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87801U - 一种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87801U
CN209187801U CN201820408284.1U CN201820408284U CN209187801U CN 209187801 U CN209187801 U CN 209187801U CN 201820408284 U CN201820408284 U CN 201820408284U CN 209187801 U CN209187801 U CN 2091878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heating
air
airflow pipelin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0828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40828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878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878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878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所述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包括:气流输送管道;用于调节峰压的气流调节器;用于调节末压的气流限压装置;用于显示所述气流输送管道内的气压值的气道压力计,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气流输送管道中的气体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其安置在所述气流输送管道上,且靠近所述气流输出口;用于根据所述气体温度对输送的所述气体加热与否进行控制的可调节加温装置,其安置在所述气流输送管道上。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低温气体和/或过热气体对新生儿通气造成的损伤,安全有效。

Description

一种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
背景技术
目前,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在新生儿心肺复苏及肺内注射药物辅助通气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的主要结构包括气体管道、气道压力计、气体流量调节器(或气流调节器)、限压阀(或气流限压装置)、连接软管及呼吸器接口等,使用过程中能够直观的显示并调节通气过程中气体的峰压、末压,手持操作不易疲劳。
利用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进行通气的过程中,需要连接管道气源或瓶装压缩气源作为压缩气体来源。因压缩气源气体在膨胀过程中温度显著下降,而且通气过程中气体流速快,因此不能通过设备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的方式有效复温。
心肺复苏时使用未经加热的气体进行通气可造成患者的肺部温度下降。许多研究证实,在新生儿心肺复苏和日常管理中,保温非常重要。国内外许多研究证实,体温下降可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如低温损伤、肺出血、肺水肿、并且降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效果,导致缺氧窒息和凝血功能异常,增加复苏失败率、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死亡风险和脑瘫风险。
因此,为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提供一套可行的保温方式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能更好地解决气体加热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包括:
气流输送管道,其气流输入口连接气源,并将来自气源的气体输送至其气流输出口;
用于调节峰压的气流调节器,其安置在所述气流输送管道上,且靠近所述气流输入口;
用于调节末压的气流限压装置,其安置在所述气流输送管道上,且靠近所述气流输出口;
用于显示所述气流输送管道内的气压值的气道压力计,其安置在所述气流输送管道上,且位于所述气流调节器和所述气流限压装置之间;
还包括:
用于检测所述气流输送管道中的气体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其安置在所述气流输送管道上,且靠近所述气流输出口;
用于根据所述气体温度对是否加热所述气体进行控制的可调节加温装置,其安置在所述气流输送管道上。
优选地,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是温度传感器,其位于所述气流限压装置和所述气流输出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可调节加温装置包括:
用于对所述气体进行加热的第一加热支路,其通过连接加热电源,与所述加热电源组成第一加热回路;
用于对所述气体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支路,其通过连接所述加热电源,与所述加热电源组成第二加热回路;
用于根据所述气体温度导通或断开所述第一加热支路和/或所述第二加热支路的控制芯片,其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其第一控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加热回路,其第二控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加热回路。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一继电器,其中,所述第一继电器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所述第一控制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组件是加热电阻丝或气体加热湿化器。
优选地,所述第二加热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二加热组件和第二继电器,其中,所述第二继电器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所述第二控制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第二加热组件是加热电阻丝或气体加热湿化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安置在所述气流输送管道上的温度检测装置和可调节加温装置,使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输送的气体温度适宜,避免低温气体和/或过热气体对新生儿通气造成的损伤,对通过T-组合复苏器通气复苏的新生儿安全有效。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节加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节加温装置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所说明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T-组合复苏器包括:壳体10、气流输送管道20、气流调节器2、气流限压装置5和气道压力计4。
所述气流输送管道包括:
位于所述壳体10外部的气体输入管道1,其具有连接气源的气流输入口;
位于所述壳体10外部的气体输出管道7,其具有连接软管及呼吸器接口的气流输出口;
位于所述壳体10内部的传输管道20,其将来自气源的气体输送至气流输出口。
所述气流调节器2,其安置在所述传输管道20上,且靠近所述气流输入口,用于调节峰压所述传输管道20输送的气体的峰压(即通气峰压)。
