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29103U - 一种挂墙虹吸马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挂墙虹吸马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29103U
CN209129103U CN201821665122.2U CN201821665122U CN209129103U CN 209129103 U CN209129103 U CN 209129103U CN 201821665122 U CN201821665122 U CN 201821665122U CN 209129103 U CN209129103 U CN 2091291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channel
hydrosphere
channel
macrop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6512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峰
由航
邓宝玉
姚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berit International AG
Original Assignee
Geberit International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berit International AG filed Critical Geberit International AG
Priority to CN20182166512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291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29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2910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nitary Device For Flush Toil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挂墙虹吸马桶,包括进水道、马桶缸体和虹吸管道,在所述进水道末端设有分水口,所述分水口与副水道和水圈水道连通,所述水圈水道在所述马桶缸体上方,所述副水道在所述水圈水道下方,在所述马桶缸体下部具有存水湾,使用时所述存水湾上部有存水面,在所述水圈水道上设置有大孔和小孔,大孔和小孔的数量和分布可以保证水流可以让存水湾里的水充分搅动提高虹吸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挂墙虹吸马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卫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挂墙虹吸马桶。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马桶大多采用地排方式进行排水,排水管需要穿越楼板,然后在排水管安装后进行封堵施工,在工程实践中,由于施工过程人为因素影响很大,且管材与混凝土之间,热胀冷缩的差异造成的影响以及防水材料的老化,极有可能造成卫生间的渗漏问题。采用墙排挂墙安装方式的马桶优点在于1、挂墙安装不受地排污孔位置的限制,其安装位置较为灵活,方便优化卫生间设计;2、挂墙安装因不与底面接触,方便日常卫生清洁;3、挂墙安装可与同层排水技术搭配使用,排水支管不需穿越楼板,只要对卫生间地坪进行整体防水处理即可,这就从根本上避免了渗漏的产生。由于目前相关行业或国家标准对于虹吸式马桶规定了入水口与排水口的距离,在该标准规定的距离内想达到较好的虹吸效果较难,所以目前墙排式的马桶大都为冲落式马桶。
当前的现有的挂墙虹吸马桶产品如(TOTO CW551HB),其使用了提高水压的冲洗阀配套,依据高压水冲击实现排污功能,用水量较多,需要6升及以上,但因冲洗阀提高了水压,冲水噪音较大而不适合于家庭环境使用;另外冲洗阀成本较高不适宜普通家庭使用,所以此种产品不适宜用于家居,此种产品通常用于公共卫生间,像机场,车站,医院等。
综上所述,为满足人们对于挂墙虹吸马桶的需求,目前急需一种高虹吸力排污性能强的挂墙虹吸马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虹吸力的挂墙虹吸马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挂墙虹吸式马桶,包括进水道、马桶缸体和虹吸管道,在所述进水道末端设有分水口,所述分水口与副水道和水圈水道连通,所述水圈水道在所述马桶缸体上方,所述副水道在所述水圈水道下方,在所述马桶缸体下部具有存水湾,使用时所述存水湾上部有存水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管道分为上升段和下降段,所述下降段为S形,所述下降段分为上S段和下S段,所述下降段上S段的管径逐渐变化,所述下降段上S段的前二分之一段为第一阶段渐变段,管道管径沿水流方向的横向管径逐渐变大,沿水流方向的纵向管径逐渐变小,在所述下降段上S段剩余弧段为第二阶段渐变段,管道管径沿水流方向的横向管径逐渐变小,沿水流方向的纵向管径逐渐变大。
优选的,所述下降段上S段管径在渐变时管道截面积保持不变。
优选的,所述下降段上S段的左端点在所述下降段下S段的右端点的左侧。
优选的,在所述水圈水道上设置有大孔和小孔。
优选的,在所述水圈水道上设置有第一大孔,所述第一大孔与所述存水面中心的连线与所述存水面的横向轴的夹角α为8至14度。
优选的,在于在所述水圈水道上设置有第二大孔,所述第二大孔与所述存水面中心的连线与所述存水面的横向轴的夹角β为17至21度。
优选的,在所述水圈水道上设置有第三大孔,所述第三大孔与所述存水面中心的连线与所述存水面的横向轴的夹角γ为45至52度。
优选的,所述小孔个数为25至35个,均布于所述水圈水道上。
优选的,所述的小孔的孔径为4至6毫米,所述的大孔的孔径为6至10毫米。
优选的,所述进水道与竖直面的夹角a为10度至20度。
优选的,在所述副水道与水圈水道之间设有通气道,所述通气道在所述马桶缸体的外壁,所述通气道的下端连通所述副水道,所述通气道的上端连通所述水圈水道。
