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71684U - 多功能烹饪平台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烹饪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71684U
CN209171684U CN201820675350.1U CN201820675350U CN209171684U CN 209171684 U CN209171684 U CN 209171684U CN 201820675350 U CN201820675350 U CN 201820675350U CN 209171684 U CN209171684 U CN 2091716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base station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multifunctional cooking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7535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招绍坤
刘云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Guangdong Midea Lif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7535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716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716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716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功能烹饪平台,包括基台、燃气加热装置、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和电动料理装置,燃气加热装置安装于基台的一侧,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安装于基台远离燃气加热装置的一侧,电动料理装置安装于基台并临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设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基台上同时设置燃气加热装置、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和电动料理装置,使得该多功能烹饪平台同时将燃气加热、电磁感应加热和食物料理的功能集于同一操作平台上,从而减少了厨房的占用空间。同时,电磁感应加热装置与电动料理装置临近设置,使得需要加热的食物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处理。

Description

多功能烹饪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烹饪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烹饪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家庭中家电的种类越来越多,尤其是随着厨房电器数量的增多,如搅拌机、榨汁机、破壁机、电磁炉、燃气灶等用具的出现占用了厨房较多的空间。
目前已经有一些厨房电器与橱柜进行了整合,例如者燃气灶与电磁炉结合在同一烹饪平台,集合了燃气加热与电磁加热的功能。但是一些食物料理机还没有和燃气灶、电磁炉结合起来,消费者需要额外购买多种功能的电动料理机,从而占用了厨房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多功能烹饪平台,旨在实现将电动料理功能集合,减少厨房的占用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多功能烹饪平台,包括基台、燃气加热装置、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和电动料理装置,所述燃气加热装置安装于所述基台的一侧,所述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安装于所述基台远离所述燃气加热装置的一侧,所述电动料理装置安装于所述基台并临近所述电磁感应加热装置设置。
优选地,所述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基台的电热面板和安装于所述电热面板下方的第一线圈盘,所述电热面板还开设有用以安装所述电动料理装置的第一穿设孔,所述第一线圈盘环绕所述第一穿设孔设置;
所述电动料理装置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位于第一穿设孔下方,所述电机向上延伸设有上输出轴,所述上输出轴的端部固定有用以耦合连接搅拌杯组件的连接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穿设孔位于所述电热面板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连接器低于所述第一穿设孔设置,所述搅拌杯组件穿过所述第一穿设孔并与所述连接器耦合。
优选地,所述电机还包括下输出轴,所述下输出轴的自由端安装有散热风扇。
优选地,所述电动料理装置还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位于所述第一线圈盘内侧,所述电机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座包括底壁和由所述底壁的边缘向上凸设的侧壁,所述连接座的底壁具有过孔,所述上输出轴穿设所述过孔并于自由端连接有所述连接器,所述侧壁与所述电热面板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底壁配合形成用以容纳部分所述搅拌杯组件的容置槽。