气流限压装置5,其安置在所述气体输出管道7上,且靠近所述气流输出口,用于调节输送至所述气流输出口的气体的末压,可以是气流限压阀。
气道压力计4,其安置在所述传输管道20上,且位于所述气流调节器2和所述气流限压装置5之间,用于显示所述气流输送管道内的气压值。
在图1中,气体通过所述气体输入管道1进入T-组合复苏器,通过所述气流调节器2调节输入的气流,产生通气峰压,由气道压力计4显示管道内的压力,气流输出管道7上设有气流限压装置5,用于维持管道内末压。使用过程中,通过手指封堵气流输出管道7上的末压调节泄气口来实现峰压,松开末压调节泄气口来提供末压。
国内外历届版本新生儿复苏指南中,复苏的第一项操作就是保温,但对于早产儿来说,温度管理,特别是保温措施更为重要,即便采取目前所有指南推荐的保温措施,经过传统复苏囊或t-组合复苏器通气复苏的新生儿,体温维持均不理想,目前国内外所有用于新生儿复苏通气的设备均没有进行气体温度加热措施。为了克服现有的T-组合复苏器存在的不能对气体加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气体加热功能的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气流输送管道中的气体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6和用于根据所述气体温度对是否加热所述气体进行控制的可调节加温装置3。
温度检测装置6安置在所述气流输送管道上,且靠近所述气流输出口,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安置壳体10外的所述气体输出管道7上(即固定在所述气体输出管道7的内表面,例如粘贴在管道7内表面),位于所述气流限压装置5和所述气流输出口之间,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安置在壳体10内,位于所述气道压力计4和所述气流限压装置5之间的所述传输管道20上(即固定在所述传输管道20的内表面,例如粘贴在管道20内表面),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可以是温度传感器。
可调节加温装置3,其安置在所述气流输送管道的位于壳体10内的部分(即传输管道20)上,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安置在所述气道压力计4与所述气流调节器2之间,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安置在所述气道压力计4与所述气流限压装置5之间。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气体通过气体输入管道1进入装置,仍通过气流调节器2调节输入气流,产生通气峰压,之后进入可调节加温装置3进行气体加热,由气道压力计4显示传输管道20内的压力,出气端有气流限压装置5,用于维持管道内末压,在患者端口(即所述气体输出管道7的气流输出口)之前加设温度检测装置6测定出气口(即气流输出口)气体温度,并将所述气体温度反馈至可调节加温装置3,调整可调节加温装置3的加热过程,使用过程与现有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一致。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包括:如图2所示,所述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气流输送管道中的气体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6和用于根据所述气体温度对是否加热所述气体进行控制的可调节加温装置3。
温度检测装置6安置在所述气流输送管道上,且靠近所述气流输出口,本实施例中,安置壳体10外的所述气体输出管道7上(即固定在所述气体输出管道7的内表面,例如粘贴在管道7内表面),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可以是温度传感器。
可调节加温装置3,其安置在所述气流输送管道的位于壳体10外的所述气体输出管道7上,本实施例中,安置在所述气流限压装置5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6之间。
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气体通过气体输入管道1进入装置,仍通过气流调节器2调节输入气流,产生通气峰压,由气道压力计4显示传输管道20内的压力,出气端有气流限压装置5,用于维持管道内末压。之后进入可调节加温装置3进行气体加热,在患者端口(即所述气体输出管道7的气流输出口)之前加设温度检测装置6测定出气口(即气流输出口)气体温度,并将所述气体温度反馈至可调节加温装置3,调整可调节加温装置3的加热过程,使用过程与现有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一致。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节加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节加温装置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如图4和图5所示,图2和图3中所述可调节加温装置包括用于根据所述气体温度导通或断开所述第一加热支路和所述第二加热支路的控制芯片(控制IC)、温度显示装置、用于对所述气体进行加热的第一加热支路和用于对所述气体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支路。
第一加热支路,其通过连接加热电源(即电源),与所述加热电源组成第一加热回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可以是加热电阻丝,其穿过(例如插接)所述气流输送管道上,通过接触气体对气体直接加热,也可以是气体加热湿化器,其接入所述气流输送管道,将来自入气口(或气流输入口)的气体先经过气体加热湿化器的加热处理或加热和湿化处理后再向出气口(即气流输出口)传输。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继电器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所述第一控制输出端,当控制芯片收到气体温度。
第二加热支路,其通过连接加热电源(即电源),与所述加热电源组成第二加热回路,即所述第一和第二加热支路并联后,连接所述电源。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热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二加热组件和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可以是加热电阻丝,其穿过(例如插接)所述气流输送管道上,通过接触气体对气体直接加热,也可以是气体加热湿化器,其接入所述气流输送管道,将来自入气口(或气流输入口)的气体先经过气体加热湿化器的加热处理或加热和湿化处理后再向出气口(即气流输出口)传输。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继电器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所述第二控制输出端。
控制芯片,其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其数据输出端连接所述温度显示装置,其第一控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加热回路,其第二控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加热回路。在一个实施例中,若控制芯片从温度检测装置获取的气体温度小于36.8℃,则通过所述第一控制输出端向所述第一继电器发送用于接通所述第一加热回路的信号,通过所述第二控制输出端向所述第二继电器发送用于接通所述第二加热回路的信号;若控制芯片从温度检测装置获取的气体温度大于或等于36.8℃,则向其中一个继电器发送用于接通加热回路的信号,向另一个继电器发送用于断开加热回路的信号,例如控制第一加热回路导通,第二加热回路断开。若控制芯片从温度检测装置获取的气体温度大于37℃,则通过所述第一控制输出端向所述第一继电器发送用于断开所述第一加热回路的信号,通过所述第二控制输出端向所述第二继电器发送用于断开所述第二加热回路的信号。本实施例在现有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内部气体管路中增加可调节加温装置3(可为加热丝或气体加热湿化器),在出气端患者呼吸器接口处增加温度检测装置6,设定温度为37℃,温度低时控制加热组件工作,温度即将达到37度(例如36.8℃)时降低加热功率;温度超过37度时停止加热,使得其出气温度稳定于36.5-37.5℃的适宜范围。
