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01758U - 湿生植物生境模拟与培养一体箱 - Google Patents

湿生植物生境模拟与培养一体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01758U
CN209201758U CN201821766542.XU CN201821766542U CN209201758U CN 209201758 U CN209201758 U CN 209201758U CN 201821766542 U CN201821766542 U CN 201821766542U CN 209201758 U CN209201758 U CN 2092017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plant
cabinet
hygrophyte
vertica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6654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垚彬
王峰
段俊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176654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017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017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017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湿生植物生境模拟与培养一体箱,用于对湿生植物的生长环境进行模拟在箱体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在箱体的内腔中设有立板,立板将箱体的内腔分成前、后两个腔体,在立板上固定有四个管夹,在管夹的前侧壁上设有开口,在自右向左数第二、第三个管夹下部的后侧壁和立板上设有下孔,在自右向左数第三、第四个管夹上部的后侧壁和立板上设有上孔;在管夹中放置有植株管,且自右向左,第二个管夹中的植株管下部、第三个管夹中的植株管全部及第四个管夹中的植株管上部设有通孔;在箱体的前侧腔体内设有波浪发生单元,在立板的后侧壁上设有与上孔连通的风道,风道通过风管与风机连接。

Description

湿生植物生境模拟与培养一体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生植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湿生植物生境模拟与培养一体箱。
背景技术
湿地植物是重要且独特的生物资源,在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维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浪冲与风摩擦是湿地普遍且特有的自然现象,对湿地植物的生长与形态适应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湿地植物受浪冲与风摩擦影响的研究多采用野外自然生境原位实验,由于缺乏相关仪器设备限制了浪冲与风摩擦对湿地植株影响的研究。因此需要一种湿生植物生境模拟与培养一体箱,具有湿地植株的培养与模拟浪冲和风摩擦的功能,在持续培养湿地植物的同时能动态观察其对浪冲与风摩擦的反应与响应,为观察湿地植物生长适应特性研究提供有利条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生植物生境模拟与培养一体箱,用于对湿生植物的生长环境进行模拟,以方便湿生植物的生长研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湿生植物生境模拟与培养一体箱,它包括箱体,在箱体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其特征是,箱体为透明件,在箱体的内腔中设有立板,立板将箱体的内腔分成前、后两个腔体,在立板上固定有四个自右向左依次设置的管夹,在管夹的前侧壁上设有开口,在自右向左数第二、第三个管夹下部的后侧壁和立板上设有下孔,在自右向左数第三、第四个管夹上部的后侧壁和立板上设有上孔;在管夹中放置有植株管,且自右向左,第二个管夹中的植株管下部、第三个管夹中的植株管全部及第四个管夹中的植株管上部设有通孔;
在箱体的前侧腔体内设有波浪发生单元,在立板的后侧壁上设有与上孔连通的风道,风道通过风管与风机连接。
进一步地,波浪发生单元包括固定在箱体外壁上的电机、转动安装在箱体前侧腔体内且由电机驱动转动的转轴、固定在转轴上的拨片。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为C形结构,且开口贯穿管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进一步地,管夹中的植株管包括第一植株管、第二植株管和第三植株管,第一、第二和第三植株管均为透明的管状结构,且在第二植株管一端的侧壁上设有通孔,在第三植株管的整个侧壁上均设有通孔。
进一步地,在第一、第二和第三植株管内均设有植株塞。
进一步地,第一、第二和第三植株管均包括螺纹连接的上管和下管。
