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03284U - 一种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03284U
CN209203284U CN201821255538.7U CN201821255538U CN209203284U CN 209203284 U CN209203284 U CN 209203284U CN 201821255538 U CN201821255538 U CN 201821255538U CN 209203284 U CN209203284 U CN 2092032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blood taking
counterflow
vane
fo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5553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凯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ingy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ingy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ingy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ingy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5553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032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032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032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属于医疗仪器、设备与医学专用软件领域,包括外壳组件、静脉穿刺针、连接管、胶塞穿刺针、卡紧座和双针翼,所述静脉穿刺针置于外壳组件内,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静脉穿刺针连接,并且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胶塞穿刺针连接,所述卡紧座固定设置在连接管的外壁上,所述双针翼设置在外壳组件远离胶塞穿刺针端部的外壁上,并且两个双针翼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采用此采血针,能够在采血针使用完毕后,将针头部分回收至外壳本体中,防止裸露的针头刺伤医务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大大提高了采血针使用过后的安全性,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仪器、设备与医学专用软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中,医护人员通过各种手段采集、获取人体生理、病理信息,用于正确诊断疾病,其中对于血液标本的采集通常有以下三种途径:(1)皮下采血,多用于对血液成分的简易分类计数检测,多使用皮下采血针;(2)静脉采血,可对血液学、血液内病原学及其他相关学科指标进行详尽的检测,在临床中应用甚广,多使用笔式或分体式静脉采血针;(3)动脉采血,多在危重急症中对动脉血气指标检测,应用较少,多使用动脉采血专用注射器进行采集。对血液标本的采集与检验,其目的是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检测、获得血液血成分及血液内细菌学、病毒学的感染水平的检测,以了解人体生理及病理情况,或了解药物治疗后的效果,并对疾病的发展、转归及预后做出判断等。
静脉采血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采血方式,静脉采血针结构包括穿刺针,穿刺针尾端连接导管,导管另一端连接针座,针座外端连接采血针。使用时,通过穿刺针实施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将采血针贯穿刺入真空采血管内,在负压作用下,血液通过穿刺针、导管及采血针被抽入采血管内;如此反复,可实现多管次血标本的采集,采血完毕,拔出静脉穿刺针,局部止血。
然而在采血结束后,医护人员需要拔出穿刺针及采血针,并对其进行废弃处理,使用后的采血针存在被违规操作者重复使用的危险,并且使用后的采血针,针头裸露在外,在后期处理过程中极容易刺伤医务人员,存在极大地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防止采血针被二次使用,并且解决了采血针针头裸露在外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包括外壳组件、静脉穿刺针、连接管、胶塞穿刺针、卡紧座和双针翼,所述静脉穿刺针置于外壳组件内,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静脉穿刺针连接,并且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胶塞穿刺针连接,所述卡紧座固定设置在连接管的外壁上,所述双针翼设置在外壳组件远离胶塞穿刺针端部的外壁上,并且两个双针翼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将采血针置于外壳组件中,使用完毕后,只需转动使外壳组件脱离卡紧座,将外壳组件移动至套设住静脉穿刺针的位置,从而防止静脉穿刺针外露。设置的双针翼便于手持施力。
