,分别为设置于上排的第一负极端子102a与第二正极端子201a和设置于下排的第二负极端子202a与第一正极端子101a。
请参阅图4至图6并结合图3所示,工作电压为nV的电动工具具有低压插头,低压插头上设置有与两个控制部配合的切换部及与四个电压输出端子配合的输出部;切换部包括与两个控制部的两个常闭开关配合的绝缘部和与两个控制部的四个常开开关配合的导电部。绝缘部与常闭开关的两个接触部接触,导电部与常开开关的两个接触部接触,以控制同一个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不同能量单元的极性相反的电极从连接状态切换为断开状态,同一个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不同能量单元的极性相同的电极从断开状态切换为连接状态,以控制同一个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两个能量单元并联连接。
具体来讲,绝缘部包括分别与第一常闭开关31a及第二常闭开关32a配合的第一绝缘部51a与第二绝缘部52a;导电部包括分别与第一常开开关41a、第二常开开关42a、第三常开开关43a及第四常开开关44a对应配合的第一导电部61a、第二导电部62a、第三导电部63a及第四导电部64a。第一导电部61a、第一绝缘部51a、第二导电部62a、第三导电部63a、第二绝缘部52a及第四导电部64a依次排布,与第一常开开关41a、第一常闭开关31a、第二常开开关42a、第三常开开关43a、第二常闭开关32a及第四常开开关44a对应设置。
输出部包括两个连接片71a、72a,连接片71a、72a均为单片结构。
当低压插头与电能储存装置配合时,第一导电部61a、第二导电部62a、第三导电部63a及第四导电部64a分别对应的插接于第一常开开关41a、第二常开开关42a、第三常开开关43a及第四常开开关44a的两个接触部之间,以使同一个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不同能量单元的极性相同的电极从断开状态切换为连接状态;第一绝缘部51a与第二绝缘部52a分别对应插接于第一常闭开关31a与第二常闭开关32a的两个接触部之间,以使同一个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不同能量单元的极性相反的电极从连接状态切换为断开状态;以控制同一个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两个能量单元之间从串联连接切换为并联连接。
输出部的一个连接片71a将上下叠放的第一正极端子101a与第二正极端子201a连接,另一个连接片72a将第一负极端子102a与第二负极端子202a连接,以并联连接电能储存装置的两个能量单元模块10、20。
即,当低压插头与电能储存装置配合时,两个能量单元模块之间通过两个连接片71a、72a并联连接;同一能量模块内的两个能量单元之间通过切换部与控制部配合,同一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两个能量单元从串联连接切换为并联连接,即,四个能量单元并联连接,四个能量单元连接的电路如图6所示,以输出低压nV至该电动工具。
需要说明的是,四个电压输出端子101a、102a、201a、202a也可以上下排对换为设置于下排的第一负极端子102a与第二正极端子201a和设置于上排的第二负极端子202a与第一正极端子101a,位于同一排的两个电压输出端子也可以对换位置,只需保证,位于同一列的两个电压输出端子为不同能量单元模块的两个极性相同的电压输出端子即可。
请参阅图7至图8所示并结合图3所示,工作电压为2nV的电动工具具有中压插头,中压插头上设有两个连接片81a、82a,连接片81a、82a均为单片结构。
当中压插头与电能储存装置配合时,其中一个连接片81a将第一正极端子101a与第二正极端子201a连接,另一个连接片82a将第一负极端子102a与第二负极端子202a连接,以并联连接电能储存装置的两个能量单元模块10、20;同一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两个能量单元通过控制部保持串联连接。四个能量单元的电路连接如图8所示,以输出中压2nV至该电动工具。
请参阅图9至图10所示并结合图3所示,工作电压为4nV的电动工具具有高压插头,高压插头上设有第一连接片91a和两个第二连接片92a。第一连接片91a具有两个接触臂911a和连接两个接触臂911a的连接臂912a。第二连接片92a为单片结构。
当高压插头与电能储存装置配合时,第一连接片91a的两个接触臂911a分别与设置于下排的第二负极端子202a与第一正极端子101a接触并通过连接臂912a连接,两个第二连接片92a分别对应的与设置于上排的第一负极端子102a与第二正极端子201a连接,以串联连接电能储存装置的两个能量单元模块;同一能量模块内的两个能量单元通过控制部保持串联连接,四个能量单元串联连接,四个能量单元的连接电路如图10所示,以输出高压4nV至该电动工具。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第一连接片91a设置于上排以连接设置于上排的第一负极端子102a与第二正极端子201a,将两个第二连接片92a设置于下排以分别与下排的第二负极端子202a与第一正极端子101a对应连接,只需保证,第一连接片91a与四个电压输出端子中其中一组不同能量单元模块的极性相反的两个电压输出端子连接,两个第二连接片92a与剩余的两个电压输出端子对应连接以实现串联连接电能储存装置的两个能量单元模块10、20即可。
