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92179U - 一种尾舵及包含该尾舵的水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尾舵及包含该尾舵的水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92179U
CN209192179U CN201821744058.7U CN201821744058U CN209192179U CN 209192179 U CN209192179 U CN 209192179U CN 201821744058 U CN201821744058 U CN 201821744058U CN 209192179 U CN209192179 U CN 2091921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il vane
aileron
interconnecting piece
pedestal
t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4405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小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HAI RONGCHUANG MARINE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丁小荣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丁小荣 filed Critical 丁小荣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921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921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尾舵及包含该尾舵的水上装置,所述水上装置包括水上装置主体、与水上装置主体固定连接的底座,尾舵包括尾舵连接部,尾舵连接部包括一端与底座连接的固定端,以及另一端与底座可拆卸连接的自由端,尾舵以固定端为圆心,相对于底座可旋转;尾舵的固定端与自由端之间包括若干限位孔和限位件,限位件固定于任一限位孔中,限位件包括外沿部,外沿部与底座的下表面相接触;尾舵通过外沿部的直径大小变化和/或限位件插入不同的限位孔中,实现尾舵相对于底座的连接角度调节;尾舵两侧装有副翼,副翼可拆卸的与尾舵固定连接,当尾舵相对于底座的连接角度变化时,副翼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也随之变化。

Description

一种尾舵及包含该尾舵的水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运动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尾舵及包含该尾舵的水上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使用的水上装置,如冲浪板或直立桨板,需要利用尾舵来保证其滑行中的循迹性。尾舵安装于冲浪板或直立桨板的下端,用于控制板的航向,但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完全依靠个人的平衡能力来保证平衡和稳定,这使得操作难度增加。同时,在使用冲浪板或直立桨板的滑行过程中,由于使用者上下起伏划桨,冲浪板或直立桨板也会在水面上下起伏,使得滑行过程不平稳。
此外,现有的安装在冲浪板或直立桨板的尾舵,其角度不可调节,不能充分利用尾舵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副翼的尾舵及包含该尾舵的水上装置(可以为冲浪板、直立桨板等),所述尾舵可与水上装置活动连接,尾舵包括尾舵连接部,尾舵连接部包括一端与水上装置连接的固定端,以及另一端与水上装置可拆卸连接的自由端,尾舵以固定端为圆心,相对于水上装置可旋转;尾舵的固定端与自由端之间包括若干限位孔和限位件,限位件固定于任一限位孔中,限位件包括外沿部,外沿部与水上装置的下表面相接触;尾舵通过外沿部的直径大小变化和/或限位件插入不同的限位孔中,实现尾舵相对于水上装置的连接角度调节;尾舵两侧装有副翼,副翼可拆卸的与尾舵固定连接,当尾舵相对于水上装置的连接角度变化时,副翼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也随之变化。
进一步,副翼包括连接部,尾舵两侧分别包括连接槽,连接部与连接槽的形状相匹配,连接部插入连接槽中,实现副翼与尾舵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连接槽包括卡孔,连接部包括卡扣,卡扣相对于连接部可弹性活动,当连接部插入连接槽时,卡扣卡入卡孔中,使得副翼牢固固定在尾舵上。
进一步,连接槽包括上连接槽及下连接槽,上连接槽与下连接槽之间包括开口部。
进一步,水上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包括中空部和肩部,肩部设置在中空部内,并突出于中空部侧壁;中空部包括第一通道和上空腔,尾舵连接部包括限位凸起,组装完成后,尾舵连接部插在第一通道内,限位凸起限位在上空腔内,并与肩部的上表面相接触。
进一步,中空部包括第二通道,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垂直相交,组装时,限位凸起通过第二通道后限位在上空腔内。
进一步,尾舵连接部包括固定孔和固定件,固定件包括固定螺丝和固定螺母,组装时,限位件限位在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螺丝穿过固定孔,与固定螺母相夹紧,组装完成后,固定螺丝固定在肩部的上表面,实现尾舵连接部与底座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固定孔设于尾舵的自由端。
优选的,固定螺丝的一端包括方形端头,组装完成后,方形端头在上空腔内,且方形端头的下表面与肩部的上表面相接触。
