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47328U - 一种节能型新风空调一体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型新风空调一体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47328U
CN209147328U CN201822007257.6U CN201822007257U CN209147328U CN 209147328 U CN209147328 U CN 209147328U CN 201822007257 U CN201822007257 U CN 201822007257U CN 209147328 U CN209147328 U CN 2091473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tube
fresh air
air chamber
cavity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0725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本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ke (suzhou) Ltd Ventilation System
Original Assignee
Enke (suzhou) Ltd Ventilation Syste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ke (suzhou) Ltd Ventilation System filed Critical Enke (suzhou) Ltd Ventilation System
Priority to CN20182200725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473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473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473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型新风空调一体机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上端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按钮、温度传感器、空心板、信号处理器、湿度传感器和第二按钮,所述框体的内部有净化腔,所述净化腔的右方上端有干燥器,所述净化腔的右方下端有加湿器,所述加湿器的右方有新风腔,所述框体的内部有空气腔,所述空气腔的左上方有安装框,所述空气腔的左下方有制冷器,所述制冷器的左方有空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湿器、干燥器、温度传感器、制冷器、信号处理器、湿度传感器、风机、加热丝、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结构,解决了装置不具备减震功能导致装置在受到振动时会产生移位现象和装置不具备节能功能导致浪费资源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型新风空调一体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型新风空调一体机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新风系统是空调的三大空气循环系统之一,即室内空气循环系统、室外空气循环系统,新风系统。新风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实现房间空气和室外空气之间的流通、换气,还有净化空气的作用。通过新风系统管道向室外排出室内的浑浊空气形成室内外空气形成压力差,完成室内外的空气交换,清新空气,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的不足:
1.现有装置不具备减震功能,导致装置在受到振动时会产生移位现象的问题;
2.现有装置不具备节能功能,导致浪费资源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型新风空调一体机装置,解决了现有装置不具备减震功能,导致装置在受到振动时会产生移位现象和现有装置不具备节能功能,导致浪费资源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新风空调一体机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上端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按钮、温度传感器、空心板、信号处理器、湿度传感器和第二按钮,该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WRM-101,为已知并公开的现有技术,该信号处理器的型号为TMS320C30GEL,为已知并公开的现有技术,该湿度传感器的型号为HIH-3605,为已知并公开的现有技术,所述空心板的下端左右对称开设有凹槽,所述空心板的底端的凹槽的内部底端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块,所述空心板的上端左右对称开设有凹槽,所述空心板的上端的凹槽的内部顶端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框体的内部偏左端安装有净化腔,所述净化腔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过滤网和活性炭吸附网,所述净化腔的右方上端连接有干燥器,该干燥器的型号为GXW2-1,为已知并公开的现有技术,所述净化腔的右方下端连接有加湿器,该加湿器的型号为HU4803,为已知并公开的现有技术,所述加湿器的右方连接有新风腔,所述框体的左端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新风进口和新风排口,所述框体的右端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空气进口和空气排口,所述框体的内部偏右端安装有空气腔,所述空气腔的左上方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部安装有风机和加热丝,所述空气腔的左下方连接有制冷器,该制冷器的型号为SS-18MU-8A,为已知并公开的现有技术,所述制冷器的左方连接有空腔,所述框体的正面从左到右依次镶嵌有第二显示屏和第一显示屏。