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72317U - 一种采血笔的刺入深度调节结构及采血笔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血笔的刺入深度调节结构及采血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72317U
CN209172317U CN201821351280.0U CN201821351280U CN209172317U CN 209172317 U CN209172317 U CN 209172317U CN 201821351280 U CN201821351280 U CN 201821351280U CN 209172317 U CN209172317 U CN 209172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collecting pen
blood collecting
blood
depth adjus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5128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立波
崔成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Huaho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Tianjin Huah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Huaho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Huaho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Tianjin Huaho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82135128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72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72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723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血笔的刺入深度调节结构及采血笔,属于采血笔领域,所述采血笔的刺入深度调节结构包括外套、内芯、调节套和调节内套,所述调节套为中空的壳体,所述调节套的采血近端部分的外径小于外套内侧壁内径,所述调节套在采血近端设有卡槽,所述第二腔体内侧壁靠近分隔片位置设有两个与卡槽配合的卡扣,所述调节套的内部设有向采血远端延伸的用来容纳调节内套的环状凸筋,所述调节内套为可容纳尾部通过的中空壳体。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在尾部调节的方式,给使用者带来新颖的体验,且由于结构的限制尾部空间较大,增大了使用者的握持面积,可以提供更好的操作手感的采血笔的刺入深度调节结构及采血笔。

Description

一种采血笔的刺入深度调节结构及采血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血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血笔的刺入深度调节结构及采血笔。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和缺陷:
现有采血笔常见的调节采血针刺入深度方式为在笔帽侧进行调节,几乎千篇一律。例如,中国专利CN105816188A于2016年08月03日公开的一种改进型一次性可调穿刺深度安全采血针,包括外壳、针芯、弹簧以及推发器,外壳前端设有一个用于调节针刺深度的调节圈,调节圈间隙套装在推发器头部外侧,调节圈与外壳在周向转动连接,在轴向定位连接,调节圈与外壳之间设有转动定位结构,调节圈的内壁上设有旋转阶梯面或旋转斜面,转动调节圈处于不同定位位置时,旋转阶梯面或旋转斜面以轴向不同位置迎击针芯的撞击面,以此改变针尖穿刺深度。这种调节方式,使用者的握持面积小,存在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和意义:
因此,基于这些问题,提供一种采用在尾部调节的方式,给使用者带来新颖的体验,且由于结构的限制尾部空间较大,增大了使用者的握持面积,可以提供更好的操作手感的采血笔的刺入深度调节结构及采血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采用在尾部调节的方式,给使用者带来新颖的体验,且由于结构的限制尾部空间较大,增大了使用者的握持面积,可以提供更好的操作手感的采血笔的刺入深度调节结构。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采用在尾部调节的方式,给使用者带来新颖的体验,且由于结构的限制尾部空间较大,增大了使用者的握持面积,可以提供更好的操作手感的采血笔。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采血笔的刺入深度调节结构,所述采血笔的刺入深度调节结构包括外套、内芯、调节套和调节内套,
所述外套为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中间部位径向设有分隔片,所述分隔片将壳体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分隔片上设有供内芯通过的通孔。
所述内芯在采血近端设有可用来安装采血针的针座,所述内芯设有向采血远端延伸的尾部,所述尾部可沿通孔轴向移动,所述尾部末端设有倒钩,所述倒钩上设有限位面一,
所述调节套为中空的壳体,所述调节套的采血近端部分的外径小于外套内侧壁内径,所述调节套在采血近端设有卡槽,所述第二腔体内侧壁靠近分隔片位置设有两个与卡槽配合的卡扣,所述调节套的内部设有向采血远端延伸的用来容纳调节内套的环状凸筋,
