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70010U - 车载无线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车载无线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70010U
CN209170010U CN201920001172.9U CN201920001172U CN209170010U CN 209170010 U CN209170010 U CN 209170010U CN 201920001172 U CN201920001172 U CN 201920001172U CN 209170010 U CN209170010 U CN 209170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oard
shell
wireless charger
onboard wireless
fixing c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0117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锐
曾帅
杨星
孙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arx Hubei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Ecar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Ecar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Ecar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0117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700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70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700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Checking Fares Or Tickets At Control Point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包括安装固定夹,安装固定夹用于与设置在车体内的卡槽卡接,安装固定夹设置在壳体上,壳体上设置有盖板,盖板包括相对设置的承载面和盖合面,盖板的盖合面朝向壳体以封闭壳体的开口,盖板的承载面用于承载待充电终端。在壳体内自远离盖板方向向靠近盖板方向依次设置有散热板、主控板、支架、磁板和线圈,线圈与主控板电连接,主控板上设置有线束接口,线束接口用于连接外接线束。当需要将车载无线充电器安装在汽车上时,只需要将安装固定夹压入相对应的卡槽内就可以快速安装。当需要将车载无线充电器拆卸时,只需要将车载无线充电器以压入时的反方向拔出,即可达到快速便捷的拆卸。

Description

车载无线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
背景技术
伴随着智能电子设备快速发展和高速普及,现在的人们对于智能电子设备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电池技术在短期内无法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加之日益拥堵的交通,在汽车上对智能设备充电成为了一种很常见且需求性强的充电途径。传统的有线插拔的形式对智能设备进行充电非常繁琐,且因为其充电过程繁琐在行车过程中进行充电会导致不安全性。鉴于上述需求,无线充电技术(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应运而生,现有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包括:向初级线圈通有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中产生一定频率的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实现无线化,简化了充电过程,同时充电装置和用电装置都可以实现无导电接点外露,提高充电过程的安全性。
现有的车载无线充电器可通过粘结胶或者螺钉等方式设置在汽车上,在需要将其拆卸以应用在其他场景中时,短时间内无法拆卸或拆卸后无法实现二次快速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载无线充电器难以快速拆卸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包括安装固定夹,安装固定夹用于与设置在车体内的卡槽卡接,安装固定夹设置在壳体上,壳体上设置有盖板,盖板包括相对设置的承载面和盖合面,盖板的盖合面朝向壳体以封闭壳体的开口,盖板的承载面用于承载待充电终端;在壳体内自远离盖板方向向靠近盖板方向依次设置有散热板、主控板、支架、磁板和线圈,线圈与主控板电连接,主控板上设置有线束接口,线束接口用于连接外接线束。
可选的,盖板包括采用双色模注塑工艺一体成型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层和硬质层,承载面位于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层外表面,盖合面位于硬质层外表面。
可选的,安装固定夹包括固定架和卡设在固定架上的U型弹片,U型弹片用于与卡槽的结构相配合。
可选的,盖板的承载面还设置有防滑结构。
可选的,安装固定夹包括多个,各安装固定夹均匀的分布在壳体上。
优选的,还包括胶水、双面贴和螺钉,线圈通过胶水固定设置在磁板上,磁板通过双面贴固定设置在支架上,支架、主控板和散热板各角位置分别设置有对应的通孔,壳体内部设置有与通孔对应设置的螺孔,螺钉穿过通孔螺接在螺孔内。
可选的,壳体上设置有散热结构,散热结构包括分别开设在壳体的两个相对设置壁面上的通槽,每个壁面上开设有多个通槽,多个通槽沿壳体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
可选的,在盖板的三个边设置有连通的凹槽,用于外接对手件。
可选的,盖板与壳体之间通过卡扣连接。
