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81332U - 一种热泵化霜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泵化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81332U
CN209181332U CN201821538671.3U CN201821538671U CN209181332U CN 209181332 U CN209181332 U CN 209181332U CN 201821538671 U CN201821538671 U CN 201821538671U CN 209181332 U CN209181332 U CN 2091813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ump
storage device
switch valve
condenser
evapo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3867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智勇
曾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enson New Ener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enson New Ener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enson New Ener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enson New Ener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3867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813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813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813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泵化霜系统,属于能量转化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热泵化霜系统包括热泵,热泵包括首尾连接呈环状结构的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储热器,通过在冷凝器的两端并联第一支管,在储热器的两端并联第二支管,并在第一支管上设置第一开关阀,在第三主管上设置第二开关阀,在第二支管上设置第三开关阀,在第一主管上设置第四开关阀,通过控制四个开关阀的启闭不仅能够实现单独供暖模式,还能实现储热+供暖和化霜模式,在储热+供暖模式下将蒸发器从外界吸附的部分热能储存在储热器内,以便在化霜模式时,将该部分热能传输回蒸发器内,从而将蒸发器上的霜化掉,不仅有利于提高化霜效率,还能够降低化霜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热泵化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量转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泵化霜系统。
背景技术
热泵是一种能够将低位热源的热能转移到高位热源的装置,其主要从自然界的空气中、水或者土壤中获取低品位热能,然后通过电力做功,转化为人们可以利用的高品位热能。热泵主要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蒸发器通过蒸发冷媒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能,冷凝器通过压缩冷媒释放热能,将热能传递至需要使用热能的外部设备中,例如地暖中。
蒸发器在低温环境工作时,很容易在其表面结霜,从而阻碍了蒸发器与外界环境的热量交互,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蒸发器的工作效率。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利用外部热源来化霜,例如利用储水箱内的供热水来进行化霜,不仅结构复杂,化霜时间长,成本高,且影响供热水的供热温度。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热泵是现在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泵化霜系统,该热泵化霜系统不仅化霜效率高,且化霜成本低。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泵化霜系统,包括热泵,所述热泵包括:
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储热器,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通过第一主管与所述储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储热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主管与所述冷凝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三主管与所述蒸发器的一端连接,所述蒸发器的另一端通过第四主管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连接;
第一支管并联在所述冷凝器的两端,且所述第一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主管相交于A点,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主管相交于B点,所述第一支管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三主管上所述B点和所述冷凝器之间设置有第二开关阀
