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70472U - 保护壳与设备套装 - Google Patents

保护壳与设备套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70472U
CN209170472U CN201821790703.9U CN201821790703U CN209170472U CN 209170472 U CN209170472 U CN 209170472U CN 201821790703 U CN201821790703 U CN 201821790703U CN 209170472 U CN209170472 U CN 2091704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shell
bottom plate
mobile terminal
mounting groove
flip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9070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自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9070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704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704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704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保护壳及设备套装,保护壳能够用于套设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终端设备和图像采集设备,终端设备包括前表面、后表面和侧周面。终端设备包括显示屏。后表面开设有安装槽,图像采集设备能够安装于安装槽且能够从安装槽拆卸。保护壳包括底板及边沿部,底板与边沿部围设成用于安装移动终端的收容空间。底板开设有通孔,保护壳包括连接于底板的翻盖,翻盖盖设于通孔且能够相对底板具有盖合状态和打开状态。当移动终端安装于保护壳时,在盖合状态翻盖盖设于图像采集设备,在打开状态翻盖脱离通孔的孔壁且图像采集设备能够从安装槽取出。以上保护壳能够对终端设备和图像采集设备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Description

保护壳与设备套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配件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手机等移动终端一般设有后置摄像头,保护壳可以套设至移动终端以对移动终端起到保护作用。但对于后置摄像头可从机体拆卸的移动终端,保护壳难以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保护壳,以解决保护壳难以适用于后置摄像头可从机体拆卸的移动终端的问题。
一种保护壳,能够用于套设至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终端设备和图像采集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相背设置的前表面、后表面,及连接于所述前表面、所述后表面之间的侧周面;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可显示区朝向所述前表面;所述后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能够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且能够从所述安装槽拆卸;所述保护壳包括:
底板,及由所述底板的边缘延伸而出的边沿部,所述底板与所述边沿部围设成用于安装所述移动终端的收容空间,当所述移动终端安装于所述保护壳时,所述底板能够与所述后表面贴合,所述边沿部能够与所述侧周面贴合;
所述底板开设有通孔,所述保护壳包括连接于所述底板的翻盖,所述翻盖能够相对所述底板具有盖合状态和打开状态;当所述移动终端安装于所述保护壳时,在盖合状态所述翻盖盖设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在打开状态所述翻盖脱离所述通孔的孔壁且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能够从所述安装槽取出。
以上保护壳,移动终端能够安装于保护壳且能够从保护壳拆卸,底板开设有通孔,翻盖设于底板。当移动终端安装于保护壳时,在盖合状态翻盖盖设于图像采集设备,因此能够对终端设备和图像采集设备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在打开状态翻盖脱离通孔的孔壁且图像采集设备能够从安装槽取出,上述结构能够提升用于使用的便利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盖开设有透光孔,当所述移动终端安装于所述保护壳时,在盖合状态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入光面能够从所述透光孔外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盖开设有出光孔,当所述移动终端安装于所述保护壳时,在盖合状态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闪关灯能够从所述出光孔外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盖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板,以使翻盖能够在盖合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盖的转动轴沿所述终端设备的长度方向延伸;或者,所述翻盖的转动轴沿所述终端设备的宽度方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盖铰接于所述底板,在打开状态时,所述翻盖能够用于支撑所述移动终端。
本申请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设备套装,以使保护壳能够较好地保护移动终端。
一种设备套装,包括:
移动终端,包括终端设备和图像采集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相背设置的前表面、后表面,及连接于所述前表面、所述后表面之间的侧周面;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可显示区朝向所述前表面;所述后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能够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且能够从所述安装槽拆卸;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从所述安装槽拆卸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能够与所述终端设备通信连接;及
保护壳,包括底板及由所述底板的边缘延伸而出的边沿部,所述底板与所述边沿部围设成用于安装所述移动终端的收容空间,当所述移动终端安装于所述保护壳时,所述底板能够与所述后表面贴合,所述边沿部能够与所述侧周面贴合;所述底板开设有通孔,所述保护壳包括连接于所述底板的翻盖,所述翻能够相对所述底板具有盖合状态和打开状态;当所述移动终端安装于所述保护壳时,在盖合状态所述翻盖盖设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在打开状态所述翻盖脱离所述通孔的孔壁且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能够从所述安装槽取出。
