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29079U - 去水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去水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29079U
CN209129079U CN201821678470.3U CN201821678470U CN209129079U CN 209129079 U CN209129079 U CN 209129079U CN 201821678470 U CN201821678470 U CN 201821678470U CN 209129079 U CN209129079 U CN 2091290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nner
steel wire
outer tube
component
overflow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7847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国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De Yuan Sanitary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De Yuan Sanitary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De Yuan Sanitary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De Yuan Sanitary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7847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290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290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290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去水器技术领域,具体讲的是一种能有效利用水池中的溢流孔的去水器组件及其工作方法,去水器组件包括溢流孔座体(1);具有去水口(3)的去水器座体(2);用于封闭或打开去水口(3)的堵头组件(4),用于传递驱动力的传递钢丝(5),所述传递钢丝(5)的一端与所述堵头组件(4)的底端驱动连接;还包括设在所述溢流孔座体(1)内且用于驱动所述传递钢丝(5)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至少提供有效利用溢流孔位置安装驱动组件从而方便安装的一种去水器组件。

Description

去水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去水器技术领域,具体讲的是一种能有效利用水池中的溢流孔的去水器组件。
背景技术
去水器一般用于水池(包括面盆、浴缸、洗手池)等位置,是厨卫产品中的重要部分。
目前市场上所用的去水器,其下水盖一般是可转动的连接。当需要存水时,转动下水盖至水平位置,从而将去水口堵塞蓄水;用完后,需要用手伸入清洁池中转动下水盖至竖直方向,从而实现放水。这样,手必须与水池中的水相碰才能实现放水,一旦碰到冬天,手会感觉寒冷,有害健康,并且清洁池中的水在用完之后比较脏,与手接触,易污染手。
因此,工程师们设计了一种可以通过第一操作开关实现下水盖打开或闭合的去水器,如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的一种清洁池的下水装置授权公告号CN 202509584 U,它包括第一操作开关、下水堵头机构、连接钢丝;所述第一操作开关提供有上下运动部件以及按钮,所述连接钢丝的一端和所述上下运动部件连接,所述第一操作开关提供有两个停留位使所述上下运动部件停留在不同的高度而相应收放所述连接钢丝;所述下水堵头机构包括下水盖以及它的升降连接杆,所述连接钢丝的另一端和带动所述升降连接杆上升的传动机构连接。
水池的侧壁一般都具有溢流孔,可以防止水池中的水过满而溢出。
上述专利中或者现有技术中,远程操作去水器打开或者闭合的驱动组件或者开关都是安装在水池的表面,这样,在安装驱动组件或者开关时需要在水池的表面上专门开设安装孔,造成工艺和装配复杂。
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去水器,一般不具有防臭功能,因此在使用去水器之后,在排污管处需要额外设置有U型管进行防臭设计,这样,就需要水池下方具有足够大的安装空间,造成安装不便。
