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87254U - 医用通气椅 - Google Patents

医用通气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87254U
CN209187254U CN201821241320.6U CN201821241320U CN209187254U CN 209187254 U CN209187254 U CN 209187254U CN 201821241320 U CN201821241320 U CN 201821241320U CN 209187254 U CN209187254 U CN 2091872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ventilation device
plummer
medical chair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4132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启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cent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cent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82124132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872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872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872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通气椅,用于固定通气管。医用通气椅包括基座、承载台及限位件。基座起支撑作用,包括底板及多个立柱,多个立柱间隔设置于底板的表面。承载台设置于多个立柱远离底板的一端,承载台与底板之间形成架空层,承载台的一端开设有与架空层连通的通孔。限位件收容并固定于架空层内,限位件用于固定通气管,通气管的末端可延伸至通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通气椅具有较佳的舒适度及治疗效果。

Description

医用通气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通气椅。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临床医学领域目前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给患者带来福音,使得众多重症患者得以治愈。
对于重症患者而言,一般在临床中都需要进行插管治疗。然而,患者躺在病床时众多通气管汇集在患者头部,将对患者的面部造成挤压,影响患者的治疗舒适度。而且,固定于面部的通气管容易受到患者头部移动而脱落,影响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患者舒适度及治疗效果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较佳的舒适度及治疗效果的医用通气椅。
一种医用通气椅,用于固定通气管,所述医用通气椅包括:
起支撑作用的基座,包括底板及多个立柱,所述多个立柱间隔设置于所述底板的表面;
承载台,设置于所述多个立柱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所述承载台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架空层,所述承载台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架空层连通的通孔;及
限位件,收容并固定于所述架空层内,所述限位件用于固定所述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末端可延伸至所述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包括配合部及固定于所述底板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配合部具有相对设置的转动端及活动端,所述转动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通槽一侧的边缘,所述活动端与所述通槽另一侧的边缘均设置有吸附件,所述转动端可带动所述活动端转动,以使所述活动端与所述通槽的另一侧边缘吸附或分离,所述通气管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通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为多个,所述多个限位件沿垂直于所述底板长度的方向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弹性圈,所述弹性圈覆设于所述通孔的内壁并沿所述通孔的周向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还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设置于所述立柱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所述承载台设置于所述固定框背向所述底板的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两个阻挡件,所述两个阻挡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承载台相对的两侧,所述阻挡件包括第一阻挡杆及第二阻挡杆,所述第一阻挡杆为两个,所述两个第一阻挡杆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阻挡杆的两端,并与所述第二阻挡杆阻尼转动连接,所述两个第一阻挡杆远离所述第二阻挡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底板阻尼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螺杆、底座及轴承,所述底座与所述螺杆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内螺纹结构,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内螺纹结构螺合,另一端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底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操作杆及螺母,所述螺母套设于所述螺杆,并与所述螺杆螺合,所述操作杆的一端与所述螺母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为五星脚底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万向轮,所述万向轮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底部。
上述医用通气椅,底板与承载台之间形成架空层,患者在需要通气时,俯卧在承载台上,头部伸入通孔内。而限位件收容并固定于架空层内,限位件固定通气管,且通气管的末端可延伸至通孔,并汇集于患者的头部进行治疗。因此,通过将患者固定于承载台,通气管限位于架空层内,使得通气管与患者之间被分隔固定,可防止通气管对患者的面部造成挤压,从而具有较佳的舒适度。而且,限位件的设置,通气管被支撑于基座,则较难从患者的面部脱落,从而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医用通气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医用通气椅中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的医用通气椅100包括基座110、承载台120及限位件130。
基座110起支撑作用。因此,基座110需由机械强度相对较大的合金、铸钢或者其他高分子材料制成。基座110包括底板112及多个立柱114。多个立柱114间隔设置于底板112的表面。具体的,多个立柱114可与底板112一体成型,也可以与底板112通过焊接,或者其他固定方式分开成型。底板112可以为长方形、椭圆形、多边形或者其他形状。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12为长方形。长方形的底板112制作简单、生产成本低。此外,为了达到良好的支撑效果,将立柱114平行且垂直设置于底板112的四个边角处。