以上设备套装,移动终端能够安装于保护壳且能够从保护壳拆卸,保护壳的底板开设有通孔,翻盖设于底板。当移动终端安装于保护壳时,在盖合状态翻盖盖设于图像采集设备,因此能够对终端设备和图像采集设备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在打开状态翻盖脱离通孔的孔壁且图像采集设备能够从安装槽取出,上述结构能够提升用于使用的便利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盖开设有透光孔和出光孔;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包括摄像头模组和闪光灯,当所述移动终端安装于所述保护壳时,在盖合状态所述摄像头模组的入光面能够从所述透光孔外露,所述闪关灯能够从所述出光孔外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盖铰接于所述底板,在打开状态时,所述翻盖能够用于支撑所述移动终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盖的转动轴沿所述终端设备的长度方向延伸;或者,所述翻盖的转动轴沿所述终端设备的宽度方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抵持部、转动部和顶出部,所述转动部分别与所述抵持部和所述顶出部连接,所述转动部与所述终端设备转动连接,所述顶出部凸设于所述安装槽;当所述移动终端安装于所述保护壳时,所述抵持部穿设于所述底板,且在打开状态时所述抵持部能够以所述转动部为支点带动所述顶出部转动至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抵接,以将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从所述安装槽顶出,以使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能够从所述安装槽内取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弹片,所述弹片与所述终端设备固定连接,且所述弹片凸设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开设有卡槽;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后,所述弹片能够卡设于所述卡槽,以使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卡合于所述安装槽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设备套装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设备套装的保护壳的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设备套装的保护壳的翻盖处于盖合状态的后视图;
图4为图3所示设备套装的一实施例中保护壳的翻盖处于打开状态的后视图;
图5为图1所示设备套装的移动终端沿宽度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1所示设备套装的移动终端沿长度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图3所示设备套装的另一实施例中保护壳的翻盖处于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8为图7所示设备套装的图像采集设备从终端设备拆卸后的立体图;
图9为图7所示设备套装的保护壳的翻盖处于打开状态以支撑移动终端的立体图;
图10为图1所示设备套装的移动终端拆除部分零部件后的立体图;
图11为图10所示设备套装的移动终端的C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图6所示设备套装的移动终端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13为图5所示设备套装的移动终端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终端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作为在此使用的“终端设备”指包括但不限于经由以下任意一种或者数种连接方式连接的能够接收和/或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
(1)经由有线线路连接方式,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Telephone Networks,PSTN)、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
(2)经由无线接口方式,如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
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终端设备可以被称为“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电子装置:
(1)卫星电话或蜂窝电话;
(2)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PCS)终端;
(3)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配备有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接收器的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
(4)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
(5)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等。
参考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设备套装10包括移动终端100和保护壳200,保护壳200能够安套设于移动终端100且能够从移动终端100拆卸,保护壳200能够对移动终端100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在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0为智能手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100可以为平板等。参考图3和图4,移动终端100包括终端设备300和图像采集设备400,终端设备300大致呈矩形块状,同时参考图5和图6,终端设备300包括相背设置的前表面311、后表面313,及连接于前表面311、后表面313之间的侧周面315。终端设备300包括显示屏320,显示屏320的可显示区朝向前表面311,显示屏320可用于显示信息并为用户提供交互界面。后表面313开设有安装槽317,图像采集设备400能够安装于安装槽317且能够从安装槽317拆卸。在图像采集设备400从安装槽317拆卸后,图像采集设备400能够与终端设备300通信连接。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终端设备300包括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一电源模块能够为显示屏320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供电。图像采集设备400包括摄像头模组410、第二电源模块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第二电源模块能够为摄像头模组410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供电。环境光线能够穿过摄像头模组410的入光面并入射至摄像头模组410的感光元件上。同时参考图7和图8,在图像采集设备400从安装槽317内取出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能够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通信连接,从而实现图像采集设备400与终端设备300的通信连接。
