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98997U - 一种高效散热型计算机后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散热型计算机后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98997U
CN209198997U CN201821955061.3U CN201821955061U CN209198997U CN 209198997 U CN209198997 U CN 209198997U CN 201821955061 U CN201821955061 U CN 201821955061U CN 209198997 U CN209198997 U CN 2091989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rear cover
wall
fixedly connected
inlet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5506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琦
张春迎
涂郑禹
夏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Bohai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Bohai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Bohai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Tianjin Bohai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82195506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989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989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9899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型计算机后盖,涉及计算机散热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后盖本体,后盖本体内部设置有进气腔和出气腔,出气腔一表面开设有若干出气孔,出气腔内壁通过一轴杆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一表面与出气腔内壁转动连接,第一齿轮一表面贯穿有若干第一通孔,出气腔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步进电机,第一步进电机输出轴一端通过一连杆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齿轮,第一驱动齿轮周侧面与第一齿轮啮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出气腔、驱动装置、第一齿轮和第一通孔的设计,能够改变散热孔的大小,从而可以调节机箱的散热速率,避免了现有计算机后盖的散热孔大小不能调节,造成机箱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散热型计算机后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散热型计算机后盖。
背景技术
计算机部件中大量使用集成电路,众所周知,高温是集成电路的大敌,高温不但会导致系统运行不稳,使用寿命缩短,甚至有可能使某些部件烧毁,导致高温的热量不是来自计算机外,而是计算机内部,或者说是集成电路内部,散热器的作用就是将这些热量吸收,然后发散到机箱内或者机箱外,保证计算机部件的温度正常,多数散热器通过和发热部件表面接触,吸收热量,再通过各种方法将热量传递到远处,比如机箱内的空气中,然后机箱将这些热空气传到机箱外,完成计算机的散热。
现有的计算机后盖结构复杂,散热孔的大小不能调节,而且仅通过散热扇散热,造成散热效果差;并且外部灰尘容易通过散热孔进入机箱内部,影响机箱的散热,导致机箱内部零件无法发挥最好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散热型计算机后盖,通过驱动装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散热扇和冷凝管的设计,解决了现有计算机后盖的散热孔大小不能调节,而且仅通过散热扇散热,造成机箱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效散热型计算机后盖,包括后盖本体;所述后盖本体内部设置有进气腔和出气腔;所述出气腔一表面开设有六个出气孔;所述出气腔内壁通过一轴杆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一表面与出气腔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一表面贯穿有六个第一通孔;所述出气腔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步进电机;所述第一步进电机输出轴一端通过一连杆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周侧面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出气腔一表面贯穿有散热扇。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腔内壁通过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有冷却液罐体;所述进气腔内壁相对两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冷凝管;所述冷却液罐体一表面通过一软管与冷凝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腔一表面开设有六个进气孔;所述进气腔内壁通过一轴杆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一表面与进气腔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一表面贯穿有六个第二通孔;所述进气腔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步进电机;所述第二步进电机输出轴一端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周侧面与第二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腔一表面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进气腔一侧面设置有密封门。