再者,去水器中的下水盖下方一般固定有连接杆,连接钢丝是驱动连接杆而带动下水盖上下运动而实现打开或闭合,现有技术中的连接杆是直接放置在去水器中的下水管内,这样,连接钢丝驱动连接杆时,连接杆可能产生左右偏离,从而造成下水盖运动不稳定甚至造成卡死现象。
还有,溢流孔仅仅是设在水池的侧壁的孔,其孔的大小不可以调节,溢流水流是恒定不变的,用户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溢流水流的大小,不方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上述存在的不足之一。
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至少提供一种有效利用溢流孔位置安装驱动组件从而方便安装的去水器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去水器组件,包括
具有去水口的去水器座体;
用于封闭或打开去水口的堵头组件,所述堵头组件活动连接在去水器座体内;
用于传递驱动力的传递钢丝,所述传递钢丝的一端与所述堵头组件的底端驱动连接;
还包括溢流孔座体;
设在所述溢流孔座体内且用于驱动所述传递钢丝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
采用上所述结构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1.驱动组件位于溢流孔座体内,驱动组件可以驱动传递钢丝运动,传递钢丝驱动堵头组件运动,从而实现去水口的封闭或打开,在不接触水的情况下就可以操作去水器,避免污染手;
2.驱动组件位于溢流孔座体内,有效的利用了溢流孔座体的安装位置,在安装驱动组件时,不需要在水池的其他位置重新为驱动组件加工安装孔,改变了现有技术中驱动组件单独安装在水池上的结构,简化了生产和装配工艺,合理有效的利用空间,具有有益的效果。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弹跳芯,所述溢流孔座体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括弹跳芯固定在安装块上,所述括弹跳芯与所述传递钢丝驱动连接,所述安装块与溢流孔座体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形成溢流通道。溢流孔座体的侧壁具有溢流缺口,溢流通道与溢流缺口连通,当水漫过面盆的溢流孔位置时,水就进入到溢流通道内,之后从溢流缺口排出。当弹跳芯处于按压状态时,弹跳芯推动传递钢丝往上顶,传递钢丝位于去水器座体内的一端推动堵头组件朝上运动,堵头组件相对于去水口打开。当弹跳芯处于弹起状态时,弹跳芯拉动传递钢丝往下,传递钢丝位于去水器座体内的一端拉动堵头组件朝下运动或者堵头组件在重力的作用下朝下运动,堵头组件相对于去水口封闭。
优选的,所述弹跳芯包括按钮、内芯、外套管、弹簧、钩针、以及连接螺母,内芯与按钮卡接,所述内芯滑动连接在外套管内,所述钩针卡接在外套管上,所述内芯与所述传递钢丝驱动连接,所述外套管的外侧壁上设有螺纹段,所述外套管卡设在安装块上并且所述外套管的一端穿出所述溢流孔座体,所述连接螺母与螺纹段螺纹连接。这样,在装配时可以先将内芯、外套管、弹簧、钩针装配好,之后将外套管的一端穿出溢流孔座体,之后连接螺母与螺纹段螺纹连接就完成弹跳芯的固定,方便拆装。弹跳芯的具体工作原理属于现有技术,因此在此不再具体阐述。
优选的,所述外套管卡设在安装块上是指,所述安装块的中部设有限位卡槽,所述外套管上设有限位卡块,所述限位卡块卡接在限位卡槽内。这样,在装配时,限位卡块与限位卡槽的相互作用一方面可以起到安装的作用,另一方面,在连接螺母与螺纹段螺纹连接时起到限制外套管转动的作用,进一步方便装配。
优选的,所述弹跳芯包括按钮、第一弹跳杆、第二弹跳杆、外套管、弹簧、以及连接螺母,按钮与第一弹跳杆卡接,第一弹跳杆、第二弹跳杆均滑动连接在外套管内,第一弹跳杆与第二弹跳杆抵接,所述第二弹跳杆与所述传递钢丝驱动连接,所述外套管的外侧壁上设有螺纹段,所述外套管卡设在安装块上并且所述外套管的一端穿出所述溢流孔座体,所述连接螺母与螺纹段螺纹连接,弹簧设置第二弹跳杆与连接螺母之间。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拉手,拉手与所述传递钢丝驱动连接,拉手活动连接在溢流孔座体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去水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去水器组件在去水器座体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去水器组件在溢流孔座体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去水器组件在溢流孔座体处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去水器组件在去水器座体处