进一步地,在下管的顶部设有安装环,安装环伸入到上管的内腔中并与上管螺纹连接,植株塞设置在安装环内。
进一步地,植株塞为圆环形的柔性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湿生植物生境模拟与培养一体箱,可以模拟湿生植物的实际生长环境下的无风无浪、无风有浪、有风无浪、有风有浪四种环境,进而有利于湿生植物的生长研究;且通过电机可以调节转轴转动的速度,进而调节波浪的大小,以模拟不同波浪大小下的湿生植物生长状态。该模拟箱结构、简单,可充分模拟湿生植物的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为第一植株管的三维图;
图6为第二植株管的三维图;
图7为第三植株管的三维图;
图8为自右向左数第一个管夹的正视图;
图9为自右向左数第二个管夹的正视图;
图10为自右向左数第三个管夹的正视图;
图11为为自右向左数第四个管夹的正视图;
图12为另一种实施例下的第一植株管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下管的俯视图;
图中:1箱体,11进水管,12出水管,2立板,21管夹,22开口,23下孔,24上孔,3第一植株管,31上管,32下管,33安装环,4第二植株管,41通孔,5第三植株管,6转轴,61拨片,62电机,7植株塞,8风道,81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箱体1、立板2、管夹21、第一植株管3、第二植株管4、第三植株管5、转轴6、拨片61、风道8、风管81和风机,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箱体1为长方体形的透明塑料件,箱体的顶部敞口且箱体为中空结构,在箱体的后侧壁上设有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进水管和出水管上设有阀门,以方便管路的开闭。在箱体的内腔中设有竖向放置的立板2,立板为透明塑料件,立板将箱体的腔体分成前后两部分。在立板的前侧壁上固定有竖向放置的管夹21,四个管夹自左向右依次设置。管夹为长条形的透明结构,管夹的后侧壁与立板的前侧壁接触并固定连接。在管夹的顶部与底部之间设有C形的开口22,且开口贯穿管夹的前侧壁。四个管夹中,在自右向左数的第二、第三个管夹下部的后侧壁和立板上设有下孔23,在自右向左数的第三、第四个管夹上部的后侧壁和立板上设有上孔24,下孔和上孔均为方形孔。
在自右向左数的第一个管夹中设有第一植株管3,在自右向左数的第二个管夹中设有第二植株管4,在自右向左数的第三个管夹中设有第三植株管5,在自右向左数的第四个管夹中设有第二植株管4。如图5所示,第一植株管3为透明的塑料管;如图6所示,第二植株管也为透明的塑料管,在第二植株管一端的侧壁上设有通孔41;如图7所示,第三植株管也为透明的塑料管,在第三植株管的整个侧壁上均设有通孔41。
安装时,将第一、第二和第三植株管安装在对应的管夹中,第一、第二、第三植株管的下表面与箱体的底部之间设有缝隙,以便于箱体内的培养液进入第一、第二和第三植株管内。自右向左数第一植株管的内腔与箱体相互独立,以摩擦无风无浪的环境;自右向左数第一个第二植株管上的通孔与第二个管夹上的下孔连通,以模拟无风有浪的环境;自右向左数第三植株管上的通孔与第三个管夹上的上孔和下孔均连通,以模拟有风有浪的环境;自右向左数第二个第二植株管上的通孔与第四个管夹上的上孔连通,以模拟有风无浪的环境。
这样立板前后的两个腔体通过立板和管夹上的上孔、下孔,以及第二、第三植株管上的通孔连通在一起。当箱体内的培养液液面形成波浪后,波浪向立板所在的一侧移动,且部分培养液穿过第二、第三植株管上的通孔,以及管夹和立板上的下孔后进入立板后侧的箱体腔体内,进而对第二和第三植株管内的植株起到浪冲的作用。
在立板的后侧壁上设有风道8,风道具有两个出口,两出口分别与两上孔连通,在风道上设有风管81,风管与风机连接,风机可以设置在箱体后壁上,通过风机、风管向风道内鼓入空气,空气穿过上孔以及第二和第三植株管上的通孔后吹向植株,对植株起到风力的作用。
为在箱体内形成波浪,在箱体的前端转动安装有转轴6,在转轴的外壁上固定有一个拨片61,在箱体的外壁上固定有电机62,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固连。当电机工作时,转轴转动,进而拨片拨动培养液使其形成波浪。电机、转轴和拨片构成了波浪发生单元。
为方便对植株的固定,在第一、第二、第三植株管内腔的中部设有圆环形的植株塞7,植株塞为柔性件,如橡胶、海绵等,通过植株塞实现对植株的夹持。
为方便植株的夹持固定,如图12、图13所示,第一植株管包括上、下设置的上管31和下管32,在下管的顶部设有安装环33,下管通过安装环与上管螺纹连接。植株塞置于安装环的内腔中且植株塞的外壁与安装环的内壁紧密接触。此外,第二、第三植株管也包括上、下设置的上管31和下管32,在下管的顶部也设有安装环33,安装环与上管螺纹连接,在安装环内设有植株塞。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进行描述:
(1)、将植株放置在第一、第二、第三植株管内,并通过植株塞实现对植株的夹持固定;
(2)、将第一、第二和第三植株管安装在管夹上;
(3)、通过进水管向箱体内加入培养液;
(4)启动电机使得转轴转动,在箱体内制造波浪;同时启动风机,向上孔内鼓入空气;此时第一植株管内的植株处于无风无浪的环境中,第二植株管内的植株处于无风有浪或有风无浪的环境中,第三植株管内的植株处于有风有浪的环境中。