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之间有连接杆,所述空心板上端有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净化腔的右侧上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净化腔通过第一连接管与干燥器的左端连接,所述干燥器的右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干燥器的右端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新风腔的左上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净化腔的右侧下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净化腔通过第二连接管与加湿器的左端连接,所述加湿器的右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加湿器的右端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新风腔的左下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新风腔的右端连接有新风排管,所述新风腔的右端通过新风排管与新风排口连接,所述净化腔的左端连接有新风进管,所述净化腔的左端通过新风进管与新风进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空气腔的左下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空气腔通过第二连接管与制冷器的右端连接连接,所述制冷器的左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制冷器的左端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空腔的右下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空气腔的左上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空气腔通过第一连接管与安装框的右端连接连接,所述安装框的左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安装框的左端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空腔的右上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空气腔的右端连接有空气进气管,所述空气腔的右端通过空气进气管与空气进口连接,所述空腔的左端连接有空气排气管,所述空腔的左端通过空气排气管与空气排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净化腔与干燥器之间的第一连接管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干燥器与新风腔之间的第一连接管上安装有第四电磁阀,所述空气腔与安装框之间的第一连接管上安装有第八电磁阀,所述安装框与空腔之间的第一连接管上安装有第六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净化腔与加湿器之间的第二连接管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加湿器与新风腔之间的第二连接管上安装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空气腔与制冷器之间的第二连接管上安装有第七电磁阀,所述制冷器与空腔之间的第一连接管上安装有第五电磁阀。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型新风空调一体机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结构,使用时,当框体收到振动时,框体将所受到的振动传递至空心板的底端的凹槽上,然后通过空心板的底端的凹槽将所受到传递至第二弹簧上,然后通过第二弹簧对振动进行减缓,然后第二弹簧将振动传递至空心板的底端的凹槽内部的连接块上,然后通过空心板的底端的凹槽内部的连接块将振动传递至连接杆上,然后通过连接杆将振动传递至通过空心板的上端的凹槽内部的连接块上,然后通过空心板的上端的凹槽内部的连接块将振动传递至第一弹簧上,然后通过第一弹簧再次对振动进行减缓,然后使得空心板的上端的凹槽所受到的振动减小,然后使得固定板所受到的振动减小,从而加强了固定板的稳定性,进而加强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从而解决了现有装置不具备减震功能,导致装置在受到振动时会产生移位现象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湿器、干燥器、温度传感器、制冷器、信号处理器、湿度传感器、风机和加热丝结构,使用时,当第一显示屏上的数字等于设定值时,信号处理器发出指令至第二按钮上使得加湿器和干燥器处于关闭状态不对净化后气体进行处理直接通过第二连接管和第一连接管进入新风腔的内部,然后通过新风排管输送到新风排口的内部,然后通过新风排口将气体排出,当第二显示屏上的数字等于设定值时,信号处理器发出指令至第一按钮上,然后使得制冷器和风机处于关闭状态,然后使得空气直接第二连接管和第一连接管进入空腔的内部,然后通过空气排气管输送到空气排口,然后通过空气排口排出,从而解决了现有装置不具备节能功能,导致浪费资源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新风排管;2、第一电磁阀;3、第二连接管;4、第一连接管;5、第二电磁阀;6、加湿器;7、干燥器;8、固定板;9、第三电磁阀;10、空心板;11、第四电磁阀;12、新风腔;13、空腔;14、温度传感器;15、第五电磁阀;16、第一按钮;17、第六电磁阀;18、制冷器;19、信号处理器;20、空气排气管;21、空气排口;22、第七电磁阀;23、湿度传感器;24、空气腔;25、空气进气管;26、第二按钮;27、第八电磁阀;28、空气进口;29、风机;30、安装框;31、加热丝;32、第一显示屏;33、第一弹簧;34、连接块;35、连接杆;36、第二显示屏;37、第二弹簧;38、凹槽;39、新风进口;40、新风进管;41、净化腔;42、新风排口;43、过滤网;44、活性炭吸