可选的,在盖板表面还覆设有保护膜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包括安装固定夹,安装固定夹用于与设置在车体内的卡槽卡接,卡槽设置在车体内的待安装位置,安装固定夹设置在壳体上,壳体上设置有盖板,盖板包括相对设置的承载面和盖合面,盖板的盖合面朝向壳体以封闭壳体的开口,盖板的承载面用于承载待充电终端。在壳体内自远离盖板方向向靠近盖板方向依次设置有散热板、主控板、支架、磁板和线圈,磁板和线圈用双面贴贴合,线圈与主控板电连接,主控板上设置有线束接口,用于连接外接线束。线圈与主控板电连接,通过主控板来控制线圈是否通电。安装固定夹设置在壳体外壁底部,卡槽与安装固定夹对应设置在汽车上,当需要将车载无线充电器安装在汽车上时,只需要将安装固定夹压入相对应的卡槽内就可以快速安装。且因为安装固定夹和卡槽的结构,保证了安装后车载无线充电器的牢固性。当需要将车载无线充电器拆卸时,只需要将车载无线充电器以压入时的反方向拔出,即可达到快速便捷的拆卸,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载无线充电器难以快速拆卸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置在汽车上的车载无线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保护膜层;1001-把手;101-盖板;1011-承载面;1012-盖合面;102-线圈;103-磁板;104-双面贴;105-支架;106-主控板;1061-线束接口;107-散热板;108-壳体;1081-散热结构;109-安装固定夹;110-卡槽;111-支撑板;112-通孔;113-螺钉;114-螺孔;120-车载无线充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120,参照图1,包括安装固定夹109以及用于卡接安装固定夹109的卡槽110,卡槽110所在的支撑板111设置在车体内的待安装位置,安装固定夹109设置在壳体108上。参照图2,壳体108上设置有盖板101,盖板101包括相对设置的承载面1011和盖合面1012,盖板101的盖合面1012朝向壳体108以封闭壳体108的开口,盖板101的承载面1011用于承载待充电终端,在壳体108内自远离盖板101方向向靠近盖板101方向依次设置有散热板107、主控板106、支架105、磁板103和线圈102,线圈102与主控板106电连接,主控板106上设置有线束接口1061,用于连接外接线束。
当在主控板106的线束接口1061接入线束后,主控板106通电,线圈102和主控板106电连接,线圈102会产生一定频率的电流,该电流变化会产生电磁感应,在充电终端内置的线圈102内产生一定频率的电流,将电能储存在充电终端,完成整个无线充电过程。磁板103在该充电过程中可以起到减小漏磁、增加磁屏蔽,同时也可以提高线圈102间耦合系数和充电效率。
具体的,在汽车上的合适位置设置固定支撑板111,在支撑板111上与安装固定夹109相互对应设置卡槽110后,当需要将本实施例中的车载无线充电器120装在汽车上时,只需要将车载无线充电器120壳体108上设置的安装固定夹109垂直相对应压入设置在汽车上的卡槽110内,即可方便快捷稳固的安装在汽车上。当需要将车载无线充电器120从汽车上拆卸时,只需要将车载无线充电器120向压入时的反方向拔出,即可方便快捷的进行拆卸。还可以实现重复多次快速安装和拆卸。而且,当需要改变在汽车中的设置位置,预先将车载无线充电器120取出卡槽110内,并将设置有卡槽110的支撑板111设置在预设置位置,重复上述操作即可。
需要说明的,第一,上述中提到的卡槽110所在的支撑板111设置在车体内待安装位置,该待安装位置可以是车体内任意用户可视并方便拿取的位置,比如汽车档把旁边的置物盒、参照图5汽车中控上方的置物台等,只要能够预先设置卡槽110所在支撑板111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于待安装位置不作限定。
第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散热板107用于将通电线圈102和主控板106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及时传导到外界,避免局部热量过高造成主控板106电路和线圈102不能正常工作及老化,从而提高车载无线充电器120的持续工作的稳定性。
第三,上述中的支架105,用于承载线圈102和磁板103组成的部件,同时用于将线圈102和磁板103组成的部件与下方的主控板106隔离开来,使得两部分组件在工作时互不影响。
第四,主控板106上设置有线束接口1061,该接口可以外接汽车上的线束。该线束一方面可以为车载无线充电器120提供电源,另一方面可以连接车载无线充电器120和汽车,相互传输信息,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车机交互,比如可以通过汽车的中控屏对车载无线充电器120进行充电开关的控制,也可以通过汽车的中控屏显示车载无线充电器120反馈的在其盖板101上有无异物信息,还可以通过汽车的中控屏显示充电终端的充电状态,例如显示终端正在充电中或者终端充电停止信息等等。
可选的,盖板101包括采用双色模注塑工艺一体成型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层和硬质层,承载面1011位于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层外表面,盖合面1012位于硬质层外表面;其中,硬质层的材料例如包括聚碳酸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的混合物。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盖板101包括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层和硬质层,对硬质层的材料不做限制,例如,可以是聚碳酸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的混合物组成等。整个盖板101采用双色模注塑工艺一体成型,避免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层和硬质层通过传统的双面胶贴合的方式带来的繁琐工艺,节省了产线安装的时间,也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进而也节省了成本。
可选的,安装固定夹109包括固定架和卡设在固定架上的U型弹片,U型弹片用于与卡槽110的结构相配合。
具体的,安装固定夹109由固定设置在壳体108底部的固定架和U型的弹片组成,U型弹片的内凹面卡设在固定架上,形成整个安装固定夹109。
