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86244U - 枕头 - Google Patents

枕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86244U
CN209186244U CN201821041410.0U CN201821041410U CN209186244U CN 209186244 U CN209186244 U CN 209186244U CN 201821041410 U CN201821041410 U CN 201821041410U CN 209186244 U CN209186244 U CN 2091862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ow
grooving
user
contact layer
support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4141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栋
苏芷庭
回春
尹华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uiru Daotian E-Commer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uiru Daotian E-Commer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uiru Daotian E-Commer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uiru Daotian E-Commer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4141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862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862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862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枕头。本实用新型的枕头,包括支撑层和位于支撑层上的接触层,支撑层的底部具有横向延伸的分隔槽,且支撑层的底部在分隔槽的两侧形成两个支撑部。通过设置分隔槽,由支撑部承担枕头的支撑作用,减小枕头中间区域的支撑层厚度,使自然状态下的枕头中部悬空。用户在使用枕头时,支撑层受压向分隔槽内变形,且分隔槽上方对应头部的位置,变形较大。而支撑部上方对应颈部位置,变形较小,以适应用户的头部和肩颈部的曲线,以使接触层能够完全贴合用户的头部和肩颈部的曲线,形成有效支撑。同时,用户的受力面积也得到了增加,可以分散用户肩颈部的压力分布,降低压迫感,增加用户的舒适感,使用户使用枕头时更加放松。

Description

枕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枕头。
背景技术
人的夜间睡眠,一般分5到6个(周而复始)的周期,每个睡眠周期约60分钟~90分钟。研究表明,占整个睡眠时间大约55%的浅睡期和轻睡期,对解除疲劳作用甚微,而只有进入深睡期,才对解除疲劳有较大作用。因为在深睡眠状态下,大脑皮层细胞处于充分休息状态,这对于消除疲劳、恢复精力、免疫力等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这种深度睡眠,只占整个睡眠时间的25%。因此对睡眠好坏的评价,最终要看深度睡眠时间的长短。在睡眠科学来说,“深度睡眠”是你入睡以后大脑不进行活动的深度休息。深度睡眠也被称作是“黄金睡眠”,也就是通常说的“金质睡眠”、“金子般的睡眠”。
目前,好多人都为睡眠问题而烦恼,而舒适的寝具,如枕头,床垫等。能大大改善睡眠状况。舒适度是人的主观感受,由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因素构成。以枕头为例,枕头的舒适度受到枕头的材料、结构、几何尺寸和形状等多方面的影响。设计良好的枕头应当使人在平卧和侧卧时让使用者有良好的体压分布和触感,保证使用者姿势稳定、舒适。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记忆枕头表面一体成型,对头颈部的支撑力一部分来自于自身的回弹。当头部压入枕头后,短时间内感觉舒适,这是因为材料通过自身的形变吸收了头部从接触枕头到停止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但是,由于整个枕头是一块均匀的记忆海绵,只有表面与头部接触的部分发生形变,而枕头的整体形状并没有适应性变形。虽然使用者头部的压力分布状态有所改善,但使用者的颈部与肩部的压力分布并没有得到改善,给使用者带来不舒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枕头对使用者肩颈部位造成压迫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枕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枕头,包括支撑层和位于支撑层上的接触层,支撑层的底部具有横向延伸的分隔槽,且支撑层的底部在分隔槽的两侧形成两个支撑部。