附网;45、框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施例,一种节能型新风空调一体机装置,包括框体45,框体45的上端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按钮16、温度传感器14、空心板10、信号处理器19、湿度传感器23和第二按钮26,空心板10的下端左右对称开设有凹槽38,空心板10上端有固定板8,空心板10的底端的凹槽38的内部底端连接有第二弹簧37,第二弹簧37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块34,空心板10的上端左右对称开设有凹槽38,空心板10的上端的凹槽38的内部顶端连接有第一弹簧33,第一弹簧33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块34,连接块34之间有连接杆35,框体45的内部偏左端安装有净化腔41,净化腔41的左端连接有新风进管40,净化腔41的左端通过新风进管40与新风进口39连接,净化腔41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过滤网43和活性炭吸附网44,净化腔41的右方上端连接有干燥器7,净化腔41的右侧上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4,净化腔41通过第一连接管4与干燥器7的左端连接,净化腔41与干燥器7之间的第一连接管4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2,干燥器7的右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4,干燥器7的右端通过第一连接管4与新风腔12的左上端连接,干燥器7与新风腔12之间的第一连接管4上安装有第四电磁阀11,净化腔41的右方下端连接有加湿器6,加湿器6的右方连接有新风腔12,新风腔12的右端连接有新风排管1,新风腔12的右端通过新风排管1与新风排口42连接,净化腔41的右侧下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3,净化腔41通过第二连接管3与加湿器6的左端连接,净化腔41与加湿器6之间的第二连接管3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5,加湿器6的右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3,加湿器6的右端通过第二连接管3与新风腔12的左下端连接,加湿器6与新风腔12之间的第二连接管3上安装有第三电磁阀9,框体45的左端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新风进口39和新风排口42,框体45的右端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空气进口28和空气排口21,框体45的内部偏右端安装有空气腔24,空气腔24的右端连接有空气进气管25,空气腔24的右端通过空气进气管25与空气进口28连接,空气腔24的左上方连接有安装框30,空气腔24的左上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4,空气腔24通过第一连接管4与安装框30的右端连接连接,空气腔24与安装框30之间的第一连接管4上安装有第八电磁阀27,安装框30的左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4,安装框30的左端通过第一连接管4与空腔13的右上端连接,安装框30与空腔13之间的第一连接管4上安装有第六电磁阀17,安装框30的内部安装有风机29和加热丝31,空气腔24的左下方连接有制冷器18,制冷器18的左方连接有空腔13,空腔13的左端连接有空气排气管20,空腔13的左端通过空气排气管20与空气排口21连接,空气腔24的左下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3,空气腔24通过第二连接管3与制冷器18的右端连接连接,空气腔24与制冷器18之间的第二连接管3上安装有第七电磁阀22,制冷器18的左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3,制冷器18的左端通过第二连接管3与空腔13的右下端连接,制冷器18与空腔13之间的第一连接管4上安装有第五电磁阀15,框体45的正面从左到右依次镶嵌有第二显示屏36和第一显示屏32,使用时,通过空气排气管20将空气输送至空气排口21,然后通过空气排口21排出空气,通过空气进口28使得空气进入空气进气管25的内部,然后通过空气进气管25进入空气腔24的内部,通过连接杆35使得连接块34之间相连接,通过新风进口39使得新风进入新风进管40的内部,然后通过新风进管40进入净化腔41的内部,通过新风排管1将新风输送至新风排口42,然后通过新风排口42排出。
工作原理:使用时,使用者首先将固定板8固定在指定位置上,然后使得本实用新型固定在指定位置上,当框体45收到振动时,框体45将所受到的振动传递至空心板10的底端的凹槽38上,然后通过空心板10的底端的凹槽38将所受到传递至第二弹簧37上,然后通过第二弹簧37对振动进行减缓,然后第二弹簧37将振动传递至空心板10的底端的凹槽38内部的连接块34上,然后通过空心板10的底端的凹槽38内部的连接块34将振动传递至连接杆35上,然后通过连接杆35将振动传递至通过空心板10的上端的凹槽38内部的连接块34上,然后通过空心板10的上端的凹槽38内部的连接块34将振动传递至第一弹簧33上,然后通过第一弹簧33再次对振动进行减缓,然后使得空心板10的上端的凹槽38所受到的振动减小,然后使得固定板8所受到的振动减小,从而加强了固定板8的稳定性,进而加强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新风通过新风进口39进入新风进管40的内部,然后进入净化腔41的内部,然后通过过滤网43对净化腔41内部的气体进行过滤使得较大的颗粒掉落在净化腔41的前端,经过过滤网43的气体中的有害物质通过活性炭吸附网44进行吸附,同时通过湿度传感器23感应到空气的湿度并将湿度信号传送至信号处理器19上,然后通过信号处理器19进行处理,然后使得湿度信号以数字的形式显示在第一显示屏32上,当第一显示屏32上的数字高于设定值时,信号处理器19发出指令至第一电磁阀2上和第四电磁阀11上,然后使得经过净化的气体通过第一连接管4进入干燥器7的内部进行干燥,然后通过第一连接管4进入新风腔12的内部,然后通过新风排管1输送到新风排口42的内部,然后通过新风排口42将干燥后的气体排出,当第一显示屏32上的数字低于设定值时,信号处理器19发出指令至第二电磁阀5上和第三电磁阀9上,然后使得