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69991U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及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69991U
CN209169991U CN201821983592.3U CN201821983592U CN209169991U CN 209169991 U CN209169991 U CN 209169991U CN 201821983592 U CN201821983592 U CN 201821983592U CN 209169991 U CN209169991 U CN 2091699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shell
charging unit
battery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8359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原超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8359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699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699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699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充电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以解决移动充电装置的插头和移动终端的插座容易产生松动或者磨损等从而影响移动充电装置和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的问题。该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壳体,设置于该第一壳体内的第一电池,以及与该第一电池的正极电性连接的至少一个输入支路;其中,每个输入支路分别连接一个输入触点,每个输入触点设置于该第一壳体的外表面。该移动终端可以应用于充电场景中。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及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移动终端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导致移动终端的耗电量巨大。
目前,通常可以使用充电宝或背夹电池等移动充电装置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具体的,移动充电装置可以包括充电电池以及与该充电电池连接的插头等,如此在将移动充电装置的插头插入移动终端的插座的情况下,该充电电池中存储的电能可以通过该插头和该插座输入到移动终端的电池,从而实现对移动终端的充电。
但是,由于上述移动充电装置的插头和移动终端的插座均为插拔式连接端口,因此在将移动充电装置的插头多次插入或拔出移动终端的插座之后,移动充电装置的插头和移动终端的插座容易产生松动或者磨损等,从而可能会影响移动充电装置和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充电装置,以解决移动充电装置的插头和移动终端的插座容易产生松动或者磨损等,从而影响移动充电装置和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壳体,设置于该第一壳体内的第一电池,以及与该第一电池的正极电性连接的至少一个输入支路;其中,每个输入支路分别连接一个输入触点,每个输入触点设置于该第一壳体的外表面。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包括第二壳体,设置于该第二壳体内或第二壳体外的第二电池,以及与第二电池的正极电性连接的至少一个输出支路;其中,每个输出支路分别连接一个输出触点,每个输出触点设置于该第二壳体的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包括第一壳体,设置于该第一壳体内的第一电池,以及与该第一电池的正极电性连接的至少一个输入支路;其中,每个输入支路分别连接一个输入触点,每个输入触点设置于该第一壳体的外表面。通过该方案,由于在对移动终端充电时,可以将设置于充电装置的壳体的外表面的至少一个输入触点,与设置于移动终端的壳体的表面的至少一个输入触点一一对应接触,因此无需插拔式连接端口和充电线等,从而可以降低连接端口的电磁干扰和线路损耗,并且可以提高移动移动终端和充电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示意图之四;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装置的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装置的示意图之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装置的示意图之三;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装置的示意图之四;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和充电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10—移动终端;11—第一壳体;12—第一电池;13—输入支路;14—输入触点;15—第一电路板;20—充电装置;21—第二壳体;22—第二电池;23—输出支路;24—输出触点;25—第二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充电装置,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第一壳体,设置于该第一壳体内的第一电池,以及与该第一电池的正极电性连接的至少一个输入支路;其中,每个输入支路分别连接一个输入触点,每个输入触点设置于该第一壳体的外表面。通过该方案,由于在对移动终端充电时,可以将设置于充电装置的壳体的外表面的至少一个输入触点,与设置于移动终端的壳体的外表面的至少一个输入触点一一对应接触,因此无需插拔式连接端口和充电线等,从而可以降低连接端口的电磁干扰和线路损耗,并且可以提高移动充电装置和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