承载台120设置于立柱114远离底板112的一端。承载台120与底板112支架形成架空层113,承载台120的一端开设有与架空层113连通的通孔122。
承载台120用于承载患者。为了达到良好的舒适感,承载台120可由具有弹性的海绵、优力胶或者其他弹性材料制成。同时,为了方便清洁,可在承载台120的表面包裹一层可进行重复清洁的材质,以将患者与弹性材质的承载台120分隔开来。患者在进行治疗时,俯卧于承载台120上,且头部伸入通孔122内。在本申请中,需要说明的是,俯卧是指平躺于承载台120上,且患者的腹部及胸部等部位朝向承载台120。
为了加强承载台120的牢固性,使得承载台120可稳定的固定于基座110上,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10还包括固定框116,固定框116设置于立柱114远离底板112的一端。承载台120设置于固定框116背向底板112的表面。
通过设置固定框116,可增大承载台120与基座110的接触面积,当患者俯卧于承载台120上时,固定框116可将患者及承载台120的压力均匀的分布于固定框116,从而可防止立柱114的压强过于集中而断裂,因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体地,固定框116可与底板112及立柱114一体成型,也可以与底板112及立柱114分开成型,并通过焊接或者通过紧固件固定于立柱114上。而且,为了达到承载台120良好的固定及安装效果,可将承载台120的尺寸设计为略大于固定框116的尺寸。
请继续参阅图1,并同时参阅图2,限位件130收容并固定于架空层113内。限位件130用于固定通气管。通气管的末端可延伸至通孔122。
通过设置限位件130,通气管被支撑于基座110,则较难从患者的面部脱落,从而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此外,底板112与承载台120之间形成架空层113,患者在需要通气时,俯卧在承载台120上,头部伸入通孔122内。而限位件130收容并固定于架空层113内,限位件130固定通气管,且通气管的末端可延伸至通孔122,并汇集于患者的头部进行治疗。因此,通过将患者固定于承载台120,通气管限位于架空层113内,使得通气管与患者之间被分隔固定,可防止通气管对患者的面部造成挤压,从而具有较佳的舒适度。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130包括配合部133及安装部132。安装部132固定于底板112。安装部132的表面开设有通槽131,配合部133具有相对设置的转动端1331及活动端1332。转动端1331可转动地设置于通槽131一侧的边缘。活动端1332与通槽131另一侧的边缘均设置有吸附件。转动端1331可带动活动端1332转动,以使活动端1332与通槽131的另一侧边缘吸附或分离。通气管可滑动地穿设于通槽131内。
因此,转动端1331转动,使得活动端1332与通槽131的另一侧边缘吸附,便可形成一个密闭的通槽131,从而可防止通气管从通槽131内跌落而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进一步地,转动端1331转动,活动端1332与通槽131的另一侧边缘分离,使得通气管可从通槽131的开口处安装或拆卸。具体的,吸附件可以是磁铁、粘黏件或者其他吸附材料,只需确保活动端1332可与通槽131的另一侧相吸附或分离即可。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活动端1332设置凸起,在通槽131的另一侧与凸起相对的位置设置卡槽,凸起可操作地卡嵌于卡槽,以实现通槽131开口的打开与关闭。又或者,在通槽131的另一侧边缘设置挂环,在活动端1332设置挂钩,挂钩可操作的钩挂于挂环上。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130为多个。多个限位件130沿垂直于底板112长度的方向间隔设置。
而当患者需要进行多种治疗时,通过将多个限位件130沿垂直于底板112长度的方向间隔设置,可将具有多种治疗效果的多个通气管分别并列设置于与之对应的多个限位件130上,从而使得医用通气椅100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在本实施例中,医用通气椅100还包括弹性圈140。弹性圈140覆设于通孔122的内壁并沿通孔122的周向设置。
因此,当患者的头部伸入通孔122内时,弹性圈140可在患者的头部与承载台120之间提供一个弹性回复力,从而可防止患者的头部与承载台120之间的刚性接触而产生疼痛感。因此,通过设置弹性圈140,可使得患者在治疗时具有较佳的舒适度。
在本实施例中,医用通气椅100还包括两个阻挡件150。两个阻挡件150分别设置于承载台120相对的两侧。阻挡件150包括第一阻挡杆151及第二阻挡杆152。第一阻挡杆151为两个,两个第一阻挡杆151分别设置于第二阻挡杆152的两端,并与第二阻挡杆152阻尼转动连接。两个第一阻挡杆151远离第二阻挡杆152的一端分别与底板112阻尼转动连接。
通过设置阻挡件150,可防止患者在治疗期间由于意外情况从承载台120上跌落,因而使得医用通气椅100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当患者俯卧于承载台120上时,通过转动第二阻挡件150的两端,可使第二阻挡杆152与底板112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且第二阻挡杆152与第一阻挡杆151垂直设置,两个第一阻挡杆151相互平行,从而实现阻挡件150的阻挡作用。当患者治疗完毕,可转动第二阻挡杆152,将阻挡件150进行收拢,以方便患者离开承载台120。
具体地,第一阻挡杆151、第二阻挡杆152与底板112之间可通过转动轴或者其他元件实现阻尼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医用通气椅100还包括升降组件160。升降组件160包括螺杆161、底座162及轴承163。底座162与螺杆161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内螺纹结构164,螺杆161的一端与内螺纹结构164螺合,另一端通过轴承163与底板112连接。
因此,升降组件160带动底板112及承载台120升降,以将承载台120调节到适合治疗的高度,从而具有较佳的舒适度。螺杆161及内螺纹结构164为升降组件160中的常见结构,具有取材简单,生产成本低的特点。而通过设置轴承163,使得底板112及承载台120可相对于底座162转动。通气管与通气设备相连通。当通气设备相对于患者的位置发生偏移,导致通气管的安装操作不便时,可通过转动承载台120,将承载台120调节至最佳安装位置,从而便于提高治疗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升降组件160也可以设置为底座162、气缸及转轴,气缸设置于底座162及转轴之间。通过气缸中的活塞移动,实现承载台120的升降。同时,转轴还可以相对底座162转动,以实现角度的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升降组件160还包括操作杆165及螺母166。螺母166套设于螺杆161,并与螺杆161螺合,操作杆165的一端与螺母166固定连接。
通过旋转操作杆165,可实现螺母166与螺杆161的螺合。因此,当承载台120上升或下降到一定高度,通过旋转螺母166,可实现高度的固定。此外,在设置时,应将螺母166靠近轴承163设置,若承载台120旋转到一定的角度,还可以通过移动螺母166,使得螺母166与轴承163的表面贴合,从而实现承载台120角度的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医用通气椅100的底座162为五星脚底座162。
五星脚底座162具有稳定的支撑功能。通过设置五星脚底座162,可将底板112及承载台120支撑于环境中。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医用通气椅100还包括万向轮170。万向轮170设置于底座162的底部。
通过设置万向轮170,可将医用通气椅100随意的移动至合适的治疗位置,因而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之后,还可将医用通气椅100移动至收纳位置,将医用通气椅100整齐摆放,以维持治疗室的干净与整洁。