Claims (8)

1.湿生植物生境模拟与培养一体箱,它包括箱体,在箱体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其特征是,箱体为透明件,在箱体的内腔中设有立板,立板将箱体的内腔分成前、后两个腔体,在立板上固定有四个自右向左依次设置的管夹,在管夹的前侧壁上设有开口,在自右向左数第二、第三个管夹下部的后侧壁和立板上设有下孔,在自右向左数第三、第四个管夹上部的后侧壁和立板上设有上孔;在管夹中放置有植株管,且自右向左,第二个管夹中的植株管下部、第三个管夹中的植株管全部及第四个管夹中的植株管上部设有通孔;
在箱体的前侧腔体内设有波浪发生单元,在立板的后侧壁上设有与上孔连通的风道,风道通过风管与风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生植物生境模拟与培养一体箱,其特征是,波浪发生单元包括固定在箱体外壁上的电机、转动安装在箱体前侧腔体内且由电机驱动转动的转轴、固定在转轴上的拨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生植物生境模拟与培养一体箱,其特征是,所述开口为C形结构,且开口贯穿管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生植物生境模拟与培养一体箱,其特征是,管夹中的植株管包括第一植株管、第二植株管和第三植株管,第一、第二和第三植株管均为透明的管状结构,且在第二植株管一端的侧壁上设有通孔,在第三植株管的整个侧壁上均设有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生植物生境模拟与培养一体箱,其特征是,在第一、第二和第三植株管内均设有植株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湿生植物生境模拟与培养一体箱,其特征是,第一、第二和第三植株管均包括螺纹连接的上管和下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湿生植物生境模拟与培养一体箱,其特征是,在下管的顶部设有安装环,安装环伸入到上管的内腔中并与上管螺纹连接,植株塞设置在安装环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湿生植物生境模拟与培养一体箱,其特征是,植株塞为圆环形的柔性件。
CN201821766542.XU 2018-10-29 2018-10-29 湿生植物生境模拟与培养一体箱 Active CN2092017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66542.XU CN209201758U (zh) 2018-10-29 2018-10-29 湿生植物生境模拟与培养一体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66542.XU CN209201758U (zh) 2018-10-29 2018-10-29 湿生植物生境模拟与培养一体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01758U true CN209201758U (zh) 2019-08-06

Family

ID=67457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66542.XU Active CN209201758U (zh) 2018-10-29 2018-10-29 湿生植物生境模拟与培养一体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017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2686A (zh) * 2018-10-29 2019-03-01 杭州师范大学 湿生植物生境模拟与培养一体箱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2686A (zh) * 2018-10-29 2019-03-01 杭州师范大学 湿生植物生境模拟与培养一体箱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01758U (zh) 湿生植物生境模拟与培养一体箱
CN109392686A (zh) 湿生植物生境模拟与培养一体箱及使用方法
CN204670066U (zh) 新型猪舍通风换气装置
CN203467453U (zh) 大型黄粉虫养殖罐
CN209201754U (zh) 滨海湿地生境模拟培养装置
CN207235838U (zh) 一种珍珠蚌养殖安置架
CN209446558U (zh) 一种城市下水道bim模型数据采集装置
CN203243743U (zh) 一种进行根系分根研究的无菌培养装置
CN201762329U (zh) 培养装置
CN207612713U (zh) 一种配置补光灯的立体培育装置
CN211479510U (zh) 一种地理教学演示装置
CN109430032A (zh) 滨海湿地生境模拟培养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6611943U (zh) 一种推波式水动力蓝藻养殖槽
CN209201610U (zh) 水淹定时定量控制培养装置
CN109362552B (zh) 多功能浪冲与风摩擦模拟培养装置及操作方法
CN207369738U (zh) 一种小麦育苗装置
CN206821450U (zh) 一种测试水污染对环境资源影响的实验装置
CN204990912U (zh) 压强与流速关系演示装置
CN205140321U (zh) 一种气流气压体验装置
CN202486629U (zh) 一种养殖育苗池用水位控制管
CN202996156U (zh) 花粉授精过程动态演示器
CN209471616U (zh) 一种农村幼儿园数学教具
CN203910108U (zh) 浮力演示装置
CN204680256U (zh) 一种陶艺教学用电动吸水装置
CN206932809U (zh) 一种用于抗性鉴定的丝瓜育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