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31012U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31012U
CN209131012U CN201822006260.6U CN201822006260U CN209131012U CN 209131012 U CN209131012 U CN 209131012U CN 201822006260 U CN201822006260 U CN 201822006260U CN 209131012 U CN209131012 U CN 209131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pipe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valve module
conditioner in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0626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覃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0626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310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31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310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其中,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安装腔;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第一冷媒管,所述第一冷媒管一端与所述换热器连接,另一端与管接头连接,且所述第一冷媒管安装有第一阀组件,以及第二冷媒管,所述第二冷媒管一端通过所述管接头与第一冷媒管连接,另一端与空调室外机连接,且所述第二冷媒管安装有第二阀组件;所述第一阀组件和第二阀组件均位于所述安装腔内,并可控制所述第一冷媒管与第二冷媒管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以提升空调拆卸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和应用该空调室内机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空调室内机,例如空调挂机在拆机维护或者移动安装位置过程中,一般先要回收换热器中的冷媒,使冷媒全部收回至空调室外机中,然而,回收冷媒过程操作过程复杂,需要关闭空调室外机的高压阀和低压阀,而室外机大多安装于室外高空环境中,操作也不方便安全,严重影响拆卸工作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旨在可以提升空调拆卸的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室内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安装腔;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
第一冷媒管,所述第一冷媒管一端与所述换热器连接,另一端与管接头连接,且所述第一冷媒管安装有第一阀组件,以及
第二冷媒管,所述第二冷媒管一端通过所述管接头与第一冷媒管连接,另一端与空调室外机连接,且所述第二冷媒管安装有第二阀组件;
所述第一阀组件和第二阀组件均位于所述安装腔内,并可控制所述第一冷媒管与第二冷媒管相互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阀组件包括第一阀体和第一阀芯,所述第一阀体与所述第一冷媒管连通,所述第一阀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阀体内,以导通或者关闭所述第一冷媒管。
可选地,所述第一阀体的内壁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阀芯的外壁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互抵靠,以限制所述第一阀芯的转动角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阀芯的一端还具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伸出于所述第一阀体。
可选地,所述第一阀体的内壁环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阀芯的外壁环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第一凸台相互贴合,以密封所述第一阀组件。
可选地,所述管接头包括管接头本体和接管螺母,所述第一冷媒管与第二冷媒管二者之一的外围设有所述管接头本体,二者之另一的外围设有所述接管螺母,所述管接头本体的外壁具有外螺纹,所述接管螺母的内壁具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外螺纹相互配合,并使所述第一冷媒管与第二冷媒管相对固定。
可选地,所述第一冷媒管的一端具有第一密封面,所述第二冷媒管的一端具有第二密封面,所述第二密封面与所述第一密封面相互贴合,以对所述第一冷媒管和第二冷媒管的连接处密封。
可选地,所述第一冷媒管于靠近所述第一密封面的一端还设有第三密封面,所述第二冷媒管于靠近所述第二密封面的一端还设有第四密封面,所述第四密封面与所述第三密封面相互贴合并形成密封。
可选地,所述壳体对应所述第一阀组件和第二阀组件处开设有拆装口,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以盖合或打开所述拆装口。