进一步的,上述的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第一针柄、外壳本体、第一支撑板、复位弹簧和挡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套设在连接管的外壁上,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外壳本体和第一支撑板之间,所述挡板设置在外壳本体靠近第一支撑板端部的外壁上,所述第一针柄设置在外壳本体远离挡板的另一端,所述双针翼设置在第一针柄的外壁上,并且两个双针翼左右对称设置,所述静脉穿刺针设置在外壳本体内,并且静脉穿刺针的一端伸出外壳本体与连接管连接。设置的外壳组件,通过外壳本体将静脉穿刺针闲置在外壳本体内,推动外壳本体,使得第一支撑板进入卡紧座,并进一步压紧弹簧,从而将挡板设置在压紧座内,并且此时静脉穿刺针从外壳本体中露出,可用于采血。
进一步的,上述的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所述连接管包括连接硬管和连接软管,所述连接硬管的一端和连接软管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连接硬管设置在外壳组件和卡紧座之间,所述连接软管设置在卡紧座和胶塞穿刺针之间。设置的连接硬管部分,便于在连接硬管上拖动外壳组件。
进一步的,上述的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所述双针翼上设有弧形凸部,并且双针翼上设有防滑微凸。手指抓握住双针翼,将手指抵在弧形凸部上,防止手指打滑,同时便于施力,设置的防滑微凸进一步增加了摩擦力,防止打滑。
进一步的,上述的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所述卡紧座包括卡紧座本体和矩形第一凹槽,所述卡紧座本体内部设有腔体,所述矩形第一凹槽设置在卡紧座本体靠近外壳组件的端面上,所述第一支撑板、复位弹簧和挡板可从矩形第一凹槽伸入置于腔体中,并且挡板的上端面贴合在腔体的内壁上。第一支撑板首先通过第一凹槽进入腔体内,然后压缩弹簧,使得挡板进入腔体,转动外壳本体,使得第一支撑板、复位弹簧和挡板旋转一定角度,将挡板抵住卡紧座本体的内壁。
进一步的,上述的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所述外壳组件上设有防护帽,所述防护帽的两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双针翼可置于第二凹槽中。设置的第二凹槽用于容纳双针翼,防护帽使得外壳组件整体为密封机构。
进一步的,上述的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所述防护帽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弹性凸起,所述外壳组件的外壁上与防护帽连接的端部设有第二弹性凸起,所述第一弹性凸起与第二弹性凸起可互相卡合。将防护帽押金在外壳本体上,第一弹性凸起与第二弹性凸起相互抵住,防止防护帽脱落。
进一步的,上述的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所述外壳组件上设有自毁组件,所述自毁组件包括旋转板和旋钮,所述旋转板设置在外壳本体内,所述旋钮与旋转板连接,并且旋钮置于外壳本体的外部,所述旋转板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静脉穿刺针可穿过第一通孔,所述旋钮可带动旋转板转动。静脉穿刺针置于第一通孔中,转动旋钮,旋转板转动,将静脉穿刺针折弯。
进一步的,上述的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所述胶塞穿刺针和连接管的连接处设有针座。
进一步的,上述的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所述连接管内靠近静脉穿刺针的一端设有弹性片,并且弹性片只可向胶塞穿刺针的方向弹开。设置的弹性片,能够防止血液逆流。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采用此采血针,能够在采血针使用完毕后,将针头部分回收至外壳本体中,防止裸露的针头刺伤医务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大大提高了采血针使用过后的安全性,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实施例一的侧向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卡紧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针翼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组件、11第一针柄、12外壳本体、13第一支撑板、14复位弹簧、15挡板、16第二弹性凸起、2静脉穿刺针、3连接管、31连接硬管、32连接软管、4胶塞穿刺针、5卡紧座、51卡紧座本体、52第一凹槽、53腔体、6双针翼、61弧形凸部、62防滑微凸、7防护帽、71第二凹槽、72第一弹性凸起、8自毁组件、81旋转板、82旋钮、83第一通孔、9针座、10弹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的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包括外壳组件1、静脉穿刺针2、连接管3、胶塞穿刺针4、卡紧座5和双针翼6,所述静脉穿刺针2置于外壳组件1内,所述连接管3的一端与静脉穿刺针2连接,并且连接管3的另一端与胶塞穿刺针4连接,所述卡紧座5固定设置在连接管3的外壁上,所述双针翼6设置在外壳组件1远离胶塞穿刺针4端部的外壁上,并且两个双针翼6对称设置。其中,外壳组件1包括第一针柄11、外壳本体12、第一支撑板13、复位弹簧14和挡板15,所述第一支撑板13套设在连接管3的外壁上,所述复位弹簧14设置在外壳本体12和第一支撑板13之间,所述挡板15设置在外壳本体12靠近第一支撑板13端部的外壁上,所述第一针柄11设置在外壳本体12远离挡板15的另一端,所述双针翼6设置在第一针柄11的外壁上,并且两个双针翼6左右对称设置,所述静脉穿刺针2设置在外壳本体12内,并且静脉穿刺针2的一端伸出外壳本体12与连接管3连接。此外,连接管3包括连接硬管31和连接软管32,所述连接硬管31的一端和连接软管32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连接硬管31设置在外壳组件1和卡紧座5之间,所述连接软管32设置在卡紧座5和胶塞穿刺针4之间。再次,如图6所示的双针翼6上设有弧形凸部61,并且双针翼6上设有防滑微凸62。并且,如图5所示的卡紧座5包括卡紧座本体51和矩形第一凹槽52,所述卡紧座本体51内部设有腔体53,所述矩形第一凹槽52设置在卡紧座本体51靠近外壳组件1的端面上,所述第一支撑板13、复位弹簧14和挡板15可从矩形第一凹槽52伸入置于腔体53中,并且挡板15的上端面贴合在腔体53的内壁上。