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用于终端设备300与图像采集设备400之间的数据传输。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可以采用近距通信技术,且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采用相同的通信协议。例如,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可以均为蓝牙(Bluetooth)通信模块,或者均为无线局域网(Wi-Fi,WirelessFidelity)通信模块,或者均为红外数据传输(lrDA,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模块,或均为ZigBee通信模块,或者均为超宽频(Ultra WideBand),或者均为短距通信(NFC,NearField Communication)模块等。在一实施例中,终端设备300可以包括第三无线通信模块,第三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设备例如基站或者其他移动终端100通信连接,以方便多个移动终端100之间的通信。
参考图7和图8,保护壳200包括底板210及由底板210的边缘延伸而出的边沿部220,底板210与边沿部220围设成用于安装移动终端100的收容空间。同时参考图5和图6,当移动终端100安装于保护壳200时,底板210能够与后表面313贴合,边沿部220能够与侧周面315贴合,以使终端设备300可靠地安装于保护壳200。参考图7和图8,底板210开设有通孔211,保护壳200包括连接于底板210的翻盖230,能够相对底板210具有盖合状态和打开状态。参考图3,当移动终端100安装于保护壳200时,在盖合状态翻盖230盖设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400;参考图7和图8,在打开状态翻盖230脱离通孔211的孔壁且图像采集设备400能够从安装槽317取出。
在一实施例中,底板210和边沿部220的材质相同,且为塑胶。塑胶材质的底板210和边沿部220有利于移动终端100安装于保护壳200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底板210的材质可以和边沿部220不同。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底板210的材质为KEVLAR(凯夫拉),边沿部220的材质为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KEVLAR具有密度低、强度高、韧性好、耐高温、耐磨、易于加工和成型等优点。采用KEVLAR制成的底板210硬度较高,当移动终端100安装于收容空间内时,上述材质的底板210不易变形。TPU具有耐磨、耐油、耐低温、抗撕裂、弹性好等优点。采用TPU制成的边沿部220硬度较低,当移动终端100安装于收容空间内时,上述材质的边沿部220能够抵接于移动终端100的外表面上,能够起到较好的缓冲减震作用。例如,当保护壳200套设于移动终端100上、在移动终端100意外掉落时,边沿部220能够吸收冲击,防止移动终端100被轻易摔坏。
上述设备套装10,图像采集设备400能够安装于终端设备300的安装槽317内且能够从安装槽317内取出,在图像采集设备400从安装槽317内取出后,图像采集设备400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终端设备300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通信连接,用户可以通过图像采集设备400进行多角度、多场景的拍摄。例如,用户可以用一只手握持图像采集设备400,另一只手握持安装于保护壳200的终端设备300,通过图像采集设备400,可以拍摄多种位置和角度的影像,并通过终端设备300的显示屏320查看影像。又如,用户可以将图像采集设备400放置在某处,在另一处通过终端设备300查看图像采集设备400拍摄的影像。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图像采集设备400能够从终端设备300上取出,且取出后能够与终端设备300通信连接,终端设备300的显示屏320所在的一侧可以无需设置前置摄像头,因此可以提升终端设备300的屏占比。例如,采用上述结构的终端设备300的屏占比可以在85%以上。
以上保护壳200,移动终端100能够安装于保护壳200且能够从保护壳200拆卸,底板210开设有通孔211,翻盖230设于底板210。当移动终端100安装于保护壳200时,在盖合状态翻盖230盖设于图像采集设备400,因此能够对终端设备300和图像采集设备400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在打开状态翻盖230脱离通孔211的孔壁且图像采集设备400能够从安装槽317取出,上述结构能够提升移动终端100使用的便利性。可以理解的是,翻盖230和底板210中的一个可以设有磁吸件例如磁铁,另一个可以设置吸附件例如磁铁或磁性金属件,以使翻盖230在盖合于图像采集设备400时,磁吸件能够吸附至吸附件,以使翻盖230可靠地连接于底板210,防止翻盖230轻易从底板210脱开。
在一实施例中,图像采集设备400安装于安装槽317时,摄像头模组410的入光面外露于背向显示屏320的可显示区的一侧,且图像采集设备400能够与终端设备300通信连接。翻盖230开设有透光孔231,当移动终端100安装于保护壳200时,参考图3,在盖合状态图像采集设备400的入光面能够从透光孔231外露。上述设置,在翻盖230不打开的情况下,图像采集设备400无需从安装槽317取出即可执行后置摄像头的功能,例如用户可以通过设备套装10进行远景拍摄、视频录制等操作,因而上述设置能够提升用户使用的便利性。可以理解的是,图像采集设备400安装于安装槽317时,图像采集设备400与终端设备300的通信连接可以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有线通信的方式。例如,安装槽317内可以设置触点,图像采集设备400可以设置触点,当图像采集设备400安装于安装槽317时,通过触点的接触连接即可实现图像采集设备400与终端设备300有线通信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图像采集设备400包括闪光灯420,闪光灯420能够用于为摄像头模组410补光,以提升摄像头模组410的拍摄质量。翻盖230开设有出光孔233,当移动终端100安装于保护壳200时,在盖合状态图像采集设备400的闪关灯能够从出光孔233外露。上述结构有利于提升移动终端100使用的便利性。
在一实施例中,翻盖230转动连接于底板210,以使翻盖230能够在盖合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具体地,底板210和翻盖230中的一个可以设有转轴,另一个设有轴孔,通过转轴与轴孔的转动配合即可实现翻盖230与底板210的转动连接。进一步,参考图7和图8,翻盖230的转动轴也可以沿终端设备300的宽度方向延伸。参考图4,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翻盖230的转动轴可以沿终端设备300的长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参考图9,在一实施例中,翻盖230铰接于底板210,以使翻盖230在打开状态时,能够在多个位置停顿,以使翻盖230能够支撑移动终端100。翻盖230在打开状态时,将设备套装10放置于支撑物例如桌面上时,翻盖230可以支撑移动终端100,以使移动终端100的显示屏320能够倾斜地放置于支撑物上,从而能够方便用于观看视屏等。