可选地,所述壳体于所述拆装口的周缘还凹陷形成有容纳槽,所述盖板的边缘嵌入所述容纳槽内以使所述盖板的外壁面与所述壳体的外壁面共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将第一冷媒管一端与换热器连接,另一端通过管接头与第二冷媒管连接,第二冷媒管与空调室外机连接,并在第一冷媒管安装有第一阀组件,第二冷媒管安装有第二阀组件,由此构成可以控制冷媒通断的循环回路。换热器、第一阀组件与第二阀组件均位于壳体所形成的安装腔内,当需要拆出换热器时,可通过关闭第一阀组件和第二阀组件,以切断冷媒的流通,再拆出换热器及密闭的第一冷媒管,从而避免进行回收冷媒至空调室外机的复杂操作过程,大大提升拆机的效率,同时第一阀组件与第二阀组件置于安装腔内,还能避免日常使用中出现误操作引起冷媒泄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与空调室外机一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另一视角视图;
图4为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冷媒管与第二冷媒管封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6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冷媒管与第二冷媒管导通状态的俯视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冷媒管与第二冷媒管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该空调室内机10包括壳体2,换热器3,第一冷媒管44和第二冷媒管45,具体地,壳体2内形成有安装腔,换热器3安装于该安装腔内,例如安装于安装腔中的相对上方位置,而第一冷媒管44一端与换热器3连接,另一端通过管接头5与第二冷媒管45的一端连接,第二冷媒管45的另一端则可伸出于壳体2与空调室外机20相连接,以形成用于冷媒于空调室内机10和空调室外机20之间流通的冷媒通道。
由于空调室内机10在日常使用过后需要维护清理,为了便于拆卸,第一冷媒管44与第二冷媒管45均可设于安装腔中的下部位置,并在对应的管接头5处预留操作空间,本申请第一冷媒管44安装有第一阀组件40,第二冷媒管45安装有第二阀组件46,第一阀组件40和第二阀组件46均位于安装腔内,并可控制第一冷媒管44与第二冷媒管45相互连通。
请结合图3、图4,通常空调室内机10与空调室外机20之间形成具有第一冷媒管44和第二冷媒管45的两冷媒通道,其中一冷媒通道用于输送液态冷媒并连接于空调室外机20中的高压阀201,另一冷媒通道用于输送气态冷媒并连接于空调室外机20中的低压阀202,这样使得空调室内机10与空调室外机20之间能够形成循环回路,冷媒可于换热器3与压缩机之间循环流动,从而使空调器进行制冷或制热。本申请中,第二冷媒管45可通过另一管接头与高压阀201或低压阀202连接,同时在靠近该管接头两端均安装另一阀组件,即第二冷媒管45不直接与高压阀201或低压阀202连接为一体,而是可拆卸成多段冷媒管,每段冷媒管均可由阀组件控制导通或者封闭,如此在拆卸空调器前可关闭所有阀组件,使冷媒管内密闭,以保持真空状态或者为充注冷媒状态,当安装连接所有冷媒管形成冷媒通道后,再打开所有阀组件,从而可以保持冷媒通道中的真空状态,避免进行抽真空。
具体地,第一冷媒管44与第二冷媒管45均可为便于加工成型的圆管,材料为铜,铜管抗腐蚀性强,不会被冷媒所腐蚀,同时铜管的柔韧性好,在连接时能够配合空调室内机10和空调室外机20的相对位置进行弯曲连接。第一阀组件40与第二阀组件46均可安装于靠近管接头5处,即靠近第一冷媒管44和第二冷媒管45的端部,受力抗变形能力较强,当施加作用力于第一阀组件40和第二阀组件46时,可确保第一冷媒管44与第二冷媒管45不会受力而变形,应当说明的是,第一阀组件40与第二阀组件46可为相同结构,以共同作用控制冷媒通断。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将第一冷媒管44一端与换热器3连接,另一端通过管接头5与第二冷媒管45连接,第二冷媒管45与空调室外机20连接,并在第一冷媒管44安装有第一阀组件40,第二冷媒管45安装有第二阀组件46,由此构成可以控制冷媒通断的循环冷媒通道。当需要将换热器3从安装腔中拆出时,可通过关闭第一阀组件40和第二阀组件46,以切断冷媒的流通,从而拆出换热器3及与其连接的第一冷媒管44,避免将换热器3中冷媒回收至空调室外机20的复杂操作过程,大大提升拆机的效率,同时第一阀组件40与第二阀组件46置于安装腔内,还能避免日常使用中出现误操作引起冷媒泄漏。
请结合参照图6至图9,本申请第一阀组件40包括第一阀体41和第一阀芯42,第一阀体41与第一冷媒管44连通,而第一阀芯42活动连接于第一阀体41内。具体地,第一阀体41内形成有容纳空间410,该容纳空间410的侧壁具有连通口413,由此容纳空间410可通过连通口413与第一冷媒管44连通;另一方面,第一阀芯42的一端具有贯通的流通孔420,第一阀芯42部分插入容纳空间410内,另一部分伸出于容纳空间410,流通孔420能够容纳于容纳空间410内。实际应用中,可通过转动第一阀芯42以导通或者关闭第一冷媒管44,例如当转动使得流通孔420与连通口413对接连通时,则可导通第一冷媒管44;而当通过转动使流通孔420与连通口413相错开时,则可封闭第一冷媒管44。
此外,第一阀组件40还包括限位螺母43,限位螺母43通过螺纹连接与第一阀体41固定,第一阀芯42伸出于容纳空间410的部分能被该限位螺母43所止挡,由此在第一阀芯42相对第一阀体41的转动过程中,可防止第一阀芯42从容纳空间410内脱离。本申请中由于第一阀芯42被限位螺母43止挡限位后,第一阀芯42与第一阀体41间能够形成紧固密封力,为了方便施加作用力使第一阀芯42发生转动,第一阀芯42的一端还具有转动部421,该转动部421伸出于第一阀体41,具体地,转动部421可从限位螺母43中伸出,其中转动部421可为外六角结构,用于配合扳手等辅助工具施加作用力以带动第一阀芯42转动。
参照图10,为了方便快速切换第一阀组件40的导通状态和关闭状态,在第一阀体41的内壁设有第一限位部411,第一阀芯42的外壁设有第二限位部422,第一限位部411与第二限位部422相互抵靠,以限制第一阀芯42的转动角度,第一限位部411与第二限位部422均可为凸起结构,能够相互抵接限制转动。例如,在第一阀组件40控制第一冷媒管44导通的情况下,当通过转动转动部421使第一限位部411和第二限位部422抵接,此时流通孔420转过90°与连通口413相错开,不再连通导通第一冷媒管44,由此,通过第一限位部411和第二限位部422相互作用,而限制第一阀芯42于90°范围内转动,不会由于难以把控第一阀芯42的转动幅度,而无法快速导通或关闭第一阀组件40。此外,本申请在转动部421的外壁还设有指示标志401,该指示标志401可以是箭头标志,当箭头指示方向与冷媒流通方向相同时,即表示第一阀组件40被导通;当箭头指示方向与冷媒流通方向相垂直时,即表示第一阀组件40被关闭,以此快速查看第一阀组件40的状态。