请参阅图11至图13并结合图3、图6、图8及图10所示,在实施例二中,电能储存装置的四个电压输出端子直列设置,依次为第一负极端子102b、第二负极端子202b、第一正极端子101b以及第二正极端子201b。电能储存装置的四个常开开关和两个常闭开关的排布与实施例一中(如图3所示)的排布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1并结合图2与图6所示,工作电压为nV的电动工具具有低压插头,低压插头具有与控制部配合的切换部及与四个电压输出端子配合的输出部。切换部与控制部的位置关系及相互作用关系与实施例一中低压插头与该电能储存装置插接时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具体说明输出部,输出部具有两个连接片71b、72b。两个连接片71b、72b均具有两个接触臂711b、712b(721b、722b)和连接两个接触臂的连接臂713b(723b)。
当低压插头与电能储存装置配合时,低压插头的切换部与控制部配合,以使同一个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不同能量单元的极性相同的电极从断开状态切换为连接状态,同一个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不同能量单元的极性相反的电极从连接状态切换为断开状态,以控制同一个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两个能量单元之间从串联连接切换为并联连接;连接片71b的两个接触臂711b、712b分别对应的与第一负极端子102b及第二负极端子202b接触,连接片72b的两个接触臂721b、722b分别对应的与第一正极端子101b及第二正极端子201b接触,以控制两个能量单元模块10、20并联连接。即,四个能量单元并联连接,四个能量单元连接的电路请参考图6所示,以输出低压nV至该电动工具。
需要说明的是,四个电压输出端子101b、102b、201b、202b可以按任意顺序排布于一列,只需保证一个连接片将不同能量单元模块的极性相同的两个电压输出端子连接,另一个连接片将剩余的两个极性相同的电压输出端子连接即可。
请参阅图12并结合图3与图8所示,工作电压为2nV的电动工具具有中压插头,中压插头具有两个连接片81b、82b。两个连接片81b、82b均具有两个接触臂811b、812b(821b、822b)和连接两个接触臂的连接臂813b(823b)。
当中压插头与电能储存装置配合时,连接片81b的两个接触臂811b、812b分别对应的与第一负极端子102b及第二负极端子202b接触,连接片82b的两个接触臂821b、822b分别对应的与第一正极端子101b及第二正极端子201b接触,以控制两个能量单元模块10、20并联连接。同一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两个能量单元通过控制部保持串联连接。四个能量单元的电路连接请参考图8所示,以输出中压2nV至该电动工具。
同样的,四个电压输出端子101b、102b、201b、202b可以按任意顺序排布于一列,只需保证一个连接片将不同能量单元模块的极性相同的两个电压输出端子连接,另一个连接片将剩余的两个极性相同的电压输出端子连接即可。
请参阅图13并结合图3与图10所示,工作电压为4nV的电动工具具有高压插头,高压插头上设有第一连接片91b及设置于第一连接片91b两侧的两个第二连接片92b。第一连接片91b具有两个接触臂911b与连接两个接触臂911b的连接臂912b。
当高压插头与电能储存装置配合时,第一连接片91b的两个接触臂911b分别对应的与第二负极端子202b及第一正极端子101b接触并通过连接臂912b连接,两个第二连接片92b对应的与第一负极端子102b及第二正极端子201b接触,以控制两个能量单元模块10、20串联连接;同一能量模块内的两个能量单元通过控制部保持串联连接,四个能量单元串联连接,四个能量单元的连接电路请参考图10所示,以输出高压4nV至该电动工具。
需要说明的是,该高压插头也适用于四个输出电压端子直列排布的其他形式,当中间两个电压输出端子为不同能量单元模块的极性相反的两个电压输出端子,剩余的两个不同能量单元模块的极性相反的两个电压输出端子设置于两侧时,可直接使用本实施方式中的高压插头;当四个电压输出端子101、102、201、202为其他排布方式时,只需相应调节各连接片的位置,以确保第一连接片91b将不同能量单元模块的其中一组极性相反的两个电压输出端子连接,两个第二连接片92b对应与剩余的两个电压输出端子连接即可。
请参阅图14至图16所示,在实施例三中,电能储存装置的四个电压输出端子呈前后两排设置,分别为设置于第一排的第一负极端子102c与第二正极端子201c和设置于第二排的第二负极端子202c与第一正极端子101c。电能储存装置的四个常开开关和两个常闭开关的排布与实施例一中的排布相同,如图3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4并结合图3与图6所示,工作电压为nV的电动工具具有低压插头,低压插头具有与控制部配合的切换部及与四个电压输出端子配合的输出部。切换部与控制部的位置关系及相互作用关系与实施例一中低压插头(如图5所示)与该电能储存装置插接时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具体说明输出部,输出部包括两个连接片71c、72c,两个连接片71c、72c均为单片结构。