优选地,所述容置槽的底部还安装有第二线圈盘,所述第二线圈盘具有第三穿设孔,所述上输出轴穿设所述第三穿设孔并于自由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连接器。
优选地,所述连接座上固定安装有用以检测所述搅拌杯组件的感应器,所述搅拌杯组件上对应所述感应器设置有触发机构。
优选地,所述基台包括平台面板,所述电热面板与所述平台面板为一体结构;或者,所述平台面板上设置有供所述电热面板安装的安装孔,所述电热面板嵌入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
优选地,所述基台还包括支撑在所述平台面板下方的底座和收纳柜,所述收纳柜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多功能烹饪平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台上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靠近所述电热面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基台上同时设置燃气加热装置、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和电动料理装置,使得该多功能烹饪平台同时将燃气加热、电磁感应加热和食物料理的功能集于同一操作平台上,从而减少了厨房的占用空间。同时,电磁感应加热装置与电动料理装置临近设置,使得需要加热的食物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烹饪平台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烹饪平台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基台 110 底座
120 平台面板 200 燃气加热装置
300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310 电热面板
311 第一穿设孔 320 第一线圈盘
321 第二穿设孔 400 电动料理装置
410 电机 411 上输出轴
412 下输出轴 420 连接器
430 散热风扇 440 连接座
441 容置槽 500 控制面板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功能烹饪平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该多功能烹饪平台包括基台100、燃气加热装置200、电磁感应加热装置300和电动料理装置400,燃气加热装置200安装于基台100的一侧,电磁感应加热装置300安装于基台100远离燃气加热装置200的一侧,电动料理装置400安装于基台100并临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300设置。
基台100可以包括一个平台面板120和由靠近平台面板120的边缘向下凸设的底座110,该平台面板120和底座110形成一个容纳腔体,通过将燃气加热装置200、电磁感应加热装置300和电动料理装置400的一部分部件安装于上述的容纳腔体内,从而一方面可以对三个装置的一些重要部件进行保护,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台面的简洁化,使整个厨房看起来更加简约。
燃气加热装置200通常包括供气管道、与供气管道连接的阀体,以及与该阀体连接的燃烧器、点火装置和控制系统。电磁感应加热装置300包括导磁盘以及散热组件;导磁盘通电之后,产生磁场,烹饪器具切割磁感线之后会产生涡旋电流,从而产生热量对食物进行加热处理。为了对电磁感应加热装置300内部的电器元件进行保护,电磁感应加热装置300还设置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可以包括有风扇等结构,当然底座110上也可以对应散热组件开设有散热孔,通过散热组件对内部元器件的散热作用,提高了这些元器件的使用寿命。电动料理装置400用于对食物进行处理,电动料理装置400包括有机座部分和搅拌杯组件部分(图中未示出),机座部分则安装于基台100,机座部分与搅拌杯组件的配合可实现对食物的搅拌、破壁、甚至加热等功能。进一步地,电动料理装置400与电磁感应加热装置300临近设置在基台100上,以便用户想要对食物搅拌并加热处理时,电动料理装置400可以借助电磁感应加热装置300的加热功能对食物进行加热处理,从而避免两个工序单独进行而延长处理时间。
其中,当电动料理装置400也可以具有加热食物的功能时,可以将电磁感应加热装置300的加热部件与电动料理装置400进行结合,此时电动料理装置400可以直接利用电磁感应加热装置300的加热部件进行加热,同时利用自身的搅拌装置对食物进行搅拌处理。当然,电动料理装置400也可自行采用一套加热组件,配以搅拌装置形成整体的电动料理装置400。另外,电动料理装置400在采用独立的加热组件时,该加热组件可以采用与电磁感应加热装置300的加热原理(即采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相似的加热组件,也可采用具有其他加热原理(例如电阻丝通电加热、电热薄膜通电加热)的加热组件。
具体地,为了进行区域的划分,基台100的台面可以设置为矩形形状,从而使得燃气加热装置200和电磁感应加热装置300分设于基台100的左右两侧(左右两侧可以是人面对基台100时候对应人的左右手方向)。当然,本实用新型中不限于将基台100的台面设置为矩形的形状,还可设置为圆形、其他多边形或者异形形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基台100上同时设置燃气加热装置200、电磁感应加热装置300和电动料理装置400,使得该多功能烹饪平台同时将燃气加热、电磁感应加热和食物料理的功能集于同一操作平台上,从而减少了厨房的占用空间。同时,电磁感应加热装置300与电动料理装置400设置在同一侧,使得需要加热的食物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装置300进行加热处理。