第二支管并联在所述储热器的两端,且所述第二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主管相交于C点,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主管相交于D点,所述第二支管上设置有第三开关阀,所述第一主管上所述C点和所述储热器之间设置有第四开关阀。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三开关阀和所述第四开关阀均为电磁阀。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主管上所述B点与所述蒸发器之间设置有节流阀。
作为优选,所述热泵化霜系统还包括:
外壳,所述压缩机、所述蒸发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储热器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
作为优选,所述热泵化霜系统还包括:
外部储能设备,所述外部储能设备位于所述外壳的外部,所述外部储能设备内设置有储能介质,并通过介质管连通在所述冷凝器的两端。
作为优选,所述外部储能设备包括热水箱和冷水箱,所述介质管包括热水管和冷水管,所述热水箱通过所述热水管连接在所述冷凝器的一端,所述冷水箱通过所述冷水管连接在所述冷凝器的另一端。
作为优选,所述热水箱和所述冷水箱之间通过混合管连接有混合箱。
作为优选,所述热水管、所述冷水管和所述混合管上均设置有温度检测器。
作为优选,所述混合管包括第一混合管和第二混合管,所述第一混合管用于连接所述热水箱和所述混合箱,所述第二混合管用于连接所述冷水箱和所述混合箱。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混合管和所述第二混合管上均设置有流量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泵化霜系统,该热泵化霜系统包括热泵,热泵包括首尾连接呈环状结构的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储热器,通过在冷凝器的两端并联第一支管,在储热器的两端并联第二支管,并在第一支管上设置第一开关阀,在第三主管上设置第二开关阀,在第二支管上设置第三开关阀,在第一主管上设置第四开关阀,通过控制第一、二、三、四开关阀的启闭不仅能够实现单独供暖模式,还能实现储热+供暖模式和化霜模式,在储热+供暖模式下将蒸发器从外界吸附的部分热能储存在储热器内,以便在化霜模式时,将该部分热能传输回蒸发器内,从而将蒸发器上的霜化掉,不仅有利于提高化霜效率,还能够降低化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热泵化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热泵化霜系统处于单独供暖模式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热泵化霜系统处于储热+供暖模式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热泵化霜系统处于化霜模式的示意图。
图中:
1、外壳;2、压缩机;3、蒸发器;4、冷凝器;5、储热器;6、四通阀;7、第一主管;8、第二主管;9、第四主管;10、第二支管;11、第三主管;12、节流阀;13、热水箱;14、冷水箱;15、热水管;16、冷水管;17、混合箱;18、第五开关阀;19、温度检测器;20、流量阀;21、第一支管;22、第一开关阀;23、第二开关阀;24、第三开关阀;25、第四开关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泵化霜系统,该热泵化霜系统能够用于地暖系统中,为地暖提供热量。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热泵化霜系统包括热泵和外部储能设备,热泵具体包括外壳1、压缩机2、蒸发器3、冷凝器4和储热器5,外壳1为热泵的容纳部件和防护部件,其内设置有容纳压缩机2、蒸发器3、冷凝器4和储热器5的容纳空间。压缩机2具有两个气口,分别为吸气口和排气口。压缩机2的排气口通过第一主管7与储热器5的一端连接,储热器5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主管8与冷凝器4的一端连接,冷凝器4的另一端通过第三主管11与蒸发器3的一端连接,蒸发器3的另一端通过第四主管9与压缩机2的吸气口连接。蒸发器3能够将低温的制冷剂冷凝液体气化形成气体,在气化过程中从外界的空气中吸收热能,并将携带有热能的制冷剂气体传输至压缩机2内。压缩机2是一种流体机械,其在电机的运转下能够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并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传输至冷凝器4中。冷凝器4能够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液化为制冷剂冷凝液体,从而将气体中的热能释放出来传给外部储能设备,并将释放热能后形成的制冷剂冷凝液体传输回蒸发器3内,实现下一次吸热。进一步地,第三主管11上还设置有节流阀12,从而改变制冷剂冷凝液体的压力后将冷剂冷凝液体传输回蒸发器3。
由于蒸发器3在低温环境工作时,很容易在其表面结霜。通过在热泵化霜系统中设置有储热器5,利用储热器5内设置的相变材料状态的变化吸收和释放能量,从而能够在热泵化霜系统供暖时储存部分热能,并在除霜模式下使用。为了使该热泵化霜系统在储热+供暖模式和化霜模式下切换,在冷凝器4的两端并联有第一支管21,第一支管21的一端与第二主管8相交于A点,另一端与第三主管11相交于B点,并在第一支管21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阀22,第三主管11上B点和冷凝器4之间设置有第二开关阀23,通过控制第一开关阀22和第二开关阀23的启闭,实现了热泵化霜系统在储热+供暖模式和化霜模式下的切换。
由于压缩机2、蒸发器3、冷凝器4等部件均为电力部件,在工作工程中均需耗费大量的电能,通过设置储热器5能够在电力谷段时,将部分热能存储在储热器5,以便在电力峰段时使用于化霜,从而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化霜所需的成本。且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利用外部热源对蒸发器3由外向内实现化霜,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制冷剂回流至储热器5内,带走相变材料内存储的热量后再回流至蒸发器3内,实现由内向外的化霜,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化霜效率和化霜效果,通过储热器5化霜与现有技术中采用外部热源化霜的各项参数对比表如表1所示。