进一步地,六个所述出气孔呈圆形均匀分布;六个所述进气孔同样呈圆形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孔的直径与第一通孔直径、进气孔直径、第二通孔直径均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腔外壁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出气腔外壁固定连接有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后盖本体顶部开设有卡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出气腔、驱动装置、第一齿轮和第一通孔的设计,第一步进电机依次通过连杆、第一驱动齿轮带动第一齿轮在出气腔内壁上转动,使第一齿轮上的第一通孔与出气腔内壁上的出气孔相对或相错开,改变散热孔的大小,从而可以调节机箱的散热速率,避免了现有计算机后盖的散热孔大小不能调节,造成机箱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出气腔、散热扇、进气腔、冷凝管和滤网的设计,散热扇将机箱内热空气通过出气腔排出,冷凝管对进入进气腔的外部空气进行冷却工作,滤网防止外部空气的灰尘进入机箱,避免了现有计算机后盖仅通过散热扇散热,造成机箱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装置、第一齿轮和第一通孔的设计,当计算机关闭停用时,第一步进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使第一通孔与出气孔完全错开,使机箱处于封闭状态,避免了外部灰尘容易通过散热孔进入机箱内部,影响机箱内部零件正常工作的问题。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高效散热型计算机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右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出气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进气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后盖本体,101-进气腔,102-出气腔,103-出气孔,104-第一齿轮,105-第一通孔,106-第一步进电机,107-连杆,108-第一驱动齿轮,109-散热扇,110-冷却液罐体,111-冷凝管,112-进气孔,113-第二齿轮,114-第二通孔,115-第二步进电机,116-第二驱动齿轮,117-滤网,118-密封门,119-温度传感器,120-控制器,121-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效散热型计算机后盖,包括后盖本体1;后盖本体1内部设置有进气腔101和出气腔102;出气腔102一表面开设有六个出气孔103;六个出气孔103呈圆形均匀分布;出气腔102内壁通过一轴杆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104;第一齿轮104一表面与出气腔102内壁转动连接;第一齿轮104一表面贯穿有六个第一通孔105;出气腔102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步进电机106;第一步进电机106输出轴一端通过一连杆107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齿轮108;第一驱动齿轮108周侧面与第一齿轮104啮合;出气腔102一表面贯穿有散热扇109。
其中,第一步进电机106依次通过连杆107、第一驱动齿轮108带动第一齿轮104在出气腔102内壁上转动;使第一齿轮104上的第一通孔105与出气腔102内壁上的出气孔103相对或相错开。
其中如图4所示,进气腔101内壁通过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有冷却液罐体110;进气腔101内壁相对两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冷凝管111;冷却液罐体110一表面通过一软管与冷凝管111连通。
其中如图2-4所示,进气腔101一表面开设有六个进气孔112;六个进气孔112同样呈圆形均匀分布;进气腔101内壁通过一轴杆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113;第二齿轮113一表面与进气腔101内壁转动连接;第二齿轮113一表面贯穿有六个第二通孔114;进气腔101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步进电机115;第二步进电机115输出轴一端通过连杆107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齿轮116;第二驱动齿轮116周侧面与第二齿轮113啮合。
其中,第二步进电机115依次通过连杆107、第二驱动齿轮116带动第二齿轮113在进气腔101内壁上转动;使第二齿轮113上的第二通孔114与进气腔101内壁上的进气孔112相对或相错开。
其中如图1和图3所示,进气腔101一表面固定连接有滤网117;滤网117防止外部空气的灰尘进入机箱;进气腔101一侧面设置有密封门118;便于更换冷却液罐体110。
其中,出气孔103的直径与第一通孔105直径、进气孔112直径、第二通孔114直径均相等。
其中如图1所示,出气腔102外壁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19;温度传感器119为TSYS02D型号;出气腔102外壁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20。
其中如图1所示,后盖本体1顶部开设有卡槽121;后盖本体1通过卡槽121与机箱卡接;使温度传感器119和控制器120均位于机箱内部;便于拆卸维修。
其中,第一步进电机106、第二步进电机115、温度传感器119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120电性连接;所有用电均是外部电源提供。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温度传感器119将机箱内温度信息传递至控制器120;控制器120控制第一步进电机106依次通过连杆107、第一驱动齿轮108带动第一齿轮104在出气腔102内壁上转动;使第一齿轮104上的第一通孔105与出气腔102内壁上的出气孔103相对或相错开;改变散热孔的大小;从而可以调节机箱的散热速率;散热扇109将机箱内热空气通过出气腔102排出;使机箱内形成负压;外部空气通过进气腔101进入机箱;从而达到机箱散热的效果;冷凝管111对进入进气腔101的外部空气进行冷却工作;增加机箱的散热效果;当计算机关闭停用时;第一步进电机106带动第一齿轮104转动使第一通孔105与出气孔103完全错开;第二步进电机115带动第二齿轮113转动使第二通孔114与进气孔112完全错开;使机箱处于封闭状态;避免了外部灰尘容易通过散热孔进入机箱内部;影响机箱内部零件正常工作的问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高效散热型计算机后盖,包括后盖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本体(1)内部设置有进气腔(101)和出气腔(102);所述出气腔(102)一表面开设有若干出气孔(103);所述出气腔(102)内壁通过一轴杆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104);所述第一齿轮(104)一表面与出气腔(102)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104)一表面贯穿有若干第一通孔(105);所述出气腔(102)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步进电机(106);所述第一步进电机(106)输出轴一端通过一连杆(107)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齿轮(108);所述第一驱动齿轮(108)周侧面与第一齿轮(104)啮合;所述出气腔(102)一表面贯穿有散热扇(1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