具体地,电磁感应加热装置300包括固定于基台100的电热面板310和安装于电热面板310下方的第一线圈盘320,电热面板310开设有用以安装电动料理装置400的第一穿设孔311,第一线圈盘320环绕第一穿设孔311设置;电动料理装置400还包括电机410;电机410位于第一穿设孔311下方,电机410向上延伸设有上输出轴411,上输出轴411的端部固定有用以耦合连接搅拌杯组件的连接器。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300中的电热面板310和安装于电热面板310下方的第一线圈盘320,使得电动料理装置400利用电磁感应加热装置300的加热组件对食物进行加热处理。当安装于电热面板310下方的第一线圈盘320在通电后产生磁感线,用户将炊具(例如铁锅)放在电热面板310上时,炊具的底部切割第一线圈盘320产生的磁感线,从而在炊具的底部形成涡旋电流,进而炊具发热,起到对食物进行加热的作用。
电热面板310开设有用以安装电动料理装置400的第一穿设孔311,电动料理装置400的电机410位于第一穿设孔311的下方,通过电机410向上延伸的上输出轴411端部固定有连接器420,使得搅拌杯组件能够与电机410进行连接。搅拌杯组件通常包括杯体、设置在杯体内部的搅拌刀,以及与搅拌刀固定连接的刀轴,连接器420连接电机410的上输出轴411与刀轴,电机410在通电后,其上输出轴411旋转,使得与上输出轴411端部通过连接器420连接的刀轴能够随上输出轴411的转动而转动,从而实现搅拌食物的效果。
具体地,在连接上输出轴411与刀轴时,刀轴上设置有与连接器420相适配的结构。例如,连接器420可以采用内花键的结构,刀轴具有与内花键相适配的外花键的结构,通过内外花键的联结作用,实现刀轴与连接器420的稳定连接,进而实现刀轴与电机410的稳定连接。
另外,电热面板310的材料可以为微晶玻璃或者陶瓷,以便能够保证电热面板310能够具有较好的耐高温的效果。此外,第一线圈盘320安装于电热面板310的下方时,可以与电热面板310固定连接。例如螺钉连接或者粘接的方式将第一线圈盘320固定于电热面板310的背面板上。当然,基台100的下方可以设置一支架,同时可将第一线圈盘320固定于该支架上。
进一步地,连接器420低于第一穿设孔311设置,搅拌杯组件穿过第一穿设孔311并与连接器420耦合。
连接器420低于第一穿设孔,使得连接器420低于电热面板310,从而使得用户在俯视该多功能烹饪平台时,电热面板310是平直的,从而有利于炊具(例如炒锅或平底煎锅)能够稳定放置在电热面板310上,进而对食物进行加热,从而发挥电磁感应加热装置300的加热作用。
同时,搅拌杯组件穿过第一穿设孔311并与连接器420耦合,则搅拌杯组件第一穿设孔311的内壁对搅拌杯组件的杯体具有限位作用,避免了搅拌杯组件的杯体在电机410转动的过程中容易晃动的情况发生,进而实现较好的食物料理功能。
此外,第一线圈盘320环绕第一穿设孔311时,第一线圈盘320还可包括第二穿设孔321以供电机410的上输出轴411穿设或者部分搅拌杯组件的搅拌杯穿设。
为了保证较好的加热效果,第一穿设孔311位于电热面板310的中部。
通过将第一穿设孔311位于电热面板310的中部,使得第一线圈盘能够对坐落在电热面板310上烹饪炊具均匀加热,从而实现较好的加热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穿设孔311的中心轴线与上输出轴411的轴线重合,使得搅拌杯组件与电机410连接后,从而使电动料理装置400对食物的搅拌效果更佳。
为了避免电机410在旋转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以及其他电器元件在工作状态时产生的大量的热影响到电机410或其他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电机410还包括下输出轴412,下输出轴412的自由端安装有散热风扇430。
通过在下输出轴412的自由端安装散热风扇430,使得风扇在随电机410的下输出轴412旋转时,可将电机410内的热量以及周围其他电器件产生的热量排出,进一步对电机410及其他电器件起到保护作用,延长使用寿命。
具体地,散热风扇430可以采用轴流风扇,其通过轴向出风的方式将电机410的热风排到下方。当然,散热风扇430还可以采用离心风扇,通过径向出风的方式将电机410的热风通过基台100的侧方排出。另外,电磁感应加热装置300的散热风扇430可以与电动料理装置400的散热风扇430使用同一个,也可以单独设置两个装置的散热风扇430。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节约成本、减少空间的占用,电磁感应加热装置300的散热风扇430与电动料理装置400的散热风扇430使用同一个。
为了实现电机410的固定效果,电动料理装置400还包括连接座440,连接座440位于第一线圈盘320的内侧,电机410与连接座440固定连接;连接座440包括底壁和由所述底壁的边缘向上凸设的侧壁,连接座440的底壁具有过孔,上输出轴411穿设该过孔并于自由端连接上述连接器420,侧壁与电热面板310固定连接、并与底座配合形成用以容纳部分搅拌杯组件的容置槽441。
连接座440的底壁具有过孔,上输出轴411穿过该过孔并于自由端连接上述连接器420实现了连接座440对电机410的定位和连接效果。连接座440的侧壁由底壁边缘向上凸设并与电热面板310固定连接,实现了连接座440与电热面板310的连接效果,进而实现了电机410的固定效果。
同时,为了使部分搅拌杯组件插设至该容置槽441内,连接座440的容置槽441的槽壁与上输出轴411、连接器之间具有一定间距,该容置槽441同时与第一穿设孔311连通,从而实现电机与搅拌杯组件的连接效果。
为了实现电机410的固定效果,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实施例,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电动料理装置400中连接座440的容置槽441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一线圈盘320的外径尺寸,以对第一线圈盘320进行保护。
