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29733U - 一种具有节温器的发动机以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节温器的发动机以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29733U
CN209129733U CN201822012998.3U CN201822012998U CN209129733U CN 209129733 U CN209129733 U CN 209129733U CN 201822012998 U CN201822012998 U CN 201822012998U CN 209129733 U CN209129733 U CN 2091297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thermostat
sensor
radiator
water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1299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泓源
高冠群
徐衍杰
郑致晓
王杰
姜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1299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297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297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297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节温器的发动机以及汽车,其包括:用于检测散热器水温与发动机缸体水温之间差值的控制器、用于检测散热器水温的第一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发动机缸体水温的第二传感器,发动机的缸体通过节温器与散热器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二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采用双水温传感器的布置,利用两个传感器测量散热器与发动机之间温度的差值来判定节温器是否正常开启,以满足OBD诊断系统检测节温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的要求。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发动机改动较小,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节温器的发动机以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节温器的发动机以及汽车。
背景技术
根据国Ⅵ法规《GB 18352》中规定,对装有节温器车辆,OBD诊断系统应监测节温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按照法规要求对策:节温器属于机械性产品,该产品正常工作,产品本身不会输出反馈信号,现主机厂采用电子节温器布置,利用电子节温器以满足OBD检测要求,但采用电子节温器发动机改动较大,整车成本较高。具体为,将机械节温器更换成电子节温器,需要在发动机上开设电子节温器安装座,通过电子节温器反馈水温信号。采用电子节温器,发动机的制作需要重新设计模具,投入较大,整车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节温器的发动机以及汽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节温器的发动机,其包括:用于检测散热器水温与发动机缸体水温之间差值的控制器、用于检测散热器水温的第一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发动机缸体水温的第二传感器,发动机的缸体通过节温器与散热器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二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双水温传感器的布置,利用两个传感器测量散热器与发动机之间温度的差值来预警节温器是否正常工作,以满足OBD诊断系统检测节温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的要求。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发动机改动较小,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上设置有水温传感器接口,所述水温传感器接口与所述散热器的上水室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水温传感器接口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水温传感器接口的设置,用于安装第一传感器,便于将第一传感器安装在散热器上,降低用户的劳动强度,便于第一传感器的安装以及维护,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感器与发动机的缸体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第二传感器与发动机的缸体连接,用于检测发动机缸体内部的水温。
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上具有发动机出水管以及发动机进水管,所述节温器通过所述发动机出水管与散热器的上水室连接,所述发动机进水口通过所述发动机进水管与散热器的下水室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发动机出水管以及发动机进水管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建立节温器、发动机以及散热器之间的连接关系,另一方面,使得发动机与散热器之间形成循环回来,便于管路中的水循环流动,提高发动机的散热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上设置有散热的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散热器上,所述风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风扇的设置,用于为散热器散热,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便于散热器的安装以及维护,降低散热器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风扇启/停的电器盒,所述风扇通过所述电器盒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电器盒的设置,用于接收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控制指令进行启停操作,从而控制风扇的启停,使得散热器上的风扇可以自动实现散热工作以及停止散热工作,节省能源,降低散热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电器盒包括:保险丝以及控制风扇启停的继电器,所述保险丝以及所述继电器设置在所述电器盒中,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保险丝与所述继电器连接,所述继电器与所述风扇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保险丝的设置,用于防止电流过大而导致风扇烧毁,对风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继电器的设置,使得控制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控制风扇的工作状态,提高散热器的智能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或所述第二传感器为温度传感器。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散热器以及发动机内部的水温状态,采用双水温传感器的布置,利用两个传感器测量散热器与发动机之间温度的差值来判定节温器是否正常开启,以满足OBD诊断系统检测节温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的要求。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发动机改动较小,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进一步地,所述节温器为机械节温器。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节温器为机械节温器,降低了节温器的成本,降低了发动机的成本,降低了节温器的故障率,提高了节温器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其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节温器的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双水温传感器的布置,利用两个传感器测量散热器与发动机之间温度的差值来判定节温器是否正常开启,以满足OBD诊断系统检测节温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的要求。