当低压插头与电能储存装置配合时,连接片71c与第一负极端子102c及第二负极端子202c接触以连接第一负极端子102c与第二负极端子202c;连接片72c与第一正极端子101c及第二正极端子201c接触以连接第一正极端子101c与第二正极端子201c,以控制两个能量单元模块10、20并联连接;同一能量模块内的两个能量单元之间通过切换部与控制部配合,同一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两个能量单元从串联连接切换为并联连接,即,四个能量单元并联连接,四个能量单元连接的电路请参考图6所示,以输出低压nV至该电动工具。
请参阅图15并结合图3与图8所示,工作电压为2nV的电动工具具有中压插头,中压插头具有两个连接片81c、82c,两个连接片81c、82c均为单片结构。
当中压插头与电能储存装置配合时,连接片81c与第一负极端子102c及第二负极端子202c接触以连接第一负极端子102c与第二负极端子202c;连接片82c与第一正极端子101c及第二正极端子201c接触以连接第一正极端子101c与第二正极端子201c,以控制两个能量单元模块10、20并联连接;同一能量模块内的两个能量单元之间通过控制部保持串联连接,四个能量单元的电路连接请参考图8所示,以输出中压2nV至该电动工具。
请参阅图16并结合图3与图10所示,工作电压为4nV的电动工具具有高压插头,高压插头上设有设于第一排的第一连接片91c及设置于第二排的两个第二连接片92c,第一连接片91c与第二连接片92c不接触。第一连接片91c具有两个接触臂911c与连接两个接触臂911c的连接臂912c。
当高压插头与电能储存装置配合时,第一连接片91c的两个接触臂911c分别对应的与第一负极端子102c及第二正极端子201c接触并通过连接臂912c连接,两个第二连接片92c对应的与设置于第二排的第二负极端子202c与第一正极端子101c接触,以控制两个能量单元模块10、20串联连接;同一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两个能量单元通过控制部保持串联连接;以控制四个能量单元串联连接,四个能量单元的连接电路请参考图10所示,以输出高压4nV至该电动工具。
需要说明的是,四个电压输出端子101c、102c、201c、202c也可以前后排对换为设置于第二排的第一负极端子102c与第二正极端子201c和设置于第一排的第二负极端子202c与第一正极端子101c,位于同一排的两个电压输出端子也可以对换位置,只需保证,位于同一排的两个电压输出端子为不同能量单元模块的两个极性相反的电压输出端子即可。
请参阅图17至图19所示,在实施例四中,四个常开开关设置于一列、两个常闭开关分设于两列,具体来讲,第一常开开关41d、第二常开开关42d、第三常开开关43d及第四常开开关44d呈前后排布以设置于第一列,第一常闭开关31d与第二常闭开关32d分设于第二列与第三列。四个电压输出端子101d、102d、201d、202d呈上下两排设置,分别为设置于上排的第一负极端子102d与第二正极端子201d和设置于下排的第二负极端子202d与第一正极端子101d。
请参阅图17至图19并结合图6所示,工作电压为nV的电动工具具有低压插头,低压插头上设置有与两个控制部配合的切换部及与四个电压输出端子配合的输出部;切换部包括与两个控制部的两个常闭开关配合的绝缘部和与两个控制部的四个常开开关配合的导电部。绝缘部与常闭开关的两个接触部接触,导电部与常开开关的两个接触部接触,以控制同一个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不同能量单元的极性相反的电极从连接状态切换为断开状态,同一个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不同能量单元的极性相同的电极从断开状态切换为连接状态,以控制同一个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两个能量单元并联连接。
具体来讲,绝缘部包括分别与第一常闭开关31d及第二常闭开关32d配合的第一绝缘部51d与第二绝缘部52d;导电部包括分别与第一常开开关41d、第二常开开关42d、第三常开开关43d及第四常开开关44d对应配合的第一导电部61d、第二导电部62d、第三导电部63d及第四导电部64d。基于第一常开开关41d、第二常开开关42d、第三常开开关43d及第四常开开关44d设置于一列,第一导电部61d、第二导电部62d、第三导电部63d及第四导电部64d为一体设置,且前述四者相邻设置的两者之间设置有绝缘材料制成的分隔部60d,避免电能储存装置内部短路。
当低压插头与电能储存装置配合时,第一导电部61d、第二导电部62d、第三导电部63d及第四导电部64d分别对应的插接于第一常开开关41d、第二常开开关42d、第三常开开关43d及第四常开开关44d的两个接触部之间,前述四者相邻设置的两者之间通过分隔部60d绝缘分开,以使同一个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不同能量单元的极性相同的电极从断开状态切换为连接状态;第一绝缘部51d与第二绝缘部52d分别对应插接于第一常闭开关31d与第二常闭开关32d的两个接触部之间,以使同一个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不同能量单元的极性相反的电极从连接状态切换为断开状态;以控制同一个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两个能量单元之间从串联连接切换为并联连接。