温度显示装置,其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数据输出端,用于随时显示出气端气体温度,所述温度显示装置可以是LED显示屏或LCD显示屏。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支路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指示第一加热回路接通的第一指示灯,其与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所述第一继电器串联;所述第二加热支路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指示第二加热回路接通的第二指示灯,其与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和所述第二继电器串联;同样地,还可以在第一和第二加热回路中除所述第一和第二加热支路的任意位置安装用于指示可调节加温装置工作的电源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气体可以是氧气,也可以含有氧气的混合气体(例如空气)。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气流输送管道中输送的所述气体为氧气或含有氧气的混合气体,因此所述气流输送管道是具有抗氧化特性的管道。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均通过与所述气流输送管道中输送的所述气体接触,对所述气体加热,因此加热速度更快。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不仅具有气体加热功能,而且具有对加热程度及加热效果自动进行反馈调节的功能,做到加热后的气体能够达到并且稳定维持于人体适宜温度(36.5-37.5℃),避免低温气体通气带来的损伤,同时避免过热气体通气造成灼伤,安全有效。
本实用新型在心肺复苏及通气过程中,能够输出与患者体温基本一致的温热气体,利于维持患者体温,避免低温造成的损伤,能够提高复苏效果,减少死亡及并发症。
尽管上文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各种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实用新型原理所作的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包括:
气流输送管道,其气流输入口连接气源,并将来自气源的气体输送至其气流输出口;
用于调节峰压的气流调节器,其安置在所述气流输送管道上,且靠近所述气流输入口;
用于调节末压的气流限压装置,其安置在所述气流输送管道上,且靠近所述气流输出口;
用于显示所述气流输送管道内的气压值的气道压力计,其安置在所述气流输送管道上,且位于所述气流调节器和所述气流限压装置之间;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检测所述气流输送管道中的气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其粘贴在靠近所述气流输出口的所述气流输送管道的内表面上;
用于根据所述气体温度对是否加热所述气体进行控制的可调节加温装置,包括:
用于对所述气体进行加热的第一加热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一加热支路通过连接加热电源,与所述加热电源组成第一加热回路;
用于对所述气体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二加热组件和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二加热支路通过连接所述加热电源,与所述加热电源组成第二加热回路;
用于根据所述气体温度导通或断开所述第一加热回路和/或所述第二加热回路的控制芯片,其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其第一控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控制输入端,其第二控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控制输入端;
其中,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所述第二加热组件是插接在所述气流输送管道上的加热电阻丝或接入到所述气流输送管道的气体加热湿化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气流限压装置和所述气流输出口之间。
CN201820408284.1U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 Active CN2091878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08284.1U CN209187801U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08284.1U CN209187801U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87801U true CN209187801U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04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08284.1U Active CN209187801U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878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00136A (zh) 用于无创呼吸机的全自动加温加湿系统及无创呼吸机
TW201039872A (en) Gas delivery mask with features of detection and adjustment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US20120220817A1 (en) Full neonatal critical care equipment
CN205163866U (zh) 一种呼吸管外置恒温加热装置
US8001966B1 (en)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supply system to nasal cannula
CN209187801U (zh) 一种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
CN203060516U (zh) 用于无创呼吸机的全自动加温加湿系统及无创呼吸机
CN209611941U (zh) 一种口腔加温湿化装置
CN216675814U (zh) 一种恒温供气的气腹机
CN104784800A (zh) 一种自动控温的呼吸长管加热装置
CN202724388U (zh) 调温式超声雾化器
CN206621629U (zh) 一种多功能呼吸器
CN205198653U (zh) 一种类鼻腔的氧气持续湿化装置
CN204563238U (zh) 一种自动控温的呼吸长管加热装置
CN208130233U (zh) 一种儿科呼吸回路装置
CN207041723U (zh) 一种可调节医用氧气湿化装置
CN108523820A (zh) 一种带有加热供氧的内窥镜
CN219185370U (zh) 射流雾化机气流引导系统及射流雾化机
CN103611208A (zh) 一种婴幼儿温控湿化吸氧装置
CN115813651A (zh) 一种通风复温装置
CN213100166U (zh) 一种经鼻高流量氧疗装置
CN204444346U (zh) 一种医用保护裙装置
CN204582228U (zh) 能够对雾化氧气进行温、湿度恒定控制的吸氧装置
CN213667332U (zh) 一种内科临床用呼吸装置
CN217853496U (zh) 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围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