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去水器组件在去水器座体处内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6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的去水器组件在溢流孔座体处内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的去水器组件中溢流孔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的去水器组件中溢流孔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的去水器组件中去水器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的去水器组件中的驱动组件为拉手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的去水器组件中的弹跳芯为另一结构时的分解示意图。
其中:
1、溢流孔座体;2、去水器座体;3、去水口;4、堵头组件;5、传递钢丝;6、弹跳芯;7、安装块;8、溢流通道;9、溢流缺口;10、内芯;11、外套管;12、弹簧;13、钩针;14、连接螺母;15、螺纹段;16、限位卡槽;17、限位卡块;18、拉手;19、溢流孔盖;20、开口;21、轴向延伸挡板;22、卡块;23、卡槽;24、弹性件;25、滚珠;26、限位凹口;27、插接孔;28、让位孔;29、安装座;30、下水管;31、储水管;32、储水腔;33、排水管;34、排水口;35、第一外螺纹;36、抵接台;37、抵紧螺帽;38、第二螺纹;39、退刀槽;40、密封圈;41、堵头;42、连杆;43、导向驱动块;44、过流道;45、驱动块主体;46、导向块;47、卡接凹槽;48、卡接块;49、喇叭形导向面;50、断口;51、按钮;52、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向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传达他们工作的实质所通常使用的术语来描述本公开的实用新型概念。然而,这些实用新型概念可体现为许多不同的形式,因而不应视为限于本文中所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内容更详尽和完整,并且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完整传达其包括的范围。也应注意这些实施例不相互排斥。来自一个实施例的组件、步骤或元素可假设成在另一实施例中可存在或使用。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多种多样的备选和/或等同实现方式替代所示出和描述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旨在覆盖本文论述的实施例的任何修改或变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明显可以仅使用所描述的方面中的一些方面来实践备选实施例。本文出于说明的目的,在实施例中描述了特定的数字、材料和配置,然而,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践备选的实施例。在其它情况下,可能省略或简化了众所周知的特征,以便不使说明性的实施例难于理解。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有”、“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固定可以是焊接或通过螺钉连接或卡接或过盈配合等。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14,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去水器组件,包括
溢流孔座体1;
具有去水口3的去水器座体2;
用于封闭或打开去水口3的堵头组件4,所述堵头组件4活动连接在去水器座体2内;
用于传递驱动力的传递钢丝5,所述传递钢丝5的一端与所述堵头组件4的底端驱动连接;
还包括设在所述溢流孔座体1内且用于驱动所述传递钢丝5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
在使用时,溢流孔座体1固定在水池52的侧壁上,去水器座体2固定在水池52的底部。
驱动组件位于溢流孔座体1内,驱动组件可以驱动传递钢丝5运动,传递钢丝5驱动堵头组件4运动,从而实现去水口3的封闭或打开,在不接触水的情况下就可以操作去水器,避免污染手;
