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72867U - 一种滚背健身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滚背健身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72867U
CN209172867U CN201820814611.3U CN201820814611U CN209172867U CN 209172867 U CN209172867 U CN 209172867U CN 201820814611 U CN201820814611 U CN 201820814611U CN 209172867 U CN209172867 U CN 2091728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van
vehicle frame
type vehicle
zh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1461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 Xiangcai
Original Assignee
Yang Xiangc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 Xiangcai filed Critical Yang Xiangcai
Priority to CN20182081461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728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728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7286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滚背健身挺,其包括厢式车架,导引装置,功能装置,护颈装置。所述功能装置是一种功能组合辊,安装在所述厢式车架上;所述导引装置,是一种自力传动系统,所述护颈装置是一气孔弹性护具,分别安装在所述厢式车架内。它通过使用者的仰卧,自力传动,肢体导引,驱动所述动能装置,所述功能装置在脊柱一线两侧同步运动;其在对头颈、脊柱、肩背、腰髋及足底各部位的软组织,经络穴位同步实施按摩,理疗的同时躯体也在导引器械的过程中得到屈曲,伸展、松解的运动调理,因而具有强健筋骨,改善机体功能,促进发育,消除“躯体化疾病”防治脊源性疾病的显著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滚背健身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康复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滚背健身挺
背景技术
脊柱和背部是生命的支柱,其经络穴位密布,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系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地方和通道,被中医称为阳脉之海。在中国9成以上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躯体化疾病”有70多种病症因与脊椎力学平衡失调,背部保健手段被动有关,被称为脊源性疾病。
现代康复医学主张对脊源性疾病的防治,除了采用中医传统的导引,按跷,砭术,药熨等非手术治疗手段之外,要更加注重体疗、理疗、工疗及心理治疗和自身功能训练,提倡运用器械、徒手或患者自身力量,通过某些主动或被动的运动方式使患者获得全身或局部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籍此解决最常见的“躯体化疾病”,功能性障碍,文献1[纪树荣主编《运动疗法技术学》(2)华夏出版社:2011年,9~10.]
