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72426U - 一种新型钛网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钛网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72426U
CN209172426U CN201821668208.0U CN201821668208U CN209172426U CN 209172426 U CN209172426 U CN 209172426U CN 201821668208 U CN201821668208 U CN 201821668208U CN 209172426 U CN209172426 U CN 2091724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caliper
caliper body
binding clip
limi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6820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建如
万维
楼棪
许克寒
李林
刘玉杰
杨建�
刘铁龙
魏海峰
杨兴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166820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724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724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724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钛网钳,包括:左钳体,所述左钳体的第一端设置有左钳头;右钳体,所述右钳体的第一端设置有右钳头,所述右钳体与所述左钳体铰接,所述右钳体与所述左钳体呈“X”形设置;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左钳体的第二端或所述右钳体的第二端连接;击打板,所述击打板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第一限位装置,所述第一限位装置设置在所述左钳体;第二限位装置,所述第二限位装置设置在所述右钳体,所述第二限位装置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进行可拆卸连接。其优点在于,通过一个与左钳体呈钝角连接的连接杆,使得操作者以舒适地角度将钛网送入手术位置;在连接杆的尾端设置击打板,通过击打击打板,将钛网送至更深地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钛网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钛网钳。
背景技术
在进行椎体置换或重建手术时,通常需要植入钛网,以进行椎体之间的支撑。
现有的钛网钳仅具有夹持作用,无法将钛网送入更深地位置。此外,使用现有的钛网钳时,操作者握持钛网钳时,由于手部在手术位置以一定角度挡住手术视线,导致需要不停的尝试角度,进而导致手术时间延长,手术效率低下。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将钛网送入更深位置,且在操作时不会遮挡手术视线的钛网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钛网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钛网钳,包括:
左钳体,所述左钳体的第一端设置有左钳头,所述左钳头呈弧形;
右钳体,所述右钳体的第一端设置有右钳头,所述右钳头呈弧形,所述右钳体与所述左钳体铰接,所述右钳体与所述左钳体呈“X”形设置;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左钳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左钳体形成钝角夹角;或
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右钳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右钳体形成钝角夹角;
击打板,所述击打板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所述击打板与所述连接杆呈“T”形;
第一限位装置,所述第一限位装置设置在所述左钳体靠近所述右钳体的一侧;
第二限位装置,所述第二限位装置设置在所述右钳体靠近所述左钳体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装置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进行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左钳头包括第一卡口,所述第一卡口沿所述左钳头的径向设置;
所述右钳头包括第二卡口,所述第二卡口沿所述右钳头的径向设置;
所述第一卡口和所述第二卡口对称设置,形成一类圆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左钳体一体成型;或
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右钳体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左钳体铰接;或
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右钳体铰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具有内螺纹;
