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71242U - 一种玉米害虫诱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玉米害虫诱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71242U
CN209171242U CN201821922723.7U CN201821922723U CN209171242U CN 209171242 U CN209171242 U CN 209171242U CN 201821922723 U CN201821922723 U CN 201821922723U CN 209171242 U CN209171242 U CN 2091712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target pest
light source
insect
inle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2272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磊
王香萍
蔡夫业
雷朝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Benye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Benye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Benye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Benye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2272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712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712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712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玉米害虫诱捕装置,包括: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的诱虫光源;套设于所述诱虫光源外部,且其上设置有供靶标害虫通过的进虫孔的罩体,所述靶标害虫能够通过所述进虫孔进入所述罩体内;与所述罩体连通,用于收集进入所述罩体内的靶标害虫的集虫件;设置于所述罩体内和/或所述罩体外的靶标害虫信息素。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地防治玉米生产中的害虫,针对性强,保护玉米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玉米害虫诱捕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农业害虫防治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玉米害虫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害虫是人类对一些动物(大多属于昆虫)的定义,这些动物往往会对人类的生活、生产产生负面影响。
目前,玉米生长中其靶标害虫主要是玉米螟和粘虫,尤其是玉米螟钻蛀危害引起产量损失较大,而玉米生产中病虫害防治主要是利用化学农药,但农药大量和长期的使用,害虫抗药性越来越强,且严重污染空气、水源和土壤,以及蔬菜农残的急剧增加,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危害人类健康。
光诱杀技术充分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诱杀害虫,已成为一种经济,高效、环保的害虫防治技术。
但是现有的玉米害虫诱捕装置,对玉米靶标害虫的诱捕效果不理想,无法有效地防治靶标害虫。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玉米害虫诱捕装置,能够有效地防治玉米生产中的害虫,针对性强,保护玉米生产。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一种玉米害虫诱捕装置,包括:
支撑件;
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的诱虫光源;
套设于所述诱虫光源外部,且其上设置有供靶标害虫通过的进虫孔的罩体,所述靶标害虫能够通过所述进虫孔进入所述罩体内;
与所述罩体连通,用于收集进入所述罩体内的靶标害虫的集虫件;
设置于所述罩体内和/或所述罩体外的靶标害虫信息素。
优选地,所述进虫孔靠所述罩体外的直径大于靠所述罩体内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集虫件上设置有益虫逃生孔。
优选地,所述靶标害虫信息素设置于所述罩体内,且吊设于所述诱虫光源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靶标害虫信息素涂设于所述罩体的外壁和/或内壁。
优选地,所述罩体为绿色。
优选地,所述罩体为透明材质,在所述罩体外壁和/或内壁上设置有色诱层,所述色诱层为绿色。