请继续参照图10,进一步地,为了使第一阀芯42与第一阀体41相互配合后不会发生泄漏,第一阀体41的内壁环设有第一凸台412,而第一阀芯42的外壁环设有第二凸台423,第二凸台423与第一凸台412相互贴合,以密封第一阀组件40。其中,第一凸台412与第二凸台423可为相互配合台阶结构,当有冷媒试图从第一阀体41的外壁与第一阀芯42的内壁之间的缝隙中泄漏时,第一凸台412与第二凸台423配合形成密封面,阻挡冷媒流出。当然,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台412与第二凸台423可以相互配合形成密封锥面,以阻挡冷媒流出。
本申请管接头5包括管接头本体51和接管螺母52,接管螺母52可套设于第一冷媒管44的外围,而管接头本体51设于第二冷媒管45的外围,或者接管螺母52套设于第二冷媒管45的外围,则管接头本体51设于第一冷媒管44的外围,管接头本体51的外壁具有外螺纹,接管螺母52的内壁具有内螺纹。当管接头本体51设于第二冷媒管45的外围时,其与第二冷媒管45可为一体结构,或者管接头本体51与第二冷媒管45为分体结构但是通过固定连接为一体;接管螺母52则可活动的套设在第一冷媒管44的外围,即可靠近或远离管接头本体51进行活动,当外螺纹与内螺纹相互配合时,第一冷媒管44与第二冷媒管45相对固定。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2,第一冷媒管44的一端具有第一密封面441,第二冷媒管45的一端具有第二密封面451,第二密封面451与第一密封面441相互贴合,以对第一冷媒管44和第二冷媒管45的连接处密封。其中,第一密封面441与第二密封面451可以为相互贴合的锥面,实际情况下第一冷媒管44与第二冷媒管45相互连接后,当有冷媒试图从连接处流出时,具有锥度的第一密封面441与第二密封面451配合形成阻挡面,以阻挡冷媒从该连接处流出。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密封面441与第二密封面451还可以是相互贴合的弧面,由此使第二冷媒管45的一端形成类似喇叭口状,配合后以阻挡冷媒泄漏。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3,第一冷媒管44于靠近第一密封面441的一端还设有第三密封面433,第二冷媒管45于靠近第二密封面451的一端还设有第四密封面452,第四密封面452与第三密封面433相互贴合并形成密封,具体地,第三密封面433与第一密封面441可通过一连接段连接形成一体,或者均与第一冷媒管44为一体结构;第四密封面452与第二密封面451可通过一预紧段连接形成一体,或者均与第二冷媒管45为一体结构,在实际安装时,连接段能插入预紧段内形成一定的包裹力,并实现初步固定,而第一密封面441与第二密封面451贴合、第三密封面433与第四密封面452贴合,并且第三密封面433与第四密封面452的配合形式可与第一密封面441与第二密封面451的配合形式相同,由此形成双重密封,最后通过管接头5固定第一冷媒管44和第二冷媒管45。
请结合参照图5,为了便于对第一阀组件40和第二阀组件46的操作,或者日常的维护清理,壳体2对应第一阀组件40和第二阀组件46处开设有拆装口21,本申请空调室内机10还包括盖板6,盖板6与壳体2可拆卸连接以盖合或打开拆装口21。具体地,盖板6与壳体2可通过以下方式连接:盖板6的一侧具有第一磁铁,拆装口21的边缘安装有第二磁铁,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磁性吸合,以使盖板6盖合拆装口21;或者盖板6一侧具有卡扣,拆装口21的边缘安装有扣孔,卡扣与扣孔插接配合,以盖合盖板6和拆装口21。由此,当打开盖板6时,第一阀组件40与第二阀组件46均能由拆装口21显露,方便操作。
进一步地,壳体2于拆装口21的周缘还凹陷形成有容纳槽211,盖板6的边缘嵌入容纳槽211内以使盖板6的外壁面与壳体2的外壁面共面。容纳槽211可以为去除部分拆装口21边缘的拆料而形成,通过容纳槽211的设计,使得盖板6盖合拆装口21时可以与壳体2的外壁面平面或者共面,由此闭合后更严密并且更美观。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10以及与空调室内机10连接的空调室外机20,该空调室内机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安装腔;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
第一冷媒管,所述第一冷媒管一端与所述换热器连接,另一端与管接头连接,且所述第一冷媒管安装有第一阀组件,以及
第二冷媒管,所述第二冷媒管一端通过所述管接头与第一冷媒管连接,另一端与空调室外机连接,且所述第二冷媒管安装有第二阀组件;
所述第一阀组件和第二阀组件均位于所述安装腔内,并可控制所述第一冷媒管与第二冷媒管相互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组件包括第一阀体和第一阀芯,所述第一阀体与所述第一冷媒管连通,所述第一阀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阀体内,以导通或者关闭所述第一冷媒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体的内壁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阀芯的外壁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互抵靠,以限制所述第一阀芯的转动角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的一端还具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伸出于所述第一阀体。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体的内壁环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阀芯的外壁环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第一凸台相互贴合,以密封所述第一阀组件。