驱动组件位于溢流孔座体1内,有效的利用了溢流孔座体1的安装位置,在安装驱动组件时,不需要在水池52的其他位置重新为驱动组件加工安装孔,改变了现有技术中驱动组件单独安装在水池52上的结构,简化了生产和装配工艺,合理有效的利用空间,具有有益的效果。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弹跳芯6,所述溢流孔座体1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7,所述括弹跳芯6固定在安装块7上,所述括弹跳芯6与所述传递钢丝5驱动连接,所述安装块7与溢流孔座体1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形成溢流通道8。溢流孔座体1的侧壁具有溢流缺口9,溢流通道8与溢流缺口9连通,当水漫过面盆的溢流孔位置时,水就进入到溢流通道8内,之后从溢流缺口9排出。当弹跳芯6处于按压状态时,弹跳芯6推动传递钢丝5往上顶,传递钢丝5位于去水器座体2内的一端推动堵头组件4朝上运动,堵头组件4相对于去水口3打开。当弹跳芯6处于弹起状态时,弹跳芯6拉动传递钢丝5往下,传递钢丝5位于去水器座体2内的一端拉动堵头组件4朝下运动或者堵头组件4在重力的作用下朝下运动,堵头组件4相对于去水口3封闭。
所述弹跳芯6包括按钮51、内芯10、外套管11、弹簧12、钩针13、以及连接螺母14,内芯10与按钮51卡接,所述内芯10滑动连接在外套管11内,所述钩针13卡接在外套管11上,所述内芯10与所述传递钢丝5驱动连接,所述弹簧12套设在内芯10外,所述外套管11的外侧壁上设有螺纹段15,所述外套管11卡设在安装块7上并且所述外套管11的一端穿出所述溢流孔座体1,所述连接螺母14与螺纹段15螺纹连接。这样,在装配时可以先将内芯10、外套管11、弹簧12、钩针13装配好,之后将外套管11的一端穿出溢流孔座体1,之后连接螺母14与螺纹段15螺纹连接就完成弹跳芯6的固定,方便拆装。上述结构的弹跳芯6的具体工作原理属于现有技术,因此在此不再具体阐述。
当然,如图14,弹跳芯6的结构还可以是:所述弹跳芯6包括按钮51、第一弹跳杆53、第二弹跳杆54、外套管11、弹簧12、以及连接螺母14,按钮51与第一弹跳杆53卡接,第一弹跳杆53、第二弹跳杆54均滑动连接在外套管11内,第一弹跳杆53与第二弹跳杆54抵接,所述第二弹跳杆54与所述传递钢丝5驱动连接,所述外套管11的外侧壁上设有螺纹段15,所述外套管11卡设在安装块7上并且所述外套管11的一端穿出所述溢流孔座体1,所述连接螺母14与螺纹段15螺纹连接,弹簧12设置第二弹跳杆54与连接螺母14之间。这一结构的弹跳芯6跟日常所用的圆珠笔的结构类似,其具体工作原理属于现有技术,因此在此不再具体阐述。
所述外套管11卡设在安装块7上是指,所述安装块7的中部设有限位卡槽16,所述外套管11上设有限位卡块17,所述限位卡块17卡接在限位卡槽16内。这样,在装配时,限位卡块17与限位卡槽16的相互作用一方面可以起到安装的作用,另一方面,在连接螺母14与螺纹段15螺纹连接时起到限制外套管11转动的作用,进一步方便装配。
当然,如图13,所述驱动组件还可以是:驱动组件包括拉手18,拉手18直接与所述传递钢丝5驱动连接,拉手18活动连接在溢流孔座体1内,拉手18往外拉时,传递钢丝5对应往外拉,拉手18往里推时,传递钢丝5对应往里推,如专利申请号201710907915.4中的结构,或如专利申请号200520108984.1等中的结构,该结构的驱动组件属于现有技术,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所述驱动组件还可以是:驱动组件包括如专利申请号201620658061.1或201820087002.2等中的旋钮式的驱动结构,该结构的驱动组件属于现有技术,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驱动组件的具体结构不局限于上述所列举的驱动组件的结构,因此,采用本申请思路的其它的结构也应受到保护。
传递钢丝5被包覆在类似于线缆的包皮内,并且可在包皮内滑动,包皮的两端分别与溢流孔座体1、去水器座体2固定连接,包皮与溢流孔座体1、去水器座体2固定连接这种方式是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所述溢流孔座体1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溢流孔盖19,所述溢流孔盖19的侧壁上具有开口20,所述溢流孔座体1上设有用于相对封闭或打开开口20的轴向延伸挡板21,当溢流孔盖19转动时,轴向延伸挡板21用于调节开口20的大小。这样,可以方便调节开口20的大小,方便用户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调节开口20大小,调节溢流流量的大小。
所述溢流孔座体1的外圆周面上沿周向设有卡块22,所述溢流孔盖19的内圆周面上沿周向设有卡槽23,所述卡块22滑动连接在卡槽23内。这样,卡块22与卡槽23的配合,并且卡块22与卡槽23滑动连接,可以使溢流孔盖19在溢流孔座体1上转动。当然,卡块22和卡槽23的位置可以互换。