优选的,所述通气道位于所述水圈水道弧段以与所述进水道连通处为起点的十分之一段至五分之一段处。
优选的,流入所述水圈水道与所述副水道的分水比为1∶2至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第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水道水圈上落水孔的大小和位置的设置,使得水圈水道上水流落入马桶缸体后有较大的冲刷力,能较快引起虹吸。
第二,本实用新型中虹吸管道下降段上S段的管径渐变设计,使得水流进入下降段后能充满管道,排尽管道内气体,提高虹吸效率。
第三,本实用新型中虹吸管道下降段左管壁的右端点在右管壁的左端点的右侧,该设计确定了虹吸管道下降管的S型弯曲程度,确保排水道的气体不会进入虹吸管道内,确保虹吸进行。
第四,本实用新型在进水道为斜向设计,通过此结构设计改善进水与陶瓷壁直角撞击的能量损失;提升了水道内水流速度,进而提升冲水性能;在进水道末端设置有下沉的分水口,在通过此结构设计也有效的提高了对分水比的控制,进而合理改善水圈与喷射水比例,改善产品冲水性能。
第五,本实用新型水圈水道与副水道分水比为1∶2至1∶3,该分水比下管道虹吸速度快,冲刷力强,达到较好的冲洗效果。
第六,本实用新型副水道上设置有通气道,可排除副水道内气体,提高排水效率。
本实用新型产品的冲水方式与传统产品一样,采用重力式冲水方式,节约用水,单冲用水量4.8L,达到国家二级水效,成本较低,挂墙墙排式结构优化了卫生间空间,简化了卫生间的清洁难度,避免了卫生问漏水问题,虹吸设计满足了人们对虹吸马桶的需求,使用更为方便舒适,且冲水噪声小。实现了重力冲水的墙排式虹吸马桶设计,虹吸管道具有较高的虹吸力。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A-A截面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B-B截面图;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剖视图;
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虹吸管道剖视图;
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虹吸管道剖视图;
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下降段上S段管径渐变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水流示意图;
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剖视图;
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虹吸管道剖视图;
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虹吸管道剖视图;
图14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下降段上S段管径渐变示意图;
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水流示意图;
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立体图;
图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侧视图;
图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C-C截面图。
其中:1-进水道,2-马桶缸体,3-虹吸管道,31-上升段,32-下降段,321-第一导水面,322-第二导水面,4-副水道,5-水圈水道,51-第一大孔,52-第二大孔,53-第三大孔,54-小孔,6-存水湾,7-存水面,8-分水口,9-排水道,10-通气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10,一种挂墙虹吸式马桶,包括进水道1、马桶缸体2和虹吸管道3,所述进水道1斜向马桶一侧,优选的所述进水道1与竖直面的夹角a范围为10度至20度之间,在进水道1末端设有分水口8,所述分水口8与副水道4和水圈水道5连通,水流通过所述进水道1到达所述进水口8后,由于水流有一定流速,同时又有重力作用,因为惯性一部分水流会继续沿原先水流方向流入所述水圈水道5,另一部分因为重力作用在所述分水口8处下沉流入所述副水道4,更优选的所述进水道1有下沉设计,即所述进水道1下端管道与水平方向存在夹角,夹角b范围为3度至10度,从而控制更多的水流流入副水道4,通过所述分水口8的大小或所述进水道3的下沉角度可控制水流分向所述水圈水道5和副水道4的水量比例,即分水比,优选的流入水圈水道5与副水道4的分水比为1∶2至1∶3。所述水圈水道上设置有25至35个小孔54和三个大孔,小孔的孔径为4至6毫米,大孔的孔径为6至10毫米,所述小孔均布于所述水圈水道5,三个大孔分别为第一大孔51、第二大孔52和第三大孔53。在马桶正常使用时冲水后在所述马桶缸体2下部的存水湾6的上部会存在积水,所述积水最上部的水面为存水面7,存水面7横向轴为所述存水面7横向宽度最宽的轴,存水面7纵向轴为所述存水面纵向宽度最宽的轴,所述存水面7中心为所述存水面7横向轴和所述存水面7纵向轴的交点,所述第一大孔51与所述存水面7中心的连线与所述存水面7的横向轴的夹角α为8度至14度,所述第二大孔52与所述存水面7中心的连线与所述存水面7的横向轴的夹角β为17度至21度,所述第三大孔53与所述存水面7中心的连线与所述存水面7的横向轴的夹角γ为45度至52度。当水流进入水圈水道5后,水流会沿着所述水圈水道5流动,流动过程中会有部分水沿着所述均布的小孔流入所述马桶缸体2内部冲刷所述马桶缸体2内部表面,当水流至所述大孔时会有相较于小孔更多的水流流出,由于水流流动具有初速度,水流流出大孔时具有初速度,会沿着所述马桶缸体2内部上表面呈弧线下落至所述存水面7上,所述三个打孔的位置的布置会令从大孔流出的水流在流入存水面7上时水流与存水面7外边缘相切或接近相切状态,保证水流可最大程度的搅动存水面7。