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50761U - 一种充电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50761U
CN209150761U CN201822092253.2U CN201822092253U CN209150761U CN 209150761 U CN209150761 U CN 209150761U CN 201822092253 U CN201822092253 U CN 201822092253U CN 209150761 U CN209150761 U CN 2091507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harging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driving device
identific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9225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梦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9225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507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50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507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盒。该充电盒包括外壳、指纹识别装置、驱动装置以及用于收纳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支架,所述充电支架、所述指纹识别装置和所述驱动装置被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指纹识别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直接或间接地电连接,所述指纹识别装置被配置为用于获取并识别指纹信息,以判断是否许可驱动装置开启所述外壳。该充电盒具有安全性、私密性高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充电盒。
背景技术
一些电子设备,例如TWS耳机,通过充电盒进行充电。在充电时,直接将耳机放置到充电盒中。
然而,现有的充电盒通常任何人都能打开。只要电子设备的型号相同或相近就能使用。造成充电盒的安全性、私密性较低。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盒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盒。该充电盒包括外壳、指纹识别装置、驱动装置以及用于收纳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支架,所述充电支架、所述指纹识别装置和所述驱动装置被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指纹识别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直接或间接地电连接,所述指纹识别装置被配置为用于获取并识别指纹信息,以判断是否许可驱动装置开启所述外壳。
可选地,包括按键,其中,所述指纹识别装置与所述按键电连接,所述按键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按键被配置为在许可开启所述外壳的条件下,能被操作,以使所述驱动装置开启所述外壳。
可选地,所述按键位于所述指纹识别装置下。
可选地,所述外壳具有开口端,所述驱动装置被配置为能使所述充电支架从所述开口端伸出。
可选地,所述外壳包括后壳和前盖,所述后壳具有所述开口端,所述前盖与所述充电支架连接,在所述充电支架从所述开口端缩进时,所述前盖盖合在所述开口端。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和推进支架,所述充电支架与所述推进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步进电机被配置为用于驱动所述推进支架沿轴向运动,以使所述充电支架伸出。
可选地,所述外壳包括后壳和前盖,所述后壳具有开口端,所述前盖盖合在所述开口端,所述前盖与所述后壳形成枢转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被配置为用于驱动所述前盖枢转,以开启所述外壳。
可选地,所述指纹识别装置包括识别芯片和用于获取指纹信息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识别芯片电连接。
可选地,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指纹识别装置与所述通孔相对。
可选地,在所述指纹识别装置上贴附有键体表层。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指纹识别装置提高了充电盒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充电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充电盒的分解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关闭状态的充电盒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打开状态的充电盒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指纹识别装置与主板本体的装配图。
图6是图5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充电盒的工作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后壳;12:前盖;13:开口端;14:指纹识别装置;15:步进电机;16:推进支架;17:主板支架;18:主板本体;19:耳机;20:充电支架;21:电池本体;22:电池支架;23:连接器;24:锅仔片开关;25:键体表层;27:FPCB。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盒。如图1-2所示,该充电盒包括外壳、指纹识别装置14、驱动装置以及用于收纳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支架20。例如,待充电设备包括耳机19、手机、充电宝、智能手表、游戏机等。充电支架20具有与充电设备相匹配的结构,例如,用于容纳耳机 19的容纳槽。在充电支架20上设置有充电连接器。耳机19被放置到充电支架20上时,充电连接器与耳机19的充电触点电连接,从而对耳机19进行充电。