所述左钳体的第二端或所述右钳体的第二端设置有容纳腔,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左钳体或所述右钳体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转轴的第二端设置有齿轮,所述转轴与所述连接杆呈“L”形设置;
所述左钳体的第二端或所述右钳体的第二端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左钳体的第二端或所述右钳体的第二端的侧壁设置贯穿侧壁的转轴槽;
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转轴槽内,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转轴槽外;
所述转轴槽的外侧设置有卡位装置。
优选地,还包括:
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一弹性体设置在所述左钳体靠近所述右钳体的一侧;
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设置在所述右钳体靠近所述左钳体的一侧;
所述第一弹性体与所述第二弹性体连接并形成呈“X”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装置为齿条;
所述第二限位装置为卡齿,所述第二限位装置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啮合。
优选地,所述击打板为圆形板。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的表面设置有防滑螺纹。
优选地,所述左钳体远离所述右钳体的一侧设置有指形槽;
所述右钳体远离所述左钳体的一侧设置有指形槽。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钛网钳,通过一个与左钳体呈钝角连接的连接杆,使得操作者能够以舒适地角度将钛网送入手术位置;在连接杆的尾端设置一面积较大的击打板,通过击打击打板,能够将钛网送至更深地位置;操作时,操作者握持连接杆,使得手部位置在手术位置的斜侧方,不再手术位置的上方,不会挡住手术视线,进而提高手术效率;通过新型钛网钳能偶一次完成夹持钛网、将钛网深入的操作,无须更换手术器械,操作简单便捷,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左钳体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右钳体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左钳体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连接杆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左钳体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连接杆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卡位装置的锁定状态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卡位装置的未锁定状态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左钳体1;右钳体2;左钳头3;右钳头4;连接杆5;击打板6;第一限位装置7;第二限位装置8;第一卡口9;第二卡口10;通孔11;容纳腔12;螺栓13;转轴14;齿轮15;转轴槽16;卡位装置17;滑槽18;弹簧19;指形槽20;第一弹性体21;第二弹性体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钛网钳,包括左钳体1、右钳体2、连接杆5、击打板6、第一限位装置7、第二限位装置8、第一弹性体21和第二弹性体22,左钳体1和右钳体2铰接,连接杆5的第一端与左钳体1的第二端连接,击打板6设置在连接杆5的第二端,第一限位装置7设置在左钳体1的内侧,第二限位装置8设置在右钳体2的第二端,第一限位装置7与第二限位装置8进行限位连接,第一弹性体21设置在左钳体1的内侧,第二弹性体22设置在右钳体2的内侧,第一弹性体21和第二弹性体22连接并形成“X”形结构。
进一步地,连接杆5可以与右钳体2连接,即形成与图1所示结构呈镜面对称的结构。
如图2所示,左钳体1的第一端设置有左钳头3,左钳头3呈弧形,即左钳头3与左钳体1形成一“J”形结构。左钳头3设置有第一卡口9,第一卡口9沿着左钳头3的径向方向设置,即形成一“[”结构。
进一步地,左钳头3的弧形的圆心角的角度范围为0°~90°,优选的角度范围为45°~90°。进一步优选的,圆心角的角度为60°或90°。
进一步地,第一卡口9沿着左钳头3的径向方向贯穿左钳头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连接杆5的第一端与左钳体1的第二端一体成型,并且连接杆5与左钳体1之间形成一个钝角夹角。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连接杆5的握持性,连接杆5的表面设置有防滑螺纹。
击打板6设置在连接杆5的第二端,并且形成一“T”形结构,且击打板6的尺寸大于连接杆5的尺寸。即当连接杆5为圆柱形连接杆,击打板6的直径(击打板6为圆形)大于连接杆5的直径,且至少为连接杆5直径的2倍;或击打板6为多边形时,其最短的对角线长度大于连接杆5的直径。当连接杆5为多边形连接杆,击打板6的直径(击打板6为圆形)大于连接杆5的最长的对角线长度;或击打板6为多边形时,其最短的对角线长度大于连接杆5的最长的对角线长度。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击打板6为圆形或椭圆形。