可是,在该领域内出现的户外腰背按摩器,脊柱运动辅助器,所循路径仍是采用器械单一转动,限制自身功能活动,进行局部振动捶击,按摩,牵引来消除疲劳或病症的方式,其过于被动的方式,人机功能协同,转化不足的缺陷,不利于调动使用者的主动精神,整体的自身功能的训练,不利于通过机体的自然活动来达到康复保健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滚背健身挺,使用者只须仰卧在所述功能装置上,通过自力传动,肢体导引,驱动所述动能装置,所述功能装置在脊柱一线两侧同步运动,在对头颈,脊柱、肩背、腰髋及足底各部位的软组织,经络穴位同步实施按摩,理疗的同时躯体也在导引器械的过程中得到屈曲,伸展、松解的运动调理。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滚背健身挺,其包括:厢式车架,导引装置,功能装置,护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装置是一种功能组合辊,其包括枕辊,背辊,腰辊,足辊皆安装在所述厢式车架上;所述导引装置是一种自力传动系统,其包括垫板,功能球,所述护颈装置是一气孔弹性护具,分别安装在所述厢式车架内;它通过使用者的仰卧,自力传动,肢体导引,驱动所述导引装置,所述功能装置在脊柱一线两侧同步运动。
其中,所述厢式车架两侧的壁厢为桁构式弧臂状结构与等同多根所述横梁对称焊接而成;其包括下纵梁、上纵梁、后支柱、枕辊支座、足辊支座、柱腿、胶胎滚轮、腰背辊支座、把手套,平行梁,前支柱和所述横梁,其结构形态具有构成与人体脊柱,背部的生理弧度,曲度相契合的滚背作业面及运动载体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厢式车架的构造:模拟人体脊柱弧度、曲度,将金属管拉出弧弯并截成4根,每2根1副,大致地相互对弯并各自呈现出显著的弧度曲率,其中,1根弧弯朝上用作所述下纵梁,1根弧弯朝下用作所述上纵梁,其上下纵梁中部位置与所述后支柱,前支柱对应焊接;所述上纵梁前端头与所述下纵梁前部位置焊接,其后端头下屈与所述柱腿上端部焊接,其端肩与所述枕辊支座焊接;所述下纵梁两端翘起,中部着地,其前端背与所述足辊支座焊接,其后端口与所述柱腿跟部焊接;由此构成所述厢式车架两侧的所述壁厢,其两侧所述壁厢之间与等同多根所述横梁在所述柱腿之间的上下位置,在所述下纵梁之间的前部位置,在所述前支柱之间的穹窿位置对称焊接,至此所述厢式车架总成;其中,所述腰背辊支座为1副条状齿孔板,左右对称地焊接在所述上纵梁中部的弧弯下,其左梁一条固定,其右梁一条采用钳夹持结构,以便进行快装维修;所述柱腿是一种管状管腔内有油封弹簧装置的弹性支持柱,其柱下端安装有所述胶胎滚轮;所述平行梁一端与所述前支柱下端的穹窿焊接,一端与所述柱腿跟部焊接,中间与所承托之所述后支柱下端焊接;在车底有尼龙防尘布帘安装在所述横梁上。
优选地,所述导引装置包括所述垫板,所述动能球,所述垫板在所述下纵梁前端的2 根横梁上铆固,所述动能球用橡胶或聚氨酯发泡材料制成,外圆中空有弹性,球面有浮凸点,无固定置放在所述垫板上,使用者以臀部着球在臀力导引下,在所述垫板上来回滚动,其具有负载,传递动力,运动腰髋,按摩并带动所述功能装置同步转动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功能装置包括所述腰辊,所述背辊,所述枕辊,所述足辊,皆为一种功能组合辊,分别安装在所述厢式车架之纵梁上的支座上,其具有负载,传动以及对包括背部肌群,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络,神经组织和结蒂组织在内的软组织实施按摩、理疗,松解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功能装置的构造,由辊壳和辊胎过盈配合构成辊体,其中,辊壳包括轴承、支持架、套管、端口圈,其辊壳之上再安装不同功能的辊胎;其中,所述腰辊,所述背辊的辊壳上安装的是一种胎冠内置有磁力珠和/或砭石珠设置的理疗胎,和一种胎冠面有棱坎和/或狼牙设置的按摩胎,其辊体两端的轴头与腰背辊支座对应螺接;所述理疗胎,所述按摩胎按单偶之数错开安装在辊壳之上,每只辊壳上可安装1一6只胎,其辊体两端轴头分别与所述腰背辊支座对应螺接;所述枕辊其辊壳外套为有浮凸点和/或棘刺设置的凹弧形辊胎,其辊壳中向两端伸出的轴杆上有所述把手套,其轴头对应所述枕辊支座之轴孔螺接,所述足辊其辊壳外套之辊胎冠面有狼牙设置,其有2个辊体,在轴杆上呈两端分置,其轴头对应所述足辊支座之轴孔螺接,其中间一截轴杆上有所述把手套。
优选地,所述护颈装置是一气孔弹性护具,包括气孔枕芯、支承台,螺帽与所述后支柱螺接,具有保护头颈在落枕或作伸缩活动时的安全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所述厢式车架能构成一个与人体脊柱、背部的生理弧度,曲率相契合的安全的滚背作业面和运动载体;所述导引装置具有负载,自力导引,运动腰髋并施加按摩,理疗的作用;所述功能装置具有负载,传动、按摩、理疗的组合功能,有强化背部肌群,改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络,神经组织和结蒂组织功能的作用。2).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技术方案,产品构造以及自力传动方式均具有创造性,新颖性的特征,其功能改变了以往脊柱,脊背保健康复管理的被动方式,其发明的实质在组合本身。