进一步,副翼包括非平面的副翼上表面与副翼下表面,副翼上表面的曲率大于副翼下表面的曲率。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水上装置,所述水上装置包括上述尾舵的所有特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尾舵,增加了副翼并安装在尾舵的左右两侧,使得水上装置在滑行过程中,可对上下左右摆动产生阻力,增加冲浪板或直立桨板等水上装置的稳定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尾舵可调节其与水上装置的角度,具体的,可通过调整限位件的位置和/或限位件的直径大小,实现尾舵与底座之间的角度调整,进而带动副翼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同,并对上下左右摆动产生阻力,从而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环境和要求。当副翼所在平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为正数时,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水上装置向前划行,安装所述尾舵的一侧会产生升力,从而减少水流对所述水上装置安装所述尾翼一侧的冲击,使得划行阻力减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包含尾舵的水上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尾舵安装在底座上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部件的爆炸图;
图4为图3中所示的A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件的拆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件的另一种结构设计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尾舵安装在底座上的俯视图;
图8为图7中所示的B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立体图;
图10为沿图9中E-E线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仰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变换限位件的位置来调节尾舵角度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更换限位件的直径大小来调节尾舵角度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尾舵安装在底座上的左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中尾舵与底座的另一种连接方式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底座,11中空部,111第一通道,112第二通道,113上空腔,12肩部,13通孔;
2尾舵,21尾舵连接部,211固定端,2111限位凸起,212自由端,2121固定孔,213限位孔,214限位件,2141限位主件,21411(a)外沿部,21412中间段,21413尾端,2142限位辅件,21421(b)外沿部,215固定件,2151固定螺丝,2152固定螺母,22连接槽,221卡孔;
3副翼,31左翼,311连接部,3111卡扣,32右翼;
4水上装置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此外,为了方便理解,放大(厚)或者缩小(薄)了图纸上的各种构件,但这种做法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单数形式的词汇也包括复数含义,反之亦然。
本说明书上的词汇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使用的,但不是试图要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尾舵及包含该尾舵的水上装置,所述水上装置包括水上装置主体4和底座1,尾舵2的两侧装有副翼3,水上装置主体4可以是冲浪板或直立桨板等各种水上滑行装置,底座1安装在水上装置主体4的底面,安装方式可以为胶黏或通过螺丝等限位件固定连接。尾舵2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副翼3与尾舵2固定连接。
尾舵2可调节其与底座1的连接角度,具体的,尾舵2包括尾舵连接部21,尾舵连接部21包括一端与底座1连接的固定端211,以及另一端与底座1可拆卸连接的自由端212,尾舵2可以以固定端211为圆心,相对于底座1旋转;固定端211和自由端212之间设有若干限位孔213, 尾舵连接部21包括限位件214,限位件214可固定于任一限位孔213中,如图12所示,当限位件214固定于不同的限位孔213中时,尾舵2与底座1的连接角度随即不同。
具体的,限位件214包括限位主件2141和限位辅件2142,限位主件2141分为外沿部21411(a)、中间段21412和尾端21413,限位辅件2142包括外沿部21421(b),外沿部21411(a)和外沿部21421(b)的直径和形状均相同。组装完成后,中间段21412卡在限位孔213中,尾端21413与限位辅件2142固定连接,应当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对固定连接的方式不做限制,可以为螺纹连接也可为卡接;外沿部21411(a)和外沿部21421(b)与底座1的下表面相接触,实现限位功能。由于固定端211与底座1固定连接,且若干个限位孔213所排成的直线与底座1的下表面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则当限位件214固定于不同的限位孔213中时,外沿部与底座1的下表面的接触位置不同,所以尾舵2与底座1的连接角度随即不同。
如图13所示,通过限位件214的直径大小变化,可实现尾舵2与底座1的角度微调,具体的,外沿部21411(a)和外沿部21421(b)均可设为不同直径的,具有多种规格。当不同直径的限位件214固定于同一限位孔213中时,由于直径大的外沿部中心到底座1的下表面的直线距离更远,从而使得尾舵2与底座1的连接角度不同。
应当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对限位件214的结构设计不做限制,凡是能达到限位件214可调节尾舵2与底座1的连接角度的效果的,均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例如,如图6所示,限位件214的中间段21412和尾端21413设置在外沿部21411(a)的偏心位置,外沿部21421(b)与外沿部21411(a)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同,且限位辅件2142与尾端21413相固定的位置设置在同一直线上。组装时,不用更换限位件214的规格,直接通过调整外沿部与底座1的下表面的接触位置,实现尾舵2与底座1的连接角度调整。