如图3所示,右钳体2的第一端设置有右钳头4,右钳头4呈弧形,即右钳头4与右钳体2形成一“J”形结构。右钳头3设置有第二卡口10,第二卡口10沿着右钳头4的径向方向设置,即形成一“]”结构。
进一步地,右钳头4的弧形的圆心角的角度范围为0°~90°,优选的角度范围为45°~90°。进一步优选的,圆心角的角度为60°或90°。
进一步地,第二卡口10沿着右钳头4的径向方向贯穿右钳头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如图1所示,当左钳头3和右钳头4接触时,第一卡口9和第二卡口10闭合形成一个类圆形结构。
第一限位装置7设置在左钳体1靠近右钳体2的一侧,第二限位装置8设置在右钳体靠近左钳体1的一侧,第一限位装置7和第二限位装置8相对设置,能够进行相互连接,以对左钳体1和右钳体2的位置进行限定。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装置7为齿条,第二限位装置8为卡齿,第一限位装置7和第二限位装置8进行啮合。
第一弹性体21为弯曲的弹片,第一弹性体21的第一端与左钳体1连接。
第二弹性体22为弯曲的弹片,第二弹性体22的第一端与右钳体2连接,第二弹性体22与第一弹性体21相对设置,且第一弹性体21的第二端与第二弹性体22的第二端进行嵌套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钛网钳的握持性,增强钛网钳与手部的摩擦力,在左钳体1和右钳体2的外侧设置有指形槽20,即在左钳体1的远离右钳体2的一侧设置有指形槽20,在右钳体2的远离左钳体1的一侧设置有指形槽20。
进一步地,在左钳体1和右钳体2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使用的左钳头3和右钳头4夹住钛网,并利用第一卡口9和第二卡口10固定住钛网;然后使用第一限位装置7和第二限位装置8进行啮合,以使左钳头3和右钳头4与钛网进行牢固的结合;然后将钛网送入手术位置,操作者握住连接杆5,然后使用击打锤击打击打板6,将钛网送入指定位置。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通过新型钛网钳结构,能够以更舒适地角度将钛网送至手术位置,并在不切换手术器械地情况下,通过击打击打板,将钛网深入指定位置,与椎体进行更好地连接;操作时,操作者手部握持连接杆,使得手部在手术位置的斜侧方,不在手术位置的正上方,即不会遮挡手术视线,提高手术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新型钛网钳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连接杆5与左钳体1铰接连接,连接杆5能够绕着连接处进行旋转运动。
如图4所示,一种新型钛网钳,包括左钳体1、右钳体2、连接杆5、击打板6、第一限位装置7、第二限位装置8、第一弹性体21和第二弹性体22,左钳体1和右钳体2铰接,连接杆5的第一端与左钳体1的第二端连接,击打板6设置在连接杆5的第二端,第一限位装置7设置在左钳体1的内侧,第二限位装置8设置在右钳体2的第二端,第一限位装置7与第二限位装置8进行限位连接,第一弹性体21设置在左钳体1的内侧,第二弹性体22设置在右钳体2的内侧,第一弹性体21和第二弹性体22连接并形成“X”形结构。
其中,右钳体2、击打板6、第一限位装置7、第二限位装置8、第一弹性体21和第二弹性体22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左钳体1的第一端设置有左钳头3,左钳头3呈弧形,即左钳头3与左钳体1形成一“J”形结构。左钳头3设置有第一卡口9,第一卡口9沿着左钳头3的径向方向设置,即形成一“[”结构。
进一步地,左钳头3的弧形的圆心角的角度范围为0°~90°,优选的角度范围为45°~90°。进一步优选的,圆心角的角度为60°或90°。
进一步地,第一卡口9沿着左钳头3的径向方向贯穿左钳头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左钳体1的第二端设置有容纳腔12,并设置有贯穿左钳体1两侧的螺孔,且螺孔与容纳腔12形成一“+”形结构。
如图6所示,连接杆5的第一端设置有通孔11,通孔11的尺寸与螺孔相同,通孔11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
连接杆5的第一端与左钳体1的第二端铰接,即连接杆5的第一端设置在左钳体1的容纳腔12内,并且连接杆5的通孔11对准左钳体1的螺孔,然后通过螺栓13进行限位连接。
具体的连接过程如下:将连接杆5以一定角度与左钳体1连接后,将螺栓13从左钳体1一侧的螺孔进入,然后与通孔11进行螺纹连接,再从左钳体1的另一侧的螺孔旋出,然后将一螺帽与露出的螺栓13进行连接。由于螺杆13的位置固定不动,且连接杆5与螺杆13为螺纹连接,即可确保连接杆5的位置不动。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可以根据手术需要,调节连接杆5与左钳体1之间的角度,便于操作者更加舒适地进行击打。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新型钛网钳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连接杆5与左钳体1的铰接连接方式不同。
如图7所示,一种新型钛网钳,包括左钳体1、右钳体2、连接杆5、击打板6、第一限位装置7、第二限位装置8、第一弹性体21和第二弹性体22,左钳体1和右钳体2铰接,连接杆5的第一端与左钳体1的第二端连接,击打板6设置在连接杆5的第二端,第一限位装置7设置在左钳体1的内侧,第二限位装置8设置在右钳体2的第二端,第一限位装置7与第二限位装置8进行限位连接,第一弹性体21设置在左钳体1的内侧,第二弹性体22设置在右钳体2的内侧,第一弹性体21和第二弹性体22连接并形成“X”形结构。
如图8所示,左钳体1的第一端设置有左钳头3,左钳头3呈弧形,即左钳头3与左钳体1形成一“J”形结构。左钳头3设置有第一卡口9,第一卡口9沿着左钳头3的径向方向设置,即形成一“[”结构。
进一步地,左钳头3的弧形的圆心角的角度范围为0°~90°,优选的角度范围为45°~90°。进一步优选的,圆心角的角度为60°或90°。