经过净化的气体通过第二连接管3进入加湿器6的内部进行加湿,然后通过第二连接管3进入新风腔12的内部,然后通过新风排管1输送到新风排口42的内部,然后通过新风排口42将干燥后的气体排出,当第一显示屏32上的数字等于设定值时,信号处理器19发出指令至第二按钮26上使得加湿器6和干燥器7处于关闭状态不对净化后气体进行处理直接通过第二连接管3和第一连接管4进入新风腔12的内部,然后通过新风排管1输送到新风排口42的内部,然后通过新风排口42将气体排出,进行处理后的气体通过空气进口28进入空气进气管25的内部,然后进入空气腔24的内部,同时通过温度传感器14感应处理后气体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递至信号处理器19上,然后通过信号处理器19进行处理,然后使得温度信号以数字的形式显示在第二显示屏36上,当第二显示屏36上的数字低于设定值时,信号处理器19发出指令至第八电磁阀27和第六电磁阀17,然后使得进入空气腔24内部的空气通过第一连接管4进入安装框30的内部,同时发出指令至第一按钮16上使得风机29吹出风,然后通过加热丝31使得风机29吹出的冷风变成热风,然后使得进入安装框30内部的空气加热,然后使得加热后的空气通过第一连接管4进入空腔13的内部,然后通过空气排气管20输送到空气排口21,然后通过空气排口21排出,当第二显示屏36上的数字高于设定值时,信号处理器19发出指令至第七电磁阀22和第五电磁阀15,然后使得进入空气腔24内部的空气通过第二连接管3进入制冷器18的内部,同时发出指令至第一按钮16上使得制冷器18处于工作状态,然后通过制冷器18对空气进行制冷,然后使得制冷后的空气通过第二连接管3进入空腔13的内部,然后通过空气排气管20输送到空气排口21,然后通过空气排口21排出,当第二显示屏36上的数字等于设定值时,信号处理器19发出指令至第一按钮16上,然后使得制冷器18和风机29处于关闭状态,然后使得空气直接第二连接管3和第一连接管4进入空腔13的内部,然后通过空气排气管20输送到空气排口21,然后通过空气排口21排出。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湿器6、干燥器7、温度传感器14、制冷器18、信号处理器19、湿度传感器23、风机29、加热丝31、第一弹簧33和第二弹簧37结构,解决了现有装置不具备减震功能,导致装置在受到振动时会产生移位现象和现有装置不具备节能功能,导致浪费资源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有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节能型新风空调一体机装置,包括框体(45),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45)的上端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按钮(16)、温度传感器(14)、空心板(10)、信号处理器(19)、湿度传感器(23)和第二按钮(26),所述空心板(10)的下端左右对称开设有凹槽(38),所述空心板(10)的底端的凹槽(38)的内部底端连接有第二弹簧(37),所述第二弹簧(37)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块(34),所述空心板(10)的上端左右对称开设有凹槽(38),所述空心板(10)的上端的凹槽(38)的内部顶端连接有第一弹簧(33),所述第一弹簧(33)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块(34),所述框体(45)的内部偏左端安装有净化腔(41),所述净化腔(41)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过滤网(43)和活性炭吸附网(44),所述净化腔(41)的右方上端连接有干燥器(7),所述净化腔(41)的右方下端连接有加湿器(6),所述加湿器(6)的右方连接有新风腔(12),所述框体(45)的左端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新风进口(39)和新风排口(42),所述框体(45)的右端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空气进口(28)和空气排口(21),所述框体(45)的内部偏右端安装有空气腔(24),所述空气腔(24)的左上方连接有安装框(30),所述安装框(30)的内部安装有风机(29)和加热丝(31),所述空气腔(24)的左下方连接有制冷器(18),所述制冷器(18)的左方连接有空腔(13),所述框体(45)的正面从左到右依次镶嵌有第二显示屏(36)和第一显示屏(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新风空调一体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34)之间有连接杆(35),所述空心板(10)上端有固定板(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新风空调一体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腔(41)的右侧上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4),所述净化腔(41)通过第一连接管(4)与干燥器(7)的左端连接,所述干燥器(7)的右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4),所述干燥器(7)的右端通过第一连接管(4)与新风腔(12)的左上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新风空调一体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腔(41)的右侧下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3),所述净化腔(41)通过第二连接管(3)与加湿器(6)的左端连接,所述加湿器(6)的右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3),所述加湿器(6)的右端通过第二连接管(3)与新风腔(12)的左下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新风空调一体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腔(12)的右端连接有新风排管(1),所述新风腔(12)的右端通过新风排管(1)与新风排口(42)连接,所述净化腔(41