下面参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附图1-附图9,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及充电装置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10。该移动终端10可以包括:第一壳体11,设置于该第一壳体11内的第一电池12,以及与该第一电池12的正极电性连接的至少一个输入支路13。其中,每个输入支路13可以分别连接一个输入触点14,每个输入触点14可以设置于该第一壳体11的外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图1是以第一电池的正极与一个输入支路连接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的,其并不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造成任何限定。实际实现时,第一电池的正极还可以与两个输入支路(或三个输入支路等)连接,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可以理解,在第一电池的正极与多个输入支路连接时,可以加快对移动终端的电池的充电速度,并缩短充电时间。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终端设备、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壳体11可以为金属壳体或非金属壳体。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果第一壳体11为金属壳体,那么该第一壳体11和至少一个输入触点14可以通过绝缘材料相互绝缘。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电池12可以为锂电池或镍氢电池。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电池12可以包括电芯(例如石墨电芯)、保护点和电池外壳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一个输入支路13中的每个输入支路13可以用于向移动终端的电池的正极输入电能。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设置输入触点14的第一壳体11的外表面可以为第一壳体11的侧表面,或者,可以为第一壳体11的与侧表面相邻的表面。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每个输入触点14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的侧表面(即设置于移动终端的侧边框对应的外表面)。或者,如图2所示,每个输入触点14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的与侧表面相邻的表面(即设置于移动终端的底部对应的外表面)。可以理解,通过在第一壳体的外表面设置输入触点,可以在移动终端的输入触点与充电装置的输出触点接触时,实现对移动终端的充电,从而提高了对移动终端充电的灵活性。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的外表面上可以设置有凹槽(以下称为第一凹槽),每个输入触点14可以位于该第一凹槽内。
示例性的,如图3中的(a)所示,第一壳体的外表面上可以设置有第一凹槽,每个输入触点14的厚度可以与第一凹槽的深度相同,即每个输入触点14的表面可以与第一壳体的外表面11a位于同一平面上。
示例性的,如图3中的(b)所示,第一壳体的外表面上可以设置有第一凹槽,每个输入触点14的厚度可以小于第一凹槽的深度,即每个输入触点14的表面位于第一凹槽内。
可以理解,将每个输入触点的厚度设置为与第一凹槽的深度相同,或者将每个输入触点的厚度设置为小于第一凹槽的深度,可以提高在将移动终端放置在桌面等平面上时移动终端的平稳性,并且可以提高用户使用移动终端时的触感。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输入触点14的形状可以为点状、片状、条状或块状。
示例性的,假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外表面设置有三个输入触点,那么该三个输入触点的形状可以分别为英文字母A、英文字母B和英文字母C对应的形状;或者,该三个输入触点的形状可以分别为三个圆点。可以理解,由于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设置输入触点的形状,因此提高了设置输入触点的灵活性,并且提高了设置输入触点的美观性。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每个输入触点14的材料可以为高性能、高硬度和低阻抗的导电材料。
示例性的,每个输入触点14的材料可以为无机导电材料(例如,离子系导电材料、碳系导电材料或金属氧化系导电材料)或者可以为高分子导电材料(例如,复合型导电材料或结构性导电材料)等。可以理解,由于每个输入触点的材料为导电材料,因此可以实现对移动终端的充电。
可选的,结合图1,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设置于第一壳体11内的第一电路板15。其中,每个输入支路13经过第一电路板15与第一电池12的正极电性连接。
示例性的,第一电路板15可以为柔性电路板。该柔性电路板上可以包括控制电路。其中,该控制电路可以用于对移动终端的电池的充电控制。可以理解,通过在第一壳体内设置电路板,可以实现对移动终端的电池的充电控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第一壳体,设置于该第一壳体内的第一电池,以及与该第一电池的正极电性连接的至少一个输入支路;其中,每个输入支路分别连接一个输入触点,每个输入触点设置于该第一壳体的外表面。通过该方案,由于在对移动终端充电时,可以将设置于充电装置的壳体的外表面的至少一个输入触点,与设置于移动终端的壳体的外表面的至少一个输入触点一一对应接触,因此无需插拔式连接端口和充电线等,从而可以降低连接端口的电磁干扰和线路损耗,并且提高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装置20。该充电装置20可以包括:第二壳体21,设置于该第二壳体21内或该第二壳体21外的第二电池22,以及与该第二电池22的正极电性连接的至少一个输出支路23。其中,每个输出支路23可以分别连接一个输出触点24,每个输出触点24可以设置于该第二壳体21的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充电装置可以为背夹电池。