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发动机改动较小,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散热器;2-发动机;3-控制器;4-第一传感器;5-第二传感器;6-节温器;7-发动机出水管;8-风扇;9-电器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接口、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切理解本实用新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实用新型的描述。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节温器的发动机,其包括:用于检测散热器1水温与发动机2缸体水温之间差值的控制器3、用于检测散热器1水温的第一传感器4以及用于检测发动机2缸体水温的第二传感器5,发动机2的缸体通过节温器6与散热器1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4以及所述第二传感器5均与所述控制器3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水用于为发动机降温,起到散热降温的作用,发动机缸体以及散热器中不限于使用水进行降温,也可以使用其他液体作为冷却液加入到发动机中。
其中,节温器的型号可以为:17670-76G00;控制器可以为电子控制单元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型号可以为:LEC4AF。
所述节温器的初开温度为85摄氏度,所述节温器的全开温度为97摄氏度。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二温度传感器之间的温度差值在降至1-10摄氏度的范围时,ECU即可判定节温器正常工作;若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二温度传感器之间的温度差值在预设时间内没有降至1-10摄氏度的范围时,ECU即可判定节温器非正常工作,并向用户发出预警指令,提示用于检测节温器的故障。ECU判定温度的工作是在检测到发动机上的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温度信号达到节温器开启温度(初开温度)后才进行判定。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创造主要但不限于适用于冷却系统。本实用新型不但使发动机改动较小,降低了整车成本,而且满足国Ⅵ中规定的OBD(On-Board Diagnostic,车载诊断系统)诊断系统能够监测节温器能否正常开启的要求。
OBD是英文On-Board Diagnostic的缩写,中文翻译为"车载诊断系统"。这个系统随时监控发动机的运行状况和尾气后处理系统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有可能引起排放超标的情况,会马上发出警示。当系统出现故障时,故障灯(MIL)或检查发动机(Check Engine)警告灯亮,同时OBD系统会将故障信息存入存储器,通过标准的诊断仪器和诊断接口可以以故障码的形式读取相关信息。根据故障码的提示,维修人员能迅速准确地确定故障的性质和部位。
采用双水温传感器满足国Ⅵ法规OBD诊断要求;此装置结构简单,发动机改动较小;发动机节温器跟国Ⅴ状态以及结构相同,即国Ⅵ与国Ⅴ的节温器通用;在散热器上增加水温传感器,国Ⅵ用散热器跟国Ⅴ散热器可实现模具共用,国Ⅵ中仅是在国Ⅴ散热器模具的基础上设计一个水温传感器接口而已,散热器模具的通用性高。
节温器是控制冷却液流动路径的阀门。是一种自动调温装置,通常含有感温组件,借着膨胀或冷缩来开启、关掉空气、气体或液体的流动。
既满足了国ⅥOBD诊断系统监测节温器的要求,又降低了整车成本,实现通用化和模块化,提高了产品的价格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双水温传感器的布置,利用两个传感器测量散热器与发动机之间温度的差值来预警节温器是否正常开启,以满足OBD诊断系统检测节温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的要求。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发动机改动较小,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可选地,所述散热器1上设置有水温传感器接口,所述水温传感器接口与所述散热器1的上水室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4与所述水温传感器接口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水温传感器接口的设置,用于安装第一传感器,便于将第一传感器安装在散热器上,降低用户的劳动强度,便于第一传感器的安装以及维护,降低生产成本。
可选地,所述第二传感器5与发动机2的缸体连接。
其中,节温器与所述第二传感器可以一体成型设置,即第二传感器的检测端设置在节温器输入端的管路中;或者第二传感器与所述节温器各自与发动机的缸体连通,二者之间相互独立设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第二传感器与发动机的缸体连接,用于检测发动机缸体内部的水温。
可选地,所述发动机2上具有发动机出水管7以及发动机进水管,所述节温器6通过所述发动机出水管7与散热器1的上水室连接,所述发动机2进水口通过所述发动机进水管与散热器1的下水室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发动机出水管以及发动机进水管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建立节温器、发动机以及散热器之间的连接关系,另一方面,使得发动机与散热器之间形成循环回来,便于管路中的水循环流动,提高发动机的散热效率。
可选地,所述散热器1上设置有散热的风扇8,所述风扇8设置在散热器1上,所述风扇8与所述控制器3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风扇的设置,用于为散热器散热,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便于散热器的安装以及维护,降低散热器的生产成本。
可选地,还包括:控制风扇8启/停的电器盒9,所述风扇8通过所述电器盒9与所述控制器3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电器盒的设置,用于接收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控制指令进行启停操作,从而控制风扇的启停,使得散热器上的风扇可以自动实现散热工作以及停止散热工作,节省能源,降低散热成本。
可选地,所述电器盒9包括:保险丝以及控制风扇8启停的继电器,所述保险丝以及所述继电器设置在所述电器盒9中,所述控制器3通过所述保险丝与所述继电器连接,所述继电器与所述风扇8连接。
ECU可以控制继电器进行吸合或者断开,继电器用于控制风扇工作,继电器吸合后风扇开始转动。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保险丝的设置,用于防止电流过大而导致风扇烧毁,对风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继电器的设置,使得控制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控制风扇的工作状态,提高散热器的智能性。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感器4和/或所述第二传感器5为温度传感器。
第一传感器的型号可以为:LDS-L13C;第一传感器安装在散热器的侧壁上,第二传感器的型号可以为:LDS-Q01A,第二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的侧壁上;第一传感器与所述第二传感器均为温度传感器,第一传感器与所述第二传感器可以为相同的温度传感器。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散热器以及发动机内部的水温状态,采用双水温传感器的布置,利用两个传感器测量散热器与发动机之间温度的差值来判定节温器是否正常开启,以满足OBD诊断系统检测节温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的要求。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发动机改动较小,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可选地,所述节温器6为机械节温器。
