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31183U - 一种异井地热资源回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异井地热资源回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31183U
CN209131183U CN201920246510.5U CN201920246510U CN209131183U CN 209131183 U CN209131183 U CN 209131183U CN 201920246510 U CN201920246510 U CN 201920246510U CN 209131183 U CN209131183 U CN 2091311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water
hot
pipe
ins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4651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秀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Honggu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赵秀侠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赵秀侠 filed Critical 赵秀侠
Priority to CN20192024651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311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311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311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10Geothermal energy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异井地热资源回灌装置,包括螺杆泵、热水井、采出点、回注点和回水井,所述热水井的内部靠近下端的位置设置有采出点,所述热水井的内部设置有内衬复合隔热管,所述内衬复合隔热管的上端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本实用新型在热水井的一侧设置有回水井,热水中的采出点热水抽取上来,通过筛管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热水从抽水管进入进水管中,通过地面换热箱将热水中的热能吸收转换,转换后的水从回流管进入回水井,回水井中的回注点将冷水吸收进行热能恢复,再次进行循环使用,避免原有的一口井进行热能恢复,造成恢复缓慢,热水温度降低,影响热能循环利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异井地热资源回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热资源回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井地热资源回灌装置。
背景技术
地热资源是指贮存在地球内部的可再生热能,一般集中分布在构造板块边缘一带,起源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
多年实践表明,地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其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均很显著,在发展国民经济中已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政府有关机构、地矿与石油、煤炭等部门十分重视地热资源的勘查研究和开发利用,每年调拨大量资金,除发展高温地热资源的发电利用外,同时也发展中低温地热资源的直接利用,即以西部的藏南与滇西、华北及东南沿海一带形成的“三大片”地区,作为全国地热勘查研究和开发利用的重点地区,并与典型地热田试验性开发利用示范点相结合,取得了重大成果,推动了全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地热资源回灌装置采用同井换热回灌,造成热能转换不充分,热能恢复速度缓慢,热能往复循环利用效果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异井地热资源回灌装置,具有异井换热回灌,热能恢复速度快,热能往复循环利用效果好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异井地热资源回灌装置,包括螺杆泵、热水井、采出点、回注点和回水井,所述热水井的内部靠近下端的位置设置有采出点,所述热水井的内部设置有内衬复合隔热管,所述内衬复合隔热管的上端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地面换热箱,所述内衬复合隔热管的内部靠近上端位置设置有螺杆泵,所述螺杆泵的下端设置有油管锚,所述内衬复合隔热管的底部设置有母堵,所述母堵的上端固定有筛管,所述热水井的一侧底面设置有回水井,所述回水井的下端设置有回注点,所述地面换热箱靠近回水井的一端连接有回流管,所述进水管和回流管的接口处均设置有水泵。
优选的,所述热水井与回水井结构尺寸均相同,且热水井中的采出点与回水井中的回注点不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和回流管的表面均包裹有一层隔热垫。
优选的,所述热水井和回水井的井口设置为注水井口,所述热水井和回水井的上端均设置有密封井盖。
优选的,所述抽水管与进水管和螺杆泵之间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抽水管、螺杆泵、油管锚、内衬复合隔热管、回流管和进水管的承受温度为一百五十摄氏度以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热水井的一侧设置有回水井,热水中的采出点热水抽取上来,通过筛管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热水从抽水管进入进水管中,通过地面换热箱将热水中的热能吸收转换,转换后的水从回流管进入回水井,回水井中的回注点将冷水吸收进行热能恢复,再次进行循环使用,避免原有的一口井进行热能恢复,造成恢复缓慢,热水温度降低,影响热能循环利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抽水管;2、螺杆泵;3、油管锚;4、内衬复合隔热管;5、热水井;6、采出点;7、筛管;8、母堵;9、回注点;10、回水井;11、水泵;12、回流管;13、地面换热箱;14、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异井地热资源回灌装置,包括螺杆泵2、热水井5、采出点6、回注点9和回水井10,热水井5的内部靠近下端的位置设置有采出点6,热水井5的内部设置有内衬复合隔热管4,内衬复合隔热管4的上端连接有抽水管1,抽水管1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14,进水管14的另一端连接有地面换热箱13,内衬复合隔热管4的内部靠近上端位置设置有螺杆泵2,为了提高密封性,避免泄露,抽水管1与进水管14和螺杆泵2之间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垫,螺杆泵2的下端设置有油管锚3,内衬复合隔热管4的底部设置有母堵8,母堵8的上端固定有筛管7,热水井5的一侧底面设置有回水井10,为了提高使用安全性,热水井5和回水井10的井口设置为注水井口,热水井5和回水井10的上端均设置有密封井盖,回水井10的下端设置有回注点9,为了提高冷水的混流,热水井5与回水井10结构尺寸均相同,且热水井5中的采出点6与回水井10中的回注点9不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地面换热箱13靠近回水井10的一端连接有回流管12,为了降低热量损耗和防止烫手,进水管14和回流管12的表面均包裹有一层隔热垫,为了提高装置使用寿命,抽水管1、螺杆泵2、油管锚3、内衬复合隔热管4、回流管12和进水管14的承受温度为一百五十摄氏度以上,进水管14和回流管12的接口处均设置有水泵11。
本实用新型中螺杆泵2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其工作原理为:亦称“螺旋扬水机”、“阿基米德螺旋泵”。利用螺旋叶片的旋转,使水体沿轴向螺旋形上升的一种泵。由轴、螺旋叶片、外壳组成。抽水时,将泵斜置水中,使水泵主轴的倾角小于螺旋叶片的倾角,螺旋叶片的下端与水接触,本实施例选用的型号为RV-83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螺杆泵2工作将热水井5中的采出点6热水抽取上来,通过筛管7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热水从螺杆泵2上端的抽水管1进入进水管14中,通过地面换热箱13将热水中的热能吸收转换,转换后的水从回流管12进入回水井10,回水井10中的回注点9将冷水吸收进行热能恢复,再次进行循环使用,结构简单,使用便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异井地热资源回灌装置,包括螺杆泵(2)、热水井(5)、采出点(6)、回注点(9)和回水井(10),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井(5)的内部靠近下端的位置设置有采出点(6),所述热水井(5)的内部设置有内衬复合隔热管(4),所述内衬复合隔热管(4)的上端连接有抽水管(1),所述抽水管(1)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14),所述进水管(14)的另一端连接有地面换热箱(13),所述内衬复合隔热管(4)的内部靠近上端位置设置有螺杆泵(2),所述螺杆泵(2)的下端设置有油管锚(3),所述内衬复合隔热管(4)的底部设置有母堵(8),所述母堵(8)的上端固定有筛管(7),所述热水井(5)的一侧底面设置有回水井(10),所述回水井(10)的下端设置有回注点(9),所述地面换热箱(13)靠近回水井(10)的一端连接有回流管(12),所述进水管(14)和回流管(12)的接口处均设置有水泵(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井地热资源回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井(5)与回水井(10)结构尺寸均相同,且热水井(5)中的采出点(6)与回水井(10)中的回注点(9)不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井地热资源回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4)和回流管(12)的表面均包裹有一层隔热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井地热资源回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井(5)和回水井(10)的井口设置为注水井口,所述热水井(5)和回水井(10)的上端均设置有密封井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井地热资源回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管(1)与进水管(14)和螺杆泵(2)之间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井地热资源回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管(1)、螺杆泵(2)、油管锚(3)、内衬复合隔热管(4)、回流管(12)和进水管(14)的承受温度为一百五十摄氏度以上。
CN201920246510.5U 2019-02-26 2019-02-26 一种异井地热资源回灌装置 Active CN2091311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46510.5U CN209131183U (zh) 2019-02-26 2019-02-26 一种异井地热资源回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46510.5U CN209131183U (zh) 2019-02-26 2019-02-26 一种异井地热资源回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31183U true CN209131183U (zh) 2019-07-19