3).使用本发明,能调动使用者的主动精神,心理因素,强化自身功能的训练,整体性康复,能产生强健筋骨,改善机体功能,消除“躯体化疾病”,防治脊源性疾病的显著效果。4).本发明量小体轻,移动方便,结构简约,操作简便安全,无场地使用限制,适合全年龄段人群使用,可广泛用于保健和康复治疗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厢式车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壁厢1R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滚背健身挺总成示意图。
图4是导引装置示意图、图5是护颈装置示意图。
图6是功能装置之腰辊、背辊结构示意图。
图7是功能装置之枕辊、足辊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敬启说明的是:1).所述厢式车架,所述动能装置,所述功能装置,所述护颈装置的各种特征的尺寸比例,在人体工学动作域内,允许有一定的制造或装配误差;对其描述和显示的具体构造,组件排列以及材质和工艺,根据工业中的标准实践和款型变化,可以有各种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施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故此省略不述。2).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组件或动作可以适用其它示例性实施方式或由其省略的叙事法则,在以下详细说明中,为避免过度重复描述,对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常识或想见细节不予描述。出于同样考虑,所举实施例中对一种滚背健身挺的操作进行了详尽描述,籍此作为理解本发明原理,产品功能、技术效果的捷径依赖。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图3所示,一种滚背健身挺其包括:厢式车架1导引装置2功能装置3护颈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装置3是一种功能组合辊,其包括枕辊31背辊32腰辊33足辊 34皆安装在所述厢式车架1上;所述导引装置2是一种自力传动系统,其包括垫板21功能球22,所述护颈装置4是一气孔弹性护具,分别安装在所述厢式车架1内;它通过使用者的仰卧,自力传动,肢体导引,驱动所述导引装置2,所述功能装置3在脊柱一线两侧同步运动。
其中,结合图1、图2壁厢1R所示,所述厢式车架1两侧壁厢1R为桁构式弧臂状结构与等同多根所述横梁13对称焊接而成;其组件包括下纵梁11上纵梁12后支柱14枕辊支座15足辊支座16柱腿17胶胎滚轮18腰背辊支座19把手套110平行梁111,前支柱113 和所述横梁13。其制作材料和加工技术,本实施例采用的是钢性的,但也可以是复合性的。
其中,所述厢式车架1的构造是将金属管拉出弧弯并截成4根,每2根1副相互地对弯,并各自呈现出显著的弧度曲率,其中,1根弧弯朝上用作所述下纵梁11,1根弧弯朝下用作所述上纵梁12,其上下纵梁的中部位置与所述后支柱14,所述前支柱113对应焊接;所述上纵梁12前端头与所述下纵梁11前部位置焊接,其后端头下屈与所述柱腿17上端部焊接,其端肩与所述枕辊支座15焊接,其中部弧弯位置与所述腰背辊支座19焊接;所述下纵梁11两端翘起,中部着地,其前端背与所述足辊支座16焊接,其后端口与所述柱腿 17跟部焊接;由此形成所述厢式车架1两侧之壁厢1R,其两侧之所述壁厢1R之间与等同多根所述横梁13在所述柱腿17之间的上下位置,在所述下纵梁之间的前部位置,在所述前支柱113之间的穹窿位置对称焊接,至此厢式车架1总成;其中,所述柱腿17是一种管状管腔内有油封弹簧装置的弹性支持柱,其柱下端安装有所述胶胎滚轮18;所述平行梁111 一端与所述前支柱113下端的穹窿焊接,一端与所述柱腿17跟部焊接,中间与所承托之所述后支柱14下端焊接;车底有尼龙布防尘帘安装在所述横梁13上。
结合图4示,所述导引装置2,包括垫板21动能球22,所述垫板21在所述下纵梁 11前端的2根横梁上铆固,所述动能球22用橡胶或者聚氨酯发泡材料制成,外圆中空有弹性,球面有浮凸点,使用时无固定置放在所述垫板21上,不使用时从所述柱腿17间塞进车底尼龙防尘布帘上收纳。