所述轴向延伸挡板21为弧形,轴向延伸挡板21的外圆弧面与溢流孔盖19的内圆周面抵接。这样,轴向延伸挡板21可以给溢流孔盖19一定的支撑作用,从而可以增加溢流孔盖19的结构强度;另外,相当于轴向延伸挡板21与溢流孔盖19之间会形成一定的摩擦阻力,可以保证在使用时固定开口20的大小,保证开口20大小的稳定性。
所述溢流孔盖19内部且朝向溢流孔座体1的端面设有弹性件24,所述弹性件24与溢流孔座体1的端面抵紧。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加溢流孔盖19转动时的摩擦力,进一步保证开口20大小的稳定性。
所述弹性件24的端部卡接有滚珠25,所述弹性件24与溢流孔座体1的端面抵紧是指,弹性件24通过滚珠25与溢流孔座体1的端面抵紧。这样,在增加溢流孔盖19转动时的摩擦力的同时,滚珠25的作用有可以保证当需要转动溢流孔盖19时方便转动。
所述溢流孔座体1的端面上设有多个用于限位滚珠25的限位凹口26。这样,当滚珠25滚动到限位凹口26处时,限位凹口26对滚珠25限位,保证开口20大小的稳定性。多个所述限位凹口26相当于形成开口20不同大小的多个档位,方便使用。多个所述限位凹口26沿溢流孔座体1的端面的周向分布。
所述溢流孔盖19内部设有插接孔27,所述弹性件24插接在插接孔27内。这样,在装配时,弹性件24插接在插接孔27内就完成了该部件的装配,方便装配。当然,溢流孔盖19内部设有插接柱,插接柱与弹性件24插接也是可行的。本申请中,弹性件24是弹簧,当然弹性件24是橡胶或者其他也是可行的。
本申请中,溢流孔盖19具有用于给驱动组件让位的让位孔28,具体的,是给弹跳芯6或者拉手18让位的让位孔28。在只采用调节开口20的大小的结构时,让位孔28也可以不存在。
所述去水器座体2包括安装座29、与安装座29底端固定连接的下水管30、以及固定在下水管30外侧的储水管31;所述下水管30位于储水管31内,所述下水管30与和储水管31之间形成储水腔32,所述储水管31的侧壁设有用于与排水管33连接的排水口34,所述排水口34的高于下水管30的底端设置。这样,当面盆中的水从下水管30流下时,先进入储水腔32,当储水腔32中的水溢过排水口34后,从排水口34排出,由于排水口34的高于下水管30的底端设置,从而,储水腔32中会储有一定的水量,并且水漫过下水管30的底端,从而形成水封,避免排水管33中的臭气从下水管30处散发到面盆中,从而实现防臭功能。
所述下水管30的下端口与储水管31的内底部之间具有间隔。这样,当面盆中的水从下水管30流下时,水更加容易进入到储水腔32中。
所述安装座29的外圆周面上具有第一外螺纹35,所述下水管30朝向安装座29的一端设有抵接台36,所述螺纹段15处螺纹连接有抵紧螺帽37,所述抵接台36通过抵紧螺帽37与安装座29固定连接。这样,将抵紧螺帽37旋开就可以进行拆卸,将抵紧螺帽37拧紧就可以进行安装,方便拆装。
所述下水管30的外圆周面上且在抵接台36的下方设有第二螺纹38,所述储水管31与第二螺纹38螺纹连接。这样,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储水管31,方便拆装。
所述储水管31的上端与抵紧螺帽37抵接。抵紧螺帽37的位置相当于给储水管31安装时起到限位的作用,提高装配效率。
所述第二螺纹15与抵接台36之间具有退刀槽39,所述退刀槽39内固定有密封圈40。密封圈40起到密封的作用,避免漏水,另外,巧妙的利用了退刀槽39来安装密封圈,对退刀槽进行了有效的运用。
所述堵头组件4包括堵头41和固定在堵头41下端的连杆42,所述连杆42的下端设有导向驱动块43,导向驱动块43滑动连接在下水管30内,传递钢丝5与导向驱动块43驱动连接,所述导向驱动块43具有用于让水流通过的过流道44。这样,在堵头组件4被驱动而上下活动时,导向驱动块43起到导向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起到了定位的作用,可以保证在上下活动时运动稳定,保证在传递钢丝5与堵头组件4驱动时,保证传递钢丝5与堵头组件4的驱动位置稳定唯一,保证驱动稳定性。
本申请中的驱动连接,如果没有具体说明,具体可以是铰接或者抵接或者卡接或者固定连接,只要能前者带动后者运动的连接方式均可以。
所述导向驱动块43包括驱动块主体45和设在驱动块主体45外侧的多个导向块46,多个所述导向块46沿驱动块主体45外侧周向设置,多个导向块46的外侧与下水管30的内周壁抵接,多个所述导向块46之间具有间隔,所述间隔形成过流道44。这样,多个导向块46形成了环形支撑与限位,保证导向驱动块43在下水管30内运动是不偏离。
所述导向驱动块43朝向传递钢丝5的一端设有卡接凹槽47,所述传递钢丝5的端部设有卡接块48,所述卡接凹槽47与卡接块48卡接。这样,卡接凹槽47与卡接块48卡接可以保证在传递钢丝5驱动堵头组件4下拉或者上顶时,驱动稳定;另一方面,卡接凹槽47与卡接块48卡接可以避免堵头组件4过度上升而出现结构不稳定的现象;再者,卡接的方式可以方便的将导向驱动块43与传递钢丝5拆装。
所述卡接凹槽47为凹弧型,所述卡接块48为球体型。这样,球体型与凹弧型的配合可以适当转动而自动调节位置,避免出现卡死现象。
所述卡接凹槽47位于导向驱动块43的中部。