参考图10、图11和图12,在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0包括顶出机构500,顶出机构500包括抵持部510、转动部520和顶出部530,转动部520分别与抵持部510和顶出部530连接,转动部520与终端设备300转动连接,顶出部530凸设于安装槽317。当移动终端100安装于保护壳200时,抵持部510穿设于底板210,且在打开状态时抵持部510能够以转动部520为支点带动顶出部530转动至与图像采集设备400抵接,以将图像采集设备400从安装槽317顶出,以使图像采集设备400能够从安装槽317内取出。在一实施例中,抵持部510、转动部520和顶出部530一体成型。抵持部510能够以转动部520为支点带动顶出部530转动至与图像采集设备400抵接,以将图像采集设备400从安装槽317顶出,并使图像采集设备400能够从安装槽317内取出。
终端设备300可以包括中板330,中板330位于显示屏320和后表面313之间,转动部520与中板330转动连接。参考图13,终端设备300包括弹片340,弹片340与中板330固定连接。在一实施例中,弹片340通过螺钉可拆卸地连接于中板330上,且弹片340凸设于安装槽317。图像采集设备400开设有卡槽430,在图像采集设备400安装于安装槽317后,弹片340能够卡设于卡槽430,以使图像采集设备400卡合于安装槽317内。具体地,参考图10和图11,弹片340具有弹性,在图像采集设备400安装于安装槽317的过程中,推动图像采集设备400向安装槽317内移动,图像采集设备400挤压弹片340,弹片340发生变形直至弹片340凸出于安装槽317的部分结构容纳于卡槽430内,弹片340即可与图像采集设备400形成卡合效果,以使图像采集设备400在安装槽317内可靠的定位。
可以理解的是,弹片34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在一实施例中,弹片340的数量为偶数个,偶数个弹片340设于图像采集设备400的两侧,且两侧的弹片340数量相同。上述设置使得图像采集设备400在安装槽317内的受力较为均匀,因而能够对图像采集设备400的结构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参考图12,顶出机构500可以包括弹性件540,弹性件540可以为弹簧或弹性柱结构。弹性件540的一端与中板330抵接,另一端与抵持部510抵接。弹性件540的设置,有利于抵持部510的回位,并能够使得抵持部510凸出于后表面313以方便用户对抵持部510施力,进而将图像采集设备400从安装槽317内顶出。
参考图14,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300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300可以包括射频(RF,Radio Frequency)电路501、包括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502、输入单元503、显示单元504、传感器504、音频电路506、无线保真(WiFi,Wireless Fidelity)模块507、包括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的处理器508、以及电源509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4中示出的终端设备300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30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射频电路50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交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508处理;另外,将涉及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电路5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调谐器、一个或多个振荡器、用户身份模块(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卡、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NA,Low Noise Amplifier)、双工器等。此外,射频电路50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该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GeneralPacket Radio Service)、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长期演进(LTE,Long TermEvolution)、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MS,Short Messaging Service)等。
存储器502可用于存储应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502存储的应用程序中包含有可执行代码。应用程序可以组成各种功能模块。处理器508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02的应用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5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设备3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5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相应地,存储器502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508和输入单元503对存储器502的访问。
输入单元503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字符信息或用户特征信息(比如指纹),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具体地,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输入单元503可包括触敏表面以及其他输入设备。触敏表面,也称为触摸显示屏或者触控板,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敏表面上或在触敏表面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敏表面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508,并能接收处理器508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