底座1包括中空部11和肩部12,肩部12设置在中空部11内,并突出于中空部11侧壁;中空部11包括第一通道111、第二通道112和上空腔113,第一通道111与肩部12在同一平面上,且在左右两侧的肩部12之间,左右两侧的肩部12的对应位置设有凹槽,即组成第二通道112,第一通道111和第二通道112垂直相交,上空腔113在中空部11内并在肩部12上端;固定端211包括限位凸起2111,组装时,限位凸起2111通过第二通道112后限位在上空腔113内,并卡在肩部12的上表面,尾舵连接部21插在第一通道111内。限位凸起2111也可以是一个单独的零件,尾舵连接部21上与其对应的位置为一卡孔,组装时,首先将尾舵连接部21插在第一通道111内,然后将限位凸起2111插入卡孔内固定,使得固定后的限位凸起2111卡在肩部12的上表面,从而将固定端211与底座1固定连接。
应当指出的是,以上为本实施例优选的实施方式,凡是能达到尾舵连接部21的固定端211与底座1固定连接的结构设计,均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例如,如图15所示,底座1与限位凸起2111对应的部位设有一通孔13,组装时,尾舵连接部21插在第一通道111内, 限位凸起2111穿过通孔13,固定在其中,实现固定端211与底座1的固定连接。
尾舵连接部21包括固定孔2121和固定件215,优选的,固定孔2121设于自由端212,固定件215包括固定螺丝2151和固定螺母2152,组装时,限位件214限位在底座1的下表面,固定螺丝2151插入固定孔2121内,并与固定螺母2152相互夹紧,将尾舵连接部21固定在底座1上。固定螺丝2151的一端为方形端头,组装完成后,方形端头卡在上空腔113内,且方形端头的下表面与肩部12的上表面相接触,即方形端头卡在肩部12的上表面,使得尾舵2固定在底座1上。固定螺丝2151的一端采用方形端头可使得组装完成后,方形端头卡在上空腔113内,不易脱落。应当指出的是,固定螺丝2151的一端也可采用多边形的端头,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采用方形端头。
副翼3安装在尾舵2的左右两侧,副翼3包括左翼31和右翼32,二者的结构相同,方向相反。以左翼31为例,左翼31包括连接部311,连接部311包括卡扣3111,卡扣3111相对于连接部311可弹性活动;尾舵2包括连接槽22,连接槽22包括上连接槽和下连接槽,上连接槽和下连接槽之间包括开口部,使得左翼31可通过;连接槽22上设有卡孔221,连接部311与连接槽22的形状相匹配,组装时,将连接部311插入连接槽22中,卡扣3111则卡入卡孔221内固定,实现左翼31与尾舵2的固定连接。当需要拆分左翼31时,向内按下卡扣3111,使卡扣3111脱离卡孔221,再将连接部311从连接槽22中拔出,即可实现左翼31的拆卸。右翼32同左翼31具有相同的结构设计,方向相反。
如图14所示,副翼3包括非平面的副翼上表面与副翼下表面,副翼上表面的曲率大于副翼下表面的曲率,使得尾舵2在水中滑行时,上下表面的水流速度不同,产生压强差,从而产生升力将水上装置向上抬起远离水面,减小水的阻力。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修饰和改进,这些修饰和改进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尾舵,可与水上装置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尾舵(2)包括尾舵连接部(21),所述尾舵连接部(21)包括一端与所述水上装置连接的固定端(211),以及另一端与所述水上装置可拆卸连接的自由端(212),所述尾舵(2)以所述固定端(211)为圆心,相对于所述水上装置可旋转;
所述尾舵(2)的固定端(211)与自由端(212)之间包括若干限位孔(213)和限位件(214),所述限位件(214)固定于所述任一限位孔(213)中,所述限位件(214)包括外沿部,所述外沿部与所述水上装置的下表面相接触;所述尾舵(2)通过所述外沿部的直径大小变化和/或所述限位件(214)插入不同的所述限位孔(213)中,实现所述尾舵(2)相对于所述水上装置的连接角度调节;
所述尾舵(2)两侧装有副翼(3),所述副翼(3)可拆卸的与所述尾舵(2)固定连接,当所述尾舵(2)相对于所述水上装置的连接角度变化时,所述副翼(3)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也随之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舵,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翼(3)包括连接部(311),所述尾舵(2)两侧分别包括连接槽(22),所述连接部(311)与所述连接槽(22)的形状相匹配,所述连接部(311)插入所述连接槽(22)中,实现所述副翼(3)与所述尾舵(2)的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尾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22)包括卡孔(221),所述连接部(311)包括卡扣(3111),所述卡扣(3111)相对于所述连接部(311)可弹性活动,当所述连接部(311)插入所述连接槽(22)时,所述卡扣(3111)卡入所述卡孔(221)中,使得所述副翼(3)牢固固定在所述尾舵(2)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尾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22)包括上连接槽及下连接槽,所述上连接槽与所述下连接槽之间包括开口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舵,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上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包括中空部(11)和肩部(12),所述肩部(12)设置在所述中空部(11)内,并突出于所述中空部(11)侧壁;所述中空部(11)包括第一通道(111)和上空腔(113),所述尾舵连接部(21)包括限位凸起(2111),组装完成后,所述尾舵连接部(21)插在所述第一通道(111)内,所述限位凸起(2111)限位在所述上空腔(113)内,并与所述肩部(12)的上表面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尾舵,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部(11)包括第二通道(112),所述第二通道(112)与所述第一通道(111)垂直相交,组装时,所述限位凸起(2111)通过所述第二通道(112)后限位在所述上空腔(113)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尾舵,其特征在于,