所述调节内套为可容纳尾部通过的中空壳体,所述调节内套在采血近端设有盲槽和导向槽,所述通孔两侧设有两条向第二腔体延伸的导向筋,所述导向槽与导向筋配合,所述盲槽与螺旋槽相连通,所述环状凸筋内侧壁设有两个与螺旋槽配合的限位柱,所述螺旋槽两端设有用来控制调节套的旋转角度的限位面二,所述调节内套的末端设有与限位面一配合的端面。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尾部调节的方式,通孔控制内芯尾部达到控制内芯在采血过程中的移动量,从而实现在采血笔尾部来调节刺入深度的目的,给使用者带来新颖的体验,且由于结构的限制尾部空间较大,增大了使用者的握持面积,可以提供更好的操作手感。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为了使内芯装入后不会脱出,在上述的血笔的刺入深度调节结构中,进一步的,所述倒钩最大外形尺寸大于调节内套内部通孔内径。
为了使得倒钩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量,能够顺利通过调节内套,在上述的血笔的刺入深度调节结构中,进一步的,所述内芯尾部末端部分设有分叉。
在上述的血笔的刺入深度调节结构中,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套外侧壁设有沿周向向外的凸起,第二腔体末端轴向设有与凸起配合的凹槽。
为了增加中间所夹侧壁的弹性,在上述的血笔的刺入深度调节结构中,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套外侧壁设有两个相邻矩形通孔,所述凸起位于两个相邻矩形通孔中间所夹侧壁上。
为了供使用者调节刺入深度时捏握,在上述的血笔的刺入深度调节结构中,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套末端设为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外径与外套外径一致,所述调节套的采血近端部分的外径小于外套内侧壁内径,可插接于外套内。
一种采血笔,所述采血笔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采血笔的刺入深度调节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尾部调节的方式,通孔控制内芯尾部达到控制内芯在采血过程中的移动量,从而实现在采血笔尾部来调节刺入深度的目的,给使用者带来新颖的体验,且由于结构的限制尾部空间较大,增大了使用者的握持面积,可以提供更好的操作手感。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
图1-1是外套的主视图;
图1-2是说明书附图1-1中A-A向剖视图;
图1-3是外套的俯视图;
图1-4是说明书附图1-3中B-B向剖视图;
图1-5是外套的右视图;
图1-6是外套的立体视图;
图2是内芯的立体视图;
图3-1是调节套的主视图;
图3-2是说明书附图3-1中F-F向剖视图;
图3-3是调节套的俯视图;
图3-4是说明书附图3-3中G-G向剖视图;
图3-5是调节套的左视图;
图3-6是调节套的立体视图;
图4-1是调节内套的主视图;
图4-2是调节内套的俯视图;
图4-3是调节内套的右视图;
图4-4是调节内套的立体视图。
图5-1是刺入深度调节结构的主视图;
图5-2是说明书附图5-1中L-L向剖视图;
图5-3是刺入深度调节结构的俯视图;
图5-4是说明书附图5-3中M-M向剖视图。
图中:
10、外套,11、分隔片,12、第一腔体,13、第二腔体,14、通孔,15、导向筋,16、卡扣,17、凹槽;
20、内芯,21、限位面一,22、针座,23、尾部,24、倒钩,
30、调节套,31、卡槽,32、环状凸筋,33、限位柱,34、矩形通孔,35、凸起,36、握持部;
40、调节内套,41、盲槽,42、螺旋槽,43,导向槽,44、端面,45、限位面二。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采血笔的刺入深度调节结构及采血笔的具体结构、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实用新型的更多其他实施例。另外,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技术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进行标示。
将理解,当据称将部件“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可以存在中间部件。相反,当据称将部件“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时,则表示不存在中间部件。
下面就结合图1-1至图5-4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一种采血笔的刺入深度调节结构,所述采血笔的刺入深度调节结构包括外套10、内芯20、调节套30和调节内套40,
所述外套10为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中间部位径向设有分隔片11,所述分隔片11将壳体分为第一腔体12和第二腔体13,分隔片11上设有供内芯20通过的通孔14。第一腔体12设为采血近端用来容纳针座22,第二腔体13设为采血远端用来容纳尾部23、调节套30和调节内套40等。
所述内芯20在采血近端设有可用来安装采血针的针座22,所述内芯20设有向采血远端延伸的尾部23,所述尾部23可沿通孔14轴向移动,所述尾部23末端设有倒钩24,所述倒钩24上设有限位面一21,
所述调节套30为中空的壳体,所述调节套30的采血近端部分的外径小于外套10内侧壁内径,所述调节套30在采血近端设有卡槽31,所述第二腔体13内侧壁靠近分隔片11位置设有两个与卡槽31配合的卡扣16,所述调节套30的内部设有向采血远端延伸的用来容纳调节内套40的环状凸筋32,