背夹电池可以通过设置于背夹电池的壳体的表面上的输出触点,与设置于移动终端的壳体的外表面上的输入触点接触,从而可以实现充电装置对移动终端的充电。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图5是以第二电池的正极与一个输出支路连接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的,其并不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造成任何限定。实际实现时,第二电池的正极还可以与两个输出支路(或三个输出支路等)连接,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可以理解,在第二电池的正极与多个输出支路连接时,可以加快使用充电装置对移动终端的电池的充电速度,并缩短充电时间。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为,第二壳体为一个平板状,输出触点设置在第二壳体的外表面。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为,如图5所示,第二壳体21的第一表面上可以设置有凹槽(以下称为第二凹槽),每个输出触点可以设置于该第二凹槽底部对应的表面或者该第二凹槽侧壁对应的表面。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每个输出触点24可以设置于第二凹槽侧壁对应的表面(即设置充电装置第二凹槽的侧壁)。或者,如图6所示,每个输出触点24可以设置于第二凹槽底部对应的表面(即设置于充电装置第二凹槽的底部)。可以理解,通过在第二凹槽侧壁对应的表面设置输入触点(或者在第二凹槽底部对应的表面设置输入触点),可以在第二凹槽侧壁对应的表面上的输入触点(或者在第二凹槽底部对应的表面上的输入触点)与移动终端的输入触点接触时,实现充电装置对移动终端充电。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每个输出触点24可以为凸起结构或弹性结构。其中,该凸起结构具备导电性,该弹性结构具备导电性。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凸起结构不具备弹性。该凸起结构与移动终端的输入触点可以过盈配合接触,从而可以实现对移动终端的充电。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弹性结构具备弹性。当该弹性结构与移动终端的输入触点接触时,该弹性结构处于压缩状态;当该弹性结构与移动终端的输入触点分离时,该弹性结构处于非压缩状态。
可以理解,通过设置凸起结构或弹性结构,可以使充电装置的输出触点与移动终端的输入触点过盈配合接触,从而可以提高充电装置的输出触点与移动终端的输入触点的接触效果,避免由于接触不良导致充电装置无法为移动终端充电。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输出触点24的形状可以为点状、片状、条状或块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在充电装置的输出触点的形状为点状的情况下,移动终端的输入触点的形状可以为点状;在充电装置的输出触点的形状为片状的情况下,移动终端的输入触点的形状可以为片状;在充电装置的输出触点的形状为条状的情况下,移动终端的输入触点的形状可以为条状;在充电装置的输出触点的形状为块状的情况下,移动终端的输入触点的形状可以为块状。可以理解,由于充电装置的输出触点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设置,从而提高了设置充电装置的输出触点的形状灵活性。
可选的,结合图6,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于第二凹槽内或者第二凹槽外的第二电路板25。其中,每个输出支路经过第二电路板25可以分别与一个输出触点24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第二电路板25可以为柔性电路板。该柔性电路板上可以包括控制电路,且该控制电路可以用于控制充电装置的充电电压移动终端的电池的充电控制。
示例性的,充电装置对移动终端的充电过程可以包括第一充电阶段和第二充电阶段。在第一充电阶段,充电装置可以经过充电装置的输出触点和移动终端的输入触点,向移动终端的电池(锂电池)正极输出的恒流电,并且该锂电池正极的锂电子被推向该锂电池负极的石墨层在存储;随着移动终端的电池电压的上升,进入第二充电阶段,充电装置的电池输出的电流可以先经过充电装置的控制电路进行升压,再通过充电装置的输出触点和移动终端的输入触点,向移动终端的电池(锂电池)正极输出的电流,并且该锂电池正极的锂电子被推向该锂电池负极的石墨层在存储。可以理解,通过在第二壳体内设置电路板(控制电路),可以实现对充电装置中电流的升压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电池22可以设置于第二壳体21内,也可以设置于第二壳体21外。
示例性的,如图5-图7所示,在第二电池22设置于第二壳体21内、且第二壳体21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的情况下,该第二电池22可以为一个薄片形状的电池,且该第二电池22可以贴合在第二壳体21的第二凹槽底部。或者,如图8所示,第二电池22还可以设置于第二壳体21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可以包括第二壳体,设置于第二壳体内或第二壳体外的第二电池,以及与第二电池的正极电性连接的至少一个输出支路;其中,每个输出支路分别连接一个输出触点,每个输出触点设置于第二壳体的表面。通过该方案,由于在使用充电装置对移动终端充电时,可以将设置于充电装置的壳体的外表面的至少一个输出触点,与设置于移动终端的壳体的外表面的至少一个输入触点一一对应接触,因此无需插拔式连接端口和充电线等,从而可以降低连接端口的电磁干扰和线路损耗,并且提高移动充电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三、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10和充电装置20的示意图。其中,该移动终端10可以为如图1-图4中任一项所示的移动终端,该充电装置20可以为如图5-图8中任一项所示的充电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上述图9是以一种可以配套使用的移动终端和充电装置为例进行示例性的说明的,其并不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造成任何限定。