优选地,分隔槽为倒V型分隔槽。
优选地,倒V型分隔槽的顶部具有圆弧过渡部。
优选地,倒V型分隔槽的两条槽边的夹角为130°至138°。
优选地,枕头的侧部具有向枕头内部凹陷的内凹槽。
优选地,内凹槽为V型内凹槽,V型内凹槽的开口朝向枕头的外部。
优选地,接触层上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切槽,以及多个与第一切槽相交的第二切槽;第一切槽和第二切槽将接触层分割为多个三角形接触块。
优选地,第一切槽横向贯通接触层;第二切槽包括向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方向切槽和向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方向切槽,第一方向切槽与第二方向切槽相交形成X型。
优选地,第一切槽、第一方向切槽和第二方向切槽在枕头的中心形成等角度分布。
优选地,第一切槽的深度大于第二切槽的深度,第一切槽的深度小于接触层的厚度。
优选地,第一切槽和第二切槽为U型槽,第一切槽的槽口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切槽的槽口宽度。
优选地,接触层的顶部边缘设置有第一倒角。
优选地,支撑层的底部边缘设置有第二倒角。
优选地,接触层包括位于表面的第一接触层和位于第一接触层下部的第二接触层;第二接触层为慢回弹材料,第一接触层为添加硅元素的慢回弹材料。
优选地,支撑层的硬度大于接触层的硬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枕头,通过设置横向延伸的分隔槽,并在分隔槽的两侧形成两个支撑部,减小枕头中间区域的支撑层厚度,使自然状态下的枕头中部悬空。用户在使用枕头时,支撑层受压向分隔槽内变形,而且分隔槽的上方对应头部位置,变形相对较大,支撑部上方对应颈部位置,变形相对较小,以适应用户的头部和肩颈部的曲线,以使接触层能够完全贴合用户的头部和肩颈部的曲线,形成有效支撑。同时,用户的受力面积也得到了增加,可以分散用户肩颈部的压力分布,降低压迫感,增加用户的舒适感,使用户使用枕头时更加放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枕头的立体结构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枕头不受力时的侧视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枕头受力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枕头的俯视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户仰卧使用枕头时的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户侧卧使用枕头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枕头的侧部空气流通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枕头的透风结构空气流通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发明人想到通过枕头底部横向延伸的分隔槽将枕头的底部分成两个支撑块,以改变用户使用时枕头时肩颈部的压力,从而给用户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图2A和图2B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枕头包括支撑层10和位于支撑层10上的接触层20。支撑层10底部具有横向延伸的分隔槽11,且支撑层10的底部在分隔槽11的两侧形成两个支撑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横向延伸的分隔槽,并在分隔槽的两侧形成两个支撑部,减小枕头中间区域的支撑层厚度,使自然状态下的枕头中部悬空,用户在使用枕头时,中间的区域变形大,更加适应用户头部的曲线,而边缘区域变形小可以对用户的颈椎和肩部达到精准支撑。
具体地,结合图2A、图2B、图4A和图4B所示,用户使用枕头时,枕头受到向下的压力,支撑部给枕头提供支撑力。同时,由于用户的头部位于枕头的中间区域,中间区域的支撑层10向分隔槽11内下陷,使得枕头中间部位发生适应性形变,以贴合用户的头形。另外,用户的颈椎贴近枕头的边缘区域,边缘区域由于厚度较大而变形较小,因此相对于枕头的中间区域呈现突起状,符合人体颈椎的曲度,从而使枕头贴合用户颈椎的曲线。由于枕头中间厚度小边缘厚度大的特殊结构,使得枕头可以根据用户头部、颈部和肩部各自的重量进行自适应变形,增加了用户与枕头的接触面积,将头部和肩颈部位的压力分散,降低用户头部、颈椎和肩部的压迫感,给用户营造更加舒适的使用环境。