所述调节内套40为可容纳尾部23通过的中空壳体,所述调节内套40在采血近端设有盲槽41和导向槽43,所述通孔14两侧设有两条向第二腔体13延伸的导向筋15,所述导向槽43与导向筋15配合,所述盲槽41与螺旋槽42相连通,所述环状凸筋32内侧壁设有两个与螺旋槽42配合的限位柱33,所述螺旋槽42两端设有用来控制调节套的旋转角度的限位面二45,所述调节内套40的末端设有与限位面一21配合的端面44。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尾部调节的方式,通孔控制内芯尾部达到控制内芯在采血过程中的移动量,从而实现在采血笔尾部来调节刺入深度的目的,给使用者带来新颖的体验,且由于结构的限制尾部空间较大,增大了使用者的握持面积,可以提供更好的操作手感。
更进一步来讲,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中考虑,所述倒钩24最大外形尺寸大于调节内套40内部通孔内径。从而使内芯装入后不会脱出。
更进一步来讲,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中考虑,所述内芯尾部23末端部分设有分叉。本实用新型使得倒钩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量,能够顺利通过调节内套,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调节套30外侧壁设有沿周向向外的凸起35,第二腔体13末端轴向设有与凸起35配合的凹槽17。
更进一步来讲,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中考虑,所述调节套30外侧壁设有两个相邻矩形通孔34,所述凸起35位于两个相邻矩形通孔34中间所夹侧壁上。从而增加中间所夹侧壁的弹性。
更进一步来讲,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中考虑,所述调节套30末端设为握持部36,所述握持部36外径与外套10外径一致,所述调节套30的采血近端部分的外径小于外套10内侧壁内径,可插接于外套10内。从未供使用者调节刺入深度时捏握。
一种采血笔,所述采血笔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采血笔的刺入深度调节结构。
首先阐述组装方式:由于本实用新型主要申请保护的实用新型点是调节刺入深度的方式,所以这里针对该部分做详细描述。
先将调节内套由调节套30的采血远端放入,盲槽41对准限位柱33,将限位柱33通过盲槽41装入到螺旋槽42内,完成调节内套与调节套的装配。将前述组件的采血近端对着外套10的第二腔体13的开口装入,同时导向槽43对准外套的导向筋15,按入调节套30使卡扣16卡接到卡槽31内,此时导向筋15被装配进入导向槽43内,且预先设置的卡槽31可沿卡扣16周向转动,导向筋15可沿导向槽43轴向移动。再将内芯20的倒钩24对着外套的第一腔体12装入,直到倒钩24通过调节内套40的内部通孔并在端面44外全部暴露,需要指出的是倒钩24最大外形尺寸大于调节内套内部通孔内径,使其装入后不会脱出,由于内芯尾部23末端部分设有分叉,使得倒钩24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量能够顺利通过调节内套。此部分阐述完毕。
原理:
本采血笔在采血过程中,内芯20在动力件的推动下,朝向采血近端轴向移动,当限位面一21与端面44相接触后,内芯20停止向采血近端的轴向移动,在弹簧的带动下恢复到原位,完成采血。内芯20向采血近端移动的距离决定了采血针刺入使用者皮肤的深度,内芯20的移动量取决于何时与端面44接触,端面靠近采血近端刺入深度相对较深,端面远离采血近端刺入深度相对较浅。
调整刺入深度时,一只手捏住外套10、另一只手手指捏住握持部36,周向转动调节套30,转动过程中可以听到咔哒声,同时感觉到调节套30的弹动,这是凸起35在凹槽17间跳动产生的感官变化,每次弹动代表着刺入深度发生了变化。转动调节套30时,限位柱33会在螺旋槽42内移动,由于调节内套40同时受到导向筋15的控制,使其只能沿着导向筋15轴向移动,限位柱33沿螺旋槽42移动到靠近导向槽43时,端面44最远离采血近端,此时刺入深度最小,反之最大。需要指出的是螺旋槽42沿旋转方向两端设有限位面二45,限位柱33只能在其间往复移动,确保了穿刺深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控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提供一种采用在尾部调节的方式,给使用者带来新颖的体验,且由于结构的限制尾部空间较大,增大了使用者的握持面积,可以提供更好的操作手感的采血笔的刺入深度调节结构及采血笔。
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采血笔的刺入深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笔的刺入深度调节结构包括外套、内芯、调节套和调节内套,
所述外套为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中间部位径向设有分隔片,所述分隔片将壳体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分隔片上设有供内芯通过的通孔,
所述内芯在采血近端设有可用来安装采血针的针座,所述内芯设有向采血远端延伸的尾部,所述尾部可沿通孔轴向移动,所述尾部末端设有倒钩,所述倒钩上设有限位面一,
所述调节套为中空的壳体,所述调节套的采血近端部分的外径小于外套内侧壁内径,所述调节套在采血近端设有卡槽,所述第二腔体内侧壁靠近分隔片位置设有两个与卡槽配合的卡扣,所述调节套的内部设有向采血远端延伸的用来容纳调节内套的环状凸筋,