优选地,在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诱虫光源供能的太阳能发电机构。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诱虫光源光强与时间的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玉米害虫诱捕装置,在使用时,将诱虫光源设置在支撑件上,由于诱虫光源外部套设有罩体,及罩体内和/或罩体外设置有靶标害虫信息素,通过诱虫光源及靶标害虫信息素将靶标害虫诱集至罩体处,靶标害虫通过罩体上的进虫孔进入罩体内,最终通过集虫件对处于罩体内的靶标害虫进行收集,从而达到消除靶标害虫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地防治玉米生产中的害虫,诱虫光源及靶标害虫信息素的双重诱集,诱集强度高,针对性更强,保护玉米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玉米害虫诱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支撑件;2-罩体;20-进虫孔;3-集虫件;30-益虫逃生孔;4-靶标害虫信息素;5-诱虫光源;6-蓄电池;7-控制器;8-环形挡板;9-太阳能光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本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撰写。
请如图1所示,一种玉米害虫诱捕装置,包括:支撑件1;设置在支撑件1上的诱虫光源5;套设于诱虫光源5外部,且其上设置有供靶标害虫通过的进虫孔20的罩体2,靶标害虫能够通过进虫孔20进入罩体2内;与罩体2连通,用于收集进入罩体2内的靶标害虫的集虫件;设置于罩体2内和/或罩体2外的靶标害虫信息素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玉米害虫诱捕装置,在使用时,将支撑件1设置于玉米地上,诱虫光源5设置在支撑件1上,由于诱虫光源5外部套设有罩体2,及罩体2内和/或罩体2外设置有靶标害虫信息素4,通过诱虫光源5及靶标害虫信息素4将靶标害虫诱集至罩体2处,靶标害虫通过罩体2上的进虫孔20进入罩体2内,最终收集在集虫件3内,达到消除靶标害虫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较,有效地防治玉米生产中的害虫,诱虫光源5及靶标害虫信息素4的双重诱集,诱集强度高,针对性更强,保护玉米生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支撑件优选为柱状支撑件。采用柱状支撑件,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及运输。当然,支撑件1的形状、结构及材料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选定,还可以采用锥形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支撑件1为可伸缩结构,支撑件1可以伸缩调节,即设置在支撑件1上的诱虫光源5可以随着支撑件1的伸缩而上下运动,进而控制诱虫光源5及靶标害虫信息素4距离地面的高度,更靠近主要虫害部位,使得诱捕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集虫件3与罩体2连通,集虫件3与罩体2可以为一体构造,采用一体构造,便于制造,也可以是两体无缝连接,采用两体无缝连接的方式,便于维修,当罩体2内的诱虫光源5发生故障时,仅需取下集虫件3,进行维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进虫孔20均匀分布在罩体2上,采用均匀分布的方式,使得靶标害虫可以从罩体2的各个部位上的进虫孔进入罩体内,避免由于分布不均,靶标害虫聚集到一起,拥挤使得靶标害虫难以通过进虫孔20进入罩体2内,进虫孔20在罩体2上的分布优选分4排,每排6孔均匀设置在罩体2上。
在玉米生产中,玉米螟钻蛀危害引起产量损失较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诱虫光源5发出波长为360-420nm的诱虫光。波长为360-420nm的诱虫光对玉米螟的吸引效果更好,相比现有杀虫灯,对玉米螟的诱捕效果更好,针对性更强。
在玉米生产中,粘虫为主要危害玉米产量的害虫之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诱虫光源5发出波长为520nm的诱虫光。波长为520nm的诱虫光对粘虫的吸引效果更好,相比现有杀虫灯,对粘虫的诱捕效果更好,针对性更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虫孔20靠罩体2外的直径大于靠罩体2内的直径;既能够确保靶标害虫通过进虫孔20进入罩体2内,同时也能够避免进入罩体2内的靶标害虫再通过进虫孔20钻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进虫孔20靠罩体2外的直径略大于靶标害虫的身体宽度,进虫孔20靠罩体2内的直径略小于靶标害虫的身体宽度。实现靶标害虫可以通过进虫孔20进入罩体2内,难以从罩体2内通过进虫孔20钻出,增强装置的诱捕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进虫孔20的孔径略大于靶标害虫的身体宽度。当进虫孔20的孔径远大于靶标害虫的身体宽度时,诱集的害虫极易从进虫孔内飞出,不利于靶标害虫的收集,同时,当进虫孔20的孔径小于靶标害虫的身体宽度时,靶标害虫无法通过进虫孔20进入罩体2内,无法达到防治害虫的效果;进虫孔20的孔径略大于靶标害虫的身体宽度即可以保证靶标害虫顺利进入罩体内,也可以确保诱集效果,避免靶标害虫从进虫孔内飞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进虫孔20由外到内的孔径大小依次减小。进虫孔20采用由外到内的孔径大小依次减小,实现靶标害虫能够顺利通过进虫孔20进入罩体2内,同时,避免靶标害虫从罩体内通过进虫孔飞出。
目前,现有的玉米害虫诱捕装置,在诱捕害虫的同时,也会将益虫捕杀,破坏生态平衡,影响玉米的生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虫件3上设置有益虫逃生孔30。