为保证枕头中间区域和边缘区域的变形量可以更加符合人体头颈肩部的曲线要求,优选地,将分隔槽11设置成倒V型,形成倒V型分隔槽。倒V型分隔槽使支撑层10的厚度呈现渐变式变化,即支撑层10的厚度由中间区域向边缘区域逐渐增大,相应地,变形量也呈现渐变式变化,更加贴合头部的表面的曲面。用户在使用枕头时,一般头部位于枕头的中间区域,颈部从中间区域向边缘区域延伸,肩部位于边缘区域。中间区域变形大,可以适应头部的弧形;从中间区域向边缘区域延伸,变形量逐渐减小,将枕头表面过渡成曲面形状,可以适应人体颈肩部的曲线,使枕头更加贴合用户;边缘区域变形小可以给肩部提供有效的支撑力,以减轻头部压力。因此,倒V型分隔槽可以使不同区域的变形量适应用户的头颈肩部的曲线,同时向不同的人体部位提供不同的支撑力,分散压力,提高舒适感。
倒V型分隔槽中,影响支撑层变形量大小和支撑力大小的还有倒V型分隔槽中V型夹角的角度,即倒V型分隔槽的两条槽边的夹角。若V型夹角的角度过小,则V型夹角对应的支撑层10各个部位的厚度都相应增大,虽然能提供有效的支撑力,但是枕头的变形量被限制,导致无法给颈肩部提供有效地支撑,无法形成与用户头形曲线相适应的变形;若V型夹角的角度过大,V型夹角对应的支撑层10各个部位的厚度相应就减小,相应变形量过大,导致头部支撑力减小,颈部支撑力过大,无法对用户头部、颈部和肩部实现有效的支撑。
优选地,V型夹角的角度可以在130°至138°的范围内选取。具体地,如图2A所示,倒V型分隔槽的槽边与所处平面的夹角为23°,也即V型夹角的角度为134°。当枕头受到压力时,支撑层下陷变形,倒V型分隔槽的槽边与所处平面的夹角可变化至5°至20°的范围内,相应的V型夹角的变化范围为140°至170°。也即在压力较大时,倒V型分隔槽的槽边与所处平面的夹角可变化至5°,此时V型夹角的角度为170°;在压力较小时,倒V型分隔槽的槽边与所处平面的夹角可变化至20°,此时V型夹角的角度为140°。需要说明的是,V型夹角的角度可以根据枕头的宽度和高度综合选取。枕头宽度较大而高度较低时,V型夹角的角度相应的选取较大的值,例如选取138°;枕头宽度较小而高度较高时,V型夹角的角度相应的选取较小的值,例如选取134°。总而言之,需要保证支撑层10具有一定的厚度,以向用户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同时还要保证支撑层10具有一定的厚度渐变,以使支撑层10能够根据受到的压力发生相应变形。因此,V型夹角需要具有一定的变化范围,该变化程度可以在30°至35°内。例如,V型夹角选取135°,即枕头在不受力时,V型夹角为135°。而支撑层10变形后,V型夹角可以由135°逐渐变化至165°,甚至逐渐变化至170°。
结合图2A、图2B、图4A和图4B所示,倒V型分隔槽的顶部设置有圆弧过渡部12,避免倒V型分隔槽的顶部为一个尖角,防止枕头受压时,顶部应力集中导致内部应力较大而撕裂。通过设置圆弧过渡部12,可以有效解决应力集中的问题,将枕头内部的应力分散,使圆弧线随应力的变化而变形,有效解决支撑层撕裂的问题。
优选地,为了使枕头能够更加贴合颈椎和肩部之间的曲线,在接触层20的边缘和支撑层10的底部边缘进行适当的处理。
具体地,在接触层20边缘设置第一倒角23,第一倒角23的角度可以为155°至165°,即倒角平面与接触层20平面的夹角为155°至165°。用户在使用枕头时,头部位于枕头的中间区域,颈部位于中间区域与边缘区域之间,肩部一般贴在枕头的边缘。从人体结构来看,颈部与肩部的之间为曲线连接,因此在枕头边缘设置第一倒角23,使枕头在边缘呈现渐变的过渡变化,而非垂直的变化,以贴和人体颈部和肩部之间的曲线,适应人体工学结构,增加用户与枕头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用户颈部和肩部的压力。当然,也可以在接触层20的边缘设置第一圆角,第一圆角的半径可以是45至65mm,使枕头在边缘呈现圆弧形的过渡变化,贴合用户颈部和肩部之间的曲线。
更优选地,可以在支撑层10的底部边缘设置第二倒角13,以减小支撑层10底部边缘的厚度。用户在使用枕头时,肩部一般会靠在枕头的边缘。设置第二倒角减小支撑层10边缘的厚度,以使枕头边缘可以根据用户肩部的重量发生适应性变形,以符合用户肩部的曲线,降低枕头边缘对用户肩部的压迫。第二倒角13的角度可以为135°至155°,即倒角平面与支撑层10底面的夹角为135°至155°。倒角角度越小,减小的厚度越多;倒角角度越大,倒角平面也越大,范围延伸的更宽,使边缘更容易产生变形。当然,也可以在支撑层10的底部边缘设置圆角,圆角的半径可以是45至65mm。倒角和圆角,均可以减小支撑层10底部边缘的厚度,以使支撑层10边缘较易变形,贴合用户的肩部曲线,从而增大接触面积,减小枕头对肩部的压迫感,提高用户体验。