)的左端连接有新风进管(40),所述净化腔(41)的左端通过新风进管(40)与新风进口(39)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新风空调一体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腔(24)的左下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3),所述空气腔(24)通过第二连接管(3)与制冷器(18)的右端连接连接,所述制冷器(18)的左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3),所述制冷器(18)的左端通过第二连接管(3)与空腔(13)的右下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新风空调一体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腔(24)的左上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4),所述空气腔(24)通过第一连接管(4)与安装框(30)的右端连接连接,所述安装框(30)的左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4),所述安装框(30)的左端通过第一连接管(4)与空腔(13)的右上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新风空调一体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腔(24)的右端连接有空气进气管(25),所述空气腔(24)的右端通过空气进气管(25)与空气进口(28)连接,所述空腔(13)的左端连接有空气排气管(20),所述空腔(13)的左端通过空气排气管(20)与空气排口(2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新风空调一体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腔(41)与干燥器(7)之间的第一连接管(4)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2),所述干燥器(7)与新风腔(12)之间的第一连接管(4)上安装有第四电磁阀(11),所述空气腔(24)与安装框(30)之间的第一连接管(4)上安装有第八电磁阀(27),所述安装框(30)与空腔(13)之间的第一连接管(4)上安装有第六电磁阀(1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新风空调一体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腔(41)与加湿器(6)之间的第二连接管(3)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5),所述加湿器(6)与新风腔(12)之间的第二连接管(3)上安装有第三电磁阀(9),所述空气腔(24)与制冷器(18)之间的第二连接管(3)上安装有第七电磁阀(22),所述制冷器(18)与空腔(13)之间的第一连接管(4)上安装有第五电磁阀(15)。
CN201822007257.6U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节能型新风空调一体机装置 Active CN2091473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07257.6U CN209147328U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节能型新风空调一体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07257.6U CN209147328U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节能型新风空调一体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47328U true CN209147328U (zh) 2019-07-23

Family

ID=67288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07257.6U Active CN209147328U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节能型新风空调一体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473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34058U (zh) 带新风热回收的空调器室内机
CN104061630B (zh) 单元式新风处理机
CN105783146B (zh) 一种除湿再生循环系统
CN108507134A (zh) 新风智能控制系统
CN206113170U (zh) 一种双冷源带除湿功能的全新风机组
CN107255336A (zh) 一种单风道紧凑型热泵驱动的溶液除湿新风处理机组
CN206583036U (zh) 人防工程送风系统
CN106765451A (zh) 一种无霜型溶液热泵装置
CN207350573U (zh) 一种具有除湿和空气净化功能的家用除湿机
CN205980035U (zh) 一种具有高效除湿、节能的双转轮空调机组
CN110454878A (zh) 一种节能转轮除湿机
CN204513709U (zh) 一种溶液式全热回收机组
CN209147328U (zh) 一种节能型新风空调一体机装置
CN211233183U (zh) 毛细管网辐射空调系统
CN208998227U (zh) 一种手术室用节能净化空调系统
CN209588299U (zh) 温室棉花新风交换机
CN207570070U (zh) 一种新风空调一体机
CN201569092U (zh) 新风全热换气除湿机
CN208418957U (zh) 一种智能新风系统
CN105962410B (zh) 一种密集烤房群排湿气流余热利用方法与装置
CN206291293U (zh) 一种无霜型溶液热泵装置
CN207371320U (zh) 一种增压吸附式干燥机
CN206786845U (zh) 超薄型置顶过滤清洗风空调
CN207570090U (zh) 一种优化型全热交换器
CN208983480U (zh) 一种双向流热回收新风恒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