型计算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101)内壁通过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有冷却液罐体(110);所述进气腔(101)内壁相对两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冷凝管(111);所述冷却液罐体(110)一表面通过一软管与冷凝管(11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型计算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101)一表面开设有若干进气孔(112);所述进气腔(101)内壁通过一轴杆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113);所述第二齿轮(113)一表面与进气腔(10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113)一表面贯穿有若干第二通孔(114);所述进气腔(101)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步进电机(115);所述第二步进电机(115)输出轴一端通过连杆(107)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齿轮(116);所述第二驱动齿轮(116)周侧面与第二齿轮(113)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型计算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101)一表面固定连接有滤网(117);所述进气腔(101)一侧面设置有密封门(1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型计算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103)的直径与第一通孔(105)直径、进气孔(112)直径、第二通孔(114)直径均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型计算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腔(102)外壁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19);所述出气腔(102)外壁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型计算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本体(1)顶部开设有卡槽(121)。
CN201821955061.3U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高效散热型计算机后盖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989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55061.3U CN209198997U (zh)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高效散热型计算机后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55061.3U CN209198997U (zh)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高效散热型计算机后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98997U true CN209198997U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25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5506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98997U (zh)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高效散热型计算机后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989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60064A (zh) * 2021-09-14 2021-12-07 中科蓝山怡源(北京)人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计算服务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60064A (zh) * 2021-09-14 2021-12-07 中科蓝山怡源(北京)人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计算服务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67399B2 (en) Cooling system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06411051B (zh) 电机及控制器一体化结构水冷系统
CN105202163B (zh) 一种风电齿轮箱润滑冷却系统及风力发电机组
CN209375320U (zh) 一种伺服电机水冷装置
CN105827066A (zh) 温控电机与控制器的风油混合冷却系统
CN209198997U (zh) 一种高效散热型计算机后盖
CN107995832A (zh) 一种密集散热电路板
CN208434259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智能保洁机器人用控制器
CN203433456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水冷散热装置
CN207611339U (zh) 一种物联网用计算机
CN108848654A (zh) 一种智能降温电控箱
CN207490519U (zh) 温度可控的有源电力滤波器
CN206948176U (zh) 一种变频节能装置
CN206884701U (zh) 一种动力系统冷却结构
CN208969599U (zh) 安装在计算机机箱的计算机散热装置
CN212323926U (zh) 一种伺服电机用水冷散热装置
CN211209570U (zh) 高频电源模块的安装箱结构
CN211319170U (zh) 一种用于计算机的高效散热装置
EP1825346B1 (en) Cooling system for electric cabinets
CN209166150U (zh) 一种冷却系统循环水节能装置
CN206903907U (zh) 一种温控散热风机
CN203892533U (zh) 蜗轮蜗杆传动装置
CN207517829U (zh) 一种智能化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风扇
CN111082343A (zh) 一种除湿降温配电箱
CN205117819U (zh) 一种散热型轴流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2

Termination date: 2019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