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包括管接头本体和接管螺母,所述第一冷媒管与第二冷媒管二者之一的外围设有所述管接头本体,二者之另一的外围设有所述接管螺母,所述管接头本体的外壁具有外螺纹,所述接管螺母的内壁具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外螺纹相互配合,并使所述第一冷媒管与第二冷媒管相对固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媒管的一端具有第一密封面,所述第二冷媒管的一端具有第二密封面,所述第二密封面与所述第一密封面相互贴合,以对所述第一冷媒管和第二冷媒管的连接处密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媒管于靠近所述第一密封面的一端还设有第三密封面,所述第二冷媒管于靠近所述第二密封面的一端还设有第四密封面,所述第四密封面与所述第三密封面相互贴合并形成密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对应所述第一阀组件和第二阀组件处开设有拆装口,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以盖合或打开所述拆装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于所述拆装口的周缘还凹陷形成有容纳槽,所述盖板的边缘嵌入所述容纳槽内以使所述盖板的外壁面与所述壳体的外壁面共面。
1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CN201822006260.6U 2018-11-29 2018-11-29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ctive CN209131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06260.6U CN209131012U (zh) 2018-11-29 2018-11-29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06260.6U CN209131012U (zh) 2018-11-29 2018-11-29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31012U true CN209131012U (zh) 2019-07-19

Family

ID=67247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06260.6U Active CN209131012U (zh) 2018-11-29 2018-11-29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3101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5332A (zh) * 2021-05-18 2021-09-1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的拆装结构
CN114060968A (zh) * 2021-11-26 2022-02-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结构、室内机及空调机组
CN114616427A (zh) * 2019-11-05 2022-06-1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16427A (zh) * 2019-11-05 2022-06-1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装置
EP4056924A4 (en) * 2019-11-05 2022-12-21 Daikin Industries, Ltd. INDOOR AIR CONDITIONING UNIT AND ASSOCIATED AIR CONDITIONER
CN113375332A (zh) * 2021-05-18 2021-09-1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的拆装结构
CN113375332B (zh) * 2021-05-18 2022-07-05 重庆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的拆装结构
CN114060968A (zh) * 2021-11-26 2022-02-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结构、室内机及空调机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31012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7036369A (zh) 一种冰箱送风系统及风冷冰箱
CN209130333U (zh) 空调连接管结构和空调器
CN106958978A (zh) 一种冷却循环水箱
CN206496412U (zh) 空调器及其室内机
CN203464450U (zh) 导风板配合结构及具有其的除湿机
CN208186804U (zh) 接水盘及空调设备
CN209071565U (zh) 一种液冷板及液冷电池箱体
CN207763118U (zh) 屋顶机及空调
CN108826637A (zh) 导风结构、风口装置及空调器
CN205641200U (zh) 空调柜机
CN206944340U (zh) 一种送风末端及空调器
CN209197238U (zh) 一种对流双风道循环制冷式冷柜
CN208779778U (zh) 一种冰箱
CN207439194U (zh) 空气压缩站的冷却塔系统
CN207454369U (zh) 一种风机出口接管
CN207113370U (zh) 一种用于制冷器具上的快接式排水系统
CN207162901U (zh) 一种机柜空调器
CN216112686U (zh) 一种空调铜管用防松动螺母保护机构
CN214199628U (zh) 一种隧道烘箱的冷却水管道结构
CN220416549U (zh) 冷媒管连接器、冷媒管连接部件、冷媒管组件及空调器
CN206389666U (zh) 一种汽车电器部件降温装置
CN114367243A (zh) 铅膏和膏机抽风冷却装置
CN220600830U (zh) 一种消防系统新型堵漏设备
CN212485944U (zh) 一种恒温恒湿的污水厂设备电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