表1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压缩机2与储热器5和蒸发器3的连接,以便热泵化霜系统在不同工作模式下,切换制冷剂在各管路中的流向,该热泵化霜系统还包括四通阀6,四通阀6包括四个端口,分别为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具体地,压缩机2的吸气口与四通阀6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一端口和四通阀6内的第三端口连接,压缩机2的排气口与四通阀6的第二端口连接,第二端口与四通阀6内的第四端口连接。第三端口与第四主管9连接,第四端口与第一主管7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使热泵化霜系统不仅具有储热+供暖模式和化霜模式,还能够实现单独供热模式,在本实施例中,该热泵化霜系统还设置有第二支管10,第二支管10并联在储热器5的两端,第二支管10的一端与第一主管7相交于C点,另一端与第二主管8相交于D点,并在第二支管10上设置有第三开关阀24,第一主管7上C点和储热器5之间设置有第四开关阀25。通过控制第一开关阀22、第二开关阀23、第三开关阀24和第四开关阀25的启闭能够使该热泵化霜系统在单独供热模式、储热+供暖模式和化霜模式之间切换。为了便于控制第一开关阀22、第二开关阀23、第三开关阀24和第四开关阀25的启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阀22、第二开关阀23、第三开关阀24和第四开关阀25均采用电磁阀。
以下该热泵化霜系统在单独供暖模式、储热+供暖模式和除霜模式下的具体工作过程:
当热泵化霜系统处于供暖模式时,如图2所示,第一开关阀22和第四开关阀25关闭,第二开关阀23和第三开关阀24打开,制冷剂从蒸发器3中流出,然后依次通过四通阀6的第三端口、四通阀6的第一端口、压缩机2、四通阀6的第二端口、四通阀6的第四端口、第三开关阀24、冷凝器4、第二开关阀23、节流阀12后回流至蒸发器3中,在该过程中制冷剂不经过储热器5,储热器5无法储能,所有制冷剂全部通过冷凝器4,以便将全部热能传递给外部储能设备。
当热泵化霜系统处于供暖+储能模式时,如图3所示,第一开关阀22和第三开关阀24关闭,第二开关阀23和第四开关阀25打开,制冷剂从蒸发器3中流出,然后依次通过四通阀6的第三端口、四通阀6的第一端口、压缩机2、四通阀6的第二端口、四通阀6的第四端口、第四开关阀25、储热器5、冷凝器4、第二开关阀23回流至蒸发器3中,在制冷剂经过储热器5时储存部分热能,以便除霜模式时使用。
当热泵化霜系统处于除霜模式时,如图4所示,第一开关阀22和第四开关阀25打开,第二开关阀23和第三开关阀24关闭,制冷剂反向流动,将储热器5中储存的热能传输回蒸发器3中,从而实现除霜作业。
进一步地,该热泵化霜系统包括的外部储能设备设置在热泵外壳1的外部,并通过介质管连通在冷凝器4的两端。外部储能设备内设置有储能介质,以便将冷凝器4释放出的热能储存起来,以备必要时使用,不仅提高了热能的可储存性,还能够实现在电力谷段存储,电力峰段使用,有利于降低该热泵化霜系统的使用成本。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外部储能设备包括热水箱13和冷水箱14,热水箱13通过热水管15连接在冷凝器4的一端,冷水箱14通过冷水管16连接在冷凝器4的另一端。冷水箱14内盛放有冷水,冷水通过冷水管16进入冷凝器4里面,然后被冷凝器4里面的热能加热变成热水后,通过热水管15进入热水箱13内存储,热水箱13内的热水可以被用于地暖系统中。
为了便于获得预设温度的温水,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在热水箱13和冷水箱14之间通过混合管连接有混合箱17。具体地,混合管包括第一混合管和第二混合管,第一混合管用于连接热水箱13和混合箱17,第二混合管用于连接冷水箱14和混合箱17。通过在第一混合管和第二混合管上设置流量阀20,能够调控进入混合箱17内的热水和冷水的流量,从而调节混合箱17内的温水的温度。进一步地,在热水箱13、冷水箱14和混合箱17上均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五开关阀18,以便将热水箱13、冷水箱14和混合箱17导出。此外,在热水管15、冷水管16和混合管上还均设置有温度检测器19,以便实时监测热水管15、冷水管16和混合管内水的温度,从而从出水管内获取特定温度的水。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热泵化霜系统,包括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包括压缩机(2)、蒸发器(3)、冷凝器(4)和储热器(5);
所述压缩机(2)的排气口通过第一主管(7)与所述储热器(5)的一端连接,所述储热器(5)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主管(8)与所述冷凝器(4)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凝器(4)的另一端通过第三主管(11)与所述蒸发器(3)的一端连接,所述蒸发器(3)的另一端通过第四主管(9)与所述压缩机(2)的吸气口连接;
第一支管(21)并联在所述冷凝器(4)的两端,且所述第一支管(2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主管(8)相交于A点,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主管(11)相交于B点,所述第一支管(21)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阀(22),所述第三主管(11)上所述B点和所述冷凝器(4)之间设置有第二开关阀(23);