所述导向驱动块43朝向传递钢丝5的一端设有用于在传递钢丝5与导向驱动块43接触时将传递钢丝5引导至导向驱动块43的中心的导向结构。这样,导向结构将传递钢丝5引导至导向驱动块43的中心,保证在传递钢丝5驱动导向驱动块43时,保证驱动力是在中心位置,避免出现偏离而受力不均产生卡死的现象。或者,装配传递钢丝5与导向驱动块43时,导向结构可以将传递钢丝5导入卡接凹槽47内,方便装配。
所述导向结构是指设在导向驱动块43上的喇叭形导向面49。
所述驱动块主体45的侧壁上具有多个断口50,多个所述断口50由驱动块主体45外侧贯穿至卡接凹槽47内。这样,多个断口50的存在使得驱动块主体45在卡接凹槽47处具有一定的弹性,保证在卡接凹槽47与卡接块48卡接时方便拆装。
多个所述断口50沿驱动块主体45的周向均匀设置。
上述一种去水器组件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当需要将去水口3从封闭状态到打开状态而给水池52去水时,按压弹跳芯6使弹跳芯6处于压下状态,弹跳芯6推动传递钢丝5,传递钢丝5驱动导向驱动块43使得导向驱动块43在下水管30内朝上滑动,导向驱动块43带动堵头41朝上运动,堵头41相对去水口3打开,水从去水口3流入储水管31中的储水腔32内,当储水腔32中的水漫过排水口34后,漫过排水口34的水从排水口34排出,水池52中的水排完之后,储水腔32中的水未漫过排水口34的水留在储水腔32内形成水封;
当需要将去水口3从打开状态到封闭状态而给水池52蓄水时,按压弹跳芯6使弹跳芯6处于弹起状态,弹跳芯6拉动传递钢丝5,传递钢丝5驱动导向驱动块43使得导向驱动块43在下水管30内朝下滑动,导向驱动块43带动堵头41朝下运动,堵头41相对去水口3封闭。
采用上述方法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按压弹跳芯6就可以驱动堵头41相对去水口3封闭或打开,在不接触水的情况下就可以操作去水器,避免污染手;导向驱动块43在下水管30内朝上滑动,导向驱动块43起到导向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起到了定位的作用,可以保证在上下活动时运动稳定,保证在传递钢丝5与堵头组件4驱动时,保证传递钢丝5与堵头组件4的驱动位置稳定唯一,保证驱动稳定性;储水腔32中的水未漫过排水口34的水留在储水腔32内形成水封,避免排水管33中的臭气从下水管30处散发到面盆中,从而实现防臭功能。
进一步的,上述去水器组件的工作方法还包括:在水池52蓄水时,转动溢流孔盖19从而调节开口20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去水器可以应用在浴缸、厨房的水槽、洗手池、面盆等地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示例,不能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对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做出的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都应属于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去水器组件,包括
具有去水口(3)的去水器座体(2);
用于封闭或打开去水口(3)的堵头组件(4),所述堵头组件(4)活动连接在去水器座体(2)内;
用于传递驱动力的传递钢丝(5),所述传递钢丝(5)的一端与所述堵头组件(4)的底端驱动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溢流孔座体(1);
设在所述溢流孔座体(1)内且用于驱动所述传递钢丝(5)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弹跳芯(6),所述溢流孔座体(1)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7),所述括弹跳芯(6)固定在安装块(7)上,所述括弹跳芯(6)与所述传递钢丝(5)驱动连接,所述安装块(7)与溢流孔座体(1)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形成溢流通道(8)。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跳芯(6)包括按钮(51)、内芯(10)、外套管(11)、弹簧(12)、钩针(13)、以及连接螺母(14),内芯(10)与按钮(51)卡接,所述内芯(10)滑动连接在外套管(11)内,所述钩针(13)卡接在外套管(11)上,所述弹簧(12)套设在内芯(10)外,所述内芯(10)与所述传递钢丝(5)驱动连接,所述外套管(11)的外侧壁上设有螺纹段(15),所述外套管(11)卡设在安装块(7)上并且所述外套管(11)的一端穿出所述溢流孔座体(1),所述连接螺母(14)与螺纹段(15)螺纹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去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11)卡设在安装块(7)上是指,所述安装块(7)的中部设有限位卡槽(16),所述外套管(11)上设有限位卡块(17),所述限位卡块(17)卡接在限位卡槽(16)内。