该低压插头的输出部与实施例一中的低压插头的输出部的结构及与四个电压输出端子的配合关系基本相同,如图5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即,当低压插头与电能储存装置配合时,两个能量单元模块之间通过输出部与四个电压输出端子配合以并联连接;同一能量模块内的两个能量单元之间通过切换部与控制部配合,同一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两个能量单元从串联连接切换为并联连接,即,四个能量单元并联连接,四个能量单元连接的电路请参考图6所示,以输出低压nV至该电动工具。
同样的,四个电压输出端子101d、102d、201d、202d也可以上下排对换为设置于下排的第一负极端子102d与第二正极端子201d和设置于上排的第二负极端子202d与第一正极端子101d,位于同一排的两个电压输出端子也可以对换位置,只需保证,位于同一列的两个电压输出端子为不同能量单元模块的两个极性相同的电压输出端子即可。
工作电压为2nV的电动工具具有中压插头,该中压插头的结构及其与四个电压输出端子配合的关系与该实施例一中的中压插头的结构及其与四个电压输出端子配合的方式基本相同,如图7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即,当中压插头与电能储存装置配合时,通过中压插头的连接片与四个电压输出端子配合以并联连接两个能量单元模块10、20;同一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两个能量单元通过控制部保持串联连接。四个能量单元的电路连接请参考图8所示,以输出中压2nV至该电动工具。
工作电压为4nV的电动工具具有高压插头。该高压插头的结构及其与四个电压输出端子配合的关系与该实施例一中的高压插头的结构及其与四个电压输出端子配合的方式基本相同,如图9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即,当高压插头与电能储存装置配合时,通过高压插头的连接片与四个电压输出端子配合以串联连接电能储存装置的两个能量单元模块10、20;同一能量模块内的两个能量单元通过控制部保持串联连接,四个能量单元串联连接,四个能量单元的连接电路请参考图10所示,以输出高压4nV至该电动工具。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四的四个电压输出端子也可以设置为实施例二中的直列设置方式或者实施例三中的前后两排设置的形式,根据使用电能储存装置的电动工具的工作电压使用相应的插头与之配合。
当电动工具的工作电压为nV时,使用低压插头,该低压插头具有与电能储存装置的控制部配合的切换部及与四个电压输出端子配合的输出部,该低压插头的切换部的结构及其与控制部的配合关系与实施例四中的低压插头的切换部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当四个电压输出端子直列排布时,其输出部的结构及其与四个电压输出端子配合的方式与实施例二的基本相同,如图11所示,在此不再赘述。当四个电压输出端子呈前后两排设置时,其输出部的结构及其与四个电压输出端子配合的方式与实施例三的基本相同,如图14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当电动工具的工作电压为2nV时,使用中压插头。当四个电压输出端子直列排布时,该中压插头的结构及其与四个电压输出端子配合的方式与实施例二的基本相同,如图12所示,在此不再赘述。当四个电压输出端子呈前后两排设置时,该中压插头的结构及其与四个电压输出端子配合的方式与实施例三的基本相同,如图15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当电动工具的工作电压为4nV时,使用高压插头。当四个电压输出端子直列排布时,该高压插头的结构及其与四个电压输出端子配合的方式与实施例二的基本相同,如图13所示,在此不再赘述。当四个电压输出端子呈前后两排设置时,该高压插头的结构及其与四个电压输出端子配合的方式与实施例三的基本相同,如图16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控制部常闭开关与常开开关的排布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排布,不应以此为限。例如,还可以将两个控制部的四个常开开关41、42、43、44设置于一列,两个控制部的两个常闭开关31、32设置于一列;或者将两个控制部的四个常开开关41、42、43、44和两个常闭开关31、32设置于一列;或者将两个控制部的四个常开开关41、42、43、44两两设置于一列,两个控制部的两个常闭开关31、32设置于一列;或者将一个控制部的两个常开开关41、42与一个常闭开关31设置于一列,另一个控制部的两个常开开关43、44与一个常闭开关32设置于一列。总之,电能储存装置上的常开开关、常闭开关的排布方式变化多样,在此不一一列举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排布方式的变化均在此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前述实施例中对应于每一个常开开关设置有一个导电部,对应于每一个常闭开关设置有一个绝缘部。如:设置有与第一常闭开关31d及第二常闭开关32d配合的第一绝缘部51d与第二绝缘部52d;设置有与第一常开开关41d、第二常开开关42d、第三常开开关43d及第四常开开关44d对应配合的第一导电部61d、第二导电部62d、第三导电部63d及第四导电部64d。