第二支管(10)并联在所述储热器(5)的两端,且所述第二支管(1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主管(7)相交于C点,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主管(8)相交于D点,所述第二支管(10)上设置有第三开关阀(24),所述第一主管(7)上所述C点和所述储热器(5)之间设置有第四开关阀(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化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关阀(22)、所述第二开关阀(23)、所述第三开关阀(24)和所述第四开关阀(25)均为电磁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化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主管(11)上所述B点与所述蒸发器(3)之间设置有节流阀(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化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化霜系统还包括:
外壳(1),所述压缩机(2)、所述蒸发器(3)、所述冷凝器(4)和所述储热器(5)均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泵化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化霜系统还包括:
外部储能设备,所述外部储能设备位于所述外壳(1)的外部,所述外部储能设备内设置有储能介质,并通过介质管连通在所述冷凝器(4)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泵化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储能设备包括热水箱(13)和冷水箱(14),所述介质管包括热水管(15)和冷水管(16),所述热水箱(13)通过所述热水管(15)连接在所述冷凝器(4)的一端,所述冷水箱(14)通过所述冷水管(16)连接在所述冷凝器(4)的另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泵化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水箱(13)和所述冷水箱(14)之间通过混合管连接有混合箱(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泵化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水管(15)、所述冷水管(16)和所述混合管上均设置有温度检测器(19)。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泵化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管包括第一混合管和第二混合管,所述第一混合管用于连接所述热水箱(13)和所述混合箱(17),所述第二混合管用于连接所述冷水箱(14)和所述混合箱(1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泵化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混合管和所述第二混合管上均设置有流量阀(20)。
CN201821538671.3U 2018-09-19 2018-09-19 一种热泵化霜系统 Active CN2091813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38671.3U CN209181332U (zh) 2018-09-19 2018-09-19 一种热泵化霜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38671.3U CN209181332U (zh) 2018-09-19 2018-09-19 一种热泵化霜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81332U true CN209181332U (zh) 2019-07-30

Family

ID=67360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38671.3U Active CN209181332U (zh) 2018-09-19 2018-09-19 一种热泵化霜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813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88621B (zh) 蓄热式太阳能耦合喷气增焓型空气源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2420029U (zh) 带相变蓄能的空调热水器
CN105402966B (zh) 一种太阳能空气源热泵
CN105716329B (zh)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系统
CN101354204A (zh) 一种可实现制冷、制热和供热水功能的三联供方法
CN101210722A (zh) 三位一体的智能型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CN110056936A (zh) 一种低谷电蓄热复叠式热泵供热系统及方式
CN109931721A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蓄热除霜补气增焓热泵系统
CN207438787U (zh) 一种融霜非间断供热的空气源热泵系统
CN202382495U (zh) 蓄热相变除霜装置
CN208720537U (zh) 一种复叠式太阳能热水机组
CN208349572U (zh) 一种废热回收型家用空气能热泵热水器
CN107044743A (zh) 一种利用微通道环路热管的太阳能热泵系统
CN103868281B (zh) 一种单、双级压缩可切换的地源热泵三联供系统
CN209181332U (zh) 一种热泵化霜系统
CN209197011U (zh) 空调系统
CN107101417B (zh) 前置水换热器四模态冷暖热水三用机
CN208579446U (zh) 一种多功能高效空调系统
CN208920624U (zh) 一种热泵储能化霜系统
CN206410354U (zh) 一种空调及空调热泵系统
CN106225311B (zh) 一种冷凝热回收型空气源-太阳能耦合热泵空调热水系统
CN208920628U (zh) 一种热泵系统
CN106524539B (zh) 利用冷热水自然对流进行过冷的太阳能空气能换热系统
CN107101410B (zh) 单节流前置水换热器冷暖热水三用机
CN105485907B (zh) 一种高效的大温升单级节流两级压缩热泵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