可选的,盖板101的承载面1011还设置有防滑结构。
具体的,在盖板101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层外表面即盖板101的承载面1011,设置有防滑的结构。对于该防滑结构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是条纹状,也可以是圆形的凹槽。在充电终端放置在车载无线充电器120的承载面1011进行充电时,可以有效的避免充电终端因为汽车的摇晃抖动而发生充电停止或从承载面1011摔落。
可选的,参照图3,安装固定夹109包括多个,各安装固定夹109均匀的分布在壳体108上,安装固定夹109例如为4个,每个安装固定夹109分别设置在壳体108的四个角部位置。
具体的,在壳体108上安装有多个安装固定夹109,且安装固定夹109均匀分别设置在壳体108的底部,每一个安装固定夹109都设置有一一对应的卡槽110,完成安装后,在汽车发生摇晃抖动时,依然可以使车载无线充电器120牢固的设置在汽车上,避免了只有一个安装固定夹109时,车载无线充电器120容易发生移位和掉落。
优选的,还包括胶水、双面贴104和螺钉113,线圈102通过胶水固定设置在磁板103上,磁板103通过双面贴104固定设置在支架105上,支架105、主控板106和散热板107各角部位置分别设置有对应的通孔112,壳体108内部设置有与通孔112对应设置的螺孔114,螺钉113穿过通孔112螺接在螺孔114内。
具体的,参照图2,线圈102通过胶水固定设置在磁板103上,磁板103通过双面贴104固定设置在支架105上。然后在支架105、主控板106和散热板107各角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对应的通孔112,壳体108内部设置有与通孔112对应设置的螺孔114,螺钉113穿过通孔112螺接在螺孔114内,起到将支架105、主控板106和散热板107固定设置在壳体108内。散热板107用于及时将线圈102和主控板106产生的热量导向外界,选用铝作为散热板107的材质,铝的来源非常广泛,价格低,且其本身具有耐高温、耐氧化性和导热性能佳的特性,能够及时的将产生的热量导向外界。
可选的,参照图4,壳体108上设置有散热结构1081,散热结构1081包括分别开设在壳体108的两个相对设置壁面上的通槽,每个壁面上开设有多个通槽,多个通槽沿壳体108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
具体的,在壳体108的两侧还设置有散热结构1081,该散热结构1081例如为对壳体108的表面进行挖槽处理,该通槽为将壳体108的壁面挖空形成壳体108内外相通的孔,该孔的形状可以为多种,例如圆形、长方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等,本申请对其不做具体的限制。较佳的通槽形状为长条形,条形通槽的各角部位置可以为弧形。通槽增大壳体108内部和外界的通道,降低壳体108内部的密闭性,使得线圈102和主控板106产生的热量能够更好的散发到外界的空气中,保证整个充电过程的稳定性,避免了因为温度过高损坏车载无线充电器120的内部结构单元。
可选的,在盖板101的三个边设置有连通的凹槽,用于外接对手件。
具体的,在安装车载无线充电器120时,在盖板101的三个边设置的连通凹槽,用于外接对手件,对车载无线充电器120起到安装固定作用。其中,对手件为车载无线充电器120周边搭接的零件,例如在汽车安装车载无线充电器120位置周边挡板上的凸起,该挡板为汽车上自带的零部件,挡板上的凸起卡设在车载无线充电器120上连通的凹槽内等。
可选的,参照图4,盖板101与壳体108之间通过卡扣连接。
具体的,选择卡扣对盖板101和壳体108进行连接,可以节省大量的其他连接装置,不仅可以节约制造的成本,还可以有效的简化制造的工艺步骤,提高整个装置的一体性。同时采用卡扣连接也方便对整个装置内部零件的维修和更换。
可选的,参照图2,在盖板101表面还覆设有保护膜层100。
具体的,在盖板101的表面设置有保护膜层100,可以在商品运输过程中,保护盖板101的表面不受到损伤,降低了产品的货损率。
进一步的,在保护膜层100表面还设置有把手1001。
具体的,参照图2,在保护膜层100表面还设置有把手1001,该把手1001设置在保护膜层100背离盖板101承载面1011的一侧,在车载无线充电器120安装在汽车上后,可以方便的将整个保护膜层100撕掉,提高安装使用的便捷性。
参照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设置有车载无线充电器120的汽车。
具体的,在汽车上合适的位置,比如汽车档把旁边的置物盒、汽车中控上方的置物台等设置卡槽110,将上述中任一项车载无线充电器120壳体108底部的安装固定夹109垂直压入对应设置在汽车上的卡槽110内,即可方便快捷稳固的安装完成。同时将汽车线束接于位于车载无线充电器120主控板106上预留的线束接口1061,实现供电的同时也可以实现更多的车机交互方式。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可以方便的实现快速充电的功能。
当需要将车载无线充电器120从汽车上拆卸时,只需要将车载无线充电器120向压入时的反方向拔出,即可方便快捷的进行拆卸。还可以实现重复多次快速安装和拆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固定夹,所述安装固定夹用于与设置在车体内的卡槽卡接,所述安装固定夹设置在壳体上,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包括相对设置的承载面和盖合面,所述盖板的盖合面朝向所述壳体以封闭所述壳体的开口,所述盖板的承载面用于承载待充电终端;在所述壳体内自远离所述盖板方向向靠近所述盖板方向依次设置有散热板、主控板、支架、磁板和线圈,所述线圈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主控板上设置有线束接口,所述线束接口用于连接外接线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采用双色模注塑工艺一体成型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层和硬质层,所述承载面位于所述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层外表面,所述盖合面位于所述硬质层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固定夹包括固定架和卡设在所述固定架上的U型弹片,所述U型弹片用于与所述卡槽的结