为了使电动料理装置400具备加热功能,上述两种实施例中连接座440容置槽441的底部还安装有第二线圈盘(图中未示出),第二线圈盘具有第三穿设孔(图中未示出),上输出轴411穿设第三穿设孔并于自由端连接有连接器420。
在连接座440容置槽441的底部还安装有第二线圈盘,第二线圈盘具有第三穿设孔,上输出轴411穿过第三穿设孔,且穿过第三穿设孔的上输出轴41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器420,使得搅拌杯组件穿设第一穿设孔311后与电机410的上输出轴411进行连接时,搅拌杯组件的杯体底部与电机410之间夹设有第二线圈盘,通过对第二线圈盘通电,实现对搅拌杯组件中杯体底部的刀盘的加热功能,进而实现对食物的加热效果。
进一步地,为了检测搅拌杯组件与电机410的安装情况,连接座440上固定安装有感应器,所述搅拌杯组件上对应设置有触发机构。
通过在连接座440上固定安装有感应器,搅拌杯组件上对应设置有触发机构,使得搅拌杯组件与电机410的安装到位时,触发机构触发相应的感应器,提示用户或者内部的控制组件进行后续的处理程序。
具体地,触发机构可以是机械式触发机构或者磁感式触发机构等触发形式。
为了适应不同的搅拌杯组件,电机410为无刷电机410或者磁阻开关电机410。
无刷电机410或者磁阻开关电机410既能实现电机410的正反转效果,又能对电机410的转速进行调节,从而大大适应于不同搅拌杯组件的使用。
具体地,电机410的输出转速范围为50RPM~20000RPM。在此转速范围内,同一套电机410能够适用于不同的搅拌杯组件,从而节约了成本,减少了空间占用率。
为了便于用户监控或控制电磁感应加热装置300和电动料理装置400,请具体参照图1所示,多功能烹饪平台还包括设置在基台100上的控制面板500,该控制面板500靠近电热面板310。
控制面板500包括主控板,电动料理装置的电机410可与主控板进行电性连接,使得主控板可以对电机410的转向、转速进行控制,从而使得电动料理装置400能够适应多种搅拌杯组件或者多种料理方式。当然,通过控制面板还可实现对电磁感应加热装置300或者电动料理装置400的加热时间、加热功率或者加热温度等方面的控制,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
具体地,电磁感应加热装置300中的控制组件与电动料理装置400中的控制面板可以使用同一套,也可以单独设计。控制面板500的控制方式可以采用触控式、按键式或者旋钮式等。
上述多功能烹饪平台的各装置可以嵌入于基台100内。具体地,基台100包括平台面板120,电热面板310可以采用与平台面板120一体结构设置的方式,也可在平台面板120上开设有供电热面板310安装的安装孔,通过将电热面板310嵌入安装于安装孔内,从而实现电热面板310与基台100高度平齐,进而实现电热面板310嵌入基台100内的效果。另外,电机410的上输出轴411及与上输出轴411连接的连接器420不穿出基台100的台面,使得电机410嵌入基台100内,保证台面整洁及对各装置部件进行保护的效果。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烹饪平台的各装置也可凸设于基台100的上方,便于用户方便将烹饪器具放置于所需要的位置进行食物的处理。
请参照图3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基台100还包括支撑在平台面板120下方的底座110和收纳柜,收纳柜与底座110滑动连接的。
底座110支撑平台面板120一方面可以使得用户在平台面板120上进行食物料理时更加平稳,另一方面还适应人体工学的设计,满足用户操作时的舒适度。进一步地,底座110的支撑架还可设置为可伸缩的形式,从而满足不同身高的用户对该多功能烹饪平台的使用。另外,通过设置与底座110滑动连接的收纳柜,使得用户可以将一些烹饪器具收纳于收纳柜内,从而减少了台面的占用空间,提高了厨房空间的利用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多功能烹饪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台;
燃气加热装置,安装于所述基台的一侧;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所述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安装于所述基台远离所述燃气加热装置的一侧;
电动料理装置,所述电动料理装置安装于所述基台并临近所述电磁感应加热装置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烹饪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基台的电热面板和安装于所述电热面板下方的第一线圈盘,所述电热面板还开设有用以安装所述电动料理装置的第一穿设孔,所述第一线圈盘环绕所述第一穿设孔设置;
所述电动料理装置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位于第一穿设孔下方,所述电机向上延伸设有上输出轴,所述上输出轴的端部固定有用以耦合连接搅拌杯组件的连接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烹饪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设孔位于所述电热面板的中部。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功能烹饪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低于所述第一穿设孔设置,所述搅拌杯组件穿过所述第一穿设孔并与所述连接器耦合。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功能烹饪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还包括下输出轴,所述下输出轴的自由端安装有散热风扇。