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跳芯(6)包括按钮(51)、第一弹跳杆(53)、第二弹跳杆(54)、外套管(11)、弹簧(12)、以及连接螺母(14),按钮(51)与第一弹跳杆(53)卡接,第一弹跳杆(53)、第二弹跳杆(54)均滑动连接在外套管(11)内,第一弹跳杆(53)与第二弹跳杆(54)抵接,所述第二弹跳杆(54)与所述传递钢丝(5)驱动连接,所述外套管(11)的外侧壁上设有螺纹段(15),所述外套管(11)卡设在安装块(7)上并且所述外套管(11)的一端穿出所述溢流孔座体(1),所述连接螺母(14)与螺纹段(15)螺纹连接,弹簧(12)设置第二弹跳杆(54)与连接螺母(14)之间。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水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拉手(18),拉手(18)与所述传递钢丝(5)驱动连接,拉手(18)活动连接在溢流孔座体(1)内。
CN201821678470.3U 2018-10-16 2018-10-16 去水器组件 Active CN2091290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78470.3U CN209129079U (zh) 2018-10-16 2018-10-16 去水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78470.3U CN209129079U (zh) 2018-10-16 2018-10-16 去水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29079U true CN209129079U (zh) 2019-07-19

Family

ID=67231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78470.3U Active CN209129079U (zh) 2018-10-16 2018-10-16 去水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290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0570A (zh) * 2018-10-16 2019-04-12 宁波德远洁具有限公司 去水器组件及其工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0570A (zh) * 2018-10-16 2019-04-12 宁波德远洁具有限公司 去水器组件及其工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403195Y1 (ko) 세면대의 팝업밸브 구조
CN209129079U (zh) 去水器组件
CN209129080U (zh) 具有溢流孔可调结构的去水器组件
CN209129078U (zh) 一种去水器组件
CN209482413U (zh) 防臭去水器组件
CN107288184B (zh) 一种去水器
CN109610570A (zh) 去水器组件及其工作方法
CN202287759U (zh) 一种压力锅的开合盖机构
CN209331666U (zh) 一种瓶盖及水杯
CN207988050U (zh) 一种去水器
CN201731093U (zh) 结构改进的水龙头
CN207376735U (zh) 一种防臭式水槽下水器
CN106195296B (zh) 阀芯
CN113756399A (zh) 一种可调式医疗消毒用洗手台及其使用方法
CN201605634U (zh) 活动弹跳式漏水器
CN209968682U (zh) 一种防滴水花洒
CN205493496U (zh) 分离器组件及具有其的榨汁机
CN115538539A (zh) 一种防臭用壳体及防臭弹跳塞
CN106321860A (zh) 开闭机构
CN109171397A (zh) 一种瓶盖及水杯
CN106369215B (zh) 伸缩机构
CN216932897U (zh) 前拆式淋浴屏龙头
CN205153054U (zh) 新型浴缸线控排水装置
CN117770672A (zh) 一种排液彻底的食品加工机
CN206888098U (zh) 一种弹跳下水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洗脸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