所述尾舵连接部(21)包括固定孔(2121)和固定件(215),所述固定件(215)包括固定螺丝(2151)和固定螺母(2152),组装时,所述限位件(214)限位在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所述固定螺丝(2151)穿过所述固定孔(2121),与所述固定螺母(2152)相夹紧,组装完成后,所述固定螺丝(2151)固定在所述肩部(12)的上表面,实现所述尾舵连接部(21)与所述底座(1)的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尾舵,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2121)设于所述尾舵(2)的自由端(2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舵,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翼(3)包括非平面的副翼上表面与副翼下表面,所述副翼上表面的曲率大于所述副翼下表面的曲率。
10.一种水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尾舵。
CN201821744058.7U 2018-10-10 2018-10-26 一种尾舵及包含该尾舵的水上装置 Active CN20919217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37161 2018-10-10
CN2018216371611 2018-10-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92179U true CN209192179U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09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44058.7U Active CN209192179U (zh) 2018-10-10 2018-10-26 一种尾舵及包含该尾舵的水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9217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44671A (zh) * 2020-12-31 2021-04-13 威海荣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仿生尾舵的水上推进装置
CN117485507A (zh) * 2023-12-29 2024-02-02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惯组位置及舵角可调的入水模型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44671A (zh) * 2020-12-31 2021-04-13 威海荣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仿生尾舵的水上推进装置
CN112644671B (zh) * 2020-12-31 2022-03-01 威海荣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仿生尾舵的水上推进装置
CN117485507A (zh) * 2023-12-29 2024-02-02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惯组位置及舵角可调的入水模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04727A (zh) 一种尾舵及包含该尾舵的水上装置
CN209192179U (zh) 一种尾舵及包含该尾舵的水上装置
CN106289680B (zh) 用于风洞静气弹试验的试验装置
AU2003299548A1 (en) Slotted aircraft wing
CN206031758U (zh) 一种联翼式布局机翼的新型无人机
CN106950028B (zh) 用于风洞试验的支撑组件
CN202049686U (zh) Led显示屏的箱体与箱体之间的侧面连接机构
CN109927932A (zh) 一种可调节式扑翼飞行器测力平台及其安装使用方法
CN208959310U (zh) 一种蒙皮木质航模
CN207683769U (zh) 一种翼展方向长度可变机翼及具有其的飞机
CN109682569A (zh) 一种多功能模型支撑装置
CN108454822A (zh) 一种可拆换小翼装置及其拆换方法
CN209207614U (zh) 吸附式分板机
CN104108235A (zh) 一种气室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03995075U (zh) 一种气室装置
CN210141679U (zh) 一种导风机构以及空调器
CN207876020U (zh) 一种无人机机载相机快速连接装置
CN208806437U (zh) 插座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CN208307005U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照明装置
CN206152342U (zh) 弹射式滑翔飞机模型
CN109131835A (zh)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用可调机翼结构
CN110296851A (zh) 一种模拟车内座椅形态的调节式座椅工装
CN208828131U (zh) 一种飞机侧翼的保养设备
CN214808424U (zh) 前拉动力遥控飞机的马达转接结构及前拉动力遥控飞机
CN220711325U (zh) 一种便携式直流稳压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16

Address after: 264200 No. 305-1 Yiyuan Torch Road, Weihai City Torch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EIHAI RONGCHUANG MARIN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804, No. 6, Lijing Mingdu, Weihai City Torch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ing Xiao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