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功能烹饪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料理装置还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位于所述第一线圈盘内侧,所述电机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座包括底壁和由所述底壁的边缘向上凸设的侧壁,所述连接座的底壁具有过孔,所述上输出轴穿设所述过孔并于自由端连接有所述连接器,所述侧壁与所述电热面板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底壁配合形成用以容纳部分所述搅拌杯组件的容置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烹饪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部还安装有第二线圈盘,所述第二线圈盘具有第三穿设孔,所述上输出轴穿设所述第三穿设孔并于自由端连接有所述连接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烹饪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上固定安装有用以检测所述搅拌杯组件的感应器,所述搅拌杯组件上对应所述感应器设置有触发机构。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烹饪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包括平台面板,所述电热面板与所述平台面板为一体结构;或者,所述平台面板上设置有供所述电热面板安装的安装孔,所述电热面板嵌入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烹饪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还包括支撑在所述平台面板下方的底座和收纳柜,所述收纳柜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烹饪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烹饪平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台上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靠近所述电热面板。
CN201820675350.1U 2018-05-04 2018-05-04 多功能烹饪平台 Active CN2091716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75350.1U CN209171684U (zh) 2018-05-04 2018-05-04 多功能烹饪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75350.1U CN209171684U (zh) 2018-05-04 2018-05-04 多功能烹饪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71684U true CN209171684U (zh) 2019-07-30

Family

ID=67357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75350.1U Active CN209171684U (zh) 2018-05-04 2018-05-04 多功能烹饪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716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4226A (zh) * 2019-08-01 2019-11-19 北京朗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多功能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4226A (zh) * 2019-08-01 2019-11-19 北京朗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多功能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00733U (zh) 一种具有空气炸及压力烹饪的器具
CN106714637A (zh) 用于制备食物的基于空气的炸锅装置
CN201015530Y (zh) 一种自动炒菜机及与自动炒菜机配用的电磁炉
CN103356077B (zh) 震动多角度旋转炒锅
CN111012203A (zh) 烹饪用多功能器具
CN104930561B (zh) 均匀加热电磁炉
CN209171684U (zh) 多功能烹饪平台
CN103462522A (zh) 新型炸锅
CN214180160U (zh) 一种底部可旋转的机头旋转式升降式烤炸一体食物处理机
CN203506453U (zh) 新型炸锅
CN214231017U (zh) 一种加热效率好的机头旋转式烤炸一体食物处理机
CN213963076U (zh) 一种底座旋转的机头可拆式烤炸一体食物处理机
CN214017191U (zh) 一种底部可旋转的烤炸一体食物处理机
CN219020831U (zh) 多功能烹饪机
CN202168729U (zh) 一种多功能食物调理机
CN214180161U (zh) 一种加热效率好的机头可拆式烤炸一体食物处理机
CN214048574U (zh) 一种底部可旋转的翻盖式烤炸一体食物处理机
CN214548977U (zh) 一种散热好的机头可拆的烤炸一体食物处理机
CN214048577U (zh) 一种机头可拆的翻盖式烤炸一体食物处理机
CN215127424U (zh) 风冷式烹饪器具
CN219206510U (zh) 一种烹饪锅具及与该烹饪锅具配套的灶具
CN216317222U (zh) 厨具本体及多功能厨具
CN214548976U (zh) 一种加热效率好的升降式烤炸一体食物处理机
CN214180158U (zh) 一种加热效率好的烤炸一体食物处理机
CN214048576U (zh) 一种机头可拆的烤炸一体食物处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