本实用新型的节温器可以为机械式节温器,例如,节温器可以为蜡式节温器。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节温器为机械节温器,降低了节温器的成本,降低了发动机的成本,降低了节温器的故障率,提高了节温器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下面对具有节温器的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电子风扇安装在散热器上,当发动机未启动时,散热器带水温传感器(即第一传感器)和发动机带水温传感器(即第二传感器)的信号相同,此时ECU(即控制器)不检测水温信号;发动机启动后水温升高,节温器未开启,发动机带水温传感器信号变化快于散热器带水温传感器信号变化,两者温度信号差值较大;当发动机缸体内的水温温度达到节温器的开启温度后,发动机缸体中的水进行大循环,冷却液(可以为水)由发动机出水管进入散热器,此时两个温度传感器信号差值越来越小,ECU由此判定节温器能够正常开启;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ECU控制电器盒内的风扇控制继电器通电,电子风扇开启,电子风扇开启后通过散热器的风量较大,水温下降,节温器关闭,电子风扇关闭后发动机水温继续上升,周而复始的重复循环。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其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节温器的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双水温传感器的布置,利用两个传感器测量散热器与发动机之间温度的差值来判定节温器是否正常开启,以满足OBD诊断系统检测节温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的要求。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发动机改动较小,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读者应理解,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具有节温器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检测散热器水温与发动机缸体水温之间差值的控制器、用于检测散热器水温的第一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发动机缸体水温的第二传感器,发动机的缸体通过节温器与散热器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二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节温器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上设置有水温传感器接口,所述水温传感器接口与所述散热器的上水室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水温传感器接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节温器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感器与发动机的缸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节温器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上具有发动机出水管以及发动机进水管,所述节温器通过所述发动机出水管与散热器的上水室连接,所述发动机进水口通过所述发动机进水管与散热器的下水室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节温器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上设置有散热的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散热器上,所述风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节温器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风扇启/停的电器盒,所述风扇通过所述电器盒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节温器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盒包括:保险丝以及控制风扇启停的继电器,所述保险丝以及所述继电器设置在所述电器盒中,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保险丝与所述继电器连接,所述继电器与所述风扇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节温器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或所述第二传感器为温度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节温器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温器为机械节温器。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节温器的发动机。
CN201822012998.3U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具有节温器的发动机以及汽车 Active CN2091297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12998.3U CN209129733U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具有节温器的发动机以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12998.3U CN209129733U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具有节温器的发动机以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29733U true CN209129733U (zh) 2019-07-19

Family

ID=67247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12998.3U Active CN209129733U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具有节温器的发动机以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297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2623B (zh) 发动机冷却系统、电子恒温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303591B (zh) 加热装置
CN102745091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RU2429993C2 (ru) Электромонтаж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защиты от перегрева установки для подачи воздуха, отбираемого от двигателя воздушного судна, и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подачи отбираемого воздуха, содержащая эту систему
CN104272862B (zh) 加热装置
CN103670656B (zh) 一种节温器
CN207602525U (zh) 一种用于功率器件老炼的温控装置
CN209129733U (zh) 一种具有节温器的发动机以及汽车
CN105952521B (zh) 发动机智能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US20060272605A1 (en) Electric coolant heater assembly
JPS62142932A (ja) 暖房装置
CN205785843U (zh) 车辆冷却系统冷侧阻力模拟测试试验台
CN203847491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用风冷式温控油冷却器
CN201233143Y (zh) 蒸汽压缩式制冷或制热系统的过压保护装置
CN213336816U (zh) 一种风机散热总成的测试装置
CN107829813B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及方法
CN218331439U (zh) 一种带有温控结构的氮氧传感器
KR100249242B1 (ko) 엔진 냉각시스템의 이상 발생 감지장치
CN114658530B (zh) 发动机冷却系统、节温器的诊断方法和车辆
CN219587877U (zh) 一种汽车吊液压油箱
CN213334916U (zh) 电加热器
GB2518670A (en) An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a cooling system leak
CN215633297U (zh) 散热装置、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车辆
CN207964258U (zh) 车用过压阀耐久试验装置
KR200327886Y1 (ko) 용접기회로의 손상 방지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