本实施例一中,外壳组件1上设有防护帽7,所述防护帽7的两侧设有第二凹槽71,所述双针翼6可置于第二凹槽71中。防护帽7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弹性凸起72,所述外壳组件1的外壁上与防护帽7连接的端部设有第二弹性凸起16,所述第一弹性凸起72与第二弹性凸起16可互相卡合。
另外,胶塞穿刺针4和连接管3的连接处设有针座9。连接管3内靠近静脉穿刺针2的一端设有弹性片10,并且弹性片10只可向胶塞穿刺针4的方向弹开。
基于上述结构的基础上,采血针使用时,首先将防护帽7拔下,由于第一支撑板13和连接硬管31紧密配合,连接管3不会在外壳本体12上随意滑动,一只手握住外壳本体12,另一只手推压连接硬管31,使得连接硬管31向外壳本体12内移动,并且静脉穿刺针2逐渐伸出外壳本体12,将第一支撑板13移动至腔体53中,进一步推压复位弹簧14,使得复位弹簧14完全压紧进入腔体53中,并通过转动挡板15,使挡板15抵在腔体53的内壁上,从而将静脉穿刺针2完全推出外壳本体12,采血完毕后,将静脉穿刺针2拔出,转动挡板15至第一凹槽52的位置,复位弹簧14回复使得外壳本体12恢复至连接硬管31一定位置,拖动外壳本体12,使得静脉穿刺针2完全回收至外壳本体12中,将防护帽7盖上。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的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包括外壳组件1、静脉穿刺针2、连接管3、胶塞穿刺针4、卡紧座5和双针翼6,所述静脉穿刺针2置于外壳组件1内,所述连接管3的一端与静脉穿刺针2连接,并且连接管3的另一端与胶塞穿刺针4连接,所述卡紧座5固定设置在连接管3的外壁上,所述双针翼6设置在外壳组件1远离胶塞穿刺针4端部的外壁上,并且两个双针翼6对称设置。其中,外壳组件1包括第一针柄11、外壳本体12、第一支撑板13、复位弹簧14和挡板15,所述第一支撑板13套设在连接管3的外壁上,所述复位弹簧14设置在外壳本体12和第一支撑板13之间,所述挡板15设置在外壳本体12靠近第一支撑板13端部的外壁上,所述第一针柄11设置在外壳本体12远离挡板15的另一端,所述双针翼6设置在第一针柄11的外壁上,并且两个双针翼6左右对称设置,所述静脉穿刺针2设置在外壳本体12内,并且静脉穿刺针2的一端伸出外壳本体12与连接管3连接。此外,连接管3包括连接硬管31和连接软管32,所述连接硬管31的一端和连接软管32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连接硬管31设置在外壳组件1和卡紧座5之间,所述连接软管32设置在卡紧座5和胶塞穿刺针4之间。再次,如图6所示的双针翼6上设有弧形凸部61,并且双针翼6上设有防滑微凸62。并且,如图5所示的卡紧座5包括卡紧座本体51和矩形第一凹槽52,所述卡紧座本体51内部设有腔体53,所述矩形第一凹槽52设置在卡紧座本体51靠近外壳组件1的端面上,所述第一支撑板13、复位弹簧14和挡板15可从矩形第一凹槽52伸入置于腔体53中,并且挡板15的上端面贴合在腔体53的内壁上。
另外,胶塞穿刺针4和连接管3的连接处设有针座9。连接管3内靠近静脉穿刺针2的一端设有弹性片10,并且弹性片10只可向胶塞穿刺针4的方向弹开。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的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本实施例三的采血针上设有自毁组件,如图7所示的外壳组件1上设有自毁组件8,所述自毁组件8包括旋转板81和旋钮82,所述旋转板81设置在外壳本体12内,所述旋钮82与旋转板81连接,并且旋钮82置于外壳本体12的外部,所述旋转板81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一通孔83,所述静脉穿刺针2可穿过第一通孔83,所述旋钮82可带动旋转板81转动。
使用时,采血完毕后,将静脉穿刺针2完全回收至外壳本体12中,转动旋钮82,旋转板81随旋钮82转动,置于第一通孔83中的静脉穿刺针2随旋转板81一起转动,从而将静脉穿刺针2折弯,防止二次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组件(1)、静脉穿刺针(2)、连接管(3)、胶塞穿刺针(4)、卡紧座(5)和双针翼(6),所述静脉穿刺针(2)置于外壳组件(1)内,所述连接管(3)的一端与静脉穿刺针(2)连接,并且连接管(3)的另一端与胶塞穿刺针(4)连接,所述卡紧座(5)固定设置在连接管(3)的外壁上,所述双针翼(6)设置在外壳组件(1)远离胶塞穿刺针(4)端部的外壁上,并且两个双针翼(6)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1)包括第一针柄(11)、外壳本体(12)、第一支撑板(13)、复位弹簧(14)和挡板(15),所述第一支撑板(13)套设在连接管(3)的外壁上,所述复位弹簧(14)设置在外壳本体(12)和第一支撑板(13)之间,所述挡板(15)设置在外壳本体(12)靠近第一支撑板(13)端部的外壁上,所述第一针柄(11)设置在外壳本体(12)远离挡板(15)的另一端,所述双针翼(6)设置在第一针柄(11)的外壁上,并且两个双针翼(6)左右对称设置,所述静脉穿刺针(2)设置