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三个大孔,如果仅设置三个大孔中的一个或两个也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所述副水道4在所述水圈水道5下方,所述副水道4与所述存水湾6连通,所述虹吸管道3以虹吸顶点为界可分为上升段31和下降段32,下降段32为“S”形,分为上段和下段,上升段31与存水湾8连通,所述上升段31的管径沿水流方向逐渐变小,逐渐缩小的管径可以使得污水进入上升段后快速充盈管道,尽快排出管内气体,并有提升流速的作用,从而加快虹吸。所述副水道4出口底面、存水湾6底面和上升段31起始段底面光滑连接,光滑的连接可减少水流能量损失,并可保证水流汇合后可产生足够的离心力,在水流进入虹吸管道3内时具有一定的冲刷力从而提高虹吸力。所述下降段32分为上S段和下S段,在虹吸管道3的下降段32的上S段右管壁上端有第一导水面321,所述第一导水面321可将到达虹吸管道顶点的水流引向下降段32左侧的第二导水面322,所述第二导水面在所述下降段32上S段的末端,上S段末端的确认方法为,所述第一导水面321切线延伸至所述虹吸管道下降段左管壁的交点处做沿管径方向截面,该截面即为所述上S段的末端。所述下降段32上S段的管径逐渐变化,所述下降段32上S段的前二分之一段为第一阶段渐变段,管道管径沿水流方向的横向管径逐渐变大,沿水流方向的纵向管径逐渐变小,在所述下降段上S段剩余弧段为第二阶段渐变段,管道管径沿水流方向的横向管径逐渐变小,沿水流方向的纵向管径逐渐变大,起始段、第一渐变段末段和第二件渐变段末段截面渐变示意图如图9所示,所述下降段32上S段的管径渐变的设计可使得水流通过虹吸顶点后水流能够充盈所述下降段上S段,首先可防止所述下降段32内的空气回流至所述上升段31,同时也可以尽快的完全排尽所述下降段32内的空气,保证虹吸效率。水流冲击所述第二导水面322后使紊流快速产生,尽早排除虹吸管道10内的空气以形成负压,所述第一导水面321与水平面夹角c范围为40度至50度,所述第二导水面322与水平面夹角d范围为8度至12度,所述下降段32的下S段与排水道9连通,冲洗水流到达所述下降段下S段后即通过所述排水道9将水流排至主排水管道,由于所述下降段32的S形设计,在所述下降段32的下S段的上管壁下凸,下管壁相较于排水道9为下凹结构的存水湾,在排完水后该下凹的存水湾内有水封水存在,可以有“单向阀”作用,能够有效排出管道内的气体及水流,同时又能阻止外部的气体逆向进入管道破坏虹吸过程。
实施例二
如图11和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虹吸管道3的下降段32的上S段末端没有第二导水面,所述下降段32的上S段的右管道面与竖直方向的切点为所述下降段32上S段的左端点L,所述下降段32的下S段的左管道面与竖直方向的切点为所述下降段32下S段的右端点R,所述下降段32上S段的左端点L在所述下降段32下S段的右端点R的左侧,该设计可以有效的防止排水道内的空气回流至虹吸管道内破坏虹吸,从而使得虹吸效率提升。
实施例三
如图16和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副水道4与水圈水道5之间设有通气道10,所述通气道在所述马桶缸体2的外壁,所述通气道10的下端连通所述副水道4,所述通气道10的上端连通所述水圈水道5,所述通气道10位于所述水圈水道5弧段以与所述进水道1连通处为起点的十分之一段至五分之一段处,在排水时所述副水道4中的空气可以通过所述通气道10排出,从而提高水流速度,提升虹吸效率。
下面结合图10和图15对马桶内水流流向做具体说明。
水箱里的水进入进水道1,随后经分水口8分流,一部分进入副水道4,一部分进入水圈水道5,水圈水道5里的水流在沿着水圈水道5流动的过程中会通过水圈水道5上的小孔和大孔流出,冲刷马桶缸体2后进入存水湾6,此时副水道4中的水流到达存水湾6,随后水流沿着虹吸管道3进入到上升段31顶点,通过第一导水面321引导,撞击在第二导水面322上(实施例二无第二导水面),随后形成紊流进入下降段32的下S段,随后进入排水道9,进而流入主排污管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虹吸力的技术方案,实现了重力式冲水方式的挂墙式的虹吸马桶。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并非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的穷举。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对其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应当被认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挂墙虹吸马桶,包括进水道、马桶缸体和虹吸管道,在所述进水道末端设有分水口,所述分水口与副水道和水圈水道连通,所述水圈水道在所述马桶缸体上方,所述副水道在所述水圈水道下方,在所述马桶缸体下部具有存水湾,使用时所述存水湾上部有存水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管道分为上升段和下降段,所述下降段为S形,所述下降段分为上S段和下S段,所述下降段上S段的管径逐渐变化,所述下降段上S段的前二分之一段为第一阶段渐变段,管道管径沿水流方向的横向管径逐渐变大,沿水流方向的纵向管径逐渐变小,在所述下降段上S段剩余弧段为第二阶段渐变段,管道管径沿水流方向的横向管径逐渐变小,沿水流方向的纵向管径逐渐变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墙虹吸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降段上S段管径在渐变时管道截面积保持不变。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挂墙虹吸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降段上S段的左端点在所述下降段下S段的右端点的左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墙虹吸马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圈水道上设置有大孔和小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挂墙虹吸马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圈水道上设置有第一大孔,所述第一大孔与所述存水面中心的连线与所述存水面的横向轴的夹角α为8至14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挂墙虹吸马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圈水道上设置有第二大孔,所述第二大孔与所述存水面中心的连线与所述存水面的横向轴的夹角β为17至21度。