上述医用通气椅100,底板112与承载台120之间形成架空层113,患者在需要通气时,俯卧在承载台120上,头部伸入通孔122内。而限位件130收容并固定于架空层113内,限位件130固定通气管,且通气管的末端可延伸至通孔122,并汇集于患者的头部进行治疗。因此,通过将患者固定于承载台120,通气管限位于架空层113内,使得通气管与患者之间被分隔固定,可防止通气管对患者的面部造成挤压,从而具有较佳的舒适度。而且,限位件130的设置,通气管被支撑于基座110,则较难从患者的面部脱落,从而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医用通气椅,用于固定通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通气椅包括:
起支撑作用的基座,包括底板及多个立柱,所述多个立柱间隔设置于所述底板的表面;
承载台,设置于所述多个立柱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所述承载台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架空层,所述承载台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架空层连通的通孔;及
限位件,收容并固定于所述架空层内,所述限位件用于固定所述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末端可延伸至所述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通气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配合部及固定于所述底板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配合部具有相对设置的转动端及活动端,所述转动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通槽一侧的边缘,所述活动端与所述通槽另一侧的边缘均设置有吸附件,所述转动端可带动所述活动端转动,以使所述活动端与所述通槽的另一侧边缘吸附或分离,所述通气管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通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通气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多个,所述多个限位件沿垂直于所述底板长度的方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通气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圈,所述弹性圈覆设于所述通孔的内壁并沿所述通孔的周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通气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设置于所述立柱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所述承载台设置于所述固定框背向所述底板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通气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阻挡件,所述两个阻挡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承载台相对的两侧,所述阻挡件包括第一阻挡杆及第二阻挡杆,所述第一阻挡杆为两个,所述两个第一阻挡杆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阻挡杆的两端,并与所述第二阻挡杆阻尼转动连接,所述两个第一阻挡杆远离所述第二阻挡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底板阻尼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通气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螺杆、底座及轴承,所述底座与所述螺杆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内螺纹结构,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内螺纹结构螺合,另一端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底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通气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操作杆及螺母,所述螺母套设于所述螺杆,并与所述螺杆螺合,所述操作杆的一端与所述螺母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通气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五星脚底座。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通气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万向轮,所述万向轮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底部。
CN201821241320.6U 2018-08-02 2018-08-02 医用通气椅 Active CN2091872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41320.6U CN209187254U (zh) 2018-08-02 2018-08-02 医用通气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41320.6U CN209187254U (zh) 2018-08-02 2018-08-02 医用通气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87254U true CN209187254U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03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41320.6U Active CN209187254U (zh) 2018-08-02 2018-08-02 医用通气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872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13651U (zh) 一种儿科护理床
CN110916920A (zh) 一种股动脉穿刺术后护理装置
CN209187254U (zh) 医用通气椅
CN108671316A (zh) 一种多功能输液按摩椅
CN206964755U (zh) 一种多功能胸外科护理床
CA2148135A1 (en) Training apparatus
CN202211808U (zh) 带有滑轨输液架的病床
CN206355257U (zh) 一种用于心内科的多功能护理床
CN207041621U (zh) 一种可陪护的医疗病床
CN205659069U (zh) 内科起坐架
CN207075966U (zh) 一种可升降的婴儿按摩台
CN207462381U (zh) 多功能输液椅
CN109011386A (zh)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装置
CN211382077U (zh) 一种重症监护用肢体固定装置
CN108670621A (zh) 一种用于内科的便于使用型病床
CN209048787U (zh) 一种输液按摩椅
CN212547608U (zh) 一种神经内科偏头痛治疗装置
CN209270491U (zh) 肿瘤科专用多功能输液架
CN208784071U (zh) 亲子候诊椅
CN209187297U (zh) 应用于儿童护理床的护栏自动调节定位装置
CN206687492U (zh) 一种健身椅
CN208943064U (zh) 一种儿科输液用臂套
CN206934394U (zh) 一种肾内科血液透析装置
CN217792071U (zh) 一种分类型的医护用多功能床头柜
CN213100622U (zh) 一种床旁作业治疗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