结合图6、图7所示,所述功能装置3,包括所述腰辊33所述背辊32所述枕辊31 所述足辊34,皆为一种功能组合辊,其构造由辊壳和辊胎过盈配合构成辊体,其中,辊壳包括轴承37支持架38套管39端口圈42,其辊壳上再安装不同功能的辊胎;其中,所述腰辊33所述背辊32的辊壳上安装的是一种辊胎冠内置有磁力珠和/或砭石珠设置的理疗胎 35,一种辊胎冠面有棱坎和/或狼牙设置的按摩胎36,其辊体两端的轴头与所述腰背辊支座 19对应螺接;所述理疗胎35所述按摩胎36按单偶之数错开安装在辊壳之上,每只辊壳上可安装1—6只胎;所述枕辊31的辊壳外套为有浮凸点和/或棘刺设置的凹弧形枕辊胎312,其辊壳中向两端伸出的轴杆上有所述把手套110,其轴头对应所述枕辊支座之轴孔114螺接,所述足辊34其辊壳外套之辊胎冠面有狼牙设置,其有2个足辊体341,在轴杆上呈两端分置,其轴头对应所述足辊支座16之轴孔115螺接,中间一截是所述轴杆,其上有所述把手套110;所述枕座15所述轴孔114呈扇弧状,以增加其轴头在该支座之轴孔上来回滑动的空间,所述把手套110用于握持拖拽,所述理疗胎35、所述按摩胎36按单偶之数错开安装在辊壳上以保持在其胎肩与胎肩之间形成对肌肤进行夹揉、碾压的凹槽,以增强按摩,理疗效果。
结合图5所示,所述护颈装置4是一气孔弹性护具,包括气孔枕芯43,支承台44,螺帽41与所述后支柱14螺接。
实施例1,并结合图3所示,所述腰辊32,所述背辊33,安装到腰背辊支座19上的实施步骤;所述腰背辊支座19为1副条状齿孔板,左右对称地焊接在所述上纵梁12中部的弧弯下,其左梁一条固定,其右梁一条采用钳夹持结构,具体是将该齿孔板中分为二,分为上板块和下板块,其上板块焊接在上纵梁12下,其上下板块两端采用单腮式绞接,后端部枢轴上有销栓孔,进行装配时,先将右侧齿孔板下板块张开,将所装辊体左端轴头,从所述上纵梁12右梁下送入左梁下之对应齿孔板内;接着手托右侧齿孔板下板块,使该板块的腮孔与上板块端头上的枢轴对应绞接,用销栓锁定;然后将两端轴头用螺帽固定,以此实现对辊体的快装维修。
实施例2,并结合图6图7所示,所述功能装置3辊体的的构造,其由辊壳和辊胎过盈配合构成辊体,其辊壳包括轴承37支持架38套管39端口圈42,其辊壳上再安装不同功能的辊胎;其制作材料及加工技术,其辊壳除轴承37为钢质外,其它组件可以是非钢性也可以是车木;其辊胎可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发泡材料及内置件注塑或嵌入结构的方式。
实施例3,并结合图3所示,描述一种滚背健身挺的操作和效果:具体包括14式步骤化肢体导引动作,按下半身和上半身运动重心,分为下身7式和上身7式。熟练后可随意调节,不受此限,提倡使用者着运动衣,戴头套,不受场地使用限制;
其中,下身7式包括:步骤1起坐仰卧:背向所述枕辊31,面向所述足辊34,两腿分开落地,臀部落坐在所述动能球22上,后背顺势仰卧在身后所述功能装置3之上,步骤 2脚蹬足辊:以双足底涌泉穴部位蹬住所述足辊34,这时所述动能球22会滚落至骶椎部位长强穴处,即介于尾椿骨与肛门之间,步骤3尾骶控球:运用臀部肌力摇摆磨合,将所述动能球22控制在尾骶,肛门三角,长强穴,腰阳关一线(初试者间或须手助),步骤4手攥纵梁:两手自然握持肢体两侧所述上纵梁12对应部位,以收腹堕臀发力驱动所述动能球 22负载人体,在所述垫板21上来回运动,进入运动状态;步骤5腰膝下挫:以收腹挺胸加重腰髋部,在所述腰辊33冠面上的摩擦力度,以及足底在所述足辊34上摩蹭,步骤6弧臂撑拉:两臂在所述上纵梁12上发力或撑或拉进入加速状态;步骤7脊背下沉:加大腰背沉压力度,并随意调节运动速率,追求想要效果;这一过程中,由于腰髋手臂一起助力,腰堕膝屈下蹲之力落在所述足辊34上,压迫所述下纵梁11上翘前端产生应力反应,致车体小幅前倾后仰而簸动,对躯体起到抖脊,松解、抗阻、拉伸的作用,此一段以腰髋为重心,对夹脊、命门、腰阳关,长强一线两侧经络穴位及软组织进行按摩,理疗、调理,其足底涌泉穴部位,会阴穴部位,腹横肌,骨盆底肌群也因此受到有益刺激;
其中,上身7式包括:步骤8护颈扣枕:此际,使用者运动重心转移到背颈头部位置,将颈后部着在所述护颈装置4上,再引手向上扣住所述枕辊把手套110,步骤9引体卧推:双臂助力推举所述枕辊把手套110,牵引体位上行与颈项争力,并加重背脊与所述背辊 32的抗阻摩擦力度,步骤10含胸拔背:以胸腹运气,加重下沉摩擦力度进入加速状态;步骤11收额藏喉:以下颏抵近锁骨,使背颈小幅前倾,步骤12舒颈摩头:以前额神庭穴部位,贴紧在所述枕辊31下缘部位,体位在惯性推送下,头部自然从前额,经头顶到脑后颈部一线,紧贴着所述枕辊31来回径向摩动,步骤13摩肩扩胸:摩头之后可将头颈落在所述背辊32上,双手扣住所述把手套110将所述枕辊31推至轴孔114后端,加大颈背,肩周在所述背辊32上的沉压摩擦力度,步骤14枕曲展足:将脑勺挂在所述枕辊31或仰垂在所述背辊32上做颈后曲度保健,同时,将所述动能球22控制在会阴穴部位滚摆,将足跟或者小腿抻在所述足辊34挺身伸展,自我牵引,使脊椎间盘得到松解和矫正,此间,身体重心处于平衡状态,在舒颈摩头时,车体会出现小幅应力摇簸,但在所述柱腿17弹簧和所述胶胎滚轮18胶胎的应力作用下,可排除任何震荡危险,此一段的重点是对神庭,百会,玉枕,大椎,肩井,夹脊一线两侧经络穴位及软组织进行按摩,理疗、调理,其背脊,头颈部软组织也因此受到有益刺激。
