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50322U - 一种背板替代型母排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板替代型母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50322U
CN209150322U CN201822139774.9U CN201822139774U CN209150322U CN 209150322 U CN209150322 U CN 209150322U CN 201822139774 U CN201822139774 U CN 201822139774U CN 209150322 U CN209150322 U CN 2091503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strips
cathode
backboard
group
substituted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3977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宏建
金国锋
唐显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yi Electronic (nantong) Co Ltd
FCI Nanto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yi Electronic (nant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yi Electronic (nant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yi Electronic (nant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3977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503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503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503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板替代型母排,包括绝缘固定板、正极铜带、负极铜带及多组连接铜带;所述正极铜带、负极铜带层叠设置在所述绝缘固定板上;每组所述连接铜带包括平行设置的正极连接铜带组和负极连接铜带组;所述正极连接铜带组固定设置在所述正极铜带上,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正极连接铜带,所述负极连接铜带组固定设置在所述负极铜带上,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负极连接铜带;在所述正极连接铜带上连接有正极连接器,在所述负极连接铜带上连接有负极连接器,所述正极连接器、负极连接器两两相对设置。该背板替代型母排,采用类似PCB的结构,易于安装,且通流大,散热快,可与PCB共同使用,使电子元器件供电与PCB分开,简化了PCB的设计。

Description

一种背板替代型母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板替代型母排。
背景技术
在各种大中型路由器及基站等系统中,通常采用PCB来向各个电子元器件供电,电流传输方便,且结构紧凑、易于安装。但PCB供电通流小,因电子元器件的各种要求,还需要考虑阻抗等因素,对PCB的设计要求极高;且一处损坏,整个PCB就要报废,成本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系统新功能越来越多,传输带宽越来越大,传输速度越来越快,需要增加更多的及更大功率的电子元器件来满足系统新功能的需求,同时对供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流要求越来越大,导致现有的PCB供电已逐渐无法满足系统的供电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板替代型母排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背板替代型母排,包括绝缘固定板、正极铜带、负极铜带及多组连接铜带;
在所述绝缘固定板上开设有凹槽,所述正极铜带、负极铜带依次嵌设在所述凹槽内;
每组所述连接铜带包括平行设置的正极连接铜带组和负极连接铜带组;
所述正极连接铜带组固定设置在所述正极铜带上,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正极连接铜带,所述负极连接铜带组固定设置在所述负极铜带上,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负极连接铜带;
在所述正极连接铜带上连接有正极连接器,在所述负极连接铜带上连接有负极连接器,所述正极连接器、负极连接器两两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固定板为树脂板。
进一步的,所述背板替代型母排包括至少三组连接铜带。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连接铜带组包括并排设置的至少三个正极连接铜带,所述负极连接铜带组包括并排设置的至少三个负极连接铜带。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连接铜带组焊接在所述正极铜带上,所述负极连接铜带组焊接在所述负极铜带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正极连接铜带、负极连接铜带上开设有用于连接正极连接器、负极连接器的多个连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连接器压接在所述正极连接铜带上,所述负极连接器压接在所述负极连接铜带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正极铜带与负极铜带之间设置有绝缘纸。
进一步的,在所述正极铜带、负极铜带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绝缘纸层。
进一步的,在所述背板替代型母排上设置有多个PCB避让孔。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板替代型母排,采用类似PCB的结构,将正负极铜带埋入树脂板槽内,易于安装,且其模块化结构,便于后续维护及更换;相较现有的PCB供电,该背板替代型母排通流大,其电流传输可达PCB的六倍以上,且散热快;该背板替代型母排,可与PCB共同使用,使电子元器件供电与PCB分开,无需考虑PCB上的供电线路设计及电源传输与分配,简化了PCB的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背板替代型母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绝缘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正极铜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负极铜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绝缘固定板上连接正极母排、负极母排后的状态图;
图6是图3的A部放大图;
图7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板替代型母排,可替代现有的PCB背板,用于各种大中型路由器及基站等系统的电子元器件供电,相较现有的PCB供电,该背板替代型母排易于安装,通流大,其电流传输可达PCB的六倍以上。
请参阅图1-图5,所述背板替代型母排100包括绝缘固定板10、正极铜带20、负极铜带30及多组连接铜带40。
其中,所述多组连接铜带40连接在所述正极铜带20和负极铜带30上,所述正极铜带20、负极铜带30依次层叠连接在所述绝缘固定板10上,所述正极铜带20用于连接电源正极,所述负极铜带30用于连接电源负极。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固定板10为树脂板,所述绝缘固定板10与所述正极铜带20、负极铜带30的形状及尺寸相匹配。
更进一步的,在所述绝缘固定板10上开设有凹槽11,所述正极铜带20、负极铜带30依次嵌设在所述凹槽11内,形成类似PCB的结构,易于安装,散热快,其模块化结构,便于后续维护及更换。
图5示出了在所述绝缘固定板10上连接所述正极母排20、负极母排30后的状态,每组所述连接铜带40包括平行设置的正极连接铜带组41和负极连接铜带组42。其中,所述正极连接铜带组41固定设置在所述正极铜带20上,图3示出了所述正极铜带20连接所述正极连接铜带组41前后的结构;所述负极连接铜带组42固定设置在所述负极铜带30上,图4示出了所述负极铜带30连接所述负极连接铜带组42前后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正极连接铜带组41焊接在所述正极铜带20上,所述负极连接铜带组42焊接在所述负极铜带30上。
请同时参阅图6,所述正极连接铜带组41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正极连接铜带410,所述负极连接铜带组42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负极连接铜带420。
其中,连接电子元器件的连接器通过所述多组连接铜带40安装至所述背板替代型母排100上。
具体的,请参阅图7,在所述正极连接铜带410上连接有正极连接器51,在所述负极连接铜带420上连接有负极连接器52,所述正极连接器51、负极连接器52两两相对设置,每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正极连接器51、负极连接器52可对应连接一个电子元器件,所述正极连接器51连接电子元器件的正极,所述负极连接器52连接电子元器件的负极。各个电子元器件独立连接,互不干扰,部分组件损坏或故障不会影响其他部分的运行。
其中,所述正极连接器51、负极连接器52结构相同,请参阅图8,图8示出了所述连接器的结构,所述连接器的正面(向上的一面)用于连接电子元器件,反面(向下的一面)连接所述正极连接铜带410和负极连接铜带420。
进一步的,在所述正极连接铜带410、负极连接铜带420上开设有用于连接正极连接器51、负极连接器52的多个连接孔4101、4201,在连接器反面设置的多个端子可与所述多个连接孔相匹配。
更进一步的,所述正极连接器51压接至所述正极连接铜带410上,所述负极连接器52压接至所述负极连接铜带420上。
所述背板替代型母排100包括至少三组连接铜带40,所述正极连接铜带组41包括并排设置的至少三个正极连接铜带410,所述负极连接铜带组42包括并排设置的至少三个负极连接铜带420。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铜带40设置有四组,在所述正极连接铜带组41上,所述正极连接铜带410设置有三个,在所述负极连接铜带组42上,所述负极连接铜带420设置有三个。故,在所述背板替代型母排100上共设置有十二个正极连接铜带410和十二个负极连接铜带420,即,所述背板替代型母排100可对应连接十二个电子元器件。
可以理解的,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连接电子元器件的个数在所述背板替代型母排100上设置相应数量的所述连接铜带40,及灵活设置所述正极连接铜带组41上正极连接铜带410的数量和所述负极连接铜带组42上负极连接铜带420的数量。
常规PCB供电的通流量不高于10A,而所述背板替代型母排100的通流量可高达60A,可满足新功能系统的供电需求。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正极铜带20与负极铜带30之间设置有绝缘纸(图中未示出),以确保所述正极铜带20与负极铜带30之间的绝缘;在所述正极铜带20、负极铜带30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绝缘纸层(图中未示出),所述绝缘纸层用于保证所述背板替代型母排100与连接至其上的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绝缘。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背板替代型母排100上设置有多个PCB避让孔101,以便于PCB组件的安装,及便于PCB组件连接的电子元器件从所述背板替代型母排100上就近取电,所述背板替代型母排100与PCB共同使用,使电子元器件供电与PCB分开,无需考虑PCB上的供电线路设计及电源传输与分配,简化了PCB的设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背板替代型母排,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固定板、正极铜带、负极铜带及多组连接铜带;
在所述绝缘固定板上开设有凹槽,所述正极铜带、负极铜带依次嵌设在所述凹槽内;
每组所述连接铜带包括平行设置的正极连接铜带组和负极连接铜带组;
所述正极连接铜带组固定设置在所述正极铜带上,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正极连接铜带,所述负极连接铜带组固定设置在所述负极铜带上,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负极连接铜带;
在所述正极连接铜带上连接有正极连接器,在所述负极连接铜带上连接有负极连接器,所述正极连接器、负极连接器两两相对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替代型母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固定板为树脂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替代型母排,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替代型母排包括至少三组连接铜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替代型母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连接铜带组包括并排设置的至少三个正极连接铜带,所述负极连接铜带组包括并排设置的至少三个负极连接铜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替代型母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连接铜带组焊接在所述正极铜带上,所述负极连接铜带组焊接在所述负极铜带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替代型母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极连接铜带、负极连接铜带上开设有用于连接正极连接器、负极连接器的多个连接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替代型母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连接器压接在所述正极连接铜带上,所述负极连接器压接在所述负极连接铜带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替代型母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极铜带与负极铜带之间设置有绝缘纸。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替代型母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极铜带、负极铜带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绝缘纸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替代型母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背板替代型母排上设置有多个PCB避让孔。
CN201822139774.9U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背板替代型母排 Active CN2091503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39774.9U CN209150322U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背板替代型母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39774.9U CN209150322U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背板替代型母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50322U true CN209150322U (zh) 2019-07-23