一般地,为了保持较好的支撑效果,同时又满足使用舒适度,支撑层10和接触层20采用不同的材料,两者的硬度也不一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层10的硬度要大于接触层20的硬度。支撑层10可以选用高分子海绵,具有高密度和高回弹性。高密度保证支撑层10具有足够的硬度,可以提供有效的支撑力。同时高回弹性可以使枕头具有较强的恢复原状的能力,即在用户使用完枕头后,枕头可以快速恢复回原始状态。
接触层20与用户的头颈肩部直接接触,弹性较好,可以给用户提供柔软舒适的触感。接触层20一般采用慢回弹记忆海绵,触感良好且材料柔软,能够显著减小压力,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另一方面,枕头使用时间一般较长,例如晚上睡觉时,枕头的使用时间通常为7-8个小时。而枕头与用户直接接触,为了避免长时间使用枕头造成闷热,特别是在接触层使用慢回弹记忆而导致贴合更好有可能加剧闷热感时,枕头需要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和通透性。
为使枕头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优选地,将接触层20设置成两部分,包括位于枕头表面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第一接触层和位于第一接触层下部的第二接触层。第一接触层用于增加散热,减轻枕头的闷热感,第二接触层用于提供良好的弹性,以使接触层20更加柔软舒适。第一接触层可以采用添加硅元素的慢回弹材料,例如添加了硅元素的聚氨酯,能加快材料的吸热和放热速率,具有良好的导热性,降低用户使用枕头的闷热感。第二接触层可以采用慢回弹材料,例如温感减压材料中的慢回弹海绵,能够吸收冲击带来的能量,具有较好的弹性和形变能力,保证接触层20的柔软度,提高用户的舒适度和使用体验。
为使枕头具有良好的通透性,本实用新型的枕头设置有透风结构。第一处透风结构设置在枕头的侧部,如图5和图6所示。具体为,在枕头的侧部设置向枕头内部凹陷的内凹槽30,使空气可以在其中流通,流通方向如图5和图6中枕头侧部的箭头所示方向。由于内凹槽30的存在,用户在使用枕头时,肩部无法与枕头的侧部完全紧贴,空气充斥在内凹槽30中,并在其中自由流通,带走用户体表的热量,降低用户体表温度,使闷热感大大降低。
另外,通过设置内凹槽30,并配合第一倒角23和第二倒角13,可以降低侧面边缘的支撑力,从而使枕头更有效的对颈部和肩部形成支撑,而且内凹槽30位于接触部分的中部,即使受压,也不会完全闭合,保证了通风效果。
优选地,内凹槽30为V型内凹槽,该V型内凹槽的开口朝向枕头的外部,即V型内凹槽从枕头外部向中心槽宽逐渐减小,而枕头侧部的厚度从外部向中心逐渐增大,保证枕头侧部对用户肩部的支撑作用。
第二处透风结构设置在接触层20上,如图3和图6所示。具体为,在接触层20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切槽21,以及多个与第一切槽21相交的第二切槽22;第一切槽21和第二切槽22将接触层20分割为多个三角形接触块。用户在使用枕头时,空气可以在切槽内流通,流通方向如图6中接触层20的箭头所示方向,保证用户头部的通透性,降低闷热感。
优选地,第一切槽21横向贯通接触层20,与枕头外部环境连通,使空气在切槽间的流通更通畅。若枕头的纵向较宽,可以设置多个第一切槽21,以增加空气流通的通道。第二切槽22包括向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方向切槽221和向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方向切槽222,第一方向切槽221与第二方向切槽222相交形成X型。第一切槽21横向贯通接触层20,给透风结构的空气流通提供主要通道。而第二切槽22作为透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置两个不同方向的切槽,可以使空气流通具有多种循环方式,保持空气对流畅通。同时还可以覆盖到枕头的各个部分,保证枕头具有良好的透风性能。
第一切槽21的深度大于第二切槽22的深度。同时,第一切槽21的深度小于接触层20的厚度。第一切槽21横向贯通接触层20,作为透风结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应保证足够的深度,使更多的空气进入透风结构中。同时,第一切槽21的槽口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切槽22的槽口宽度,保证透风结构的可靠性。由于第一切槽21设置在接触层20上,深度不宜大于接触层20厚度,避免接触层20被横向截断。
第一切槽21和第二切槽22为U型槽,U型槽的槽壁垂直槽口。U型槽在被压迫时,只有靠近槽口处的槽壁向槽内变形,将槽底封闭成管状通道,空气可以在管状通道内保持自由流通。若是V型槽,在受到用户头部的压力时,槽壁向槽外变形,用户的头部直接贴合在V型槽内,空气无法在槽内流通,无法保证透风的作用。因此,U型槽可以保证透风结构的可靠性,使透风结构具有良好的性能,有效降低枕头的闷热感。