Family

ID=67250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46510.5U Active CN209131183U (zh) 2019-02-26 2019-02-26 一种异井地热资源回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3118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7176A (zh) * 2019-09-11 2019-12-13 吴镇宇 一种利用旧井开发地热能的方法
CN112780232A (zh) * 2021-02-01 2021-05-11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一种干热岩控压隔热开采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7176A (zh) * 2019-09-11 2019-12-13 吴镇宇 一种利用旧井开发地热能的方法
CN112780232A (zh) * 2021-02-01 2021-05-11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一种干热岩控压隔热开采系统
CN112780232B (zh) * 2021-02-01 2022-05-20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一种干热岩控压隔热开采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39621B (zh) 基于翅片套管开发热干岩地热能的s-co2发电系统及方法
CN209131183U (zh) 一种异井地热资源回灌装置
CN208154860U (zh) 一种干热岩双层水平多分支换热井系统
CN107270371A (zh) 一种同层回灌电热泵式梯级利用供热系统
CN109185083A (zh)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地热发电系统及发电方法
CN105805969A (zh) 一种注co2开采废弃高温气藏地热的工艺方法
CN111964133A (zh) 一种用于冬季采暖的废弃油井地热能季节性储热系统
CN109506289A (zh) 太阳能-增强型地源热泵联合供能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08950785U (zh)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地热发电系统
CN208205484U (zh) 一种干热岩双层水平多分支热交换井
CN110137562A (zh) 软包钠离子电池加速电解液浸润的方法及软包钠离子电池
CN205208988U (zh) 新型地热相变蓄能换热装置
CN209131182U (zh) 一种同井地热资源回灌装置
CN205878666U (zh) 一种地埋式换热能量桩
CN209013523U (zh) 中深层地热与光热耦合的冷热联供系统
CN208595036U (zh) 一种二氧化碳下井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热岩发电机组
CN111076435A (zh) 一种地热井下多回路换热方法
CN110864472A (zh) 地源热泵供热系统
CN209470380U (zh) 水热型多层热储采灌地热井装置
CN109708329A (zh) 增强型地埋管换热器综合利用系统及运行方式
王丽 et al. Preliminary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abandoned coal goafs as PHES reservoirs
CN210241967U (zh) 一种以地热为辅助能源的加热系统
CN204349915U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12066445A (zh) 一种利用废弃油井结合热泵开采地热的采暖系统
CN203640708U (zh) 一种槽式太阳能稠油开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21

Address after: 710000 Oak Block No. 36, Fenghui South Road, Xi'an High-tech Zone, Shaanxi Province, No. 21501, 1st Building, 2nd Unit, 15th Floor

Patentee after: Xi'an Honggu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710200 Middle Section of Dongfanghong Road, Luyuan, Gaoling County,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ao Xiuxi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