如图3-4所示,充电支架20、指纹识别装置14和驱动装置被设置在外壳内。指纹识别装置14与驱动装置直接或间接地电连接。指纹识别装置 14被配置为用于获取并识别指纹信息,以判断是否许可驱动装置开启外壳。
在使用时,用户首先刷指纹。指纹识别装置14获取该指纹信息,并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在获取的指纹信息与存储的指纹信息相匹配的条件下,指纹识别装置14发出许可驱动装置开启壳体的控制指令。
接下来,可以是,指纹识别装置与驱动装置直接电连接。驱动装置收到该控制指令后,直接进行启动,以开启外壳。在获取的指纹信息与存储的指纹信息不匹配的条件下,驱动装置无法开启外壳。
也可以是,如图3-6所示,指纹识别装置与驱动装置间接地电连接。在充电盒上设置有按键。指纹识别装置与按键电连接,按键与驱动装置连接。这样,指纹识别装置通过按键与驱动装置间接地电连接。在匹配的条件下,用户操作按键,从而启动驱动装置,以开启外壳。在获取的指纹信息与存储的指纹信息不匹配的条件下,即使按动按键也无法开启外壳。
具体地,如图2-4所示,外壳的整体呈圆形结构、方形结构、胶囊形结构、橄榄形结构等。在外壳内还设置有电池本体21和主板本体18。电池本体21通过电池支架22固定在外壳内。主板本体18通过主板支架17 固定在外壳内。电池本体21通过主板本体18为驱动装置、提示装置、待充电设备等元器件充电。在主板本体18上设置有处理器等。
例如,如图5-6所示,指纹识别装置14被集成在主板本体18上。指纹识别装置14包括识别芯片和用于获取指纹信息的传感器。识别芯片与传感器电连接,例如,识别芯片被设置在主板本体18上。二者通过FPCB27 电连接。在主板本体18上设置有连接器23。在FPCB27的一端设置有插头。插头插入连接器23中,以使FPCB27与位于主板本体18上的识别芯片电连接。识别芯片用于识别传感器获取的指纹信息,并判断是否与存储的指纹信息相匹配。在匹配的条件下,发出允许开启外壳的信号,例如,该信号可以直接作用于驱动装置,也可以作用于按键;在不匹配的条件下,不会发出该信号。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6所示,按键位于指纹识别装置14下。例如,在外壳上设置有通孔,指纹识别装置14与通孔相对。如图6所示,在指纹识别装置14上贴附有键体表层25。键体表层25位于通孔内,其材质为塑料、玻璃、陶瓷等。键体表层25通过胶或者双面胶贴附在传感器上。键体表层25对于指纹识别装置14起到防护作用。在主板本体18与指纹识别装置14之间设置有按键。
例如,按键为锅仔片开关24。锅仔片开关24可以为圆形、十字形、三角形等。这种开关的使用寿命长,厚度小。锅仔片开关24通过SMT贴附在主板本体18上。用户按动键体表层25,能通过指纹识别装置14间接地按动锅仔片开关24。
在该例子中,指纹识别装置14和按键集成在一起,占用空间小。用户轻触键体表层25能够刷指纹。按动键体表层25能启动驱动装置。
外壳开启的方式有多种。如图3-4所示,在一个例子中,外壳具有开口端13。在开启外壳时,驱动装置被配置为能使充电支架20从开口端13 伸出。在该例子中,充电装置与外壳滑动连接。这种方式使得待充电设备的放置变得容易。
优选地,外壳包括后壳11和前盖12。后壳11具有开口端13。前盖 12与充电支架20连接。例如,前盖12位于充电支架20的远离驱动装置的一端。在充电支架20从开口端13缩进时,前盖12盖合在开口端13。这种设置方式,使得在关闭状态下,充电盒的密封效果更好。
具体地,如图3-4所示,前盖12与充电支架20形成一体结构。例如,前盖12与充电支架20的材质为塑料、橡胶或者硅胶,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一体成型。这使得前盖12与充电支架20的连接强度高。驱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15和推进支架16。充电支架20与推进支架16固定连接。步进电机15被配置为用于驱动推进支架16沿轴向运动,以使充电支架20能伸出开口端13。轴向为充电支架20伸出、缩进的方向。
例如,步进电机15为螺旋步进电机15。该步进电机15驱动螺母转动。螺母与丝杠为螺纹配合。螺母转动,从而带动丝杠相对于螺母沿轴向移动。丝杠与推进支架16转动连接,从而带动推进支架16移动,以使充电支架 20能够从开口端13伸出、缩回。在外壳内设置有滑轨。推进支架16沿滑轨滑动。
在一个例子中,前盖12盖合在开口端13。前盖12与后壳11形成枢转连接。驱动装置被配置为用于驱动前盖12枢转,以开启外壳。在该例子中,充电支架20固定在外壳内。前盖12被打开后,充电支架20露出。枢转连接的方式结构简单,密封效果良好。
当然,外壳开启的方式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指纹识别装置14提高了充电盒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在一个例子中,在首次使用充电盒时,由于数据库中没有存储指纹信息,故用户在操作时可以选择直接开启外壳或者录入指纹。
例如,如图7所示,充电盒还包括提示装置。在用户按下按键时,提示装置,例如指示灯、显示屏幕或者语音提示等提醒用户是否上锁。当用户选择否时,按下按键的操作会触发步进电机15,直接开启盒体,即打开外壳。当用户选择是时,用户输入指纹。指纹识别装置14提取指纹,并存储到数据库中。
在指纹提取结束后,用户刷指纹进行指纹匹配。在指纹相匹配的条件下,指纹识别装置14发出许可开启的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直接触发步进电机15启动,以开启盒体,或者用户通过再次按动按键,以开启盒体。
在指纹不匹配的条件下,不开启盒体。
在其他示例中,按键具有多种功能。例如,短时间按动按键时(例如,短于3秒钟),开启外壳。长时间按动按键时(例如,长于3秒钟),对充电装置进行充电。例如,在待充电设备被放置到充电支架20上后,用户按动按键,以使驱动装置关闭盒体。在关闭的状态下,充电盒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在其他示例中,充电盒通过待充电设备内的无线设备(例如,蓝牙设备)与其他设备进行电连接,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例如,待充电设备与充电连接器接触以进行充电。充电连接器还能够传输信号。用户可以通过其他设备与充电盒进行交互。例如,观察充电情况、控制充电盒的开启、关闭等。