本实用新型的集虫件具体为集虫瓶,集虫瓶采用透明材质,采用集虫瓶,集虫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节约成本,同时采用透明材质,便于观察集虫瓶的收集情况,便于更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集虫件3为漏斗状。采用漏斗状的结构,集虫件3更有助于集虫,将靶标害虫收集于漏斗的底部,同时,漏斗底部还可以连接杀虫装置,漏斗形的设置可以使得集虫件3的害虫落进杀虫装置,避免部分害虫停留在集虫件3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靶标害虫信息素4设置于罩体2内,且吊设于诱虫光源5的下方。靶标害虫信息素4吊设于诱虫光源5的下方,在靶标害虫信息素4与诱虫光源5的双重作用下,诱导害虫通过罩体2的进虫孔20,进入罩体2,双重诱虫,针对性更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靶标害虫信息素4具体为性诱剂。性诱剂对于靶标害虫的诱集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靶标害虫信息素4距离诱虫光源5光源至少5-8cm。靶标害虫信息素4距离诱虫光源5光源至少5-8cm,避免诱虫光源对靶标害虫信息素产生影响,影响靶标害虫的诱集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靶标害虫信息素4也可以涂设于罩体2的外壁和/或内壁。将靶标害虫信息素4涂设于罩体2的外壁和/或内壁,有助于利用靶标害虫信息素4将靶标害虫诱集至罩体2处,诱集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罩体2为绿色。采用绿色的罩体2,对靶标害虫进行色诱,进一步提升装置的害虫防治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罩体2也可以为透明材质,在罩体2外壁和/或内壁上设置有色诱层,色诱层为绿色。通过设置色诱层,通过增设色诱层,使得诱虫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支撑件1上设置有用于向诱虫光源5供能的太阳能发电机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太阳能发电机构包括太阳能光伏板9及蓄电池6,蓄电池6用于供电给诱虫光源5,蓄电池6设置于支撑件1的底部,太阳能光伏板9设置于支撑件1的顶部。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节约用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诱虫光源5通过导线穿过罩体2的顶部与蓄电池6连接,导向穿过罩体2顶部处为无缝或者缝隙小于靶标害虫身体宽度。避免靶标害虫从罩体2与导线的连通处逃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控制诱虫光源5光强与时间的控制器7。在本方案中,控制器7具体为时控器和/或光控器,时控器用于控制开关灯时间,光控器用于控制光强。二者结合可以用于控制不同时段内光强,不同时间光强不同,控制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玉米害虫诱捕装置还包括环形挡板8,环形挡板8设置于罩体2内,诱虫光源5设置于环形挡板8内。通过设置环形挡板8,使得通过进虫孔20进入罩体2内的靶标害虫,撞击在环形挡板8上,撞击后落入集虫件3内,避免进入罩体2内的靶标害虫聚集在诱捕光源5上及靶标害虫信息素4设置处。
需说明的是,环形挡板8外表光滑且透明,环形挡板8竖向设置在罩体2内,与罩体2齐高,环形挡板8一端与罩体2的顶部或者集虫件3的底部连接。环形挡板8采用光滑且透明材质,避免靶标害虫聚集在环形挡板8上,通过环形挡板8的阻挡,使得靶标害虫撞击环形挡板8后,落入集虫件3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太阳能光伏板9下挂置诱捕灯,在诱捕灯外围包裹塑料罩体2,塑料罩体2具有直径与所诱害虫大小相近的孔径,在诱虫光源5下挂置性诱剂,性诱剂增加对玉米螟诱捕的专一性。在外围塑料罩体2内设置环形挡板8,环形挡板8光滑无色透明薄板,集虫件3为上大下小且有底的透明漏斗与罩体2底部螺旋相接。目标害虫可以通过外围塑料罩体2孔洞进入,孔洞为外大内小内部有四角伸出,害虫只能进不能出。进来的害虫遇到挡板8滑落到漏斗底部,目标害虫主要收集于漏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太阳能光伏板9位于诱虫光源5上部,罩体2位于诱虫光源5周边,罩体2上有外径大内径小且内侧有内伸四角的进虫孔20,孔洞共有4排,孔洞外径稍大于目标害虫,内径稍小于目标害虫,罩体2内固定四片光滑透明无色环形挡板8,挡板8高度与罩体2齐高,宽度小于罩体2半径,四片薄板对称内置,以利于从孔洞诱进来的目标害虫撞到挡板8后跌落,罩体2下部以螺旋接口接上大下小的透明塑料漏斗状集虫件3,漏斗可以有孔径较小的益虫逃生孔30,以利于小型中性昆虫逃逸。与诱虫光源5同等位置下挂玉米螟性诱剂,性诱剂距离光源至少5-8cm。诱虫光源5通过控制器7进入支撑件1连接基部底座蓄电池6。光源波长为玉米螟选择性强的特定波段的光源。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玉米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件;
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的诱虫光源;
套设于所述诱虫光源外部,且其上设置有供靶标害虫通过的进虫孔的罩体,所述靶标害虫能够通过所述进虫孔进入所述罩体内;
与所述罩体连通,用于收集进入所述罩体内的靶标害虫的集虫件;