以上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所呈现的方案和显示仅仅是对广义发明的示例而不是对其它等效方式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可以有各种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包括根据全龄段人群不同的肢体状态,生理特征,对舒适度和耐受度需求进行差异化、个性化配型,都应视为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及等同物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与术语与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Claims (6)

1.一种滚背健身挺,其包括:厢式车架⑴导引装置⑵功能装置⑶护颈装置⑷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装置⑶是一种功能组合辊,其包括枕辊﹙31﹚背辊﹙32﹚腰辊﹙33﹚足辊﹙34﹚皆安装在所述厢式车架⑴上;所述导引装置⑵是一种自力传动系统,其包括垫板﹙21﹚功能球﹙22﹚,所述护颈装置⑷是一气孔弹性护具,分别安装在所述厢式车架⑴内;它通过使用者的仰卧,自力传动,肢体导引,驱动所述导引装置⑵所述功能装置⑶在脊柱一线两侧同步运动,所述厢式车架⑴两侧的壁厢1R为桁构式弧臂状结构与等同多根横梁﹙13﹚对称焊接而成;其组件包括下纵梁﹙11﹚上纵梁﹙12﹚后支柱﹙14﹚枕辊支座﹙15﹚足辊支座﹙16﹚柱腿﹙17﹚胶胎滚轮﹙18﹚腰背辊支座﹙19﹚把手套﹙110﹚平行梁﹙111﹚前支柱﹙113﹚和所述横梁﹙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背健身挺,其特征在于:所述厢式车架⑴的构造是将金属管拉出弧弯并截成4根,每2根1副相互地对弯,并各自呈现出显著的弧度曲率,其中,1根弧弯朝上用作所述下纵梁﹙11﹚1根弧弯朝下用作所述上纵梁﹙12﹚,其上下纵梁中部位置与所述后支柱﹙14﹚所述前支柱﹙113﹚对应焊接;所述上纵梁﹙12﹚前端头与所述下纵梁﹙11﹚前部位置焊接,其后端头下屈与所述柱腿﹙17﹚上端部焊接,其端肩与所述枕辊支座﹙15﹚焊接;所述下纵梁﹙11﹚两端翘起,中部着地,其前端背与所述足辊支座﹙16﹚焊接,其后端口与所述柱腿﹙17﹚跟部焊接;由此构成所述厢式车架⑴两侧的壁厢﹙1R﹚,其两侧所述壁厢﹙1R﹚之间与等同多根所述横梁﹙13﹚在所述柱腿﹙17﹚之间的上下位置,在所述下纵梁﹙11﹚之间的前部位置,在所述前支柱﹙113﹚之间的穹窿位置对称焊接,至此厢式车架⑴总成;其中,所述腰背辊支座﹙19﹚为1副条状齿孔板,左右对称地焊接在所述上纵梁﹙12﹚中部的弧弯下,其左梁一条固定,其右梁一条采用钳夹持结构;所述柱腿﹙17﹚是一种管状管腔内有油封弹簧装置的弹性支持柱,其柱下端安装有胶胎滚轮﹙18﹚;所述平行梁﹙111﹚一端与所述前支柱﹙113﹚下端的穹窿焊接,一端与所述柱腿﹙17﹚跟部焊接,中间与所承托之后支柱﹙14﹚的下端焊接;在车底有尼龙防尘布帘安装在所述横梁﹙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背健身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装置⑵包括垫板﹙21﹚
动能球﹙22﹚,所述垫板﹙21﹚在所述下纵梁﹙11﹚前端的2根横梁﹙13﹚上铆固,所述动
能球﹙22﹚由橡胶或者聚氨酯发泡材料制成,外圆中空有弹性,球面有浮凸点,无固定置放
在所述垫板﹙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背健身挺,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装置⑶包括腰辊﹙33﹚
背辊﹙32﹚枕辊﹙31﹚足辊﹙34﹚,皆为一种功能组合辊,分别安装在所述厢式车架⑴之纵