显示单元504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终端设备300的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显示单元504可包括显示面板。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Display)、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进一步的,触敏表面可覆盖显示面板,当触敏表面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508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508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4中,触敏表面与显示面板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敏表面与显示面板集成而实现输入和输出功能。可以理解的是,显示屏320可以包括输入单元503和显示单元504。
终端设备300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505,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终端设备3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终端设备300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506可通过扬声器、传声器提供用户与终端设备3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506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成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由扬声器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506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508处理后,经射频电路501以发送给比如另一终端设备300,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502以便进一步处理。音频电路506还可能包括耳机座,以提供外设耳机与终端设备300的通信。
无线保真(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终端设备300通过无线保真模块507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14示出了无线保真模块507,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终端设备300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508是终端设备3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设备300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502内的应用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2内的数据,执行终端设备3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终端设备300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508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优选的,处理器508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508中。
终端设备3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509。优选的,电源509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508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509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
尽管图14中未示出,终端设备300还可以包括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实施时,以上各个模块可以作为独立的实体来实现,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作为同一或若干个实体来实现,以上各个模块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保护壳,能够用于套设至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终端设备和图像采集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相背设置的前表面、后表面,及连接于所述前表面、所述后表面之间的侧周面;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可显示区朝向所述前表面;所述后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能够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且能够从所述安装槽拆卸;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包括:
底板,及由所述底板的边缘延伸而出的边沿部,所述底板与所述边沿部围设成用于安装所述移动终端的收容空间,当所述移动终端安装于所述保护壳时,所述底板能够与所述后表面贴合,所述边沿部能够与所述侧周面贴合;
所述底板开设有通孔,所述保护壳包括连接于所述底板的翻盖,所述翻盖能够相对所述底板具有盖合状态和打开状态;当所述移动终端安装于所述保护壳时,在盖合状态所述翻盖盖设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在打开状态所述翻盖脱离所述通孔的孔壁且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能够从所述安装槽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开设有透光孔,当所述移动终端安装于所述保护壳时,在盖合状态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入光面能够从所述透光孔外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开设有出光孔,当所述移动终端安装于所述保护壳时,在盖合状态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闪关灯能够从所述出光孔外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板,以使翻盖能够在盖合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的转动轴沿所述终端设备的长度方向延伸;或者,所述翻盖的转动轴沿所述终端设备的宽度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铰接于所述底板,在打开状态时,所述翻盖能够用于支撑所述移动终端。