可以理解,实际应用中,移动终端和充电装置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配套结构,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任何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在充电装置20的表面上设置与移动终端10的形状和规格配套的凹槽结构。在使用充电装置20为移动终端10充电时,可以将移动终端10放置在充电装置20的凹槽内。如此,设置于移动终端10的壳体的侧表面的输入触点,可以与设置于充电装置20的凹槽侧壁对应的表面的输出触点一一对应接触;或者,设置于移动终端10的壳体的与侧表面相邻的表面的输入触点,可以与设置于充电装置20的凹槽底部对应的表面的输出触点一一对应接触。即可以实现充电装置对移动终端的充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和充电装置,无需插拔式连接端口和充电线等,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和充电装置的接触,从而可以实现充电装置对移动终端的充电,从而可以降低连接端口的电磁干扰和线路损耗,并且提高移动充电装置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电池,以及与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电性连接的至少一个输入支路;
其中,每个输入支路分别连接一个输入触点,每个输入触点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表面为所述第一壳体的侧表面,或者,所述外表面为所述第一壳体的与所述侧表面相邻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表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每个输入触点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触点的形状为点状、片状、条状或块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电路板;
其中,所述每个输入支路经过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电性连接。
6.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第二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或第二壳体外的第二电池,以及与所述第二电池的正极电性连接的至少一个输出支路;
其中,每个输出支路分别连接一个输出触点,每个输出触点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每个输出触点设置于所述凹槽底部对应的表面或者所述凹槽侧壁对应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触点为凸起结构或弹性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触点的形状为点状、片状、条状或块状。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或者所述凹槽外的第二电路板;
其中,所述每个输出支路经过所述第二电路板分别与一个输出触点电性连接。
CN201821983592.3U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移动终端及充电装置 Active CN2091699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83592.3U CN209169991U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移动终端及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83592.3U CN209169991U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移动终端及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69991U true CN209169991U (zh) 2019-07-26

Family

ID=67340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83592.3U Active CN209169991U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移动终端及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699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20050U (zh) 具有超级电容的智能手表
CN202025879U (zh) Usb a型公口接头及其电子产品
CN204181089U (zh) 一种由柔性固态薄膜电池制作的智能手表表壳
CN202930986U (zh) 三接点式接触型充电组件
CN106354216A (zh) 一种腕带及其穿戴式设备
CN209169991U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充电装置
CN203520051U (zh) 提高续航能力的智能手表
CN206657272U (zh) 固定装置及手写笔装置
CN204030206U (zh) 一种带应急充电装置的多功能数据线
CN206162280U (zh) 一种腕带及其穿戴式设备
CN205039769U (zh) 一种磁性太阳能充电器
CN205646874U (zh) 一种用于手机无线充电的移动电源
CN206471600U (zh) 一种通用充电数据线连接装置
CN204633096U (zh) 多功能快速充电及数据传输线
CN204732935U (zh) 一种微型充电器
CN203983640U (zh) 数据线
CN203617726U (zh) 移动电源的组装装置
CN206574946U (zh) 一种手机插头可以拆卸的手机数据线
CN202586515U (zh) 可无线充电的转接器
CN206237205U (zh) 无线充电背夹
CN203524049U (zh) 带太阳能充电器的皮包
CN209297117U (zh) 一种智能手表及充电装置
CN202888883U (zh) 电子设备及其外壳
CN209627035U (zh) 一种多功能充电器
CN203014102U (zh) 新型手机移动电源插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