进一步地,第一卡口9沿着左钳头3的径向方向贯穿左钳头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左钳体1的第二端设置有容纳腔12,并设置有贯穿左钳体1一侧的转轴槽16,且转轴槽16与容纳腔12形成一“┤”形结构。
如图9所示,连接杆5的第一端与转轴14的第一端连接,即转轴14与连接杆5形成一“L”形结构,转轴14的第二端设置有齿轮15。
连接杆5的第一端设置在左钳体1的容纳腔12内,转轴14设置在转轴槽16内,齿轮15设置在转轴槽16的外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齿轮15,即可使连接杆5绕着转轴14旋转,从而使连接杆5与左钳体1形成一定夹角。
为了对连接杆5的位置进行限定,在左钳体1的转轴槽16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限位的装置。
如图10所示,左钳体1设置有呈“┤”形的卡位装置17、以及用于放置卡位装置17的滑槽18,以及用于复位的弹簧19,弹簧19设置在卡位装置17与远离转轴14的滑槽18的侧壁之间,并且位于卡位装置17的横杆与远离转轴14的滑槽18的侧壁之间,且弹簧19呈放松状态时,卡位装置17顶住转轴14,使转轴14无法旋转。
如图11所示,将卡位装置17朝远离转轴14的一侧移动时,弹簧19被压缩,卡位装置17与转轴14不再接触,使得转轴14可进行旋转,当转轴14旋转完毕后,卡位装置17在弹簧19的弹力作用下复位,使得卡位装置17再次顶住转轴14,使转轴14无法旋转。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在复位弹簧19和卡位装置17的作用下,能够对转轴14进行快速限位,操作简单便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钛网钳,其特征在于,包括:
左钳体(1),所述左钳体(1)的第一端设置有左钳头(3),所述左钳头(3)呈弧形;
右钳体(2),所述右钳体(2)的第一端设置有右钳头(4),所述右钳头(4)呈弧形,所述右钳体(2)与所述左钳体(1)铰接,所述右钳体(2)与所述左钳体(1)呈“X”形设置;
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第一端与所述左钳体(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连接杆(5)与所述左钳体(1)形成钝角夹角;或
所述连接杆(5)的第一端与所述右钳体(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连接杆(5)与所述右钳体(2)形成钝角夹角;
击打板(6),所述击打板(6)设置在所述连接杆(5)的第二端,所述击打板(6)与所述连接杆(5)呈“T”形;
第一限位装置(7),所述第一限位装置(7)设置在所述左钳体(1)靠近所述右钳体(2)的一侧;
第二限位装置(8),所述第二限位装置(8)设置在所述右钳体(2)靠近所述左钳体(1)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装置(8)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7)进行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钛网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钳头(3)包括第一卡口(9),所述第一卡口(9)沿所述左钳头(3)的径向设置;
所述右钳头(4)包括第二卡口(10),所述第二卡口(10)沿所述右钳头(4)的径向设置;
所述第一卡口(9)和所述第二卡口(10)对称设置,形成一类圆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钛网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与所述左钳体(1)一体成型;或
所述连接杆(5)与所述右钳体(2)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钛网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与所述左钳体(1)铰接;或
所述连接杆(5)与所述右钳体(2)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钛网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的第一端设置有通孔(11),所述通孔(11)内具有内螺纹;
所述左钳体(1)的第二端或所述右钳体(2)的第二端设置有容纳腔(12),所述连接杆(5)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2)内,所述连接杆(5)与所述左钳体(1)或所述右钳体(2)通过螺栓(1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钛网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的第一端设置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杆(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转轴(14)的第二端设置有齿轮(15),所述转轴(14)与所述连接杆(5)呈“L”形设置;
所述左钳体(1)的第二端或所述右钳体(2)的第二端设置有容纳腔(12),所述左钳体(1)的第二端或所述右钳体(2)的第二端的侧壁设置贯穿侧壁的转轴槽(16);
所述连接杆(5)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2)内,所述转轴(14)设置在所述转轴槽(16)内,所述齿轮(15)设置在所述转轴槽(16)外;