7.一种设备套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终端,包括终端设备和图像采集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相背设置的前表面、后表面,及连接于所述前表面、所述后表面之间的侧周面;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可显示区朝向所述前表面;所述后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能够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且能够从所述安装槽拆卸;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从所述安装槽拆卸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能够与所述终端设备通信连接;及
保护壳,包括底板及由所述底板的边缘延伸而出的边沿部,所述底板与所述边沿部围设成用于安装所述移动终端的收容空间,当所述移动终端安装于所述保护壳时,所述底板能够与所述后表面贴合,所述边沿部能够与所述侧周面贴合;所述底板开设有通孔,所述保护壳包括连接于所述底板的翻盖,所述翻盖能够相对所述底板具有盖合状态和打开状态;当所述移动终端安装于所述保护壳时,在盖合状态所述翻盖盖设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在打开状态所述翻盖脱离所述通孔的孔壁且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能够从所述安装槽取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开设有透光孔和出光孔;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包括摄像头模组和闪光灯,当所述移动终端安装于所述保护壳时,在盖合状态所述摄像头模组的入光面能够从所述透光孔外露,所述闪关灯能够从所述出光孔外露。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铰接于所述底板,在打开状态时,所述翻盖能够用于支撑所述移动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的转动轴沿所述终端设备的长度方向延伸;或者,所述翻盖的转动轴沿所述终端设备的宽度方向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抵持部、转动部和顶出部,所述转动部分别与所述抵持部和所述顶出部连接,所述转动部与所述终端设备转动连接,所述顶出部凸设于所述安装槽;当所述移动终端安装于所述保护壳时,所述抵持部穿设于所述底板,且在打开状态时所述抵持部能够以所述转动部为支点带动所述顶出部转动至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抵接,以将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从所述安装槽顶出,以使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能够从所述安装槽内取出。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弹片,所述弹片与所述终端设备固定连接,且所述弹片凸设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开设有卡槽;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后,所述弹片能够卡设于所述卡槽,以使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卡合于所述安装槽内。
CN201821790703.9U 2018-10-31 2018-10-31 保护壳与设备套装 Active CN2091704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90703.9U CN209170472U (zh) 2018-10-31 2018-10-31 保护壳与设备套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90703.9U CN209170472U (zh) 2018-10-31 2018-10-31 保护壳与设备套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70472U true CN209170472U (zh) 2019-07-26

Family

ID=67336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90703.9U Active CN209170472U (zh) 2018-10-31 2018-10-31 保护壳与设备套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704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6171A (zh) * 2020-03-18 2020-06-12 厦门翟湾电脑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安全储存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6171A (zh) * 2020-03-18 2020-06-12 厦门翟湾电脑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安全储存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72070U (zh) 传动模组、传动机构、摄像头组合件和移动终端
CN209330169U (zh) 移动终端
CN209472640U (zh) 移动终端
CN108833618A (zh) 电子装置
CN208956091U (zh) 移动终端
CN108881555A (zh) 显示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CN208386625U (zh) 电子装置
CN207184575U (zh) 终端的盖板组件、壳体组件及终端
CN103581762A (zh) 一种播放网络视频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3068016A (zh) 移动终端及其降低功耗的方法
CN208956096U (zh) 移动终端
CN208986976U (zh) 终端设备壳体和移动终端
CN209170472U (zh) 保护壳与设备套装
CN207573404U (zh) 终端的盖板组件、壳体组件及终端
CN207304680U (zh) 终端的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终端
CN207185014U (zh) 终端的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终端
CN107896294A (zh) 镜头组件、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CN107800933A (zh) 镜头组件、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CN107508953A (zh) 终端的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终端
CN209472638U (zh) 移动终端
CN209105226U (zh) 移动终端
CN107666803A (zh) 终端的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终端
CN209105283U (zh) 移动终端
CN207410404U (zh) 终端的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终端
CN209233879U (zh) 壳组件和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