应当理解,这里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并不是对于数量的限制,仅是对对应关系的说明,实际上,导电部与绝缘部可以分开设置,第一绝缘部51a与第二绝缘部52a可以分开设置,第一导电部61a、第二导电部62a、第三导电部63a及第四导电部64a可以分开设置,如图5所示;第一导电部61d、第二导电部62d、第三导电部63d及第四导电部64d也可以一体设置,相邻设置的导电部之间设置有绝缘材料制成的分隔部60d,如图19所示;导电部与绝缘部也可以一体设置,例如,一段为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部50,一段为导电材料制成的导电部65,如图20所示;也可以部分导电部一体设置,部分导电部分开设置,例如,第一导电部61与第二导电部62为一体设置的,第三导电部63与第四导电部64为一体设置的,如图21所示。总之,绝缘部与导电部的设置可以根据电能储存装置上常开开关、常闭开关的排布相应设置,排布方式变化多样,在此不一一列举,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排布方式的变化均在此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综上所述,通过使用不同的插头与该电能储存装置插接以改变同一个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两个能量单元的连接状态及不同能量单元模块之间的连接状态,以使四个能量单元处于全部并联连接、全部串联连接、同一能量单元模块内的能量单元串联连接,不同能量单元模块之间并联连接、或者同一能量单元模块内的能量单元并联连接,不同能量单元模块之间串联连接状态中的一种以输出电能储存装置可提供的三种电压中的一种电压至使用该电能储存装置的电动工具。且在不同的连接状态下,四个能量单元均与电动工具电性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能储存装置包括四个电压相等的能量单元,四个能量单元均等分为两个能量单元模块,每一个能量单元模块对应与一个控制部连接。在初始状态下,控制部将同一个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两个能量单元串联连接。通过使用不同的插头与该电能储存装置插接以使四个能量单元呈全部并联连接、全部串联连接、或者同一模块内的能量单元串联或者并联连接,能量单元模块之间串联或者并联连接中的一种以输出至少三种输出电压中的一种电压至使用该电能储存装置的电动工具。如此设置,增加了电能储存装置的适用范围,降低了使用成本。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7)
1.一种电能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电压相等的能量单元,所述四个能量单元通过串并联组合可提供三种输出电压;所述四个能量单元均等分为两个能量单元模块,两个所述能量单元模块的正负电极对应连接有四个电压输出端子;所述电能储存装置还设有控制部,一个所述能量单元模块对应与一个所述控制部连接,单个所述控制部包括两个常开开关和一个常闭开关;所述两个常开开关和一个常闭开关共同控制同一个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两个能量单元串联或者并联连接;在初始状态下,同一个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两个能量单元处于串联连接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常闭开关和所述常开开关均包括两个与能量单元的电极连接的接触部;两个所述常开开关的两个接触部分别与同一能量单元模块内不同能量单元的极性相同的电极连接,控制同一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两个能量单元的极性相同的电极连接或者断开;所述常闭开关的两个接触部分别与同一能量单元模块内不同能量单元的其中一组极性相反的电极连接,控制同一能量单元模块内不同能量单元的极性相反的电极断开或者连接,所述两个常开开关和一个常闭开关共同控制同一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两个能量单元处于并联或者串联连接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能量单元模块之间通过所述四个电压输出端子与对接插头的插接以实现串联连接或者并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电压输出端子呈上下两排设置,分别为设置于上排的不同能量单元模块的极性相反的两个电压输出端子和设置于下排的剩余的两个极性相反的电压输出端子,且沿上下方向设置于一列的两个电压输出端子的极性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电压输出端子呈前后两排设置,分别为设置于第一排的不同能量单元模块的极性相反的两个电压输出端子和设置于第二排的剩余的两个极性相反的电压输出端子,且沿前后方向设置于一列的两个电压输出端子的极性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控制部包括四个常开开关和两个常闭开关,分别为第一常闭开关、第二常闭开关、一个能量单元模块的第一常开开关、第二常开开关及另一个能量单元模块的第三常开开关、第四常开开关;所述四个常开开关和所述两个常闭开关直列设置,依次为所述第一常开开关、所述第一常闭开关、所述第二常开开关、所述第三常开开关、第二常闭开关及所述第四常开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控制部的四个所述常开开关设置于一列,两个所述控制部的两个所述常闭开关设置于一列;或者两个所述控制部的四个所述常开开关和两个所述常闭开关设置于一列;或者两个所述控制部的四个所述常开开关设置于一列,两个所述控制部的两个所述常闭开关分设于两列;或者两个所述控制部的四个所述常开开关两两设置于一列,两个所述控制部的两个所述常闭开关设置于一列;或者一个所述控制部的两个常开开关与一个常闭开关设置于一列,另一个所述控制部的两个常开开关与一个常闭开关设置于一列。