所述调节内套为可容纳尾部通过的中空壳体,所述调节内套在采血近端设有盲槽和导向槽,所述通孔两侧设有两条向第二腔体延伸的导向筋,所述导向槽与导向筋配合,所述盲槽与螺旋槽相连通,所述环状凸筋内侧壁设有两个与螺旋槽配合的限位柱,所述螺旋槽两端设有用来控制调节套的旋转角度的限位面二,所述调节内套的末端设有与限位面一配合的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笔的刺入深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钩最大外形尺寸大于调节内套内部通孔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笔的刺入深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尾部末端部分设有分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笔的刺入深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套外侧壁设有沿周向向外的凸起,第二腔体末端轴向设有与凸起配合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血笔的刺入深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套外侧壁设有两个相邻矩形通孔,所述凸起位于两个相邻矩形通孔中间所夹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血笔的刺入深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套末端设为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外径与外套外径一致,所述调节套的采血近端部分的外径小于外套内侧壁内径。
7.一种采血笔,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笔采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采血笔的刺入深度调节结构。
CN201821351280.0U 2018-08-21 2018-08-21 一种采血笔的刺入深度调节结构及采血笔 Active CN209172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51280.0U CN209172317U (zh) 2018-08-21 2018-08-21 一种采血笔的刺入深度调节结构及采血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51280.0U CN209172317U (zh) 2018-08-21 2018-08-21 一种采血笔的刺入深度调节结构及采血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72317U true CN209172317U (zh) 2019-07-30

Family

ID=67358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51280.0U Active CN209172317U (zh) 2018-08-21 2018-08-21 一种采血笔的刺入深度调节结构及采血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7231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9246A (zh) * 2020-03-26 2020-07-17 天津华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采血笔
WO2021213447A1 (zh) * 2020-04-21 2021-10-28 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利用尾拉手上膛和调节深度的采血笔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9246A (zh) * 2020-03-26 2020-07-17 天津华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采血笔
WO2021213447A1 (zh) * 2020-04-21 2021-10-28 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利用尾拉手上膛和调节深度的采血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72317U (zh) 一种采血笔的刺入深度调节结构及采血笔
US10105086B2 (en) Twist-to-charge mechanism of lancing device
CN107854129B (zh) 一种穿刺深度后置调节的采血笔
US20070161960A1 (en) Lancet device
US20030144609A1 (en) Single use device for blood microsampling
CN107951494B (zh) 采血笔快速回缩机构
JP4639347B1 (ja) 筆記具
CN202207149U (zh) 前置型采血装置
CN208541346U (zh) 一种神经拉钩
CN106419934B (zh) 防止二次穿刺的一次性采血器
CN107582072B (zh) 一种具有弹性桥缓冲结构的采血装置
CN207604949U (zh) 具有击发感知功能可盲装的下触发安全采血器
CN208892603U (zh) 一种采血笔的退针结构
CN208492118U (zh) 一种具有弹性桥缓冲结构的采血装置
JP6275127B2 (ja) 内部ダイヤル駆動型深さ調整を有する穿刺装置エンドキャップ
CN211674261U (zh) 采血笔笔帽
CN111214242A (zh) 采血笔
CN211512676U (zh) 一种多功能皮肤针
CN201371652Y (zh) 粉笔夹
DE10296150D2 (de) Blutentnahmevorrichtung
CN209350367U (zh) 一种具有伸缩调节结构的皮装饰品打孔修剪工具
CN211187232U (zh) 一次性胎儿头皮螺旋电极
US20060263142A1 (en) Writing instrument with a resilient end
CN209286363U (zh) 一种糖尿病人用的胰岛素笔
CN216221509U (zh) 一种便于操控的活检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