所述转轴槽(16)的外侧设置有卡位装置(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钛网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弹性体(21),所述第一弹性体(21)设置在所述左钳体(1)靠近所述右钳体(2)的一侧;
第二弹性体(22),所述第二弹性体(22)设置在所述右钳体(2)靠近所述左钳体(1)的一侧;
所述第一弹性体(21)与所述第二弹性体(22)连接并形成呈“X”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钛网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击打板(6)为圆形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钛网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的表面设置有防滑螺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钛网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钳体(1)远离所述右钳体(2)的一侧设置有指形槽(20);
所述右钳体(2)远离所述左钳体(1)的一侧设置有指形槽(20)。
CN201821668208.0U 2018-10-15 2018-10-15 一种新型钛网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724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68208.0U CN209172426U (zh) 2018-10-15 2018-10-15 一种新型钛网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68208.0U CN209172426U (zh) 2018-10-15 2018-10-15 一种新型钛网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72426U true CN209172426U (zh) 2019-07-30

Family

ID=67361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6820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72426U (zh) 2018-10-15 2018-10-15 一种新型钛网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7242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5222A (zh) * 2019-09-27 2019-12-17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八医院 一种脊柱外科手术用多功能咬骨钳
CN113649960A (zh) * 2021-09-14 2021-11-16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一种用于夹持钛网的镊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5222A (zh) * 2019-09-27 2019-12-17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八医院 一种脊柱外科手术用多功能咬骨钳
CN113649960A (zh) * 2021-09-14 2021-11-16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一种用于夹持钛网的镊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72426U (zh) 一种新型钛网钳
WO2007038461A3 (en) Spreader insert for a retractor system
CN105411646B (zh) 医用可侧弯的磨削刀具
CN105476673A (zh) 一种泌尿外科手术保护器
CN203777039U (zh) 一种加压式组合滑钉取出器
CN204219006U (zh) 一种微创经皮脊柱撑开器
CN207613852U (zh) 一种医用持取钳
CN106264713B (zh) 高频电外科手术器械
CN108670382A (zh) 一种野战环境下骨盆前、后一体化外固定装具
CN103153217B (zh) 用于切割细长元件的外科手术器械及其使用方法
CN106361424B (zh) 一种支点工具
CN208769921U (zh) 显微剪刀
CN2612351Y (zh) 骨折复位持骨钳
CN208864454U (zh) 一种具有折断功能的对抗扳手
CN208243597U (zh) 一种多功能医用镊子
CN217525293U (zh) 可快速替换钳头的髓核钳
CN201782796U (zh) 一种治疗上尿路结石的腔内碎石装置
CN201806774U (zh) 一种持骨钳
CN205389599U (zh) 一种长柄可伸缩式高枝疏果剪
CN206822658U (zh) 一种分离止血切割钳
CN209186858U (zh) 神经外科双钳头手术钳
CN214805128U (zh) 眼部取瘤器
CN204839659U (zh) 无遮挡骨折复位钳
CN202761432U (zh) 一种骨科多功能钢丝牵引钳
RU147769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епозиционной фиксации костных отломко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