8.一种电动工具,用于与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能储存装置配合以接收所述电能储存装置输出三种输出电压中的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工具具有低压插头,所述低压插头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部配合的切换部及与所述四个电压输出端子配合的输出部;所述切换部包括与所述常闭开关配合的绝缘部和与所述常开开关配合的导电部;所述绝缘部与所述常闭开关的两个接触部接触,以控制同一个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不同能量单元的极性相反的电极从连接状态切换为断开状态;所述导电部与所述常开开关的两个接触部接触,控制同一个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不同能量单元的极性相同的电极从断开状态切换为连接状态,以控制同一个能量单元模块内的两个能量单元并联连接;所述输出部包括两个连接片,其中一个连接片用于连接所述电能储能装置的不同能量单元模块的极性相同的两个电压输出端子,另一个连接片用于连接剩余的两个不同能量单元模块的极性相同的两个电压输出端子,以并联连接所述电能储存装置的两个所述能量单元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包括分别与两个所述控制部的两个所述常闭开关配合的第一绝缘部与第二绝缘部;所述导电部包括分别与两个所述控制部的四个所述常开开关对应配合的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第三导电部及第四导电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与所述绝缘部一体设置;或者所述导电部与所述绝缘部分开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三导电部及所述第四导电部一体设置,相邻设置的导电部之间设置有绝缘材料制成的分隔部。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连接片均为单片结构,呈左右方向相对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片均具有两个用于与不同对接端子接触的接触臂和连接所述两个接触臂的连接臂。
14.一种电动工具,用于与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能储存装置配合以接收所述电能储存装置输出三种输出电压中的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工具具有中压插头,所述中压插头上设有两个连接片,其中一个连接片用于连接所述电能储能装置的不同能量单元模块的极性相同的两个电压输出端子,另一个连接片用于连接剩余的两个不同能量单元模块的极性相同的两个电压输出端子,以并联连接所述电能储存装置的两个所述能量单元模块。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连接片均为单片结构,呈左右方向相对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片均具有两个用于与不同对接端子接触的接触臂和连接所述两个接触臂的连接臂。
17.一种电动工具,用于与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能储存装置配合以接收所述电能储存装置输出三种输出电压中的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工具具有高压插头,所述高压插头上设有第一连接片和两个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具有两个接触臂和连接所述两个接触臂的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两个接触臂分别与所述四个电压输出端子中其中一组不同能量单元模块的极性相反的两个电压输出端子接触;所述第二连接片为单片结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片对应的与剩余的两个电压输出端子接触,以串联连接所述电能储存装置的两个所述能量单元模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20)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146597.7U CN209217097U (zh) | 2018-12-20 | 2018-12-20 | 电能储存装置及电动工具 |