设置于所述罩体内和/或所述罩体外的靶标害虫信息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虫孔靠所述罩体外的直径大于靠所述罩体内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虫件上设置有益虫逃生孔。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玉米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靶标害虫信息素设置于所述罩体内,且吊设于所述诱虫光源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玉米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靶标害虫信息素涂设于所述罩体的外壁和/或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玉米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为绿色。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玉米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为透明材质,在所述罩体外壁和/或内壁上设置有色诱层,所述色诱层为绿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诱虫光源供能的太阳能发电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诱虫光源光强与时间的控制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虫孔靠所述罩体外的直径大于靠所述罩体内的直径;
在所述集虫件上设置有益虫逃生孔;
所述靶标害虫信息素设置于所述罩体内,且吊设于所述诱虫光源的下方;
所述罩体为透明材质,在所述罩体外壁和/或内壁上设置有色诱层,所述色诱层为绿色;
在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诱虫光源供能的太阳能发电机构;
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诱虫光源光强与时间的控制器。
CN201821922723.7U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玉米害虫诱捕装置 Active CN2091712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22723.7U CN209171242U (zh)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玉米害虫诱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22723.7U CN209171242U (zh)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玉米害虫诱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71242U true CN209171242U (zh) 2019-07-30

Family

ID=67373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22723.7U Active CN209171242U (zh)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玉米害虫诱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712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93735B (zh) 一种害虫防治方法
CN212437023U (zh) 一种用于农作物种植防虫装置
CN202190667U (zh) 绿色环保智控光频媒多功能灭虫器
CN206150272U (zh) 苍蝇视线诱导捕杀装置
CN209403367U (zh) 一种便于收集蚊虫的灭蚊灯
CN209171242U (zh) 一种玉米害虫诱捕装置
CN205902685U (zh) 一种新型广谱诱捕式太阳能杀虫灯
CN209643645U (zh) 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
CN201256593Y (zh) 一种简易昆虫诱捕器
CN207219908U (zh) 一种害虫防治箱
CN205284698U (zh) 一种太阳能杀虫灯
CN212065419U (zh) 一种火龙果种植灭虫器
CN211091460U (zh) 一种害虫诱捕装置
CN212678132U (zh) 一种用于田间害虫的捕杀器
CN203505367U (zh) 一种诱虫喂鱼装置
CN208783606U (zh) 一种农用灭虫灯
CN209768675U (zh) 农业灭虫装置
CN206547696U (zh) 一种蔬菜种植的捕虫装置
CN207151683U (zh) 一种新型六角广谱杀虫灯
CN202958548U (zh) 一种物理杀虫装置
CN214257706U (zh) 一种果树生态防虫装置
CN102283189A (zh) 绿色环保智控光频媒多功能灭虫器
CN217722472U (zh) 一种白兰瓜种植用害虫捕杀装置
CN218527371U (zh) 一种实蝇诱捕装置
CN213427906U (zh) 一种便携式林业趋光害虫诱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Corn pest trapping devic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0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30

Pledgee: Bank of Changsha Co., Ltd. Huaihua Hecheng sub branch

Pledgor: HUNAN BENYE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980000004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