Family

ID=67290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39774.9U Active CN209150322U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背板替代型母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503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57821A (zh) 一种动力电池箱及其pcb转接板
CN202259796U (zh) 一种连接可靠的电源分配器
CN101237102A (zh) 用于磁悬浮列车悬浮斩波器的层叠功率母线排
CN209150322U (zh) 一种背板替代型母排
CN211404566U (zh) 一种标准化电池模组
CN109755910A (zh) 一种密集型母线槽
CN201126927Y (zh) 一种磁悬浮列车悬浮斩波器层叠功率母排
CN103019351A (zh) 供电装置
CN213093926U (zh) 一种充电转接装置
CN107634583A (zh) 一种储能控制模块
CN204993084U (zh) 电路板多输出连接结构及多输出电源供应装置
CN112117816A (zh) 一种充电转接装置
CN208753448U (zh) 化成夹具接触pcb铜板组件及电池极耳接触装置
CN207235203U (zh) 一种电路板
CN207150481U (zh) 电机驱动器
CN207380168U (zh) 一种校核电缆接线的装置
CN111710741A (zh) 一种光伏发电装置
CN209184856U (zh) 化成接电pcb板散热降温结构
CN205985440U (zh) 电连接器
CN204946967U (zh) 用于连接多个电池芯的支架和支架组件,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US20230170820A1 (en) Synchronous rectifier module
CN204993038U (zh) 一种变流器及风力发电系统
CN217691534U (zh) 转接组件及电池包
CN214379260U (zh) 一种电源分配单元
CN210898899U (zh) 一种化成分容电源的铜排出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