PCT/CN2019/114237 WO2020125211A1 (zh) | 2018-12-20 | 2019-10-30 | 电能储存装置及电动工具系统 |
PCT/CN2019/114230 WO2020125209A1 (zh) | 2018-12-20 | 2019-10-30 | 能量存储装置及电动工具系统 |
AU2019410335A AU2019410335A1 (en) | 2018-12-20 | 2019-10-30 |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apparatus and electric tool system |
AU2019400237A AU2019400237A1 (en) | 2018-12-20 | 2019-10-30 | Electric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electric tool system |
PCT/CN2019/114235 WO2020125210A1 (zh) | 2018-12-20 | 2019-10-30 | 电能储存装置及电动工具系统 |
AU2019411162A AU2019411162A1 (en) | 2018-12-20 | 2019-10-30 |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electric tool system |
EP19900190.0A EP3890145A1 (en) | 2018-12-20 | 2019-10-30 |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electric tool system |
EP19901399.6A EP3890084A4 (en) | 2018-12-20 | 2019-10-30 | ELECTRIC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ELECTRIC TOOLING SYSTEM |
AU2019410333A AU2019410333A1 (en) | 2018-12-20 | 2019-10-30 | Electric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electric tool system |
PCT/CN2019/114239 WO2020125213A1 (zh) | 2018-12-20 | 2019-10-30 | 电能储存装置及电动工具系统 |
EP19900431.8A EP3890146A4 (en) | 2018-12-20 | 2019-10-30 | ELECTRIC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POWER TOOL SYSTEM |
EP19899127.5A EP3890144A4 (en) | 2018-12-20 | 2019-10-30 |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POWER TOOL SYSTEM |
US17/344,934 US12095108B2 (en) | 2018-12-20 | 2021-06-10 | Electric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electric tool system |
US17/344,940 US11855299B2 (en) | 2018-12-20 | 2021-06-10 | Electric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electric tool system |
US17/349,925 US20210313662A1 (en) | 2018-12-20 | 2021-06-17 | Electric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electric tool system |
US17/349,923 US20210313614A1 (en) | 2018-12-20 | 2021-06-17 | Electric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electric tool system |
US17/523,915 US11641043B2 (en) | 2018-12-20 | 2021-11-11 | Electric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electric tool system |
US17/523,913 US11637347B2 (en) | 2018-12-20 | 2021-11-11 | Electric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electric tool system |