在外壳本体(12)内,并且静脉穿刺针(2)的一端伸出外壳本体(12)与连接管(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包括连接硬管(31)和连接软管(32),所述连接硬管(31)的一端和连接软管(32)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连接硬管(31)设置在外壳组件(1)和卡紧座(5)之间,所述连接软管(32)设置在卡紧座(5)和胶塞穿刺针(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针翼(6)上设有弧形凸部(61),并且双针翼(6)上设有防滑微凸(6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座(5)包括卡紧座本体(51)和矩形第一凹槽(52),所述卡紧座本体(51)内部设有腔体(53),所述矩形第一凹槽(52)设置在卡紧座本体(51)靠近外壳组件(1)的端面上,所述第一支撑板(13)、复位弹簧(14)和挡板(15)可从矩形第一凹槽(52)伸入置于腔体(53)中,并且挡板(15)的上端面贴合在腔体(53)的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1)上设有防护帽(7),所述防护帽(7)的两侧设有第二凹槽(71),所述双针翼(6)可置于第二凹槽(71)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帽(7)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弹性凸起(72),所述外壳组件(1)的外壁上与防护帽(7)连接的端部设有第二弹性凸起(16),所述第一弹性凸起(72)与第二弹性凸起(16)可互相卡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1)上设有自毁组件(8),所述自毁组件(8)包括旋转板(81)和旋钮(82),所述旋转板(81)设置在外壳本体(12)内,所述旋钮(82)与旋转板(81)连接,并且旋钮(82)置于外壳本体(12)的外部,所述旋转板(81)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一通孔(83),所述静脉穿刺针(2)可穿过第一通孔(83),所述旋钮(82)可带动旋转板(81)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塞穿刺针(4)和连接管(3)的连接处设有针座(9)。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内靠近静脉穿刺针(2)的一端设有弹性片(10),并且弹性片(10)只可向胶塞穿刺针(4)的方向弹开。
CN201821255538.7U 2018-08-06 2018-08-06 一种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 Active CN2092032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55538.7U CN209203284U (zh) 2018-08-06 2018-08-06 一种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55538.7U CN209203284U (zh) 2018-08-06 2018-08-06 一种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03284U true CN209203284U (zh) 2019-08-06

Family

ID=67452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55538.7U Active CN209203284U (zh) 2018-08-06 2018-08-06 一种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032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87840B2 (ja) 引き込み可能な針安全血液採取装置
CN101352587B (zh) 医疗用防针刺伤装置
CN104856703A (zh) 一种快速血糖监测针
CN206462996U (zh) 一种安全采血装置
CN209203284U (zh) 一种便于施力的一次性双翼防逆流采血针
CN104470440B (zh) 具有伸缩保护套的针筒式真空采血器
CN109200396A (zh) 无针注射连接装置
TWM567614U (zh) 免針筒式指尖負壓採血器
CN108378859A (zh) 一次性使用防针刺静脉采血针
CN202776321U (zh) 具有伸缩保护套的针筒式真空采血器
CN209347795U (zh) 一种安全静脉留置针
CN208677410U (zh) 一次性使用安全型采血针
CN203677101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安全型静脉采血针
CN203988075U (zh) 安全式采血针
CN110338819A (zh) 一种新型医用针头以及使用方法
CN202776325U (zh) 具有针尖保护的针筒式真空采血器
CN104470438B (zh) 针筒式真空采血器
CN206924076U (zh) 一种双翼安全防逆流采血针
CN201968686U (zh) 一种笔式采血针安全持针器
CN209529144U (zh) 静脉血样采集针及采血组套
CN211214761U (zh) 一种麻醉科注射器
CN209253818U (zh) 一种防针刺留置针
CN208988896U (zh) 单翼穿刺针护套组件及采血针
CN208877579U (zh) 一种注射器针头及注射器
CN204618301U (zh) 用于提取浅表组织器官细胞的单手操作的一次性穿刺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