第一切槽21和第二切槽22除了具有透风的作用,还将接触层20切分成三角形接触块。每个三角形接触块可以形成单独的受力单元,能够根据各个部位受到的重量进行相应的形变,保证给用户提供形成良好的支撑作用。接触层20表面经过立体切割后,独立的三角形接触块可根据实际受力进行形变。各个三角形接触块自成一个受力系统,起到吸收压力和提供支撑的作用。
优选地,第一切槽21、第一方向切槽221和第二方向切槽222在枕头的中心形成等角度分布。具体如图3所示,用户使用枕头时,头部位于中间部位,三角形接触块的尖角受到压力,向槽内发生形变。由于第一切槽21、第一方向切槽221和第二方向切槽222等角度分布交汇,形成均匀分布的三角形结构,各个三角形接触块之间没有弹力的相互牵制影响,各自发生形变,能够形成更加贴合头部形状的曲面。而且,三角形接触块之间没有弹力的相互牵制,解放了枕头对头部形成的紧箍状态,给用户带来更加舒适的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用户改变睡姿过程中,经过表面切割的接触层20能根据头颈部的不同位置,灵活调整不同的受力单元完成形变和支撑过程。如图4A和图4B所示,用户在仰卧睡眠时,用户头部和背部高度差较小,头部需要承受的重量大于头部的重量。此时枕头受力较大,接触层20和支撑层10的形变也相应较大,使枕头形态符合用户仰卧睡眠时的体态,保证睡眠质量。用户在侧卧睡眠时,用户头部和背部高度差较大,头部需要承受的重量只有头部的重量,此时枕头受力较小,接触层20的形变也很小,可以保证用户的头部保持平直状态。而且支撑层10的变形也较小,使枕头高度与用户的肩宽保持一致,枕头形态符合用户侧卧睡眠时的体态,保证用户的睡眠质量。所以,接触层20经过表面切割后,用户变换睡姿时枕头的变形也相应的发生变化,不会影响睡眠质量,用户的头部和颈部会感到非常舒服,用户体验良好。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枕头包括支撑层和位于支撑层上的接触层,支撑层的底部具有横向延伸的分隔槽,且支撑层的底部在分隔槽的两侧形成两个支撑部。本实用新型的枕头,通过设置分隔槽,由支撑部承担枕头的支撑作用,减小枕头中间区域的支撑层厚度,使自然状态下的枕头中部悬空。用户在使用枕头时,支撑层受压向分隔槽内变形,而且分隔槽的上方对应头部位置,变形相对较大,支撑部上方对应颈部位置,变形相对较小,以适应用户的头部和肩颈部的曲线,以使接触层能够完全贴合用户的头部和肩颈部的曲线,形成有效支撑。同时,用户的受力面积也得到了增加,可以分散用户肩颈部的压力分布,降低压迫感,增加用户的舒适感,使用户使用枕头时更加放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其他的改进或变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具体描述只是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层和位于所述支撑层上的接触层,所述支撑层的底部具有横向延伸的分隔槽,且所述支撑层的底部在所述分隔槽的两侧形成两个支撑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槽为倒V型分隔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倒V型分隔槽的顶部具有圆弧过渡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倒V型分隔槽的两条槽边的夹角为130°至13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枕头的侧部具有向所述枕头内部凹陷的内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凹槽为V型内凹槽,所述V型内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枕头的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层上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切槽,以及多个与所述第一切槽相交的第二切槽;
所述第一切槽和所述第二切槽将所述接触层分割为多个三角形接触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切槽横向贯通所述接触层;