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挂墙虹吸马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圈水道上设置有第三大孔,所述第三大孔与所述存水面中心的连线与所述存水面的横向轴的夹角γ为45至52度。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挂墙虹吸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个数为25至35个,均布于所述水圈水道上。
9.如权利要求4至8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挂墙虹吸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孔的孔径为4至6毫米,所述的大孔的孔径为6至10毫米。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墙虹吸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道与竖直面的夹角a为10度至20度。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墙虹吸马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副水道与水圈水道之间设有通气道,所述通气道在所述马桶缸体的外壁,所述通气道的下端连通所述副水道,所述通气道的上端连通所述水圈水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挂墙虹吸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道位于所述水圈水道弧段以与所述进水道连通处为起点的十分之一段至五分之一段处。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墙虹吸马桶,其特征在于流入所述水圈水道与所述副水道的分水比为1∶2至1∶3。
CN201821665122.2U 2018-10-14 2018-10-14 一种挂墙虹吸马桶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1291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65122.2U CN209129103U (zh) 2018-10-14 2018-10-14 一种挂墙虹吸马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65122.2U CN209129103U (zh) 2018-10-14 2018-10-14 一种挂墙虹吸马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29103U true CN209129103U (zh) 2019-07-19

Family

ID=67231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65122.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129103U (zh) 2018-10-14 2018-10-14 一种挂墙虹吸马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291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9182A (zh) * 2018-10-14 2019-02-15 吉博力国际股份公司 一种挂墙虹吸马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9182A (zh) * 2018-10-14 2019-02-15 吉博力国际股份公司 一种挂墙虹吸马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66182U (zh) 高层建筑用模块化同层排水节水装置
CN206448336U (zh) 一种马桶的冲水结构
CN109339182A (zh) 一种挂墙虹吸马桶
CN209129103U (zh) 一种挂墙虹吸马桶
CN207761014U (zh) 一种用于卫浴地漏防堵的过滤罩
CN209129102U (zh) 一种挂墙虹吸马桶
CN205242580U (zh) 便器冲洗结构
CN201817863U (zh) 室内复合排水系统
CN104712043A (zh) 高效节水型坐便器
CN208633229U (zh) 一种增压节能马桶
CN203270752U (zh) 活塞式超节水坐便器
CN201883507U (zh) 喷淋式大口径溢水直排坐便器
CN108678112A (zh) 一种增压节能马桶
CN105421538B (zh) 整体卫浴防臭的集成排水系统
CN210507673U (zh) 一种漩涡式冲水的智能坐便器
CN208395943U (zh) 一种前后对冲式的节水座便器
CN106522336A (zh) 一种节水大管径虹吸喷射坐便器
CN203145165U (zh) 一种直冲式辅冲座便器
CN102943509B (zh) 模块化同层排水节水装置
CN207553230U (zh) 一种大水封比防虹吸防喷溅存水弯
CN206941739U (zh) 一种壁挂式节水坐便器
CN102061738A (zh) 喷淋式大口径溢水直排坐便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6486972U (zh) 一种大流量横排水封地漏
CN206052906U (zh) 一种带有节水排污装置的坐便器
CN106013384B (zh) 抽水马桶虹吸管径自动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0100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