梁上的支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背健身挺,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装置⑶的构造由辊壳和辊胎过盈配合构成辊体,其辊壳包括轴承﹙37﹚支持架﹙38﹚套管﹙40﹚端口圈﹙42﹚,其辊壳上再安装不同功能的辊胎;其中,所述腰辊﹙33﹚所述背辊﹙32﹚的辊壳上安装的是一种胎冠内置有磁力珠和/或砭石珠设置的理疗胎﹙35﹚和一种胎冠面有棱坎和/或狼牙设置的按摩胎﹙36﹚,所述理疗胎﹙35﹚所述按摩胎﹙36﹚按单偶之数错开地安装在辊壳之上,每只辊壳上可安装1一6只胎;其辊体两端轴头分别与所述腰背辊支座﹙19﹚对应螺接;所述枕辊﹙31﹚其辊壳外套为有浮凸点和/或棘刺设置的凹弧形辊胎﹙312﹚,其辊壳中向两端伸出的轴杆上有把手套﹙110﹚,其轴头对应所述枕辊支座﹙15﹚之轴孔﹙114﹚螺接,所述足辊﹙34﹚其辊壳外套之辊胎冠面有狼牙设置,其有2个辊体﹙341﹚,在轴杆上呈两端分置,其轴头对应所述足辊支座﹙16﹚之轴孔﹙115﹚螺接,其中间一截轴杆上有所述把手套﹙1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背健身挺,其特征在于:所述护颈装置⑷是一气孔弹性护具,包括气孔枕芯﹙43﹚支承台﹙44﹚螺帽﹙41﹚与所述后支柱﹙14﹚螺接。
CN201820814611.3U 2018-05-29 2018-05-29 一种滚背健身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728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14611.3U CN209172867U (zh) 2018-05-29 2018-05-29 一种滚背健身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14611.3U CN209172867U (zh) 2018-05-29 2018-05-29 一种滚背健身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72867U true CN209172867U (zh) 2019-07-30

Family

ID=67358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1461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72867U (zh) 2018-05-29 2018-05-29 一种滚背健身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728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3486A (zh) * 2018-05-29 2019-01-18 杨叔勋 一种滚背康体导引车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3486A (zh) * 2018-05-29 2019-01-18 杨叔勋 一种滚背康体导引车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1694B (zh) 基于头部自重牵引原理的颈椎康复机器人
CN106109067B (zh) 腰椎支撑器
CN204743508U (zh) 一种充气式医疗u型枕头
CN201410012Y (zh) 牵引健身理疗床
CN108938360A (zh)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训练按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9172867U (zh) 一种滚背健身挺
CN209253537U (zh) 一种多功能便于调节的神经外科术后恢复装置
CN105943223B (zh) 非手术颈椎减压治疗系统
CN101507674A (zh) 一种多功能康复床
CN201760035U (zh) 健颈仪
CN111494154A (zh) 一种中老年治疗用防驼背按摩结构
CN109223486A (zh) 一种滚背康体导引车及使用方法
CN103126791A (zh) 碳纤维复合材料颈托
CN105213079A (zh) 一种可支撑颈椎卧位间歇式牵引床
CN205759446U (zh) 一种颈椎曲度恢复训练器
CN205866912U (zh) 颈部减压调角装置
CN203693868U (zh) 护理科用围颈
CN204181759U (zh) 力可控式颈椎曲线牵引装置
CN109938907B (zh) 一种利用行走进行按摩的背部固定装置
CN110236916B (zh) 一种化疗病人的头部理疗罩帽按摩护理的智能穿戴设备
CN208693562U (zh) 一种颈椎理疗固定仪
CN202036374U (zh) 一种颈椎牵引装置
RU114847U1 (ru) Анатомический корсет для опоры спины при сидении
CN213525744U (zh) 一种中医骨伤夹板
CN215385762U (zh) 一种精神治疗用心理舒缓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