US18/508,176 US20240079707A1 (en) | 2018-12-20 | 2023-11-13 | Electric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electric tool syste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146597.7U CN209217097U (zh) | 2018-12-20 | 2018-12-20 | 电能储存装置及电动工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217097U true CN209217097U (zh) | 2019-08-06 |
Family
ID=67465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146597.7U Active CN209217097U (zh) | 2018-12-20 | 2018-12-20 | 电能储存装置及电动工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21709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125210A1 (zh) * | 2018-12-20 | 2020-06-25 | 常州格力博有限公司 | 电能储存装置及电动工具系统 |
-
2018
- 2018-12-20 CN CN201822146597.7U patent/CN20921709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125210A1 (zh) * | 2018-12-20 | 2020-06-25 | 常州格力博有限公司 | 电能储存装置及电动工具系统 |
WO2020125213A1 (zh) * | 2018-12-20 | 2020-06-25 | 常州格力博有限公司 | 电能储存装置及电动工具系统 |
WO2020125211A1 (zh) * | 2018-12-20 | 2020-06-25 | 常州格力博有限公司 | 电能储存装置及电动工具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217098U (zh) | 电能储存装置及电动工具 | |
CN1905267B (zh) | 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充电用串并联转换连接器 | |
CN109360930A (zh) | 电能储存装置及电动工具 | |
CN105612630B (zh) | 具有棱柱形或圆柱形的壳体的蓄电池单池、蓄电池模块以及机动车 | |
CN109360929A (zh) | 电能储存装置及电动工具 | |
CN105390658B (zh) | 高压电池的电池单元端子连接 | |
CN109301145B (zh) | 电池包及电动工具系统 | |
US20120003507A1 (en) | Battery system having an output voltage of more than 60 v direct current voltage | |
US20150280183A1 (en) | Traction battery assembly | |
CN209200051U (zh) | 电能储存装置及电动工具 | |
CN209217099U (zh) | 电能储存装置及电动工具 | |
CN107302248A (zh) | 一种电动工具 | |
CN209200052U (zh) | 电池包及电动工具系统 | |
US20240079707A1 (en) | Electric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electric tool system | |
CN209217097U (zh) | 电能储存装置及电动工具 | |
CN2927450Y (zh) | 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充电用串并联转换连接器 | |
CN209217095U (zh) | 电能储存装置及电动工具 | |
CN207021730U (zh) | 一种电动工具 | |
CN209282869U (zh) | 电能储存装置及电动工具 | |
CN209217096U (zh) | 电能储存装置及电动工具 | |
CN209282288U (zh) | 电池包及电动工具系统 | |
WO2022014796A1 (ko) | 휴대용 전기차 배터리 충전장치 | |
CN209200050U (zh) | 电能储存装置及电动工具 | |
CN208623066U (zh) | 电动工具及其系统 | |
CN109599526A (zh) | 电能储存装置及电动工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No.65-1 Xinggang Road, Zhongl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elibo (Jiangsu)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3023 Jiangsu province Changzhou Xingang Tower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o. 65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GLOBE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