构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承载面还设置有防滑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固定夹包括多个,各所述安装固定夹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壳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胶水、双面贴和螺钉,所述线圈通过所述胶水固定设置在所述磁板上;所述磁板通过所述双面贴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主控板和散热板各角部位置分别设置有对应的通孔,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与所述通孔对应设置的螺孔,所述螺钉穿过所述通孔螺接在所述螺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分别开设在所述壳体的两个相对设置壁面上的通槽,每个所述壁面上开设有多个通槽,多个所述通槽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板的三个边设置有连通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外接对手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卡扣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板表面还覆设有保护膜层。
CN201920001172.9U 2019-01-02 2019-01-02 车载无线充电器 Active CN209170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01172.9U CN209170010U (zh) 2019-01-02 2019-01-02 车载无线充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01172.9U CN209170010U (zh) 2019-01-02 2019-01-02 车载无线充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70010U true CN209170010U (zh) 2019-07-26

Family

ID=67328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01172.9U Active CN209170010U (zh) 2019-01-02 2019-01-02 车载无线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700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3516A (zh) * 2020-04-21 2020-06-19 湖南工学院 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3516A (zh) * 2020-04-21 2020-06-19 湖南工学院 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85569A1 (en) Control box for electric vehicle charger
CN102447085A (zh) 电动车辆用电池
CA2313819A1 (en) Receptacle faceplate
CN209170010U (zh) 车载无线充电器
CN106766663A (zh) 冰箱的控制器及冰箱
CN208707341U (zh) 一种车辆及其车载手机无线充电装置
CN205396558U (zh) 电机装置及应用该电机装置的无人机
CN103840516A (zh) 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CN106080448B (zh) 一种封装有dc模块和充电模块的电动车高压配电控制箱
CN107946021B (zh) 用于电机的充磁头和具有其的充磁设备
CN105641942B (zh) 电子积木拼装车
CN209126535U (zh) 一种电池包组件以及电动运载工具
EP0099108A1 (en) Refrigerator
CN113612429A (zh) 电机控制器
CN207931514U (zh) 充电桩壳体和充电桩
US20240199159A1 (en) Headlight and display integrated stem of electric bicycle, and electric bicycle
CN205837034U (zh) 一种多功能自行车筐
CN211853602U (zh) 一种led防水线条灯
CN212392833U (zh) 电机控制器
CN206629364U (zh) 一种电气化铁路保护测控装置的多功能机箱
CN215601654U (zh) 一种喷胶机的新型机架结构
CN205490180U (zh) 一种插箱式伺服驱动控制系统
CN217282339U (zh)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
CN216720272U (zh) 开关面板
CN208028705U (zh) 一种电机端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28

Address after: 430090 No. b1336, chuanggu startup area, taizihu cultural Digital Creative Industry Park, No. 18, Shenlong Avenue,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ikatong (Hube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00 no.c101, chuanggu start up area, taizihu cultural Digital Industrial Park, No.18 Shenlong Avenue,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BEI ECARX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