所述第二切槽包括向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方向切槽和向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方向切槽,所述第一方向切槽与所述第二方向切槽相交形成X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切槽、所述第一方向切槽和所述第二方向切槽在所述枕头的中心等角度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切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切槽的深度,所述第一切槽的深度小于所述接触层的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切槽和所述第二切槽为U型槽,所述第一切槽的槽口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切槽的槽口宽度。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层的顶部边缘设置有第一倒角。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层的底部边缘设置有第二倒角。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层包括位于表面的第一接触层和位于第一接触层下部的第二接触层;所述第二接触层为慢回弹材料,所述第一接触层为添加硅元素的慢回弹材料。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层的硬度大于所述接触层的硬度。
CN201821041410.0U 2018-06-29 2018-06-29 枕头 Active CN2091862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41410.0U CN209186244U (zh) 2018-06-29 2018-06-29 枕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41410.0U CN209186244U (zh) 2018-06-29 2018-06-29 枕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86244U true CN209186244U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03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41410.0U Active CN209186244U (zh) 2018-06-29 2018-06-29 枕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862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18521A (zh) * 2018-06-29 2018-10-09 深圳市水入道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枕头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18521A (zh) * 2018-06-29 2018-10-09 深圳市水入道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枕头
CN108618521B (zh) * 2018-06-29 2024-05-14 深圳市水入道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枕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36570U (zh) 健康枕
US3009172A (en) Head suspending pillow
KR100675262B1 (ko) 기능성 베개
KR101966297B1 (ko) 라운드형 베개
KR102109986B1 (ko) 기능성 날개 베개
KR101864769B1 (ko) 메모리 폼 베개
CN203597715U (zh) 一种塑型枕头
CN209186244U (zh) 枕头
KR101922599B1 (ko) 메모리 폼 베개
CN208875904U (zh) 寝具及阵列式结构的枕头
KR20180001158A (ko) 수면자세에 의한 인체맞춤형 기능성 베개
CN203815111U (zh) 一种颈椎保健枕
CN202619120U (zh) 一种枕头
KR102475466B1 (ko) 교정용 경추베개
CN108618521A (zh) 枕头
CN201418604Y (zh) 多功能颈椎枕
CN205903123U (zh) 一种能够调整形状的保健枕
CN201409718Y (zh) 新型枕芯
CN108260990A (zh) 一种各部位软硬度不同的冬夏两用床垫
CN208925583U (zh) 一种分区床垫
CN208625039U (zh) 一种各部位软硬度不同的冬夏两用床垫
CN218338039U (zh) 一种释压床垫
CN201256829Y (zh) 具有仰卧和侧卧生理曲度的颈椎保健枕
CN205006416U (zh) 一种五段分区床垫
CN215650341U (zh) 一种多睡姿护理枕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