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充电盒,其中,包括外壳、指纹识别装置、驱动装置以及用于收纳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支架,所述充电支架、所述指纹识别装置和所述驱动装置被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指纹识别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直接或间接地电连接,所述指纹识别装置被配置为用于获取并识别指纹信息,以判断是否许可驱动装置开启所述外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盒,其中,包括按键,所述指纹识别装置与所述按键电连接,所述按键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按键被配置为在许可开启所述外壳的条件下,能被操作,以使所述驱动装置开启所述外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盒,其中,所述按键位于所述指纹识别装置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盒,其中,所述外壳具有开口端,所述驱动装置被配置为能使所述充电支架从所述开口端伸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盒,其中,所述外壳包括后壳和前盖,所述后壳具有所述开口端,所述前盖与所述充电支架连接,在所述充电支架从所述开口端缩进时,所述前盖盖合在所述开口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盒,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和推进支架,所述充电支架与所述推进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步进电机被配置为用于驱动所述推进支架沿轴向运动,以使所述充电支架伸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盒,其中,所述外壳包括后壳和前盖,所述后壳具有开口端,所述前盖盖合在所述开口端,所述前盖与所述后壳形成枢转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被配置为用于驱动所述前盖枢转,以开启所述外壳。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盒,其中,所述指纹识别装置包括识别芯片和用于获取指纹信息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识别芯片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盒,其中,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指纹识别装置与所述通孔相对。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盒,其中,在所述指纹识别装置上贴附有键体表层。
CN201822092253.2U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充电盒 Active CN2091507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92253.2U CN209150761U (zh)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充电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92253.2U CN209150761U (zh)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充电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50761U true CN209150761U (zh) 2019-07-23

Family

ID=67290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92253.2U Active CN209150761U (zh)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充电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507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2238A (zh) * 2018-12-12 2019-03-0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盒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2238A (zh) * 2018-12-12 2019-03-0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50332C (zh) 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接口连接器盖子打开和关闭设备
CN107944441A (zh) 一种扫描式翻译笔
CN108710615A (zh) 翻译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181184A (zh) 触控笔、电子设备、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209150761U (zh) 一种充电盒
CN109067965A (zh) 翻译方法、翻译装置、可穿戴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412238A (zh) 一种充电盒
CN106028104A (zh) 一种基于2d视觉的体感操作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3545670A (zh) 一种语音提醒的充电数据线及其充电方法
CN109121123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211456764U (zh) 一种带有充电插头的耳机充电盒
CN108390443A (zh) 一种设有手写笔充电装置的智能设备
CN209402184U (zh) 一种充电盒
CN209930488U (zh) 一种tws耳机充电盒
CN216649933U (zh) 耳机充电盒及耳机套件
CN103096198A (zh) 一种感应话筒电路和实现感应话筒的方法
CN206664781U (zh) 一种摩托车用多功能mp3 播放箱
CN206995854U (zh) 电动遥控模型车和电池
CN206791748U (zh) 一种智能手套
CN203760773U (zh) 一种语音提醒的充电数据线
CN213659661U (zh) 一种用于手势控制的戒指
CN109659994A (zh) 一种充电盒
CN210317652U (zh) 一种充气泵
CN106940814A (zh) 一种可显示空间占用量的u盘及其显示方法
CN206341335U (zh) 一种具有应急灯的机顶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